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

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

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通过网络学习了《班主任积极心理教育专项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但教师职业存在着成就需要与成功的冲突,责任感与工作感及自尊心的冲突,教师内心也发生波动加剧内心的冲突。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就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设计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然后才能更好地做学生的心理工作。心理辅导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门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问题塑造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做好自自身的心理调适和辅导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教师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本身难免形成一些压力。因此,我们要先处理好自身的心理问题,不要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影响到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心理辅导者要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教师要从各方面寻找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些办法也可间接地迁移到学生身上,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学生才会有良好的思想。

做学生心理咨询师:教师平时不仅要处理好教学上的问题,还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拿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教师要给学生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心理问题说出来,同时说话要算数,要讲信用,不能把学生的私事说出来。学生有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给学生重视他的感觉。

教师要学好心理学:当我们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沮丧,学生会很失望。我们怎样才能够减少这种失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本身要认真学习心理学,而且要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上学期我们深入开展以"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读书成就梦想"为核心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常规管理,强化了过程管理,学生文明懂礼,师生关系和谐,良好的校风进一步形成,班级管理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班主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大课间操取得很大进步,学校一切工作井然有序。但是我们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学生习惯养成、心理健康、安全法制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2、班级人人有事做分工流于形式、志愿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班主任及学生干部有待进一步系统培训。

4、部分老师管理方法陈旧、管理方法仍需更新,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5、全员德育方面仍需加强。

本学期我们将坚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以学生心理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为核心的的系列教育活动。为此我们将深入开展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主题读书活动,并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根本点,以创建书香校园为目标,健全德育工作管理体制,提高德育队伍管理能力为保证,通过扎实的德育教育活动,以求在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形成人人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一、清晰各年级工作目标

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主题读书活动为抓手,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为重点,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即:爱心、孝心、责任心、细心、恒心等五心教育,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以争当阳光星级少年做为学期教育目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并实行分年级培养,各年级德育工作目标如下:

初一:养成良好习惯、建构健康心理

1、规范日常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2、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构建健康心理。

初二:感恩父母师长、克服逆反心理

1、开展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培养责任感,克服逆反。

2、继续推进养成教育,扎实管理、突出重点、全面提升。

初三:深入理想教育,奋力拼搏冲刺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创优争先

2、理想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工作重点:

(一)、开展"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主题读书活动,并通过系列活动(如征文、演讲、艺术节、班会、交流),使学生切实懂得感恩,增强责任感,真正养成孝老敬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正直勇敢、勤俭节约、爱心奉献,勇于拼搏、敢于奋斗等品质。

(二)、搞好"养成教育强化月",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以《四中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和《十二个行为习惯》为学生行为规范的总要求,强化班主任老师的养成教育意识,重视养成教育,重点抓好五个环节: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四)、师德建设

在学习《肃宁四中教师师德修养十二条》的基础上,用"十二条"规范我们的思想言行,引导教师通过学习努力加强自身素养,使教师在工作中树立良好的学者形象,在学校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范形象,在社会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围绕"学好心理知识、争做学生知心人" 主题活动,开展"有效心灵德育"研究,组织教师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组建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班,选拔优秀教师、班主任参加学习,并协助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

广泛开展全员德育工作,全体教师均要与3-4名后进生结成对子,对其学习、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帮扶,并把成效与教师考核挂钩,以切实落实全员育人的德育目标。

(五)班主任工作

要切实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帮助班主任掌握多种多样的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来面对现在复杂多样的教育教学环境,以避免他们走弯路、走错路。尤其要对他们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便使他们及时了解、洞悉当代青少年的复杂心理,而不至于在处理问题时酿成大错。

在班主任会上,开展沙龙活动:前5分钟有一位班主任主讲他的学习收获、教育心得、当前学生动态、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对策;也可谈在工作中的困惑,让大家一起谈思路,谈做法,谈对策。

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的激励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调研,对班级管理实行动态跟踪。坚持做好日清工作,帮助班主任及时总结,扬长避短。

(六)、学生工作

教育的作用是发掘人的潜能,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自主发展的人".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诚信自律的四中人。

1、做好班干部、学生会培养工作

班干部、学生会干部要起到三个作用:一带头、二、组织、三模范。对于他们,首先要把他们看成一个主动发展、自我管理的人。要做到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管理,来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

