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格化运维管理

网格化运维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格化运维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格化运维管理

网格化运维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制;网格化管理;设备管理;人才培养

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等行业文件,医学装备管理的工作范畴明确为“医用含源仪器(装置)”。我院为建筑面积达23万多平方米,内设38个临床科室、8个门急诊科室、10个辅助功能科室,开放床位1534张,技术人员约2400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健教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甲公立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科)的工作对象除年增长率大于10%的医学装备(总值逾4亿元)外,还包括空调、层流净化系统、医用氧供应系统、医用纯水系统等非医学装备,此类设备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工程技术人员涵盖设备、后勤、信息等领域,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有关要求,医院中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应基本控制在全院技术人员总数的1%~2%之间,但我院设备科仅有10名医学工程师及5名机电工程师,人力资源仅与许多中小型医院相仿。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做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重点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是设备科必须关注及研究的问题[1-2]。本研究在整体引入项目制的基础上,针对运维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尝试加强责任制建设及专业技能培养,促使工程师在提高与所负责临床科室的沟通互动的同时,建立系统化工作思维,从而更好地开展设备管理工作[3-6]。

1项目分组及网格化管理的实施

1.1梳理工作范畴及人力资源情况

在参考《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于“医学装备管理”的定义及要求的基础上,全面梳理设备科负责的工作并划分为15个板块,同时统计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类别、职称(学历)及专长,为构建项目组,划定网格分工做好准备。设备科工作内容及人力资源表见表1。

1.2引入项目制,构建项目分组并设定目标

在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将设备的生命周期统分为采购、运维、资产3大板块;其次,结合上述工作内容,添加工程配套(含改造)、法定评价及检测管理两大板块;随后,根据人力资源情况,将人员划分至各板块中承担具体工作任务,从而完成采购管理、运维管理、资产管理、工程配套(含改造)管理、法定评价及检测管理的5个项目组的构建(见图1);最后,在汇总各项目组以往各项工作数据的基础上,参考《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条款要求,分别组织项目组组内研讨确定年度工作目标。

1.3针对运维实行网格化管理

鉴于运维管理的工作内容较多,其对象涵盖医学装备、层流净化系统、空调、纯水系统、办公及机电设备、医用气体系统,且分配给该项目组的人员也较多,而各人专长亦有所区别,因此,需进一步细化管理办法,经研讨特采取网格化管理办法。(1)制定网格化管理方案:以“医学装备按业务部门片区化、非医学装备按所属类别片区化”为原则,结合各人专长情况,进行网格划分,每网格安排1名人员为网格管理员,并且按“技术带教、新老搭档”的原则进行A、B角结对,每年轮换一次;同时,由设备科负责人及2名技术骨干组成保障小组,为网格管理员提供全面支持;研讨明确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职责与具体工作要求,要求网格员参与辖区内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环节[9-10]。(2)召开动员会:向全体工作人员(含非网格管理员)解读网格化管理方案,要求全员充分认识医学发展趋势和对医疗从业人员的要求,必须摒弃工作不积极、不进取、混日子的错误理念,积极履行职责,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成为设备管理专业人才[11-12]。(3)要求各网格管理员分别对半年、全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汇报,同时积极分享述职周期内的工作亮点、教训和感悟,激发全员展开脑力风暴,共同研究工作改进办法[13-14]。

2项目分组及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通过实行项目分组及运维网格化管理,制定明确目标,并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经过实践,设备科工作成效整体提升,科内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均明显提高。

2.1项目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逐项核查项目组各目标的执行情况,大部分目标均能按计划完成。其中,执行情况超出预期较多的为预算执行率超过95%(目标90%);已开展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注射泵及微量输液泵的质控检测工作;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包括新开展的诊疗项目(因其配套专科类的设备论证涉及职能科室较多、周期较长,难以在1个月内完成申购审批手续)及全院配置较少、既往维修经验欠缺的医学装备(其自修时间难以控制在2个工作日内);无法按预期目标开展工作的为未能每月统计验收时效并分析公示,只做到每季度或半年统计验收时效。基于工作目标的细化及整体较好的完成率,设备管理工作获得了业务部门的广泛肯定,在十大职能科室的年度先进评比中位列第3,较以往排名第8、9取得了长足进步。

