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呼工作方案

外呼工作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呼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呼工作方案

外呼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和区委十届十四次全委会精神,牢牢把握优化户外宣传环境的重要契机,进一步创新宣传理念,规范宣传内容,拓展宣传载体,精心打造一批宣传阵地,培育一批宣传典型,促进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的全面优化提升,为树立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形象和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工作目标

创新和规范人口计生户外宣传内容,完善和拓展户外宣传载体,力争到2012年,实现全区城乡人口计生户外宣传内容准确规范、温馨和谐,宣传载体形式多样、新颖美观,宣传阵地覆盖广泛、富有文化和人文特色,力争实现“一地一品”,营造良好的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

创新和规范人口计生户外宣传内容,要重点围绕下列主题:

(一)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二)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三)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区);

(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五)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六)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

(七)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八)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九)为促进民生导向发展战略,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十)为促进计生民生建设、服务体系职能建设、人口信息化建设、阳光计生行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等重点难点工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优化范围

(一)人口计生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

(二)人口计生宣传画;

(三)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廊等;

(四)黑板报、展板、条幅、电子显示频等;

(五)车体广告、灯箱广告等;

(六)人口文化园区、雕塑、主题墙等标志性建筑;

(七)各种户外宣传阵地的标牌、标识、提示语、警示语等;

(八)人口计生民间宣传团体名称等;

(九)其他需要优化的户外宣传载体。

四、工作内容

(一)创新宣传理念。优化户外宣传环境,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宣传理念,始终坚持倡导高层、面向社会、立足家庭、服务群众的宣传方向,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符合群众思维习惯,顾及群众思想情感,把群众明白、群众接受、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准。

(二)规范宣传内容。人口计生户外宣传内容要鲜明体现总书记关于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新时期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措施,宣传社会保障和家庭发展政策,进一步引导群众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升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要坚持完善、规范的原则,对户外宣传内容进行全面清理。对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宣传内容,语气强硬、面目呆板的命令语、警示语等,要全部予以清除。通过清理完善,力求宣传内容规范得体、温馨和谐,注重情感沟通,体现人文关怀,真正使人口计生户外宣传成为覆盖社会、深入家庭、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

(三)拓展宣传载体。人口计生户外宣传载体要做到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新颖美观、经济实用。现有宣传载体,完好的可继续保留,破旧的要及时更新。要充分利用优化户外宣传环境的有利契机,结合阳光计生行动“典型培育工程”和“形象展示工程”的要求,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一批较高档次的户外宣传阵地。要坚持学习借鉴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实现“一地一品”。

(四)建立长效机制。人口计生户外宣传是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顺应发展变化的世情、国情、区情、镇街情、民情和人口计生工作的形势任务,突出优化工作的长期性、阶段性和动态化,建立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注重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等保障条件,坚持规划领先、保障质量的建设和优化标准,形成人口计生户外宣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户外宣传工作始终跟上时展步伐,始终适应形势变化需要,始终反映人民群众心声。

五、工作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镇街要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民俗和人口计生工作基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

(二)质量为先,布局适度。人口计生户外宣传重在质量。要积极建设内容与载体协调统一、温馨美观的户外宣传精品。宣传载体布局要疏密适宜,防止过滥过度。

(三)美化环境,节能环保。户外环境宣传要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相协调,与“五个重庆”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相结合,为美化环境增光添彩。要坚持节能环保理念,主动采取节能、低碳、环保、能够长期使用或循环使用的宣传载体,避免反复投入、造成浪费。

六、实施步骤

(一)部署阶段(年9月10日前)。区人口计生委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各镇街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区、镇街要组织开展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现状调查,摸清底数,明确优化目标和建设重点;区人口计生委9月2日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镇街在9月10前要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工作内容、目标和要求。

(二)优化阶段(年9月10日至2012年3月10日前)。各镇街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开展户外宣传环境优化工作,加强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并将地方宣传“一地一品”特色在年12月底前上报区人口计生委宣技科。区人口计生委将组织力量对各镇街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组织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各地优化工作取得的成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总结阶段(2012年2月20日前)。各镇街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优化工作情况,并将总结报送区人口计生委宣技科。区人口计生委组织专门力量,对各镇街优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成绩突出的镇街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优化工作效果不好的镇街进行通报。将评估结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推介先进典型,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共同进步。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各镇街要将优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具体行动,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举措,作为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重要内容,作为改革创新人口宣传工作、促进宣传载体建设上档升位的有力手段,将人口计生户外宣传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认真部署推进,层层抓好落实。

