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意见征询及反馈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设项目 结算工作 效率
1 课题背景
对于企业来说,当一个较为大型建设项目进入竣工结算阶段,虽然项目已经完成,但由于整个建设工程参与建设单位数量多,资金量大,因此结算工作会变的十分重要和繁重。所以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规范工程结算的方法与流程,来保证工程结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结算工作质量及效率。
2 什么是工程项目结算管理
竣工结算就是指一个单位工程、单项工程或建设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完工后,经监理部门审核,并经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后,按照合同(协议)等有关规定,在原投标文件、施工图预算、合同价格及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调整预算和价格,由施工单位提出,并经建设单位审核签认的,以表达工程造价为主要内容,并作为结算工程价款依据的经济文件的行为。工程建设项目结算,对于加强项目建设内部管理,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促进项目建设单位及时收回预付工程款,保护基本建设资金安全,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项目的结算管理就是在结算的整个过程中,对影响结算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管理的措施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结算的进度和效果。
3 如何做好企业建设项目结算工作
3.1 严格结算审核管理制度、确定结算审核流程
企业较为大型建设工程的结算工作涉及到许多单位和部门,除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监理单位外,施工单位就会有很多家,只有每个单位都按照统一制定的结算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流程进行结算工作,就能保证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作为建设单位的企业在结算初期要对整个结算流程进行梳理,广泛征询各单位的意见,最终制定适用的结算审核管理制度,确定规范的结算流程,然后在各参建单位中统一下发、执行。
3.1.1 制定结算审核管理制度
①建设项目所有工程竣工结算,必须在工程验收合格后办理,对于未完工程或质量不合格工程不予办理竣工结算。
②建设单位督促施工单位于工程竣工后规定时限内提供完整、真实、准确的工程竣工结算资料,并由施工监理核查后报建设单位进行竣工结算审核。
③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由建设单位负责,聘请有资质的投资监理单位具体执行。各专业审核人员应认真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竣工结算资料进行审核,按财政部、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与施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核对。
a核对合同条款。首先对竣工工程的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合格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其次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优惠条款等,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应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制。b现场签证记录落实。现场签证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现场各专业工程师,项目经理审查复核确认。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均要留档。c落实设计变更。设计修改变更必须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或修改图纸。设计专业人员签字并加盖设计单位公章。经建设单位相关专业和监理单位专业审核同意,签证。d按图核实工程量。竣工结算必须按竣工图或施工图加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进行计算。e认真核对单价。按合同计价原则和计价方法确定。f注意各项费用计取。按合同约定方式。g防止各种计算误差。
④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应实行统一的编报程序、统一的计量规则和统一的审核方法。在结算的不同阶段编制相应的结算管理文件,参建单位均要按规范填写。如结算申请阶段的“某企业建设项目xxx工程结算编制说明及承诺书”;“某企业建设项目单项验收单”;“某企业建设项目xxx工程合同工期执行情况说明”;如结算初期的“竣工结算审核方案表”;结算完成阶段的“xxx投资监理公司审价意见征询单”等管理文件。
3.1.2 确定结算审核的基本流程
①施工方应在竣工验收后在规定时限内应实事求是完成项目竣工结算编制、自审、送审工作;投资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制定结算审核方案,对难度大、问题突出的内容还要提出具体措施,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造价审核。在结算过程中,最易出现而又最难解决的是工程项目结算纠纷。实践中,由于许多施工单位在报完结算后,会发现有漏项或少计情况出现,要求重新申报,从而造成建设方的审核计划一再拖延、扯皮现象不断。为此,在规范的结算流程时,本着避免此问题重复出现的风险,要求施工单位在报工程结算书的同时签署承诺书,承诺所报结算资料计算正确,无漏项,如在结算审核时出现此问题,所增加的造价不再计取。这样可很好地杜绝施工单位乱报、连续补报结算的情况出现,合理地避免双方的纠纷,使得结算进程加快推进。
②建设单位会同投资监理单位相关专业工程师按照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等要求对施工方送审的工程结算资料及其相关基础资料进行审核,并形成审核初稿。审核初稿在参建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审核定稿,最终再由建设单位审定后以意见征询单的方式反馈给投资监理单位。
