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范文第1篇

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防部门代表政府实施协调、指挥、调度的重要机构和场所之一;是反映人防部门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及城市综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标志;是城市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设施建设。

随着20__年《__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出台,我市应急体系中需要人防部门解决的应急目标逐渐明朗化,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手段解决突发公共事件变得十分紧迫。建设什么样的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直接关系到“防空防灾”一体化职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关系到该中心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建设怎么样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国内外没有固定的模式,虽然国外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多年,也是各不相同,加上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及地域特点不同,也没有统一的建设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考虑本市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好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加强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

1、政府管理体系与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技术体系关系的协调

从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来看,所建的系统平台将统一各应急反应业务,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但也带来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体制冲突,这还包含着各个部门自身长期工作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挥方法和习惯之间的协调,怎样体现具有良好协调关系的指挥平台是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首先要精心考虑的问题。

另外,国家政府体系多数是树形的垂直构架,其行政特征是对上负责,而快速反应机制的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是以事件为中心的扁平结构,要求其对事件直接负责,这种结构和管理的不一致也是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和运行也需要协调的问题。

2、人防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目前的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多数是基于特定灾种,将不同类型的应急指挥系统或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预案要求所进行的需求组合和系统集成,更多的是体现“面向过去和已知”这个概念。应急事件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可预见性是城市应急的个性特征。怎样建设即“面向过去和已知”又能面向不确定的“未知”;既能贯彻预案又能适应一些从未出现过的综合性、边缘性应急事件;使建设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有“脑子”作用,能为决策人员提供一个便利的、交互式的操作平台,迅速、动态地识别事件;构造针对特定应急事件的信息处理和调度系统,真正体现建设的意义所在,这是衡量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先进型和长期性的重要指标。

3、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建设专业化、智能化的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指挥的应用标准和应用支撑标准体系。虽然人防部门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缺乏相对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问题,这对建设综合性和基础性的人防指挥中心带来内联问题。同时,标准化建设应包括对应急事件的描述机制、数据单元描述、技术接口描述等,使建设的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只有一种“共同语言”。怎样确定适合__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范围内的规范化标准,对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指挥中心、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有着重要意义。

4、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各指挥中心的网络构架

目前的指挥构架有决策型、管理型和协调型等数种,体现不同的指挥特征和效果,不同的指挥结构形成不同的指挥网络。__市已有不少部门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事件建有各自的指挥中心,虽现有的部分中心内部建设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先进性,但系统对外部的延伸仍缺乏手段。构架一个合理的全市范畴的城市人防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使在重大事件面前,保证信息获取、协调指挥的效率与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形成良好的匹配,通过技术的手段清晰的体现各中心之间的职责关系,将会增强人防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网络构架的合理性,促进对应急救援事件的快速协调和处理能力,避免形成“指挥盲区”、制约救援中心的正常发挥。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通信网络 设计 关键技术 应急指挥

特殊的情况就需要特殊的工具支持,对于突发性的事故来说,一般的通信网络技术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信息都是非常复杂的,应急指挥要具备快速反应能力,通讯网络必须要对应急指挥提供必要的辅助,让救援人员得到最大的通信网络支持,因此通信网络需要一些特殊的设计以及关键技术。

1 通信网络在应急指挥中的应用特点

由于是针对突发事故搭建的通信网络,便捷性和安全性是必须要具备的。在应急指挥中需要做到迅速部署,所以通信网络一定要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服务,对救援人员要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并保持操作便捷,节约救援的时间,在真正的突发事件中时间就是生命,设备操作上少浪费一点时间就能够让救援的效果更好,通常不提倡在应急指挥中使用专门的设备,对商用产品进行合理的拥有更好。而突发事故往往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所以要求通信网络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救援的规模通常是难以预料的,但大多数都是大规模救援,很多救援的队伍都会参与其中,甚至很多涉及到军事的内容,有很多信息是非常敏感的,这就需要通信网络具备一定的保密性和信息安全性。

