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卫生检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量以及复杂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公共卫生检验体系作为预防跟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项重要措施,也就要求相关公共卫生部门能够将构建公共卫生检验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就我国现阶段在建立公共卫生检验体系过程中的战略思考以及具体对策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公共卫生检验体系;战略思考;对策
作者:刘建昭(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荆州434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公共卫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一基础上,也就要求我国的相关公共卫生部门能够做好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构建工作,从而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跟预防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此来保障广大群众们的健康与安全。
1.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简析
公共卫生检验体系包含有分析化学、预防医学、仪器分析以及有机无机化学等多项学科以及专业,其本质也是一种具备有高专业性、高技术性以及涉及到科学理论的工作。通过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建立,能够给予公共卫生时间的预防以及控制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并协助流行病调查以及各种防治技术的研究。在公共卫生检验体系之中,能够通过多种监测方式来取得良好的公共卫生事件控制效果,对于一些新发现的传染病进行有效的病原追溯以及排查,给予一些健康相关产品的开发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意义。截至2015年底,我国获得国家级资质认定证书的实验室便有3251家,并多分布与经济发达的区域,与当地的GDP也呈现出了一定的正比关系。
2.构建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所涉及到卫生服务的范围也变得更加的广阔,服务质量的技术水平随之提升。在这一基础上,也就要求我国积极进行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构建工作,来满足人们的卫生服务需求。公共卫生工作的核心人物在于以最大的力度来进行疾病的有效防控,并借此来保障公民们的健康与安全。因此说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也是构建社会主义以及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之中,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借此来起到良好的公共卫生检验体系构建效果。
此外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构建还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责任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相关政府部门在加强经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有对公共卫生建设力度不足的问题,并导致了较多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因此说公共服务作为现代政府的第一要务,通过对公共卫生体系进行强化的模式,也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责任以及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
最后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还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可以说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大了社会的安全以及稳定,为了保障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也就需要加强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力度,来保障我国所有居民们的身体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各项疾病都控制在预防的解决,并有效避免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3.构建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几点措施
3.1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
我国的公共卫生检验单位多是由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各种病原微生物进行负责与检测,并需要对日常的流行病、地方病以及传染性进行深入的调查与检测。在疾控中心试验室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强化我国的政府职能,这样才可以做好一定的技术储备工作,对于一些检测技术比较高以及运行成本较大的项目,还需要交给实验室进行统一的检验,这样也能够进行各项检验资源的有效解决,对于我国医疗检测以及诊断水平的提升也具备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3.2明确我国卫生检测中心职能以及任务
借助于公共卫生检测中心执行基础性、方向性以及前瞻性的公共检测研究工作以及服务工作,来进行突发卫生事件的检测工作时,也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检测效果。此外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还需要就平时进行的大量与重复性检测工作在原则上而不是在中心管理范围内,然后在结合市场化运行的原则基础上,来将这些检测工作来逐步转移到具备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上面。最后为了在我国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还需要解放思想,对我国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积极借鉴一些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构建一个强大的公共卫生阵地,从而为推动我国疾控工作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推动力。
3.3开放制定卫生法规与标准时的思路
在进行检验方法的制定过程之中,还需要对其思路进行转变,就一些对健康有影响的热点公共卫生问题,还需要通过专业人员在实践中的调查研究,以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卫生标准的合理制定,从而起到良好的人民安全健康保护效果。在目前我国制定的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多是推荐方法,而卫生部门所许可与推荐的方法也需要是完全有效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检验效果。此外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之中,还需要优先使用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在具体检验过程之中进行国际上先进检验方法的大量应用,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检验效果,并促进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3.4进行相关人才的积极培养
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卫生检验工作的投入力度,因此就需要积极加强对该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得人员素质得以提升,以适应现代卫生工作的实际需求。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起步比较晚,因此还存在有一定程度的人才紧缺问题,因此相关的医学院校还需要进行公共卫生检验专业的开放,来加强对检验人才的培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公共卫生检验体系构建提供足够多的人才储备,从而取得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4.结语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国必须对传统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并促进自身的建设力度,来进行检验仪器的更新工作。而只有做好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构建工作,才能够起到良好的疫病预防以及控制效果,从而充分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就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构建重要性进行了简析,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公共卫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闫岩.我国建立公共卫生检验体系的战略思考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2,31(19):189.
