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中心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为民、务实、科学、公正、协调、廉洁的要求,以创新理念、提高能力、改进作风、完善机制、加强监督为重点,全面实现效率高、质量高、效益高、能力强的目标,促进行政提速,为群众提供“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
二、工作目标
按《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ד效能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17号)要求,一是要力争达到四个确保,即:确保全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确保该进中心的项目全部进入,确保该充分授权的项目充分授权,确保该简化的程序和环节简化到位。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开承诺制,力求达到三个满意,即:基层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
三是要在全区行政服务窗口中开展创服务品牌活动,努力建设一批文明窗口,树立一批服务模范。
三、活动内容
1、着力解决行政审批事项的“应进必进”问题。一是全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二是进入行政服务中心设窗口的单位的行政审事项全部在窗口受理或办理,确保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拿证;三是对全区所有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全面监管。
2、着力解决行政审批行为的“充分授权”问题。在中心设窗口的单位全部实行“首席代表制”和“格式文书制”,除确需现场踏勘的行政审批办件和联办件、上报件等行政审批办件外,其它办件由首席代表签字后即生效,尽量减少内部运作环节,提高现场办结率,从而促进行政审批提速。
3、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4、严格执行服务承诺制。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内容、办理程序、时限、法律依据、收费标准和依据进行公开承诺,公开承诺的内容应严格履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引导,提高认识。通过会议、中心网站、简报等有效平台,广泛宣传效能建设的意义、作用。通过挖掘各窗口单位在效能建设方面的先进典型,并大力进行宣传、引导,提高各窗口单位及窗口工作人员对开展效能建设的认识。?
2、实行政务公开,推行“阳光”施政。进一步推行“五五”运作机制,提高规范化操作水平。一是对服务事项实行“五公开”,即服务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报材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从根本上杜绝审批不透明、收费不规范、申报材料不明确的现象;二是对审批行为实行“五制”,即一般事项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制,重大事项联合办理制,上报事项负责制,禁办事项明确答复制。
3、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提高即办件率。一是精减不必要的内部运作环节,要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办件时间;二是按照“一个口子收费”的原则,严格执行收费标准,杜绝滥收费行为;三是要着力推行“首席代表制”、“格式文书制”;四是要进一步减少承诺件,提高即办件的比例。
4、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一是对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做到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二是要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中心将结合效能建设活动的要求,对考勤、请销假、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大督察和检查力度,以促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5、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加大投诉工作处理力度。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按规定的职责要求,全方位加大对全区发展环境的监督、投诉的协调处理及责任追究的工作力度;努力探索,主动协调,使区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在受理投诉方面与书记、区长专线,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察室、区办、区纪委监察局加强联系,形成优化的资源整合模式,建立和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真正树立起投诉中心的品牌和权威。
近日,本市东城区海运仓危改小区A区赵某等167户居民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告上法庭,请求撤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昨天记者获悉,东城法院已受理此案。
赵某等人在起诉书中称:海运仓小区A区是一个封闭小区,住有1200余户,4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600余人,还有众多儿童和残疾人。原告等居民在与建设单位签订回迁合同后,发现小区中原规划为“公建(社区中心)”的建筑被变更为酒楼,且开业至今近一年来尚未进行规划验收。他们认为,“公建”设施改为酒楼后所产生的噪音扰民、废弃物在居民楼下绿地和道路上流淌的现象,严重恶化了小区的生活环境,损害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对被告违反国家有关建设规划的法律、法规、损害公众利益的规划变更行为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被告对酒楼建筑核发的“2001东规字0241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恢复其“2001-规审字-0234号《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中“东直门内大街10号楼为公建(社区中心)”的审定方案,并判由被告承担诉讼费。此案正在审理中。
北京青年报·程婕
展开阅读全文
关键字:钱江新城;开放空间;景观廊道;规划
Abstract: The Qianjiang New City in the functional layout puts forward "to build the city in the nature, layout planning idea of dwelling" in the garden; the type of business, create diversified large-scale shopping center with the theme of leisure commercial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the space layout to open space (Lake, square) as the them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ublic scenic area and the construction area, landscape corridor width hill, lake and square block is reserved in the reasonable, at the same time spacing on Mrs. stone landscape corridor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planning control.
