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第1篇

 

一、引言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建立开放的、公共的合作型实训基地,它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上,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并且在本域内面向社会全方位开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成为服务社会的窗口、校企合作的载体和产学研结合的平台[1]。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区域共享型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意在建立“政府扶持、企业参与、院校主体”三方互动式实训基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利用最大化,实现行业管理部门、企业、院校共享的实训基地发展新模式。

 

二、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共享三方需求

 

1.政府共享。自2008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管理职能由建设部划归交通运输部以来,辽宁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作为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着辽宁省内各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管理职能。

 

目前,辽宁省沈阳、大连两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其中,沈阳地铁运营里程54公里、沈阳浑南有轨电车运营里程60公里;大连地铁运营里程38公里,轻轨104公里,有轨电车23公里(以上数据截止2015年底)。

 

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日益扩大,轨道交通事故近年频发,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也相应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所以,政府部门也迫切需要专门的技术团队,专业的实验研究基地支持。

 

2.企业共享。目前,国内较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基地有上海申通地铁培训基地、广州地铁培训基地等少数几家运营公司。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两座城市。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有沈阳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沈阳浑南现代有轨运营有限公司;大连市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有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大连金马快轨运营有限公司。

 

辽沈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均没有成立完善的培训基地及培训体系。所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也迫切需要专门的技术团队,专业的培训基地支持企业培训功能。

 

3.院校共享。辽宁省开设城市轨道交通类院校有: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中职类)等。

 

原铁路直属职业院校铁路培训系统成熟,但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培训系统,部分非铁路直属职业院校虽有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但面临着设备缺乏的情况。所以,辽宁省内相关高职院校也迫切需要专门的技术团队,专业的培训基地支持教师、学生培训功能。

 

三、区域共享型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辽宁省交通厅《辽宁省交通运输主干专业及专业群“十二五”建设方案》和《交通运输主干学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以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岗位要求和设备使用、维护要求为基础,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已被辽宁省交通厅确定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教育与培训重点建设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入手,建立起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可实现涵盖行车、乘务、站务、机电、通号等五大岗位群技能培训,包含运营仿真综合实训室、PLC控制实训室、列车驾驶仿真实训室、模拟驾驶实训室、车站控制实训室、车辆段信号楼实训室、OCC实训室、车站业务实训室、票务实训室、AFC拆装实训室、屏蔽门拆装实训室、转辙机实训室、联锁设备实训室。各实训室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四、区域共享型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三方共享方案

 

1.政府共享方案。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可为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管理体系建设、辽宁省轨道交通企业设备维护标准、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准入资质、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评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等行业管理支持。

 

2.企业共享方案。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可为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提供相关岗位员工能力提升培训、校企共享培训教材体系开发、运营企业相关岗位专业技术改进支持。

 

3.院校共享方案。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可为辽宁省相关高、中职业院校提供师资技能、学生实习培训服务,也可举办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城市轨道交通技能大赛。

 

三方共享方案图如图1所示。

 

五、结论

 

实训基地开放和共享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也可避免实验室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现象。区域共享型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为本地区“政府、企业、院校”三方协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第2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122―03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人高速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骤增的趋势,我国各大院校纷纷加大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而言,综合调度能力是其核心岗位技能要求,承担着列车行车组织、调度指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保证乘客安全运输的重任。由于运营调度过程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要求学生必须对运营调度各方面的内容及具体实施细节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使学生掌握调度指挥的实际能力,这些只有通过日常调度指挥训练来实现。

在实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面课程教学中,因其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抽象等自身特点,仅依靠现有理论教学和硬件仿真实验的教学手段,难以使学生建立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大局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现实中运输生产单位出于安全和作业效率的考虑,学生即使在企业现场实习,也很难有机会参与调度指挥方面的实际操作。如何实现学生调度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是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难题。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场所,是保证落实“培养职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基础平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在这种背景下,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实训特点及岗位能力需求,从虚实结合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基于计算机软件虚拟仿真技术,结合场地环境、仪器设备布置,采用仿真设备与生产性设备虚实结合的方式,模拟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技术指标、动作要求等,为科学研究、模拟生产、教学训练和考核鉴定等过程提供实训平台: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既经济又有效的一种途径。