③投资监理单位要确保审核质量,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按规定时限出具结算审核报告书,并对其负责。结算审核结束后,投资监理单位将结算资料和出具的结算审核报告书及时送交建设单位存档,作为工程财务结算的依据。
结算流程图:
为维护行政审批服务局良好形象,及时、有效地处理办事群众意见投诉,特制订本制度。
一、投诉内容及形式
群众投诉主要分为涉及行政审批服务局业务投诉和非业务投诉,其形式主要包括口头投诉、网络投诉和电话投诉等。
二、投诉处理流程
(一)对涉及行政审批服务局业务投诉的处理流程:
1、投诉受理
政务中心(监督运营中心)为受理群众投诉的第一责任部门。接到投诉后,监督运营中心应第一时间安排专人负责了解投诉原因、内容并办理投诉,填写《投诉登记表》。
2、投诉调查
(1)询问投诉者与被投诉者,了解事情经过,并做好记录。必要时,调看视频、音频;
(2)向了解事情经过的群众及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询问,并做好相关记录。
3、投诉处理及反馈
根据调查情况,监督运营中心提出处理意见。按照投诉事项不同,具体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1)对于投诉事项简单,能够当场答复的投诉问题,由监督运营中心人员协调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当场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在《投诉登记表》中写明答复处理情况;
(2)对于需由股室(组)、中心处理的投诉问题,由监督运营中心提出转办意见,报分管领导批准后,交有关业务股室(组)、中心进行调查处理,并在1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监督运营中心,跟踪督促,在意见反馈后将处理结果反馈至投诉人。
(3)对于投诉事项复杂,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调解决的投诉问题,由监督运营中心在接到投诉后1个工作日内提出协调意见,报行政审批服务局领导批准后,负责组织召开由行政审批服务局主要负责人、投诉事件相关工作人员及涉及股室(组)、中心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议,对投诉问题做出最终处理意见,监督运营中心负责跟踪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处理意见,并在部门处理结果反馈后1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人。
(二)非业务投诉的处理
投诉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及派驻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行政效能低下,与群众发生争执或使群众有抱怨不满情绪的,监督运营中心安排专人及时填写《投诉登记表》,准确记录来电人的姓名、联系方法、主要内容。能当场答复的投诉问题,应当场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在《投诉登记表》上写明答复情况;投诉问题需由业务股室(组)、中心处理的,监督运营中心在收到投诉1个工作日内提出转办意见,经分管领导批准后,转交相关业务股室(组)、中心处理,监督运营中心及时跟踪处理情况,并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人,派驻窗口的函告派驻单位。
投诉处理制度
为加强对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使企业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现将《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投诉处理制度》通知如下:
一、投诉受理机构: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投诉工作。
“中心”投诉电话:66781252
区纪委投诉电话:66785759
二、投诉方法:服务对象可以通过现场、电话、网上(zz-economy.gov.cn/)、电子邮件(xzsp123@126.com)等途径进行投诉。涉及重大事项的投诉,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三、投诉范围
1、不按承诺及时审批或转报的;
2、按规定应办理而不予办理的;
3、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以及其他变相从申请人处得到好处的;
4、态度恶劣、语言生硬,训斥或讥讽申请人的;
5、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不能一次性明确告知申请人提交有关手续、材料,致使申请人多次往返的;
6、其他违纪及违反“中心”管理制度的行为。
四、投诉受理:“中心”接到投诉后,应当予以登记,对符合投诉受理条件的,应当立即受理。
五、投诉处理
1、投诉人投诉窗口或窗口工作人员的,“中心”应及时了解投诉人和被投诉窗口的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不能及时处理完结的,“中心”应向投诉人说明情况。
2、属于“中心”管理权限范围的事项,“中心”可以直接处理;涉及纪检监察等机关处理权限的,应向其提出处理建议并予以移交。
3、行政过错构成责任追究的,由纪委、人事、法制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管理权限,予以责任追究处理。
4、构成违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党政纪律处分规定办理。
六、答复反馈
投诉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将处理意见反馈投诉人。口头、电话、电子邮件等投诉以口头答复为主,书面投诉必须以书面答复。
七、投诉人对处理意见不服的,“中心”应重新核实,并提出进一步处理意见。
八、对投诉处理结果,“中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投诉处理制度
为及时、有效地回应办理办事群众的投诉意见,不断提升济宁市政务服务中心良好形象,特制订本制度。
一、受理部门。市政务服务中心督查科具体负责受理办理当事人的投诉意见和建议。
二、受理内容。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办理事项过程中存在的依法行政、服务质量、办事效率、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