[2]石永琼.临桂县公共卫生检验工作如何适应卫生体制改革[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5):45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是:毫无征兆发生、也许会使社会健康遭到危害性较大的传染性疾病,也可以是群体性的原因不详的疾病、职业以及食物导致公众健康受到影响[1]。想要合理的预防和控制这些情况发生,疾控中心必须要列出一些应急手段,这些手段需具备有效性、安全性、规范性以及指导性[2]。想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保护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需制定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规章制度来处理突发事件,可及早控制突发事件的深入发展,防止产生大型危害事件。
1.疾控中心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预防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具有突发性,还具备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通常在时间、强度和范围中体现出来,这些因素在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为不可预测,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群众的危害性较大,因此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这种情况下,疾控中心便充分发挥出预防性作用,尽可能缩小突发事件影响的范围[3]。在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控中心主要是对各种有机会发生的事件起到监控作用,并ο喙厥据进行处理,密切关注事件的最新动态,实施有效的预防,最后得出预警提示。
1.2 宣传性
宣传作用是指宣传性教育,一般表现在对人们群众进行一系列健康性教育,这种宣传模式是需要长时间持续的,而不是短暂性和暂时性的,同时这种宣传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利用现代化媒介和宣传方式,将相应的健康知识扩散出去,增加人们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疾病带来的危害,以便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一切突发事件发生前,对相关措施充分熟练和掌握,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1.3 合作性
疾控中心不仅具备预防性和宣传性,还具有合作性。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疾控中心便可发挥其合作性,增加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一般表现在疾病和预防控制中心的合作关系,为每个控制中心提供有效技术。而合作性的作用在于:降低人们群众的身体损伤、财产遗失以及社会影响率,使社会快速进入正常轨道,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后起到保证国家利益的作用。站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角度而言,处理完毕后,应给予整个事件归纳总结,具体分析引发突发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记录这些总结结果,为未来解决突发事件作铺垫。
2.疾控中心的实践体会
疾控中心处理突发事件时,必须及早运用应对措施立刻处理,分析事件的特性、严重程度和位置等情况,将其进行等级划分,通常被分为一般性、大型、重大和特大突发事件[4]。当突发事件出现时,疾控中心需第一时间进行汇报工作,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事件的详细情况,同时做出相应的处理策略,根据时间等级的不同承担不同的责任。在整个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实施等级负责管理的好处在于:提升对事件的敏感、智慧程度,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分配,获得社会的有效支持。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图像、文字和宣传资料等,快速送达事件发生场地,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实施调查,尽可能安抚人们的恐慌、急躁等负面情绪。
3.讨论
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掌控所在地区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预防环节、预警环节、处置环节和协调环节[5]。充分掌握该地区以及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及早给予有效的反应,并给有关管理部门做出提示。因疾控中心会被该地区的人力和财力等因此所影响,导致疾控中心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作用不能正常发挥。此时,可分配一些有利条件来凸显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优势,给予实施有效的策略,为以后疾控中心的正常使用做铺垫。
参考文献
[1]代吉亚,宋铁,柳青等.广东省市、县级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6):12-16.
[2]茹士学,刘晶磊.基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实践[J].中国健康教育,2015,12(7):713-715.
