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级财务相关制度

村级财务相关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级财务相关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村级财务相关制度

村级财务相关制度范文第1篇

一、 村级财务管理的定义

1、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

2、村级财务管理的性质和原则

村级财务管理比较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的特殊性:在目标上、方式上、内容上、原则上具有特殊性。

村级财务管理原则主要有公平原则,公正原则和民主原则。

二、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不稳定,素质相对较低,年龄老化。

2、公开化程度不高,忽视了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与管控。

3、财务支出无计划。

4、村民参与意识淡薄,民主理财小组未能真正履行监督职能

(二)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会计界对村级财务管理关注较少

2.村干部的理财意识落后

3.相关部门监督管理水平落后

4.对违反财经法纪的农村财会人员惩处不力

5.村民民主意识落后,权利意识淡薄

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识

1.村干部的选拔

选拔有管理能力的本村村民,然后再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部培训。因为这样的村民更了解农村环境,能对本村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能够较有效率地将集体资金用于新农村的建设。

2.村干部的考核

在对村干部进行考核的时候,应将财务管理列入其中。村级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为如何将集体资产效益最大化,并以此为基础设置相关的财务管理的考核指标,该指标可以作为对村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之一。

3.村干部的培训

目前,对真正接触村民的基层干部的培训做的很少,更多的培训是针对乡级以上的领导进行的。对村级基层干部进行培训,可以针对本村特有的情况,请专业老师对村干部进行指导,也可以参观发展成果好的农村,多与当地村干部进行交流。

(二)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村级财务管理的好与坏,与财务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

1.加强业务培训

2.加强制度建设

3.加强监督检查

4.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三)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村级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环节很多。当前的重点工作应该是财务制度的完善和实施。

1、建全财务管理制度

各村必须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让每笔收支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财务会计人员通过加强业务培训,逐步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村级财务处理方法,制定有关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详细规定现金、财产物资管理办法。

2、切实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

农村是广大村民的农村,建设新农村是村干部与村民共同的任务, 提高村干部与村民合作,缓和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紧张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增大村级财务的透明度。

3、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定期核查和审计制度

实行季度财务核查、专项资金收支核查和年度财务审计相结合。在核查或审计过程中发现违纪违规问题要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严肃处理。

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惩处力度

为了健全约束机制,就必须得加强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四)提高村民的民主认识

加强村级财务监督,最主要的是要依靠村民监督。但是目前有些地方的村民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主体监督的作用,不能意识到村干部的某些行为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是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要强化村民的主体监督作用,加强村民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监督的意识,肩负起主人翁的监督责任。

1.农民普法教育的推广

在农民中做普法推广一是为各级政府的“农民普法”制定任务;二是组织法律专业大学生深入农村,为农民宣传法律知识;三是在农民普法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基层村委加以奖励。

2、加强村级文化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村级财务相关制度范文第2篇

一、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党的十以来,中央、省市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多次提到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问题,2013年,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四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可以看作是农村财务管理改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遵循,文件指出,村级财务管理是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法保障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文件要求,各级尤其是乡镇要切实做好村级会计工作,完善村级财务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稳定和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近年来,镇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村级财务管理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确保了农村集体资金与资产的安全,切实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但是,我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财务混乱依然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引发群众上访,个别村会计现金账目不清、财务公开流于形式,超限额使用现金、坐收坐支等问题时有发生,上级部门每年审计时,总能发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形势和现实对村级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着我们推进此领域的改革。

二、改革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针对村上财务管理方面暴露出的问题,镇上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具体要求,从制度和监管两个层面入手,细化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措施,有力提升了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实践证明,制度建设和外部监管是破解村级财务管理难题的两个有效路径,村财镇管、审计监管、财务公开等是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有力举措。

