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一、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构成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是多渠道、多层次的,包括高校毕业生、其他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和高等院校的离退休教师。其中高校毕业生、高等院校的离退休教师占专任教师很大比例;而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生产一线的专业人员、其他高校在职教师占兼职教师队伍的大多数。[1]

二、江西省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经历了迅速发展的蓬勃时期,但随之而来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逐渐暴露,已经成为民办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之一

1.师资队伍稳定性差,人才流失严重

离退休教师因为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无法长期工作,年轻教师只是把民办高职院校的工作作为职业生涯的一个跳板,兼职教师由于他们本身有固定的职务往往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职务上。

2.师资结构不合理

1.年龄结构不合理。刚走出校园的年轻教师和退休的老教师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中青年教师比例偏少甚至没有。这就使得民办整个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2.专职、兼职教师结构不合理。调查显示江西省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的比例已基本超过兼职教师的比例但兼职教师仍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3.学历结构不合理。整体上江西省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仍以本科毕业生为主,博士、硕士的比例相对较少 。[2]

3.3科研能力不足,缺乏学科带头人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多样性导致校园的学术氛围无法形成,教学科研气氛薄弱,对教学规律的探讨深度不够。

3.4教师在职进修机会缺乏

民办高职院由于师资短缺、教师工作量大等原因无法给 教师提供充足的机会。

此外,民办高职院校不够重视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得部分年轻教师的责

任心、荣誉感不强,这就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江西省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教师是职业院校办学的灵魂,教师队伍的质量是维系学校生存的纽带,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师资队伍尤为重要,因为他是民办高职院校参与竞争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有实力的高职院校不仅要聘请素质较高的教师、学者来本校兼职,而且也在逐步建立自由的专职教师队伍。从长远看,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更符合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次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改善外部环境 ,1.1制定民办高职院校吸引人才的有关政策和保障制度,省政府有关部门和省教育厅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共同商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后顾之忧。推动江西省尽快形成有关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社会保障、待遇等较完善的政策及配套措施,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1.2营造尊重民办教师的社会舆论环境 ,党和政府在评价、量化民办高校的工作时,应充分重视民办学校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舆论媒体也应该多看到民办院校及教师的闪光点,共同推动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 1.3加大政府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根据每所学校的不同情况及当地的实际,以多样化的方式给予适当的扶持与资助。此外,省政府还可出台优惠政策,为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经济适用房,解决教师的住房难问题。

2.要采用具体措施,提高人才竞争力

2.1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在职务聘任、业务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民办院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关键还是要靠法律来保障,我们应该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妥善解决民办高校教师有关职称、住房、医疗保险等问题。2.2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 ,要积极引进教学与科研能力兼具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要转变陈旧观念,紧抓机遇,量身制定各种可行措施,完善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2.3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工作做出全面、综合的评估。民办高职院校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成立学校评议委员会,针对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建立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使教师的考核与评估工作规范化、经常化。[3]

3.教师应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身水平,3.1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 ,教师要在思想、道德、学识等各方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获得学生与社会的尊重。3.2教师要注重执教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制定出立足学校办学宗旨的教学计划,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剖析执教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对民办教育的教育特点、教学模式等的认识,健全和强化民办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的体系和机制。3.3提升教育科研与创新能力 ,学校要鼓励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创新教育科研的方法,不断完善和调整知识结构,为教育科研提供理论依据和知识储备。同时要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4.增强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

老师要主动适应竞争的环境,在竞争中成长与发展。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实现自身的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善于学习和钻研,阅读民办高等教育的有关书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出适合民办院校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余彬.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24).

[2]帅相志.现代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章建华等.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9(9).