2组织好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是新时代精神在四中的最好体现。本学期我们要把志愿服务做细、做实、做广,引导学生服务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引导学生去服务他人、服务班级、服务学校。

3、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教给孩子如何做人

本学期,我们将以读书教育为突破口,以争做阳光星级少年为重点,并组织全校学生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黑板报等一系列活动在全校掀起一场争做阳光星级少年的风暴。

4、操行评价时时指引,让孩子走好每一步

本学期,我们要依托四中网站上的四中学生及时评价系统,并结合德育处及宿舍日清,对每一位同学都建立实时的操行评价,将由教师在课上利用中网站上的四中学生及时评价系统进行及时评价,由班长负责根据德育处及宿舍日清及时填写,并于每周班会课进行汇总公布,还会与期末的阳光星级少年的评选相结合。

(七)、班级管理

(八)、校园文化

(3)发挥好校报《四中人》的功能,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让它成为我校德育的又一有力阵地。

(九)、体育工作

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锻炼时间,并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开展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十)、安全工作

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工作中,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校会、班会、班级活动课等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

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 现状 班主任 对策

一、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塑造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同时,加强德育教育能为中职学校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使学校发展实现合理化、规范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有助于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塑造良好品行打下基础

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即步入工作岗位,因此,中职学校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道德观念,能够辨明是非,在学习生活中具备理性思维。而德育教育恰恰注重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树立和培养,注重学生良好道德意志和理念的形成,最终将为学生塑造良好品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助于顺应我国人才培养新趋势,提升学生自身素质

中职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避免他们遭受不良思想的侵蚀。中职学校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3.有助于与法制建设实现同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我国在实施依法治国重大战略的同时,提倡以德治国,加强公民精神文明建设,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因此,中职学校努力实现学生的道德素质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唯有如此,中职学校学生的道德水准才能得以提升,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才能得以树立和稳固,也才能使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

在积极倡导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多数中职学校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但在寻求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应客观认识到德育教育在主客观方面面临的困境,深刻剖析原因,不断推动德育教育走向深入。

1.班主任队伍德育素质欠缺,阻碍德育教育发展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数量不少,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一方面在年轻班主任中,大多数都是非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没有接受过就职前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集中培训,他们在工作中显得较为自我,随意性大,直接影响了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提升和巩固;年龄较长的班主任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不愿和学生进行理性沟通,对工作缺乏热情,有懈怠之态。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学生学习纪律较差,并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班主任教师自身的素质还有待加强,课堂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

2.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条件有限,教育理念不能及时更新

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条件还较为有限,班主任老师无法或怠于及时获取学生德育教育的相关信息,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的教育材料。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学校,由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不重视,德育教育培训机会少,德育教育资源无法得到保障,也限制了班主任教师德育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创新,从而影响了学生德育教育质量。

3.班主任德育教育方法陈旧

目前,很多学生家长已逐步认识到学习对于子女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孩子继续深造,即使不能进大学,也要进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职学校班级学生数量有所增加,给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造成了一定障碍。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今天,班主任无法与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平时的坏习惯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仍然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班主任只是简单地进行德育观念理论的灌输,却不能及时发现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只是等问题严重时才去被动地处理问题,而面对问题时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难以妥善解决问题。

4.在课堂教学中过分看重技能培训,忽视德育教育工作

当前,中职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最关注学生的技能发展,认为有好的技能才有好的就业前景,好的就业前景可以创造财富,满足个人和家庭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从科目的设置到课程的安排以及课时分配,都把专业课放在重中之重。除了每周例行的班会课外,其他课对德育教育的施教或置之不理,或若蜻蜓点水。这样的施教方式培养出的学生高技能、低素质,一旦走入社会,一部分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危及社会和谐的行为。

三、有效开展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

目前,中职学校班主任在落实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未收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执行者,班主任应当认真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总结教训,认准形势,结合工作实际,并注重对外部环境的观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1.夯实班主任的德育理念基础,确保学生德育教育顺利开展

中职班主任应当适时充电,时刻关注教育动态,收集相关信息,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将最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及时传达给学生。中职学校班主任应在德育教育方面逐渐转变思想,革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到德育教育中。