一是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完善制度作为深化农村财务管理改革的核心和基础性工作,注重从制度上防范和杜绝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镇上制定了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汇编,将上级有关村级财务管理的精神细化为具体的管理制度,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例如制度明确规定,12村村支书、主任不直接分管财务,各村只设出纳1名,负责日常记账和费用报销;对1000元以上支出,必须召开会议决定,并报镇上审批后方可进行,支出形成后,必须有符合财经管理制度规定的正规票据方可入账;村账必须每季度记一次,不得无故后拖。这些具体的规定,从制度上解决了跨期记账、新旧村官交替导致的账务脱节、坐收坐支等突出村级财务管理问题,通过这些制度的执行,以往审计中普遍存在的不合规发票报销、坐收坐支等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

二是全面推开乡财镇管模式。多年实践表明,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村级在财务管理中的自由度过大,镇上对症下药,进一步强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统筹管理力度,增加了镇经管站工作人员,全面推开村财镇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村上只设出纳负责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村上财务实行审批制和报销制,农村“三资”统一由镇经管站造册管理。镇上同时还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抽调财务专业相关人员,对村上的纸质账进行了电子化处理,全部录入到了“三资”管理平台之中。同时,镇上进一步夯实村财镇管基础,配备2名财务人员分别负责管理6个村的账务,在人员力量摆布上做到了科学、合理,为村财镇管工作持续推进提供了强大保障。通过村财镇管,村上账务混乱和新旧账衔接不上有问题有效解决,白条入账和随意乱支等现象减少。

三是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力度。镇上成立了内审室,每季度负责对村上的账务审计1次,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督促村上进行整改,对属于记账方面的问题,由镇上按照干部管理制度追究对相关财务人员责任,内审工作不断走向了常态化。镇上加大与县审计局的配合力度,每年提供2个以上的村作为村官直审村,邀请县审计局人员开展审计,及时发现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提早进行整改。对在年终审计中发现和反馈的村级管理中的问题,镇上确定专门的领导负责跟踪督查村上进行整改,对一些突出问题和涉及财经纪律方面的问题,交由镇纪委进行调查处理。注重发挥其他监督力量作用,把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纳入镇“两代表一委员”视察调研活动之中,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村级财务管理实践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征求各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建议汇总后交具体人员承办,在规定期限内向各代表通报整改情况。注重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规定村级重大财务支出审定会议必须邀请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并听取其意见。这些监管措施的落实,使村账与实务漏洞得到堵塞,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将一些问题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四是持之以恒抓好财务公开。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拆迁项目较多的康家沟、南店子等村,严格规定了村务公开的内容和时间,在项目实施初期,镇上督促村上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召集群众商议相关重大事项,会议中,村上对相关项目的资金配套政策进行解释,力争做到公开透明。同时,对退耕还林等大额资金分项造册登记,避免群众产生误解。村上的财务支出,坚持每季度公开1次,并确定专门的人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镇上还将村级财务公开落实情况纳入村级工作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报酬挂勾,督促村上认真落实。村账和村务公开,“暗箱操作”等被群众误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群众对村委会和村干部的信任度提升,密切了干群关系。

村级财务相关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农村村级财务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具有密切关系,是农民群众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焦点与热点话题。农村村级财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村级班子的团结与否,关乎到党群与干群关系的融洽与否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性。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的案件不断增多,约为百分之七十,而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农村村级财务管理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所致。因此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规避财务管理问题,保证农村整体经济发展。

一、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制度执行不严。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村级财务制度中明确提出,账款要分离,但部分村干部集会计、出纳为一身,并错误的认为会计工作的核心就是记账,出纳的核心就是票据管理,会计、出纳成为了摆设。其次,部分村干部先开支,后记账,所有开支都未进行必要的审批,对于自行开支在年底通过票据冲账,还有的在卸任时,通过条据对账,加剧了村民的不满。最后,存在明显的白条支出现象,而且白条的种类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但村级财务制度明确提出,账款要分离。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账目不清、白条走账、财务不透明、与相关财经纪律背道而驰等问题,不仅会降低会计业务的真实可靠性,而且还给腐败行为提供了可能。

