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文化的底蕴

中华文化的底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文化的底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华文化的底蕴

中华文化的底蕴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西方艺术;中西合璧

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西方艺术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仅影响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也逐渐影响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中国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人民景仰的目光。

艺术是文化的灵魂之所在。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高峰迭起,美不胜收:百花齐放的戏剧艺术,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绘画,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自古文艺不分家,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中西文化的交流从未间断。中华文明曾传播、辐射、影响到东北亚、东南亚等其他国家,也曾不断地从世界各国文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发展自己。在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出现过汉代班超通西域,唐代玄奘西行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无数动人佳话。

但由于古代中国社会制度上表现出的闭关自守、故步自封,近代中国受到了来自西方势力的强烈打击。觉醒后的中国大量引进了来自西方的技术和观念。西方的艺术思潮也汹涌地席卷这中国大地。以来,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进攻和挑战,在传统与现代、中化与西化之间,也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之间长期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为了缓解这种文化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研究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努力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利弊长短,从不同的文化立场出发为中国文化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局面,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西方艺术起源于何处?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壳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大概就是西方艺术诞生的隐喻。

西方的艺术历史也非常久远:神话传说、祭祀、狩猎、生育、史前洞穴……沿着时间的脚印巡礼西方艺术,可以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原始绘画也充满了抽象、象征的意味,令人想起印象主义和现代的某些画风。

直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才使西方艺术重新。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天才重拾希腊精神,将西方艺术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近代由于西方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素描、速写、水粉、油画工艺等多个门类的出现证明了西方艺术蓬勃的生机。艺术也进入了商业生产,使用的艺术设计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与日俱增。以美术为例,其实“美术”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直到五四文化运动时期,“美术”(Fine art)才由一些启蒙思想家译介过来。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美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掀起了学美术的风潮。各个省市都有专业的美术高中或初中,这些专业学的都是素描、水粉、油画等西方美术,学习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寥寥无几。大大小小的美术辅导班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学校里出现“哈韩”、“哈日”的流行词汇,音像店里清一色的通俗流行歌曲,而诗词歌赋却几近退化。

其实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称之为“问题”可能有些严重了,改称“现象”或许更合适些。特别是很多的大学生、年轻白领们,满口的“YSE”OR“NO”,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张口就来,但一问到什么老庄、孔子、朱熹、慧能则没有什么可说的,更不用提什么“有熊氏族”了。

中华文化的底蕴范文第2篇

2、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名湖南。属于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境域内地貌特征为东、南、西三面山地丘陵环绕,有雪峰—武陵和幕阜—罗霄山脉;中部岗丘起伏,层峦迭翠,南岳七十二峰逶迤其间;北部为平原湖泊,有滨湖平原和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有大小五千余条河川,大都汇经湘、资、沅、澧四水而注入洞庭湖。

3、湖南在夏、商时期地属天下九州之荆州;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属地;自秦王朝建立,便出现独立的长沙郡和黔中郡(战国时期楚国置,秦代独立,治所在今常德一带,时为临沅县,汉代改为武陵郡);后屡有改置,但始终是一个独立的地理行政区划。

4、境内民族构成复杂,除后来形成的汉民族外,还有古称“苗蛮”、“五陵蛮”的诸多少数民族。这一独特的地理、历史、民族、风俗等文化因子,共同构成了湘菜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5、先看气候、地理、物产条件与湖湘饮馔文化的关系。

6、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湖南物产极为丰富,山区盛产竹笋、蕈、蕨等山珍和动物野味,江河湖泊盛产鱼、虾、龟、鳖、螺、蚌等水产和野鸭等水禽(这里只谈物产及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今对野鸭等禽类的野生动物保护无关),平原盛产稻梁菜蔬等丰富的食用植物,星罗棋布的大小塘坝大都种有湖南的特产湘莲湖藕,等等,真可谓“物华天宝”、无所不有。