[3]赵勇.关于县(区)级疾控中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探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626-1627
卫生检验与卫生行政部门实施的卫生许可、日常性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卫生标准制修订、卫生科学研究等工作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也起到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1卫生检验的基本概念
1.1概念
卫生检验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手段,依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监测环境、食品、作业场所的卫生状况和污染危害。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染、中毒、疫情等进行技术鉴定,为卫生监督执法和疾病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2内容
卫生检验的工作内容还包括,进行健康相关产品的功能试验、毒理试验、功效成份检测、农药及毒物成份分析、营养成份分析、病毒学检验、免疫实验等。按照专业分,卫生检验的范畴包括以下内容:
1.2.1水质卫生检验。包括水的感官性状检验,水的一般化学性状检验,水质污染指标检验,水质毒理学指标检验,饮水消毒检验,涉及生活饮用水安全的产品检验等。
1.2.2食品卫生(安全)检验。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检验,食品中有害物质测定,餐具消毒效果测定,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检验,保健食品功能性实验,新资源食品的毒理学实验等。
1.2.3劳动卫生检验。包括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的测定,生物样品中有毒物质的检验等。
1.2.4化学品卫生检验。包括化妆品理化指标检验,化妆品微生物学指标检验,特殊用途化妆品毒理学及功能性实验等。
1.2.5公共场所卫生检验。包括公共场所(含学校、幼儿园)微小气候检测,茶具、被服、卫生洁具消毒检测,一次性用品等健康相关产品检验等。
1.2.6消毒杀虫卫生检验。包括消毒杀虫药品、器械效果检验,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和其他健康相关产品的检验,医院消毒效果检验,医学昆虫检验等。
1.2.7生物学材料检验。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抗原、抗体的检测等。
2卫生行政许可与卫生检验
2.1法律规定对食品安全等实施许可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对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消毒产品、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实施行政许可管理。《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饮用水供水单位应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2.2检验、检测报告的结果是是否发放卫生许可的重要依据之一许可前要对水源、水质进行检验、对公共场所的环境进行检测、消毒产品进行检测、对餐具饮具进行检验是发放许可的必要条件。
3日常性卫生监督与卫生检验
3.1卫生检验是法律规定《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消毒产品、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十一类食品”,都需要实验室的检验后,认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3.2实验室卫生检验是日常性卫生监督重要手段卫生行政部门在对健康相关产品、化妆品、生活饮用水、消毒产品、新资源食品等进行日常性卫生监督过程中,通过实验室卫生检验、用检验数据提供佐证,判定是否合格。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卫生检验
传染病疫情爆发、虫媒及共患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生活饮用水污染中毒事件、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化学品泄露突发事件、核与放射污染突发事件、化学生物恐怖事件、重大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在应急响应后,都需要且离不开实验室的卫生检验。
5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与卫生检验
5.1食品检验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卫生行政部门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中离不开食品检验。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几十年来承担着全国食品检验工作。《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这6项职能中,除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外,其他5项工作都是以食品检验为重要技术支撑才能开展的。另外,在食品许可、日常性食品卫生监督中,都需要食品检验。《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对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救治;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
5.2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认定需要实验室监测支持对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立即进行检验。化学性食物中毒事故需要实验室定性、定量监测;微生物性的食物中毒事故需要实验室培养等监测;霉菌性食物中毒事故需要实验室培养等监测;物理性食物中毒事故也需要实验室验证。
5.3现场快速检测对食物中毒事故迅速定性有重大作用有些化学性食物中毒事故需要现场快速检验定性,尽快得出结果,为调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在“快速检验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应用”中叙述)。
