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施工变更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设计管理;思路
1 房地产企业设计管理的重点内容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设计过程可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最终产品分别是方案报建文本和施工图蓝图。这两个阶段的成果必须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 方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报建(有些项目需做扩初设计,并报批。这里将扩初视为施工图设计过程的一个阶段)。可以认为建设项目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围绕着这两个最终成果展开的。由于这两个设计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 其项目管理在执行组织的结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涉及到产品的市场定位,影响房地产企业后续的销售市场,且大量的成本控制应该是在设计阶段进行优化、控制。其主要流程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或委托设计院)、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
2 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程序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多轮的方案竞标,内部评审,专家咨询论证等,方法不一而足,希望能磨出一个精品来。但有时却事与愿违,要么设计成果偏离了目标,要么设计进度一拖再拖,延误了建设工期。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强有力的组织执行结构是必须的。
方案设计阶段有时可分为方案招标阶段和方案定案阶段。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及设计主创人员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从设计公司和设计主创人员以往成功的设计案例,以及他们的特长来选定设计公司。如从全国范围来看,做合院别墅,相对来说,上海天华公司实力较强。从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市场行销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方案设计阶段要进行风险管理。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的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其它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3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在方案报建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方案已经确立,设计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有序,因此此阶段的项目设计管理在执行方面与方案阶段有所不同。执行组织结构及管理流程相对简单。
在选定设计单位后,要对实施项目设计的工程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考查,审查其已完设计工程项目的图纸质量,对其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在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中,要依据设计公司的进度安排进行相应的中间环节控制,保证中间成果的质量,中间成果一般是指在建筑、结构及各安装专业初提及终提两个阶段所提资料图。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是成果审查,即组织规划设计部门和工程项目执行部门对设计图纸进行详尽的审查,必要时组织由规划、消防、人防、设计、合同等方面的专家提出整改意见,把设计缺失控制在设计阶段。在此阶段,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知识积累。
在房地产设计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方案阶段设计周期过长,留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周期较短,设计院加班加点赶图不能保证图纸质量,甚至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窘境。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对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成本控制关系很大。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总体时间管理上,一定要严格控制关键点的时间安排,以利于整体工作的顺利完成。
施工图完成之后,一定要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单位往往根据规范或以往的经验进行设计,如果设计时间紧的话,设计会相对保守。房地产企业需要多方面控制好开发成本,施工图优化是很集中的一环,优化的内容包括结构形式是否合理,外墙装饰材料使用是否体现产品的品质,各种配套管线的设计标注,建筑细部做法是否需要,等等都有优化的空间。房地产公司真正抓好这一环节,在建安成本的控制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笔者多年的经验测算,通过优化,一般可以节约建安成本的10%左右。所以施工图优化也是设计管理的重点之一。
4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设计管理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需要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初期阶段,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发现设计失误和疏漏等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帐,后变更。
4.2 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修改工艺技术,包括设备的改变;增减工程内容;改变使用功能;设计错误、遗漏;提出合理化建议;施工中产生错误;使用的材料品种的改变;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引起的修改,如基础加深。
4.3 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