Key words: Qianjiang new city; open space; landscape corridor;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城市发展的稳步提升,温岭市的城市建设也从快速粗放向精细考究转变,在2003年编制完成的总体规划中,对五龙山风景区与长屿峒天风景区之间规划预留了发展备用地(钱江新城)。2012年连接南部老城区的五龙山隧道已贯通,南侧的太龙一级公路也在谋划之中,由于上位规划为“备用地”定位,使此地块开发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在此格局下,以基础设施带动,探索自身发展资源,确定合理功能定位和业态选择是新城发展的前提。
一、钱江新城规划
1.项目定位,力求把新城发展为一站式休闲娱乐中心和亲山近水的时尚城市综合区。主题公园、购物广场、情景式滨河商业区、休闲酒店、精品公寓及特色餐饮等多种功能沿殿前河展开,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成为温岭休闲娱乐的代表。完善的多层级的配套服务设施及优美的人居环境将使本片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此形成新的城市生活区,本片区地处温岭老城区的东部,共享城市基础设施之余又独享山水之乐,拥山抱水而无喧嚣之忧,凭此打造的生活区足以成为温岭的世外桃源。
2.规划重点,针对本片两大主导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及综合居住功能,本研究将以提高主导功能的空间品质和完善配套设施为出发点,对空间控制要素、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化景观系统等内容进行研究。
3.规划策略。生态优先确定城市结构,充分发挥河道两岸山水资源特色和山水互通的脉状水道,建立片区生态基底网络,形成直达河道的开敞空间通道和景观绿廊,以此为前提,构筑总体城市格局;显山露水塑造空间布局,以百丈岩、石夫人作为景观节点,以河道作为重要景观面和景观展示通廊,通过不同尺度的建筑体量、有序的空间组合、沿河界面和视觉通廊,构筑独特的空间形象。魅力场所营造休闲品质,在充分挖掘地基特征和山水资源休闲价值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业态,对河岸和山体公共活动场所进行探索,塑造宜人的活动场所。完善配套集聚发展动力,建立与老城区、温岭新城核心区便捷的公共交通联系、组织内部景观娱乐线路,增强交通可达性;建设多级商业文化设施和小区级教育、医疗设施等设施,实现宜居、宜玩的综合片区。
二、方案推演
在提炼空间控制要素之前,本研究通过城市设计手段,对基地空间布局进行了方案模拟,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直观判断。
方案一:本方案从生态价值最大化出发,保留原基地内部的三个山体,连续休闲商业设施在山水之间的绿带中点状布置;三个山体与南面的文化教育基地相呼应,营造红绿心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居住组团以大社区为主围绕两心在布置,加强片区的活力。城市慢行系统沿河道、山体和城市支路布置,串联南北片区,提供网络状休憩通道。
方案二:从土地利用效率及山体保留价值综合判断,本方案挖去了片区中部的不知名山体和石子石山,保留原有的狮子山,开发为城市公园,并在公园西侧规划城市旅游休闲商业集聚地,规划方案对已有规划的村庄用地边界及规模进行调整,以适应城市整体发展要求。
方案三:从山体所在位置与沿道路视觉廊道以及土地价值等关系考虑,本方案保留了不知名山体和石子山,将原狮子山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同时将规划纵一路与太龙一级公路交叉口上方地块调整为商业金融业用地及综合商住用地,教育设施结合居住社区布置,形成三个居住社区。
结论:通过多方案推演,在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后,相关控制研究在方案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
三、规划布局
1.功能结构,规划提出“一水二山、双轴三区”规划结构,“一水”为殿前河,“二山”为共同构成片区城市绿肺的两座保留小山,“双轴”为串联居住社区的景观轴,通过道路两侧绿化控制及社区公共设施沿轴布置,营造具有活力的景观轴和以服务城市的商业、文化、娱乐餐饮等为主的公共服务轴,“三区”为两个综合性居住片区和一个休闲娱乐区。
2.主导功能用地布局
居住主导功能布置在河道的北侧,依托横肖公路形成便捷的对外联系通道,规划对包含商业、社区中心、文化等功能的社区中心提出具体的位置,对其他设施如教育、医疗等进行专题研究。娱乐主导功能位于河道的南侧和山体公园沿河山脚下,借助良好的交通条件、滨河景观及门户区位,打造特色的游乐天地。
对于道路系统,提出“T”型干道+“井”型支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横肖公路道路红线规划宽30m,两侧各预留10m防护绿带;结合山体公园入口,规划规模达400辆的社会公共停车场一处,由地面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组成;在基地南面设置加油站一处,结合区位条件,确定规模不小于0.3万平方米;规划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大型公交首末站,兼容社会公共停车;根据地块规模提出双系统公交网络,主要沿城市干道及内部主要道路布置,总的覆盖面积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95%;规划沿河设置横向步道,西沿至九龙湖,东联系湖漫水库,贯穿城市东部休闲通道,沿冲沟公共绿带设置纵向步道延伸到山脚,连接登山入口,片区内居民满足5分钟到达休闲步道。
关键词 政府购买 社区公共卫生 服务 景洪市X社区l
社区指的是一个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在整个社会管理过程中,社区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发展,人们渐渐开始加深了对社区重要性的认识,并相继开始对社区及其安全建设进行探索研究。现如今,从我国城市社区医疗保障制度发展来看,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将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由于每个地方的政策指导不尽相同,因而各个地方的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模式也是不一样的。相同的是,都是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对服务效果的考评由政府进行,最终对于社区服务机构的运作是以补贴的方式来进行。因此,本文对景洪市X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讨。
一、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概念
