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学校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学校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三个平台

留守儿童的产生是我国发展转型期必然的产物,留守儿童主要出现在农村和相对偏僻落后的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和成长一直是党和国家长期关注和解决的重点,社会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对其的帮扶也越来越科学和到位。教育问题应该是留守儿童目前最为主要的问题,其在生活、物质上的欠缺由于国家政策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扶已得到较好的解决,当下解决教育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刻不容缓。由于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和长期与父母缺少沟通相处,而自身心身发展尚未健全,必然面临诸多问题。在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方面专指在学校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心理教育、生活教育、沟通教育等。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所接受的教育并不能简单地局限于学校教育,留守儿童在方方面面都会遇到教育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所以对他们的教育要考虑到其特殊性,关注到留守儿童的各个方面。

留守儿童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且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并非学校之力所能解决的,所以针对目前的留守儿童现状,应该以学校、社会、政府为三个平台建立网络化的教育体系,全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解决。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拓展社会教育优势和资源,调动政府教育为驱动力,切实保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随着时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了新的思路和突破。

一、以学校为平台,保证留守儿童的学习需要,促进其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自古以来都是育人的圣地,以学校为平台,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保证留守儿童接受教育,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首先,要满足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建立寄宿学校,保证留守儿童在适宜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对此,学校要保证校内硬件设施的配置,可以增设图书阅览室、亲子交流室、亲子热线等;还应该满足学生的娱乐活动,有条件地可以建立室内运动场。

其次,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学校应该组织教师队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层级,再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接受情况,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稍有落后,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关爱和帮助他们。此外,学校还应该开设各种兴趣班,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其性情,以此弥补留守儿童的心灵。

再次,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建立多方面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电话、QQ、网络平台等进行交流。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开发一款APP,让学校、学生和家长借此平台进行对话,实现多向互动。

最后,学生的心理教育同样不能忽视。近年来,留守儿童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出现多起校园暴力事件,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痛定思痛,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学校一方面要开设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室,引入专业的心理教师,同时学校还应该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协作。学校教育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其倾注爱和呵护。此外,对学校管理的监管同样重要,不能让学校职能流于形式,要切实满足和保证留守儿童在学校中的受到关爱和照顾。

二、搭建社会帮扶平台,让留守儿童在获得情感中学习

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是不容忽视的,使不少留守儿童受到了照顾和关爱,并且有的留守儿童通过爱心组织与“爱心妈妈”、“爱心姐姐”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应该借助这一力量来实现对留守儿童进行更好的教育。搭建社会帮扶平台,一方面是让社会力量组织更为系统和规范,另一方面可以统筹诸方力量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学习。在社会帮扶计划中一方面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提供应有的关爱和帮助,保证其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应该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成长,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帮扶并不是简单的捐衣捐物捐钱,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身,帮助他们解决诸多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联系“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切实感受到爱和呵护。同时可以组织“课后辅导志愿者”,让留守儿童之间,或和其他学校学生以及大学生之间展开一对一互助,这样既能通过外界的力量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学业、生活上的问题,还能够使留守儿童通过互助的方式,相互勉励和成长。社会力量、社会资源要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让留守儿童能真正融入于社会、适应社会、健康的生活于其中。社会帮扶只有深入下去,从留守儿童的情感、人际、学业等方面出发,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构建以政府为平台的留守儿童法律教育机制

我国通过政府力量为留守儿童的成长给予了充分的保障,同时对于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各项权益又制定了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政府力量最主要的是在于保证留守儿童权益得以真正得到保护。目前,留守儿童并不能通过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法律常识认识不清,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在面临问题时不知所措,深受伤害;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犯法、违法同样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而造成的。对此政府应该针对这种现象,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律教育,让留守儿童学法、懂法、用法。

学校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关爱核心;关爱方式;兑现承诺;父母义务;专项经费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274-01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的父母为城市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孩子的至亲关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到川江小学支教的这一年中,感受到川江小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不断凸显关爱、自信、自理、自强的特色。“活动环境生活化,环境布置情感化,教育器材自主化,校园生活家庭化”的川江经验已在全区推广。近年来,由于政府的高度关注,关爱照顾好留守儿童工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但是,反思留守儿童工作,我认为仍存在一些教育管理误区,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找到“走出误区”的路径。

