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入学教育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 新生

部分大学生入学后,出现对新的学习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出现对新的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一些系列的“不适应”问题,少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个别新生甚至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学习的质量和心理健康。新生入学教育是他们的第一堂课,除了了解学校、专业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知大学的学习方式,掌握人际交往、生活方式,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这就要求,传统的入学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需要将新生的心理健康纳入到入学教育中。面对入学教育时间短、面广、“不适应”心理问题突出的特点,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成为入学教育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大学新生入校后出现 “不适应” 的心理情况

通过对新生入学的了解和观察,新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适应:

1、生活不适应。由于环境陌生,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开始,由于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在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下,新生容易产生孤独感,挫折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2、心理不适应。由于高中生角色向大学生角色转换的不及时,高考的落差和同学间的差异,导致部分大学新生出现失落感、失宠感、自卑感,出现焦虑、责任等心理不适的情况。

3、学习的不适应。由于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差异性较大,教学方法和模式与高中不同,对专业的认识偏差和喜好不同,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状态有较大出入等,出现了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惧学等学习不适应的心理障碍。

二、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内涵

新生 “不适应” 的心理问题对入学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在入学后较短时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入学教育的一项新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如何发挥好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在入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景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共同商讨、活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 ,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帮助学生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的教学活动。

三、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在入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团体心理辅导强调“知、情、意”,注重让学生情感共鸣,积极体验,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能有效地解决新生出现的“不适应”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达到预防的目的,使其快乐的成长,是入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1、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是入学教育的新要求

由于新生入学后出现的不适应具有相同性,诱因也具有相似性,团体性是这一群体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团体心理健康辅导通过针对新生的群体性特征,以班级、专业或者相同问题的新生通过设立特定的活动场景,让新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实现引导,使其积极主动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所以,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是入学教育的新要求,是解决新生“不适应”心理问题的主要形式。

2、团体心理辅导使入学教育寓教于乐,易于学生喜欢和接受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通过分享、典型案例讲解、教师的引导等,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对大学生活学习正确的认知,从而快速的适应大学,健康成才。

3、团体心理辅导节约了入学教育时间,效果良好

针对新生出现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具有普片性,如何短时内做好引导,是一个关键问题。在短时间内通过一对一的辅导教育实现入学教育是不太现实的。针对新生在学校里扮演“求助者”和“助人者”双重身份,相互影响。通过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有针对性开展专题团体辅导,发挥学生的双重身份作用,让学生在团体辅导中有理论,有实践,有体验,有分享,获得多重的反馈,从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达到解决大学生活“不适应”的心理问题。

4、团体心理辅导使入学教育的体验性增强

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某一问题,设计情景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知问题和解决的辅导,让新生认识和了解在学校期间可能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惑和不适应。将传统的入学教育课堂讲授转变为不场地受约束的体验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参与,达到情感共鸣,实现对入校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适应有所认识和了解,掌握其自我调节的办法,从而达到快速的适应大学生生活。

5、团体心理辅导使入学教育的预防性突显

新生入学后,对校园生活、人际关系、饮食起居等一些列新的生活学习开始了认识和适应。在认识和适应过程中,由于新生自我经历和性格等因素,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和行为问题,导致大学生活学习不适应。通过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通过团体活动设计,针对可能会出现的认知偏差和行为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我认识和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重点在于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预防,从而让新生的“不适应”自我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通过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对已经出现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同学及时发现和矫治,并对后期的心理咨询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它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不适应”现象,有效地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矫治、预防和发展,并重点在于预防和发展,有利于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帮助新生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焦虑等带来的心理困扰,防止心理问题的产生,让他们健康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炜炜.大学入学教育浅谈[J].科技信息,2010年29期.

[2]刘鑫.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4期.

