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考试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成人教育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成人教育现行的考试管理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意识逐渐淡化,考风不正
随着成人高考考试制度的改革,招生由各省自主考试改为国家统一考试,这对人学新生的质量起了严格把关作用。但由于实行统考,不少办学单位减轻了考试的责任感,失去了对平时考试严格要求的认真性,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滋生了应付、依赖心理,淡化了考试意识。有的考生甚至错误地认为,既然自己是成人,就理所当然被照顾。他们逼真监考人员“开绿灯”,根本不把监考老师放在眼里,考场上交头接耳、传递答案、相互抄袭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以及考试题型单一
应试教育的结果是教师以教材为主,学生以复纲为本,应试教育的考试以记忆为本。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以及考试题型基本上是沿用老一套。考试制度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一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二是考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三是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四是一次考试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评价少;五是使用填空、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等客观试题多,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少。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成人高校考生的考试心理
(一)把考试成绩作为学习的终极目的
与普通高校不同,成人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对考试目的认识不清的现象。由于成人高校的学生大多抱有“混张文凭”的思想,这就使得他们很难认识到考试和预习、上课、做作业、实验实习等环节一样,只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终极目的。对于他们来说,考试是孤立于学习之外的一种负担,他们全部课程的学习,都只是为了在最后的考试中能取得及格以上的成绩,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表现不出对新知识探求的热情,理不清所学与日常工作生活、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造成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等等问题。
(二)对考试的态度缺乏严肃性
成人高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既是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又是承担社会工作的在职人员,他们一般都具有年龄偏大,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而他们在社会、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和经验导致他们自尊心十分敏感,存在强烈要求肯定自己和维护自己权威的意识,并不容易接受老师的传授,但同时,由于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以及过分追求实惠,成人学生很容易将社会上的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等不良风气沿用于考试之中,只要有机会作弊,他们就会不顾道德规范的制约,做出错误的选择。
(三)缺乏学习竞争意识
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往往在学习成绩的自我要求上缺乏竞争意识,得过且过,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到考试的时候马虎应付,完全靠考场上的“临时发挥”,抱着“只要及格”的侥幸心理。因此,这种缺乏竞争意识的学习心态,严重影响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成人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内容
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不是要废除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形式。不是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取消滥用考试的错误作法,防止僵化的考试迫使学生死记硬背,妨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笔者认为,成人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教育,端正考风
成人工作者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积极引导学员树立良好的学习风尚,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员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学识水平。加强考风建设,作为考试管理部门,应从影响考风建设源头抓起,标本兼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杜绝各种考试违纪行为的发生。对于小部分是非观念模糊,想通过作弊过关的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应着重对他们加强道德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道德标准的敏感性,吧他们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使他们自觉放弃作弊行为。总之,要通过考试制度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在成人教育各类考试中真正树立好考风。
(二)改革考试形式,使考试形式多样化
目前成人教育中最常见的考试形式主要是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实践性考试等四种形式。闭卷考试形式适合于那些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对学生的学习工作有较强的普遍指导意义的课程。这种方式能够很直观地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口试则是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将其获得的成果、个人见解、感受通过语言准确无误地表现出来,以接受老师的提问考查。评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临场发挥情况,给予不同的成绩。对于那些口才好、表达能力强、内容回答比较详细的同学,可以适当地提高成绩档次。口试能直观准确地检验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成人教育考试应该逐渐加大口试的比重。
实践性考试也是成人教育考试的一种重要形式。成人教育应逐渐加大实践性环节在考试中的比重,因为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成人院校的特点。教师可按照学科和课程的特点,选取最适合本课程教学特点的实践考试方法,加大实践性环节在学生成绩中的比例,严格实践环节的考评标准,以促使学生认真参加实践环节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改革考试制度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他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它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和师资状况等紧密相连。
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协同努力,成人教育的考试将逐步地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使考试真正成为检验学员水平的标准尺度,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招生 考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74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人民要求教育公平的重要突破口,对科学选拔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4月15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提出了建立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办法、改革单独考试招生办法、探索综合评价招生办法、完善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办法、规范中高职贯通的招生办法、实施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办法等6种高职招考模式[1],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存在的问题