(一)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概念
汤尼斯将社区定义为: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的人类共同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叫做社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目的是维护和加强社区中居民的身体健康,由政府提供资金联合各卫生部门以及医疗机构,为社区内居民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疾病预防、计生指导等。保障社区居民得到平等公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健康并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实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目的。
(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概念
政府首先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然后向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以此来分离政府当前所承担的筹资与生产双重责任,而且在购买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也就是说,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是通过订立合同、契约的方式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而不能将其视为一种雇佣对象来看待。
二、案例分析――以景洪市政府购买X社区为例
(一)景洪市政府购买X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
景洪市X社区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听路XX号,下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直接管理一个居民委员会。X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模式是以社区全体员工参与为中心的,实施对辖区居民的健康档案采集工作。社区服务中心还制定了传染病预防及管理方案,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队伍,社区中心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公共卫生事件模拟应急演练。同时,社区中心积极开展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计划生育指导服务管理工作。并且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社区中心每月定期召开例会,每季度配合社区管理中心对各社区服务站的服务质量、工作进展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和督导。通过努力,目前社区一体化管理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取得了有效地成绩,增强了社区在公共卫生服务的联防、联控功能。
(二)政府购买X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缺乏。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疗人员无论是学历还是职称都比较低,人才结构不是非常合理,全科医生的数量不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年龄都偏大,致使后备力量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由医院退休人员组成的,缺乏中年骨干力量,这就导致了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卫生服务能力不能达到一个规范的标准。另外,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太多的病源,医护人员专业技术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缺乏先进的职称评定以及工资不高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很多的优秀人才拒绝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这就形成了大学应届毕业生不想来、即使来了也留不住的现象,从而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升和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2)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不能被纳入到定编定岗管理中去,医技人员存在很大的流动性,对其进行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当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于全科医师以及全科护士的法定地位的规定还比较缺乏,导致社区执业面临职业风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一些医疗机构之间缺乏合作保障机制,缺乏合作基础,在多发病、常见病以及慢性病防治等服务方面目前还很难形成合作关系。
(3)监督评估机制不完善。对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而言,目前还不能进行公开招标,而政府购买的公共卫生服务也不能够对市场化的竞争进行有效的开展。同时政府对这类公共服务的购买,由于服务质量的标准评价以及成本的核算等含有的专业性较强,在经营者与监督管理者以及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就会致使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因此,专业监督机构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保障供给的公正性是极为需要的。但是,目前的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缺乏独立的监督机构,监督主要是以政府内部监督为主,这就导致了信息的真实性与供给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三、完善政府购买社区卫生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全科医疗人才的培养