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民生;关注;改善

一、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以人为本是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是践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鲜明特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标志着改善民生新阶段的开始。十报告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以家为基,邦以民为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从更侧重经济增长的“发展”,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民生时代的来临就体现在执政理念的变化中。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使党的根本宗旨和新时期党的执政有了具体的落脚点,成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建设的着力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强调处理好一对关系: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过去地方政府往往强调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优先发展事实上片面强调了发展。强调,发展是改善民生的根本目的。经济不发达时主要搞经济,现在经济发展了,有能力更好地改善民生。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发展、求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民生领域仍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民生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民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收入增幅比较慢,收入差距大。二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下岗失业人员、不能及时就业的大学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三方面的因素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三是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明显不足,义务教育中存在机会不公平现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的巨大落差造成了受教育权在事实上的不平等。高等教育中存在高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不平衡问题。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覆盖面不够广。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五是住房问题尚需完善政策和妥善解决。

三、改善民生的基本思路和举措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这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1]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是我国社会矛盾凸显期。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作为检验各项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见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解决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党和政府的一种基本职责”笔者就改善民生的基本思路和举措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1、改善民生要从国情出发,脚踏实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将长期存在。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要积极探索市场规则与国家福利的平衡点,实现公平、正义,确保人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要求,也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但是在改善民生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超越初级阶段的国情、省情。政府的民生支出属于刚性的范畴,具有不可逆性,财政一旦进入就很难退出,就会步入边际效益递减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支出基数会越垫越高,受益者的期望值会越来越大,而满意度会越来越低。所以,一个超过历史阶段的高福利供给,势必会形成虚假的公平,产生效率的挤出效应,形成高福利陷阱。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本着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区别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好需要和可能、局部与全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注重建立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长效机制,做到从制度上保障民生问题的解决。要认真地分析民生热点、焦点,分清主次缓急,不能盲目铺摊子。民生问题千头万绪,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尤其需要细密的制度安排。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既要抓好当前的各项工作,又要谋划长远的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立足现实,从影响民生的重点方面、关键环节入手,认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另一方面要高瞻远瞩,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首先,财政支出要突出重点,确保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业投入,并逐步增加比重。一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健全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等。三是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五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其次,强化公共财政收入再分配的能力。要增加转移支付的比重,注重二次分配的公平,向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通过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3、要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健全民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民生问题与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解决民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本前提。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公共政策、改善民生措施制定出台的时候,使弱势群体享有正常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要通过法律保障赋予民众充分表达诉求的权力,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和民生措施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依法建立健全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作用。首先,解决民生问题的主体是国家和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应尽的重要责任。政府要有积极投入,职能到位。其次,鼓励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感为改善民生多做贡献。第三,充分发挥民众的作用。民生问题不是政府单方面的给予,要让有条件创业的普通百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

[参考文献]

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林业生态 建设 问题现状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18-01

林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着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快速增长,林业资源被过度开发,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现代林业应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使林业的使用与发展得到平衡。为更好的说明新时期下林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本文先从林业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说起。

一、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98年实施了林业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世界第一,从4667万hm2增长到6169万hm2,森林面积从1.59亿hm2增长到了1.95亿hm2。自2005年开始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来,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完善,部分地区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善化土地面积缩减到了3436Km2,沙地土地植被覆盖率增长到17.63%,沙漠植物种类也得到了增加,开展了一些列的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构筑了良好的生态屏障。

虽然我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受到气候、地理环境以及技术等的影响,所建设的生态环境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我国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占据我国国土面积的37.2%,导致沙漠化不断加重,河流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土地沙化以及石漠化问题突出,造成沙尘暴频频发生,受生态以及技术限制,沙化土地等的治理难度很大,效果不是很明显;我国仍然存在很严重的湿地开垦与改造以及泥沙淤泥现象,使得濒危动物逐渐消失,沙化现象严重;我国森林平均储积面积小,森林质量物种多样化不强,难以发挥出森林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也是不断提高,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先以我国目前林业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具体讲述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关键词] 林业生态 建设 问题现状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18-0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也是不断提高,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先以我国目前林业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具体讲述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关键词] 林业生态 建设 问题现状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18-01