7、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五年经两次考古发掘,在湖南永州道县玉蟾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至今世界上最早的古栽培稻,经北京大学十四实验室及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先后用质谱加速器测定,确定这些稻谷距今约有一万二千年至一万四千年;同时,在洞庭湖平原的其他地区如彭头山、城头山等处,也陆续发现了距今八千年和六千年以前的大量稻谷。

8、这些古稻谷遗存分布广泛,性状特征不同,显示出并非直线性的起源——发展,而是多源头的产生,展现了湖南地区物产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与丰富性构成,也证明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中华文化的底蕴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地域文化;设计;植入

园林景观是在我国传统园林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基础上,融合美学、建筑、动植物、文学等多种知识而产生的建筑艺术,它是自然、文化、地理、人文等多种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园林景观的设计不能仅仅是单纯的建筑设计,还应该将地域文化渗透于其中,不同城市都有其不同的魅力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在关系

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地域文化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重要的素材;另一方面地域文化也可以通过园林景观体现出来。

1.1地域文化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重要素材

园林景观本身就是自然和人文的统一,其设计素材主要来源于当地生活和当地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因为地域的不同,设计的方法和对象也不相同。地域文化是基于该地域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逐渐形成的,是地域内人们思想的高度统一。每个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都应该符合当地的文化。地域文化所包涵的生活习俗、文化积淀和风土人情等,都可以增加园林景观创作素材。另外,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师来说,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都可以为其创作提供灵感,这也是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素材的又一种表示。比如,在崇明绿岛四季景观设计方案中,“绿野仙踪”景观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崇明岛葱郁的树林和曲径通幽的独特美感;“寿舞夕阳”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沉稳质朴的沙岩景墙和高大茂盛的银杏木。

1.2地域文化需要通过园林景观体现出来

园林景观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文化氛围来源于地域文化并且反映出地域文化。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给人以直接的感受,人们在欣赏园林景观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受到园林景观所蕴含的文化气息的熏陶。建筑是一种艺术,每个城市的建筑都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土质情况、水源情况等相契合。园林景观作为一种建筑,从其构造来说,也反映出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园林景观的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将地域文化与现代建设理念相融合呈现给大众。

2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

2.1地域文化运用的原则和条件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植入地域文化,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第一,在自然条件上。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动植物、水利等方面,这些都会影响到地域内建筑的设计与构造,所以,园林景观中运用地域文化,要综合考虑该地域的自然条件。第二,在人文历史上。人文历史是城市千百年来形成的印记,象征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其文化内涵,尊重地域文化,尊重地域历史,将地域文化用现代建筑艺术表现出来,增加园林景观的魅力。

2.2地域文化的运用手法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入地域文化,需要一定的手法。首先,抽取地域文化中优秀的因素进行设计。地域文化有好坏之分,优良的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落后的文化也会对园林景观设计造成不好的影响。其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切不可在建设中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促进自然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另外,在建设过程中不能浪费资源。最后,科学合理地将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和手法融合在一起。地域文化的运用不是单纯地运用,而是依靠现代建筑手法,从而形成园林景观设计独特的风格。

3总结

总之,地域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关系密切,二者不可分离。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重视地域文化的运用,既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园林景观建设和地域文化建设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中华文化的底蕴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 普洱茶茶馆 设计

