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范文第1篇

>> 舒城县干汊河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与建议 舒城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舒城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 舒城县主要承接产业的实证分析 舒城县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 舒城县柏林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舒城县油茶栽培管理技术 舒城县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舒城县高峰乡民生工程实施现状及对策 舒城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舒城县一事一议资金管理现状及对策 舒城县耕地地力现状与种植业合理布局初探 舒城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舒城县蔬菜生产流通环节现状及对策 舒城县农机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舒城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小波分析的舒城县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舒城县气象局一次网络故障分析及解决 2013年舒城县晚粳机械化插秧试验研究 舒城县干汊河镇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安徽省城l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包河区美好乡村田园都市布点规划――都市绿色社区、田园生态社区布点规划(2013―2020)[R].2013.

[3]宋京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小城镇建设,2013,(2):57-62.

[4]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5,(9):45-47.

[5]黄德清.合肥市美好乡村规划与实施建设的思考[J].工程与建设,2014,28(3):312-314.

[6]中国舒城[EB/OL].http:///.

[7]胡燕燕,曹卫东.近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协调性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2016,40(2):9-17.

[8]唐祖辉.新农村景观的乡土特色表达策略研究――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为例[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9]骆敏.美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路径――以月亮湾村为例[D].安徽:安徽大学,2013.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村 农村居民 体育锻炼 体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一重大战略规划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应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题。

1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现状的调查

我们随机选择了河北省的邢台、邯郸两地共五个县的32个村庄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2178份。问卷主要调查了上述地区的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情况、体育锻炼的时间地点、选择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

1.1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由于农村居民的特殊性,我们不可能用通行的体育人口标准来衡量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情况,因此,我们采用了最为简单的方式,即,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否曾经参加过体育锻炼为判断上述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状况,并且把在校学生排除在调查对象之外。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一年中,有50.18%的人曾经参加过体育锻炼活动,共计有1093人,其中12.54%基本达到了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31.65%的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但不能达到体育人口标准,其余55.71%属于偶尔参加体育活动者。在被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分别占59.41%、40.59%。

1.2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情况调查

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较大,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同样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往往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多数人参加体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农忙时活动人数较少,而在农闲时活动人数较多。在地点选择方面发现,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把锻炼的地点选在田间小路上,而选择正规体育场所(学校中的体育场地或村落中的健身场地)仅有27.4%,这从侧面也表明农村居民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的简陋。

1.3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调查

自联产承包以来,农村居民处于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在进行健身锻炼时往往处于自发的组织形式,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有75.3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自发的形式进行。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参加体育锻炼者时,独自锻炼的占参加者的43.87%,与家人一起锻炼的占19.31%,与朋友、街坊一起锻炼的占36.82%。随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参加有组织活动的人数正在增加,希望参加有组织活动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有62.45%的人明确表示如果有专门机构来组织农村居民体育活动时将“一定参加”。

1.4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选择调查

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形式多种多样,调查发现,77.64%的农村居民在选择健身项目时首选慢跑和健身走,其中,老年人居多。有21.71%的居民经常参加乒乓球或羽毛球运动,这部分人群中以中年男性居多。有20.44%的居民经常进行毽子或跳绳等单人练习类体育活动,主要以家庭妇女或年轻女性为主。有7.9%的人把太极拳、梅花拳等传统武术作为经常练习的项目,主要以老年男性为主。从上述调查我们发现,在项目选择方面与性别和年龄关系最为紧密,而篮球、足球等群体型项目在农村居民中很少进行,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并非是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不喜欢,而是受到体育场地设施影响比较明显的结果。

2影响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调查情况来看,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体育参与情况不容乐观,归结原因,基本属于下述几种情况的影响。

2.1体育意识和体育价值观未能正确树立

由于长期小农经济的思想影响,追求温饱和发家致富成为两个不同阶段的追求,当人们在发家致富的同时,很难考虑到如何更好提高生活品质。在这一惯性思维的影响下,体育意识和价值观明显淡薄,普遍存在前面所述的“劳动等于体育锻炼”的落后认识。而真正当疾病袭来时才想起体育锻炼能够祛病健身的体育价值。

2.2农村体育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由于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长期以来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尽管国家推出了农民健身工程的好政策,但在目前我国实际经济情况下很难惠及每一个村落,使之大幅改善体育设施情况。而目前大部分村落基本普及的以体育彩票公益金援助的全民健身路径等健身器械也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另外,农村中拥有突出体育技能的人非常少,又很少有专人进行体育健身指导,农民进行健身的趣味性、技巧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也影响了居民的体育锻炼热情。

3建设新农村背景下河北省南部地区农村体育工作全面推进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改善传统的健康认识。

3.2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为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提供场所。

3.3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为农村体育工作奠定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花庄; 新农村; 居住区; 住宅

1. 花庄村简介

宝应县花庄村地处宝应县城北侧,处于城乡结合部,村域面积4524亩,耕地面积175O亩,辖28个村民小组,1l87户, 4627人。花庄跃进新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扬州市文明村”等系列荣誉称号,通过开展新农村示范村的创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村庄面貌、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花庄村跃进新区建设