6卫生标准制定与卫生检验
6.1制定、修订卫生标准工作,实验室产生的大量•198•中国卫生监督杂志数据是最重要的依据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卫生标准需要制修订,现有20个卫生标准委员会,对各专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按照审查规定的要求,都严格审查实验室数据的可靠性。卫生标准的研究、制修订必须有实验室数据的支撑。
6.2食品安全标准的需要整合、修订原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食品行业及需要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都必须在实验室大批量监测、检测后,根据统计数据的结果,开展整合、制修订,最终产生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都需要实验室数据的支持才能完成制修订。#p#分页标题#e#
6.3过敏营养学调查,需要实验室检验数据大样本数据在几万以上。
7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卫生检验
7.1法律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食品安全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7.2评估风险的方法需要实验室检验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分级运用、流行病学、食品溯源、定性、定量、化学性危害的风险评估、生物性危害的风险评估、毒理学指导、敏感度分析、验证、食品链中建立“目标”作为法规标准等。这些方法都需要系统、完善的食品检验结果支持[1]。流行病学的应用,除食品检验以外的还需要临床医学实验室支持。
8快速检验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应用
8.1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卫生监督快速检测是指服务于卫生监督工作,运用仪器和技术手段,便于监督人员操作并快速获得定性或定量的结果以达到快速筛查、检测目的的一种监督形式。
8.1.1实验室快速检测。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所能利用的所有的实验室设备和方法进行的快速检测。
8.1.2现场快速检测。在非实验室检测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可称之为现场快速检测。
8.2快速检测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卫生应急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初期,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后,及时动员相关资源和技术力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控制在有限地范围内,减少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对有关人员采取观察和隔离措施、采集病人和环境标本、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等)、开展病因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等。基层疾控机构是第一时间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部门,作为重要的卫生应急机构,若事前不开展练兵,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难以按照程序规范开展工作,从而会失去疫情处置的最佳时机。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对各病种疫情的应急演练,能够检验卫生应急预案的完善程度,熟悉卫生应急程序,锻炼卫生应急队伍,及时发现卫生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提高疾控机构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处置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作者根据多年参加卫生应急演练的实践浅谈如下做法与体会,供同仁们参考。
1 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是搞好卫生应急的前提
年初要根据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工作计划。计划内容要详实,具有可操作性,要根据年度传染病疫情预警信息、气象等部门的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以及其它尽可能收集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确定本年度演练的种类,并确定参加的部门、科室以及相关人员、场地、医院、病员、大体时间、演练所用的仪器、防护用品、调查用的表格等,并在计划中一一列出,确保计划完整周密。
2 制定科学实用的演练方案是搞好演练的基础
2.1 开展卫生应急演练之前要根据本单位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确定的演练种类,由中心应急办或相关科室组织专业人员制订卫生应急演练的方案,内容要齐全,要符合该突发事件防控方案的要求,应包括演练的目的、 组织指挥体系、参加的部门(科室)、时间、地点、演练程序、点评程序、总结通报、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2.2 修改补充完善方案。方案初步制订后要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定,看方案是否有缺陷,通过演练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以便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
2.3 方案在修改完善后,要组织部分专业人员首先进行桌面演练,经桌面演练检验方案可行后,再进行现场模拟演练。
3 设置科学的模拟现场是搞好卫生应急演练的根本