二、新时期下林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1.基本思路

新时期下,我国林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应以促进人口、资源、经济等的发展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生态保护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生活,坚持实现区域突破,着眼于水土流失、石漠化以及沙漠化等的治理。抢救和保护濒危物种,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增加森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处理好保护和建设、重点和一般、点和面、内涵与外延等的关系,在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时,既要加强生态重要区域与脆弱区域的生态与植被保护,在已有的建设成果上,开展生态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做到既能保护林业生态,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进行建设工作时要先重点后一般,优先治理比较严重的区域,大力开展林草植被建设。大面上紧抓长江黄河等天然资源的保护,在开展绿化的同时,还需注意增强森林生态效能工作,在点上抓紧湿地保护、森林公园建设,以国家重点湿地与森林公园为主。充分利用废弃工矿等地,积极挖掘土地的开发潜力,在路边岸边等地进行绿化,尽最大能力增加森林面积。建立激励机制,提高造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人才,提高造林人员的职业水平。

2.新时期下林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具体内容

2.1建设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有20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重点保护地区,这也是我国今后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目前青藏高原生态屏蔽系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东北森林建设防护林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带的水土治理等都是今后重点治理的工程。针对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在短期内仍是以重点工程带动,使原来的造林绿化转变为改造低质低效林,依靠分散的物资与劳动力,逐渐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实现人工措施与自然措施完美的结合,逐渐恢复林草植被与物种的多样性,优化栽培技术,以科技为支撑,提高林业保护建设的质量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把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和民生联系在一起,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2.2主要建设工作

在森林生态系统方面,把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作为新兴战略重点工程,加快北方等地的宜林地造林绿化建设,不断提升和扩大青藏高原以及黄土高原的森林质量和数量,集约经营南方丘陵山地带森林,优化东部沿海地区的绿化结构。在湿地生态系统方面,依据现有的湿地保护以及恢复工程,加强管理与保护,防止出现过度利用等现象,利用加强围垦湿地退还、保护和修复河岸带水生态、恢复湿地植被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重点保障北方防沙地带江湖等的用水量。

在荒漠生态系统方面要依托石羊汇河流域防沙治沙等工程,造林种草加快治理步伐,设置沙障等措施来减少沙城飞扬,对于难与治理的沙化土地,要在保障农牧民利益的基础上实施封闭性保护,尤其是北方的沙漠化地区可以适当大发展沙产业。在进行对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时,要注意生态的多样性发展,加大生态系统物种保护力度,加以恢复已受损的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我国目前林业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具体讲述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必须着眼于生态生态,协调人与林业的相互关系,大力发展玉林也有关的多种经济形势,才能使林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樊茹慧,吕向阳.建设现代林业打造森林城市——东胜区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纪实[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1,(2):47-48

[2]郭淑青,曹素珍,杜品,等.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湿地现状及开发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702一11704

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把“强化基础地位,建设民生水利,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集中突破年”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水利重点工作进展良好,切实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和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体要求,近期,我们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座谈讨论,个别走访等形式,就建设民生水利,推进科学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广泛听取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现结合实际,就建设民生水利,推进科学发展作简单的探讨。