三、投诉方式。可采用口头、电话、网络或书面等形式。涉及重大事项的投诉,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
四、投诉受理。督查科负责及时了解投诉原因、内容并办理投诉。
五、投诉调查。(1)查看视频录像;(2)询问投诉者与被投诉者,了解事情经过,并做好记录;(3)向了解事情经过的群众及现场工作人员进行询问,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处理反馈。督查科对受理的投诉,应立即着手调查,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向投诉人做好解释工作,经调查处理后,在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作出答复;因特殊原因,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处理完毕的,应及时向投诉人说明情况,并负责追踪处理,直至完毕并答复投诉人。口头、电话投诉以口头答复为主,书面投诉必须书面答复。
七、回访调查。督查科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多种形式对群众来电来信及投诉办理情况进行回访调查,征询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改进。
任职资格与“知能愿”模型的适用性
1.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概念起源于对胜任特征的研究。自McClelland[2]1973年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后,西方诸多学者如Guglielmino[3]、Boyatzis[4]和Spencer&Spencer[5],国内学者王重鸣[6]和王垒[7]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尽管各有侧重,但对任职资格概念的认识基本一致,即:任职资格是某特定岗位任职者所需具备的各种资质的综合,这种资质既包括所学专业、学历水平及工作经历等刚性指标,也包括可迁移的软性技能和心智能力。如创造高绩效所需具备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健康的心智模式以及态度和动机等。任职资格体系,则是指包括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认证及相关配套制度等在内的系列制度的综合。
2.“知能愿”模型。尽管不同理论、不同组织对任职资格构成要素的界定存在差异,但从以下三个任职资格的代表性描述模型可见其内涵颇为接近。英国国家任职资格体系建立时间较早,它从知识、技能、态度和其他要素(简称KSAO,即“知能愿”模型)四个视角来构建任职资格标准。其中,K(Knowledge)是指执行某项工作任务需要的专业知识及岗位知识等;S(Skill)是指为完成工作所必需运用的某种工具或设备的操作技能、工作技巧和经验;A(Ability)指能力和素质,如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O(Others)是指有效完成某一工作需要的其他个性特质,如工作态度及其他特殊要求。McClelland最先提出了胜任特征的“冰山模型”,该模型把员工的胜任特征分为显性的知识和技能、隐性的社会角色和特质动机两大维度。全球最大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我国电子行业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借鉴性地创建了包括资格标准(包含必备知识、专业经验、专业技能和专业成果四个子维度)和行为标准(包含行为模块、行为要项和行为标准三个子维度)两大标准的任职资格体系,树立了一个成功运用任职资格体系实现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实践标杆。
3.“知能愿”模型的适用性。高校行政部门承担着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服务教学一线、维护学校正常运行等重要职责,工作复杂程度较高、灵活性较强、涉及面广,并且事无巨细。高绩效的任职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更需要重点考察其可迁移的通用技能和态度。这是因为:第一,显性技能容易培训和习得,而具有潜质特征的软技能则不易在短期内生成、习得和提高。软技能不仅将影响显性技能的习得效果和个体绩效,在行政人员面临岗位变动和新技能挑战面前,“软技能”表现突出的员工能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挑战。第二,工作绩效包含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①,总绩效的达成与“软技能”及“动机”显著相关[8],前者决定了绩效的质量和水平,后者决定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愿意付出努力的强度、方向和坚持性[9]。第三,态度和动机是介于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心理中介。心理学家米勒的力场分析理论指出,个体的行为向量取决于个体的心理因素和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管理心理学家维克多•弗洛姆也指出,个体动机行为的强度,取决于人们对行为目标价值的评价(效价)和对实现行为目标可能性概率大小的估计(期望值),即:激励力量等于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只有当某个目标对个体来说效价和期望值都很高时,个体被激励的水平才会很高,才越有可能出现持续的优秀绩效[10]。尽管期望理论同时强调内外部因素对个体的激励作用,但从行政管理岗位上的知识型员工而言,态度也是一种生产力,只有那些具备工作能力、动机纯正、态度端正的员工才能带来组织所期望的绩效,并且这种意愿越强烈,员工的敬业度也越高。知识型员工若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其绩效不可能很优秀。而对于那些有能力却不愿意做事的员工,组织需要去挖掘其背后的原因,这种“挖掘”既需要耐心细致的个性化关怀,更需要制度的引导。把“态度和动机”纳入任职资格标准,正是对员工进行制度化引导的一种表现和途径。第四,将软技能和态度纳入任职资格标准,体现了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结合,通过多要素多层面的评价方式,避免单一评价方法所固有的僵化和刻板,增强评价的灵活性和弹性,有利于防范用人的风险,也使得主管部门在评价过程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性和话语权。第五,把“态度/动机”纳入高校管理者的任职资格,是对传统管理制度重专项能力、轻职业操守规制这一顽疾的一种修正,是将《教育规划纲要》和《规范》有关精神落实在高校日常管理的具体体现。“知能愿”模型很好地契合了高校对这一大职业人群的任职资格要求。基于此,笔者提出“知能愿”模型在建立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任职资格体系中的应用。