2 通信网络设计在应急指挥中的应用

2.1 通用应急通信网络设计

通用的应急通信网络当前是以三个层次依据进行设计。第一层次就是基础设施层,由于要在应急指挥中做出各种经临时部署,要对现有的设施进行综合利用,让通信业务先运行起来,蜂窝通信网络是比较常见的,其中还有负责对事故发展区域进行监视的传感系统以及其他的网络系统。第二层次就是分布计算层,主要是对各类信息的处理,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挖掘,对应急指挥制定各类决策的辅助作用。最后是信息关联与收集的中间件层,各个基础设置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以及信息收集,每个层次之间也要进行一些信息交换。事故发展区域的群众也会利用各自的移动设备加入到基础设施层中,因此通用的应急通信网络体现的是一种对现有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对事故发生区的通信进行规划,并对各种通信设备进行处理,与通信网络构成一个系统,让应急指挥的平台更加灵活,满足现实的通信需求。

2.2 应急通信网络监控设计

对事故发生区进行科学的监控是辅助救援活动的重要措施,也是应急指挥中的主要依仗。要使用合适的无线传感器,对事故区域进行有效监控。无线传感器能够将事故区域中遍布节点,减少人工的操作,提升救援的效率,同时监控的精度也非常高,对于各类事故都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监控的范围也比较大,在应急指挥中是非常常用的一种设备。上文中提到应急指挥会涉及到一些敏感信息,无线传感器可以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让信息传递更具备安全性。但无线传感器的缺点就是节点一旦受到攻击会很容易出现故障,其可生存性并不强,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部署冗余的节点,这是比较常用的解决办法,缺点就是这种方法会让应急指挥的成本提升。

3 关键技术应用

3.1 自管理技术

与普通的通信网络不通,应急指挥需要通信网络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要尽可能降低人力的干预,而且在应急指挥中往往分不出太多人力对通信网络进行管理,所以自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通信网络要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配置能力以及自我识别能力,在使用的过程中自动调节,保持通信质量,并且及时对IP以及其他的信息传递给救援人员。

3.2 安全技术

突发事故没有固定的环境和地点,通常环境非常复杂,危险性也不小,很多事故还具备非常浓烈的政治色彩和军事色彩,这种情况下,通信传输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至关重要,一方面是保证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依旧能够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对有关于军事以及政治的信息进行严格保护,针对特殊要进行特殊处理,能够灵活运用网络管理模式以及对访问角色的控制。

3.3 扩展技术

突发事故的情况是难以预料的,但能够启动应急指挥都是一些大规模的时间,通信网络也是规模不同,因此普通的通信网络无法满足应急指挥的需求,应急通信网络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容纳各类扩展技术。在应急指挥中,通信网络要具备超强的可裁剪性以及可扩展性,让大量的数据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处理,但也要随时调节自身,减少资源的消耗,底层的路由以及IP管理也会随之产生新的要求,各类信息资源的处理都会给通信网络提出不同的要求。

3.4 跟踪定位技术

在应急指挥中跟踪定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人们常见的GPS系统,只不过在应急指挥中要求定位的精确度更高,因此事故区域的环境会比较复杂,而且参与救援与等待救援的人员会比较多,每一个人员的地理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在急指挥中要时刻明确这些人员的具置,才能在最快的速度内做出各类部署。利用跟踪定位技术,能够对每一位事故区域的人员进行位置确认,为救援行动提供详细的位置信息,提升救援的效率。

3.5 服务技术

应急指挥中的通信网络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员进行差别。要保证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对救援行动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要依据不同的业务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这就是服务技术的重要性,是救援行动效率的保障。在实际的应急指挥中,不仅能够对各类控制信息进行及时传输,还要对一些其他的业务提供必要的服务。

