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近年来民生建设的成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家好!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热潮中,区委、区政府在这里组织此次演讲活动,给了我一个展示的平台,面对这么多可亲可敬的领导们,面对奋斗在铜关山区各个战线的同仁们,我的心情格外激动。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建设新型城区》。
何为新型城区?这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区委、区政府在区党代会、人代会上,已经为我们勾画出了铜官山新型城区的蓝图。建设新型城区,就是要把铜官山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商贸活跃、环境优美、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城区。
回顾过去——铜关山推进新型城区建设已取得累累硕果!近年来,在中央、省、市正确领导、驻区各单位和兄弟县市区大力支持下,铜关山区领导班子辛勤耕耘,铜官山百姓同心同德、艰苦创业,新型城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近年来,铜官山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特色经济,初步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以工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8亿元,其中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80%。实现财政收入2.86亿元。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35家,规模工业企业31家,占全市限上企业数量一半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总量过六成。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2003年以来,全区累计引进项目700多个,到位资金45亿元,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120多个。引进并建成了铜陵大市场、铜陵商城、铜冠商业广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和商业街区,以及家得利、苏果超市、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世纪联华、宏图三胞等大型商业企业。第二,社会发展全面推进。高度重视社会事业的协调进步,着力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目前,社区建设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先后荣获省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示范城区。持续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创建连续五年考核位居全市前列,辖区市容市貌整洁,人居环境优美,人文积淀日益丰厚。深入实施了民生工程,着力缓解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难题,社会局面稳定和谐。积极探索公共服务,推动管理创新,执政能力和对外形象不断提升。近年来,铜官山区先后荣获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全省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区、全省政府公开示范点和首届省“平安区”等称号。第三,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观。铜关山区加快步伐,加大投入,斥巨资改善环卫基础设施,继续深化市容环卫体制改革,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综合体制。突出品位,提高档次对城区主干道临街建筑物实行美化亮化工程,新建农村水泥路面、改造城区小区道路,城区面貌明显改观。年轻的铜官山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见证了小康社会所结出的文明硕果,铜官山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令30万铜官山人欢欣鼓舞。
展望未来——推动铜关山新型城区建设前景美好,同时又任重而道远!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等,为铜陵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铜陵已迈上快速增长平台,开启了率先崛起、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作为中心城区的铜关山区,也迎来了建设新型城区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建设新型城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
首先,要加快产业培育,扬商贸优势,勇当城区经济发展样板。要着力加快中心商务区规划和建设,努力把中心商务区建成基础设施好、服务功能全、商业氛围浓、购物环境优、辐射能力强的精品商业街、特色楼宇群、繁华商业圈。要着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和配套经济发展,以扩大总量、提升档次为重点,主动配套全市工业发展,服务城乡统筹,逐步建立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体系,打造铜陵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其次,要提升城区管理,创文化品牌,塑城市形象。要着力推进社区建设与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完善服务设施;要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改造,加快老城区改造升级,促进城市基础完善、功能优化。积极参与环湖建设和滨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滨江生态城区;要继续保持文明创建领先水平,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工作,突出和谐创建,提升城区管理和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人文环境。
第三,要完善公共服务,抓民生热点,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奋力争先。要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争创省级平安模范区。
