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导师制学生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 本科生导师制 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高素质专门人才。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辅导,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实现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这种因材施教的互动式教学管理制度是大学生管理制度、育人体制改革的新理念,也是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对于新形势下的本科生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
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建构本科生导师制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也是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本科生导师制既不同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制,也不同于研究生的导师制,它是指本科在学生自在校学习期间,为其配备专业导师,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个别指导,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全面工作的一种教学模式。
(一)帮助学生实现学习阶段的转变
由于中学阶段时学生已习惯于机械学习,并且很多事情由班主任和家长全面负责,学习与生活方面已形成依赖性,从中学来到大学,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惑,好像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出现了精神上的困惑。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较差的问题日渐突出,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以及专业能力、素质培养情况,帮助并指导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学生切身利益等;并注意加强与学生及其家庭的联系沟通,加强与学生工作部门、教学主管部门的配合协作,主动协助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
(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结合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是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学生管理体制,辅导员主要承担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对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面,如专业课程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进度的安排、学习目标的定位等指导方向较少。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需要”为目的制度。这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建立“导师制”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强师生交流,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人才。
实行本科导师制是对现有学生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融合了辅导员、教师的职责和作用,导师以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可以真正做到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更好的完善学分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学分制完善的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对本科生的教学采用了学分制,学分制作为一种以学分计量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它允许学生在修业年限、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与学年制有较大区别。由于刚进入大学时期的学生对学分制了解甚少,选课比较盲目,不注意知识的系统整合。而实行导师制就是很好的解决途径,能更好地发挥导师的作用,其主要职责是对学生所选课程提出必要的建议,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四)有利于素质教育,培养新型大学生
本科生导师制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提出的,和传统的高等教育方法有所不同,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点,因人而异地制定其学习计划,指导其专业课程等的学习,定期进行检查、评定。能够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使每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同时,让学生在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后进行选择,可使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得到发展,较早地接触并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实行导师制有利于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培养有个性、有能力的新型大学生。
二.在我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可行性
(一)教学改革实践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秉持中西合璧办学理念,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如何把这些大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为了与世界接轨,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2010年我校也开始进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并着手建立本科生导师制。
在推行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强调导师的主导作用,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导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场合与教育机会,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学生施行全过程的教育与指导。要求导师在课堂教学内外都与学生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创造性发展,鼓励学生多带着问题学习,多带着探索精神去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努力使导师的工作渗透在学生身上,创造导师与学生间近距离的人格交流。
(二)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合我校实际工作经验和学生的反映,作为一项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新尝试,本科生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导师工作繁重,精力不够。院系能够担当导师的教师大多工作繁重,人手不够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这势必会影响到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质量。
2.见面次数较少,师生缺乏联系。我校学生学习与生活均在学校校区,导师较多为其他地区居住,由于交通距离远,会出现导师与指导学生见面次数少、见面时间短的情况,这也不利于导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和交流。
3.缺乏导师激励机制。导师工作量大,激励措施欠缺,不能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导师的职责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并且要建立起导师制工作考核制度,保证导师制的施行有章可循。
三.本科生导师制在我校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明确本科生导师的定位和职责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导师制是基于人为关怀而产生的,要求指导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和人品影响学生,做到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明确导师的职责,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做人和做学问,要做到“四个结合”,即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和亲情感化相结合。同时,规定导师在每学期开学初对本学期指导做好计划。每次开展指导活动,都要做好活动记录。在每学期末应做好工作总结,并向学院提交总结报告。学院将综合评定导师,做出考核结果,作为教学上的考核依据。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管理方面缺少经验。在管理机构、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许多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导致部分导师和学生缺乏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高校应以行政为主,人事处、教务处、学务处、联合成立导师制工作小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指导和监督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行。把导师的工作与报酬、职称评聘集合起来,导师在受聘期间应享受导师津贴,导师工作应按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计入教学工作量,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应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学生的表现要与课外的评优评先挂钩,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三)确定合理的介入时间
不同高校再给学生配备导师的时间不尽相同,有的是新生入学后半年到一年,有的则是在二年级或者四年级毕业论文时配备。笔者认为,在新生入学后半年左右配备导师比较合理。新生入学后,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过程,也正是需要帮助辅导的发展过程。这个时候是本科生导师介入的最佳时机。导师制在后期会有变化,例如: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期间,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的思想、选课以及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期间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学习方面、论文方面、就业方面等相关问题的辅导,体现“导师制”的过程化管理方式。
(四)加强对教学双方的监督
学校要同时对导师和学生进行监督,规定学生应履行和遵从的义务,并与学分、评优评先、毕业结合起来。学生应遵从的义务具体包括:学生有义务按照学校的规定,接受导师的指导;有义务与导师充分讨论选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指导;有义务与导师充分讨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制定出学习计划;遵从导师按照商定的学习计划对选课的指导意见;遵从导师按照学习计划安排的科研活动和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各种评优表格和就业推荐表,应另辟一栏,由导师填写相关意见。而导师的指导意见,应能对学生的各种评比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在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论是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模式,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情况下,本科生导师制亟需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实践上进行总结完善,只有这样,本科生导师制才能真正得以落实,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满亚辉等,军队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4).