“知能愿”模型在高校行政岗位任职资格体系中的应用
任职资格标准的建立应遵从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任职资格为核心、以支撑组织核心功能为根本出发点的基本原则。标准确立及体系建立过程,自始至终需要三类人员的通力合作:一是高校有经验的管理者;二是关键行政岗位上的任职人员代表;三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对整体工作予以框架设计和规范操作指导。同时,这是一项分步推进的工作,从指标定义、行为分级,到最后各岗位任职标准的确立,都需要阶段性地征询主管领导及岗位任职人员的意见,确保维度定义和行为分级既体现学校对任职人员的期望又不脱离实际情况。建立任职资格体系主要包括:一是岗位管理;二是确立任职资格要素和指标;三是定义指标和行为分级;四是确定各岗位的任职资格标准;五是任职人员的资格认证。
第一,岗位管理。岗位管理是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按分层分类原则将岗位划分为不同的岗位系列。按照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规定,高校所有岗位分别纳入管理系列、专业技术系列和工勤技能系列,不同岗位系列内设立不同的岗位等级。目前,这一工作各高校已基本完成,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将进入第二轮大规模的岗位聘任工作。
第二,任职资格要素和指标的确立。如果说,第一轮聘岗主要考虑稳定为主、全员纳入,那么在第二轮聘岗之前,有必要在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梳理各岗位的任职资格标准。再次聘岗时,对于满足新任职标准的,可以续聘;对于不满足的,可考虑其他更适合的岗位。这一工作有助于盘活人力资源,有助于逐步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一般地,高校行政岗位主要分为两类:处级及以上的管理岗位,处级以下以从事日常行政事务为主、具专业行政性质的岗位。这两类岗位设置目的与工作职责不同,任职资格也应随之不同。在确定任职资格要素时,既要分层分类考虑,又要整体统筹、兼顾纵向和横向岗位任职资格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按照“知能愿”模型,任职资格的基本要素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知识,一般可以以最高学历、所学专业或工作经历的折算来代表,以便于操作和管理;技能,可分为刚性指标和软性指标;态度,可使用责任感、忠诚度等通用指标,也可选择反映本校文化理念的关键指标,如可以将文化自觉、制度自律、敬业度等作为“态度”这一要素的下属指标。
第三,定义指标和行为分级。任职资格要素和指标确定后,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定义并对反映指标的行为和资质进行分级。相对而言,刚性指标的分级比较容易。软指标的定义和分级相对困难,这可能也正是历来的管理制度缺乏软指标设计的主要原因所在。即便如此,随着管理方法日趋丰富、管理手段日趋科学,将对软指标的考察落实在任职资格和绩效管理制度仍然有可作为之处。管理者可以通过观察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来推断员工在软性指标方面的水平。
第四,确定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操作化定义和分级完成后,应为各岗位制定具体的任职资格标准。如人事处薪酬主管的任职资格条件,“知识”必须是二级(假定:一级为相关专业大专学历,二级为相关专业本科学历,三级为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下同),“工作经验”必须是三级[一级为相关工作经验2年及以下,二级为相关工作经验2-5年(含),三级为相关工作经验5-8年(含),四级为相关工作经验在8年及以上],软性技能要求具备沟通能力三级、协调能力三级,态度指标要求敬业度三级等。为各岗位确定任职资格标准及行为等级时,应严格遵循岗位对任职者的客观要求,避免受现任人员的影响。
第五,任职人员的资格认证。任职资格认证,是任职者和任职资格标准的接洽点。一般地,任职资格认证流程设计过程包含以下环节:第一步,组建任职资格认证小组。认证小组的成员应由各专业资深人士或专业人员组成,并且必须保证小组成员对任职资格工作有充分的认识。第二步,提交认证申请。在规定的时间内,相关人员可根据认证申请条件填写认证申请表并递交申请。第三步,对照任职资格标准,资格认定委员会需要综合运用测评、业绩检查及360度评价等手段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定,部门主管给出初步审核意见,并交人事处复核。第四步,认证小组将评定意见反馈给申请者个人和部门主管,对有异议的项目双方可进行确认协商。在取得一致意见后,认证小组可以将相关工作向校工作委员会汇报。第五步,认证结果反馈。校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后,人事处根据审批意见将任职结果在部门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间申请人对任职资格结果有异议的,可向人事处反馈或投诉。第六步,人事处同时还需要将评审意见反馈给部门,由部门与申请人沟通反馈结果。第七步,由人事处将任职资格认证结果统一输入人事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并存入员工个人档案。