本文对包头电视台媒体传播力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包头电视台新闻媒体阵地建设情况、新闻媒体信息覆盖情况 、新闻媒体改革创新情况、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情况、电视节目精品创优情况、新闻媒体传播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包头电视台新闻媒体建设成就显着
1.1 包头电视台建设管理总体情况
包头电视台隶属包头广播电视局管理,为准县级建制。位于包头市的中心城区——包头市青山区钢铁大街12号——包头广播电视大厦。1971年10月1日正式播出,现发射(转播)塔高129m,发射总功率50kW,覆盖半径约40km;1992年开通包头有线电视;2006年开通经济生活频道;包头电视台现共有新闻综合频道、文体娱乐频道、经济生活频道三个频道,并全面运营中国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包头电视台还负责转播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七套节目、CMMB手持电视节目、地面数字电视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节目和内蒙古电视台蒙汉语两套电视节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广播电影电视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包头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能力、技术水平、经营创收等方面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全天累计播出时间60个小时以上,开办的自办栏目近30个,形成了《包头新闻》、《鹿城600秒》、《直播包头》、《生命中的25分》等一批导向性强、服务性强、独具特色、观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栏目,频道和栏目的影响力日渐扩大 ,先后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较强,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节目,其中电视专题《父爱如山》和《包头故事》栏目等节目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及提名奖。
1.2 包头电视台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2006年以来,包头电视台把改革创新发展作为媒体建设的重点和工作突破口,电视事业实现了新的突破。实行了全新的频道制管理,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电视制片人制、绩效工资制等一系列新型管理体制,电视事业和电视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06年底,经济生活频道开播,实行公司化管理模式,成立了内蒙古天源影视传媒公司,全面运营中国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实现了媒体跨区域合作经营,成功开创了“频道加公司”的捆绑运作模式,包头电视台的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有了很大提升 。
2 包头电视台媒体信息实现全境覆盖
包头电视台现有三个频道:新闻综合频道、文体娱乐频道、经济生活频道,运营中国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经济生活频道在台内三个频道中收视率排名第一;在包头全部落地频道市场份额前10名的频道中,新闻综合频道名列前茅。三个频道的节目信号均可通过无线发射、有线网络传输、数字微波传输等手段传送到包头市各旗县区,综合覆盖率为98.65%。中国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在全国 97个城市落地。 事业的繁荣带动了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包头电视台广告创收持续稳步较快增长,年均增长达25%以上。
3 包头电视台新闻媒体改革创新不断推进
1)推行了新一轮新闻改革,新闻宣传的整体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宣传阵地,新闻综合频道打通了所有自办新闻节目的播出时段,形成四大新闻版块:一是直播版块-《直播包头》;二是各具特色新闻版块-《法在身边》、《特别关注》、《七月风》、《健康之路》,三是时政新闻版块-《包头新闻》,四是新闻故事版块-《包头故事》。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思想,继续强化《直播包头》和《包头故事》的贴近性和时效性,新闻宣传的整体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2)坚持“三贴近”,加大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更好地服务电视观众。
包头电视台坚持“三贴近”原则,着重提升宣传内容的质量和水平。《包头新闻》栏目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加大报道力度,在经济和民生方面,多从鲜活的事例中选择素材,小角度切入,增强了传播效果;日播民生新闻栏目《直播包头》、《鹿城600秒》直击新闻现场,播报鹿城民生热点,深入社区街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民生故事节目《包头故事》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选择典型人物和事件,讲述包头人自己的故事。
4 包头电视台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正确有力
包头电视台新闻宣传始终坚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重要作用,唱响主旋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第一时间传递市委、市政府的声音,通过重大时政报道和突发事件的报道发挥主流媒体引领舆论、服务大众的重要作用;新闻综合频道突出和强化新闻竞争优势,坚持“新闻立台”的频道宗旨,打造“主流媒体、权威舆论”的地位。包头电视台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电视宣传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5 包头电视台节目创优成绩突出
近年来,包头电视台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电视节目创优和技术创优工作成绩斐然,共获得自治区及国家级奖励共计60多项。2011年,包头电视台共有27件作品分别获国家级大奖和自治区级奖励;2012年,包头电视台又有5件作品荣获自治区政府奖一等奖。