2.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督不强。(1)缺乏规范的报销审批;部分开支票据没有经手人和审批人的签字,会计人员记账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制度毫无重视,未进行审核、未执行民主理财程序入账。(2)村集体负责人或财务人员变动时会计账本和未上报的凭单未在第一时间移交,或交接时缺乏有效监督,导致票据丢失、账目不清、换一届账目乱一次等问题的发生。(3)没有有效执行收费单据定期申领、规范使用、缴销入账制度,未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科学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项收款收据,尤其体现在支出凭单使用的不规范,没有有效的三联单,导致收款人无凭据,村无存根,造成重复支出入账,以及公款私用的行为的发生。(4)非生产性开支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开支。近年来我地突出表现在村庄道路、卫生清理支出方面,因为上级强调此项工作,因此就在支出中不予合理预算,无节制支出,造成财务支出与工作成效不成比例,弄虚作假、虚拟支出等现象发生。

3.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农村财务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村干部指定,只要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会计、出纳通常也跟着换届,这就造成会计队伍无法稳定;此外,有的村干部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外还兼职财务工作,素质水平高低不等,专业的会计业务知识掌握不充分。管理体制不顺,工作落实不到位,一部分村庄出现由支部书记出纳、经管员报账的状况,因此经管员不关心账目对错,进一步导致账目的混乱。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农村经营管理的有序运行。

二、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纪检机关监督力度不强;村干部是党员的纪委还可以查处,对不是党员的纪检监察机关难以查处。其次,群众监督力度不够;有的村民未形成集体观念,也没有正确的民主管理意识,对集体事务不闻不问,导致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应有的作用得不到发挥。同时对集体资产管理主体不清楚;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是广大的农民群众,管理者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在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职责任务中占据核心位置。然而现阶段,有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成为了一种摆设,集体资产的管理者变成了村党干部,集体资产的使用者则是村委会。村民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难以行使监督管理权,导致集体资产的挪用、浪费、流失等情况时有发生。最后,内部监督力度不够;由于村级财务人员是村级书记或主任指定,因此对于领导的一切要求,村级财务人员都会毫无条件的满足,明知道领导存在经济违法行为但从不监督,发现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此一来,村级财务管理就做不到透明化,财务未全方位公开,农民群众难以获取具体的资金用途,影响了群众的民主监督。

2.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当前,虽然与村级财务管理配套的规章制度有不少,如财务公开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但大多数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财经纪律掌握了解不足,对相关法规政策执行不严,并且由于工作中乡镇主管部门未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导致财务制度有章不循,执行不严。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党委、政府未将财务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造成乡村干部忽视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及时有效的处理农民群众提出的财务问题,进而引起财务管理混乱。

三、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增强认识,强化领导。一直以来,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广大农民群众孜孜不倦的热门话题,直接关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各级领导尤其是乡镇领导应尽快将村级财务管理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并及时获取农经站会计中心工作汇报情况,细致分析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严格要求村组干部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办事,充分发挥各项制度的优势作用。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提高村组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从而保证村组干部的整体业务素质。

2.理顺财务管理关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应保证村级财务的全面公开化,使农民群众能清楚的了解财务的具体来源和具体去向,拉近干群间的联系,保证农村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与农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性要求,还是当前时期下强化民主管理、加快基层法制建设、实现农村党风廉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稳定发展,应切实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稳定会计队伍。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业务性。所以稳定会计队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非常重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首先,构建并落实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准确划分财会人员的职责权限;财会人员应由乡经管站考察后合理选配,一旦选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私自调换或聘任财会人员。其次,针对财会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保证其业务素质和水平。可采用分散和集中的培训方式,要求村财乡管财会人员和村级报帐员每年最少要开展一次业务活动,从而使财会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工作。此外,落实财务定期审查制度和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4.完善各项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要想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就必须时刻按国家财政部颁布实施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关于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方面的要求,从资产、收支往来票据,科目账户设置,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环节入手进行规范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乡管村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并且还要完善票据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健全财务管理整体框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状况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是干部群众不可忽略的热点问题。虽然近年来村级财务管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完善,但村级财务管理有章不循,有据不依的现象仍旧时常发生,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所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通过有效对策解决存在的问题,成为了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禹忠.关于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2年06期.