2.2人才成长情况

2.2.1工作责任心明显加强

划定管理区域、明晰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后,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明显加强,能主动核查并及时更新责任区域内的设备资产清单,巡检设备性能和使用情况,指出业务部门在管理和使用设备上的不规范行为,重视维护保养,及时排查隐患,确切减少故障,大大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率。

2.2.2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网格管理员从设备论证开始介入,参与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各管理环节中。为做好上述工作,网格管理员会根据自身不足,自觉学习相关知识来补足短板,以使自己在做好运维管理的同时,也能在用户需求制定、安装验收、安全风险预防等环节提出专业意见;此外,在跟进大型贵重设备维修时,能一改过去仅仅负责通知公司维修人员到场处理的做法,转变为陪同维修过程,及时请教和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主动学习,快速提升专业技能;每半年一次的述职工作中,每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心得体会,分享经验与教训,也可起到很好地促进主动学习的作用。

2.2.3沟通协调能力提高

管理区域的相对固定有利于网格管理员与辖区内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相互熟悉,随着对辖区业务运作与设备使用管理情况的了解,能及时有效指出业务部门在设备使用及管理上的漏洞,业务部门也能向网格管理员提出相关管理和培训要求,从而使工科出生的网格管理员在与业务部门沟通互动、任务跟进、落实情况反馈的过程中,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提高。

2.2.4在工作中形成系统思维

网格管理员为了保障设备正常使用,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工作量,保障临床业务正常开展,必须转变以往只需修复当次故障的观念,进而调整为不仅应尽快修复故障,还需检视在运行质量、使用规范、日常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造成故障的隐患并逐一排除。实行网格化管理,定人定责,加强故障处理及后续的问题分析、整改落实及工作反馈,促使网格管理员从只满足排除每次报障设备的故障向综合解决造成故障的根本原因转变,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

2.2.5整体职称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网格化运维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网络优化;配网;运维;网格化;调整

0 引言

随着深圳电网近几年快速发展,10kV配网电网的供电密度日益增大,10kV配电网络也随用户的不断增多而显得网络十分复杂。市政施工、旧城区改造、城市环境提升工程等都需要配电网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各方面的城市建设,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

1 深圳10kV配电网现状

2 结合10kV线路实际地理位置分析

单从上图1中10kV的接线方式来看,上图中的接线XX变电站10kV线路F01具有两条备用供电线路,已经可以满足运行的需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由于现场供电设备的实际地理位置的不同,也会给实际的配电网运行带来不便,有两点不足的地方,1)如A环网柜与B环网柜距离相对较远的情况下,电缆的距离相对较长,考虑到电缆的电容特性,B环网柜末端用户的电压可能会高于变电站母线电压,若负荷低谷期可能会导致末端电压偏离正常范围,给用户带来影响。结合实际运行经验,这种情况尤其是对电压质量要求较高的电子厂及通讯广播中心等的影响尤为明显。2)A环网柜与B环网柜距离相对较远,对故障点的快速查找准确定位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故障点查找过程中,结合道路实际状况,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严重,从A环网柜逐级巡查到B环网柜的时间相对较长,实际运行中的情况也是如此,给用户快速复电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经济运行。如何解决配网实际运行工作中的这些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对多条10kV线路交织的复杂供电地区的配电网进行网络优化。

3 结合实际进行网络优化

按实际的地理位置特征,我们将某一区域分为四个供电网格ABCD。假设图1中的A环网柜在图2中A供电网格区,图1中的B环网柜在图2中的B供电网格区,两者相距较远,但是均由XX变电站10kV线路F01供电。为解决实际运行中的问题,作如下调整将图1中的A环网柜#5开关电缆头解下(即A环网柜5#开关变为备用间隔无出线)改迁至B供电网格内的其他电源供电,A环网柜#5开关改接至本网格内的其他电源并作为联络开关,为保证B环网柜内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考虑新出一回10kV线路供电至B环网柜#4开关,该开关作为联络点,这样的话两个网格A与网格B相互独立,备用电源只选择本网格内的电源作为备用,便于操作。如此也解决了A环网柜5#开关至B环网柜#4开光之间供电电缆线路过长末端电压负荷低谷期偏高的问题,使得10kV电压稳定在合格的区间10.0kV~10.7kV以内,不会导致因调压设备的频繁调整而带来的操作风险。对日常运维操作来说,不用长途的往返,转供电操作,计划检修操作,故障抢修等都可以在本网格内完成,节省时间、人力。