4 结论

本文通过设计和关键技术两个角度对通信网络在应急指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可以看出在事故发生时,有效的应急指挥对救援行动的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历史上众多的教训也说明对突发事故实施有效的应急指挥非常重要。通信网络让应急指挥更具有效率,这是新科技的支持,但随着对通信网络的应用也能够看出很多新的问题会出现,在本文对通信网络设计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中也能看出依旧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无论是通信网络技术还是应急指挥能力,都会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进步,这也是本文进行研究的最终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通信网络在应急指挥中的应用方面的理论进行有效的补充,同时能够推动我国对待突发事故的救援能力的提升,减轻突发事故对社会以及群众的伤害。

参考文献

[1]王海涛,李建州,邹珊,闫力.无线传感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J].电信快报,2014(01):7-10.

[2]郝燕艳,潘瑞,万小磊.基于TTEthernet的综合电子系统通信网络研究[J].航天器工程,2013(06):86-91.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范文第3篇

一、目标任务

(一)建设目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到2012年底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处置快速、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的要求,具体建设目标与进度是:

1.到2010年底,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组建完成。

2.到2012年底,区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各镇(开发区)、重点企业等基层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全区及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

(二)主要任务

1.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要任务:研究决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事项,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政府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灾害或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2.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主要任务:除承担消防工作外,同时承担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地震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事故、恐怖袭击和群众遇险等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灾害、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

二、队伍建设

(一)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

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分管主任)担任指挥,区应急办主任、区消防大队大队长和公安、安监分管局长担任副指挥,成员单位由区应急办、公安、消防、安监、建设交通、人武、人防、卫生、发改经贸、环保、财政、劳动保障、民政、工商、质量技监、水利、农林、广电、外宣中心、科技、电力、电信以及相关部门组成,并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适时调整充实。

(二)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区政府依托公安消防大队组建区级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形成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体、其它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当地各种形式消防队伍有效联动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

2.区有关部门可结合本部门处置相应突发事件的特点,全面加强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的针对性。

三、制度建设

(一)应急响应联动制度

1.应急事故接处警。区各类灾害事故的接处警依托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和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区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各类灾害事故的报警后及时向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并调派相应力量进行现场处置。

2.救援力量调派。在各类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启动后,根据预案要求,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实行信息报送和力量调派。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力量调派工作,由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进行通知、联络、调派,各成员单位在接警后,必须按预案、有关规定和现场指挥部的指令,指派相应人员携装备,到场参与处置。

3.救援物资调用。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由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调集包括战勤保障中心的各类救援物资和全区范围内日常储备的各类生活及其他相应物资。

4.现场组织指挥。较大级别以上的突发事件,由区领导负总责;区领导未到场时,预案制订部门负责人是现场总指挥。较大级别以下的突发事件,在政府相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统一领导下,由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行统一指挥或由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定部门(预案制订部门或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单位)实施现场指挥,组织开展灾害或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二)例会制度

1.联席会议。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决定全区应急救援工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问题,部署各类应急救援重点工作。

2.专家小组会议。由区级各类事故专家小组成员参加,根据需要适时召开,主要是交流经验、研究工作形势、探讨处置方法,为处置工作决策和指挥中心的临场指挥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3.案例研讨评估制度。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专家小组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按需要召开针对特定事故处置的评估会议,为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不断积累经验。

(三)演练和培训制度

1.演练制度。按照预案,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联动演练,切实提高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灾害事故处置的实战能力和处置水平。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部门预案和实际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各类专业演练。同时根据演练和救援工作需要,每年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相关预案。

2.培训制度。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每年一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军事素质、专业救助、综合救援等有关科目的培训,提高救援理论和专业技术与技战水平。同时积极选送人员参加应急救援培训,加强区域间交流学习,提高队伍应急救援能力。

(四)综合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调用制度

1.储备模式。全区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按照“统一管理”和“集中、分散储备相结合”的模式,以消防大队为依托,筹建区综合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中心。区综合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中心对专用应急救援物资、重要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和各类专业车辆等进行储备和应急保障;其他区各部门及各社会单位分散储备各类应急救援器材装备和生产生活物资。