认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一般来说,任职资格标准应符合约80%现任人员的总体情况而设置。第二,任职资格认证需随着学校战略定位的调整,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管理岗位业务要求的变动,在维护管理连贯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做好调整工作。第三,按照任职资格动态管理原则,学校应定期开展认证更新工作。以上三项工作环环紧扣,每一环节又自成系统,共同构建起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科学严密的任职资格体系。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重过程、重教育、重整改、重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服务经济、服务基层”为主题的民主评议活动,着力解决执法、服务、管理、效能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企业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树立“勤政、廉政、优政”的良好形象,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评议内容
1、组织领导情况:建立健全“服务经济、服务基层”评议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责任落实。
2、服务经济情况:转变工作职能,改进管理工作方式和方法,服务经济的各项措施具体,并落实到位;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改革的规定;无乱收费问题。
3、服务基层情况:全心全意为基层和群众服务,想方设法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及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工作中做到“深、实、细、严、快”五字要求,坚决克服办事拖拉等现象,对涉及其它机构的事项,做到不扯皮、不推委;建立和执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
4、履行职责情况:严格按照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及国家政策的规定正确履行职责,认真执行上级的决定、命令,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和办事程序,办理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5、廉政建设情况:加强教育,注重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和“四大禁令”;切实有效地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报”等问题,切实解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
6、工作效能:扎实完成本部门工作任务,业绩突出。作风务实,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无行政不作为、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1—4月中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局“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双服务”民主评议实施意见,确定工作目标,落实责任要求,及时对局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动员部署,并采取集中学习、讨论交流、自学等方式,深入系统地安排学习,切实增强机关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局意识,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再次投入“双服务”民主评议建设中,强化服务效能,提高业务素质,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4月下旬—9月底)。围绕“双服务”评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结合我局全年的工作目标和去年“双服务”发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分析原因,落实整改。
(1)按照《行政许可法》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改革的规定,对我局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集中清理,根据财政、物价等部门的相关文件,及时调整农机收费项目,并把收费依据和标准公示上墙,实行亮证收费。
(2)逐步完善局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建立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工作制等优化机关服务措施的意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严格执行“四大禁令”。注重队伍素质建设,以学习《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契机,采取自学、做习题、相互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全局干部服务意识。
(3)拓宽服务领域,继续实施工程机械培训,并充分发挥自身培训优势,筹建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各种转岗技能培训,为我县城市化建设输送合格的驾驶员和操作手,促进农民增收。着重农机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初步建立水产品烘干加工区、紫菜生产机械化加工区和茶叶生产机械化加工区,推动农业产业集聚。
一、征求意见建议
征求意见建议工作在坚持以往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吸收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县政府党组成员开展网上互动交流
探索建立政府、市民、媒体三位一体的“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走进网络,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网上互动平台和网络互动长效机制,开门纳谏,汇聚民智,扩大民主,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1、县政府党组成员走进网络听民声。从5月份开始,县政府党组成员登陆中国庆元网庆元论坛浏览网民的意见建议并适时以普通网民身份跟帖,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县新闻中心在庆元论坛发帖引导网民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将县委办编发的《网讯》中的网民意见建议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解决;责任单位按要求抓好落实,将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到县府办;县府办及时了解责任单位落实情况,并做好督办工作;责任单位适时在网上公布办理情况。
