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政务的核心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政府(ElectronicGovernment)构建是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的政府管理实践”,而“电子政务(ElectronicAdministration)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部门应用的结果”,这一区分从理念和理论、实践和实务两个层面上对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作出了清晰的表达,澄清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在该问题上的分歧,笔者认为,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已经可以随着这本教材的出现而终结。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对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关于电子政府,作者将国内外不同的学术观点归纳为十类,即工具说、系统说、能力说、机制说、模式说、形态说、服务说、改革说、过程说、政府说。在分析、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了更为宽泛和明确的界定,其重点由以往的主要关注技术应用逐渐转到了更为关注如何利用技术应用影响政府治理与变革,内容范围也从局限于虚拟政府扩展到现实政府中与之相关的所有内容和过程,进而上升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政府结构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把握。这种认识,使得国人对于电子政府概念的认识大大向前延伸了一步。该书认同“把‘e’放在政府前面,是因为承认公共管理正处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转变它的内部和外部关系的过程之中”,并不是要特别强调它的技术特征,在于强调“公共部门使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设备来提供服务、信息和民主”这一观点,揭示了电子政府的本质特征,确立了电子政府理论体系规范性的逻辑起点。
在电子政府的前景上,该书大胆推断,“未来的电子政府将达到几乎囊括现实政府所有功能、内容及其相关过程在内的程度,那时就将是包含现实政府和虚拟政府的所有功能内容和相关过程在内的大的‘电子政府’了。……那时,冠以‘e’的政府将只被简单地视为超越‘电子’的、‘有效的’或‘高效率’的政府的象征,而‘电子政府’将有可能被重新称为‘政府’,虽然它已经是‘转变’的政府,……”。这一论述超越了以往诸如工具论、模式说、改革和过程论关于电子政府定位的局限,解决了电子政府在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中的学科定位问题,并且清晰地确定了电子政府理论的学科发展方向。关于电子政务,作者注重从历史的和实践的角度,将之视为一种结果或是过程,其创新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广义的电子政务、狭义的电子政务和政府的电子政务(e-GovernmentAffair)作出区分,有助于学科术语的规范化;二是首次提出电子政务的发生过程和必要的促发条件这一观点,认为“我们所希望的或理想中的政务处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决不能是简单的仿真或直接的平移,而应该是一连串的政治行为和行政干预促成的彻底的行政体系要素转变之后形成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到底怎样,取决于政务部门能否为电子政务建设创造必备的促发条件并进而使其合法化地发挥作用”,为首次于电子政务的定义中对促发条件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对电子政务建设涉及的复杂的组织变革和利益关系,以及政治、权力和风险的认识极为深刻。该书对电子政府的概念体系,尤其是关于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外延的论述,兼顾规范性与灵活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对事物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的准确把握,把当前对于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书中的“电子政府的理论基础”“电子政府的政府基础”为新增加的内容,与“电子政府的技术基础”共同构成了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系列篇章。这两章的内容为同类教材中所独有,其一方面侧重于从行政的角度对电子政府的理论支撑进行系统的阐释,将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协同政府和管理信息系统解释为电子政府的理论支撑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依据,进而强化了电子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范式的观点和认识;另一方面,它关于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协同政府、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府、电子政务之间的关联和推动作用的论述从深层次上把握了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的内在规律,扩展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工具,其融合和整合为电子政府理论框架增加了新的内容。值得关注的是,电子政府的政府基础为该书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其基本的理论来源于电子政务建设的促发条件这一观点。由于电子政府自产生之时起就存在行政主导和技术或管理主导之争,并始终困扰着公共行政学者以及公共部门的实践者,而“信息技术能改变政府管理的图景,但指望信息技术应用能够自发地促成政府管理形态变迁在本质上是一种误导。电子政府的发展前景,固然与信息技术进步密切相关,但更取决于相应组织和制度变迁的引导与配合”,这一观点鲜明地指出政府管理理念、过程、结构、体制和机制为电子政府构建的决定性的基础条件,并将之用“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这一概念来表述,具有原创性。
我国政府信息化进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时间。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建设和政府内网信息门户建设已具较大规模,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了各部门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特别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千差万别,各系统之间“不联不通”,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因此当前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着两项任务,一项是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建立有效的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另一项是提供周到、方便的公共服务能力,即构建电子服务型政府。
一、信息资源整合
在短期内建设完成电子服务型政府的困难是: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物理网的基础设施和单项应用虽然很丰富,但是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能力不足,因此重视数据流分析和办公流程整合,搞好软件系统的顶层设计是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信息资源整合的三项内容:内容整合、数据整合、应用整合。
从总体上看,内容整合包括对分散异构信息资源体系的整合。首先,原则上是在兼顾信息资源现有配置与管理状况的条件下,实现无缝整合;其次,在新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上,开发新的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
数据整合的关键是构建基础数据库和建立数据中心。基础数据库包括人口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和各地方特殊资源数据库等。其中数据中心的建立是电子政务的基石,是政府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应用整合包括包含G2G、G2B、G2C和G2E(政府对公务员)等模式下的政务应用系统及协同工作与决策支持系统。
此外,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电子政务安全体系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也不容忽视。
二、信息资源整合的难点
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积累,政府各部门存在了大量的数据库,对这些现有数据库系统进行整合中遇到的难题主要有:
1.对现有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如何无缝接入。包括结构化数据资源的接入、非结构化数据的接入和应用软件系统的接入。
2.整合后信息系统的管理问题。现有信息资源的管理分为自上而下的管理、集中式管理、可控性自主管理、个性化管理和实时性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信息资源整合后将实行分布式信息资源管理。如何实现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应用上分散、管理与服务集中将是面临的主要难题。
3.如何满足新的需求。包括共享需求、交换需求、协同需求等。