3.1 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应急演练应设应急队员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戴现场、接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病房、接诊的大夫、护士、病人的家庭、个别家庭成员、病人的排泄物、医疗垃圾、接送病人的车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演练还应设立养殖场、病死禽等。
3.2 食物中毒演练要根据食物中毒的类别设立就餐单位的餐厅及其餐饮具、加工用房及其剩余食物、饮用水、食物储存场所,零售企业,有的还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车间,食品生产加工人员等;就诊的诊所、医院的门诊、病房及接诊人员等;霍乱演练还应设立集贸市场、超市、自来水厂等场所。
3.3 急性职业中毒,应设立演练人员个体防护用品穿脱现场、现场监测用品和仪器、作业场所如毒物泄漏的车间、冷库以及医疗机构的病房、抢救的现场、救护车等。
3.4 核和放射突发事件的演练,应设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现场、监测器械、核事故发生的场所、医院的诊断或治疗室、事故污染涉及的区域以及撤离的道路等。
3.5 重大灾害事件卫生应急演练应根据具体演练的事件模拟设置地震、水灾、高温等现场。
4 县乡(镇)两级卫生部门联合演练可以获得双赢效果
4.1 县级演练人员要与乡(镇)医院临床医师搞好联动。事前让他们了解演练的内容,演练时让他们介绍演练病员就诊接诊过程,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情况、治疗情况等为流调提供临床资料,并对目前的诊治情况与县级疾控人员沟通。
4.2 县级演练人员要与乡(镇)医院防保科工作人员搞好联动。根据防保人员的实际情况将其分组编入演练的流调组、消杀组、健康教育组等与县级演练人员一起参加演练,使他们进一步熟悉专业知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5 演练过程的规范化是搞好卫生应急演练的关键
5.1 根据演练实施计划,演练指挥人员要提前到达演练现场下达演练指令(事前不通知)。
5.1.1 调度办公室。由演练组织人员在演练现场向中心办公室或应急办报告突发事件有关情况并记录报告时间。
5.1.2 调度各科室。办公室或应急办接到疫情报告后要对电话内容进行认真记录,并根据疫情性质立即向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报告,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下达处置指令,由办公室调度车辆,组织参加演练的应急队员携带个人防护用品、物资器械、资料表格等赶赴现场。
5.2 现场集结:演练组织人员详细检查并记录科室应急分队集结时间、带队领导及应急专业人员构成、个人防护用品、消杀检验药械、宣传材料、有关文书表格等情况。
5.3 现场处置。
5.3.1 现场指挥:演练组织人员在现场介绍模拟事件的情况,现场指挥人员做好组织调度。
5.3.2 模拟处置:应急分队根据指挥人员下达的分工指令,各个专业组迅速进行现场模拟处置,演练组织人员分组观察记录处置是否规范。
5.3.2.1 个人防护 观察记录每一位演练人员在处置疫情前穿戴和结束后脱摘防护用品的流程、废弃物和个人用品的处理及清洗消毒是否符合要求等。
5.3.2.2 消毒、杀虫、灭四害 观察记录演练人员对需要消杀场所面积的测量计算、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药物的配制、用药量、现场消杀灭的程序、仪器设备是否规范使用、消杀灭效果监测情况等。
5.3.2.3 流行病学调查 观察记录演练人员流调所用表格、流调的对象、程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对传染源、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处理是否全面,疫点疫区的划定是否准确,对病人治疗的建议等。
5.3.2.4 卫生学调查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应跟踪记录流调人员对食品原料的来源和卫生状况、可疑中毒食品的工艺配方、食品整个加工销售过程和现场环境调查等内容,尤其注意分装、储存的条件、保质期及用具等,接触可疑中毒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培训情况及卫生习惯等情况。职业中毒应向企业负责人或工程技术人员询问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对现场环境状况、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调查中毒者及相关人员,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经过,向临床救治人员了解诊断治疗情况,确定采集样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现场处置方案等。
5.3.2.5 样品采集 跟踪记录检验人员采集样品所用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对传染病人及有毒物品等标本采集是否符合程序,个人防护是否符合要求,样品的储存运输是否合格。
5.3.2.6 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跟踪记录健康教育人员所携带的宣传品内容是否与演练的病种相符、教育干预人员的工作技巧等。
5.3.3 现场提问:演练组织人员分头对应急分队人员进行提问,进一步检验其对现场处置程序、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等情况。
6 对演练情况进行点评总结是提升卫生应急演练水平的有效措施
6.1 点评 由演练组织人员根据分工及现场处置过程中记录的问题,分专业对演练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点评,说明正确的做法,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
6.2 总结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认真查找出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形成书面报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摘要:文章通过考察福建各地公共图书馆微博服务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福建省公共图书馆微博信息服务的若干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4-0013-03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依托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异军突起,以其迷你、即时、草根、互动等特性[1],迅速成为信息传播、沟通、共享的重要平台。据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已达2.49亿,网民中微博用户比例占38.4%,其中,手机微博用户数为1.71亿人,使用率为30.7%。公共图书馆响应微时展潮流,相继开通微博,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益文化服务。福建地理位置独特,各地经济发展步伐不一,省、市、县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微博服务呈现出差序格局态势。