4 实际运行结果

人员能很快判断出故障线路的范围,可以集中人员对该区域重点查找,避免在大片区域内往返巡查故障。另外用户反映夜间电压偏高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因用户仅靠低压电容器调压手段比较单一,改造前电压在峰谷内差别很大,需要变电站内电容器及主变抽头来进行不断调节,改造后,针对用户反映夜间电压偏高而调节次数明显减少,减少了操作次数,避免了操作风险。但是配网进行网格化优化供电,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如某一网格附近只有一座变电站,所有供电电源均为该站10kV馈线,当站内设备故障时,容易同时失去所有电源,复电困难。因此此类型的改造必须在区内变电站分部比较合理,且所改造的网格用电情况比较稳定。

参考文献:

[1]方向晖,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与设计基础,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4.

[2]程浩忠,20kV配电网规划与改造,中国电力出版社.

[3]李永先,成网改造中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09(20).

[4]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图集,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7,8.

[5]山西省电力公司,电网调度,中国电力出版社.

[6]袁民峥,电力调度实用技术问答,电子工业出版社.

网格化运维管理范文第3篇

全镇34个村,涉及的共4大类。

即:一类:基础设施及环境类:6个项目体系:如道路、桥梁、提灌、山坪塘、渠系、环境治理等;

二类:农业生产服务类:6个项目体系:如科技培训服务、防灾减灾、动植物疾病防控等;

三类:农村生活服务类:3个项目体系:如文化、广播电视、电影、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等;

四类:农村社会管理类:5个项目体系:如村级阵地建设(如:党员活动室)、治安联防、协调员、网格信息员、安全维稳等。

总之,今年首先考虑:道路、党员活动室、城乡环境治理、社会管理网格化类。

平均每村每年补助5万元,其中,中、省财政3万元,县财政2万元,坚持三个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采取因素法进行测算。即:人口幅员面积、地理位置、村集体收入和工作绩效等分类确定,每村运维资金最低不少于3万元/年,最高不超过10万元/年。

(二)坚持资金整合原则。充分发挥运维资金的主平台作用,把已有渠道安排的零星补助资金整合起来统筹使用,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弥补运维资金缺口。

(三)坚持财政报账原则。项目验收合格后,由财政所采取报账“国库集中支付”的办法兑付(清算)运维资金(即村提供相关审核合格资料到镇财政报账、清算),切实做到“五不准”:1.不准村组干部私自决定;2.不准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缺口和发放村组干部补贴;3.不准分发给村民;4.不准违反财政报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5.不准截留挤占挪用。

(一)着力解决村内最急需、群众最急盼、受益最直接的突出问题。坚持“三议五公开”村民作主的工作方法规划实施。(即事前群众建议,事中群众审议,事后群众评议,公开资金规模用途,公开村民建议,公开村民会议决议,公开项目完成情况,公开绩效评议结果),不得采用下达专项运行维护任务方式。

(二)合理引导议事。各村引导村民把议事重点放在已建成的村内公共基础设施、阵地建设、日常管护、美化整治村内环境及社会管理运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原则上不用于新建或大规模修缮村内公益事业项目。

(三)优化项目实施

一是必须签订合同,权责明晰。

二是购买专业服务,对专业技术性较强或能够由社会组织提供运维项目,必须全面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择优确定服务队伍(人员),杜绝暗箱操作,确保服务质量。

三是照顾弱势群体,对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的运维项目可差别化选择服务人员,优先利用本村富余劳动力,特别要重点照顾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残疾人,以及贫困户低保户,以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一)公开政策。由村“两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规定,向村民广泛宣传“五不准”、“三议五公开”等。

(二)征求意见。各村社组织入户调查,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填列《项目征求意见表》,由村汇总审核,各社意见填列《村民意见汇总表》,此表各社汇总情况公示3天,各村汇总情况公示7天。