一、确定关爱核心

留守儿童不是困难儿童的代名词,可能更多的人会把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划等号,直观的认为他们就是弱势群体。时下,政府及爱心人士基本上是采用捐钱捐物为主的帮扶形式,忽视亲情的弥补,自信的建立,以及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无形地给留守孩子一种心理暗示,你就是弱势群体、困难儿童。可留守儿童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农村中各个方面的的佼佼者,他们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走出农村,在城市拼得一席之地。是他们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他们也把先进的思想观念、先进的技术、以及劳动所得的财富带回了家乡,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是缩差共富的有功之臣。我们在教育留守孩子的时候,应该更多的用他们父母在外拼搏、奋斗的成功案例来鼓励孩子,让他们以自己的父母为荣,从小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优良品质,切忌给留守儿童一种心理暗示——我就是弱势群体,理应别人帮助。

其实相比留守儿童家庭来说,那些因父母无一技之长或有生理、心理疾病而无能力外出打工的农村孩子家庭,往往要宽裕得多。而这些孩子却因不符合留守儿童资格,享受不到留守儿童的特殊待遇,其实他们才是真正需要物质帮助的弱势群体。我认为政府应对留守儿童从年龄、父母单亲或双亲外出打工,离家里程的长短等作更明确的界定。

二、改进关爱方式

逢年过节,尤其是儿童节和春节,在尊师重教和送温暖活动的大背景下,也迎来了扎堆式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各界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让部分双亲打工留守儿童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他们阳光,他们灿烂——新衣服、新鞋帽、新书包、新文具、新玩具,还加一个大红包(最高的得到了3000元现金)。但是这些钱物往往是没有通过学校有计划的分配下捐给孩子的。当然,结对帮扶,尊重帮扶者意愿,无可厚非。孩子接受多多捐赠(如学校个别孩子得了六个书包),这不仅造成物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孩子与孩子之间新的不公平。原本是好心帮扶,却无意中伤害了另一群身心更渴望得到帮助的孩子。而得到资助的孩子领到钱物洋洋得意,长此以往,他们会懂得感恩与分享吗?一味给留守儿童捐钱捐物,只能让他们在性格上形成自私、守株待兔等不良品质,而未被定义为留守儿童的孩子则心理上既羡慕又嫉妒,心理极不平衡,想方设法“争当”留守儿童。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否考虑以校为单位,成立留守儿童帮扶基金会,学校进行统一的管理,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再分配,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让各项资助发挥最大化的功能。

三、兑现“结对”承诺

目前,虽然有许多的人都在关心留守儿童,但是不得不承认,部分人是迫于上级压力,完成任务似的才与孩子签订帮扶协议,但事实上从未履行承诺,甚至连关爱的电话都没有打过。这势必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不良影响呢?是不是在暗示孩子:大人说话不诚实,不守信用!希望社会各界人士、机关工作人员,不要一时冲动,要量力而行。特别提醒,各部门领导切忌平均摊派关爱指标,应主动自觉真诚的关爱留守儿童,尽量履行“结对”承诺。

四、强化父母义务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认真落实《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加大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保障了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动员社会各界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生理、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适宜的成长环境。构建起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区参与、社会协助、家长配合的帮扶机制。这项关爱工程意义,从宏观讲,是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微观看,直接受益者就是家长。可皇帝不急太监急,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家长,觉得孩子在家有人管了,误把爱心当亲情,自己当起了“翘脚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明显不够,甚至还有长期让孩子一人在家,不闻不问的,一日三餐没有着落,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不承担任何责任。政府应加大对父母履行义务的教育,仅学校办个家长学校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作为学校根本无力召集外出打工的家长学习,政府应加大力度建立起对这样的家长的管理体制,督促家长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五、设立专项经费

学校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第3篇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服务工作,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切实关心、关爱女孩和留守儿童,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优,将党的温暖和计生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实际,现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以党的十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地解决计生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为目标,切实帮助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提升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为构建和谐__,建成小康__作出贡献。

全乡农村外出务工计划生育家庭的留守儿童,其中独生子女户、女孩户中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儿留守儿童作为关爱服务的重点对象。

(一)开展结对帮扶。乡计生办要做好计生户留守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父母打工所在地和需要帮助的内容,确定重点对象进行帮扶。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等,净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二)开展生殖健康青春期教育。乡计生办要积极与学校做好联系,以青春期教育为切入点,对五年级以上留守儿童开展青春期知识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让生殖健康青春期保健教育走进课堂,使他们安全度过青春期,并为留守儿童免费检查身体,项目为测血压、体重、身高等,提高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