[2]章伟军.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许多.村级财务管理改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村级财务相关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财务管理 问题 解决措施

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及各级政府城镇与道路建设的开展,一方面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了涉农惠农资金的投入,一方面涉及村级济组织的资金量不断在增加。作为村级经济组织如何确涉农资金的专款专用及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取决于涉农项目的实施主体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因而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纠正存在问题,堵塞漏洞,要从源头遏制腐败滋生。笔者结合近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1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从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村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根本就没有建立真正意义财务制度,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村级财务公开不到位、不透明,使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村务公开留有后门,以“其它支出”科目来概括一些村干部无法公示的支出,“其它支出”的开支到底用于何项工作,该不该开支,村民不得而知。

1.2 村级支出票据不规范、不合法 由于部分农村村干部纳税意识薄弱,部分工程款在结算时不开税票,白条直接支付,自制的现金付款条直接列支出,有的凭项目工程的预付款借据直接列“在建工程”做支出,甚至个别村在农路建设过程中单凭施工合同在 “在建工程”列支100多万元。

1.3 村级工程建设监管不严、操作不规范 农村集体的工程项目建设透明度不高,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些工程项目无预算、超预算,像目前农村兴修水利、建路造桥、村庄整治等村级基础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发包,几万、几十万的工程和专项资金工程的实施都没有经过村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和村民表决。工程没有公开招标,且施工合同没有签订。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专职人员进行跟踪监督,施工结束后更没有组织人员进行工程验收,就结清工程款。

1.4 专项资金的使用留有余地 在服务“三农”发展过程中,部分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直接到村,有的村干部为了分得一杯羹,就想方设法巧立名目挤占专项资金,弄点“加班费”、“误工费”、“协调费”等。对发放到农户的救灾、优抚、散养户补助、特困补助、计生奖励等专项经费大部分由村干部代领,且未能及时发放到位,由此引发许多不稳定因素。

1.5 征地补偿资金使用不透明 随着城镇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涉及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补偿越来越多,而补偿款中有一些公用面积的补偿没有及时公布于众,且没有作村级收入甚至游离于账外,一些相关费用在里面直接做支出,形成新的坐收坐支的现象。个别村干部身上动就存放几十万、上百万的土地补偿款没有及时发放到应补偿的村民手中,由此引发个别村民的上访。

1.6 村级资产处置监控不力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村都先后建起了农村服务中心,个别村在乔迁新服务中心以后,对原有的村部房屋和资产进行处置时,只凭一份协议书就将原有的房屋、办公资产处置完毕,现金收据入账资产处置款87500元。资产处置既不公开又不透明,对处置的资产没有分项进行评估作价,进行公开招标,更谈不上公示、公开、公正的原则,处置手续及不完备。个别村的村营收入、闲置资产转让费不入账,账外循环,甚至有关补助款进行公款私存滋生的利息收入不入账。

1.7 账务处理不及时、欠规范 有的村几个月甚至半年才集中报账,由于收支凭证结报不及时,处理账务拖拉,跨年度核算较多,最后只好记载流水账,加之村账目设置不规范,科目设置单一,收支往来无明细,漏记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年终无法结转,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为部分村和村干部违规操作、中饱私囊留下了制度上的漏洞。有的村现金账流于形式,不能正确反映财务收支的情况,更谈不上日清月结,月底村辅导员到农经部门记账人员抄一份现金日记账,导致个别村在改水工程中重复列支的3万元,被村会计辅导员长期占有。

1.8 村会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 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会计辅导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目前部分村的会计辅导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每逢村委会换届,会计辅导员也跟着换人。另一方面,村级会计辅导员素质较低,年龄老化,还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

1.9 村级会计档案管理滞后 村级没有建立统一的档案资料室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会计档案没有实行专项管理,专人负责,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账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有的村会计辅导员把会计资料存放在家里,任期结束,自然丢失,造成一任会计一本帐,导致个别村在居民集居点线路工程施工合同丢失,后补订合同又不准确,致使工程承包人多领工程款1.7万元。