4.支持不同用户的访问需求。包括支持不用授权的可控性访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服务、支持单一性访问、支持实时性的应用需求。
三、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整合后的管理架构体系分5层,如图1所示。
该管理架构的优势是:
1.视图管理层中所有管理模块都提供与WebService的接口,易于实现分布部属,统一管理。
2.统一的资源目录层PKI和PMI中心层中的授权管理可以灵活定义用户类型和用户属性,从而可以方便地定义信息栏目下的不同条目或应用下的不同操作,灵活定制授权策略。支持第三方CA认证及其资源目录系统和第三方应用系统的集成。
3.组件封装层:涵盖了日常工作中用到的各种文件模版,并提供旧文件查询等功能。
4.软件层:提供各种办公应用软件及专用软件。
四、信息资源整合的成功案例
2005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河北省电子政务“112”工程为例,该工程的重点是构建了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和12个应用系统。
1.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公务内网、公务外网和信息交换系统
2.12个重点应用系统:办公及网上审批系统、财税和审计监管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农业信息及服务系统、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人口基本信息管理系统、应急联动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综合教育信息系统。
系统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需求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业务梳理和用户视图及数据流分析。通过业务梳理和分析,按照信息工程方法论,建立起由职能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构成的业务模型;通过对报表、单证、帐册等用户视图的登记和拆分,得到所涉及的数据项及其分布情况;通过对数据流也就是用户视图流动的分析,得到业务与数据的关联关系,形成数据流程图。通过对输入、输出、存储等数据流的量化分析,得到对网络通信和数据存储设备的量化需求。
第二阶段(系统建模阶段):系统建模是需求分析的继续和定型,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体系结构模型。在对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业务过程、业务活动能否计算机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可计算机化的业务过程、业务活动用功能模块和程序模块表达出来,建立起功能模型,解决系统做什么的问题;通过对需求阶段得到的数据流程图、用户视图、数据项及其分布情况的进一步分析、分类和规范化,按业务主题和业务需要建立起由主题数据库、基本表、数据元素集构成的数据模型,解决系统信息如何组织的问题;通过对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关联关系的分析,建立起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表达出子系统与主题数据库的关联情况以及各子系统的程序模块与基本表的关联情况,为共享数据库的创建与使用、数据分布分析和制定开发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阶段(信息分类编码阶段):主要任务是数据元素规范化、信息分类编码和专项报告编制。利用数据元素规范化理论和方法,对基本表中的每一个数据元素进行分析、规范和一致性控制,数据模型也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对数据元素内涵的分析,识别信息分类编码对象并进行适当分类,按照国际、国家、地方、企业的顺序,进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调研,对确需自己进行编码的对象,要制定编码规则、编制相应的代码表,并通过收集已有的编码标准,最终形成系统所需的完整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在完成信息资源规划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过程和成果的总结与提炼,分别形成流程优化、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环境建设、投资分析等五个专项报告。
2005年4月29日,河北省电子政务“112”工程顺利通过国家信息化专家组的评审,开始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发挥效用。
关键词: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网上审批服务系统;淄博市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浙江设立全国首家集中办事大厅以来,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便呈燎原态势在全国快速建设。2004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各地中心开启了发展新热潮,纷纷聚焦于创新发展电子政务,通过拓宽技术空间最大化地发挥中心功能。行政服务中心的电子政务围绕行政审批服务展开,以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融合审批管理、政务公开、电子督查、便民服务、数据库管理等综合功能。近年来,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混合业态快速发展,各地中心顺应潮流,向自助、虚拟、智能、个性化的服务方向积极创新,以技术飞跃带动服务实现新突破。淄博市行政服务中心自2003年成立至今,电子政务经历了四个阶段:前期两个阶段主要围绕规范审批和电子监察功能展开;2013年至2015年,第三阶段围绕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开发了市县远程联动审批系统,实现了横向连部门、纵向连区县的审批新机制;2015年10月,网上审批服务系统的成功运行首次实现了对外统一服务、统一查询,对内统一办理、统一监管的综合政务服务审批格局,电子政务迈向全新的高端技术平台阶段。
1 电子政务的建设内容
淄博市网上审批服务系统是按照山东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技术要求和实施标准,并落实淄博市委、市政府建设“三最”(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效能最高、行政成本最低)城市要求、优化营商发展环境的创新探索和关键举措。《网上审批服务系统建设方案》明确了系统的建设目标为建立横向联接各级各职能部门,纵向联通市、区县、乡镇、村居的全市“一张网”审批格局;建设内容为三大保障和五大模块:三大保障为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保障、基础数据库保障、远程视频会议保障,五大模块为全市统一网上办事大厅模块、审批系统模块、电子监管模块、绩效考核模块、数据分析模块。
三大保障。一是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保障。依托市云计算中心硬件资源支撑,实体大厅部署智能化终端和高端电子服务设备,实现精准实时的查询和数据调用。二是事项、证照、信息数据库保障。对各级事项进行分类梳理,固化审批依据、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承诺时限等要素,形成统一事项库,建立全市各级事项名称与要素齐全、办事流程规范、考核标准相同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对接省级电子证照库和公安、工商等部门证照信息,满足政府部门审批过程中的证照采集管理、真实性鉴别、证照信息共享等需要,减少服务对象的多次提交;沉淀系统使用中产生的基础数据,搭建包括个人基础库、法人基础库和项目基础库的统一基础数据库,实现基础信息复用,系统提供以个人、法人和项目为视角的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三是远程视频会议保障。全面组建市与区县统一的远程视频联动审批子系统,统一调试配置行政审批远程视频会议,实现市与区县、各级联审部门的集中并联审批。
五大模块。一是全市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模块。系统定义全流程网上办事、网上预审和现场申报的三级网上服务深度,为提高全流程网上办理事项和群众零次跑腿事项的比例,搭建基于互联网的网上办事大厅,同时利用分布在服务大厅的智能终端设备为公众提供办事咨询与指导、网上预约与申报、事后评价与投诉处理等系列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二是市、区县、乡镇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模块。实现市、区县、乡镇审批工作的网络化办理,在全市任一审批大厅或代办服务窗口均可以跨区域、无差异实现网上登记、申报、受理、审查、审批以及统计查询、监督稽查等功能,系统通过全市统一的业务调度中心自动判断并将申请材料分发到相应的部门窗口,摆脱时间、空间限制。三是电子监管模块。各级监督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全流程的电子监管平台,实现从业务申报至评价投诉的全流程电子监管,实现权力运行的全程留痕和电子归档。四是绩效考核模块。依托电子监管平台,设定考核规则、考核内容、考核分值和考核公式,使用“自动采集+人工录入”的方式获取业务办理、公众评议投诉、视频监控、考勤、现场检查等指标,形成综合考核报表。五是数据分析模块。提供事项、证照、信息数据库的查询和共享,通过对海量政务服务数据的分析,建立分析模型,形成工作考核评价,动态分析各领域效能指标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管理、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功能特色与创新优势