1福建省公共图书馆微博服务现状调查
1.1调查方法
我国提供微博服务的主要有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凤凰等网站。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方法,在新浪、腾讯等微博平台,分别输入以福建省、市、县三级地名冠名的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对福建省县区级以上86家公共图书馆的微博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数据包括微博的关注数、粉丝数、微博数、微博平均每日数。
1.2福建省公共图书馆微博服务现状
1.2.1微博区域分布不均衡。目前,福建省已有22家公共图书馆开通了微博服务,其中,新浪微博开通的有13家,腾讯微博开通的有9家;未开通微博的有64家,已开通微博的公共图书馆占总数比例为25.58%。从各地市公共图书馆开通微博服务的区域分布来看,厦门走在全省前列,共有7家图书馆开通了微博服务;泉州、三明各有4家图书馆开通微博服务;福州、漳州各有2家图书馆开通了微博服务;宁德、南平、莆田各有1家图书馆开通微博;龙岩市尚未有图书馆开通微博服务(见图2)。有些县级公共图书馆虽然开通了微博服务,但微博数、粉丝数、关注数却几乎为零,究其原因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缺乏开展微博服务所需的技术、人才及资金的支持。
1.2.2微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从微博数、粉丝数、关注数、平均每日数看,厦门市图书馆居首,福建省图书馆居于第二。微博数、平均每日数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微博服务活跃程度,但不一定真实反映出图书馆微博服务质量。微博是否能吸引受众关注与参与,关键在于微博内容是否能够契合受众的信息需求与心理预期。一般来说,微博内容越是丰富多样、引人入胜,则受众的关注度必然越高;反之,若微博内容平淡,很难吸引受众关注。调查发现,一些公共图书馆通过粘贴、链接其他媒体图文信息,增加本馆微博数量,而图书馆自身原创微博数量较少甚至几近于无。从微博原创数量来看,厦门市图书馆、厦门市少儿馆、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少儿馆微博原创率较高。晋江市图书馆微博数及每日平均数虽然也很高,但微博原创数量并不高。
1.2.3微博栏目设置特色不足。从各图书馆微博栏目、内容看,图书馆微博普遍设置馆务公告、讲座公告、活动公告、书籍推荐等栏目。厦门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少儿图书馆的微博设置了一些创意栏目,受众可以通过欣赏视频等方式直观了解福建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书院文化等福建各地民俗风情。福建少儿图书馆微博有好书大家读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红领巾讲坛公益讲座、儿童友好家庭教育沙龙、公益少儿国学堂体验课等栏目。
2福建省公共图书馆微博服务存在的问题
2.1微博内容微而不精,存在提升空间
微博是图书馆微时代背景下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图书馆微博信息主要源自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此外,读者写作或转发的微博信息亦是图书馆微博信息重要来源。微博字数以140字为限,节约了人们的写作时间,方便公众信息,简约且便捷[2]。公众通过图书馆微博平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有人将微博写作特点概括为四个Any(Anybody、Anything、Anywhere、Anytime)。微言大义、见微知著虽是图书馆微博题中应有之义,但因微博写作人员成分庞杂,写作主题不同,表达方式各异,难免出现微博内容碎片化现象。此外,一些图书馆单纯将微博数量作为衡量宣传图书馆形象、评价图书馆数字化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指标,在微博上片面追求数量,动员员工广泛搜集各种信息,但未能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难免会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形,导致受众产生信息轰炸或信息疲劳效应,反而削弱了图书馆微博服务的质量与水准。因此,微博信息建设如果不能去芜存精,将会出现微而不精的问题。
2.2信息互动沟通有待强化
图书馆微博既是信息与收集的平台,同时也是读者信息交流的公共社区。以书会友,看百家书,论天下事,微博为公众搭建了一个虚拟交流平台,能及时了解公众对图书馆服务需求[3]。互动是微博信息推广之关键,微博信息推广实质是在互动中让读者主动传播信息,从而达到信息规模传播效果[4]。但多数图书馆习惯于将微博功能定位在活动公告、新书推荐等单向信息上,对于信息咨询、话题讨论、读者调查等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与互动等重视不够[5],导致图书馆微博与读者的互动浅层次化,难以达成良好信息传播效果,进而影响了图书馆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2.3微博内容更新不及时
微博具有即时信息传递功能,能及时馆藏图书信息、播报图书馆活动等动态信息,将图书馆信息及时传送给受众,实现信息传递与受众之间的无缝对接,强化图书馆与受众之间的信息沟通。然而,各图书馆微博更新呈现出差序格局,省、市级图书馆微博更新速度明显高于县级图书馆,有些县级图书馆微博长期未作更新,出现微博休眠状态。
2.4微博区域文化服务色彩不彰显
图书馆不但是知识宝库,而且是区域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借助微博可以宣传和展示区域文化资源,弘扬区域特色文化,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开发。福建自晋唐以来,南渐的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相互交融,不同区域衍生出闽南文化、 客家文化、 妈祖文化、 闽都文化等区域文化, 这些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调查结果表明,除福建省图书馆微博推出福建记忆宣传视频,泉州图书馆微博突显南音文化视频,厦门图书馆突显厦门记忆宣传视频外,其他地、市、县图书馆微博关于本地区域文化的挖掘及宣传甚少,微博区域文化服务色彩彰显不够。