2 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原因

村级财务违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①财务管理重视不够。目前一些乡镇干部认为村级自治,村级财务实行“村账镇管”了,因此放松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对群众反映财务方面的问题也没有认真去调查处理,及时纠正,结果导致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不断,而且越积越多。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报表不齐。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③财务管理监督不严。目前“村账镇管”的工作由镇农经站负责,镇农经管站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农经管站人员难以对其经济事项实施全程监督,对票据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就要给予报销,很难发现是否有用合法票据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的情况,镇财务管理职能严重弱化,不能起加强村级财务监督的作用。④村干部素质不高。个别村干部党性观点淡薄,缺乏为民服务意识,同时村干部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认识,对财务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有些村干部不学习、不去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则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也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加上民主监督措施不力,村民理财小组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使监督流于形式。

3 解决问题的建议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建设发展的需要。全面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措施,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监督、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

①健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财经法规,制订一些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细则,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制度,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等来进行完善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中具体化。②建立村级会计辅导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村级辅导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镇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辅导员。对村辅导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统一管理。③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村级财务收支决定权在全体村民,只有村民最了解村级经济情况,每个村应该充分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职能,代表全体村民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同时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每月定期在村部的财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布当月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情况,公开的内容要全面、村务公开不能留有后门,要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接受村民监督。④建立村级财务定期监督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镇财政和农经及内审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考核,点评、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力争把一些违规现象控制在萌芽状态,使村级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切实规范村账镇管。⑤建立村干离任审计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严肃财经法纪,规范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建立村干离任审计制度,工作调动必审,任届期满离任必审。对村干部任期内各项工作客观公证的进行评价。增加村干任期内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村干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⑥建立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工程项目的实施要做到公开透明。村级工程规模虽小,但事关村民切身利益,为确保村级工程项目招投标规范运作,各村要成立了招投标领导小组,由镇纪委和农经技术人员组成招标小组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管,严把“标前”、“标中”、“标后”三道关,做到标前把关、标中规范、标后严管,把惠农工程做成群众放心的工程。⑦建立建全相关资产处置制度。为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规范村级集体资产处置行为,村级集体资产处置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合法的原则。处置村级集体资产,要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必须办理公证、鉴证手续,严禁“口头协议”。并同时报农经站备案,村级集体资产处置结果,按村务公开的要求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对违反规定处置村级集体资产的责任人和对村级集体资产处置失监失管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追究责任。⑧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违纪违规现象的惩罚力度,做到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举;严厉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违纪违法问题。对因工作失职、把关不严,致使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出现严重问题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颜廷君,杨宁宁.浅议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2).

[2]郦琴.当前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现状与改进[J].改革与开放,2011(22).

村级财务相关制度范文第5篇

一、问题

(一)农村治理结构失当,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缺乏优化的制度环境

1.乡镇政府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村民剩余控制权难以真正实现。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是指导、支持和帮助,不得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而村级管理者则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受“官本位”观念、“人治”意识和自身利益等影响,乡镇政府及工作人员对村级事务的干预普遍存在。比如,一些乡镇党委政府随意干涉村委会选举工作;或违反法定程序撤换任期未满的村委会,侵犯村民的任免权;或以“稳定”、“防止宗族势力”为借口,阻碍村民自治的实施等等。