2.1 花庄跃进新区的选址

跃进新区是花庄村土地被征村小组农民的新居住区,政府征用该村位于环城公路以南原村民宅基地征为国有土地,再在位于环城公路以北的区域进行新村规划,建设低层住宅的新农村居住区。花庄跃进新区新址西面滨河,南有环城公路,东临城市主干道经过,北靠村庄和农田,新区地段好,距离城市近,有良好的交通。

2.2 居住区建筑的平面布局

花庄跃进新区的住宅朝向正南方向,两层,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南北纵向两排一组,住宅间的巷道距离1.5米,支路宽度约6米,宅前入户道路宽4米。

2.3 居住区的交通环境

居住区的交通组织方式应视居住区的区位、等级规模、交通结构、建设资金以及居民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

花庄跃进新区的外部交通环境很方便,居住区有两条入村道路与城区主干道白田路相通,西面的水泥路可通往城区,居民出行可以乘公共交通工具,还可以选择使用灵活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花庄跃进新区内部的交通系统则较混乱,由于路网密,道路等级不明确,给居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和潜在的危险。

2.4 居住区的绿化景观环境

小区南端的公园是将原先的养猪场拆建成公园,改建成公园后,这里不再雨天污水横流,夏天蚊蝇成群,臭气熏天,大大改善了居住区的人居环境,该公园已经是居民们晨练娱乐和户外交往的重要空间。公园的设计结合这里的原有生态环境,为村民们提供茶余饭后健身散步的鹅卵石小径,集体公开娱乐活动的广场,三两朋友聊天对弈的私密空间。公园建设利用原有水体,设亲水曲桥,将水体自然地融汇于绿化与建筑中。公园的东端有一处汽车修配厂,视觉上很尴尬,在此种植了大量的竹子,起到了掩蔽汽修厂建筑的作用,柔化了人们的视觉。公园还利用原有的长势良好的白杨树的小林子,在小树林中铺设地砖,设置石桌石凳。

居住区内的绿化,除了部分热爱花草的村民家的小院里种满了花草,小院的外面便是一排排整齐的小楼房,没有高大的树,没有水池,没有草地,太多的硬质地面,炎热夏季里,居住区小环境得不到良好的调节,视觉上也很单调。

2.5 花庄村跃进新区住宅的单体设计状况

住宅单体建筑外观设计现代、简约,不再是外观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的村舍,居住新区的部分有节能意识的村民在自家窗户上使用双层中空玻璃,体现民族文化、现代气息、现代文明和建筑节能,新农村住宅单体建筑既要兼顾农村特色,又要兼顾村镇的总体规划。花庄村跃进新区单体住宅的风格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有简单洁白的现代欧式风格的,前者居多,建筑风格、样式趋于雷同。

花庄跃进新区单体住宅的建筑面积较大,建筑内部功能空间能够很好的满足四代同堂家庭的使用。一层主要有厨房、餐厅、卫生间、主次卧室、客厅、储藏空间,年长者居住使用一层的空间。二层则为青年人使用,功能空间大概包括主次卧室,卫生间,书房,起居室,储藏间。三层阁楼空间,村民们一般用来储存农具和粮食,尽管粮食储存在三楼不方便,但苏北平原雨水丰沛,在梅雨季节,粮食,衣服容易受潮变质发霉,而三层的阁楼空间通风,干燥,粮食不受潮,避免了霉变。

3. 花庄跃进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状况

拆除了位于原村址花庄小学校舍,迁至小区的北面,新建设的花庄小学校舍,为附近的孩子提供了就近上学的便利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新建小学校舍的对面是基础健身器材和一个占两个宅基地的篮球场。正在建设中的花庄村便民服务中心设有农资超市、生活超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讲堂、群众健身广场、卫生服务室等,为农民提供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读书娱乐、卫生保健等专项服务。

4. 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宝应属于夏热冬冷地区,能耗上除了日常照明,夏日大量的使用空调和沐浴需要的热水加大了能源消耗。在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最便捷的就是太阳能,太阳能应用最普及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花庄跃进新区每户的屋顶上都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清洁的太阳能,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热水,很少使用电炉,煤炉或是气炉烧水,既方便节能,又非常环保。

5. 花庄跃进新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花庄新区的房屋规划整齐,沿路成片规划成居住中心区,道路整洁,有干净的居住环境,房子高大宽敞,然而由于花庄跃进新区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规划先行,导致居住区存在以下问题:

5.1 居住区内部无绿化,生态环境差

在居住区的周边有很好的绿化,如小区西边的乡村小道两边有高大的白杨树,而在居住区的内部环境中,100%的硬质地面,使小区看起来,灰暗,生硬。没有绿色植物的遮挡,在炎热的夏天,居民区内的水泥路热气蒸腾,而居民的家中,尤其二层,闷热异常。规划与设计的缺失导致居民点内无绿化,无景观,生态差。