1.1 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和吸引力尚需提高
为突破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瓶颈,国家从2002到2005年连续三次召开职教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成倍增长,学校数从2001年的628所增加到2011年的1276所,招生325万人,[2]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十年跨越的历史性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仍然处于高考录取的最后批,基于传统习惯和社会心理,社会认同度和考生填报积极性不高。同时,高考生源逐年减少,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50万人,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15万人,4年减少了135万人[3]。招生形势愈加严峻,造成高职招生计划规模与实际包括人数差距逐渐增大。如东部某省2012年在最后一个批次投档中,共有约5万个招生计划落空,比2011年增加了约1万人。虽然录取线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学校三次投档无一人报考,共涉及1211个招生计划[4]。统考之外的其他类型招生,因为社会知晓度和关注度较低,规模也较小。
1.2 普通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2011年,教育部提出要“稳步开展根据高中阶段教育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职业准备类课程学习情况和职业倾向测试结果综合评价录取新生的招生改革试点”[5]。但由于高考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尚未完成,各省制定和推进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积极性不高,至今,教育部当初的设想没有实现。随着生源类型趋于多样,生源规模逐年缩小,考试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而现有普通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普通高等教育的选拔指标设计的,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基础素质方面,缺乏切实有效的考核指标,不能很好地满足高职多元化招生选拔的要求。
1.3 招生计划管理还不能适应高职招生考试改革的要求
目前,各省高职招生计划还是与普通高校计划统一管理,一排在录取序列的最后批次,不利于高职院校选拔优质生源。突出表现为三点:一是各类招生计划的安排比例与高职多元招生需求不适应,除高考统考外的其他计划规模较小;二是招生计划的编制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与高职考试改革提出的灵活考试、多次考试要求不适应;三是协作计划安排与区域社会需求不适应。例如河南省考生报考上海高职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布置给上海高职的河南协作招生计划完成量不足1/3;而安徽省有大量考生想报考上海高职,却因没有招生计划而无法招录[6]。
2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探索
2.1 普通高考招生
在全国范围内举行,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7日到9日(各省区因高考新方案不同,高考结束时间有先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面向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选拔考试。目前采用的考试方式为“3+X”。“3”为必考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和外语;“X”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高考方案改革而各有不同,目前大体分为6类:①上海市实行选“1”,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1个科目参加考试科目;②江苏省实行“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综合素质评价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③浙江省实行“技术”,考试内容为“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侧重对考生实用技能的测试;④山东省实行“综合科目统考+基本技能”,侧重考查考试的基本技能和生活常识考试;⑤海南省实行“综合科目统考”+“基础会考”;⑥其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综合科目统考”,考生分文理科参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考试。通过普通高考是目前高职招生的主要形式。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通过普通高考招生数259万人,占当年全国高职录取总人数的82.83%。
2.2 地方统筹的高职教育单独考试招生
地方政府统筹的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命题、组织实施、招生录取,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考试形式。目前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4个直辖市举行,考试时间从3月到6月。4个直辖市采取的考试方式也有所不同。北京市采取“高考+会考”的方式;天津市采取“综合能力考试+专业素质考试”;上海市采取“高中学业水平+特色面试/知识+技能”;重庆市采取“英语听说智能测试+综合素质测试+专业潜力测试+面试”。目前,这种考试的招生规模比较小,以2011年数据为例,北京0.67万人、天津0.28万人、上海1.2万人、重庆1.3万人,合计3.45万人,占高职招生总规模的1.1%。
2.3 示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示范单招)
示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是4至5月,国家(省级)示范(骨干)高职建设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进行入学测试(面试)、自主实施招生录取的一种学校招生考试形式。目前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建设学校和省级示范高职建设学校中试行。示范单招的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高中阶段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复转军人等人员,招生面相对较广。考试方式是各示范高等职业学校根据招生专业对考生基础能力素质的要求,自主进行入学测试,参见的考试组织方式有“文化考试+面试选拔”、“文化考试+综合素质+面试”、“知识测试+技能测试”、“高考诊断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等。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单独招生数6万人,占高职招生总规模的1.91%。
2.4 高职教育单独招生考试(对口单招)
高职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是每年3至6月专门面向中等职业学校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一种招生考试形式,简称“单考单招”或“对口单招”。由全国各省招生考试部门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录取。考试方式根据各地招生政策和生源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江苏省采取“专业技能考试+文化统考”,专业技能考试由各专业大类联考委确定,文化统考科目(专业综合理论、语文、数学、英语)由各市招生考试部门组织实施;北京采取“公共文化课+专业课”,公共文化课(语文、数学、外语)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专业课考试由招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设置并自行组织;湖北省采取“技能操作考试+文化考试”;甘肃省采取“文化综合素质测试+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专业技能水平测评”方式等。同时,优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择优推荐免试入学。2011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录取人数25万人,占当年高职招生总规模的7.98%。