2.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不完善,难以控制村级管理者的道德风险。根据理论,在村级治理结构中,全体村民与村级管理者的关系是一种委托关系,全体村民作为村集体资产和社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是村级事务的委托者,他们将手中的一部分权力委托给村级管理者,后者在委托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管理权力。由于两者存在利益冲突,村级管理者会产生“道德风险”,故需要对其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但是,由于如下原因,目前村级民主监督机制运行的有效性非常之低:(1)监督主体与被监督主体权力地位错位。由于“官本位”思想及体制因素,在推进村民自治的过程中,掌握着大量政治、经济资源的村级管理者不愿意放弃绝对控制权和既得利益。作为被监督者的村级管理者实际上成了农村社区大小事务的最终决定者,权力过于强大;而作为监督主体的全体村民,因其组织松散,文化水平低,监督行为缺乏国家政治权力机构的有力依托及保护,民主监督一般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作为监督主体的全体村民的权力实际上非常弱小。(2)农村会计信息严重不对称。表现为农村会计信息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明确、村务公开制度不落实等,致使全体村民难以获得实施有效监督所必需的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3)民主意识尚未普及,民主监督的配套措施尚未落实,围绕民主监督的一些具体制度不足,如村民民主监督的组织渠道单一,而且很不顺畅等。

3.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村级管理者落实民主制度的动力不足。全体村民在选择了合适的村级管理者后,应给予适当的激励以促使其努力履行职责。但是,由于如下原因,有效的村级管理者激励机制尚未建立:(1)农村工作综合复杂,不规范,地区差异大,农村管理者往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比如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可能没有取得相应的管理业绩等。因此村级管理者的管理业绩难以用单一的经济指标加以衡量,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教育、治安等社会性的工作,而且其工作努力程度与管理业绩缺乏相关性。(2)被激励者权力来源错位。由于传统的体制背景和赶超型现代化模式的现实需要,乡镇政府往往把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看作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给其下达大量的政务。在现行体制下,村级管理者的政治命运相当程度上掌握在乡镇政府手中,他们难以按照全体村民的意志去处理村务。(3)村级管理者不是国家公务员,其报酬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级管理者不脱产,根据各村经济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农村,报酬较低且不能及时发放,村级管理者很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

(二)财务审计监督主体组织结构与权力结构配置不合理

1.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审计监督权利过大、有效性较低。目前,乡镇政府职能部门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主要力量,有的还同时履行会计职能。由于乡镇政府掌握着组织资源、经费资源和制度资源,对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活动是否积极推行以及重视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对财务审计监督后果的功利性判断。另外,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与仕途升迁来自于行政系统,他们缺乏成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积极的”责任人的动机,当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与村级管理者串通舞弊时,财务审计监督便失去了公允性。

2.农村民主理财小组审计监督权力弱小、有效性较低。全体村民是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和农村社区公共资源的提供者,村级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直接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村民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积极的”责任人。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应是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主要形式。遗憾的是其审计监督有效性一直较低,主要原因在于:(1)全体村民没有真正掌握剩余控制权,不能有效地控制村级管理者的选聘和辞退。从一般意义讲,剩余索取权是作为委托方的全体村民进行监督的动力源泉,村级管理者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而监督的有效性及效率如何则取决于委托方对剩余控制权的拥有程度,监督与剩余控制权应当相互对应。但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全体村民对村级人事管理权和村级财务权的拥有程度较低。(2)由于在权力掌握、组织程度等方面全体村民与村级管理者之间的不对称性,村民行使监督权力没有国家权力机构的依托,村级管理者作为被监督者权力依然过于强大,在缺乏各种有效保护的情况下,大胆有力的监督往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村民对审计监督的冷漠态度。

3.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短缺。鉴于农村民主制度的不足、村级管理者与村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乡镇政府某些工作人员与村级管理者的串通舞弊等问题的存在。在客观、公正地评价村级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公允性方面,注册会计师在独立性与胜任能力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注册会计师尚未充分涉足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

(三)农村会计信息系统不完善

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完善。从现有农村会计工作的规范来看,首先,1993年实施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是以农业企业这一会计实体作为规范对象的,其内容庞杂,含农业、工业、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等,主要在原国有农场和少数新创办的非上市农业公司实施,难以成为处理村级会计信息的依据;其次,1996年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了“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用以规范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但是其对村级会计信息的规范要求仅限于会计记录和简单会计报表的编报。上述两项法规主要不足均在于缺乏相关性信息及强制性披露制度等;再次,新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和企业会计制度则几乎不涉及村级社区的交易和事项。200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村集体经