2.管理模式。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综合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中心,负责协调全区各类应急救援物资的日常管理和战时保障。由区综合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中心和其他区级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储备的应急救援相关物资情况,进行分工录入,由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区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中心备案,实行动态化统一管理。

3.调用模式。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由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调集包括战勤保障中心的各类救援物资和全区范围内日常储备的各类生产生活物质及其他相应救援器材装备。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调用。

(五)检查考评制度

1.检查考核方式。将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受区政府委托,负责对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工作和区级联动各成员单位参与应急救援行动进行考评,并作为检验各镇(开发区)和各联动部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2.检查考核内容。主要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日常管理、物质储备、联动响应、救援处置及经费保障等方面。

四、保障措施

(一)基地建设保障

1.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以区消防训练基地建设为依托,进一步构建区综合应急救援训练基地,落实相应经费保障,增加应急训练设施及其他必备物质,以承担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及社会相关单位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落实培训任务。

2.综合应急救援战勤保障基地建设。在现有消防大队的基础上,着眼长远,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保障基地营房、场地建设,按省、市下达的标准储备各类综合应急保障物质,进一步构建标准化的综合应急救援战勤保障基地,逐步实现各类救援器材、装备、车辆和物质储备基地化、规模化、集中化、规范化的“四化”保障模式。

(二)装备建设保障

1.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装备建设,根据省、市下达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通用标准,结合区灾害事故类型特点,综合考虑财力和实际需求,合理统筹装备配备,强化攻坚和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分阶段逐步完善。

2.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战勤保障,依托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加强对专用应急物质、重要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和生活必需品的储备与保障,确保应急救援任务顺利实施,具体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标准的通知》、《省财政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标准>的通知》要求分步施行。

(三)经费保障

1.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范文第4篇

1上级交办的通信应急保障任务

1)主要特征

a)通信设施监护,确保完好畅通。b)话务量监控,优先权控制。c)启用备份路由,防止突发拥塞。d)热点区域增加移动基站,临时扩容,疏导话务量通信管制任务。

2)处置过程

a)接收上级交办任务。b)组织相关企业制定保障任务方案。c)保障任务下达给相关电信企业。d)相关电信企业实施现场通信保障任务。e)保障任务实施跟踪。f)任务解除、结束,情况汇总、评估总结。

2重大突发事件通信保障任务

1)主要特征

a)区域话务量激增,造成拥塞甚至瘫痪。b)通信设施损毁,通信中断,形成信息孤岛。c)指挥前移,现场多部门、多种通信手段并存,统一指挥困难。必须快速构建现场应急通信网络,确保现场指挥调度的通信畅通。

2)处置过程

a)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处置方案,调配应急资源。b)指挥前移,组建现场指挥部,相关企业组建现场保障任务专业组。服从上级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指挥相关企业具体实施各自专业的通信保障任务。c)建立现场与后方之间的通信传输。d)通信管制。e)实施话务量监控,拥塞疏导,确保重要通信畅通。f)逐步抢通、恢复公众通信设施。g)监督保障任务的实施情况,收集、汇总现场通信设施情况,上报/通报。h)保障任务结束,情况汇总、评估总结。

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功能需求

1平台主要任务及功能

1)应急通信管理部门———电信管理局

a)构建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系统。b)建设固定指挥中心,与电信运营商联网。c)建立指挥中心业务系统,规范应急业务管理,实现指令的上传下达。d)利用现有各种通信手段,构建指挥调度通信网络,实现应急指挥调度。e)建设现场应急指挥中心(车),通过卫星通信以及各种地面有/无线传输网络与固定指挥中心联网,及时了解应急现场通信保障任务的执行情况(语音、数据、图像),进行跟踪监督。f)针对重大保障任务指挥前移的需要,由电信管理局统一调配各类现场应急指挥车,构建现场指挥部,实施现场指挥。