一、全县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概况

我县属于内陆地区,区位上处在黄土高原沟壑地带,气候为半干旱半湿润类型,年平均降雨量为599毫米,年蒸发量1403.3毫米,是降雨量的2.3倍,县境内仅有达溪河、黑河两条主要河流,水资源十分短缺。全县水资源总量为2.25亿立方米,其中入境水1.17亿立方米,自产水为1.0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998.4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量276.6立方米。按水资源总量、现有人口及全县耕地总面积计算,分别是全国的0.8%、43%、18%全省的7%、86% 51%和全市的13.4%、89%96.5%。至20__年底,全县共建有各类水利工程163处,其中:人饮工程136处,灌溉工程19处(含两河灌区),防洪工程6处,水库6座,建成集雨水窖32381眼,新增补灌面积44071亩,发展有效灌溉面积49909亩。人饮工程通村率90%,解决了17.7万人6.4万头畜的饮水困难,全县累计完成自来水入户3.3万户,入户率达到了63%。在主要河道修筑防洪堤13.11公里,保护耕地20__公顷,保护人口1.3万人。全县还有10%以的村没有水利工程, 近40%的农户没有通上自来水。水资源短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县水利工作还存在着基础薄弱、管理滞后、工程老化失修、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困难和问题,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还很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工程型缺水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十分突出。至20__年底,全县农村人口中尚有4.34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占农村总人口数的19.6%。三是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综合利用效率低。县城及几条河流的河堤建设滞后;县域内六座水库及部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均建于70年代,工程老化失修严重,防汛隐患突出;灌溉设施不全,渠系淤积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灌溉得不到保障。( r1 |3,! p’ f, z+ v* d3 p四是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县仍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中,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农村地区,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这种状况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的饮水安全。五是管理机制不适应水利发展要求。从调研情况来看,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既有资金短缺的原因,也有机制上的根源。目前,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尚未形成一套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水利工程的投入补偿机制未形成,工程水费收取困难,当前推行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由于工程设施落后、思想认识不够等原因,也遇到了较大困难,造成工程日常管理维护经费短缺,水利工程使用周期缩短。五是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导致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不正常、供水秩序差,直接影响了农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六是水政执法还不到位。群众的节水意识、水法制意识还比较淡薄,人为破坏水利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乱打井、乱取水、乱采砂的问题仍然存在,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打开。

三、解决水利发展突出问题的基本构想

按照建设民生水利,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今后几年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总体思路是:树立“一个理念”,突出“一个主题”,抓好“四个重点”。即:树立项目支撑,基础先行,改善民生,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突出建设民生水利、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主攻以支撑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项目建设,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民生改善工程,以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重点的水利管理,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四个重点。

总体目标是: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切实抓好“六个关键”,努力推进“五个转变”。“六大体系”:一是防洪保安体系。加快流域综合治理,提高防洪、排涝保障能力,形成较为完备的防洪体系。二是全县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积极争取完成4.34万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让城乡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三是农田灌溉体系。通过对中小型灌区全面更新改造,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四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水资源水环境保障体系。对县境内的达溪河、黑河两条主要河流进行全面治理,依法保护水源,加强水资源配置,建立节水型社会。五是诚信健康的水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完备的水利管理制度,使水利工程管理上台阶、上水平,有效提高农村饮水保障率、及时率。六是高效的涉水事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支依法行政、作风过硬、技术优良、攻坚克难的水利建设和管理队伍。“六个关键”: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人水和谐作为水利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作为水利发展的工作重心;把统筹兼顾作为水利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深化水利发展的重要措施;把坚持改革创新作为推进水利发展的不竭动力。“五个转变”: 在管理理念上,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在规划思路上,要加快从无序规划向有序规划、合理规划转变,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相结合,站在全县水利科学发展的高度,科学谋划,合理规划;在保障措施上,要加快从治

理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在用水模式上,要加快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积极探索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模式与途径,大力推广运用节水型器具,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在管理手段上,要加快从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鼓励群众参与水利管理、水价制定、水权转让等决策。四、实现水利科学发展的工作重点

建设民生水利,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切实破解水利发展难题,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的需求,以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要破解这些发展难题,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争上项目,破解资金难题,在科学兴水上集中突破。当前,水利工作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我县而言,水资源短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等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而目前国家出台拉动内需的投资政策,加大对水利的投资,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争上项目,重点围绕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灌区续建设配套、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方面积极论证,多方争取,确保到二0__年解决全县4.3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1座小(一)型和5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在08年完成达溪河灌区改造任务的基础上,争取在20__年完成横渠灌区续建配套任务,最大程度地发挥两河灌区的灌溉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關键词:民生科技 供给 现状问题 原因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21—04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民生”成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普遍關注的焦点。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指出,“要以解决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目前,科技部已将发展民生科技,作为科技惠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举措,列入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科技部万刚部长、刘燕华副部长等主要领导多次强调科技要面向民生、服务民生,要求把加强民生科技作为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十一五”科技工作安排的重要举措,并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国家科技计划中民生科技的经费比例。这是科技管理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6·25”讲话的具体行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