2.5 五年制职业教育招生(3+2)
五年制职业教育招生,是指初中毕业考取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个别专业6年制),在3年中职学习完成后,通过转段考试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一种招生考试方式。考试一般在6月份举行,由各高等职业院校自行组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备案。2011年,五年制职业教育招生数20万人。
除了上述五类主要的高职入学考试改革类型外,福建、江苏等高职(特别是民办高职)招生录取缺口较大的省份,在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中开始探索实施注册入学制度;部分省份针对艰苦行业、特殊专业,探索实施定向招生等多种招生考试形式,进一步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的内容,拓宽了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对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 关于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纲要》提出的“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的要求,在招生考试改革的政策安排、经费投入、方案实施、考试运行、监督完善等方面做好制度设计,确保高职招生考试改革的取得成功。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考试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准确定位和重要作用;引导考生根据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设计成长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高职教育招生考试的法律地位。
其次,要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维护高职考试作为国家教育考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是否全面推进免除考试的高职注册入学制度,尚需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综合因素慎重研究。如果贸然实施不需要任何形式考试的制度,将会极大降低高职的社会公信力和吸引力,危害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分类招生考试作为国家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信息制度,公开招生政策、招生办法、招生结果;严格按照高校阳光招生要求,强化单独招生考试的政府和社会监督,规范招录取程序,保证高职考试的严肃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三,高等职业院校更要练好内功,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质量,主动应对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和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坚定不移地直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3-4-15.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方毅夫.4年全国考生减少135万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告急[EB/OL].中国新闻网,2012-8-21.
[4]山东省教育考试院.高职院校生源危机:2012年高招山东96所高职院校无一人报考[EB/OL].山东高考信息网,2012-8-23.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EB/OL].教育部网站.
教师资格制度是当前我国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关键,从教师教育发展的大局上看,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启动了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将为我国教师的培养、考核、任用、评聘等提供制度保障,为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原动力,从而带动教师队伍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它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与现行的教师教育制度的衔接还有许多不顺畅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在完善我国教师资格制度过程中,应该摆脱狭义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概念,尽快建立师范教育机构的认证系统、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和教师培育课程认证系统,将教师资格制度扩展为一个师资培育的根本性制度,并予以有效的实施”。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与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相适应的教师资格制度,共同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一、推行教师资格制度对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意义
教师教育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国家对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结构模式的基本规定。主要包括对教师教育的内涵、性质、功能、结构,教师教育的基本内容、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教师教育的模式、过程,教师教育的机构等的规定。教师教育制度是提高教师素质和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现在世界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教师教育制度,旨在通过教师教育制度,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素质和水平,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以达到保证教育质量的目的。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都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主旨。因此,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教师资格作为从事教师职业的准入条件和标准,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内容、过程、方式、模式、考核等,对教师教育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准的不断提高,教师资格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或变化。所以说,推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1.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是国家依法治教,使教师的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轨道的前提,是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保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法律手段。教师资格制度作为一种职业准入制度,它通过严格的考核与认定程序,严把教师进入的关口。通过对申请从教者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鉴,向那些具备教师资格条件者发放教师资格证书,挑选出合格的人员从事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2.有利于体现教师职业的特点,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强,对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职业。其性质决定了只有通过专门培养、严格选拔的人才能担任教师职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用立法的形式规定教师的任职资格,将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进一步确立教师职业的法定地位。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3.促进教师来源多元化,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