2)应急通信业务部门———电信运营企业

a)构建与电信管理局指挥中心系统联网的应急信息点/站,及时传递有关数据信息。b)配备现场应急指挥车(平时作应急移动通信车之用),作为运营商或电信管理局在应急通信保障现场的应急指挥车(移动指挥中心),实施现场指挥,并及时反馈现场信息。c)在执行重大通信保障任务时,可由电信管理局统一协调各企业的应急指挥车,构建现场指挥部。

2指挥中心主要功能

1)固定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的主要功能

a)实现应急管理,包括应急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等的管理,信息统计汇总,信息等。b)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包括应急响应、指挥调度、视频监控、视频会议、位置定位、运营网络监控数据采集等。c)系统应具有平战结合的特性,满足电信管理局通信应急管理及日常通信行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2)移动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的主要功能

a)以移动指挥车为载体,构建现场指挥中心系统,可实现单车单中心、多车单中心、多车多中心。b)具备车载应急通信系统,用于构建现场通信覆盖网,提供指挥通信手段。c)具备车载应急指挥调度业务系统,用于现场指挥调度、数据信息处理、视频监控等。d)具备卫星通信等传输手段,用于构建现场与远程后方之间的通信联络,实现移动中心与固定中心之间信息交互共享以及协同指挥。f)移动指挥车应具有平战结合特点,日常由各运营企业负责维护,作为机动通信车使用,应急状态下由电信管理局统一调配使用。

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1“天空地一体、有线无线融合”的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

1)基本功能

a)平台实现对通信网的全时段监控。b)对应急通信资源、人员进行有效管理。c)有效指挥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展开。

2)基本通信平台构成

a)天际:卫星通信平台。b)空中:无人机、系留气球平台。c)地面:各种地面通信网络平台。

3)基本指挥平台配置

a)固定指挥中心。b)移动指挥中心。c)数字单兵系统。

2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构成

1)基础支撑系统基础支撑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等硬件系统及数据库、GIS(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系统。

2)综合应用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是本解决方案的核心,实现通信保障应急指挥过程中的各个业务流程,满足不同业务需要。设计为应急业务管理应用和日常管理应用两大部分。应急业务管理应用包括应急事务处理系统、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日常管理应用包括日常公文流转、通知公告新闻和系统管理等。

3)指挥调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包括音/视频调度、录音/录像、多路传真、短信收发、语音通知、信息终端等。

4)视频会议和图像接入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等图像接入系统。

5)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包括应急资源库、应急事件库、GIS信息库、预案库、多媒体档案库、知识库、案例库等。

6)固定指挥中心系统固定指挥中心系统是应急通信保障指挥的核心平台。由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大屏幕显示系统、音响系统、中控系统、操作系统等构成。通过卫星、宽带无线等通信手段,实现与远程移动指挥中心的连接、信息交互和共享、分析、研判、决策、指挥。

7)移动指挥中心系统移动指挥中心系统是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在应急现场的关键平台。职能是构建一个统一的通信和指挥调度业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指挥调度业务。由应急业务应用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调度台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定位系统、数据库、GIS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车辆系统等构成。通过卫星、宽带无线等通信手段,实现与远程固定指挥中心的连接、信息交互、共享等。通过空中平台PMP/Mesh(点对多点网络/无线网格网络),支持单车单中心、多车单中心、多车多中心等现场部署方式,支持数字单兵系统。

8)数字单兵系统数字单兵系统通常选配公网手机终端、专网集群、对讲手持终端、背负式视频终端、卫星便携终端、定位终端、环境数据采集终端等。通过卫星、空中平台、车载平台等接受指挥中心指令,采集并上传应急事件现场各类信息,开展应急保障措施的实施。

9)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包括PSTN/PLMN(公用交换电话网/公共陆地移动网)、IP网络、无线城域网、集群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微波通信网络、短波/超短波电台等。卫星通信系统由一个主站,若干车载站、便携站,多个微型终端构成。实现应急事件现场(车载站、便携站、微型终端)到固定指挥中心(主站),固定指挥中心到应急事件现场的信息传递、共享,指挥调度指令的交互。一般采用星状网络。