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围绕“服务”展开,突出强化了符合本市实际的特色功能和创新服务优势,行政审批工作向“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网络信息化政务模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以网上审批服务系统为主体的电子政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1 以规范化、标准化的行政审批工作为着力点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在严格执行有关网上审批行为、网络投诉咨询、网络使用纪律等制度的基础上,系统完善了具有后台审批、结果反馈、办件统计、纪律监察、效能督查、政务公开等监管约束功能的网上审批考核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市与区县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动区县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疏理,实现了各区县“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报条件、统一申请材料、统一承诺时限、统一办理程序”的“五统一”,规范了各区县的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标准和审批行为,完善了自上而下统一管理、监督、协调的网上审批工作机制。
2.2 以智能化、人性化的先进技术手段为突破点
为充分发挥实体大厅的现场优势,中心建设网上审批服务专区,配备自助终端设备、叫号机、高拍仪等设备,现场指导网上申报、表格下载、业务查询、预约取号,同时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网上办事大厅和基于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对象不仅能在实体大厅自助办理,还可足不出户网上操作,实现查看办事指南、查找窗口布局,进行网上预约、网上申报、查询办理进度,及网上咨询、评价、投诉。系统还为不便前往中心窗口的服务对象提供证照(批复)免费快递服务。开发智能手机客户端APP“移动审批”,为各级审批人员提供先进技术渠道,完成中间环节的高效审批、服务对象投诉咨询的查看回复、已办件和待办件的统计分析。系统充分挖掘电子信息技术潜能,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3 以透明化、数据化的功能模块建设为创新点
申请人进行身份注册并填报相关资料后,系统自动存档,当再次登陆系统时,系统可自动调取申请人信息和相关资料,减省重复录入;事项从申报到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的全部环节,各级审批人员的操作行为及相关资料数据的录入,系统实时生成并固化为审批电子档案,不能更改删除,网上审批全程实现可追踪可查询。权力运行过程全程留痕,为审批行为的监督和投诉提供依据,各部门领导、纪检监察部门和中心可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批进行监管与调度,做到权责分明、有责必究。
2.4 以实时化、综合化的并联审批功能为衔接点
淄博市行政服务中心于2014年5月在全国首创建设项目市区县远程视频联动审批新模式,并于2015年9月荣获全国“十佳”优秀行政服务工作案例。网上审批服务系统成功运行后,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开启了新一能升级,系统规范了管理办法、运行平台和服务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市、区县行政审批层级、理顺了项目审批流程,各联办部门统一在系统中按照“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方式进行网上并联审批,严格在承诺时限内受理行政审批申请、审查申请材料、作出审批决定并公示审批结果;系统进一步将所有建设项目纳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功能,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督和视频监控,并联审批各环节全部在系统中操作。
3 电子政务的存在问题
3.1 “信息孤岛”制约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信息孤岛”问题是一直以来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组织结构和部门行业标准,电子政务追求共享、互通、公开的统一标准与机制的基础缺失。淄博市网上审批服务系统无法与部门实现技术性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不少部门的网上审批工作多数使用自建审批系统或国家、省垂直的网上审批系统,这些系统独立性、垄断性强,对信息进行严格的垄断和封闭,采用相异的行业代码或技术标准,各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数据格式的差异性转换和传输,网上审批服务系统与各部门系统之间对接不畅,基础信息库和电子证照信息库也因“信息孤岛”无法完善,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协同模式尚未形成。
3.2 服务功能短缺影响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
系统现有的服务平台和设备手段虽然拓宽了服务渠道,但是距离服务型政府提供多渠道、个性化的现代化需求尚存在差距。现实工作中,部分业务由于申报材料的特殊性质需要到实体窗口进行申报,部分服务对象的个人特殊需求通过现行服务渠道还无法实现,现有提供申报、查询、投诉的服务方式单一,个性化服务功能匮乏,24小时服务有待完善,诸如此类的功能不完善、介质不多元等问题也限制了网络优势的发挥和挖掘。
4 下阶段的电子政务工作重点
为丰富电子政务的服务内涵和生命力,系统将从功能纵向延伸和业务覆盖面横向拓展的双面维度,以技术更新换代和服务需求变化的发展思维,重点针对面向服务对象的申报、查询、评价模块,对面向审批人员的审批、反馈、共享模块,对面向监管部门的监督、考核、政务公开模块,解决好系统服务功能有限与用户需求多元的矛盾、系统数据共享性与部门系统独立性的矛盾、上下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相对独立与业务关联的矛盾,实现审批服务、监管考核、纵横联动、数据库共享的全面技术跃升。
4.1 攻克技术性互联互通难题
针对“信息孤岛”,开发符合系统规范标准的数据交换接口和转换平台,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市中心与各部门、各部门之间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深度融合和联动审批,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电子证照库,通过破解技术实现不同业务、不同部门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和协同运作,完善全市“一张网”审批工作机制。
4.2 延展服务型功能范围
为服务对象的申报、查询、咨询评价提供更多智能化电子交互介质和平台选择,开发个性化定制功能,升级审批服务涉及的各种感知设备和自助终端,逐步提高服务对象零次、一次跑腿事项的数量与比例。为审批人员完善超时延误、会审等各类提醒功能,解决图形资料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丰富报表统计分析工具,开发专有的加密技术,证书认证和电子印章实现先进身份管理,完善面向各方服务对象的子系统模块建设,满足项目的全过程无缝隙管理需求。
4.3推进改革性机制体制建设
结合行政审批局的行政服务新机制设想,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为核心的创新改革,完善“一口受理”为重点的工作机制体制建设,将各部门的外部流转环节优化为中心内部流转,实现限时、规范、透明的全程集约化网上办理,基于服务系统技术载体解决“两头办理”、“体外循环”、随意裁量等暗箱操作现象;加强制度保障,修订或另行出台网上审批的相关考核制度和管理细则,加强对各进驻部门、各区县中心的协调指导,完善全市四级(市、区县、镇办、村居)审批网络服务体系,健全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机制,将网上审批服务系统的高效便民优势落到实处。
结束语
淄博市网上审批服务系统的成功运行顺应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趋势,对推动跨部门业务协同、优化行政服务信息资源配置、提高权力运行督查管理水平、提升政府公共便民服务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系统为淄博市电子政务的发展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作为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技术服务措施,能够对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网上行政服务工作提供应用借鉴和技术研究模本。
参考文献
[1] 徐双敏. 电子政务概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 洪毅、王长胜.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关键词〕政府绩效管理;科学知识图谱;热点主题;研究演化路径;CiteSpace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2.026
〔中D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2-0141-1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ircles.It is meaningful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hot spots in the field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volution path.Based on the 472 research papers from CNKI(2002-2015),and by using CiteSpace for counting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and mapping all kind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the paper could learn the research hot spots and evolution path and the research hot spots in the future combined with expert advice.