一、实训平台功能定位

作为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岗位技能,运营调度能力实训在整个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调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关键。

根据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过程中已开设多门与综合调度能力养成相关的课程,并通过与长春轻轨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模式,建成了列车自动控制、模拟运营沙盘等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实训设备。但由于这些设备缺乏岗位系统性、生产环境真实性等不足,只能简单地演示调度工作的相关流程,不能充分地锻炼出学生的职业技能。

为此,在现有校内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系统实训平台,以虚拟仿真形式再现长春轻轨实际线路的真实生产调度场景,通过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增强学生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实训平台建设的功能定位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够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多门主干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调度的岗位核心能力;二是能够满足教师、学生的科研、实验、实践需要,能够为职业大赛、创新项目、教师科研课题提供运行平台,服务于教学;三是能够为地方区域乃至东三省轻轨、地铁、铁路等相关企业运营调度人员提供人员培训平台,发挥其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

采用仿真设备与生产型设备虚实结合方式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实训平台,提高生产性实训的仿真化程度,为学生提供“具有企业生产真实产品”的虚实相关的教学环境,可有效保障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大型工作流程、技术密集型岗位的核心技术的培养。

二、实训平台开发建设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的功能定位,结合前期校内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生产型设备,该实训平台可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进行开发与建设。

(一)行车调度指挥实训子系统开发

按照长春轻轨某条具体线路(例如4号线),模拟全线车站的车站值班员系统和调度控制中心(OCC)中控系统,能够模拟全线不少于30辆车的正线运营,并且能够设置各种故障实现技能考核。为操作人员提供了一个逼真、稳定的操作环境,同时可进行教学培训和考试使用,可使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得到更直观、有效、全面快速提高,实现OCC值班员、车站值班员局域操作工作站(LOW)等重要岗位职能的实训。

(二)虚拟列车及运行图编辑子系统开发

该系统与长春轻轨4号线相同,可以实现站场显示、列车显示和调度过程中的报警显示,可以模拟站场操作,可以模拟列车操作、列车自动驾驶与防护,可以模拟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修改及实迹运行图的自动生成操作。

(三)环境控制仿真实训子系统开发

模拟长春轻轨4号线地下部分的三个站点:长春站北广场站一北亚泰大街站一伪皇宫站的环境控制系统。模拟内容包括:大系统、A端小系统、公共区、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模式控制、系统状态图、控制方式切换等功能。能够模拟编制和执行环控系统的运行方式。教师控制中心能够设置各种故障,在故障情况下训练学生指挥整个环控系统的突发事件或事故处理的能力。训练学生对事故、报警认真确认并分析情况,及时通报,迅速指挥事故现场按灾害模式运行。

(四)电力调度指挥仿真实训子系统开发

电力调度系统与长春轻轨线路(4号线)电力调度系统(PSCADA)界面和操作逻辑完全一致。模拟内容包括一次主接线图、通信系统图、平面布置图、告警显示、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归档和统计报表功能等系统功能。

(五)视频监控仿真子系统开发

调度员可以切换监视器所显示的内容,并可以调节监视器所显示场景的水平视角。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熟悉视频监控原理和各种常规和非常规操作。

(六)教师控制服务器搭建

教师服务器主要用于教师主导的教学,教师可以模拟多种角色。功能包括:查看和控制学员使用状态,手动设置各类应急故障和模拟事故,设置和维护各类基础数据,管理学生成绩等功能,是整个系统中为教师设置的操作终端。

(七)大屏幕显示子系统

模拟轻轨调度控制中心及站控中心,采用寿命较高的液晶显示屏幕,显示行车、电调、环调、中央监控(CCTV)的实时动态。

(八)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系统实训平台集成与评估

在系统硬件配置的基础上,将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各子系统软硬件实现集成,并完成功能测试,并对调度系统平台的职业性、情境性、过程性、交互性与智能性进行评估。

三、实训平台特色体现

当前,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实训系统由于建设时间短、建设经费制约等原因,存在实训系统岗位针对性、工位配置完整性、工作过程导向性、实训情境创设系统性、功能性与可操作性不足等问题,实训效果有待提高,尚未形成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系统实训平台。