2.对班主任适时进行培训,树立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全新认识

学校应当根据德育教育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深度培训学习。通过培训,班主任会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学校发展前景有全新的认识,从而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意识到德育教育对于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抓好德育教育的落实。

3.提升班主任人格魅力,把握德育教育的方向

学生最经常接触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打下烙印。因此,教师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并努力通过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只有教师做得到、做得好,才能要求学生去做到,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尤其是班主任的高素质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学生是一种鞭策,能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朝更高的方向发展,这就是高素质班主任人格魅力的体现。

4.班主任要注重总结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热情

中职学校班主任应当注重不断归纳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热情。另外,班主任应当充分注重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督促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班主任还可以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学校也可以组织相应的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使他们的表现欲得以满足,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享受成功的喜悦,巩固德育意识。

5.彰显民主色彩,为学生德育教育搭建平台

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班级管理及建设,彰显民主色彩。尽管中职学生年龄不大,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他们习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因此,班主任应当合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和建设,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懂得征求学生的意见,才能使责任意识散发应有的光芒,最终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此外,在某种意义上讲,班干部是连接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格外注重发挥班干部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才能通过班干部传达给班主任,学生也能够从班干部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推动班级的整体管理,这也是增强和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6.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开展德育教育

班主任的阅历比学生要多、要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德育教育。如可利用社会上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新闻,以视频的形式来施教;可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讲述亲身经历和体会;还可利用国庆等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真实的生活事例能够对学生产生感染,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心态、品质及人格,完成学生德育方面的再学习、再教育,使德育教育变得更加切实可行。

四、结语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因此,抓好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班主任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面对现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班主任更应发挥勇于担当的教学精神,认清形势,结合自身实际和教学情况综合考虑外界因素,切实增强责任感,端正工作态度,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推动中职学校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海成.德育教育融入班主任老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探讨[J].成功(教育),2011(10).

[2]胡和显.中学德育教育的困惑及对策[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4).

[3]彭丽香.浅谈强化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J].新校园·理论(上旬刊),2012(12).

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80-03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保证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所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辅导员是学生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后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老师的代表,是学生在学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是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直接维护者,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是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较快,高职学生逐年增多,这就为辅导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空,随着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增多,辅导员的作用与不足也显现出来。可以说,高等学校的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但目前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辅导员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在我们所调查的8所高职高专院校共207名辅导员中,85%为专职辅导员,这意味着专职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一支朝气蓬勃的力量出现在校园,随即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是辅导员这个新兴群体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机遇,从我们的调查中得知,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特点是:年轻化(83.7%辅导员年龄在30岁以下)、工作年限短(95%辅导员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下)、专业多样化(文史哲理等专业多样化)、高学历(94.7%辅导员为本科以上学历)等,这样的一个群体,给高校注入了青春与活力,但同样也因为这个群体发展的不稳定性,辅导员工作的短期性特点十分明显,辅导员的平均职业寿命较其他行业都短。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发展比本科院校晚得多,如何借鉴、引用各类本科院校的成功经验于高职高专院校中,形成适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一股稳定的、高素质的力量,这是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大事。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困扰

(一)职业定位不准确。高校里有两大群体,教师及行政人员。这两大类群体分工明确。教师负责学生的教学、学术科研工作,主要在分布在各系部,走教师系列职称;行政人员负责学生管理、后勤服务、教学管理等工作,主要分布在各行政处室,走行政系列职称。而辅导员在高校这个特殊环境里却没有被定位为教师或行政人员,处与“第三类人”的地位,他们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学生、服务学生,有的辅导员还兼职上课,却极少有高职院校把他们明确地纳入哪一个系列,这给辅导员带来很大的职业困扰,找不着自己的定位,定位不准确,自然谈不上长远发展。笔者在调查中得知,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很少上课,不上课,就没有条件评教师系列职称,辅导员除了管理学生的工作之外,还得从事较多系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但让人遗憾的是,很多高职院校以辅导员非行政人员为由,拒绝辅导员进行行政系列职称评定。这些现状都深深困扰着我们的辅导员,找不着辅导员这个职业的定位,导致辅导员均把辅导员这个职业当成一个翘板,三年或者五年后转行做其他岗位的工作,完全脱离辅导员工作岗位。