外呼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为适应国务院取消户外广告登记和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行政审批事项这一新形势,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事中事后监管,切实规范广告市场经营秩序,根据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对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开展一次全面清理整治,现将有关事项具体安排如下:

一、清理整治的时间

从6月20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

二、清理整治的范围

1、户外广告:凡在本市区域内设置的经营性户外广告、自设性户外广告和公益性户外广告均在此次清理整治范围之内,具体包括:辖区内商业街道、公交站点、地下通道、旅游景点、火车站、飞机场、码头等重点区域,在电子屏、展示牌、大型广告立柱、交通工具、路旗、霓虹灯、灯箱、站台、地下铁路设施、建筑围挡、店牌、墙体等媒介上的广告。

2、印刷品广告:包括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和其它各种类型的印刷品广告。

三、清理整治的重点

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重点对下列广告开展清理整治:

1、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医疗、药品、食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广告。

2、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低俗和不良影响广告。

3、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投资融资、房地产、教育培训、农资和旅游广告。

4、烟草广告。

四、清理整治要求

1、要进一步增强对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加强监管重要性的认识。今年2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取消了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包括工商部门实施的户外广告登记、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等5项行政审批事项。随着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广告监管的方式由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监管压力越来越重,监管责任也进一步加大。为了应对户外广告和固定印刷品广告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可能出现的监管不到位、虚假违法广告反弹等问题,市局根据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了这次专项整治,目的是尽快适应广告监管新形势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开展广告监管工作,切实加强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广告监管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

2、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属地监管。整治工作中,市局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地区开展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监管和执法工作。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及分局根据属地监管原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清理整治和行政指导工作,依法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努力做到监管不留死角,不存盲区,

3、加大整治力度,确保整治效果。各单位按照此次清理整治户外广告和印刷品广告的要求,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辖区内开展一次全面的排查检查活动。通过排查检查,摸清辖区内广告的基本情况,发现虚假违法广告线索。对辖区内的户外广告设施和地点要建立完善管理档案,对所的广告实施动态监管;对在商业街道、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虚假违法医疗、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以及投资融资广告的行为要坚决清理取缔;对严重违法广告和违法经营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予以严肃处理,集中查办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切实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外呼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一、以科学态度为指导,务实开展创建工作

创建工作是难事、大事,也是必须要搞好的事。在创建之初,镇党委、政府就及时统一了全镇干群的思想认识,牢固确立起三种意识。一是“创建没有份外事”的意识。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机关干部大会,强调南城镇作为城郊结合部,既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主战场,也是主力军,只要是创建方面的事,就没有我们份外的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全镇干群明确了各自职责,在创建任务面前,不讲一个不字。对上级交办的任务,总是高效率、高标准办理;对检查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总是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创建期间,共完成79项创建任务,有效解决了一批如行路难、排水难等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二是“创建没有局外人”的意识。镇党委、政府明确指出,创建是与全镇每个人的利益都紧密关联的,全镇上下人人都是创建主体,必须全员参与,全民动手。为把居民群众发动起来,除区里组织的各种宣传活动外,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居民户和新大街两侧商户印发了《致居民群众的一封信》和《关于在新大街开展门前四包的通知》,各社区居委分别组织50-80人的创建骨干队伍,与居民小组长一起入户宣传,全面发动,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特别是在创建迎检前期,无论是镇领导班子成员,还是机关、社区干部以及老干部老党员、居民小组长和群众积极分子,都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无人置身事外。通过开展全镇义务劳动、党员示范街巷活动、成立文明督导队等多种形式,全面动员,形成合力,进一步浓厚创建氛围,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奠定基础。三是“环境卫生无重点”的意识。环境卫生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直观的问题,也是创建文明城市最为基本的要求。创建期间,全镇上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三步走”对全镇范围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第一步是对全镇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期间共排查出卫生死角200余处,因长年未清理而形成的垃圾山84座,已破损的垃圾池28个,杂草丛生的小街巷近百条。根据这一状况,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的综合整治方案。第二步,按照整治方案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整治期间共修建、修葺垃圾池31个,清运生活垃圾100余吨,打捞凤凰湖白色污染60余吨,移平全部垃圾山,清除80余条街巷的杂草和随意堆放的物品。为此,镇城管部门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工作。第三步由社区向居民征收少量卫生费对整治过的街巷进行日常卫生保洁。镇党委、政府与各社区签订卫生保洁责任状,严格落实保洁责任,确保整治成果得以长期保存。