由于卫星通信资费等原因,在3G/LTE(长期演进)公网覆盖区域,可选择3G/LTE公网的宽带无线数据传输作为移动指挥车到后方指挥中心的第一传输手段,通信制式可根据各运营商现有网络选择。

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成功案例

上海世博会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由一个固定指挥中心、三个移动指挥中心、四十多套单兵终端、卫星通信系统、3G和LTE移动通信系统、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组成。对上连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通信指挥中心、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市应急办,对下连接三大通信运营商。可以采集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的通信网络运行情况,实时监视上海世博园区通信状况。可以及时调度三个移动指挥车到世博园区进行现场指挥,通过卫星或微波传输链路与固定中心互联,实现视频等信息采集回传以及进行协同指挥。可以在固定指挥中心或移动指挥车上通过语音、视频、短信、传真等手段进行指挥调度。上海世博会通信保障应急指挥系统极大提高了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在世博会期间的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效率,圆满完成了世博会通信应急保障任务,被工信部领导评价为:通信应急保障系统的全面超越。

对我国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建设策略的建议

1)遵循科学发展、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快建设天空地、有线无线融合的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加强技术标准、体制的研究和专用频率资源的规划,提升互联互通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依托具有自主产权的优势技术,加快发展宽带应急通信专网,并在下一代网络(3G、LTE、NGN)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同时考虑应急通信的需求,提升公众通信网的应急通信能力。

4)强化顶层设计,提高应急指挥中心跨地域、跨行业的快速部署、联动作战的能力。

结束语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江西;指挥中心;现状;发展

近年来,江西消防总队指挥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做好信息处理、警情受理和指挥处置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突发事件的职能定位,积极为全省人民提供优质服务,逐步完善指挥调度体系,致力于打造和谐南昌,促进南昌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江西公安消防总队指挥中心下辖11地市指挥中心,是了解、掌握江西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的信息中枢,是警情受理和指挥处置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突发事件的调度指挥机构。其职能主要包括:掌握江西省灭火救援资源的情况及联系、调用方法,及时调度灭火与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实施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调度指挥工作;进行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工作,掌握战备执勤动态;做好接处警统计工作;了解、接收、处理、跟踪灭火和应急救援动态信息,对有关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研判;接报、处理、反馈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命令、文件和信息;传达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命令,辅助处置重大灭火与应急救援行动;向上级指挥中心报告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动态信息,掌握分析节假日消防保卫等工作情况;参与大型活动现场消防勤务工作;指挥中心设备的日常维护运行管理;指导本单位调度员、接警员和通信员队伍的业务建设;完成上级领导和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随着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开展,指挥中心在消防工作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指挥中心建设离“现代化”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现代化的指挥中心应该是集作战指挥、信息处理和部队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应该是扁平化指挥体系的中枢。全力推动指挥中心向现代化、扁平化、实战化转变,向“情报部、决策部、作战部”的战略方向发展,才能真正提高消防部队的履职能力。根据公安部消防局信息化建设部署和全省勤务实战化、“三台合一”建设现场会的精神,要以战斗力为标准,以打得赢为目标,从灭火救援实战需要出发,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大力启动作战指挥中心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建设,实现指挥中心的“五个中心”(视频监控中心、基础数据中心、接处警中心、动态数据交换中心和辅助指挥决策中心)功能。江西省消防部队指挥中心在新时期应该向以下方向发展:

1 抓好接处警和信息报送

开展日常的接处警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落实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和政令、警令畅通,为领导机关掌握情况、指挥决策、指导处置提供依据。

2 加强部队内部管理

作战指挥中心要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车辆GPS管理系统等现代化信息系统加大对大、中队的管理力度,制定各项管理制度,采取视频点名、监控抽查、车辆监控等手段,不定期抽查各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人员车辆在位情况,为加强部队管理和执勤备战提供极大的助力。