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字: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一、为什么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各类高校近年来大幅度扩招,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许多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要求不相称的思想。主要表现:(1)政治思想观念十分淡化。有些学生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可有可无,唯有金钱是真的”,在他们的思想上认为“谁富谁光荣,谁穷谁狗熊”,“谁赚大钱,谁发大财谁就是英雄好汉”等等一些非常极端的唯物主义思想,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热情,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志向。认为考上大学,个人理想就已经实现了。因此,对待学习,马虎从事,抱着“60分万岁”的思想,到了要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甚至考试作弊。(2)集体主义观念弱化。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团队意识观念很薄弱,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和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3)人际关系僵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和发展。因此,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社会人之间都应建立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彼此尊重的和谐人际关系氛围。因为这对提高学习效率,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

二、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入学教育和常规教育。大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也是他们思想最为活跃的阶段。他们考入大学前,大部分同学对高等院校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如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舒适的大学生活。当他们进入大学后,一旦发现现实与想象存在差距就容易产生失望、消极,甚至抵触情绪。也有一部分学生入校后产生大学要好好放松自己的想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针对这些消极不健康的思想,应集中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一入学就需要引导他们摆正自己的心态,教育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教育他们遵守各项校规校纪等正确观念。在大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需定期给他们讲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学生毕业时找工作时应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就业观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观念、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精神。

2.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求知欲强,特别是城里长大的小孩,他们视野开阔,见识面广,对事物好奇心重,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形势、“热点”、“焦点”问题的认识的教育,进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地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对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现在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是一天,”的懒散心理和抱着“考试及格万岁”的消极心理。然而我们不应该放弃或松懈,我们更应该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从严治教,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就要从他们大一入学的第一天抓起:在上课考勤、作业、考试等每一项工作中都应该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同时,老师本身更应以自身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给学生以正确示范。

三、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1.班级量化考。这种做法用于对大学生的管理,很多人可能觉得做法有点幼稚,其实不然,现在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致使大学生自觉性差、自我约束力不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仅仅靠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来约束这部分学生,使他们能逐步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针对班级全体学生自觉性不同的情况,我认为建立一个班级量化考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行班级量化考核时,应该提前在班级内建立一个监督小组,对班级每个同学的行为监督做到公平公正。

2.班级活动。班级的集w活动不仅是加强集体自身建设的措施,而且又是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作为年青人,他们仍然还具有十分强烈的“童心”,他们仍然“爱玩”,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除了采取教书育人和班级管理等手段之外,还必须通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适合青年人特点的活动来增强思想教育。班集体活动应以班委出面组织,采用一定的强制性,这种必要的强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

3.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大学时代的班会不同于中学时代,内容相对深刻、教育意义更加深远。其中最有代表的一种形式是主题班会。结合社会大形势,定期召开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的主题班会,定期召开这样的主题班会,其班级氛围热闹而融洽。

4.深入学生内部。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性格和想法,做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应该抓住不同学生性格和心理特点,因人施教,小错必纠,大错必严。对于自尊心比较强而又是偶尔犯错的学生,点到为止,对于违纪比较严重的学生,一定要深究犯错根源,触及问题实质,给予严厉批评。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应该常提醒注意,防错于未然。对于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我们要深入了解实情,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和处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做到以上针对性的做法,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平常生活中深入学生内部,经常与同学谈心,经常到学生宿舍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每位同学的家庭状况,掌握有用信息,把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结语:大学开篇之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天下多种学问,尤以做人为大,故称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召唤思想觉悟的重大责任,大学老师在为大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也应该致力于大学生思想,志向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因为这不仅深刻体现了21世纪社会主义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更是中国崭新时期的教育理想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鲁雷 .论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2000年S1期

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经常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各高校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1.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仅包括身体、智力和能力的健康发展,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在高校全面、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消除应试教育体制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麻木思想和忽视心理,有力地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及时剖析心理,及时纠正、解决问题,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有利于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基础保障。要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助力,引导教育大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及时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全面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坚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圈,促进思想政治觉悟的不断提升,将知识转化为综合素质。