设计变更无论是由哪个参建方提出,均应由设计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过分管领导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出具相应图纸或变更,并由工程管理部门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有关部门予以实施。但在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②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③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更要慎重;④设计变更应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背景,包括变更产生的提出单位、主要参与人员、时间等;⑤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如工艺改变、工艺要求、设备选型不当,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它原因;⑥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在施工之前提出。在施工验收工程中,只要不影响生产,一般不再接受变更要求;⑦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办理材料代用单。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确的,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4.4 设计变更的管理
设计变更实施后,设计管理部门要将变更发送至工程部,并注意时间,尽量避免施工完成之后再发设计变更,产生不必要的签证,从而放大成本。做好台账,做到有据可查。设计管理部门对于发生造价较大的变更应该开会进行总结,尽量在后续项目上在图纸进行完善。
要杜绝设计变更是很难避免的,但在设计管理上应该提高图纸质量,施工前仔细审图,在图纸会审时解决绝大部分设计问题,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对于控制成本、加快施工进度都是十分有利的。
5 结语
总之,房地项目项目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的管理和技术工作,而设计管理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已,设计管理需要紧抓房地产规划设计要点,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各地方特点,才能拿出高质量的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工程变更立项提出阶段。在该阶段多由施工单位(部分为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提出变更意向,并上报变更材料,其中需包括变更原因、施工原方案、施工新方案比选、费用测算。审计人员全程参与职能部门的方案变更。参与方案变更会。审计人员在参与方案变更会议时,秉承不缺位,不越位的原则,坚持全面了解,及时跟进的方针,方案变更会议中一般不参与变更方案的决策,但提出审计建议供建设单位参考。审计人员针对不同变更情况分别对待处理,审计的基本思路和参与办法是:变更的必要性审查,即变更的理由是否充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由谁提出来的变更,前提首先是有变更的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审计人员可能因专业领域的限制,一般不在会议中对方案本身发表意见,而是重点关注变更的理由。在需要进行变更的前提下,对均可行的备选方案进行经济比选。在方案变更会议上审计事先对备选方案做好性价比分析,在会议中予以反馈,以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为原则,同时对变更中存在利用不平衡报价的情形,明确提出相关意见。针对变更方案,制定相应的跟踪审计方法。对于变更包含的不出图内容需要进行现场计量,常规、单一事项现场施工、监理、业主、审计确认出具工程洽商单即可,而对于一些经过建设单位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对于不出具变更图部分的工程内容往往具有较大的计量难度,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审计实施方案。
2.合同变更阶段。原则上不进行合同变更审计,直接进行结算审计,结算时变更价款调整的原则必须根据招投标文件及合同进行价款的调整,包干项目不调整。特殊事例根据需要将结算工作提前开展并与建设单位共同审核,形成一致意见后即作为结算审计结果。对于变更及变更引起的连带签证的结算审计依据相关图纸、洽商单及合同条款等进行审价。未实施跟踪审计的项目。对于出具正式变更施工图的,主要审查变更形成过程中是否有过失方,如有应承担相应责任;如无,则归类到常规结算审计中。对于以工程洽商单形式确认的以监理、业主计量作为审计依据。此类审计主要是审查工程变更是否真实发生客观存在。
二、变更中审计对相关费用的处理原则
1.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功能的改变、材料规格或档次不符合设计的标准、设计图纸粗糙等原因都会导致设计变更。杜绝或减少此类变更需要控制好以下几个环节:建设单位应严格审查设计人员的素质及设计质量,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禁止通过设计变更增补项目内容、提高设计的标准、扩大建设的规模;当确实需要进行设计变更时,应对变更方案进行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审核。提高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严把工程变更关。建立完善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规范施工、设计、造价等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及领导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制定变更管理办法,严格程序办理变更;严格审查变更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对于重大变更项目立项金额预审,提前与施工单位沟通。
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多个行业和地方省级有关勘察设计的有关法规和实际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变更内容,工程设计变更一般指自工程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所进行的修改活动。设计变更应当以“优化设计、节约投资”为前提,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的工程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符合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项目规模和设计修改活动审批方式,具体变更阶段和性质阐述如下。(一)设计变更阶段。1.方案设计文件变更。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规定:对于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当有关主管部门在初步设计阶段没有审查要求,且合同中没有做初步设计的约定时,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即技术简单的小型建设项目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文件。在方案设计文件审查批准后,如需进行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应按照有关规定变更方案设计文件。2.初步设计文件变更。凡是中型及以上的建设工程,均应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技术复杂、政府投资或者备案立项的小型建设项目和利用世行贷款、亚行贷款、国债资金的小型建设项目应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分期建设的按立项核准及规划审批等相关文件确定。对于此类项目,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批准后,如需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修改,应按照有关规定变更初步设计文件。