3福建省公共图书馆微博服务建设完善建议
3.1加强公共图书馆微博团队建设
微博对于加强图书馆形象宣传、推动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馆微博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衍生物。图书馆微博建设不需要太多资金投入,主要依赖于精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支持。此外,微博需要使用精炼的语言文字传输信息,需要具有良好文字功底的工作人员参与信息制作。为此,图书馆应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微博团队负责微博信息的制作、审核、。一些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微博建设与服务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因为该图书馆缺乏必要的技术人员与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图书馆微博建设薄弱的市、县级图书馆应当有意识地引进技术人才,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提高微博团队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3.2提升微博内容信息质量
图书馆微博欲成为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首先要提升微博信息内容质量,吸引更多公众的关注与参与,达到知识传播的规模效应。为此,图书馆应当强化微博信息的原创,使原创信息成为微博信息的主体,链接信息则作为原创信息的辅助或补充。图书馆应当实时本馆最新文献信息、馆务活动等动态信息,确保信息的新颖性与可读性,达到吸引读者关注的目的。此外,对于公众在微博中争论的热点问题,也应加以提炼、总结、。
3.3加强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互动
传统图书馆主要通过举办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公众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其虽有助于图书馆获取读者服务需求信息,但也存在受访读者有限、代表性不足等问题。且图书馆通常是信息调查的发起者,居于主导地位,公众参与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图书馆很难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公众的真实服务需求。图书馆与公众之间应当建立更加通畅的即时沟通机制与互动空间,微博的出现恰好解决了上述难题。微博架设了公共意见表达平台,公众可随时随地地针对同一问题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与看法,进行相互交流与沟通。其不但促进了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也促进了公众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另外,为精准定位公众服务需求信息,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微博上公众发表的意见与问题进行筛选、分类、统计,及时针对各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4微博彰显区域文化服务色彩
图书馆是区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八闽大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孕育出极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区域文化。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文化符号和生命记忆,图书馆应当结合区域地缘优势及特色文化,收集、整理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形成你无我有的特色区域文化馆藏资源,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特色区域文化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后植入微博平台,公众通过图书馆微博能够直观地阅读到各种反映区域文化特色的视频与图文。图书馆微博对于区域文化传播,尤其是区域非物质文化传播的作用不容置疑,因此,图书馆应当加强彰显区域文化服务色彩的微博平台建设。
4结语
图书馆微博是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发展必由之路,图书馆微博建设不但要达成微言大义、见微知著的成效,更要植入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元素,真正为地方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增添无穷动力源泉。当然,微博图书馆仅仅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一个尝试,随着微信图书馆建设进程加快,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必将迈入一个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王自洋,闫存存.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博信息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14(4):77-79.
[2]杨曙.微博生态下的阅读新特征与图书馆的合理引导[J].新世纪图书馆,2015(2):24-27.
[3]任豪栋.微博:图书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6-120.
[4]周志峰.我国公共图书馆微博信息服务分析:以12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为例[J].公共图书馆,2013(2):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