3.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填鸭式灌输,追求的是数字化的升学率;传统家庭的“温室教育”,实行的是溺爱式圈养,追求的是最大化的大包大揽,完全忽视了学生的独立自主空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生存能力,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们一旦走入大学校园,面对需要独自思考和生存的新环境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应试教育和“温室教育”所带来的弊端,通过心理教育方法,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增强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及时汇总分析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充分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适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疏导,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摆脱心理困扰,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1.注重入学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新生入学初期,大学生处于人生转折的路口,各种思想冲击和心理变化随之而来,把握不好,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注意把握新生入学这个重要的时期,通过正反面教育、参观学习、生活实践、人际交流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强化一对一的心理交流和辅导,传授他们心理调适方法,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未来将面临的挑战,正确看待自己在适应转型期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变化,充分地做好准备,有效地调适心理,及时地规范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调节适应能力。具体而言,正确发挥高校辅导员的职能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通信设备、教学设施等科技手段,放下身段走入大学生中间开展多样性的心理辅导教育,拉近师生关系,增强他们的存在感和归属感。同时要善于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协助作用,培养两名班级心理委员(男、女各一人),让他们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开展集体拓展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注重心理调查,掌握大学生的适应情况心理调查能够及时直接地掌握大学生的适应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它是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校园里面,可以充分利用心理咨询、问卷调查、模拟测试等方式,深入大学生开展广泛的心理调查活动,把握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教育。对于严重适应不良、家庭贫困、心理健康有问题、学业困难、身体残疾或有特殊疾病的特殊学生群体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建立相关学生的特殊档案信息,从物质、精神、心理多渠道、全方位地加以关心。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团结学生合力做好思想引导、精神鼓励和心理疏导工作,最大限度地给予特殊学生群体合理的资助。

3.注重课堂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一,强化品格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品格素质教育主要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德行修养水平为目的,不断增强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自控力、责任感、荣誉感的教育。高校应该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等不同的教学形式,积极广泛地开展大学生的品格素质教育,促使大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培养其果断、坚毅、自信的意志品质,促使大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冷静、客观、全面的思维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和现实。第二,强化情绪管理教育,增强大学生调节控制的能力。情绪管理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处于心理素质发展阶段,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情绪易敏感、情感易偏执、行为易冲动。因此,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把情绪管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实践,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正确认识自身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充分利用积极的情绪状态,克制消除负面的情绪状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第三,强化心理动力教育,增强大学生求知拼搏的能力。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理想抱负、成就动机、求知欲、进取心和荣誉感。很多学生在努力奋斗成功步入大学校园后,阶段性成功的自我满足与陌生环境的自我茫然相冲突,反而产生困惑,不知道想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内心缺乏前行的动力。针对这种现实情况,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特别注重发挥心理动力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坚定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的人生动机,养成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求知、不断进取,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

三、关注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与专业理论教师不同,辅导员在学习生活中与学生相处的机会多、时间长,师生之间的感情深厚,容易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在学生的自我认识、品格养成、情绪调整、人际管理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高校辅导员面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态度、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得当与否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强化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培养。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铭记自身的使命和职责,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面掌握工作的发展规律及变化特点,不断积累科学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2.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健全完善预防体系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切勿选择“单打独斗”的模式,应形成一种系统化思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等具体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班干部、学生、家长的影响作用,构建“四位一体”的预防应急体系。通过飞信、QQ群、校内网等交流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深入细致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动态,通过建立特殊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心理咨询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新生入学教育

怎样完美地开启大学生的新生活,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让独立学院学子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顺利地完成学业,为大学毕业就业做好准备,使自己学有所获,新生入学教育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把握90后学子的特点,探索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新生教育之路

独立学院的90后学子大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面广,但自主能力差,过度依赖网络;(2)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但理论学习差,团队意识薄弱;(3)思想开放,性格热情,但行为习惯差,想法做法容易片面和偏激。