(三)落实流动人口跟踪服务。通过关爱计生留守儿童,经常与留守儿童父母取得联系,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惠民政策及子女所接受的帮扶,了解、掌握他们的去向,用我们的行动去感化他们,使流动人口能自觉遵守国家的计生政策,进一步开展流动人口跟踪服务。

(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奖励优惠政策宣传落实,确保农村计生奖励扶助及各项优惠政策惠及留守儿童家庭。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27日—4月5日)

组织各村(社区)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张贴标语、广播、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宣传活动,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力营造浓厚的关爱农村计生家庭留守儿童工程的宣传氛围。

(二)调查、摸底、上报阶段(4月5日-4月20日)

组织各村(社区)结合计划生育流出人口管理台帐,对本村范围内的女孩、留守儿童家庭逐一进行调查、登记。对因计生留守儿童本人或父母病残、患重病或死亡的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建立个案信息库,作为计划生育关怀帮扶和救助的依据。

(三)优质服务阶段(全年)

每学期对女孩、留守儿童做一次免费健康查体,上一节青春期健康教育课;建立留守儿童健康档案,对查出有疾病的留守儿童,及时与其父母取得联系,使其得到好的治疗。必须将独生子女户、双女绝育户教育救助、医疗救助、扶贫救助、生活救助等救助政策落实到留守儿童家庭。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乡计生办、学校及各站所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

学校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第4篇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1、强化了组织领导

全县及所查学校都成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所有项目学校的领导小组能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探讨留守儿童之家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制定有关工作措施。全县83所项目学校都建立了考核制度,将留守儿童之家考核结果纳入校长年度考核内容。秋季开学检查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全面掌握了基本情况,找准了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目标。促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规范化。

2、健全了规章制度

各项目学校都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留守儿童生活制度、学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结对帮扶制度等。绝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变动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底子清,信息准,情况明。多数学校相关制度上了墙,能按照各项制度要求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3、加强了硬件建设

除个别学校因实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正在维修加固外,绝大多数学校硬件建设基本达到省定标准。留守儿童之家的活动用房面积都超出20平方米,配备了电视,安装了亲情电话,配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和文体器材,能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娱乐需求。杨庙中学小学为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便于学生学习,观看影视节目,亲情电话使用率高,电话记录详细,有的一天多达30余人次。杨庙邱园小学将亲情电话通话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科学安排,每天中午12:10-12:50对一个班级开放。

4、开展了结对帮扶

各项目学校都建立了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悉心辅导,生活上热心照顾,适时进行谈心交流。实验中学建立了“爱心妈妈”、“家长”、帮扶“2对1”(1名学生和1名教师帮扶1名留守儿童)、青年文明号集体和精英青年志愿者结对100名农村特困留守儿童等关爱队伍,让留守儿童真切地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情。刘集中学号召非留守儿童中的优秀学生做留守儿童的爱心伙伴,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随时随地帮助结对伙伴解决一些小困难、小问题。仲兴中心小学开展小手拉小手活动,发动优秀学生志愿者帮助留守学生。仲兴中学坚持实行“家长”制度,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

5、丰富了活动内容

一是注重道德品格培育。实验中学开展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征文活动。杨庙中学各班举行了《心存感恩立志博学》主题班会----我爱爸爸妈妈,留守儿童纷纷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九湾中学定期组织留守学生观看影片和专题片,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各项目学校积极组织留守儿童举行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拔河、象棋、围棋等体育比赛,举办留守学生书画作品展,文艺汇演等项活动,着力培养留守学生的体艺特长和兴趣爱好。新马桥高湖小学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科普活动、带领留守儿童赴镇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参与文体活动。

三是进行心理健康疏导。部分项目学校配备了兼职心理教育教师,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动与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对留守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指导与心理疏导。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1、少数学校因实施校安工程,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没有落实,无法正常开展活动。

2、活动室设施配备不到位。多数学校活动室图书、报刊数量不足,文体器材单一,满足不了留守儿童活动需求。个别学校亲情电话没有开通。

3、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大。有的学校规章制度针对性不强,没有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制订。有的学校尚未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有的未及时更新数据。部分学校没有亲情电话记录,未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4、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摸底、统计做得不够细致。未能按要求及时更新数据,留守儿童的有关信息不够全面。

5、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不够规范。部分学校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内只有一张留守儿童登记表,缺少反映留守儿童成长与进步的相关材料。有的学校成长记录袋内装的仅仅是学生的作业本、考试卷。