二、以高效组织为保障,强势推进创建工作

自4月份以来,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组织领导。成立南城镇创建领导工作小组和南城镇创建工作指挥部,分配任务,明确责任。二是挂图作战。对照创建工作方案和创建考核细则,将考核测评中涉及我镇的79项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并标注预计完成日期,制订了《南城镇创建工作方案》,并及时印发给各社区、单位。各单位对照创建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再布置、再落实,实行倒计时挂图作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要求整改落实到位。三是专项整治。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通过三次大的专项整治活动,使南城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通过整治,各街巷整洁靓丽,卫生环境得到显著提升。2、新大街专项整治。通过前期的宣传发动,4月14日至18日,镇党委、政府组织120余人,在区城管局的大力配合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新大街专项整治活动。重点针对新大街门前四包和店外经营进行治理。集中整治期间共整顿店外及占道经营户100多户,规范流动摊点35个,拆除店外乱搭乱建20个,与全部沿新大街商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3、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按照“划行入市、规范管理、合法经营”的原则,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实施方案,联合工商、城管、派出所等单位,共同对市场秩序进行整治。通过治理,原先经营混乱、脏乱不堪的市场变为如今经营有序、管理规范、干净整洁的商贸区。三是以查促改。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督查工作对创建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抽调专人成立创建督查组,对全镇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形成一天一督查,一周一通报的制度。在现在创建迎检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督查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提高督查效率和强度,我们配备了专门的车辆和数码设备,将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录像,每天下午下班后三套班、督查组、责任区负责人及社区负责人集中开会,观看督查录像,分配任务,明确责任。同时出台处罚措施,对督查中反映出的问题未作出及时整改的责任人将处以50—100元不等的罚款,并将所罚款项奖励表现突出的责任片区,以此起到激励作用。

三、以改善民生为推力,全面落实创建工作

创建以民为本,创建以民为先。在创建期间,镇党委、政府始终将群众的利益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镇上下积极破解各种难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善了诸多便民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创建任务的落实。一是铺设西大街、西山巷和西山路三条道路,将原先雨天满地泥泞、晴天尘土飞扬的碎石土路铺设成高标准的水泥路,极大方便群众出行,解决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二是修建凤凰游园。为方便群众健身娱乐,镇党委、政府利用城隍庙门前空地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凤凰游园,该游园集休闲、娱乐、健身、集会等多项功能为一体,为群众提供了一处很好的休闲场所;三是青春、宁海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已近尾声,在进一步改善社区办公环境的同时,也将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和娱乐聚会平台,为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奠定了基础。四是对文化站设备、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并对公众免费开放,让南城群众可以享受资源共享带来的极大便利,同时也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五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提升“五大素质”工程,即提升文明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倡导做高素质市民,建设文明南城。

通过全镇上下近半年的不懈努力,南城镇城镇面貌和居民文明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多次受到市、区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而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区委、区政府正确的领导,也是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推行一系列利民、惠民的好政策分不开的。

一、主动转变工作思路,耐心化解历史难题,狠抓社会稳定

南城镇原青春村涉农土地补偿问题,是20多年前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涉及人员复杂,解决难度相当大。由于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导致干群对立情绪严重,集访、闹访事件时有发生,南城镇也为此带上了市落后黄帽子,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年以来,新一届党委、政府针对上述问题,通过三项措施,着力化解难题,消除隐患。一是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涉农问题进行广泛的摸底调查,并加强同农民代表的沟通交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二是变政府办公为一线办公,分管领导全部深入社区开展工作,化解矛盾。三是充分协商,公开透明。对于补偿款分配问题,领导小组和农民代表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分配方案的讨论研究,并将分配方式和分配金额多次进行公示,确保过程透明公开。

通过近半年的努力,涉农土地补偿款已分两批组额发放到农民手中,群众对这项工作的开展给予高度评价,干群对立关系极大缓解,隐患基本消除,南城镇也成功摘掉了市落后黄帽子。