Abstract: yunna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border, unique climate, rich products, minority is in the majority, forming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Tea in the world of the big three drinks, yunnan puer tea culture represented by, and yunnan xishuangbanna of puer tea is the famous at home and abroad, so the design of yunnan teahouse can fully show the yunnan region 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e.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e puer tea tea hous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地域赋予了文化基本的底色,形成文化最初的积淀。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如海洋、山脉、河流以及气候特点乃至独有的人文精神等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云南是个旅游非常发达的地区,再加上有26个少数民族,这些精彩纷呈的民族性展现了优秀的民族茶文化。鉴于此,云南的茶馆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我们知道茶馆是休闲娱乐的第三空间,它为现代人的精神需要提供一个休息的驿站,在茶馆里可以拥有个人的自由时间,也可以在品茶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另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特别像云南这样的旅游大省,地域特色的东西尤其突出,再加上普洱茶在云南的突出地位,云南茶馆的设计也从云南的地域文化中吸取营养,在推广云南茶文化的同时结合云南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吸引前来旅游的游客,感受不同地区的品茗文化和地域风情。而茶馆要在保持中国传统和西化中求生存,必须要在茶馆设计中顺应时展。设计茶馆就是在设计环境、氛围和情调。所有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目的都要围绕着如何营造令人舒适、满意的茶馆气氛。茶馆是饮茶消遣之地以及私密性较强的会友和商务会谈,它追求轻松,具有个性和隐秘性的气氛。茶馆的设计应该层次分明,丰富而不繁琐,既有交流的开敞处,又有尊重私密的玲珑角度,音乐轻松自在,色彩柔和,灯光设计偏于幽暗。茶馆设计的意境和气氛是十分重要的,顾客常常看重的是茶馆的氛围。茶馆设计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茶馆的区域设计,另外就是茶馆的环境氛围设计。

一般茶馆的面积在70―500之间。当然也有一些1000左右的茶馆。不管多少面积的茶馆所要进行设计的区域都相同,主要有六个区域:门厅设计、内部空间设计、吧台区域设计、餐桌区设计、后勤区与卫生间的设计。

1、茶馆的门厅设计

门面是第一印象,吸引消费者进来的首先是门面。茶馆的风格和主题可以从门面上一目了然。设计的关键是提高消费者进来的兴趣,创造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同时也是展现这座城市地域特色的重要途径。 门厅是交通枢纽中兴,比起其他地方,会使人们对茶馆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规范的入口门厅从主入口就开始延伸,一进门就会看到吧台。门厅本身又具备一种宣传作用,外观上应非常吸引人。门厅一般都有交通、服务和休息这几种功能,它是消费者产生最初印象的重要空间,而且是多功能的共享空间,也是形成格调的地方,消费者对茶馆氛围的感受及定位常基本都是从门厅开始的,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进行装饰陈设的空间。另外门厅的设计要根据茶馆的大小、家具装饰色彩选用合适的植物和容器。云南茶馆的门厅基本都有水的存在,或用石头盛放,也或做成小的喷泉池,也或用一精致的容器盛放水,放在厅的什么位置则是根据老板的命运卜算的。另外云南茶馆门厅运用最多的是与佛教有关的佛祖神像,看来茶文化与佛教源远流长。另外都设置了神龛以求财运亨通,同时还有云南特色的高大的葫芦型的饼茶摆放。总之,门厅内陈设宜采用大效果观赏性的艺术陈设。与门厅相协调并同样重要的是外部招牌及标志的设置,是吸引消费者最重要的部分。

图一自拍图二自拍

2、茶馆的内部空间设计

茶馆内部空间设计是茶馆设计中最根本内容。结构和材料构成空间,采光和照明展示空间,装饰为空间增色。不同的空间形式具有不同的格调和氛围,让人产生不同的精神感受。在考虑和选择空间时,就要把空间的功能、使用要求和整体氛围统一起来。一颗印是云南特有的建筑空间形式,云南唐先生茶馆的内部空间是按照一颗印的形式展开设计的。在考虑茶馆空间设计的所有因素中,中心的问题是必须针对本茶馆经营的特点、经营的中心意图及目标消费群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总之,一流的空间设计是精神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布局、材料、用色上大胆而个性。

图三自拍图四自拍

3、茶馆的吧台区设计

吧台可以说是茶馆设计的中心,选料上乘、工艺精湛。是所置空间的焦点,吧台用料有大理石、花岗岩、木质等,并与时下的先进材料协调构成。云南是大理石的出场地,同时云南也盛产木头。再加上普洱茶能制成各种各样形状的特点,所以云南茶馆的吧台的陈设是非常丰富与独特的。另外,云南的好多茶是属于功夫茶,一般都在粗大的木桩雕刻的茶席上摆弄茶艺别有一番风味。云南茶馆的吧台基本都是开放式的,以展现琳琅满目的云南茶叶。