6、软件资料不齐全。部分学校不注重软件资料的积累与整理。有的学校甚至提供不了关于留守儿童活动开展的材料。

7、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性不够。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疏导工作比较薄弱。

8、部分学校不注重对留守儿童之家的环境布置与氛围的营造。同时,信息报送及有关留守儿童活动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比较薄弱。

三、下一阶段工作要求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校要成立留守儿童协调小组,近期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不断创新工作内容与方式。

2、健全规章制度。要建立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等项制度。要做到领导小组、管理制度、活动计划、组织网络图“四上墙”。

3、硬件建设要达标。凡是活动室尚未落实的,10月底前一定要落实到位。室内要配备200册图书,或每两个月流动图书不少于100册,10种报刊、20件文体器材,其中围棋、象棋不少于4件。亲情电话必须安装在活动室,要有完整的电话记录。

4、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关键在校长,基础在班级,落实靠教师。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以“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鼓励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开展小手拉小手活动。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五老”人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5、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册。留守儿童人数较少的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及时将各类反映留守儿童成长进步的相关材料放入成长记录袋内。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的学校,可以使用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册,用表格和文字实录的形式记载留守儿童成长轨迹。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参加一至两项文体活动,每月读一本好书,促进留守儿童全面进步和发展。

6、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展留守学生喜闻乐见的道德体验、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项活动。要努力创造条件,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通过开设心语信箱、倾诉信箱、视频聊天室、爱心小屋等,与留守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情感交流。让留守学生的心理话有地方说,委屈有地方诉,心结有地方解。加强对留守儿童辅导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的理论培训。

学校留守儿童帮扶计划范文第5篇

一、活动目标

留守儿童指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父母均连续外出工作数月,或全年累计外出六个月以上的在家儿童。此项关爱活动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启动家长结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工作网络,促进留守孩子健康地成长。通过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进一步引起政府的重视及全社会的关注,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内容

(一)家长的条件

由妇联组织女干部、热心妇女,共青团组织团干部、团员,关工委组织老同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志愿者,及各行各业具有爱心、愿意帮扶留守儿童的个人,在家长自愿的情况下,做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家长的条件是,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充满爱心,身体和心理健康,具备一定家庭教育经验的热心人士。

(二)家长的主要任务

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关注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帮助纠正其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给予父母般的关爱,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家长的工作职责

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及兴趣爱好。重点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具体的工作职责有:

1、定期找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了解有关留守儿童在校表现情况。

2、定期与留守儿童谈心,检查、辅导家庭作业。

3、经常与其父母交流该生学习、生活、思想状况,与现监护人一起共商对该生的教育管理措施。

4、陪留守儿童过一次节日。

三、部门职责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县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依托,在县妇联设立结对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结对关爱活动,统一要求,制定措施,督促、检查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建立结对信息库,形成全县结对家长和留守儿童信息系统档案。

各乡镇由所在地妇联牵头成立家长工作联络指导站,整合乡镇妇联、共青团组织、学校、老年人组织等资源,根据就近就亲原则,寻找家长,做好家长结对关爱留守儿童的报名、登记、审查工作,建立家长和留守儿童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家长和留守儿童结对情况。每年对家长工作突出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

在结对关爱行动中,各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结对信息库,定期了解结对情况,摸索经验。县教育局要建立全县留守儿童信息库。全县各中小学要建立本校留守儿童及结对家长信息库,鼓励教师志愿做家长,进一步将“德育导师制”经验运用到关爱行动中去,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留守儿童图书室等活动场所,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共青团要发动广大团干部、团员和留守儿童结对,并在少先队员中开展“少先队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关工委要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组织老同志担任家长。妇联要在结对关爱行动中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发动组织乡镇、村(社区)妇女干部和巾帼志愿者当家长。

四、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准备阶段(1-4月):

1、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做好计划部署和宣传发动。

2、乡镇成立家长工作联络指导站,配合当地学校做好留守儿童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3、召开结对关爱行动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确定一个结对试点乡镇,在试点乡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4、做好5月中旬举行启动仪式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5-10月):

1、5月中旬举行启动仪式、召开结对帮扶活动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2、各乡镇家长工作联络指导站落实要求,给留守儿童结对家长。

3、县、乡(镇)两级建立结对帮扶信息库,形成全面的信息系统档案。

4、对各乡镇结对帮扶进展情况不定期进行督查,促落实,纠偏差,树典型。 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建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关爱行动深入开展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