〔Key words〕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scientific knowledge map;hot topics;research evolution path;CiteSpace
伴随公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及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行政效率、效果成为公众热切关注的核心话题,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随之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梳理文献发现,目前关于该领域的研究综述相对较少,且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综述,如杨亚莉通过对绩效管理内涵以及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发展历程的描述,分析了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1];胡卫卫,施生旭以2000-2014年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288篇文献为样本,从研究类型、研究视角、研究趋势等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概述了主要观点,并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建议作了梳理[2];包国宪、向林科通过对“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了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并对研究前沿论域进行了预测[3]。以上综述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部分成果谱系,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存在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大样本的计量分析等不足。
本文主要以CiteSpace作为分析工具,选取CNKI中2002-2015年“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472篇研究期刊为数据样本,通过高频关键词统计及各类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分析,结合专家建议对该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及研究演化路径进行细化梳理,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探索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为保证原始数据的全面可靠性,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研究数据来源;为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以“2002-2015”为检索年限,文献类别中期刊的检索条件均为“模糊”,检索得到篇名和关键词中包含“政府绩效管理”的期刊共计472篇。
12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由德雷克塞尔大学陈超美团队开发的一种用于文献数据识别与可视化其演化动态和研究热点的Java应用软件[4]。其基本原理是对分析单位(文献、关键词、作者等)的相似性分析和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宏观知识测量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因此有其独特的计量指标及含义[5]。自2005年该团队率先在中国命名和引入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6]以来,科学知识图谱或知识图谱作为科学计量学的新方法和新领域在国内勃然兴起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具体操作上,首先利用CNKI数据库自带的数据分析功能(Refworks),对检索到的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数据资料进行格式转化并导出CiteSpacce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其次,在借助CiteSpacce分析软件对转化后的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作者共现、机构共现等技术处理的基础上,分别绘制多元、分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最后,结合高频关键词矩阵、高被引文献等数据资料以及相关专家建议对各类知识图谱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探寻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演进路径和热点主题。
2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研究的基本状况
21文献量变化统计
统计发现,2002-2015年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研究文献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2002-2009年期间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文献不断增多,在2009年达到历年研究期刊量的最大值64篇;2009-2015年期间整个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发文量呈波动下降趋势。
22核心作者
作者发文量以及期刊被引频次往往能反映其在相应科研领域的学术贡献与影响力。本文利用CNKI数据库的被引频次统计功能,对发文量3篇以上以及单篇被引频次超过27次的作者进行统计(表1、表2),有助于探寻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核心作者和作者群,进而更加准确地挖掘和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权威知识体系。
23主要研究机构
通过对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数据进行机构共现(CiteSpace中Node Types选项设定为Institution)分析,可以得出近年来该领域研究机构发文量的排序列表(见表3)。由表3可以发现,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发文量相对较高,是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
24合作机构与合作作者分析
作者之间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往往暗含着学术共同体的演化脉络。通过CiteSpace对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合作机构与合作作者进行共现图谱绘制分析,有助于明晰该领域的核心研究团队和科研规模,更好地把控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走向。在政府绩效管理领域合作机构与合作作者共现图谱绘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将CiteSpace中的“Node Types”值设定为Institution+Author,“Top N”值设定为30,其他设置选择默认值,经过图谱修剪等技术处理最终绘出较为理想的科学知识图谱(见图2)。
3研究过程
31关键词抽取与词频统计
关键词作为论文主题内容的代表性词汇,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凝练概括,当某个关键词在该领域文献中反复出现时,该词就能反映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动向[7]。高频关键词体现了当前政府绩效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主题,也是研究者共同注意力的汇聚,代表了该领域研究的焦点主题。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关键词共现统计功能,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关键词频统计的基础上,整理出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领域前30位的高频关键词(见表4)。由表4可知,绩效管理、政府绩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绩效评估指标、绩效管理工作、评估主体、平衡积分卡等词十分活跃,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
32自动聚类标签视图分析
聚类视图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出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可视化分类,便于研究者高效梳理冗杂的数据信息。此外,自动聚类标签视图是在默认视图基础上,通过谱聚类算法[8]生成知识聚类,继而从引用聚类的相关施引文献中经过算法获取标签词,以此来表征对应于相关知识基础的研究前沿。
通过绘制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自动聚类标签视图,最终析出排名靠前的11个聚类(见图3)。其前沿标签分别为乡镇政府、考评结果、审计、因果分析、公共部门绩效、中央国家机关、全面深化改革、工具理性、公共服务型等,这些聚类标签表征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视角。
33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综合知识图谱分析