建设工程项目规模具体划分标准按照现行国家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标准执行。3.施工图设计变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确需修改的,凡涉及本办法规定的内容,建设单位应当将修改后的施工图送原审查机构审查。该办法所规定的内容为:(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2)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3)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还应当审查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4)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其他内容。(二)设计变更性质。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2015]662号令)第二十八条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内容需要作重大修改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修改。但该条例未明确界定重大修改的范围,结合水利、民航及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规章和地方省级有关工程设计变更的相关法规,将设计变更分为重大变更和一般变更。1.重大变更。重大设计变更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的建设规模、设计标准、总体布局、布置方案、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重要机电金属结构设备、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发生变化,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按原报审程序报原审查部门重新审批。其中,涉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规模等主要内容的调整还须经原项目立项及有关部门同意后,再办理有关调整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手续。2.一般变更。除重大设计变更外的其他设计变更为一般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确认后实施,并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必要时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
二、变更的原因和对策
工程设计变更既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主观原因,也有不可抗力、自然条件等方面客观原因。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变更的影响因素和实际案例,变更的原因和对策归纳如下。(一)目标工期不实际。在实际建设工作中,为了赶上某一个重要节庆、仪式及会展,或为了早日投产运营,政府有关领导或企业负责人强行压缩工期,进而采取建造成本高、后期质量效果不佳但施工速度较快的工艺。此类设计方案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常因项目主管领导、企业负责人等管理者变化引起变化,从而导致设计变更,拖延工期,但从技术层面来说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对策:政府官员或企业负责人常常不具备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在项目建设工程中,会把项目建设与年度的重要活动关联起来,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此时,作为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相关咨询单位应科学客观论证,给出可行的多个方案比选,说明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关键内容一定要准确、重点汇报。千万不要只按领导要求做方案,不大胆反馈存在的问题,糊弄领导,最终为工程建设埋下隐患。(二)前期调研不充分。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作阶段,一是对建筑材料供应市场调研不充分,如土地平整工程,填料可采取海沙、河沙、土石料等,若缺乏对周边可供材料进行充分调研和预判,等到实际施工时,会因设计采用的填料供应不足而修改设计方案。二是项目所在区域的规划、雨水、可用道路及码头等环境资料不足,导致因与规划不一致而变更设计,因设计排水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变更设计,因施工路网不可用而变更施工组织设计。对策:采取有效方式,重视前期调研工作。如召开调研会议、现场踏勘、到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咨询、到类似项目调研,深入了解项目周边环境资料,对于前期工作经历时间较长的项目,还应预测项目施工阶段的市场情况,并形成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备用方案。(三)勘察工作不到位。通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没有进行实地地质勘察就直接开展设计工作,或采用项目周边区域的地质勘察资料开展设计工作;二是没有对设计方案的重要部位进行详细勘察,如桥梁设计方案中的桥墩基础,应对桥墩基础所在位置进行详细勘探。由于勘查工作不完整,地质资料不充分,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技术工艺没有针对性,导致实际施工中难以操作,引起设计变更。对策: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分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工作,满足各阶段的深度要求。若遇到受现场客观条件、征地等原因无法开展勘查工作,因及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反馈,解决进场实地勘察遇到的问题,为设计工作提供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四)设计团队知识经验不足。由于我国各行业、各地方在一定时间内仍处于建设的加速期,工程设计人员需求量较大,新的设计人员不断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全国各地的工程项目,一方面存在设计经验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设计团队知识结构存在差距。设计方案的区域针对性差,过于照搬书本和规范,缺乏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和项目内容的统筹。对策:不仅是设计单位团队知识经验不足,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也同样存在。为解决存在的不足,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对关键部位、重要工艺及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召开专题论证会,邀请行业内的专家把脉,充分借用外脑,保证设计方案的技术可靠、可行、经济。(五)建设单位提高建设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提高建设标准,常常会引起修改局部设计方案、施工工艺、改变建筑材料等工作,从而导致变更设计方案、增加工程造价、延长施工工期等事项。对策:建设单位应在前期工作中充分调研和论证,多方案比选,并对项目建设过程及建成投产运营进行合理预测,减少甚至杜绝建设期间的设计变更工作。(六)工程量计量差错。