2.王建方等.“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
3.车承红等.谈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J].药学教育,2004,(3).
关键词:导师制;大学生创业;实践
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是当前教学改革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和成功性,更好地实现我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目标。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训练教育,为大学生日后的创业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导师不仅能够对大学生自身的创业进行训练、规划、设计以及统筹,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们之间、与导师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创业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
一、基于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的是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努力完成某项项目或者是创新项目的所有过程,主要包括项目设计、准备、实施以及成果交流等。这种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主导和努力来完成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还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在步人社会之后能够顺利实现创业梦想。另外,这种基于导师制的创新创业,还能够帮助学生申请一定的项目经费,来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但是,在当前的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践中,很大一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没有抓住重点,教师没有从根本上出发,普遍存在意识、认识偏差,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所以很多学生对这方面仍然缺少理解,甚至不知道是怎么运作的,导致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践教育中,大部分导师只注重项目的实践和最终的项目研究成果,而没有对教育工作足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出“导师”的作用。导致的结果就是在项目训练和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整个项目的研究和创新比较了解,却对创业不够了解,创新创业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锻炼,与教育部所制定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宗旨以及“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相违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第一,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需要长时间的申请,而在申请的大部分阶段,学生都不能开始项目的实施,这就导致学生们没有充足的实践,容易出现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的问题。
第二,在对经费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困惑,无法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用。
第三,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创新项目可以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结合,而创业项目,却会对学生的学业造成影响,因此,在当前各高校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实践中,几乎不存在创业项目,存在一定局限性。
第四,在教育实践中,很多高校教师对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在整个创新创业训练中,只注重研究的进程和最终的研究成果;在整个项目的进行中,教师不会话太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成长造成影响。
(三)在管理上存在问题
无论是对导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若想确保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践有效开展,就需要对其进行高效管理,而在当前的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的实践教育中,却存在较为明显的管理问题,影响其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方式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对信息存储没有进行分类、系统性的保存,е麓罅啃畔⒉荒艿玫接行Ю用,降低了信息、数据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没有对项目导师进行有效管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导师是重要导向,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最终实施结果,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都很强的学科,理论作为基础支撑力量,而实践则作为导向,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校方还应该加强对导师的管理,确保在教育实践中导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指导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学校都没有对导师进行管理,任由其自由发挥和引导,这也就导致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导致只注重最终结果,而注重引导和教育,无法确保最终的教育实践效果。
二、提高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践效果的有效对策
(一)将教育与实践进行统一
在导师制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实践,要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统一,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导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而不能只注重最终的研究成果,要与实践进行相对应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训练计划的意义。“项目参与式”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首先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主要项目目标,其次加入相对应的理论课程,并且根据这些课程将一些真实的项目、案例融合进去,将项目任务与基础学习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个性化需求而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整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其以后真正的创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而且能够让学生自主对项目进行设计、定位、实施、完善等一系列的工作,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让大学生在训练计划中充分体验创业,在掌握理论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日后自己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方应该加大支持力度
第一,校方应该鼓励教师和相关人员积极创立创新创业项目,并全程对其负责,充分发挥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践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校方应该鼓励所有45岁以下,拥有创立项目资质和水平的导师以及相关人员创立项目,并每年对所有项目进行综合评比,对优秀者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导师们的积极性。