针对目前全科人才严重缺乏的困境,首先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采取内部共享、有偿外租等做法,提高新配置设备使用率,防止资源闲置和浪费,充分发挥这些资源设施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有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鼓励社区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应由政府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培训。以政府引导的方式加强社区服务机构对于医疗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二是建立健全全科医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建设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合同制建设。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经济行为,由政府组织实施,将某一类服务交给社会组织或企事业单位,按照市场合同进行,在对服务质量验收合格后履约的行为。按照市场合同,明确了政府和承接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存在一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选择,最终达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招投标制度作为一种合理公开公正的竞争方式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青睐,已经成为了政府购买的主要运作手法。但是在招标过程中存在寻租等腐败行为,中标后投标者和政府官员分赃行为等。这是由于社会诚信的缺失造成的,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首先要对诚信制度进行完善,将信用评价精细化、档案化、系统化,将良好的信用作为具有投标资格的首要条件,在全社会形成守信用的良好风气,提高社会信用的重要性。其次,要建立便于登记和管理的信用评级体系,将公众的社会行为与信用评价体系相联系,将市场行为纳入到规范化管理中,在多个市场分支中整合不同信用信息加以汇总整理,建立完善的信用网络,便于公众查询。
现如今,在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实践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逐渐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作为一个新兴的合作模式,政府购买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因此,应该尽快明晰权利与责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促使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困难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作者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作者简介:许海娅,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硕士。]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社区照顾 协调 能力 需求 教育策略
1.问题提出
目前国内的多元群体社区照顾有很大需求,老年人、困难残疾人、儿童、重大疾病或慢性病患者等需要在社区得到良好的照顾。以老年人为例,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而且目前家庭结构呈现“421倒金字塔结构”,夫妻两人供养双方四个老人、抚养一个后代,居家养老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而全国养老机构床位数仅493.7万个,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4.4张;在老龄人口中,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等照顾需求高的群体占据较大比例[1]。
目前国内专业化的社区照顾服务提供主体和工作体制比较缺乏,更缺乏专业性的组织发挥协调作用。在上述情况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回应社区照顾需求的重要中介载体――作为政府投入大,覆盖面广,低福利广覆盖的购买服务项目,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需要优先服务困难和急切需要的群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工综合服务中心等)是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一项工作[2],特点是同时服务社区内的困难家庭、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多类对象[3]。以广州市为例,2010年广州市首先在20条街道开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到2013年已覆盖市内所有街道,成立的中心共有150多个[4]。社区综合服务随之在珠三角地区蔓延开来:目前中山市已实现镇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佛山市顺德区已实现每镇(街道)均建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或社工服务站点,并逐步让社工服务覆盖到全部村(社区),深圳目前已建成200余个社区服务中心,“十二五”期间深圳将建成700个社区服务中心;东莞已有50多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市级试点,到2015年实现全市一半以上的社区(村)都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
以推进社区发展为远景目标,以推动居民参与为过程目标,以满足居民需求为结果目标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有可能做到“源自关怀社区的照顾”[6]、“社区是本位”[7]的社区照顾要求的。“社区照顾协调”这一概念指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沟通和共同工作的过程,其中包含正式和非正式的妥协与谈判,多学科团队和照顾管理之类的方法,提供一个灵活、个性化、统一和具有效率的社区照顾服务[8]。在社区照顾服务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的主要工作方法就是协调,社工的协调能力对社区照顾服务有很大影响,笔者从2011年至今于广州市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担任实务督导工作,结合四年多的督导工作经验和观察,总结归纳社区照顾协调的能力需求,然后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视角探讨相关教育策略。