(三)拟定方案。填列《项目量化打分情况表》。

(四)群众审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项目情况说明,审议项目实施草案。

(五)方案报审。各村填列《项目实施方案表(二)》,报送镇审核批准,镇汇总各村项目后报县综改办备案。

(六)组织实施。各村按规划方案与服务队伍签订劳动合同,组织实施,村民理财小组、质量监督小组全过程参与监管,各驻村干部做好相关服务和指导。(验收评议。项目完成后,由村“两委”理财小组、监督小组、镇验收组(领导小组组织运维办、纪委、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单位负责人)按各自职责组织验收,填列《项目验收情况表》、《项目完成情况公示表》、《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进行公示7天无异后报账,兑付清算资金,县级各部门将组织抽查复检。

(七)资料归档。收集整理年度相关资料,县、镇、村分别归档保存,一村一卷。

每步流程均不得缺漏,并严格按要求公示,留有纸质及现场影相资料。

(八)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领导小组:组长:__,副组长:__、__、__,成员:__、__、__、_

网格化运维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负荷延伸覆盖MR统计DT测试

中图分类号:F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10(2014)-07-0083-05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的增长、资源的有限以及日益加剧的竞争对运营商投资策略的制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精确寻找投资重点,是打造一个持续的精品网络的关键所在。

无线网网格化管理就是为实现对无线网进行精确投资而提出的运营思路。利用网格化分析方法,将无线网覆盖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地理网格,对每个网格进行数据收集、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投资决策。

2 总体思路

无线网网格划分与评估的总体思路是先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划分主要考虑地物地貌、场景以及少量的业务走势等因素。然后进行网格属性收集,主要包括场景分类、场景面积、市场发展等相对稳定的信息,这些信息作为网格的属性用于评估网格的重要性。再进行网络性能收集,主要包括话务统计、测量报告、DT/ATU(Driver Test/Auxiliary Test Unit,路测/辅助测试工具)测试数据、信令分析数据、经分数据,这类数据需要不断更新。最后进行网格评估,主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重要,且其容量、覆盖、投诉等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时,即为投资重点网格。

3 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首先明确无线基站的小区覆盖边界(可以利用算法来确定),网格划分应该以基站的小区覆盖范围为最小单元。

(2)网格范围不应该跨越同一个行政区域。

(3)一个网格中的地物地貌应该相同。

(4)一个网格中的业务类型及发展趋势应相似。

(5)地理位置连续、建筑群体整体性、人员类别的一致性等等。

(6)网格面积合理性,密集城区建议控制在0.1~1平方公里,一般城区在0.1~1平方公里,郊区在2~3平方公里,农村在3~5平方公里。

(7)同一个网格中的场景尽量少,建议不超过2个。

4 网格数据收集

网格数据的收集包括场景信息、运维数据、经营分析数据、网管端的测量报告、现场测试数据、用户投诉数据及现有的工程规模书架。

对于场景信息,主要是大中院校、医院、写字楼、宾馆、政府机关、水域、公园、农村等,具体场景类型如表1所示:

表1场景类型

区域类型 区域名称

A类区域 高校(含职业学校、中专)

商业街区

外来务工聚居区

医院(二级以上医院)

交通枢纽(机场、火车、汽车站)

垂直行业连锁服务机构(连锁咖啡厅、连锁酒店、连锁餐饮、连锁院线等)

垂直行业聚类商业楼宇(甲级写字楼、专业市场、政府服务机构、终端卖场、500强企业)

B类区域 居民小区

会展中心/体育场馆

商务写字楼

星级宾馆

政府机关

大卖场/电脑城/小商品批发中心

银行

地铁

C类区域 郊区

中小企业

D类区域 村庄

山农牧林区

在做网格划分时,应使得同一网格内的场景尽量少。

对于运维数据、经营分析数据、网管端的测量报告、现场测试数据、用户投诉数据,主要是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以评估现网的运营情况,分析网格内用户的行为。

工程规模数据是指网格内需要覆盖的热点数、楼宇数量,已经覆盖的热点数、楼宇数,包括宏基站和室分覆盖情况。

5 网格评估

网格评估的目的是根据评估结果来决定对网格的投资力度。下面讨论一种量化的网格评估办法,即对网格里面的各个要素进行量化评分,所有要素总分相加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的网格投资价值越大。