(二)工作职责不明确。在我们的调查中,所有的被调查院校均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职责,而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工作职责只是一个空壳,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职责不明确。高职院校设立辅导员比本科院校晚,以往在高职院校多以班主任来管理各班学生,一个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类似于中学班主任管理的模式,在近几年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根据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的规定下,各高职院校开始设立辅导员,转变学生管理的模式,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沿用班主任辅导员共同管理的模式来管理学生,而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大家都没有一个参考标准去管理学生,容易导致两者管理学生有冲突或者脱节的地方。第二,辅导员与所在系部行政办公室工作职责不明确。在笔者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大多辅导员在从事本职工作以外,还得从事大量系部行政办公室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大家也习惯了辅导员参与到行政事务中,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管理学生、教务、后勤的行政部门也习惯把工作直接交由辅导员去处理,实际上,这些事务分散了辅导员大量的精力,使辅导员不能专职做好学生工作,形成辅导员工作与系部行政工作不明确的局面。第三,众所周知,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工作从理论上、从实践上都需要辅导员花大量的脑力劳动去完成,而我们看到的是辅导员整日奔波于学生管理、教务、后勤等行政部门,除了检查协调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还得参加学生的所有校园文化活动,辅导员没有时间去思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连续、系统的工作,应该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学生主管部门来统筹安排,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的特点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而高职院校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手给辅导员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没有检查、没有评比,再加上这个工作不能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辅导员错误地认为这个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这大大削弱了辅导员的工作意义。

(三)未形成健全的考核机制。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参差不齐。高职院校辅导员是新兴行业,对辅导员的管理考核还处于探索阶段,高职院校在招聘辅导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并没有把辅导员考核机制的步伐跟上,没有科学的、完善的制度约束、管理辅导员,再加上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年龄偏低、工作年限短的特点,且辅导员都是各个专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的相关经验不足,这就导致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辅导员责任心强,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工作,而有的辅导员责任心不够、懒惰,不愿意投身于辅导员事业,在没有制度约束的前提下,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没区别。辅导员之间没有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事业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培养方向

要想拥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必须解决好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

(一)规划辅导员的发展路线。在高职院校,辅导员要评职称,可以走两条路,一条是行政行列,一条是教师行列。在学院的相关规定年限下,辅导

员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的忧心来自于认为从事辅导员的工作难评职称,得不到肯定,没有前途,看不到希望。而学院不能一刀切,把辅导员规划到行政或者教师行列中,让每位辅导员都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无论辅导员选择哪种路线,学校都应该把辅导员作为党政干部选拔的后备力量。

1.行政路线。如果辅导员在工作规划中认为自己较适合走行政路线,则可以选择这条路线。行政路线主要是: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前提下,适当兼职系部办公室、分团委的职务,做些学生入党入团、学生干部管理、系部日常工作等,如果在辅导员的精力和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辅导员还可以兼任学院学生处、学院团委等部分职务,从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为辅导员行政工作打开道路。辅导员工作适当年限后,可以提出申请评定行政系列职称,这将大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2.教师路线。如果辅导员在自己工作规划中认为自己较适合走教师路线,则可以选择这条路线。这类的辅导员除了辅导员本职工作外,将投身到教学事业上,兼职上课。辅导员上课在各高职院校都是颇具争议性的事情,在笔者的调查走访中发现,辅导员上课受争议主要是辅导员上专业课,课时太多,导致辅导员本职工作没有做到位。因此,笔者在这里提出,对适合从事辅导员教师系列的同志,学院应该给予关怀,鼓励辅导员上课,但是笔者不提倡辅导员上专业课,有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毕业专业与所在高职院校开设专业相类似,因此兼职上较多专业课程,但辅导员的身份不是专业教师,辅导员的主要任务还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而非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辅导员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形势与政策、就业辅导等课程,既满足了辅导员走教师系列的要求,又很好的区分了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身份。在辅导员兼职教学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以提出申请教师系列职称的评定,同样会大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但无论辅导员选择哪种路线,学校都应把辅导员作为党政干部选拔的后备力量。

班主任心理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专业素质 选拔与培养 组织发展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扩招以来,高校学生数量每年大幅增加,大众化教育发展,高校更需要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学生工作队伍来支撑。目前高校辅导员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作,努力向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迈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1.选拔与培养上。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低,在职培训少