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实行开放式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教师资格制度构筑了教师入门的关隘,既是严格的,也是开放的。这对于改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或学科结构的单一性局面、丰富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类型、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组成必将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也为学校实施教师聘任制、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创造了条件,使教师素质、教师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二、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间衔接不顺畅的表现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国家法定的职业准入制度,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仅有三年多的时间,在法规建设、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教师资格制度规定和实施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教师教育制度实施的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范院校的毕业证书等于教师资格证书。现行《实施办法》第16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任教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这种规定显然与教师教育制度存在矛盾之处,不符合教师教育发展趋势,不仅在实践上受到质疑,而且在理论上也缺少说服力。教师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离教师是“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相去甚远。学历合格不等于能力和水平的合格,师范院校的毕业证书并不等于教师资格证书。
2.教师任职的资格等于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的考试合格。《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只要符合所申请教师资格类别的学历要求且志愿加入教师职业的社会人员,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这几门课程的考试和认定考核,即可获得教师任职的资格。只要通过这几门考试考核就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员吗?教师资格制度对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由上而下的教师覆盖制度。这涉及到教师资格的融通性问题,我国的教师资格共有七级,《教师资格条例》第五条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的等级的种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这是完全由上而下的教师覆盖制度。事实上,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有不同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这方面的界定过于模糊,会为实际操作带来许多不便之处,不利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4.教师资格的终身有效性。我国教师资格没有期限的规定,具有终身证书的性质。教师一旦获得资格证书,就意味着终身具有执教的权利。而终身制意味着教师一旦获得教师资格后,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便没有任何约束力。而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三、改革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加强与教师教育制度的衔接,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1.提高教师资格准入标准,推动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资格标准主要是指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课程标准以及教育实践的标准。其一提高教师资格学历要求。我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中对于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和课程标准特别是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规定偏低,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从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已经实现了大学化,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要求以学士学位为基础,并开始延伸到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其二提高教师资格专业课及实践要求。教师培养的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老三样”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材教法,比较单一和薄弱,也不适应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开设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能等培养教师专业内涵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突出教师职业的专业特点,并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增加实习、见习的时间。无论是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还是课程标准,它们的提高必然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开发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模式等,因为教师资格的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教师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集中反映了社会和教育变革对教师教育的要求,是教师教育变迁的最根本的动因。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引起教师教育模式的整体性变革。”
2.清晰界定教师资格融通性,取消完全自上而下的覆盖式制度。我国的教师资格有七种,它们间在一些教育原理上有相通之处,但它们的学科性、专业性都有不同的特点.而申请各类型教师资格时,仅对一般的教育原理做了规定,对它们学科性、专业性规定却缺乏明确的规定。教师资格的分类细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如日本的教师资格分的比较细,且不能上下融通,在职教师中,有76%的初中教师拥有高中资格证书;有55.5%高中教师拥有初中教师资格证书;有63%的小学教师拥有初中教师资格证书;有28%的初中教师拥有小学资格证书。教师资格类别的细化及不融通性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学对师资的实际需求,能提供与各种类别的教师资格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教师,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
3.规定教师资格的有效期,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由于制度的限制,不可能从实质上解决教师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问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很强,教师资格终身有效,不利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从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考虑,应对教师资格有效期作出年限规定。在美国一些地方如田纳西州、加州等出现了一种期限五年的证书,期满必须更换新证,才有资格继续任教。教师资格有效期的规定,从制度上规定了所有教师必须定期地进修培训,保证了教师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可能。