为了对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并处于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大一新生给予及时而科学的指导,使大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熟悉并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人格、完善道德修养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地摸索,将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并将其纳入了大学生的常规教育教学体系成为了必然。

二、以逐步完善的新生教育体系为框架,为后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新生教育工作起步较早,现已逐步呈现了制度化与规模化的模式,构建了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新生教育体系。

1. 以班主任为核心,建立班主任助理队伍进行辅助

班主任队伍是完成学生常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独立学院的班主任大部分是任课教师,负责人数较多,难以将学生进行全面的管理,通过在2007年逐步推广的班主任助理队伍的建立,选拔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到低年级任班主任助理,使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增添了活力,也在新生中树立了榜样模范作用,增强新生教育的说服力。

2. 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教育

新生入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专业学了后干什么”,为了回答好这一问题,在新生还没有到校报到前,各专业就联系任课教师积极准备,在新生报到刚结束,通过专业任课教师和高年级优秀学生用讲座交流会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给予新生正面的回答,使学生准确理解学习专业课程和自己未来的关系,增强了新生教育的专业性。

3. 将大学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必修的课程

为了让新生更加专业地规划自己的未来,由学院统一安排,将新生的生涯规划课程编入常规教育体系,规定生涯规划课程为每名学生的必修课程,选拔组织优秀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取得证书后对该课程任教,同时在各系部和学院成立生涯规划辅导小组,以他们为骨干对新生进行专业的规划指导和解惑,增强了新生教育的全面性。

三、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要求,多途径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1. 新的起点、新的发展

入学前,通过随录取通知书同时发放到手的《新生入学指南》等资料将学院的基本校史、校风、校纪校规已然清晰告知接到通知书的新生,使其对大学生活有了基本的了解。

2. 强化引导、注意激励

通过军训,磨炼了毅力同时做到思想的凝聚与团队的合作意识的提升,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研讨会、交流会等多形式活动,通过对自身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和比较,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并加以明确的规划。

通过各类评比和比赛,使学生特殊的特长得以展示,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树立了榜样,并激励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

3. 网上网下室内户外尽是人文关怀

对网络的特别偏爱是90后学子的普遍现象。针对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条件,我院专门开设了理工校园网,为大家提供喜闻乐见的交流、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平台,通过建立班级交流QQ群,班主任在QQ群里进行交流和监督,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将班级动态掌握在可控范围内。

有部分学生不善于面对面的交流,也通过提供专门的学工、心理、投诉QQ号和电子信箱,为此类学生提供交流的渠道。

4. 关注健康心理,成就完美人生

针对90后特别开设的新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对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学院专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门的老师负责,各公寓设立心理辅导站和心理辅导室,各系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岗位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从开学的心理测试到一直为大家服务的心理咨询网站,专业的老师、完善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和较为成熟的硬件设施都一直对大家进行着无处不在的全程指导和人文关怀。

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证明理论。事实证明,随着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特色入学教育模式不断地完善与提升,已经逐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院每年学生人数在上升,但是学生打架斗殴、酗酒、旷课等各类违纪现象逐年下降,而学生通过在大学里有目标地学习,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类比赛获奖比例在逐渐攀升,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为学院的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为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大学生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余卫宁. 当“80后”辅导员遇上“90后”大学生[J]. 教育研究,2009:184-185.

[2]何华莉,沙文,王陶. 试析高校“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J]. 黑河学刊,2009:122-123.