根据前面网格数据收集的内容,把网格评估的指标体系分为10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细分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比例,详见表2。

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之和为100%,二级权重根据不同的指标,有的是一级权重的再次分配,有的只是一个相对值,比如终端分布中智能手机的权重6%,普通手机4%,表示智能手机的多少对网格的影响更大。

各指标的权重设置基于重要性、紧急性两个因素考虑。比如网络负荷指标与业务量直接相关,与网络的投资回收效益直接相关,所以十分重要。同时,网络负荷过高会产生拥塞,导致客户投诉,从这方面看,网络负荷高又属于紧急事件,所以其权重值大。与网络负荷相比,场景价值是在长期的网络运营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场景价值越高,业务量越大,网络的投资回报率越高,该指标也十分重要。但场景价值高,并不意味着急需投资,有可能前期已经进行了足够的投入,网络已经能够满足现有的容量需求了,也就是说场景价值高并不一定具备紧急性的属性,所以场景价值指标的权重比网络负荷指标的权重要低。

表2中所列的权重值是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的程度给的初始值,可根据以后运用的效果做调整。

下面讨论如何对各一级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5.1场景价值评估

(1)

其中,场景面积是根据上文对区域类型的划分,一个网格中A、B、C、D类区域的面积,对不同的场景分别给予不同的二级权重。如果某网格中只有A类场景,则此网格场景价值得分为12%,即为场景价值指标的满分。

5.2业务类型评估

(2)

其中,业务强度=业务量/网格面积,对不同的业务可以取不同的计算单位,比如语音类可以用Erl/km2,流量类可以用Mb/km2。

如果某网格中所有的业务类型的业务强度都是全网最大的,则此网格业务类型得分为10%,即为业务类型指标的满分。

运营商在设置不同业务类型权重的时候可以基于收入贡献和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要求,收入贡献大的、质量要求高的业务可以提高权重。

5.3终端分布评估

终端分布得分=智能终端得分+普通终端得分(3)

(4)

(5)

如果某网格中所有的终端都是智能终端,则此网格终端分布得分为6%,即为终端分布指标的满分。

5.4网络负荷评估

网络负荷得分=资源利用率得分×资源利用率权重+拥塞率得分×拥塞率权重(6)

(7)

(8)

在网络负荷的评估中,需要定义资源利用率基准值和拥塞率基准值,此基准值可以参考考核指标和网络实际情况取定。当实际拥塞率、资源利用率低于基准值时,其相应的得分为0。

资源利用率和拥塞率越高,网络负荷得分越高,如果某网格中资源利用率和拥塞率都是全网最高的,则此网格网络负荷得分为18%,即为网络负荷指标的满分。

公式(7)(8)中的平方指数目的是使偏离基准值越远,得分的上升速度越快。

5.5覆盖强度评估

覆盖率得分=DT覆盖率得分×DT覆盖率权重+MR覆盖率得分×MR覆盖率权重 (9)

(10)

(11)

其中DT是指道路测试,MR是网络侧获得的测量报告,通过MR可以客观地呈现网络覆盖弱盲区。

在覆盖率的评估中,需要定义覆盖率基准值,当实际覆盖率高于基准值时,表示覆盖已经达到要求,其相应的得分为0。

如果某网格中DT覆盖率和MR覆盖率都是全网最低的,则此网格覆盖强度得分为9%,即为覆盖强度指标的满分。

5.6用户投诉评估

投诉得分=VIP投诉得分×VIP投诉权重+普通投诉得分×普通投诉权重 (12)

(13)

(14)

其中,投诉强度=网格内投诉次数/网格内业务量,网格内业务量可以是会话次数,也可以把各种业务统一为爱尔兰。

如果某网格中VIP投诉强度和普通用户投诉强度都是全网最高的,则此网格用户投诉得分为10%,即为用户投诉指标的满分。

5.7市场经营评估

市场经营得分=ARPU得分×ARPU权重+普通用户业务量得分×普通用户权重+VIP业务量得分×VIP权重(15)