[关键词] 非学历证书考试;高等院校;制度创新;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12-050-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制度创新成为教育考试改革的关键。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教育考试机构提出了一系列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这些制度创新如何从理论设计变为制度实践,运用于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制度建设与信息化平台建构,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一、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制度创新的背景
我国是考试大国,考试历史悠久,考试规模庞大。目前,每年教育考试的规模就达6700万人(次)。非学历证书考试作为一种以水平能力测试和资格认定为主要标志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为终身学习创造了优良的条件,也为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CEPT)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为主体的非学历证书国家教育考试,在高等院校中占据重要地位,为鉴定和甄别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向社会和用人单位提供个人能力水平认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报考人数持续递增,随之而来的则是考点分布广、考试组织难度大,而考试管理及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管理方式滞后等诸多问题,给这类考试的监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需要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分析考试制度创新的特点。《教育法》第二章关于教育的基本制度中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从法律层面上讲,我国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直接管理者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即教育部,具体实施者为国家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即教育部考试中心。所以教育部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法律授权之下,通过政府行政指令的形式予以推进,其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成为决定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主导因素,因而,其制度创新必然是政府主导的、供给主导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1]它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是决定考试制度供给的方向、形式、速度、战略安排的主导力量,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威;二是任何新的考试制度安排主要通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来有效地加以贯彻实施;三是高校在具体组织实施这类考试时,与现实的考试制度的创新供给存在差异,考试制度的创新会存在供给不足或滞后。
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为例,在这类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进程中,国家教育考试政策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育部于2005年2月公布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对原有的CET模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并于2006年1月、6月分别试行新的四六级考试,2007年起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2008年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在《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一文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满足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在大学掌握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六级考试的试题设计就是要考出学生是否掌握了自主学习和不断提高英语实用水平的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教育部主导思想的指引下,2008年12月、2009年6月和2009年12月在全国完成了三次四级试点网考,六级试点网考也于2009年12月进行。在此之后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将在全国推广普及。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英语水平考试,CET具有统一性、权威性、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尤其是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改革的稳步推进,必然会给考试报名、考试组织和考风考纪等考务管理系统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考务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四六级考试网上报名、网上阅卷以及网络管理等,都将是一个艰难的系统改革工程,面临着许多不同的制度约束和制度安排。
二、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制度创新的路径
(一)制度层面:完善管理法规,促进科学化考试管理
质量是考试的生命线,确保国家非学历证书考试的质量,法规建设是基石,科学管理是保证。
首先,实现考试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重要前提是完善考试管理法规,促进“以法治考”。要不断完善考试管理的政策法规,明确各级考试管理机构管理权限和法律责任,实行国家考试诚信制度、重大问题报告制度、考试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及违纪舞弊处理制度等,以考试的各项法规规范考试管理的各项工作;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严治考,严肃考风考纪,从而维护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维护考试的声誉,确保国家考试质量。
其次,实现考试规范管理,关键环节是完善考试管理机制,促进质量管理。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利用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过程管理、信息反馈等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考试管理的规范化;着重从考试命题、网络管理、网考实施、阅卷分析到证书发放等流程管理着手,加强对考试各个环节的目标监控,制定各项具体工作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的指标体系,制定考试管理的管理目标责任制,形成考试各环节的监督制约机制。
第三,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管理机构。非学历证书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其考试改革、网考实施是一种规模大、规格高、结构比较复杂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机构,形成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利于真正发挥考试管理职能,维护国家考试的信誉。从归口管理层面来看,要在完善国家非学历教育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考试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的衔接,建立集各类考试为一体的更统一、更规范、更科学、更完善、更具权威性、现代化的、专业化的考试管理机构;从体系建构层面来看,应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原则,建立和完善国家考试中心、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地市考区考点管理实施的三级管理模式,做到各级考试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严格按国家标准考试程序,科学规范地组织考试,共同维护考试质量和信誉,确保国家考试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二)技术层面:促进考试系统升级,加强考试信息化平台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考试管理的信息化和考试实施的网络化,成为必然趋势,需要创新考试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推动考试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的换代升级。