为了能更直观清晰地挖掘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及潜在热点,通过CiteSpace的关键词共现原理,将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数据以1年为时间片进行切割,保留每个时间片上前30个关键词,结合图谱剪修及人工调整等技术处理,最终绘制出该领域的综合科学知识图谱(见图4)。
观察图4发现,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管理所对应的节点最大,且与其他节点的连线最为密集,表明它们是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核心研究主题,处在该领域关系网络的核心位置;政府绩效、绩效评估指标、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绩效目标、平衡积分卡、绩效评估、绩效管理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价值取向、公众参与、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公信力等词对应的节点也相对较大,表明这些主题也是近年来众多学者所关注和青睐的研究焦点;电子政府、行政改革、考评结果、公共服务型政府、评价指标、工具理性、公共价值、第三方评价、战略管理等词对应的节点虽相对最小,但基本都处在整个关系网络的连线末端,很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
4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热点主题
综合政府绩效管理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统计、自动聚类标签视图、综合知识图谱分析以及相关专家建议,最终将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概括为政府绩效管理理论、政府绩效管理模式、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电子政务绩效、政府绩效审计等7个方面。
41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政府绩效管理作为提升政府绩效的一项主要工具,需要集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宗旨于一体,以公共价值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梳理文献发现,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1994-1999年)、研究的拓展阶段(2000-2003年)和研究的细化和创新阶段(2004年至今)3个阶段[9];此外,学界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建立行政决策专家来推行政府绩效评估[10];为什么评估、评估什么、谁来评估、如何评估等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问题探讨[11];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12]以及健全政府绩效管理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和优化组织环境;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流程与环图4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综合知识图谱
节;促进政府绩效评估更加科学;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政府绩效管理有机结合[13]等具体理论思考。因此,未来的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发展需要立足解决传统行政官本位文化理念、集中发展经济的管理理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长期具有的“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14]等理念困境,寻求彻底解决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内部矛盾的突破性进展。
42政府绩效管理模式
作为解决政府绩效问题的方法论,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对提高和改善政府绩效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模式主要以福建的“效能考核”、广东的“科学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以及深圳的“政府绩效评价”3种模式最为代表[15];基于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视角,学界形成了“下评上”模式、“评估团”模式、“政务公开”模式、满意度调查模式、“万人评议政府”模式以及“第三方评估”政府模式等基本模式和做法[16];u价模型主要包括类指标、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指标要素以及技术指标等5个方面的内容[17]。此外,部分学者针对时下流行的“公众参与”式的政府绩效评价模式与“技术理性”的政府绩效评价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等模式评估,认为前者会因公众的知识限度影响政府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后者则会因专家的“经济人”天性影响到政府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公平性以及公共性。由此,提出建立一种公共政策中技术理性与公共精神相统一的“复合型”绩效评价模式[18]。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方面主要是以决策战略目标化、指标设置目标化、目标责任明晰化、目标考核综合化、目标过程程式化为特征的南通模式最为代表,是集目标管理与现代绩效管理优势于一体的绩效管理模式[19]。
43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由图4可以看出,学界在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大量研究的同时,对与其相关的绩效标准、平衡计分卡、政府效能、绩效管理制度等研究热点进行了探讨。梳理文献发现,学者关于该热点研究主题的论域主要集中在指标设计的类型和方法[20];绩效指标的地位和功能、设计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确定指标权重的思路[21];影响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内部因素(政府职能、政府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和政府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和外部因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公民参与度、文化传统和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与整合)[22]等方面;此外,部分学者针对当前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线性化和表象化,提出应基于治理过程对构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考察,利用平衡记分卡合理设计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以突显其民主行政的价值观[23];为解决现有指标体系设计框架的自适应问题,有学者提出建立一个基于“绩效维度――层级特征――样本属性”三维立体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逻辑框架[24]。
44政府绩效评估主体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作为政府绩效评估活动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是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界关于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探索和争议并存,其研究视野大都集中在对缺乏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有效参与的多以上级评估下级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形式进行多元化重构。具体来看,学者的研究论域主要涉及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构建的观念、制度和技g障碍、价值取向、合法性、结构特点和发展建议等方面。倡导在分析政府、公众、企业作为政府的主要绩效评价主体所蕴含的不同价值取向及其各自的优劣势基础上[25];从规范政府绩效评估主体资质、优化政府绩效评估流程、增强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回应性等方面增进政府合法性[26];构建政府绩效评估多元化主体,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有人大、政协、第三部门组织、专业评估机构等参与的、协同共助的多元化评估主体模式[27];坚持公共本位价值取向,突出社会民众、社会中介组织、专家等主体在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建构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公众积极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系统[28]。
45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