二、开展民情恳谈活动,搭建干群沟通平台,强化党的领导

为进一步缓解干群关系,密切干群血肉联系,镇党委从20*年3月份开始,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民情恳谈”活动,机关干部深入社区与居民代表展开面对面的谈话,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有效搭建了干群沟通的平台,巩固了党在群众中的执政基础。一年多来,共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30余件,有效杜绝了集访、闹访现象,个访数量明显减少,社会得以保持长期稳定,党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赢得群众拥护

20*年以来,我镇先后投入600余万元用于改善民生,铺设了城隍路、匡衡路、西大街、西横路等十余条道路,翻修新大街,120万元高标准铺设新大街两侧人行道板。修建农贸市场、凤凰游园等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疏浚凤鸣湖,增加排蓄洪能力,服务农业生产。建设社区办公服务用房3座,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增强社区服务群众综合能力。一系列民生工程的相继实施,方便了群众生活,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同时也让老百姓知道镇党委、政府是一心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的,镇党委、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得到提升,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拥护。

外呼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2009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

(一)经济增长整体呈回升态势,生产总值增长逐季加快

一季度增长15.8%,二季度增长16.5%。三季度增长17.9%。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00亿元左右,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20%,第三产业增长15%。

工业经济稳定回升。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010亿元,增长23.2%。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00亿元,增长23%。停产半停产企业逐步恢复,已经从上年12月份最高1112户减少到114户,恢复率达到89.7%。

用电量、货运量持续增加。发电量从7月份开始正增长,改变了之前几个月连续负增长的局面,7月份增长0.6%,11月份增长33,6%。但总体上发电量还没有恢复到上年的水平,1--11月份累计发电2026亿千瓦小时,增长2.8%,比上年同期降低9.6个百分点。用电量呈逐月增加趋势,11月份增加到119.8亿千瓦小时,高于上年的单月水平。铁路货物发送量逐步恢复,11月份全区铁路货物发送量4486万吨,增长14.5%。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从农牧业方面看,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在克服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产量396亿斤,比上年减产30亿斤。畜牧业稳定发展,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9亿头只,连续5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2009年肉类产量增长较快,但奶类产量有所下降。前三季度肉类总产量166.8万吨,增长22.2%;牛奶产量585.8万吨,下降6%。预计全年肉类总产量240万吨,增加21万吨;牛奶产量850万吨,减产92万吨。

从工业方面看,2009年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传统产业中煤炭快速增长,其他行业增长放缓。1--11月份煤炭产量5.8亿吨,增长28.6%;钢铁、电力、有色等行业发展较前几年有所放缓。1--11月份三个行业平均增长16%,所占比重由40%下降为3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由36%下降到25%。二是新兴行业增长加快。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预计年底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风机产能500万千瓦、甲醇产能560万吨。三是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淘汰电石产能10万吨,铁合金产能10万吨。1--11月份区内电力消耗1152亿千瓦时,增长2.6%。预计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2.01吨标准煤,下降7%左右。

从第三产业方面看,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74.1亿元,增长14.7%,比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内部看,交通运输业增长有所减缓,1--11月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4.7亿吨,增长10.8%。商贸流通业较快增长,1--11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34亿元,增长1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7%,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0亿元,增长19%以上。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下,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支出增加,1--11月份财政用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支出增长29.2%,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三)扩大内需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投资需求较快增长,消费需求逐渐升温,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投资需求较快增长。1--11月份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0亿元,增长36.9%。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60亿元,增长34%。从资金来源看,财政性投资力度加大,银行贷款大幅增加。1--11月份财政性资金到位420.1亿元,增长91.6%;银行贷款到位784.5亿元,增长1.15倍。企业投资增长相对缓慢,1―11月份全区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到位2127.1亿元,增长15.3%,比上年同期降低8.3个百分点。从资金投向看,农牧业、建筑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工业投资平稳增长。1--11月份农牧业完成投资368.4亿元,增长56.5%;建筑业完成投资73.2亿元,增长1.1倍;公路完成投资468亿元,增长46.9%;铁路完成投资248.2亿元,增长92.4%;工业完成投资3720.6亿元,增长33%。

消费需求增长加快。在国家一系列消费政策的作用下,消费需求持续升温,2009年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电。1--11月份全区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完成41.6亿元,增长17.5%。二是汽车。1--11月份汽车零售额完成186.4亿元,增长46.5%。三是房地产。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861.7万平方米,增长20.4%;商品房销售额534.4亿元,增长37%。