2.社区照顾协调的能力需求
2.1协调的对象
社区照顾协调的对象主要是社区照顾的两个支持系统――非正规支持系统和正规支持系统。非正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服务对象互助小组等;正规支持系统包括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暂托服务等[9]。
2.2协调的工作
理想的社区紧急支援系统应由居委会、邻里、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社区中心、社会服务机构、辖区单位共同组成[10],但是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背景下,街道办事处已经把社区照顾服务协调的职能转移给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所以构建社区紧急支援系统的任务理应由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承担。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赋予社会工作者或者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协调其他系统的专业权力,所以本应受到法律法规充分支持的社区照顾支援系统现在无法可依,相关各方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约束和指导。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具有行政背景的单位(居委会往往异化为街道的派出机构),对接派出所、社区中心、社会服务机构、辖区单位,在社区照顾协调中容易发挥中枢作用,而本应该发挥社区照顾协调中枢作用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则发挥着边缘化的协助协调作用。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的协调工作主要是把握案主的需求,分析案主的正规支持系统和非正规支持系统的资源情况,明确社会工作者和所在机构自身的资源和角色,协助案主及其照顾者与街道、居委会、社区老人院、社区助老员等正规支持系统和邻里、义工等非正规支持系统接触和争取资源支持。
2.3协调所需能力
对被照顾者个人方面:同理、把握需求,协助被照顾者梳理对问题――需求的认知、对自身正规和非正规支持资源的认知,接纳自己的生活现状,增强改善或维系生活的信心,协助被照顾者舒缓情绪,协助被照顾者与照顾者或其他人士良好表达自身的情感和需要。
对照顾者方面:同理、把握需求,协助照顾者梳理对问题――需求的认知、对被照顾者和自身的正规和非正规支持资源的认知,接纳自己的生活现状,增强改善或维系生活的信心,协助照顾者舒缓情绪,协助照顾者与被照顾者或其他人士良好表达自身的情感和需要。
对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其他部门方面:对机构和中心的架构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对中心其他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资源情况了解,与其他部门的同事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准确界定案主的部分需求与其他部门的服务职责匹配情况并能清晰向其他部门同事表达与协商。
对居委会、街道方面:平时与居委会、街道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熟悉的工作关系,了解有关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福利的申请程序,熟悉有关申请对应哪些职能部门,针对困难的个案情况切合实际地向街道、居委会等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
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方面:收集有关政策和涉及的政府职能部门信息,按照程序协助案主与有关方面沟通,获得应有的社会福利支持。
对案主的邻里方面:与案主邻里建立信任关系,向案主邻里了解案主情况;引导案主邻里关心和观察案主的情况,并及时告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
对社区的义工方面:在社区宣传吸引居民对于社区照顾对象的关注,招募社区义工,培训义工,安排社区照顾的义工岗位,建立社区照顾的义工机制。
对社会的资源方面:收集有关基金会、义工团体、其他专业机构的信息,协助案主链接有关的社会资源,具体包括资料汇集与写作、沟通联系。
3.社会工作教育策略的探讨
根据社区照顾协调能力的需求,笔者认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课程应该贯穿协调能力的培养,策略上应该首先确定与社区照顾协调相关的课程内容,然后相应确定课堂内外的学习方法。
3.1确定与社区照顾协调相关的课程内容[11]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地看待人生的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特点,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分析案主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需求。
社会个案工作:围绕个人、家庭的个案工作程序与技巧,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与案主建立工作关系、评估案主需求、制订介入计划和实施;
社会小组工作: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小组动力(领导、沟通、冲突、生命周期等)和过程技巧,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服务共同需要的案主。
社区工作:社区照顾的任务与策略、社区工作技巧、社区政策与政策分析,有助于多元社区照顾需求群体的社区融入、非正规支持系统和正规支持系统的协调。
社会政策概论(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残疾人社会政策、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政策、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政策等,有助于了解目前国家执行的与社区照顾群体有关的实际法律、法规。