科技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科技与民生相结合,既是科技发展的要求,更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因而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科技供给的现状及其在满足国贫县贫困农户的基本民生需求成效,对于国贫县较多、民生问题又较突出的甘肃省来说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基于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六个国贫县的相關科技部门、基层乡村组织的走访,政策文件资料的获取,对民间组织、专家学者、科技能人、村庄精英展开集体座谈会、单独深入访谈,以及召开由贫困户、中等户、富裕户组成的村民代表会等方式,获取了调查地区科技供给的详实资料,梳理并分析我省民生科技供给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对于探索甘肃省科技扶贫与开发的合理模式和解决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甘肃省民生科技供给的历程及实践路径

从甘肃省民生科技扶贫的实情来看,其经历了财政式扶贫、开发式扶贫、以及新时期处于探索阶段的参与式扶贫等三种模式,从扶贫模式的演变可以看出“我给你、我给你并要求你发展、你需要什么我给你并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路径。就甘肃省目前实施民生科技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采取项目以点带面,坚持项目管理与扶贫资金相结合,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为了避免分钱分物、资金过于分散、撒胡椒面等弊端,甘肃省扶贫始终坚持资金随着项目走,按项目覆盖贫困人口,按项目检查扶贫效益和投资效益并逐步推进产业化的扶贫开发模式,这些民生科技扶贫工作的开展,在解决国贫县贫困农户的基本民生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民生科技扶贫中仍以财政式及开发式扶贫模式为主,其自上而下的推行特点,一定程度上缺失了农户需求的表达及参与;参与式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制度创新,其强调农户需求及参与,但由于长期自上而下的扶贫工作的惯性,参与式扶贫模式在甘肃省推广的力度和效果都还不是十分显著,致使甘肃国贫县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特别是一些与广大农民群众最關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甘肃省民生科技成效

甘肃省国贫县在扶贫开发中探索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改善地区民生并促进地区发展作了一定贡献,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瓶颈以及体制弊病等原因,国贫县公共服务供给整体不足。

1.民生科技项目取得明显成效。调查显示,古浪、康县、会宁县、张家川县、宁县等国贫县在已有的民生科技扶贫中,首先加大以民生需求为目的的项目落实和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121雨水集流”和“母亲水窖”工程的实施,为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及其他缺水地区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一些水利工程,如“引大入秦”工程及“引黄提灌”工程,不仅为边远山区通上了自来水,而且还部分解决了农业灌溉用水,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另外,国家和省上的沼气建设和“整村推进”项目的建设,使国贫县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都有相当改善,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县都在不断积极探索如何实现种、养、居空间合理布局,有效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使农民就医看病有了保障,各县也加大对疫病疫情的防控,地方病和常见病的发病率也大幅降低。总之,有關民生科技的七个重点领域,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提升。