新一代考试管理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信息采集和方式改变为通过互联网采集和,也不是简单地增加监控设备对考场进行监控,而是从系统运行机制的角度,对传统的考试实施流程进行流程再造和功能重构,建立集中式数据库,建设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平台,以解决目前考试实施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大幅度减少考务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错误率,提高工作质量,确保考试安全和公正公平。[2]
建设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信息化平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强大功能。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和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长期命题资源的积累,目前已具备建立一套完整的非学历证书考试命题资源共享机制的条件。整合现有的命题库资源,通过统一规划和网络共享服务,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更好地服务于非学历证书考试事业,已成大势所趋。
2.提高命题质量和命题管理水平。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牵头,构建一个功能齐全的命题业务管理平台,建立一个由国家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网络化共享命题库,可以为提高非学历证书考试命题质量和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
3.增强考试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考试管理过程中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是提高考试服务水平和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关键所在,也是塑造国家考试质量品牌的重要手段和未来走向。目前,非学历证书考试种类繁多,考次频繁,考点众多,规模巨大,完全依靠常规人力方式,往往造成人为失误或监管不力。因此,进一步提升新一代考试管理水平,塑造国家考试质量品牌,就必须加大“科技兴考”力度,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教育测量技术等,从题库建设到考生报名系统、从考试流程到阅卷评卷系统开发等诸关键环节,建立一套信息系统管理监控机制,以有效防止因考试工作人员失职、失察造成的大规模作弊,减少人为干预因素和行为失误乃至行为失范可能带来的各种损失,更加科学规范地组织与实施考试,保证考试质量,确保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三、高校非学历证书考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一)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与内容
建设非学历证书考试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数据管理集中化、管理流程网络化、管理品质信息化、服务能力社会化一体化的考试管理与服务的集成化平台,建立考试管理与服务的标准规范和共享协作机制,以更加科学规范地组织与实施考试,保证考试质量,确保考试的公平与公正。其建设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3]:
1.利用数据集成和平台的基础性、开放性,由一个数据库,集成招生考试的数据元定制、信息查询、检索等技术,并使整个数据管理过程始终处于监控之中,随时能够实施数据的统一检错和维护,实现“数据管理集中化”。
2.通过对各级管理工作人员和各类考生操作权限的控制,在计算机互联网上实现跨地域管理招生、考试的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事务性操作,提升管理品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层次,实现“管理流程网络化”。
3.在简化管理复杂程度、减少事务性操作环节的同时,利用数据库的操作日志管理,明确数据责任,构建全新的管理监控机制,科学、有效地加强管理监控力度,使管理更加规范、精确、安全,实现“管理品质信息化”。
4.建立集中式为主、分布式为辅的共享服务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对社会开放,并使用数字加密技术、认证手段和可靠的安全管理机制,提供有效的网络资源共享服务,实现“服务能力社会化”。
(二)考试信息化平台的技术实现
1.技术层面的综合集成。
新一代考试管理流程与服务业务环节复杂、要求精确,对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如何有效组织各类数据,实现各类业务流程的综合集成,是系统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在分析网考业务特点基础上,可选用先进的J2EE体系构架及Struts框架,搭建系统开发与运行平台,采用B/S结构,Weblogic作为应用服务器,Oracle作为后台数据服务器,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实现考试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搭建,构建考试管理与服务的一体化综合集成平台,从技术上保证系统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要求。
2.加强考点建设与管理。
纯技术层面的运用并不能解决维护国家考试安全公平的所有问题,因此,还必须强化“三个建设”,即强化组织机构建设、考务制度建设、硬件设施建设。
(1)组织机构建设是维护国家考试信息化平台安全性的首要因素。必须健全考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考务工作管理小组等组织机构,实行主考负责制,设立考务组、信息技术组、保密组、宣传组、督察巡视组、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考务工作管理小组,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各司其职,确保考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考务制度建设是维护国家考试信息化平台安全性的基础工作。因此,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考务实施细则,制定考务工作人员职责和应急事件处理预案等细化规则,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重点把关,为国家考试的安全顺利、持续有效的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3)硬件设施建设是维护国家考试信息化平台安全性的基本保障。硬件设施包括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计算机房配套系统、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屏弊防控系统、视频网络监控系统等硬件建设,旨在确保考试运行体系的安全、可信、实时、高效,切实提升国家非学历证书的考试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创新考试管理运行机制,提升考试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成为必然趋势。非学历证书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必须在创新考试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探索“科技兴考”的技术路径,加强考试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考试管理与服务系统升级,这既是发展高校新一代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关键所在,也是塑造国家考试质量品牌的重要手段和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1]王和军.试论教育考试制度创新需求与制约因素[J].中国考试,2009,(2).