6 新闻媒体传播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一次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规划,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县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我们为了发展对资源环境的破环也是“显著”的。现如今,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与粗放型增长模式对资源环境的毁灭性开采利用,成为了我县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解决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可采取以下几项具体措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节约能源资源的目标要求,实行严格的审核责任制。
二、要加快结构调整,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其他能耗低、污染小的行业。
三、要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各项政策,推动节能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皖江晚报》 民生新闻 “三连”
近年来,《皖江晚报》咬定“民生”不放松,在“做足”、“做活”、“做实”上下功夫,通过对百姓平凡小事的报道,小中见大,由浅及深,见微知著,贴近民生,关注民情,使民生报道成为了报纸的“招牌菜”、“主打菜”、“特色菜”。
连线——拓宽渠道 延伸触角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集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因此,报纸民生新闻必定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然而,由于纸质媒体的自身局限,一直以来与大众的沟通方式是信函和电话,《晚江晚报》也同样无法摆脱开设“读者来信”“一拨就灵”这样的老式专栏,通过信件和电话从读者中获取信息,在形式上就处于被动的局面,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相对落后,与读者的距离也不够贴近。尤其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对打电话这一形式也渐趋冷淡。
怎样走出民生新闻报道的新路,摆脱被动应付的局面,成为《皖江晚报》认真探索的课题。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节拍,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将新媒体为我所用,拓宽信息渠道、延伸民生报道的触角,使传统纸媒更好地发挥其主流媒体的作用,这成为《皖江晚报》领导班子和所有采编人员的共识。
2011年,《皖江晚报》与马鞍山市政府网联手推出“连线”栏目,其重点对网络“市民心声”的网络留言和投诉进行追踪采访报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报纸通过网络获取了大量信息,新闻资源如洪扑面,解决了报纸“吃不饱”的问题。另一方面网络借助报纸的雄厚采写力量,使大量的信息得以落地,解决了网络只转刊不落实的“吃不了”的尴尬。双方互惠双赢,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通过两年的实践,“连线”栏目深受读者喜爱,关注度明显提升。报纸一些影响力大的稿件,最初都是通过网媒获得第一手信息,经过扎实的采访求证,最终获得反响。之后,《皖江晚报》又与市环保局、工商局、市容局等成功实现“连线”,最大限度地拓宽信息渠道,使民生新闻越办越活,越办越贴民大众。
连心——政府用心 大众关心
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是民生新闻的重点。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民生报道在处理“民”与“官”的问题上,总是两张皮。同为讲民生,或表述方式不同,或全局与个体诉求不同,或信息沟通不畅,“民”与“官”各自的关注点往往不能完美契合。这就必须改变民生报道的方式方法,做到深入人心,打动人心,凝聚人心。
2010年,马鞍山在大量上马民生项目的情况下,在全省的考核成绩却落在了许多城市的后面。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民众知晓度不高。政府每年对教育、医疗、住房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投入多达四十几项,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了,对困难群众的帮助力度加大了……为什么老百姓会不知道?板子立即打到新闻单位身上,被指宣传不利。其实新闻单位也有委屈,翻看全年报纸,民生新闻占了绝大比重,如果还说宣传不利,真是太冤枉了。那么,有大量宣传为什么还会出现民众知晓度不高的现象呢?一个根本原因是:不能入脑入心,不能抓住民众关心的问题。几年下来,民生工程的报道无外乎民生工程政策解读、实施部门提供案例以及民生工程实施成果的数字展示,简单来说就是“政策+案例+数字”。这种偏重材料解读性报道模式虽然篇幅不小,却枯燥无味,实际传播效果一般,广大读者并不买账。用一些官话套话来表述民生工程,老百姓自然增加不了多少印象。
《皖江晚报》认真总结在民生新闻报道上的得失,认为民生新闻要深入人心,必须从民众关切点入手,努力把大众关心与政府用心紧紧连在一起。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收到民生新闻报道的良好传播效果。2011年初,政府加大力度进行安置房建设,这显然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如果按以往的方式,多半会采取综述性新闻,篇幅大,数字多的成就性宣传。这种官样文章,不会引起读者共鸣。于是,《皖江晚报》推出“我等我家”系列报道,从拆迁后等待搬进新居的一户户居民写起,生动具体,有血有肉,充分描绘出他们忍受暂时困难,等待安置房建设早日完工,过上幸福美满新生活的那份期盼和渴望,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不断加快安置房建设的努力。这样的宣传,感动人心,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收到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皖江晚报》走民生报道的创新之路,摒弃了说教式的宣传模式,灵活多样,活泼生动,深受读者欢迎。今年4月15日,推出栏目“美美有话说,铿锵民生行”,这种接“地气”的报道模式,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小创新带来大影响。这一栏目的开设,首先从内容上要求记者拿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态度,高度重视对民生工程的报道,变改材料为写故事,沉到基层,突出现场,捕捉细节。如5月3日《皖江晚报》在1版头条刊登的一期民生工程的报道,主题是美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奖补纳入民生工程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记者没有依靠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而是走进农村,走进村民家中,亲身感受村民生活的变化。通过描写村民谷常红一天的生活细节,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如谷常红家用上了自来水,垃圾也有人处理,门口通了水泥路,村里建起了健身广场等诸多新鲜的细节,让报道真实、生动、有趣。记者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新鲜的故事,远比一般性材料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比乏味的说教更具说服力。