2.国贫县在扶贫开发与产业选择上,重视产业定位及与科技相结合。根据自身特点,瞄准本土化产业发展道路,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农民的可接受性。合理的产业定位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脱贫、减贫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在产业定位和发展中,各县都非常重视科技对产业的孵化和推动。例如,会宁县的侯家川乡侯家川村的规模化乌鸡及蛋鸡养殖、古浪的沙漠生态产业、宁县的果品、康县的核桃及茶叶等产业,都是立足本地优势,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并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品牌效应,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3.科技助农推进了“以推广形成产业”的扶贫进程。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针对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不同的科技示范园及各种产业示范基地,从而以点带面来完成产业升级和优化;二是以良种引进、应用、推广为主的科技助农活动持续开展,如土种羊、牛的改良,良种蔬菜、果树等;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在资金有限,科技人员数量少的情况下,各县科技部门也在极力组织协调与其他部门的關系,实现科技兴农目标,推进产业化扶贫进程。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甘肃省国贫县扶贫开发工作探索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改善地区民生并促进地区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上述成绩背后,不可否认,我国长期以来的扶贫机制存在着体制性的弊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君博士指出,虽然我国在扶贫减贫中重视对国贫县的扶持,国贫县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由于财政扶贫体制机制问题,贫困县的扶贫资金往往被省市层层克扣,县里的存款被大城市调去支援建设,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的瓶颈以及体制弊病的存在,使国贫县公共服务供给的整体不足。这种不足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如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交通和通讯设施落后;许多地方的水利设施因维修经费短缺,丧失了抗灾抗旱的基本功能。如陇南康县的河坝,由于多年没有加固及提升坝高导致今年涝情严峻。第二,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从多年农业财政支出的结构来看,农业生产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支出占了财政的九成左右,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所占比重还不到一成。在调查中各县的科技部门反映,目前国贫县科技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良种推广、科技培训。没有充足的资金,也没有优秀的科技人才,人才的青黄不接在国贫县是司空见惯的。

三、民生科技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造成我省民生科技供给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资金、技术、人才的瓶颈以及体制弊病,本文将从立项、项目的实施、项目的评价等三方面,对供给机制进行分析。

1.项目立项过程“指令化”,项目实施缺乏持久动力。第一,立项论证是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论证质量的高低、论证主体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顺利开展,而其中,农民作为被帮助对象,是否参与项目论证,是项目成败的關键。

我国长期以来在科技扶贫项目的立项过程中,绝大部分都是以地方官员的报告和经验作为衡量项目能否上马的重要标准,项目论证成为官员和部分政府部门的事情,而作为项目的最终接受者——农民,却无法有效表达自身的实际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立项论证的错位和偏差,并导致群众对项目的热情不高。县以及相關部门在项目的选择与决策中,缺少对农户实际需求的有效评估和获取,项目实施过程中又忽略了对于村民需求的考虑和重视,强化了项目的“指令化”特点,农民积极性不高,项目实施缺乏持久动力,进而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效果。

例如,在会宁县头寨子镇,村民向我们反映,由于头寨子村长期缺乏雨水,县上实施了苦咸水淡化工程,该工程立项的初衷是解决农民灌溉用水,改良土壤,增加农业收入。但项目开展了一年就停滞了,因为高昂的淡化成本已经超越了农业产出收益。在问及项目论证问题时,村民表示,这是县上的决策,县上也没有征求村民意见。另外,在张家川县的榆树村灾后重建项目中,我们也见到了同样的问题。按照县里的统一规划,新搬迁户一律是每户只有63.5m2的居住面积。对此,我们询问了村里领导,村领导表示,县里要求每户居住面积最低不低于45m2,63.5m2是村民大会一致表决通过的合理居住面积。但是在对村民的访谈中,很多农民表示63.5m2对于全家来说居住空间太小,同时还限制了养殖空间,养殖几乎不可能。因此,63.5m2的规格有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征求村民意见,这一标准是哪些村民讨论的结果,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而且榆树村后期的入住,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问题。

同样,在“整村推进”项目中,上述问题也并不鲜见。在张家川榆树村、宁县瓦斜乡永吉村等地方,调研人员多次碰到类似的问题。这充分说明了长期以来在立项过程中,由村民参与的项目论证过程,并未得到有效推行,这严重影响了项目的预期效果,最后造成事倍功半的局面。

第二,项目的可持续性问题。项目的可持续性,可以分为项目本身的不连续性实施的不连续或断裂现象。这个问题和上文第一点是一脉相承的,正是在论证环节农民的需求没有被充分表达,继而造成项目本身不适用、不能因地制宜,最终导致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例如,机整梯田和地膜是针对干旱问题推行的农业技术,两项技术对于抗旱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有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两种技术不仅没有减灾,反而加剧了干旱旱情。会宁县头寨子村就是明显的例证。该村村民提到,由于没有降雨,地膜反而加剧了作物吸水困难,为农民造成更大损失。还有,机整梯田作为省上推行的项目,其功效在于保水,但是在张家川,由于东西部气候条件和产业结构的差异,这一过程反而影响了作物生长和畜牧业发展,村民们因此对梯田项目不是很积极。这样的例子在调研中还有很多。