由图4可以看出,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研究同绩效目标和公共服务质量密切关联,正确的政府绩效价值取向往往能够为绩效目标的达成与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论域主要集中在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作用、要求和层次分析;价值扭曲的表现、成因以及确立原则等方面,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民众本位”或“政府本位”等应然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受道德价值观、公共责任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界定不明确、目标价值的冲突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往往出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缺失、经济价值的过度泛化、公共价值导向的偏差、对效益原则的扭曲等价值失衡现象[29];此外,部分学者进一步对绩效评估实践中价值取向的“应然”与“实然”之间的鸿沟展开了探微。通过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程序、民众满意度4个维度的测量,发现当前的政府绩效评估存在评估主体单一化、评估信息封闭性和神秘色彩严重等“政府本位”诟病,并提出专家决策、公众参与、公开评估信息等旨在构建“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30]。
46电子政务绩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这一新技术革命潮流下的衍生品得到了各国不同程度的重视,对其进行绩效评估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热点主题。比较发现,国内外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价都十分重视,并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价值取向、评价模型、评价指标、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内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在研究水平、研究要点、研究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31]。国外的电子政务绩效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埃森哲咨询公司、联合国、美国Brown大学、TNS公司、Jersey Newark大学等机构;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聚集在广州时代财富科技公司、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电子政府思想库网站、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等研究机构[32]。此外,我国学者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价模型原理和结构以及评价过程[33]、提高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水平经验与途径[34]、模型比较与本质分析、方法和技术等部分进行了探讨,强调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并选用恰当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建立合理的制度体系,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中的重点[31]。
47政府绩效审计
20世纪40年代,政府绩效审计逐渐在国外兴起,经济危机后国家公共开支的大幅增加和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使得公众开始主张对受托经管其公共资源的政府部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展开检查。相较而言,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政府目标管理。国内外日益常态化的政府绩效审计实践逐渐引起了学界众学者的研究兴趣,梳理发现,国外学者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整体制度安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政府绩效审计角色和作用研究3个主要研究领域,且存在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缺少系统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整体性不足以及与审计学基本理论系统的衔接有效性不够等现实问题[35];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实践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初步研讨阶段以及21世纪初至今的深入研究阶段,并在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内容和范围、职能和目标、程序和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审计报告等方面成果显著[36]。未来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需要在审计主体和对象、审计层次、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革新,并注重政府绩效审计结果(信息)的价值发掘与应用[37]。
5研究的演化路径与未来潜在的研究热点
51研究的演化路径
近年来,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学者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也日趋多样,除了研究成果数量呈波动变化趋势外,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也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为更加清晰地梳理该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轨迹,以政府绩效管理研究成果峰值的时间节点(2009)为限,分两阶段分别进行归纳梳理(见图5)。
511研究探索阶段(2002-2009年)
统计发现,这一阶段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成果数占总体的42%,且呈不断增长趋势,2009年达到增长状态的临界值。图5显示了2002-2015年政府绩效管理的年度研究热点主题演化轨迹,其中2002-2009年期间学者的研究焦图5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时间分区图谱
点重点指向重塑政府、服务型政府、效率政府、电子政府、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目标和指标;行政体制改革、理性与反思、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行政价值取向、公共支出绩效、公民参与、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整体处于探索阶段,学界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和概念界定的研究较多;同时,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政府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探讨投入较多;评估过程开始重视公民参与,在反思绩效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512研究深化阶段(2010-2015年)
较之前一阶段,这一时期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数呈波动下滑趋势,但总体科研数仍占比较大(58%)。图5显示,该阶段学界的研究论域转向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公众满意度、政府执行力、第三方评价、绩效评估体系、政府公信力、行政管理方式、政府职能、法制化等层面;继续对政府效能、绩效标准、绩效评估结果和指标、地方政府绩效、公共价值、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效目标等研究进行了深化;价值取向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灵魂,长期以来得到了学界的持续探讨,极力倡导构建“第三方评价”等能切实保障公众权益的绩效评估模式;伴随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日渐丰富以及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制化构建成为该领域发展的核心话题,如何将政府绩效管理的各实施环节纳入到法制的运行轨道,仍需学界的进一步研究。
52未来可能潜在的研究热点
521乡镇政府绩效管理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政府组织系统的基层组织单位,是党和国家政策在基层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其行政绩效好坏直接关乎国家政策方针的落实程度和水平,对乡镇政府进行绩效评估和管理,能够督促其行政活动更具效力和活力,提高乡镇政府行政活动的绩效水平。目前,学界关于政府绩效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县市级,对乡镇一级的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方兴未艾,且学者对该主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乡镇政府现行绩效评估体制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功能定位、困境解读、弊端分析和对策建议[38];评估理念、评估要素以及评估结果的运用[39];指标体系构建、问责制度与组织绩效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此外,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过去政绩的考核,不是把评估放在绩效管理的大框架中去操作,而是仅为考核而评估,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乡镇政府的可持续发展[39],需要学者的进一步挖掘和探讨。