第二,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当导师或者其他相关教育人员设立专项实验项目之后,学校应该先对其性质、形式以及内容进行研究和估测,如果认为其有研究价值和具有代表性之后,可以申请省级的创新创业项目。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对导师项目的支持,校方应该将所有导师的项目公布在学校网站上,由学生自行选导师和选题目。
第三,校方应该鼓励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的申报以及创立上,并将其与学科成绩和奖学金挂钩,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原则上项目的申报和参与应该以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为主,一个项目由2~5个学生组成,并且要求每个学生只能同时申报和参与一个项目;但是为了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进行,对其训练计划的教育实践工作进行有效落实,校方和导师应该酌情考虑,在学生能力和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根据具体要求合理选择。
第四,除了鼓励导师设立实验项目之外,校方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立题,以学生为主开展项目训练,并由导师对其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对学生训练项目的开展进行针对性指导和教育。同时,为了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含金量,校方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跨年级和跨学科合作。
(三)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做好实践工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大力宣传创新创业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开展,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并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需要获取高校的大力支持,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做好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工作。当前,经过对以往学科竞赛的举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就能够看出,举行科学竞赛对提高学生的学业学习效果以及推动学生的成长和成长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而当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导师没有对教育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与学科竞赛进行有效结合,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在基于导师制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与学科竞赛进行有效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在提升参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也对其他学生形成榜样和借鉴作用,以此来带动所有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实践工作开展并取得一定教育成果之后,高校应该将其和学科竞赛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对所有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首先要由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并对自身的优势进行总结;其次由其他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评比打分,并由代表发表对所有研究成果的看法以及评分原则;最后,则由导师对所有研究成果进行评分和排比,并对所有成果的优缺点进行总结,针对性指导学生进行提升b]。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够将创新创业训练教育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导师制;专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10-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Enhancing Undergraduate’s Patent Creation Ability by Tutorial System//ZHANG Yong, LIU shuichang,
MING xingzu, QIU Xianyan
Abstract Currently, cultivation for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is lack, to meet this problem, based on tutorial system,an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mode aimed to obtain patent licenses is put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s and obstacles for students to apply patents are analyzed at first, and then the solution to overcome the obstacles are expounds. Finally, the process for undergraduate applying and winning the National Invention Patent an example by tutorial system is illustrated by an example.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patent; innovation ability
1 前言
大众创新、万人创业已成为社会共识。大学生作为国家人力资源最重要部分,其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然而,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因扩招带来的育人质量下降备受指责,创新能力低下屡遭非议。如何有效培养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已经成为现今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1]。对此,诸多高校开展了本科生培养导师制[2-3],然而诸多因素导致本科生导师制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乏力[4-5]。
发明专利的数量和实施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利发明能力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将大学生培养导师制落到实处[6-7]。
2 导师制培养下以专利发明提升创新能力的缘由
专利发明产生的过程是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通过文献检索与阅读,可以开阔思路,准确选题,避免重复研究,提高创新能力;更可以从生活中、文献中敏锐地发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培养起创新思维敏锐性,进而全面系统地应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问题,同时还可以培养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拓宽就业渠道。另外,专利发明不一定需要科研项目、实验条件或者大额经费支持,也不会受时间限制,即使学生毕业,也可以继续进行专利成果的总结和申报。加上专利发明是某一具体问题,专业知识相对集中,对学生前期基础和导师自身科研能力并无过多要求。由此可见,把专利发明作为大学生导师制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7]。
3 大学生专利发明的障碍
首先,由于专利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大学生往往从内心对专利发明产生“敬畏”心理,觉得自己水平和知识欠缺,不足以完成“高、大、上”的专利发明,继而因缺乏信心而止步。