图五自拍图六自拍

4、餐桌区设计

云南茶馆通常都会设计不同的角落,让消费者感觉每次的体验都不一样。

5、后勤区设计

后勤区主要是指厨房、员工服务柜台、收银台、办公室。茶馆的厨房设计不同于一般餐厅,茶馆是以茶为主饮。

6、卫生间设计

茶馆卫生间的设计业很重要,与茶馆的风格要向一致,通过卫生间表现出茶馆的个性,有时卫生间的设计可以为整个茶馆的设计加分。云南茶馆的好多卫生间都有焚香一事,使得环境清醒些。

图七 自拍 图八自拍

中华文化的底蕴范文第5篇

(福泉市第一小学贵州福泉5505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家冯骥才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文化包括两个部分——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主要是给我们力量、思想、精神,是一种父亲文化,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体文化,给我们情感、血肉、特征、凝聚力、亲和力。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现代语文学科教学日益强调人文性,于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当今多元文化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树立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核心,以民族民间文化为载体,实现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回归与统一,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进一步拓宽语文教学之路。近年来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将地方民族民间文化与教材相结合、与学生实际发展相结合,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做法浅析如下,以期能抛砖引玉,资源共享。

一、在语文教学情境中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于远古时代,起源于民间,我们现代的学生大多知之甚少,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进入所创设的境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文教学与本土特色联系起来,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润物无声。例如在上《难忘的泼水节》时,先请大家观看傣族泼水节盛况,看看这个情景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什么地方?你们知道西双版纳吗?说到西双版纳,你会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到版纳——这个神秘的地方去看一看!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感受西双版纳的建筑风貌、民族服饰和风土人情之外,我还有意识地加入本地的一些特色文化,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做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使者。我首先请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苗族住房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仙桥乡大花水、大麻窝、麒麟山、以及高坪镇的王卡等少数民族村寨都独具特色的一楼一底吊脚楼群的建筑风格;还有建于明朝时期的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是被誉为贵州八达岭的福泉城墙和被茅以升称为“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的葛镜桥(俗称豆腐桥)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等。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了苗族的特色文化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习民族民间文学,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雅俗共赏、生生不息。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民族民间文化,对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上《牛郎织女》时,我让学生认真学习,弄清文章主旨,体验到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格和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之后,又安排学生搜集福泉市“福泉”的来源以及张三丰在福泉的众多民间神话故事。同时让学生去搜集福泉的民歌(含山歌)民谣。如“脚踏三江河、石笋对石鹅、谁人能识破、金银用马驮”;“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等等。将其选择性地分期登载班级板报,还将其汇编成册让学生传阅,这让学生既尝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果,体会到一股甜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又进一步激起了他们学习民族民间文化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民族民间文化,拓宽语文视野

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发展空间,而作文正是语文教学的回归,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作文教学,用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作文。”叶圣陶先生精辟地道出作文和生活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以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特有的民族节日为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的视野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认真观察当地和周边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并以此为题材让学生自由作文。这样,学生常能写出许多清新自然、真情流露的好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怀。福泉是一个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的黔中交通枢纽地。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贵州省较早的历史文化名城。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给我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我时常让学生用实地参观、采访等方式,了解苗族的斗牛节、跳月节、芦笙舞,起源于布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自由对歌恋爱的“六?二四”民族传统节、清水江杀鱼节以及阳戏、花灯等民族民间文化,进行观后习作。通过描写民俗风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大语文学习观,让学生深切体会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的民族情感,使民间文化、民族精神逐渐根植到学生灵魂深处,为今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奠定了情感和思想基础。

四、在教学评价中渗透民族民间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