2、建立健全网络民主政治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推行10项工作制度:①人民建议网上征集制度;②重大民生问题网上征询、听证制度;③重大事项网上公示制度;④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网上通报制度;⑤“网上问题、网下解决”制度;⑥机关效能、作风网络投诉举报监督制度;⑦重大突发性事件网上通报制度;⑧网民代表列席参会制度;⑨网络论坛管理制度;⑩网络评论员制度。
(二)县政府党组成员召开民主恳谈会或座谈会
每位县政府党组成员主持召开一次民主恳谈会或座谈会,听取党员群众对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见建议。县政府办公室具体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并做好意见建议的梳理、汇总,抄送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三)开展书面征求意见
由县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统一征求对县政府党组及成员的意见。梳理后的意见建议,由县政府党组书记向班子和党组成员反馈。征求意见建议工作在5月底结束。
二、召开县政府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
1、时间安排。专题民主生活会安排在6月中、下旬召开。
2、会议主题。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区域中心,紧扣党的*大以来科学发展的实践,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汲取经验教训、深入剖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
3、主要步骤。民主生活会前,县政府党组成员要开展相互谈心,交换看法,认真准备好发言材料。会上,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客观看待以往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把重点放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明确方向上,努力形成民主团结、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
4、列席会议的对象。根据县委“适当扩大列席人员范围”的要求,考虑到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主题,这次民主生活会将请县属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县政府党组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相关同志列席。
5、会议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5天前,领导小组确定列席人员并由县府办发出生活会列席邀请。会后,由县府办负责将征求意见建议的汇总情况、民主生活会会议记录等一并上报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三、撰写县政府党组分析检查报告
1、分析检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充分运用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和民主生活会的成果,进一步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理清科学发展的思路,提出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措施。重点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
2、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由杜兴林县长主持分析检查报告撰写,由县府办负责研究起草。考虑到整个活动的时间安排,起草撰写工作与征求意见工作同步进行,由县政府办公室确定专人,组成撰写工作小组,着手撰写,6月初形成初稿。结合召开民主生活会,对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开展讨论,根据征求的意见建议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意见,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送县政府党组成员、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等有关人员,广泛听取意见;6月底召开县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充分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
3、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分析检查报告经县政府党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后,以书面形式征求县委、人大、政协,各乡镇,县属各单位和县委学习实践活动民主评议团的意见,着重围绕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具体工作由县政府党组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负责落实。
4、形成分析检查正式报告。6月下旬,结合评议意见,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最后修改完善,形成分析检查正式报告,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公布,以文件形式报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县府办负责落实。
四、做好对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