采用虚实结合方式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调度实训平台,除了具有成本低(软件即设备)、功能全(克服传统设备品种、数量限制)、效果好(学生可反复操作)等优点,其创新性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可实现与地铁运营公司(长春轻轨4号线)实际现场完全一致的现场化教学,包括控制软件、技能要求、标准化工作流程等,让学生熟悉岗位要求。二是可实现理论知识和专业内容的实训和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地铁实际运营过程中,调度指挥系统的所有专业术语及其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控制过程和原理,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可实现调度应急和非常规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地铁调度指挥过程中的各种应急状况的处理,如火灾疏散、电话闭塞、车站设备故障、停电、列车故障等应急状况处理,实训流程遵循地铁地铁运营公司的应急预案,与实际运营现场完全一致,能够到现场就上岗。四是可实现学生现场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熟练使用和操作地铁实际线路的调度指挥系统软件,完成各种常规和非常规操作。可实现学生全面熟练掌握地铁运营管理系统的整个系统的结构、内容、网络状况和工作原理,能站在理论高度,对运营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

四、实训平台建设途径

采用模块化开发模式,重点开发行车调度指挥、虚拟列车及运行图编辑、环境控制仿真、电力调度指挥仿真、视频监控仿真以及大屏幕显示等六大模块,在此基础上完成数据库的开发集成。同时,以现有运营调度相关生产性设备为接口,结合场地环境、仪器设备布置,将ATC系统、模拟运营沙盘等调度相关生产性设备进行接口并人开发。平台分模块开发流程如图l所示。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产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3-0092-01

一、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建设的背景

一是轨道交通行业从“铁路交通――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的高速发展,为轨道交通运输产业集群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对轨道交通运输产业群技术技能型人才数量需求持续增大。

二是轨道交通运输业从“客运高速――货运重载”,轨道交通运输产业“客货分离”发展趋势,相关产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平台。

三是轨道交通运输产业从“中低速磁浮列车―真空管道运输”运输方式变化,从“国内-国际”的运输体系发展,急需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具备机电综合等复合型、复杂型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是“南北车强强联合――高铁输出”的实施,使得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管理的技术联合程度高度集合,更有以高铁动车引导专业群形成合力发展的必要性。

二、高职院校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建设的实践

立足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和株洲市千亿产业群,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周边企业为主导,对接湖南省主体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配套产业和支撑产业共同构建的产业集群,依托“南车大学”“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示范性职教集团”平台,对接产业集群,系统设计以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整合资源,优质配置专业群优势互补的师资团队、实践基地,创新专业群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机制,形成专业群的集体优势。全面提升培养高素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加工、组装、调试、试验、售后、检修等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水平,与湖南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共建共赢。

(一)创新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五对接、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对接广铁集团、长沙地铁等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知名企业,充分调研企业对应的主要岗位、装备、核心技术及工艺、标准、素质能力要求等,结合轨道交通运输类企业的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立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等,创新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五对接、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轨道交通运输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科学设置专业群“基础课程共享,专业核心分立,拓展课程互选” 的“能力”与“素养”双线并行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科学设置专业群“基础课程共享,专业核心分立,拓展课程互选” 的“能力”与“素养”双线并行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轨道交通运输专业群课程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结合专业群岗位工作任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针对专业群核心课程开发《动车组的操纵》等9门名师课程(空间课程),针对群内共享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铁道概论》等5门专业群MOOC课程。以“专业-课程-模块-知识点(技能点)”自顶向下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开放式教育平台,探索全程在线和“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方式,将课程跃升至深度探究、互动与实践的新高度,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突出“三四五”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形成“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过程式学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岗位群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求,引入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岗位作业标准,对接岗位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系统设计专业群的“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模拟仿真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专业实习”五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引入轨道交通运输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知识,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形成“层次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训练与考核标准,从基础到专业、从校内模拟仿真至校外真实环境运用,逐层提高,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实训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专业群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建成涵盖轨道交通运输产业的区域共享型国内一流的轨道交通综合运输实训中心,设备技术含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能同时容纳2500名学生实训,实践基地实现全天候开放;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0个,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兼结合,建成“建设改革专家+现场专家+校内双师+企业兼师”专业团队