(四)财政金融形势较好

1--11月份,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26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8.7亿元,增长25.8%。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518.8亿元,增长20.9%,占一般预算收入的65.4%;非税收入完成274.6亿元,增长78.7%,占34.6%。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378亿元,比上年增加271亿元,增长24%以上。

11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8222.3亿元,比年初增加190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35.9亿元,增加524.8亿元,增长20.3%。各项贷款余额6327.5亿元,比年初增加1819.1亿元,增长43.9%。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大幅增加,1--11月份新增投放量是上年同期的2.9倍,银行贷款重点向保障性住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等领域倾斜。

(五)各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09.6元,增长11.4%;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5113.9元,增长11.5%。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实际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实际增长8%。民生工程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自治区党委、政府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和“十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1--11月份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达到179.9亿元,增长20.4%;医疗卫生支出62.8亿元,增长47.4%;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201.8亿元,增长

46.8%。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达到300元/年,初中生达到500元,年,大学生生均经费从每人每年4200元提高到470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25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提高44元,比年初计划提高14元;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比年初计划提高5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比上年末增加187.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加17.3万人,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4%。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1--11月份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0.5万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00万平方米。

(六)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蒙能公司重组顺利完成,与国电公司合作成立了内蒙古国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国电集团注入资金40亿元。呼兴电网整体划转国家电网,与赤峰、通辽电网共同组建了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从7月1日起开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截至11月底累计征收15.7亿元,应征神华煤炭基金将另行入库。煤炭资源配置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管理的意见》,明确了配置原则,统一了配置标准。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组建了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影视集团和内蒙古出版集团。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新进展,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结构特征,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三大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7.9%。特别是煤炭行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煤炭工业对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达到25.1%,对工业利润的贡献达到55.7%。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产业风险和市场风险。

(二)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

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53.2亿元,增长5.9%;亏损企业亏损额73.5亿元,增长26.9%。盈利主要集中在煤炭生产、食品加工和燃气热力供应三个行业,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亏损较为严重。

(三)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够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已经从2005年的35.3%下降到2008年的30.2%,2009年将进一步下降到30%以下。预计2009年我区人均生产总值比全国平均高5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的93%和98%。特别是受自然灾害和农畜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2009年农牧民增收面临较大困难。

(四)财政收支压力较大

2009年我区财政收入增长相对较快,但收入来源和地区结构很不平衡。从收入结构看,非税收入所占比重偏高,1--11月份全区非税收入增加121亿元,占新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7.4%。分地区看,1--11月份鄂尔多斯地方财政收入增加额占全区财政收入新增额的35.8%。2009年政策性减收因素较多,但支出增长较快,特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三农”、扩大就业等投入力度较大,落实中央项目配套资金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五)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受到较大冲击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进出口贸易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1--11月份完成进出口总额60.3亿美元,下降28.2%。其中,进口39.8亿美元,下降21.3%;出口20.5亿美元,下降38.7%。外需持续萎缩,对满洲里、二连等外向度较高的地区和一部分以出口为主的行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1--11月份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2270亿元,增长15.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4.7个百分点。

二、2010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

当前,整体经济环境呈现出逐步向好的趋势。从国际看,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经济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将在2009年下降1%之后,今年实现3%的增长,预计发达国家增长1.8%,发展中国家增长5%。从国内看,2009年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全国经济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今年国家将继续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会改变,中央政府1.18万亿元投资剩余部分将在今年全部完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当前,资源性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煤炭、有色、化工等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经济复苏带动电力等能源需求增加,这些对我区经济发展总体上是有利的。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还是一个缓慢和充满风险的过程,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整体宏观环境还有很大变数和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二是去年全国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信贷投放大量增加,通货膨胀预期增大。今年中央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在7.5万亿元左右,较去年缩减25%,金融信贷环境可能比去年有所趋紧。三是国务院38号文件提出,要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煤化工、风电设备、多晶硅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将对这些行业新上项目形成硬性约束。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0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27.7万吨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全区发展改革部门承担着重要职责。要按照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改革工作全局,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挑战和风险估计得更充分,把对策和措施考虑得更周全,把工作和部署做得更扎实。