第二,进行专利发明首要解决的是发现问题,由于学生接触专业实际生产领域实践机会较少,科技文献阅读环节缺失,进而难有机会发现技术缺陷,若再缺乏与专业相关生活中技术观察和思考,往往造成专利发明内容无从下手的困难。
第三,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受到生活阅历和专业知识限制,在“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时,对方案的可行性、实用性缺乏有效评价和筛选,如无导师指导,往往无法满足专利申请条件,进而导致创新实践活动“流产”。
第四,专利发明技术文件具有法律性、科学性、严谨性等特点,然而很多大学生常有文献查新、专利挖掘文本撰写不规范等问题,严重降低成功率。
第五,申请专利需要缴纳相关费用,若无学校经费支持,往往导致学生失去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4 大学生专利创作解决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针对当前大学生专利发明的障碍,笔者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以下对策。
1)学校设定专项资助和奖励经费,在学生综合评价、评优、评先及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等环节中向专利发明倾斜。同时用身边典型案例引导,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克服畏难心理。
2)重视专利文献的检索与利用,加强发明创作过程指导。从检索文献、阅读文献过程开始,定期分步骤进行全过程指导。在选题、确定专利技术点、技术解决方案、后继文档撰写、创新点提炼和文字措辞上,加强指导,提高申报文档撰写质量。
3)目前我国高校有申请专利经验和拥有专利的教师较少,担负指导本科生的导师有专利发明的更少。此外,面向大学生专利发明创作过程和文档写作技巧的培训教材严重缺失现状,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专家加强此类教材的开发,完善相关师资。
5 实施案例与效果
笔者2013年和八名学生通过双向互选,与他们确定了导师制关系。笔者利用一年的时间培养学生从文献检索和阅读开始,集体辅导、讨论,灌输创新思维。2014年初,一名学生的宿舍因宿舍门锁结构缺陷而发生被盗。他认为是因锁舌斜面,被一般薄卡片从门缝插入顶开锁舌而被盗。笔者当即鼓励该生绘图分析受力,提出锁舌斜面卡片推力F后,分解为F1和F2;F2反作用力使锁舌后退,从而导致门被打开(受力如图1A所示)。
对此,该生提出在锁舌斜面开设小槽(如图1B所示)。经文献查新,笔者引导学生对锁舌槽的特征进行详细设计,界定了槽的位置、宽度、长度、过度圆角大小,从而提炼出专利要求书,成功申报了“一种防盗门锁舌”实用新型专利。事后,学院从大学生质量工程专项经费中给予全额资助。
通过该生成功案例,极大地鼓励了其他学生。目前已有四名学生陆续在笔者指导下,申请了诸如“鲜鸭蛋清洗机”“橙子清洗机”“绿篱修剪机”等专利。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收到显著成效。
6 结语
本文分析了以专利发明作为目标,实施导师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与目前存在的困难,提出对应解决措施,并以实例阐述导师指导大学进行专利发明的过程。这对当前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史洋玲.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与培养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2]张士强,王志岗.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思考: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95-97.
[3]张勇,刘水长,明兴祖.二本高校机械专业本科生培养导师制初探[J].首都教育学报,2012,6(10):1-2.
[4]陈范华,常智敏,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反思与发展构想[J].教育理论研究,2011(1):262-263.
[5]韩安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的不足及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导师导师制本科院校导师制高职院校导师制双师型导师
一.导言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专才育走向通才教育,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学分制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步推广,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教学改革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当前形式下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全国众多高等院校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体现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宗旨,充分发挥高校主力群体――专业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融教学改革和学生培养于一体的学生培养模式的制度创新――导师制便是其中一项颇具创意的新的尝试。
二.导师制
1.本科院校导师制
本科院校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经过验证,导师制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和利益。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浙江大学费巩教授最早将牛津大学导师制引入我国高校,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里实施的是研究生导师制,侧重对研究生的学术和学业方面给予指导,面对人数众多的本科生和高职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高校主力群体――专业教师则主要负责授课和科研。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学生的数量在增加,质量也有所下滑,学生的生活、思想、专业、就业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了,一种将专业教育和学生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导师制由此产生了。
本科院校导师制将研究生教育成功的经验及先进的理念注入到本科生教育当中,同时又根据自身特点注入新鲜动力。导师由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每名导师指导不超过10名学生。他们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论文和实习,还兼顾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就业,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它最大的作用是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解决了以往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各自为政的弊病,拓宽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容和形式,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彼此间亦师亦友,关系融洽,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建立。
2. 高职院校导师制
几年来全国本科院校广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导师制目前还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因为高职院校有着与本科院校不同的师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知识结构,因此必须探索适合现实情况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导师制,才能真正发挥导师全面育人的作用。
2.1导师的资格与配备
2.1.1导师的资格
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生,学生的知识水平、自主能力、就业方向均有一定的差异。他们不仅需要生活上的帮助,思想上的引导,还需要对专业知识,就业方向进行指导解惑。因此高职院校的导师制是与班主任制同时实施的。班主任负责解决一个班学生的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导师的资格应具备中高级职称,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良好的教风,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具备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高职院较注重引进的双师型教师就成为了导师制得以顺利实施有力保障。