在行业领军人物刘友梅院士的指导下,通过国际交流、行业职业标准的开发、现场挂职煅练、课题研究和技术报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双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师德高尚、技能精湛、教学过硬的国内一流双师专业教学团队。聘请校外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为专业兼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专业讲座、现场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形成专业素质过硬,创新意识先进,学术造诣优秀,专业技能突出,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制定团队发展规划和教师生涯规划,形成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名师的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造就“工(工程)学(教学)并重” 的专业师资团队,为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波.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

[2]张芳.专业市场与特色专业群互动发展研究-以嘉兴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8

[3]《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典型方案[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曾庆军.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第4篇

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专科人才的基本素质。按照教育部关于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融“教、学、做”一体的精神,为给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创造条件,我们除了在教学计划里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在硬件方面,学校加大了投资,修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中心,并制定了一套实训基地建设的近、长期方案。届时,该中心将成为国内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教学、科研、培训等功能的开放型重点实验室。因为是新开专业,在一些实训室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为了节约资金,我们与铁路相关单位联系,自己动手设计、利用相关单位调拨的部分设备和部分新购设备,老师亲自带领学生安装、调试,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全真实的信号控制基础设备实验室,除了用它进行信号控制基础设备的教学操作外,还可用它进行“铁路车站与区间信号设备维修工(中级)”技能鉴定的考核。现正在建设300多平方米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训室,该系统设8座地铁车站,每个站场采用LOW微机联锁系统进行控制,同时设置地铁OCC控制中心,所有模拟软件与真实地铁OCC控制软件和LOW工作站的操作界面、操作习惯、工作流程完全一致,能够模拟完成运行图编制、地铁站接发车、站前折返、站后折返、移动闭塞、列车故障模拟等,实现机车模拟自动控制、ATC仿真控制、调监控制,以及模拟地铁行车控制的所有功能。这些实训室与实际操作环境相同,是信号控制、运输专业学习、培训与地铁未来发展相适应的一个学习平台。同时,在南宁地铁没有建成,还没有实际的地铁设备让学生见习或实习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做到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始终把“教、学、看、做”结合在一起,结合教学内容,分批组织学生到与地铁设备接近的国铁的南宁电务段、南宁火车站、铁路局调度楼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广西沿海铁路有限公司下属北海、防城港、钦州港等地分别对铁路电务信号设备维修工,车务客运员、信号员、值班员等工种进行6周轮岗毕业实习。通过现场教学和现场实习,进一步了解了生产一线工作实际状况,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对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对列车运行安全正点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了检验学生专业学习的水平,2013年年初,征得南宁铁路局技能鉴定站同意,由鉴定站信号控制考评员对我校首届城市轨道交通毕业生进行了“铁路车站与区间信号设备维修工(中级)”技能鉴定,通过率较高。

二、采取灵活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施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的组建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本区域的专业教师比较缺乏,另一方面我校是国有民办学校,没有编制,相对公办学校引进教师又多些困难。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体系的落实,在南宁市政府的关心下,学校董事会做了大量工作,争取到一些灵活的政策,如从国企引进50岁以下的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才到校,工作期间按民办学校待遇支付工资,当他们退休后,依然按照在国企退休后享受的待遇,还采取了提高在职教师工资,以及分配大产权住房等相关吸引人才的措施。现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已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从其他高校引进的高职称的教师作为学校固定的专任教师,从其他高校返聘高学历、高职称的退休教师,从国铁返聘在单位时就从事职工教育的退休教师,以及从南宁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聘请来的专门技术人员等组成。这是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多数为“双师型”的控制与运营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老师们兢兢业业地工作,除了理论教学外,还手把手地传授专业技艺,定期在学生中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以学助赛,以赛促学,把我校新办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办得有声有色。

轨道交通运营实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 资源共享 共享形式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重点,在深化北京、上海、广州等轨道交通基础完善城市的运营网络、优化枢纽的同时,更将大力发展省会城市和其他符合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形成基本的轨道交通框架。截至2010年7月,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建设地铁的城市达28个,按照规划到2015年将建成地铁93条,总里程2700公里,2011至2015年地铁建设投资规划额将达11568亿元。有关资料显示,预期到2020年将建成173条,总里程6200公里。