在形式上,“美美有话说,铿锵民生行”栏目大胆创新,引入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这一传统艺术来“说”新闻,让新闻动起来、活起来,还以5月3日的报道为例,编辑用“快板”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说”出了新农村建设给村民带来的变化:“谷常红笑容挂脸上,咱农民生活变了样。柏油路铺到家门口,自来水接进屋里头。村里垃圾有专人弄,房前屋后可真干净。家门口就有健身场,以前可想都不敢想。设施和环境在改善,建设的成果看得见。惠民的政策多给力,过去和现在没法比。公共服务财政奖补,美好乡村昂首阔步。看看今日的新农村,可真是羡煞城里人。”在4月15日刊登的公共卫生服务给居民带来的实惠,“快板”是这样表达的:“公共卫生服务好,人均经费步步高。看病方便花钱少,体检不用掏腰包。个人信息联起网,病史病历能共享。政策惠民覆盖广,流动人口也上榜。重点病症多关注,走访跟踪送服务。老人儿童孕产妇,幸福来了挡不住。免费体检泽千家,健康档案惠百姓。强化保障促民生,同筑钢城幸福梦。”运用“快板”这一艺术形式,民生工程报道更加生动形象,读来朗朗上口,好读易记,入脑入心。
同时,“美美有话说,铿锵民生行”栏目还特别邀请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多次在国内、国际漫画大赛斩获重要奖项的喻梁先生,为每篇民生工程报道配幅新闻漫画。用新闻漫画的形式来宣传民生工程,虽然是首次尝试,但效果很好,与新闻报道文本相得益彰,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故事+快板+漫画”新模式代替了“政策+案例+数字”的老模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党委政府惠及基层群众的政策举措,让人感兴趣、看得懂、记得住,体现了为民办报、服务百姓的理念。
连续——长葆新鲜 脉络清晰
内容肤浅琐碎、报道浅尝辄止是业界对民生新闻最大的诟病。《皖江晚报》在民生报道上采取连续报道、长期专栏的形式,使得民生新闻长期不断线、连续有结果。比如“美美有话说,铿锵民生行”栏目,从一开始就敲定为全年性栏目,每周一至二期。由于长期不间断的刊登,加之内容生动活泼,读者有了一种看章回小说的感觉,阅读兴趣被激发,迫切希望“下回分解”,宣传效果良好。《皖江晚报》还根据该报实际,以民生作为切入点和视角,整合多部门精干力量,推出大型策划系列报道——“民生十三记”。本组报道以民生为切入口,选取典型案例,创新编排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以基层执行者、亲历者、受惠者为对象,以讲述个人的故事为主,来反衬出马鞍山的发展成就。在题材上,选取了平安、健康、教育、美好乡村、生态、老有所依、安居工程、文化惠民、畅行生活等十三个惠及全市人民生活方方面面、贯穿马鞍山惠民政策的重大改革举措,记录其酝酿、出台、实践全过程,以及一个个改变命运的故事。点面结合,同时创新报道方式,配以全新的版面安排,每期安排2-4个版,大体量、高密度、精策划,突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主题。该策划历时2个月,共刊登稿件60余篇,共推出13期33个整版。新颖的形式,活泼的版面,贴近百姓的温馨、感人的故事,使得“民生十三记”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获得市主要领导的批示表扬。在2012年度马鞍山民生工程新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民生新闻反映的民生问题,从实质上讲的就是我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民生新闻反映出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要与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宣传导向相吻合,总体把握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利于问题的和谐解决,传递出发展是党和政府的大事,发展就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皖江晚报》几年来在民生报道上的探索,为纸媒如何提升宣传品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农村;水利;改革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农村水利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是农业增产增收的保证,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须组成部分。党和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国家从2009年开始,开展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被列为小农水重点的县(市、区),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连续建设3a,每县每年总投资在2000万元左右(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农民投工投劳),建设内容主要是已纳入县级农村水利综合规划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包括塘坝(容积小于10万m3)、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75kW)、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m3/s)、灌溉机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容积小于500m3)等小型水源工程;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m3/s)、小型灌区渠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75kW)、控制面积2000hm2以下的排水沟道等。但是不可否认,农田水利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设施老化失修的现象依然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即以昌乐县农村水利为研究对象,对农村水利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若干建议。