522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
目前,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价模型主要有“公众参与模型”与“技术理性模型”,受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集权行政思想的影响,政府部门往往乐忠于依靠“技术理性模型”进行自身的绩效评估,而轻视甚至排斥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活动。伴随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逐渐成为民心所向。当前公众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活动主要有行风评议和公众评议机关活动两类。且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政府绩效、公众参与与公众信任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40];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价的意义与历史沿革[41]、现状与思考[42]、模式及展望[16]等方面。然而,受自身知识水平和利益权衡的影响,单独的“公众参与模型”与“技术理性模型”难免会身陷囹圄,因此需要在重视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借鉴“技术理性”之所长,构建“复合型政府绩效评价模式”。
523政府绩效评估结果
随着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活动的日渐推广和普及,关于其评估结果信息的运用情况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正如Harry所言,“公共管理者是否把绩效数据实际应用于管理过程是绩效管理是否值得投入的最好衡量指标”[43]。梳理文献发现,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诊断与控制问题、组织学习与发展、配置组织资源、调整工作安排、为预算做准备、改进绩效、与下级沟通和协调工作目标、实施奖惩、激励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向公众公开评估结果等方面[44]。且存在评估结果缺乏实质性应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其在预算决策、调整工作安排以及干部培养晋升等方面的使用还不充分[45]。此外,部分学者注意到政府绩效的评估结果与政府绩效的真实值之间往往存在差异,这种由价值导向、指标体系设计、绩效立法、评估方法等与评估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评估结果的不准确程度被称作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误差[46],学者分别从评估结果误差的概念、类型和生成机制[47]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偏差的降低甚至消除,仍需学界立足于具体的政府行政环境,综合现有的各种研究成果展开进一步的探索性研究。
524第三方评估
20世纪20年代,英美等国家逐渐出现第三方评估的弥端,其实质是由政府以外的学术性组织、研究组织、投资组织、中介组织或民间社团来评估政府绩效[48]。国内的第三方评估发源于2004-2005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委托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对全省各市(州)政府和省政府职能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的“甘肃模式”,此后第三方评估成为学界持续的关注热点。当前第三方评估存在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理论引导力度不强、评估标准尚显单一、指标设置不够细化、评估方法尚欠科学、评估手段不够先进、评估结果缺乏实质性应用[49]等问题;在制度环境建设中主要面临硬制度、软制度和实施机制等3个方面的困难[50]。未来的第三方评估需要兼顾各方评估主体的利益诉求,重视绩效评估结果的二次评估制度建设,加强评估信息公开法制化和透明化建设,完善信息共享制度,降低政府绩效评估成本,为政府绩效水平的提升继续努力。
6结语
经过学者10多年的学术探索,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样态已呈多样化、纵深化的发展之势,研究视角越发新颖、研究观点更加聚焦、研究论域亦更显广阔,整个学科研究业已形成体系。通过对近年来政府绩效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政府绩效管理模式、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电子政务绩效、政府绩效审计等7个方面;研究演化路径经历了研究探索及深化两个阶段;未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则更加趋向于乡镇政府绩效管理、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以及第三方评估等主题的研究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杨亚莉.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165-167.
[2]胡卫卫,施生旭.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基于2000-2014年288篇期刊文献[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6,(3):8-12.
[3]包国宪,向林科.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知识图谱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6-53.
[4]Chen,Chaomei.Cite SpaceⅢ: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77.
[5]Chen Chaomei,Fidelia Ibekwe-San Juan,Jianhua Hou.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Clusters:A Multiple-Perspective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7):1386-1409.
[6]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149-154.
[7]张洁,王红.基于词频分析和可视化共词网络图的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热点对比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2):76-83.
[8]赵丹群.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若干问题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10):56-58.
[9]蓝志勇,胡税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J].政治学研究,2008,(3):106-115.
[10]姜晓萍,范逢春.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5,(2):86-90.
[11]刘旭涛.关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四个基本问题[J].新视野,2005,(6):45-47.
[12]冯伟林,汪攀.论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3):22-23.
[13]蔡立辉,吴旭红,包国宪.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J].学术研究,2013,(5):32-40,159.
[14]王郅强,文宏.政府绩效:理论期待、内在困境与制度化构建[J].长白学刊,2006,(2):19-22.
[15]方辉,段静.省级“政府绩效评价”模式及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12,(3):34-38.
[16]桑助来.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及展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1):43-45.
[17]卓越.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建构[J].政治学研究,2005,(2):88-95.
[18]王锡锌.公众参与、专业知识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探寻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一个分析框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6):3-18.
[19]臧乃康.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南通模式”:效应、瓶颈及努力方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6):8-12.
[20]卓越.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类型和方法[J].中国行政管理,2007,(2):25-28.
[21]姜仁良.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7):154-155,188.