(16)

(17)

(18)

如果某网格中ARPU值、VIP用户日均计费时长、普通用户日均计费时长都是全网最高的,则此网格市场经营得分为13%,即为市场经营指标的满分。

5.8发展预测评估

发展预期得分=收入增长预期得分×业务发展权重+市政规划预期得分×市政规划权重(19)

(20)

(21)

其中,收入增长预期由运营商综合考虑此区域将来的业务发展情况,对不同的预期增长情况给予不同的分值。市政规划预期所考虑的重要建筑只是其中一方面,包括大型场所、交通规划等能够带来收入增长的市政规划。

如果某网格中收入预期增长100%、市政规划短期内有大型建筑完工,则此网格发展预测得分为10%,即为发展预测指标的满分。

5.9竞争差异评估

竞争差异得分=覆盖差异得分×覆盖差异权重+站点密度差异得分×站点密度权重 (22)

(23)

(24)

竞争差异评估主要是考虑网格中覆盖情况跟竞争对手的比较。其中,站点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站点数量。当站点密度高于竞争对手时,站点密度差异得分为0;当覆盖率好于竞争对手时,覆盖差异得分为0。

如果某网格中站点密度和覆盖率与最强竞争对手的差异都是全网最大的,则此网格竞争差异得分为6%,即为竞争差异指标的满分。

5.10延伸覆盖需求评估

(25)

延伸覆盖需求是指网格内除了正常的宏蜂窝覆盖以外,还有楼宇的室内分布、街道站的微蜂窝、直放站的延伸覆盖,包括市场营销方面的延伸覆盖需求,网络优化方面的延伸覆盖需求及原则上应该延伸覆盖的需求。

如果某网格中所有的延伸覆盖需求都没有进行延伸覆盖,则此网格延伸覆盖需求得分为6%,即为延伸覆盖需求指标的满分。

6 网格投资方案分析

通过以上网格评估的方法,可以得出每个网格的得分,得分越高的投资价值越大。对于评估得分靠前的网格还需要深入分析具体指标,从而确定采取优化、扩容、新建、市场营销、双网协同等的投资方案。

比如,如果是容量问题,首先分析小区间话务是否平衡,先进行资源的拆闲补忙;如果网格内小区话务都忙,则优先进行扩容;如果小区的配置已经达到上限,则考虑进行小区分裂,新建基站。

7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及网格评估的方法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包括网格大小、网格评估指标体系的维度、指标体系的权重等。

在人工采用这种方法逐渐成熟以后,还可以开发一种基于知识库匹配技术的智能投资决策系统。即将通过网格评估系统得出的结果输入到一个知识库中,知识库里面有各种不同的指标组合对应不同的投资方案,对输入的结果进行智能匹配后得出一个自动投资方案,经过评审后形成最终投资方案。最终投资方案一方面付诸实施,另一方面反馈到知识库中,可以不断完善知识库的投资方案组合。

参考文献:

[1] 韩斌杰,杜新颜,张建斌.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M].2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 彭木根,王文博.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M]. 2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3] 窦中兆. WCDMA系统原理与无线网络优化[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 罗建迪,汪丁鼎,肖清华,等.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M]. 3版.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5] 啜钢. 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

网格化运维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CA证书认证 体系设计 非功能性技术设计 内外网统一安全接入――P2P VSN虚拟安全域 社会工程学入侵

目前大部分市区级政务信息网络主要着承载政务办公数据流系统、对公众提供业务办理等系统以及基本的互联网访问权限。随着政务信息业务系统业务逻辑日趋复杂,体量日益庞大,在政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安全运维成本,科学管理,方面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战场。

当前政务信息系统有或部分有以下问题:

区县的相关管理、运维人员能力匮乏,网络安全知识相对较落后,对全局政务网的硬件服务器、存储、数据库软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相关政务信息业务系统并没有做到了如指掌不能完全驾驭全局运维与安全保障。在出现故障时无法从业务角度快度锁定故障起源点,无法对故障进行深度解析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并实施。