(一)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近年我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总的来看发展仍是初步的,总量较

小、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要立足扩大内需,大力优化需求结构,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保持投资需求稳定增长。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基本建设投资维持去年水平,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在6000亿元左右。投资安排继续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向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继续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各地区要按照国家确定的投资领域,扎扎实实做好相关领域项目的前期工作,为争取国家投资打好基础,2010年争取国家投资力争超过100亿元。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解决我区发展不足的问题,必须抓好项目建设。2010年我区计划安排投资8700亿元,其中工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等仍是投资比较集中的领域。政府性投资将重点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民生领域倾斜,今年要继续加强重点铁路、公路、电网和城镇污水垃圾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呼和浩特至北京和通辽、赤峰至北京快速客运通道,鄂尔多斯至河北南网、锡耕郭勒至山东等高压输变电通道前期工作,力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左右。工业主要依靠企业投资和民间投资,要突出抓好500万吨炼油、1000万吨甲醇、750万吨煤制化肥、180万吨聚氯乙烯、330万千瓦风电整机等重大工业项目,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三是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从去年我区对“三个100%"落实情况来看,已经下达的4批中央投资项目开工率97.9%,地方资金配套率87.8%。虽然,各地区在落实政策上做了不懈的努力,但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既有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能力不足的客观原因,也有一些地方主观努力不够的原因。2010年国家将对中央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情况继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各地区要对项目和资金管理给予高度重视,突出抓好项目配套资金落实、项目开工和整改工作,防止因个别地方落实不力影响自治区全局。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为重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项目决策和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市场行为和行政行为。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规模。一是要落实好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施鼓励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消费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格和限价商品房供应,保持家电、汽车、住房消费增长的良好势头,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二是要着力优化消费环境。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和“农超对接”工程建设,健全农村牧区流通网络体系。全面清理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继续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一是推动对外贸易加快恢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具有我区比较优势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二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受市场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影响,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但危机中也蕴藏着机遇。据有关方面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需要转出的产业总值就达1.4万亿元。要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好、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继续认真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做好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实施好《全区工业重点领域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工作方案》,在有色金属延伸加工、装备制造、PVC延伸加工、陶瓷生产、稀土研发和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争取明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2500亿元。三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抓好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在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发境外资源以及并购境外资源开发企业,扩大煤炭等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增加战略性资源储备。研究制定利用俄蒙资源发展加工产业规划,推动口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保持农牧业稳定发展

继续强化对“三农”的支持,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努力夯实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国家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分配给我区的任务是51亿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再新增49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总量达到100亿斤。目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已组织有关部门分别编制新增51亿斤和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实施方案,今年启动实施。各地要抓紧研究提出并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方案,进一步落实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各项建设任务。要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抓好旱改水、井灌区配套和大中型灌区改造,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0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8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

加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推进城市郊区设施蔬菜和乌兰察布市设施马铃薯建设,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面积。加快推进百万奶牛、百万肉牛、千万肉羊高产工程建设,建成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50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300个。

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强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成自治区质量检测中心和24个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继续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完善乡镇苏木动物防疫体系。

(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国务院38号文件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加快煤炭工业技术改造。适当控制新开工规模,重点推进煤矿技改和煤田灭火项目建设,年内煤矿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0%以上。二是努力扩大电力需求规模。按照稳定产能、扩大外送的原则,一方面借助国家电网公司规划的“两横两纵”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努力扩大电力外送规模;另一方面继续推进电力双边交易和大用户直供试点,有效增加区内用电负荷。三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按照自治区《关于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在钢铁、有色、化工、装备制造、轻工、电子等领域实施一批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项目,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把新能源作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产业。我国也把新