2.1.2导师的配备
按照专业每位导师原则上指导的学生以不超过10名为宜,这样才有利于导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师生间更易建立起平等、亲切、自由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才能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解答专业上的问题,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确定就业方向等。
另外高职院校区别与本科院校的重要的一点是它以培养具有较强职业技能型人才,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导师制必须体现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导师的社会资源必须充分,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并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塑造与培养。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解社会的窗口和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可以在“2+1”培养模式中的第三年,实行社会导师制,即聘任一些相关企业的在教学、科研、企业管理与创新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工程师等成功人士做导师。实行双导师模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做导师性指导、讲授社会实践课等方式,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能接触企业、了解企业运作,为他们将来走出校门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提供了难得的交流渠道,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导师的职责
导师的基础职责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具体职责如下:
2.2.1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特点,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结合培养目标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2.2根据不同年级情况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过渡,并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不同学习方法的指导。
2.2.3导师应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熟悉学院学籍管理制度,学习成绩考核和管理办法及有关规章制度,向学生提供相关信息。
2.2.4导师熟悉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熟悉每一位被指导学生,从各方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动态、学习状况、智力和能力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完成学业。
2.3导师的管理与考核
2.3.1在新生入学后及时给学生配备导师。导师的确定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将符合条件的导师资料发给学生,组织学生报名,最后综合确定导师。然后将导师名单和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名单汇总后统一报到教学科。
2.3.2院长负责导师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导师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导师工作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研究并听取导师的工作汇报,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导师履行职责情况。
2.3.3导师每学期就指导学生的基本情况向院里交一份导师工作总结,并说明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3.4导师的考核学院组织实施,原则上每学期一次。考核内容是导师工作记实记录册记载情况、导师工作总结,所指导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情况。
2.3.5考核采取导师自评、学生评议、学院考评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档,考核优秀的导师一般不超过导师总数的20%,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提职晋级的依据之一。学院导师考核结果报学院教学科备案。
导师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它的优越性表明导师制的实施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它在高校教育领域的不断拓展,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导师制是符合高职教育需要的,他满足了学生知识拓展的需求,在今后的导师工作中,我们还将一如既往的探索,在探索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建一种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导师制,并将它不断深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
关键词班级导师制 矛盾
1 班级导师制的定位
作为牛津大学秘密武器的本科生导师制,自从经竺可桢等老一辈教育家引入我国以来,在我国掀起了几次学习的浪潮。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培养精英人才的交替张力下,本科生导师制成了我国众多高校探寻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又一次青睐。本文探讨的本科生只限于全日制的本科生;本文倡导的班级导师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全面指导的导师制,它赋予了班级导师兼具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辅导员及生活顾问等多重角色。实行班级导师制,是想通过导师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在为人处世、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班级导师试行过程中面临的障碍性矛盾
2.1 大与小的矛盾
所谓大与小的矛盾,是指在班级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学生惰性大与班级导师管理权限小的矛盾。在试行班级导师制过程中,学生自身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惰性大、主动性差。调查显示:学生主动找导师沟通的意识普遍淡薄,生活中、学习上有困难主动找导师的只占8.4%;大部分学生不太了解或一点也不了解导师制,不知道自己和导师在导师制中的关系与作用。据班级导师反映,其所带班级的学生求知积极性小,在课外科技、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中,只有少部分学生乐意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对于未来职业与专业间的关系“想得比较少”,还有部分学生“太忙”,“即使是导师想找他都未必找得到”。总之,没有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势必会影响班级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而与学生相对应的则是处于尴尬境地的班级导师,他们介于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其权限范围模糊,没有管理甚至是制约学生惰性的“权力力量”,仅凭个人魅力以及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大与小的矛盾阻碍着我们实施班级导师制理想目标的达成。
2.2 多与少的矛盾