济组织会计制度”,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在科目设置和核算内容方面作了修订,但是在强制性披露制度、计量属性选择以及提供更优会计信息与额外会计信息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2.全体村民与村级管理者的利益不一致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村级管理者会计舞弊严重。在村级治理结构中,村级管理者比全体村民掌握了更多的有关本村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的信息,他们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为其自身谋取利益,也可能从事一些有损于全体村民利益的事情,如操纵会计信息、侵吞村集体资产等。

3.对村级管理者的管理业绩难以客观评价以及激励机制的不足,村级管理者很可能通过粉饰会计信息提高其管理业绩,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增加。

4.对农村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不足。农村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是全体村民和乡镇政府,全体村民或无法获取所需的会计信息、或因其不能真正行使审计监督权利而缺乏获取会计信息的动力;而乡镇政府则如上述原因不太关心农村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对策

(一)合理安排农村财务审计主体结构

1.乡镇政府的淡出。正如前述理由,作为国家基层行政组织的乡镇政府应当基本退出村级日常审计监督活动,只有发生重大违法、违规经济案件时,政府审计部门和有关部门才可组成联合审计组。

2.民主理财小组的强化。为真正发挥其内审组织的作用:一是全体村民应有权控制村级管理者的任免:二是提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专业技能。

3.注册会计师的主导。因其独立性与胜任能力上的优势,注册会计师理应作为村级审计监督的外部主导,其审计范围是:村级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审计;村级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审计;村级管理者受托责任审计等。

(二)优化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制度环境

1.积极推进农村民主政治进程。一是切实赋予村民完全的民利,使村民真正拥有村级人事管理权和村级财务管理权;二是拓宽农村民主监督的渠道。比如,加强对村务公开制度的指导和监督;规定乡镇政府接待日等等。

2.合理配置权利。一是强化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宗旨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二是实现乡镇政府由领导职能向指导职能的转变,在尊重村民自治权利的基础上,以经济、法律和教育等综合手段指导农村工作;三是国家有关法规应尽快明确乡镇政府指导职责的具体内容,以利于改善乡村关系、规范乡镇政府行政行为;四是规范村级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提高其经营管理活动的透明度,消除村级管理者与村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建立和完善对村级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给予与之工作难度、努力程度相配比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使之有动力规范自己的管理行为、增强村务工作的透明度。

(三)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作用

1.国家有关部委应尽快出台有关村级财务审计的法规,为注册会计师进入此领域提供法律依据。

2.明确全体村民作为村级财务审计委托人的地位。即若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应由全体村民作为委托人选聘会计师事务所,以确保审计的社会公信力。对涉及乡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农民利益的经济案件,注册会计师也可接受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如审计局、纪检监察机关)的委托进行审计鉴证。

3.会计师事务所应充分考虑村级财务审计的风险,委派熟悉农村实际情况、通晓国家农村法规和政策、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工作,以保障审计的有效性。

(四)完善农村会计信息系统

1.增强全体村民等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督的动力和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讲,剩余索取权是作为委托方的全体村民进行监督的动力源泉。村级管理者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而监督的有效性及效率如何,则要取决于作为委托方的全体村民对剩余控制权即村级人事管理权和村级财务权的拥有程度,审计监督与剩余控制权应当相互对应。因此,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利及有效实施,并保证全体村民对村集体剩余的全部索取权利,村民就有动力去获取可靠与相关的会计信息,以评价、监督村级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完善村级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供给主体。如,有效监督村级管理者的行为,并加大对村级管理者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完善村级管理者激励机制,降低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增强农村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压缩盈余管理的空间等。

3.完善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制度

(1)农村会计控制主要是规范村级会计基础工作、提高村级会计信息质量及对村级管理者的监督等。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是规范农业活动(指企业对生物资产转化为可售生物资产、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过程的管理)的会计处理、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是有关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这些只是农村会计工作的部分内容,许多农村财务问题仍然需要做出有效制度安排,比如应当进一步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完善村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会计报表附注内容,明确应披露哪些村级重大会计事项、披露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以提供充分相关的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