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预科;入学教育;重要性

民族预科新生从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中生活步入预科院校,经过一年或两年的学习和生活后再结业进入目标院校,这个过程是特殊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预科新生能否在入校后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习观,对其能否顺利完成预科学习并进入目标院校,乃至对其今后的一生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预科新生在入校后要加快转换角色,准确定立位置,和谐融入新环境,培养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以积极全新的面貌应对新的环境。然而,角色的转换与环境的融入需要一个过程,它是入校新生不断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结果。入学教育,是预科新生入校后所接受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学习,在其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预科新生人际交往、学习及生活这三个方面分析做好民族预科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预科新生入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

1.1人际交往方面

对于新生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是陌生的校园、生疏的新群体,多数学生首次远离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以及其亲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在与他人交往中有意无意地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增加了交往的难度。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后不能马上交上新的朋友,知心的话无处说,常常陷入不为人所理解的孤独感之中。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就曾遇到过类似的案例。有的学生刚刚开学,人生地不熟,普通话又说不好,一开口别人就会觉得语音怪异,使其产生不愿张口,不敢开口的心理阴影,导致预科生一年都很少和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对其以后的大学生活乃至毕业后工作都造成不良影响。

1.2学习方面

预科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不齐,就如,有些地区的学生在小学就开始学习计算机,高考前就学习了VB等编程语言,而有的地区学生连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课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这就导致学生在预科入学后学习重点及学习方的不同。而基础知识弱的学生自然而然产生自卑、学习压力大的心理,这对其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及自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学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会指定教材,指定学习方法,上课细腻,面面俱到。而进入预科后,教师会从全局着想,教学方法不同于中学,授课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且只阐述重点难点,其它内容需要学生自觉地完成。这样一来,对于刚刚迈出中学的预科新生来说,很难摆脱已经养成的学习习惯,也很难适应预科的学习重点,一时会显得不知所措、无法应对。

1.3生活方面

新生刚入校,难免会想家、思念家人和朋友,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南北差异的饮食习惯,很容易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并且,现在预科新生都为90后,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处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来到预科院校,面对新环境,要迅速进入独立生活的状态,学生很难适应,加之接踵而来的学习任务,导致学生生活、学习两方面都不如意,进而产生厌学的现象。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类似的案例,新生刚刚入学,觉得生活条件及学习环境都不如家里及高中的好,在失落及对外界的不满中产生很强的抵触心理,不愿意去适应环境,经常旷课,甚至天天吃泡面或者外卖,在多次考试中都不及格,最后,虽勉强结业,但因为在校成绩不理想,没能选到如意的专业。预科新生若刚入校,在不了解周围同学,没有融入到班级的情况下就迅速进入课程学习阶段,不仅不会对其学习有所帮助,还很有可能对其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将不利于其日后的学习及生活。

以上问题,在预科新生中普遍存在,若发现不及时,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会使预科新生在入学后无法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从而导致自我定位不明确,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及生活将会有很大影响。所以,对预科新生进行入学教育非常必要。

2预科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预科新生从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中生活步入空虚而又多梦的大学校园,一切都是未知的。无论是周围的环境还是周围的人,从学习到日常生活,从角色到责任都发生了改变,它需要刚入校的大学新生能够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尽快转换角色,准确定位,尽快融入和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然而,角色的转换与环境的适应是一个过程,它需要入校新生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预科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新生适应新生活的关键,对于教育新生明确预科学习目的,了解预科学习特点,了解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强法纪观念,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素质,迈好大学生活第一步,有着积极的影响。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对新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帮助预科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生活、与人相处,确立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顺利完成预科学业,为以后的大学学习与生活铺平道路。

从教学经验来看,成功的入学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坚定学习信念、顺利完成学业,还往往使其终身难忘并终身受益。所以,入学教育至关重要,应根据预科新生的特点、教育内容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入学教育的时间和形式,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及新的生活状态。

3结语

预科学习是学生进入大学的基础,而成功的入学教育是预科学习成功的必要过程,作为专职的民族教育工作人员,深知做好民族预科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全面扎实系统的入学教育学习,使每一届预科新生都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环境,实现人生新角色的转变,为他们很好地完成大学学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预科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做好民族预科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需要我们民族预科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腾蛟.简论民族预科教育的方法和时机[J].高教论坛,2009(1).

[2]贾玉敏.大学新生面临的诸多问题及其入学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8(2).

[3]文敏.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