1 昌乐县农村水利建设现状
昌乐县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185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68m3,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200m3,昌乐县占全国的1/8,处于极度缺水状态,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609mm,受季风性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降雨时间和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年降雨量的70%集中在6~9月份,致使汛期局部地区洪水成灾,干旱季度用水又极为紧张。
为了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解决干旱缺水,克服水资源短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在历届县委到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建起了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03座,塘坝407座,扬水站560处,机电井7550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63万hm2,节水灌溉面积2.98万hm2,旱涝保收田达2.6万hm2。近年来,我们按照新时期治水思路,大搞水利工程建设,完成3座大中型、102座小型病险除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是全市3个提前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的县(市、区)之一;已建成高崖水库向城区10万t供水工程、马宋水库向城区供水工程,初步解决了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59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8%。进行了高崖水库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开展了魏家沟、荆山水库、桂河及火山口等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支撑和防洪安全保障。
2 昌乐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水利设施抗旱能力不足
昌乐县现有的农田水利措施虽然已经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幅建设和整改,但是主体依然是20世纪7、80年代所修建的,工程质量标准不高,老化比较严重,很多地方的水利设施甚至已经坍塌而遭到废弃。由于降雨不均衡,干旱期对昌乐农业发展是一次严重的考验。2011年,昌乐县遭遇90a难得一见的干旱,部分村镇减产严重,甚至村民饮用水也出现了危机,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2.2 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昌乐县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力度,利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总投资2698万元,在营丘镇建设高效节水管道灌溉工程2000hm2;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投资2438万元,涉及营丘镇、五图街道95个村;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昌乐县2011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建设稳产粮田2400hm2,涉及营丘镇31个村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总投资2343万元;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包括丹河道治理,总投资2880万元,于河治理总投资480万元;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改造工程,总投资3720万元;河道疏浚清障工程,依法清除河道内影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及高秆作物和各类垃圾,堵复河堤缺口,完善河道堤防,恢复和达到河流的设计过流能力;田间排水工程,建成功能完善、排水顺畅的农田排水工程体系等。虽然总投资规模较大,但是分配到个人上则相对不足。
2.3 农村水环境破坏严重
受到部分城镇工业化发展的影响,一些农村水环境受到污染,此外,居民生活垃圾的无序排放等也破坏了一些水资源,再加上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体的污染情况不容乐观。
3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建议
3.1 创新投融资体制
重点拓宽融资渠道。金融部门要制定针一对性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支持民营水利,为其提供宽松的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投入。除注重城镇防洪等公益性工程建设投入外,政府要重点扶持农村饮水工程、小型蓄水工程和灌区渠系配套、抗旱排涝工程,增强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3.2 推进农村小型水利改革
明晰产权,创新建设体制。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可实行农民“自建、自管、自用、自有”,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视作私人财产,发给产权证,受法律保护。鼓励农户间按照互利互惠原则,调剂用水余缺,发挥工程和水资源最佳效益。
3.3 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
大力整治农村非点源污染、垃圾围村和生活污水乱流问题,同时对危害城乡水源地的乡镇企业,实行限期关、停、并、转、迁;严格控制养殖业发展规模。同时加大对水环境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敏.农田水利建设问题探析[J].水利天地,2012(09).
[2] 刘邦利.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