关键字:高考;教育提升
高考制度作为选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它也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生存困难以及生源紧张等尴尬局面。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的高考制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一、高考与社会发展
我国的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高考的建制,可谓是中国现代教育考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高考经历了由单独招生到联合招生再到统一招生的三个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对特定行业人才的需求决定着高校专业的增减。社会职业需求的增长,已成为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之一。高考制度不仅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发挥指挥棒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高考录取的依据就是分数。为照顾地区差异,高考试卷也从全国卷到各别地方单独命题或几个省市联合命题的走向发展,随着社会职能的转变,各个省市地区也根据本地的教育教学情况、当地考生接受教育的形式和特点来不断调整高考方案。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全国高考政策。这种人性化措施不仅使当地学生受益,也对全国教育政策产生影响。而高考分数线的划定,也是根据各个省市的社会发展状况和考生的报考录取率而确定的。
二,高考与教育提升
1,推动教育改革,规范教学方向
一般来说,高考考什么,中学教学就要教什么,为了考生能够不断的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学校就必须达到相应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具备各种软硬件条件,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不断走向完善。不管是在教学模式、学科设计还是考试方式。都为中小学提供一个良好范式和发展方向,从而真正做到符合高等教育的价值判断和社会满意度。实际上高考作为传达国家政策、意志和中学办学、教学的一个媒介来规范教育教学方向,也就使得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现实意义也就更加丰满。
2,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
每个考生“寒窗苦读数十载”都希望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数,那就必须努力拼搏。正是高考的激烈竞争,让考生明白努力学习的现实意义。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早早的就明白了高考的重要性。这样培养了他们努力学习的独立意识。这时高考就要设定一个门槛,通过不断提高试题的难度来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考生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科学文化知识的扩展面以及自身素质。高考就体现出它特有的以考促学的功能。特别是在1997年恢复高考后几年内迅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高考始终是激励考生奋发学习的最实际、最强大的动力。
3,保障生源质量,优化人才结构
高考制度作为衡量人才的关键。能够为各个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生源保证。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发展不断优化生源结构。高校在录取新生时,也可以采用多元录取方式,将考生的家庭条件、地域环境等因素纳入评价指标,要求高校在录取中,给予来自中西部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高考也是优化人才的过滤器。各个高校提供培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新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特区――致远学院,“致远荣誉计划”覆盖学校所有专业,打造与世界接轨的卓越人才成长体系。而这些专门人才的选拨,就需要通过高考来保障生源质量,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三,高考改革面临的尴尬局面
1,公平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有句俗话“不患贫而患不均”,可见,人们对于公平问题是多么的看重。在高考录取制度中,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考生进入大学的机会的不公平是客观的,巨大的。
2,高校的生存困境
我国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之后几年高考报名人数急剧下降。生源下降导致部分高校无法完成招生指标。虽然最后通过征集志愿大部分高校完成了招生计划,但一些院校依然遭遇了“零投档”的尴尬。虽然受生源下降的压迫,但一般普通高校仍然在持续扩大招生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类高校尴尬的生存现实:虽然是公办高校,但对学生学费有严重依赖。招不到学生,学校就难以维持生计。
四,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1,落实“异地高考”,体现教育公平
在当代中国,异地高考不仅是一个考试便利的问题,实际上更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人数的逐年上涨,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升学的政策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2,本专科分类考试开始试行
实现本专科分类考试将涉及高考,教育体制,办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将考生更好的分流到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仅在高考录取上面调整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好的适应改革,考生要以综合测试平台进行科目选择与组合,招生学校根据培养要求组织相应的专业考试。
3,“一年多考”启动
高考制度不合理之一在于它“一考定终身”制度,无形的给广大考生增加了不少压力。“一年多考”政策尝试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能增加高考的公平性,因为从测试理论上讲,测试次数越多,考试本身的可靠性就越高,其平均值就越能接近参试者的真实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