2.项目实施过程内外能力欠缺,项目效果不佳。就造成贫困的原因,一般而言,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及相应的资源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的政策与制度制定和实际的执行能力,又会进一步固化已有差距,强化了地区间的贫富差异。因此,在甘肃贫困地区“先天条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注重发展当地人民的内外能力,就成为關系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我们认为,这种内外能力包括: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制度的能力;制定合理有效地方发展政策的能力;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相關主体,实现公平、公正资源分配的能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因地制宜的执行政策的能力;自身能力建设与发展的能力。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科技扶贫的效果不仅受制于科技、人才、资金、资源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受制于基层县政府及科技人员包括农户的能力建设现状。

第一,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的能力。政府主要面对两类政策,一类是省级以上(包括国家)政策,另一类是地方政策。在执行省级以上政策时,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很小,在政策解读和细化方面,地方政府有很多无奈。例如,在沼气项目执行上,省政府要求每个县根据县情只通报沼气建设数量,对于沼气使用效果上却没有明确的衡量指标。因此,在沼气建设中,基层政府对沼气建设规格、建设点的选择上缺乏深入的论证,致使沼气项目成效缩水。

对于一个基本民生需求还不能满足的欠发达省份的国贫县,长期的输血式扶贫,导致了基层政府对此体制的惯性依赖,很多地方性扶贫开发项目多为任务式的项目,对于项目本身的目的和目标县级科技部门也是无法选择的,他们仅仅是执行,至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地方发展政策,对于一个關注生存多于发展的国贫县来讲似乎是奢谈。

第二,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相關主体,实现公平、公正资源分配的能力。在宁县调查中,县里领导表示,在选择整村推进项目时,有很多具体指标,而这些指标将更贫困的乡村排除在建设体系之外,造成扶贫开发的不公正、不公平。在地方性政策执行方面,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根据本土客观实际制定和实施扶贫政策。在政策执行中,一方面必须要有明确的部门任务和工作划分,另一方面要十分重视部门间的协调联动。

第三,自身能力建设与发展的能力。我省国贫县科技人员队伍不论规模还是质量都很不足。这其中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和经营管理等专业。其承担的任务不仅包括技术推广,约一半左右的技术传播人员在从事行政执法、中介服务和经营创收等非技术传播工作。同时,农业技术传播队伍素质偏低,大多数人员为非技术传播专业毕业,传播理论水平不高,多年没有进修、提高机会,知识老化严重,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难以担负知识传播的大任。此外农业技术传播队伍的专业分布极不合理,上、中层人员多,基层人员少,呈现倒金字塔结构,乡级农村推广站一人一站相当普遍。农业科技传播力量弱,农业技术传播人员供不应求。

对于农户而言,他们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靠村民自我获取和学习;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从供应机制上提供满足困难民众获取各种知识,培养和提高自身能力的途径和条件。在对农户能力进行培训时应该选择与村民生活生产相關性最强、最基本、最迫切的能力需求点进行培训,保证项目对村民的实际效用。只有提供适合村民期待的项目,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并有力的配合,主动学习。选择的参与也不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参与,参与的有限、需求的不完全挖掘、项目本身对村民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有限综合影响了项目受益者自身的发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根源。