能源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拟出台新能源发展规划。我区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要抓紧完成自治区新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新能源发展,着力打造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百万千瓦光伏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核燃料产业园区,今年新投产风电装机200万千瓦,多晶硅产能达到7000吨。二是加快洁净煤开发利用。从目前来看,我区煤炭转化率还比较低,大约在40%左右,出区销售占到55%左右。要进一步加快煤转化步伐,积极推进煤气化、煤制油和煤液化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几个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三是加快培育新材料工业。重点支持发展稀土、硅、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特种合金等新材料产业。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稀土产业,重点支持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抛光材料及其应用产品。要积极培育节能环保型产业,重点支持发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加快建设大唐20万吨、蒙西40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创新服务业发展方式,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快速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要突出抓好四个行业:一是物流业。认真落实《贯彻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物流标准和技术配送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工程和应急物流工程等工程建设,加快物流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的推广应用,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二是金融业。积极推动兴业、光大、民生银行及区外保险公司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内蒙古银行尽快发展成为覆盖全区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推进鄂尔多斯、乌海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扩大企业债券和创业投资等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三是文化产业。认真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鼓励支持文化企业兼并重组,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四是旅游业。继续加强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阿尔山、成陵等重点景区建设,建成一批年接待游客能力50万人以上的国内知名旅游景区,保持旅游业较快发展势头。

(四)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国家核定我区“十一五”单位能耗下降22%的目标计算,2010年全区能耗下降3.65%即可完成“十一五”目标。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之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目标责任管理,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的规划目标。

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行业准入、清洁生产审核、差别电价、补偿奖励等措施,全面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明年确保淘汰落后产能铁合金2万吨、电石10万吨。

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在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着力推广国家推荐的50项节能技术。加强城镇现有住房节能改造,完成200万平方米的住房改造任务。全面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继续以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空调和节能灯具。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先行在电力、钢铁等行业开展试点。

全面落实污染物减排的各项措施。强化对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的运行监管,确保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加快钢铁、有色等非电行业减排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建成并投入运行。抓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大力削减造纸、化工、酿造、印染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量。加大黄河、辽河、海河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抓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启动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力争全年完成造林任务1100万亩,治理“三化”草地面积250万公顷。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抓好各类区域规划和政策的落实,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发展。按照自治区政府统一部署,去年自治区发改委已着手研究呼包鄂一体化的问题,今年争取提出《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并初步考虑在交通通讯、信息资源、金融服务等一体化发展上取得突破。呼包鄂三市也要开展相关研究,配合自治区完成好这项工作。

促进东部盟市加快发展。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审定实施《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项目的储备和建设。推进大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编制完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在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城乡统筹步伐的同时,选择一批有条件的旗县开展旗县城乡统筹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以呼包鄂城镇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逐步将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六)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切实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要实施更加积极的政策,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努力做好各项就业工作。要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各类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支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推进各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强化农民工就业培训,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就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

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我区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从2009年的预测来看,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1200元左右,农牧民收入差距100元左右,城镇在岗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等多项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前不久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解决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问题。我们要着重抓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政策的研究。目前,自治区发改委已经启动此项工作,各地发改委也要统筹兼顾,把经济增长与提高收入结合起来,像抓经济指标一样抓收入指标。

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自治区2010年要继续推进“双十工作”,并进一步加大投入、丰富内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

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全力抓好涉及发改系统的各项民生工作:一是继续积极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今年解决1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1.3万户农牧民通电问题,新增户用沼气10万户。二是继续加强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今年全面实现乡镇苏木通油路的目标。三是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对45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扶贫移民搬迁3.56万人。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完成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2.2万户、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1.2万户和游牧民定居工程4000户的建设任务。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本次中央扩大内需,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是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2010年的投资力度仍很大。各级发改部门要按照自治区的总体部署,协同有关部门,抓住政策机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教育方面,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校舍标准化建设,今年完成全部工程60%的建设任务。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卫生方面,继续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一批旗县医院、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重点建设42所县级综合医院、110个乡镇综合卫生院、5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788个村(嘎查)卫生室,启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文化方面,重点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加快实施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推动文化大区建设。

(七)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2010年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改革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对全区的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协调各方面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同时,要切实抓好分管领域的改革:一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政府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配备使用基本药物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和旗县(基层)医疗机构达到60%,实现统一招标、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继续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二是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全面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完善居民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适当调整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做好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抓好发展改革部门内部机构改革,加快职能转变。近日,自治区编委已下发关于《调整物价管理体制划转物价管理职能和机构编制的通知》,将盟市、旗县的物价管理职能划转到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实行属地管理。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到职能完整、机构健全、人员落实到位。

(八)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

认真履行参谋助手职能,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关于2010年的重点研究方向,强调以下几点:

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继续加强经济形势的监测、预测和分析,坚持月度、季度形势分析制度,跟踪研究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要加强储备性政策研究,制定针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预案,为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相关期刊更多

草原与草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民族文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作家协会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人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