工程量计量的基础是设计方案,同时也会出现因设计、造价等工作人员疏忽出现的错项、漏项、重项现象。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通常都急于开工,对工程量清单没有认真核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错项、漏项、重项等工程量误差大而引起工程变更,甚至出现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不符的情况,从而引起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变化。对策:为减少甚至杜绝工程量计量方面的差错,一要认真做好设计和设计准备工作,保证设计方案的依据可靠、详实、充分,关键、专项工作充分论证,从而保证设计方案有针对性,避免与实际不符。二要加强组织分工,明确审核内容和标准,建立设计、造价及建设单位独立审核、差异互核的机制。(七)施工现场情况变化。由于在设计阶段对现场环境、周边单位和村民需求的情况了解不全,在施工过程中,周边单位、村民提出如出行道路、排水渠、垃圾站、变电站等日常生产生活需求,表面上看是施工现场情况变化,实质上属于前期工作不充分造成的。同时,也有因项目周边临近区域发生原始地形地貌、规划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设计变更。对策:一是加强对项目选址现场和周边区域关联组织、群体的调研,收集详实的信息,并充分沟通和征求意见,合理匹配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二是积极与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所在地政府沟通,详细了解项目选址区域和周边的城市规划情况、周边项目规划及建设情况。以上对引起工程设计变更的常规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在此难以穷尽,但可总结归纳控制方法,争取在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减少甚至消除可能的设计变更,降低工程建设的不确定性,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三、规范设计变更管理
(1)成立机构,明确责任与权力,完善造价控制体系。编制造价控制实施细则,制订工作流程(最好用流程图或表格形式细化工作),建立日常会议与专题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
(2)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进度计划和图纸查看施工情况,通过各种方式与监理、施工人员交流、座谈,掌握施工动态;协助监理、建设单位审核变更、签证等发生的费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审计目标,为最终工程总结算审计做好准备。
(3)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在大中型工程建设中,发生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合理有效地控制。为防止施工图设计产生遗漏,除设计审核把关外,还应做好施工前的施工图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技术咨询工作。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造成的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力度,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全面开展施工之前,尤其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设计方案、设计范围及设计标准的重大变更,要慎之又慎,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4)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发生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都应履行签证程序。做到确定变更一次签证一次,避免“一揽子”签证或日后签证。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杜绝定性化和含糊不清的签证,对量和价都要明确,避免管理不到位,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5)公平、公正、合理地处理索赔。索赔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处理,处理索赔必须注意计算索赔费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如对窝工费的计算,一般应考虑施工承包方将人员调到别的工作岗位这一因素,实际补偿的费用仅是工人由于更换工作地点及工种变化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而发生的费用,这样的计算方法承发包双方均能理解和接受。
施工审计的人员组成及策略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按工程进度划分财务审计阶段,进行工程结算审计。按专业特点分工程和财务2个审计小组,工程小组由注册造价工程师、工程师等人员组成,主要进行阶段性的结算审计工作;财务小组由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等人员组成,主要进行工程财务核算方面的审计工作。2个小组同时要对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进行审核,并编制或取得流程图,工程小组要对招投标、合同、监理进行审核,财务小组对项目法人制度、资本金制度进行审核。
2个审计小组在施工现场根据审计方案拟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对进度情况进行记录,对确定的内容进行审计,并对审计中发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根据问题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后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提出解决方案。相关问题与被审计单位商讨认定后,由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签章,由被审计单位进行改正和落实,同时审计人员还应注意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
施工审计方案的编制
审计方案是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内容及其时间等做出的详细安排。
1施工审计方案的基本特征
(1)对需要审计的建设项目,审计人员首先应了解工程情况,进行现场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论证审计方案,提出审计目标,然后编制施工审计方案,并围绕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
(2)明确审计重点。由于存在人力、物力、财力及精力不足等因素,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施工内容都进行逐一的审计。再说过多对施工内容进行干预会导致被审计单位工作上的对立性,降低审计效率,因此只能对重要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审查和评价。在审计目标已设定的前提下,审计内容和重点就成为审计方案的核心事项。
(3)审计方法的可操作性。现代审计讲究技术和方法的科学性,追求成本效益。对一个建设项目如设定了审计目标、确定了审计内容、规定了期限等,最终采用什么审计模式、以何种方法来完成,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是否符合每个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能否为审计人员熟练掌握与运用,是否符合被审计现场的实情,这需要经过全面权衡后确定。