区县政务信息系统是没有统一的认证授权并各自为政,无法做到访问控制,没有USB-KEY,CA证书认证等技术融入,病毒非常容相互间在各个系统中传递感染,重要数据岌岌可危;区县政务网基本没有全网的日志审计和客户机上网行为管理的,各种繁杂的应用安全系统设备产生的安全事件以及网络安全行为监控各自独立,冗余度过高,没有科学的审计,有效的整合,出现问题业务系统管理员根本无法防御爆炸式连锁攻击,安全风险系数极高。外网办公接入设备直接接入业务网,没有对过程数据流进行监察审计,业务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缺乏近乎透明传递,安全隐患非常严重。

政务信息网络发生故障或者爆发大规模病毒攻击时,无法精准锁定攻击源头,从根源控制攻击,整个处理过程也缺少科学的提高故障解决手段,缺少应急预案,缺少专家应急小组。

这些问题必须且毋庸置疑的解决和改善,应采用以下技术和策略:CA证书认证体系设计,非功能性技术设计,内外网统一安全接入――P2P VSN虚拟安全域,USB-KEY,动态短信密码,一次性口令等方式,堵着社会工程学入侵缺口。

1 政务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运维的实践

实现终端内外网统一接入:整合梳理办公内网和Internet网络的用户认证、访问授权、资源权限等问题,彻底不留隐患的有效的解决办公内网的安全接入和Internet网络安全接入,彻底清除未授权终端非法用户对政务信息系统的存在威胁,确保了政务业务系统的数据在政务网络中安全数据流传输的可靠性。

完整的用户行为和关键政务信息系统数据流日志审计,记录并保留一个月以上的用户上网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庞大的用户痕迹日志信息中进行初步数据挖掘,能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将安全隐患控制牢牢控制,并扼杀。若已发生安全事故,可迅速定位事故爆发点,妥善快速解决问题,如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可提交公安机关进行取证。

定期由专业安全运维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专家级业务报告,为下一步网络优化提供建议,保障网络持续、健康发展、安全:对整个被监控网络能够提供全面安全健康状态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包含客户机非安全访问记录、并发数异常记录、带宽控制效果、攻击发生统计等等。

2 政务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运维建设

2.1 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

建立覆盖区县政务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硬件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核心网络链路拓扑、政务业务系统结构、数据库并发数据链路流和中间件异常并况的综合管理安全运维平台,包括集中授权管理中心、面向业务的精确带宽流量控制系统和业务服务中心,系统应具备完整业务功能和良好伸缩性。

实现集中授权管理中心,建立集中安全管控平台:构建全网集中的用户账号管理、认证管理、授权管理、日志审计,为内外网用户提供统一的接入服务,加强内控管理,并且为精确带宽流量控制系统和业务服务管理中心提供管理控制依据。

面向业务的带宽流量控制系统:构建业务网络分析、净化、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流量监视、净化和控制,有效提高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保障重点业务的网络质量。

2.2 CA证书认证体系设计

为切实做好政务信息系统安全认证工作,提高各个区县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和对应用系统的防护能力,建立CA证书认证体系。

遵循“建设政务信息系统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为构建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奠定基础,提高应用系统安全保障和防护能力”的目标,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确保用户来源和行为的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

2.3 内外网统一安全接入――P2P VSN虚拟安全工作域

建立P2P构成的虚拟安全域,确保政务信息业务应用环境的安全性。

通过集中安全管控平台,用户终端无论在企业网内或是在互联网中,只需要能够在网络层与安全网关之间可达、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可建立P2P VSN虚拟安全工作域,借由端到端的加密隧道与授权业务系统进行通信。

2.4 防止社会工程学入侵渗透

在以上的技术应用可以阻止90%以上的黑客攻击,但是有关信息系统及其网络安全的问题是矛与盾永无休止的话题,事实上,没有任何技术能防范社会工程学攻击。这就是安全方面做薄弱的环节:人!

政务信息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进行定期前言安全知识培训。

政务信息系统所有业务干系人都应懂得基本的安全策略,策略是指导业务人员行为保护政务信息系统与敏感信息所必须的规则。

参考文献

[1]张丽丽.新常态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研究――以浙江省政务服务网为例[J].浙江学刊,2016(05).

[2]冯巧玲.IPS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部署与实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3]刘邦凡,关梦颖.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立法[J].电子商务,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