3 做好音视频资源的综合集成,共享资源。

全国消防部队信息化综合集成,主要包括基础通信网络和基础应用平台的建设、集成。

基础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通信网、卫星通信网、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其中计算机通信网包括消防信息网、指挥调度网。

基础应用平台包括图像综合管理平台、语音综合管理平台、一体化业务平台。其中,图像综合管理平台包括卫星图像、电视电话会议图像、指挥视频图像、远程监控图像、图像传输系统图像、现场图像(3G)传输系统图像等子系统;语音综合管理平台包括PSTN、IP电话、卫星电话、超短波、短波电台、移动电话等子系统;一体化业务平台包括基础数据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灭火救援指挥系统、消防监督管理系统、部队管理系统、消防公众服务平台、综合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管理中心等业务信息系统。

各业务单位通过图像综合管理平台、语音综合管理平台、一体化业务平台实现对各子系统的功能调用、信息共享,建立便捷、易用的用户人机交互界面。

以基础通信网络为依托,建立图像综合管理平台、语音综合管理平台、一体化业务平台等基础应用平台。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图像资源、统一语音资源、统一数据结构、统一建设标准、统一使用模式、统一软件管理,达到软硬件一体化。

4 抓住实战、围绕运用做文章。

“平时是数据中心,战时是指挥核心”,这是对消防作战指挥中心最精准的定位。围绕这一建设目标,江西消防总队在指挥中心实时监控、远程指挥和辅助决策上进行深层探索,终于构建起一套“终端前移、警情研判、实时监控、远程指挥、辅助决策”的实战新模式。终端前移,指挥中心整合了消防监督火灾远程报警系统,信息节点前移,在重大危险源单位安装报警设备,实现了第一时间获取警情的高效率。警情研判,为科学分析判断警情,避免误报假警,指挥中心通过分析总结,制定了1警4响视频确认的警情研判机制,有效提高了警情判别的准确性。实时监控,指挥中心通过整合的营区视频监控系统、平安城市路况监控系统、重点单位远程视频监控和数字单兵系统实现了消防车从出警、通行、到场、处置全过程的实时监控。远程指挥,指挥中心借助畅通的无线三级网、短信平台、卫星电话等设备和灵活的现场三级组网模式确保了指挥调度命令的畅通。辅助决策,指挥中心通过日常积累的大量人员、装备、资源数据、专业辅助决策系统和自行开发的战时实时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以及战斗员生理安全监控系统,将前端数据交由后方进行二次分析,为指挥决策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新型指挥模式变过去“单位先报警、消防后知情”,转变为“消防先调度、单位后知情”,大大提高了信息警情获取和指挥调度的时效性。

5 培育强将、储蓄精兵,打造技术人才新梯队

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应急、灭火救援战斗,人才是关健。在总队作战指挥中心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是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此,江西消防总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一是党委一班人及时达成了指挥中心优先建设的共识,从个人政治发展、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完善指挥专业岗位人才保留和任用机制,为指挥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保证战训专业人才队伍的不断巩固和发展。二是加强战训、信通专业人才的培养、吸纳,建立信息人才梯队培养机制,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三是实行行政、技术“双轨制”,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指挥中心将以“战术研讨基地、战勤信息平台和实战指挥枢纽”的特殊身份扮演着越来越加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的征途中,作战指挥中心将作为铁军洪流中的旗手出现在部队建设发展的首位。因此,我们信心满怀、干劲十足,誓拨头筹、再建新功。我们将继续探索指挥终端前移和远程调度指挥的实战化建设,在充分应用现有装备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未来消防作战指挥的新模式,努力打造一个现代化的江西消防部队作战指挥平台。

参考文献

[1]曹忙根,尹燕福,周建忠的《消防指挥中心业务培训教材》,2011年9月

[2]全国消防部队信息化综合集成方案,2010年11月

[3]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综合业务平台和消防监督管理第一版软件推广部署实施方案,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