社会行政(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与运行、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社会服务的项目管理等,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的机构内部组织运作和跨部门协调,项目设计的知识和技巧。
公关礼仪:了解礼仪的内容、基本内涵、掌握个人礼仪规范、掌握基本的交际礼仪规范,提高交际能力,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社会工作者与政府、居委、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人士的交际与沟通。
义工管理与培训:招募、培训、岗位设计、督导、激励义工等知识和技巧,有助于社区照顾协调中发动义工的力量为受照顾者和照顾者提供支持。
老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相关领域社会工作课程:为社区照顾协调提供了有关服务对象的专门知识和技巧。
实习: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社区照顾协调的操作,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联结知识和实践,行动和反思,真正内化有关的价值观和知识,提高操作能力。
3.2教学方法
3.2.1课堂授课
社会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公关礼仪、义工管理与培训和相关领域实务课程属于直接实务课程,教学中注意收集实务案例素材,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方案设计、调研等方式提高社会工作学生对于前线实务工作的感性认识,在认知上有所了解,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在态度上逐渐接纳实际工作的困难和复杂,在技巧上有模拟练习和锻炼,创造实习机会,在大学毕业前有一定的实务基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概论、社会行政等间接实务课程,着重培养思维习惯,提醒学生不仅仅要有实务能力,还要有社会行政的思维。具体而言,了解政府的组织架构,了解社会服务行业的生态系统,了解所在地的正规服务系统,了解不同群体的政策支持系统,了解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组织运作,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分组项目学习等方法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3.2.2课外志愿服务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该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区长者综合服务中心、精神病康复者服务中心等社区层面的服务中心合作。在了解上述中心服务对象需求、资源特点等前提下,鼓励社会工作学生在课外做日常性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从而熟悉有关社区照顾协调的操作。日常性专业化志愿服务是由具有某项专业知识或者获得专业资格的人士提供的服务社区、学校、家庭的具有日常性、规范性、长周期的志愿服务[12],志愿服务领域在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教育中并非是补充,一些院校已经把志愿服务整合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之中,因为志愿服务中的社会工作实践能够促进社会工作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13]。
3.2.3专业实习
有意识地选择有社区照顾对象群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供学生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指导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实习所在社区情况、社区照顾群体的情况、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内有关部门的情况,与机构提供的指导实习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充分沟通,提议负责实习指导的社会工作者提供有关社区照顾的实习机会给予实习生,并且运用社会工作者的经验指导实习生,促进实习生充分感受有关社区照顾的服务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反思自身所学的理论,内化有关社区照顾的价值观和提升实际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新涛.养老并不是最浪漫的事[J].中国社会工作(老龄),2015(4):卷首.
[2]穗民.关于印发《推进我市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开展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2010,213号.
[3]穗民.关于印发广州市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建设期间三个工作规范的通知,2010,320号.
[4]罗观翠.我看广州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发展[N].中国社会报,2013-09-27.
[5]汪昊.社工综合服务:改变广东社区管理路径[N].中国社会报,2013-03-17.
[6]林诚彦,张妙娟.社区工作视域下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的目标定位探讨――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7]甘炳光,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8][英]特斯特著.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9][10]王思斌,等.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11]参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冯博雅.日常性专业化志愿服务的动员与参与――以H中学“学校社工站”志愿服务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