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将带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关调查显示,每开通一条地铁线路,约需要各类专业人才1000余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类人才需求量的不断高涨,职业院校顺应人才市场需求,纷纷开办城市轨道交通类相关专业。

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开设院校的增多,更多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例如办学资源的重复配置、各院校资源无法满足和适应教学需求等,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优化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就成为本文的重点研究问题。

一、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1、资源共享的意识较强,但行动力不足

实现资源共享对职业院校工作的各方面都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种契机。在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对资源共享问题持积极的肯定态度,认为资源共享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将会产生非常有意义的影响,但是,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还只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

2、制度和资金的缺乏限制了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各院校管理层的态度和行动,然而,教育资源共享涉及资源配置、跨部门的业务沟通和整合等问题,因此,要全面推动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整体教育变革,依然面临决策和管理层的巨大障碍;另外,共享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职业院校的经济收益也限制了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的实现。

3、高校管理体制限制了资源共享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中对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一些院校的内部机构行政上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业务协调机制,教育资源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基本上属于院(系)或某些个人所有,使分属于各部门的教学资源不能有效的利用,造成了一些教学资源重复购置,且使用率不高。

4、专业教育模式限制了资源共享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采用的是“专业模式”的教育体制,由于专业模式的相对封闭性,职业院校的师资配置仍是按专业区分,由于精力有限,教师很少关注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科专业间的交流,也限制了专业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另外,学生在进入专业模式的学习以后,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局限于自己专业以内的范围,对专业外的知识兴趣不大。

二、资源共享的形式

1、与校内相关专业的资源共享

随着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各地职业院校纷纷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相应地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以本校为例,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就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等专业,这些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交叉的课程,为节省校内设备的资金投入,在涉及到相关的知识结构时,相关专业可以考虑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室,首先实现校内的资源共享,这样可以避免设备的重复购买,避免浪费。

2、与校内相近专业实现资源共享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发展,大多依赖于原有的铁路专业,例如本校、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两个专业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铁路的基础知识可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的入门指引,在相关的实训室建设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也可以利用已有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教学设备,实现相近专业的资源共享。

3、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开设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大多是为一线生产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应用设施设备教学成为该专业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购置实训设备时各院校只是相互参考,实现的功能相差不多。如果,各院校能突破原有体制的限制,以投资技术和资金作为共享的条件,通过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共用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实现专业性实验室或试验基地共同使用,不仅能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能节省实训设备的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4、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

各院校办学大多依托本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学生的教学标准也是以依托单位的上岗标准制定的,因此,学校完全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完成本专业的教学;此外,院校还可从企业外聘兼职教师,或聘请专家集中讲学,提高学生对企业现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5、其他形式的资源共享

各职业院校都围绕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行教学,然而,学科及专业并不一定能适应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院校之间可以充分发挥各校的优势,通过人力资源共享的模式来改变教师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例如,我们可以实现教师跨校兼课、互聘等,建立教师资源共享网、相关领域专家库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办学效益。

高校教师普遍现场经验不足,学校可以从企业聘请专家来兼课或集中针对教师讲学,这样,教师也可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教学;此外,院校间可建立数字化共享资源,便于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三、结语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办学特点,职业院校内部、院校之间以及校企之间资源共享的实现能够达到以最少的投入为社会培养较高技能型人才的目的,这种紧密合作消除了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现象,能够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

然而,本文仅讨论了资源共享的优势,实际上,还有很多限制条件存在,例如,各地职业院校办学都凭借自身的特色争取招收更多生源,本身就存在着竞争;地域因素也成了资源共享的又一个制约因素;实现资源共享需要很多资金的投入,各院校是否愿意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该项目等等。因此,各部门、各校之间资源共享问题还是一个典型的博弈问题,如何平衡限制条件和共享优势则成为各校实现资源共享的关键,也是资源共享问题以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http:///personal/show.aspx?id=3773&artid=1075

[2] 赵欣.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J].青春岁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