(4)各负其责、按程序办理。参加审计的人员,从项目计划选取、审前调查,到审计方案的拟定、修改,再经过审核、审批,直至开展施工阶段的审计等,应按规定的程序、步骤和权限开展工作。
2施工审计方案的内容
根据审前调查的相关资料和建设项目特点,认真编写审计实施方案,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概况,审计工作依据,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和重点,审计组织机构及成员分工,审计工作流程,审计要求,各阶段工作目标,计划及规章制度。还需建立分级责任制,落实到人。实施方案中如有必要需制定一些相关图表,这些图表主要有:
(1)审计、业主、监理、施工、供货等相关方职责关系图;
(2)投资审计流程图;
(3)工作量月报审核表;
(4)设计变更及核定单(签证)费用操作流程图;
(5)索赔受理流程图;
(6)材料设备价格费用审核流程图;
(7)分阶段办理工程预结算流程图。这些图表要辅以文字说明,阐述主体相互关系和职责。实施方案制定后要与建设等相关单位进行详细交底,并形成交底文件,明确责任,避免出现问题相互扯皮。
施工审计的开展
1施工审计点的设置
施工审计是随施工进度、投资和质量控制情况等开展全方位审计的方法,施工审计与施工过程同步进行。如果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审计的话,就不可避免地会妨碍施工,因此须设置跟踪审计点。跟踪审计点的设置是施工审计的关键,他直接关系到审计的质量和效果。跟踪审计点是在制订审计方案时就基本确定下来,他有3种形式:可以是一个施工过程,一项施工管理活动,也可以是审计设置的一个独立于管理的程序。采用的形式要告之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方案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现场情况和施工进度作适当调整。确定跟踪审计点的审计人员一般由具有施工现场工作经验,熟悉施工作业流程,掌握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的注册造价师、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担任。
2施工审计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的施工,包括制订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准备、开展施工、监理、工程变更、签证等一系列环节。施工阶段往往是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的主要环节。所以在施工跟踪审计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审查履行合同情况。审查参与建设项目管理和实施的各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如有变更、增加、转让或终止情况的发生,审查其真实性、合理性及合法性。
(2)审查建立内控制度情况。审查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如审查工程变更签证、验收制度;材料设备采购清点验收、领用制度;费用支出报销制度等。督促和指导建设单位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以确保建设资金的合理、合法使用。
(3)审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发展的眼光,提出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的建议,促进施工单位优化施工方案,降低项目成本,保证建设工期。
(4)严把工程变更审核关。施工方案的调整、变更不仅影响工程进程和质量,而且影响工程投资。施工单位低价中标后,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寻找各种理由提出变更,增加利润。对此,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工程变更程序和规定提出变更申请,说明变更原因,提交变更和实施方案及预算报价,经监理审核、签证和建设单位认可后,报审计组审定。做到“先算账、后变更”,“先签证、后施工”。
(5)严把现场签证关。在跟踪审计中应加强对现场签证的审计监督,有效控制虚假签证。
(6)加强施工监督,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
(7)加强物资采购审计。物资采购审计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材料设备采购等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材料设备质量并降低采购成本。
(8)审查工程结算和工程财务资料,核对材料决算表,超、欠供材,材差计算是否正确,结算凭证是否真实合法。
(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查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步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
施工审计实例
1工程实例1
某新建工程地处河漫滩地段,土质松软,有27.54km需进行深层搅拌桩地基处理,深层搅拌桩设计掺8%水泥,投标单价为33.91元/m。其施工工艺流程为:定位对中预搅下沉制备固化剂浆液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移位。审计组从工程开始就高度重视该分项工程,经过研究认为,仅就桩的工程质量上来讲,采用轻便触探法、抽芯检验、静载试验等方法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获得的检测结果不能满足审计要求。因为这样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检验桩身是否有断裂,水泥土强度、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而对桩长的检测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值为桩长的l0%左右)。对长27.54km近1000根桩的基础工程,如果每根桩都人为地减短2m,那将造成巨大的质量隐患。通过分析,审计组确定了跟踪审计的重点,制定出相应的取证方法,并进行取证记录。
(1)监控桩径及搅拌的均匀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取证方法是在钻孔前,对钻头进行测量,随后不定期到现场抽测钻头,拍照取证并记录。
(2)监控桩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取证方法是在每个钻杆上标示出刻度,以便观测钻进孔深度,进行现场测量记录。
(3)控制水泥掺入量。加强现场监督,确保水泥实际用量,使水灰比达到设计要求。
2工程实例2
某新建道路工程原设计素土填方约145600m3,8%石灰改良土回填部分约113500m3。投标报价素土填方为3.6元/m3,8%石灰改良土回填为85.1元/m3。其后施工单位提出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建议全部采用8%石灰改良土进行回填。建设单位为了赶工期,设计单位也为此方案能提高工程质量,表示同意。审计组会同建设单位经过认真研究招投标文件及相关资料认为: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在措施项目清单里已经计取了赶工措施费,而要全部变更为8%石灰改良土进行回填将增加工程投资1186.64万元。再说按照设计方案素土回填也能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审计组不同意全部变更为8%石灰改良土回填方案,随后召开现场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经参建各方一同论证后,最终取消该项变更。