我国虽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但在选拔辅导员时更多的是注重考察思想政治素质、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而没有重视其学科专业背景,结果造成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低,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普遍缺乏。

大多数高校重视辅导员的岗前培训,但是对任职后的培养却很缺乏。以具体实务工作指导、老辅导员的工作经验交流为主的专题化、系统化的培训普遍缺乏。培训也多以学校为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而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没有形成,这不仅降低了培训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也影响了辅导员在学生中的职业形象。

2.工作学习上。日常事务重,学术水平低,业务发展少

在实际工作中,一线的辅导员不仅肩负着学生教育、日常管理、助学服务、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党员发展、班团建设、干部培养、课外活动指导等多项职责,而且还承担相关多个部门分配的工作任务。这种全能性的职责分配,使其陷入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中。多数辅导员对学生发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处在经验管理状态,而论文写作也多停留在工作总结上,缺乏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理论性不强,学术水平较低。有观念认为辅导员年轻有利于和学生沟通,年龄大了容易产生“代沟”,因而常常把辅导员作为“临时职业”。辅导员队伍流动快,人员年轻,缺乏稳定性,成为各个高校的共同特征。由于不少辅导员对工作的职业认同度低,缺乏职业理想,从自身的前途出发,仅把辅导员岗位作为职务晋升和升学、转行的跳板,学习深造也多与原来所学专业相关,造成所学非所用的尴尬局面。

3.组织发展上。专业组织、团体、学术期刊等相当缺乏

专业组织在保护和造就专业人员、保障客户和公众利益,以及孕育和维持一个专业特定的知识和服务的意识形态等方面扮演关键的角色。近年来,虽然也成立了全国或区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生工作研究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会等专业团体,但是由于其成员多,是由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参加,对广大一线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以辅导员为主要参加和服务对象的全国或区域性的专业团体还没有出现,专业化的学术期刊也很缺乏。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实践

1.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培养专业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既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服务者,更是学生做人处事的表率者。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作用是政治上的导向作用、学习上的督促作用、工作上的示范作用、生活上的帮助作用、交往中的协调作用等等。

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专业素质和履行职责所需的职业素质。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思想素质,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广博的知识架构,具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拥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而且工作作风、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高,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朝着加强自身修养、锤炼品格性情、培育道德情操的方面努力。

2.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有利于专业化

目前,辅导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学校措施的保障。辅导员的在职培养应是专业化建设的重点,要依托有关机构加强学生工作有关专业学科知识的培训。《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逐步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创新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内容与模式,形成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体系。高校辅导员由于职责的要求,需要解决学生思想成长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具备就业指导工作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就业指导技能,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般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

3.注重教学和科学研究有利于专业化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被大量而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所累,多数人不重视科学研究,认为科学研究是专职教师的事情,辅导员工作没有什么可研究的,缺乏科研意识,因此对很多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是促进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措施。学校应采取措施鼓励辅导员开设与大学生发展辅导的相关课程,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强化辅导员科研意识,加强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也会应增设学生工作的科研课题,鼓励和支持一线辅导员结合学生工作的实践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学术水平。

4.工作程序化有利于专业化

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一个“干什么、何时干、如何干”的问题,工作程序化成为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需要。辅导员作为战斗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工作首要的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组织学生上好政治理论课、支持学生建立理论学习小组、建立红色网站、适时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经常深入学生基层,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等;还有日常管理的任务包括:大学生的作息制度、请销假、教室寝室卫生、上课考勤、学生档案材料、学期学年小结、评优评先、奖贷勤补免、安全保卫、奖惩等。

辅导员工作具有周期性。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是一个大周期,每个学期是一个小周期,在这些周期中,有些工作是一次性,比如入学教育,有些是阶段性的,比如奖学金、贷款工作,有些是持续性的,比如学生公寓管理等;每项具体工作都有一个程序问题,比如贫困生工作,具体程序应包括:调查、摸清、分类,建档、选择方式救助以及适当的心理教育工作;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工作程序。

辅导员工作程序化,有利于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有利于辅导员对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推动辅导员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李永山.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其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8,(1):44-45.

[2]贾少鑫.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培养.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