[22]陈天祥,陈芬.影响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多维因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88-93.
[23]陈天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基于治理过程的考察[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82-87.
[24]彭国甫,盛明科.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三维立体逻辑框架的结构与运用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0-46.
[25]包国宪,冉敏.政府绩效评价中不同主体的价值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7,(1):103-105.
[26]卢小平.从合法性视角看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J].求实,2012,(S2):16-18.
[27]王爱冬.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及其在中国的构建[J].河北学刊,2006,(6):67-70.
[28]盛明科.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建构的问题与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8-72,85.
[29]廖晓明,孙莉.论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价值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2010,(4):27-31.
[30]陈天祥,陈琦.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偏差性研究――来自广东某市S镇的调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79-188,208.
[31]马艳霞,顾懿德.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述评[J].图书与情报,2009,(3):55-61.
[32]王立华,覃正,韩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述评[J].系统工程,2005,(2):9-13.
[33]吴韫夏,龚花萍,吴杰.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13:64.
[34]丁雅敏,孙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经验与途径[J].行政论坛,2008,(6):63-67.
[35]刘秋明.国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审计研究,2007,(1):15-19,85.
[36]周亚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2):15-21.
[37]戚振东,吴清华.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8,(2):76-85,96.
[38]刘华.乡镇政府绩效评估问题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10,(6):23-26.
[39]张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府绩效评估[J].前沿,2011,20:145-147.
[40]吴建南,高小平.行风评议:公众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价研究进展与未来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6,(4):22-25.
[41]杨永恒.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述评、实践与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3-28.
[42]徐双敏.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与思考――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例[J].行政论坛,2009,(5):15-18.
[43]Harry,H.Performance Measurement:Getting Result[M].Washington,DC:Urban Institute,1999.
[44]⑷铮刘佳,吴建南.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使用现状――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J].情报杂志,2009,(10):19-23.
[45]颜海娜.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使用现状的实证探索――基于公职人员感知的视角[J].新视野,2014,(6):65-72.
[46]范柏乃,余有贤,程宏伟.影响政府绩效评估误差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软科学,2005,(4):33-35,39.
[47]何文盛,姜雅婷,蔡明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偏差探析:基于PV-GPG模型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10):80-83.
[48]孟惠南.第三方评估在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领导科学,2012,23:60-61.
1.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是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充分运用信息资源,服务于产业运行和发展,其中信息化的目的和核心就是信息运用。为了有效提高旅游管理的水平、促进经济效益和科学合理地配置统筹各项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收集旅客信息资源、景区规划、旅游营销等各方面旅游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后,再及时反馈处理,促进旅游管理信息化,实现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在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内部系统、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平台。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建立内部系统,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来实现内部管理模式和结构的优化调整。旅游管理部门借助电子政务系统,扩展业务数据库,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和传递渠道,信息自上而下的,促进信息处理信息化。与此同时,综合利用网络、现代通讯技术,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宣传、营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效率。
2.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首先,旅游管理信息化符合旅游业发展理念和要求,促进了现代社会发展。加强旅游管理信息化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竞争力。其次,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市场自主性,市场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旅游业,旅游管理信息化有利于相关单位和部门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并及时地调整和应变。再次,旅游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且信息密集,涉及到交通、餐饮、住宿等多个领域,旅游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1.强化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项综合性计算机集成系统,整合了现有的信息技术,能够一体化地处理地理信息。它可以实现对各种图形信息、属性信息以及各种说明信息的数据管理、分析、检查、咨询,通过存储、分析地理空间信息、输入操作,提供了人机交互对话的良好环境模式,用户能够较为便利地获取到最优的旅游信息而做出决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建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统计数据、图表以及分析处理结果,便于旅游信息数据库的构建和完善,提高旅游管理信息化的效果。
2.加强数据库资源的建设
作为旅游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旅游数据库的质量将直接决定了旅游管理信息化的成本和效率。旅游数据库系统通过规范、科学地数字化存储旅游相关信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查询、检索、输出等功能,有利于提高旅游信息数据管理的效率。旅游信息的数据一般包括图文数据库和地图数据库。图文数据库主要存储各种图片、数据资料、用于宣传营销等用途的报表和数据分析结果。地图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上生成各种专题地图,同时还可以实现空间的规划和查询。通过有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旅游数据库,实现相关旅游信息和数据的数字化、储存、分析、处理、查询、输出。此外,旅游数据库还提供了旅游区域、景点、服务设施、交通路线、旅游产品、旅游咨询等旅游相关信息和数据,为用户提供最优的体验享受,有利于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满足旅游业综合开发利用各种信息数据的要求。
3.重视信息资源的管理
对于旅游业这种服务业来说,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且意义重大,因此信息处理需要保证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效。由于旅游信息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需要及时有效地交流和定期收集信息,掌握实时变化的旅游信息,并充分利用通信技术及时有效地更新信息。另外,信息的准确性也相当重要。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检查旅游目的地或企业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制定和执行先关政策法规,严格监督管理信息提供者保证信息准确、规范和共享,确保有效控制相关信息数据。
4.更新旅游管理信息化的软硬件设备
只有提供较好的硬件设备才能满足高效旅游信息数据管理系统的要求,积极地推行和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旅游信息网并不断完善旅游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推进新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在各旅游景点、企业、相关管理部门推广和使用信息技术处理行政事务、建立信息网络并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意识。在软件方面,基于“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计划,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重视引进和培养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和旅游管理能力的双重高标准专业人才,提高在岗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和理念的培训,为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