据有关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调查资料显示:“湖南文理学院调查显示:与导师见面机会很少或几乎没见面的占75%;浙江大学调查数据显示:有65位导师与学生是零接触;从中南大学调查数据看:有65.9%的同学认为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太少;从沈阳体育学院来看:制度中明确要求每位导师每月辅导学生4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时间,而真正按照学院要求执行职责的导师仅占5.6%,大部分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每学期见1次或每学年见1次的占57.4%。更有甚者,导师与学生从未见过面。”①这些调查反映,在实行导师制的高校中,导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普遍偏少,师与生所对应的教与学过于局限于课堂。上述现象的基本原因就是高校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多、老师少的现状成为制约高校良性、长效、健康、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2.3 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针对班级导师制的运行,我们还针对武汉纺织大学试行班级导师制的三个院系进行询问调查以及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试行班级导师制的院系和班级中,班级导师在教育方面,共性引导居多,占92.5%,个性指导较少,只占8.4%。而且共性引导的场所基本是实验室和教室,以开集体会议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与班级导师间的互动频率低,而且是一对多的形式,导致了班级导师对学生了解非常有限以及学生接受指导的实际效益不高的现象。部分试行班级导师制的班级学生反映个别班级导师根本或不能全部认识学生,学生与班级导师之间的关系是陌生的、淡漠的。因此,在对个性鲜明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太多的共性指导在某种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4 智育与德育的矛盾
在试行班级导师制的过程中,很多班级导师更注重宏观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设计,与实行班级导师制的初衷——全面地指导学生的学业、品行,注重大学生的德育培养相去甚远。在试行班级导师制的院系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最希望班级导师指导什么”调查显示:84.1%的学生希望得到选课、学业规划的指导,76.6%希望得到学习方法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然而班级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专业性教育比率偏重,而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兴趣的培养等德育的培养较少,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我们实行班级导师制的初衷。在我院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导师能够发挥“导课”的作用,但能够全面履行班级导师职责的“导师”仅1.25%。部分导师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交流,甚至忽略了通识性启发教育。注重智育培养的背后,德育教育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3 构建有效机制,促进班级导师制的健康长效运行
近年来,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被广泛关注,作为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模式——班级导师制是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促进教学相长,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制度保障;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尝试。因此,必须构建有效机制,解决班级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促进班级导师制的有效运行。
3.1 高效管理要完善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班级导师制的建立与推行是一个系统性工作,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明显的效果,则必须多方面齐抓共管。首先要制定班级导师制工作制度。明确导师的权利与义务,导师的组织管理等,从制度上规范导师制工作,确保考核评价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建立导师制考核制度,定期准确评价导师的工作绩效。包括检查导师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及学生指导记录等,要求和监督导师各阶段培养计划的完成。再次,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导师职责履行情况及学生的反映,完善导师的约束机制。当然,在制定评价体系的同时,学校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给教师提供独立思考和自我主工作的空问,培养导师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②
3.2 班级导师要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素养
班级导师制得以良好运转,导师队伍是关键。班级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情操、业务能力、奉献精神等。作为班级导师,要有效地“ 育人”,自身应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等方面都要严以律己、为人师表,通过言传身教,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同时班级导师把还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能有效带动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良好结合。所以,班级导师制的实施,对广大教师来讲,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因此,推行班级导师制必须先提高导师自身的素质,再通过对导师培养和再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加强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充实,确保班级导师制顺利有效地实施。
3.3 学生要转变观念、注重良性互动
在高等教育大环境下,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科学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长期目标。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互动交流是双方“共赢”的最佳状态。然而事实上,高等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高校师生之间“有事联系,无事不联系”是最普遍的关系现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实行班级导师制并使之有效实施并可持续传承下去或许将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学生”是主体,如何转变学生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在班级导师制中的能动作用,是班级导师制能否长期有效地实施下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班级导师制实施之前应首先做好详细明确的阐释工作,让学生明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应加大鼓励师生互动交流的刺激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师生互动教学。
总之, 实行班级导师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的积极性和班级导师的正确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班级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曹十芙.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硕士论文,2006.12.
②张彦.本科生导师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参考文献
[1]应跃兴,刘爱生.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