另外,科技带头人对于农民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必须得到政府的认可和强化。科技致富带头人往往是村里的能人,他们有很强的价值实现欲望和风险抵御能力,政府对于这些村庄能人的认可和政策上的支持不仅可以为科技扶贫提供组织上的支持,而且也有助于形成农民主动学习依靠科技致富的良好风气。对于没有多少资本和技术的贫困农户来讲,他们没有抵御新技术、新品种尝试的风险能力,因此带头人的模范示范作用效果成为新技术、新品种能否推广的關键。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村庄能人的参与力量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十分有限,许多基层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像宁县科技局领导提到建立带头人奖励机制,但由于目前种种原因还是没有形成制度,这就警示了基层政府在项目实施和推广过程中,必须认识并探索带头人、能人参与的有效路径。

第四,营造地方发展环境提升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方面。自然灾害、信息化建设等各方面均问题很多,恶劣的生存环境限制了地方产业的发展,村民能力的建设和发展。地方政府希望能用产业化来实现本土化的就业安置和能力提升,实现县甘肃省国贫县普遍自然条件都较差,交通设施、村民科技意识、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才是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但从县上实施的科技项目及科技培训来看多是完成上级任务和指标为目的,在培训项目中,区域化的、群体化的培训缺乏变通和调整,从而导致有些培训不能适应群众需求,要么太过于理论化,要么太过于宏观,大大降低了培训的实效,且将会影响农民对该项目的排斥,进而会使地方通过产业带动来提升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并最终寻求发展的路径阻断。

3.项目评估主体单一,评估结果客观性不足。项目评估一般在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三个不同阶段进行。项目效果评估是项目立项需要重视的部分。在县上科技项目立项和论证中由于评估主体的单一,项目论证指标的“政绩化”,在立项、实施中主要是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督导,缺少第三方的有力监督和评估,对于项目结果的预期与效果间差距的测评、审核和鉴定没有项目实施方以外的力量介入,对于效果的评估也是上级部门请专家或者是本部门人员来承担,这使本应多元主体参与的项目评估变成部门上下级间的指导与配合,评估中缺少第三方和民众的需求表达,致使效果评估难以客观反应项目对民众需求满足程度的真实状况,评估导向“政绩化”。

例如宁县百万亩苹果种植项目。县上将该项目看成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化的有力举措。在参照了静宁、陕西苹果种植经验基础上,县领导提出产业兴县战略,试图通过规模化来实现产业化的发展。县上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投入巨大资金完成了30万亩苹果任务,但实际成效却不如人意。从果树保留率到果树管理,从病虫害防治到苹果储存、销售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除了该项目缺乏立项论证,缺少对民众需求的關注,更主要的是评估主体单一,没有将民众纳入到评估中,缺乏民间力量的制衡和监督,评估流于形式化,致使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不足,不能为政府扶贫工作的改进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

四、总结与思考

总体来看甘肃省科技挟贫开发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挟贫(1978—1983)、“两西”建设(1983—1992)、“老高少”建设(1992—1998)、“四七”扶贫攻坚(1994—2000)和全面建设小康(2000至今)等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科技扶贫的理念与思路也在不断调整,而满足民生需求是科技扶贫的宗旨,因此一个良好的科技扶贫供给机制将是实现有效满足民生需求的重要保证。

在调查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地理位置及相应的资源分布的差异是国贫县贫困的先天掣肘,但当大量的扶贫资金进入、大量的扶贫项目推广实施时,虽也取得了一定的扶贫效果,但最终因为扶贫供给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使扶贫效果不尽如人意。对甘肃省民生科技供给现状、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不在于呈现,重要的在于让我们思考新时期扶贫模式如何更好地贯彻“以民生为關怀,以科技为手段,民生与科技相结合”的科技扶贫思路,激发我们思考并认识“民生与科技对接的有效供给机制”在民生科技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最终为探索出一条适合甘肃省科技扶贫与开发的合理模式和解决之道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证依据。

[基金项目:科技部软科学重大项目“民生科技需求与战略规划”甘肃子课题(项目编号2008G×S18024。项目主持人魏淑娟);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西部农村移民地区现状与问题研究——以甘肃为例”(项目编号:10L7UJBWZY075,项目主持人魏淑娟)]

(作者简介: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