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小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1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首这半个学期,收获颇多。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一方面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同时我们也不乏困惑。
一、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回顾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暑假新课程培训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2.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虽然所带的五个班的学生普遍比较差,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适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的运动”等,对于这些内容,在课堂上首先采取以教师讲述为主,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练习进行自我领悟,最后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使学生达到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对于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等。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我学习(有时也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或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学或课前预习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对问题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与小结。这种课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地理学科而言,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地理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上述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
2、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
3、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
4、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学生在应试的路上跑惯了,只知道解题解题。面对在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新思路上学习,感到陌生不适应。因此,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十分困难。
三、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不同组之间进行答辩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对于实验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可以尝试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 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散的情况,我们要学会总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针对难学这一点,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并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标准分解,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让学生尝试到成功,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高一的学生年龄较小,多数学生才十五、六岁,所以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能成人化,以引起学生共鸣。通过上述做法,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作为教师,在新课改试验的第一年,我们要不断的摸索,要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己。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2
本学期教学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共六个章节。如果按照正常教学速度计算,至少需要十七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考虑到五月份的地理结业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学生知识的构建、课程改革及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后得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教学改革与结业会考方面的一些成果。以下把教学的成果及经验归结为:
一、 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为应对结业会考,本学期的教学不得不快速度、少时多量的进行。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知识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二、 以课改理念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的六个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学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及 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还得注意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本学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通过探讨学习,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用。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三、 会考工作落实
在完成教学教材之后,即进入了紧张的会考备考和应考工作。复习过程中,我把中国地理作为复习重点,指导学生以强化练习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习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通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结业会考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会考及格率为60%、补考及格率为100%。
诚然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著、会考成绩不尽人意等,这些现状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学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3
时间飞逝,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首本学期的工作,有得失,也有收获。在担任初二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实际条件和学生实际,勤恳,敬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的工作
1、认真备课、上课,备学生而、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教案。每课都“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在知识层面注入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八年级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4、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初中地理第三册主要从中国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故此,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不足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还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反馈 口头展示 书面展示 行为展示
展示赏学是反馈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语言、形体等方式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知识的理解、观点的差异,从而使“旁观”的教师发现学生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展示能发现学生对问题、知识独到的理解和方法,也能暴露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或不足,教师有针对性地点拨,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究竟如何展示、展示什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定。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合适展示方式对强化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一、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就是学生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的地理术语表达、阐述自己的观点。
1.归纳知识要点
地理教材中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如七年级上学期的《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只要能归纳出主要知识,即地球是一个球体即可。再如:地图家族一览、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胡焕庸和黑河―腾冲线、竺可桢与物候学、京杭运河等。这些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要点。
2.限时记忆
教学中强调理解记忆,但还是有一些需要机械记忆的内容。如:领土面积居中前六位的国家,可以用首字记忆法,即:俄加中,美巴澳。其他如:七大洲的面积排序、人口超过1亿的十一个国家、五个自治区的名称、四个直辖市的名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山脉、主要河流等可以让学生限时记忆。这类展示可以放在小组内进行,由小组长负责检测过关,个别学生在班内展示自己的记忆方法,将好的记忆方法在班内推广。
3.辩论
上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两部分,四个小组的观点是南方好,另外四个小组的观点是北方好,教师指导学生展开任务,从气候、地形、水源、矿产、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收集资料,开辩论会。通过辩论的准备过程,学生掌握了主干知识,通过辩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南北方差异的理解。教材中可以进行辩论的还有如:北京的四合院是拆还是留、航空与高铁哪个发展前景好等。
4.讲故事
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和地理相联系,通过讲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加深印象。
上季风气候时,可以借《三国》中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赤壁之战前,周瑜为火烧曹军做了精心准备。他想起自己竟疏忽了一件大事,并急出病来。诸葛亮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答应能借东风。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周瑜的焦急是符合气候规律的。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列举故事引出冬季风,加深了学生印象。
5.评时事
上中东地区时可以结合叙利亚、也门等国的时事加深学生对该区域的了解和关注。启发学生借助新闻、班级的报纸等进一步学习与地理相关的知识。
二、书面展示
书面展示,要求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能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阅读和理解地理知识。
1.填图
地理的很多知识点最终要落实到地图上,填图是训练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很好方式。如学习中国的山脉时,可以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地图,让学生按照山脉的不同走向分别在图上画出山脉,并在图中填注山脉的名称,由小组推荐或教师选取填得较好的作品通过实物展台进行展示。同时请几名同学到台上分别填写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等山脉,让其他同学进行更正和补充。
2.析图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是一个难点,如八年级上学期P39页的活动题,要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利用多课件,把图展示出来,让学生上台,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海口、五道梁、吐鲁番的气候特点。在分析过程中,上台的同学得到了锻炼,问题得以暴露,台下的同学也可以同学的分析中进行思维。
3.编口诀
在上东南亚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东南亚各国的重要农产品,上课时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一起归纳。最后编成歌诀用一句话小结:“马棕泰橡律蕉麻,印尼椰子泰国米。”教学中国的疆域这一节时,我让学生按逆时针方向找出中国的邻国,并归纳记忆,最后学生归纳为:“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莫相忘,印尼马文菲日韩。”教学长江流经的省区时,学生编了一句话:“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谐音为:“请壮士,穿云雨,恶相干,腕舒服。”意为:请到一个有勇有谋的壮士,一路穿过云雾缭绕的横断山区,回来的路上遇到两伙劫匪,壮士巧施离间计,令两伙人恶斗之后两败俱伤,壮士舒舒服服地离开。
4.设计手抄报
教材和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有时教师可以对一些知识做一些拓展。如学习自然灾害一节时可以让每个小组出一份关于地震的手抄报。收集资料了解地震的破坏情况,如何防震,如何避震,如何自救、互救。让课堂内容得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三、行为展示
行为展示就是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反映地理知识内容,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
1.道具展示
《海陆的变迁》中关于板块运动和地形形成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用书本演示板块受挤压时地壳隆起形成山地高原的过程。
2.肢体展示
等高线图比较抽象,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五种地形部位,如何与等高线图对应,可以让学生握起左拳,拳心向下,观察并指导大家在手上找出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学习长江时,我请了两名学生,一名较高的学生右手贴着耳朵举起,左手斜向上举,呈字母“L”状。另一名矮一点的学生双手举起呈投降状,似字母“W”再请一位学生从源头开始介绍各河段的名称、上中下游的分界线、支流与城市名称、流经的省区、地形区等特点,这样展示学生会记忆犹新。
3.歌声展示
地形与民俗相关,会影响民歌的特点,在教学《地形和地势》时请学生分别唱《青藏高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茉莉花》等片段,感受地形与歌曲的联系。
展示形式的内容要科学,形式要合理,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学生的展示过程是体验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使课堂由“一言堂”真正变成“群言堂”。形式始终是要为内容服务的,最忌讳为了展示而展示的伪高效。一节课,学生究竟展示什么、如何展示,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定。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敢于放手,让学生在展示中动起来,表达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韩海霞.课堂展示8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