结束语
Abstract: as the houses of the product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of labor, materials and energy are quite larg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how to carry on the whole proces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maximize enterprise investment income, and it is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and difficulty.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to housing project whol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的。然而,目前绝大部分的建设项目都仅仅开展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很少进行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而造价工程师、财务人员目前普遍未能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只是事后复核,效果并不明显。事实上,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加强成本管理是当务之急。唯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措施
1、房屋建筑工程决策阶段成本管理
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对项目的工程成本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的高低。在项目决策阶段应重点从如下方面管理工程成本:(1)建设规模。房地产的建设规模的选择对工程成本影响尤为重要。根据实力选择合理开发规模,有效利用资金、技术、设备。在开发实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规模效益不是无限度的,它受市场、技术、环境等资源的制约。因此,合理的建设规模是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成本支出的有效与否。(2)建设标准。建设标准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的高低、指导建设的作用。因此,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应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坚持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建设方案的选用应体现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先进和适用是对立统一的,不能单独强调先进而忽视适用。房屋采用砖混、框架、剪力墙、筒体等不同结构等不同类别对工程成本都有很大影响。(3)建设地点。建设地区的选择应考虑包括土地费用、土石方工程费、运输设施费、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费、机械设备费、生活设施费等。其次,还要进行住宅使用费用的比较,包括给排水、污水处理费用、交通费用等。这些费用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和管理。(4)材料设备。在材料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尽量选用国产或进口一些技术资料就可仿制的材料设备,注意进口材料设备之间、国内外材料设备之间配套问题,同时注重保证进口设备顺利安装、调试、操作、维修所必需的技术资料的随机引进,或单独引进技术资料,然后仿制设备。这样不但节省投资,还可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2、房屋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成本管理
设计阶段是管理工程成本的重点阶段。在方案设计开始时,根据设计合同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各项费用指标向参加该项目设计的专业负责人交底。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设计所确定的设计原则、设计范围、设计内容和设计概算进行。施工图阶段限额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的管理上,经审查批准的方案设计工程量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一般不准突破。工程经济专业负责人将批准的方案设计概算中各单位工程的工程量和相应的费用分解后交给各个专业负责人,供各专业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管理设计使用。单位工程的工程量是指方案设计阶段各专业给工程经济专业所提供的概算条件,其中包括工程量、技术规格等。相应的费用是指工程经济专业根据各专业所提供的概算工程量和现行的概算指标和设备、材料价格计算出来的工程费用。若各专业在方案设计阶段给工程经济专业所提供的概算条件及工程经济专业所计算出的费用与批准的方案设计概算不同时,以批准的方案设计概算为准。尽可能把变更管理在设计阶段。对工程成本影响大的变更,要先算帐后变更,以使工程成本得到管理。并且要严格设计变更内容和变更费用审批制度,把设计变更发生的费用降到最低,除非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否则任何人员无权擅自更改设计。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方法较多,其有效的途径可以从降低成本,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l)、优化施工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应组织专家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外,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应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管理工程成本,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比如,每个工程项目建点初期,都要涉及临时设施搭建问题,对临时设施可以采取自建、租用、自建与租用相结合等方案,每个方案成本投入是不同的。对工期较长、人力较多的项目,一般以自建为主,对工期较短、人力很少的项目,则以租用为主。在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选择上,更需要有一个方案比选问题,机械费用比例很大,购买或租赁要经过充分论证。
(2)、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加强施工组织。根据施工现场的工作面及工程量的大小合理安排作业工人的数量,协调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的工序交接工作,确保工序搭接紧凑,保证施工进度。进度控制好了,周转料及施工机械的使用成本也就的到了保证,管理人员及相关配合工种的人员的工资及管理费也就得到很好的控制。
(3)、抓好机械与材料管理。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计划,要充分考虑资金的合理运转和现场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机械的进退场,特别要注意材料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