5.2 路网过密,道路等级划分不明确,交通混乱

路网过密,道路等级不明,使交通路线变得模糊与混乱起来,太多的十字路口与转角,易发生车辆碰撞。而路网过密,不仅造成交通混乱存在安全隐患,还浪费了宝贵的土地,100%的硬质路面,降低了居住区的绿化率,降低了居民们的居住品质。

5.3 空间规划呆板,住宅外观样式雷同

规划与设计的缺失使得居住小区的空间规划呆板,居住区的建筑一行行,一列列地整齐的排列着,俨然水泥房子的“方正”。

5.4 建筑间距小,住宅空间划分不合理

建筑南北间距小,阳光差,住宅空间划分不合理,如盲目追求大客厅,大卧室;功能不齐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如健身房,书房的缺失。

5.5 基础设施的不全

居住区内无消防设施,缺乏配套的环卫设施,目前仅靠环卫工人用板车拖运居民们的生活垃圾,无公用厕所。

6.结语

花庄跃进新区在建设过程中规划滞后,缺乏政府的有力引导与管理,导致浪费土地资源,居住区空间布局呆板,绿化率低,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全等问题存在。新农村的建设和城市一样,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以及相应的财政投入等相关措施来最大程度上地优化配置农村的资源。新农村建设能够节约和集约土地资源,能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能很好地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谢晓林.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村庄合并”的探讨[J].黑河学刊,2007(3)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范文第4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atus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and eco-agricultural park construction,a series of strategies about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were offered reasonably: the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and ecological park construction.

关键词:农村环境;生态园区;环境治理

Key words: rural environment;eco-agricultural park;environmental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15-01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建设农村生态园区既能改善环境质量,又能促进经济发展,获取“双赢”的效益。因此,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是当今必须选择的道路。

1农村环境

1.1 农村环境现状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村不惜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当今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工业、生活以及养殖业。

1.1.1 农业污染新型的产业模式给农村带来新的活力和新的风貌,但是由此引发的资源缺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乱用、滥用农药和化肥不仅使农产品产量降低,减少农民收入,而且使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富含农药),农药的残留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另外随着大棚种植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

1.1.2 工业污染工业“三废”未经适当处理而排放,造成了空气中氮、硫含量超标及酸雨形成;造成了水域中重金属超标、有毒有害物质大量存在,引起水生生物死亡,严重减弱了水域的自净能力。铜矿、金矿、银矿等矿产的开采,使山体松垮。香菇栽培砍伐树木,致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也增加了山体滑坡现象发生的概率。

1.1.3 日常生活污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浴室里煤气、烹调油烟以及车船等都会产生大量CO2、SO2和NO2等有毒气体,也是日常生活污染的主要罪魁祸首;加之环卫基础设施、垃圾收集设施不完全,生活垃圾未能实现无公害及时处理。污水处理系统不健全,废水仍随意排放,也加重了生活环境的污染。

1.1.4 养殖业污染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重金属等,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池塘。有机物在水中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厌氧菌大量繁殖。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污水是病原微生物很好的营养基。水产养殖产业投放的精饲料中含大量激素,其流失率高,造成水域污染,对水生植物的生长起着很大的负面作用,从而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

1.2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现今,农村生产水平及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农民环保意识缺乏、环保观念淡薄,环境保护主体缺位。②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环境保护硬件建设滞后。

2农村生态园区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为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内很多地方政府已经走农村生态园区建设的发展道路。有些地方建设了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高标准农村生态园区。有些地方实行五抓政策:抓生产发展,抓基础设施建设,抓环境卫生,抓生态养殖,抓旅游发展。然而建设中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①缺乏创新意识。大部分生态园区仅是各种产业结构的简单叠加;②位置选取不合理,投资较大,经济收入不容乐观;③缺乏科学的专业指导。有些地区目光短浅,为眼前丰厚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乱用甚至透支现有资源;④生态园区建设与环境治理没有有机结合。虽然环境保护是重点,实际上部分地区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农民对农村生态园区建设认识不足,忽视“生态与生产相辅相成”这一观念。

3对策及建议

推行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大积极措施,是集中农村优势资源,创造高效率综合价值的科学定位。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园区建设相结合是当今农村发展建设必须选择的道路。据此并结合以上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笔者拟从以下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3.1 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和宣传政府部门需制定长远策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农村生态园区建设。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上级科技及资金支持,鼓励谋求长期发展的创新精神,认真规划,实行生态与生产并存,如居地集中,减少建筑占据耕地面积;将粪便、秸秆转化为可利用资源沼气;合理增设健身设备、娱乐场所;绿化、美化农村;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等。

3.2 提高村民环保意识、规范农民生活习惯鼓励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不在政府规划范围外私自开发耕地、矿产,提倡村民为建设农村生态园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等。

3.3 借鉴他山之石现今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都市农业或市民农园,这为我们推行城乡一体化政策及建设农村生态园区和治理环境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如美国以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来发展都市农业,既促进了园区建设也加强了环境治理;巴黎农业生态区利用农业限制城市扩据,利用农业将公路、工厂等污染区与居住区分隔;我国各地须以自身情况为基点,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开拓创新意识,制定科学方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农村生态园区的建设。

4小结

面对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以及日趋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从而实现新跨越,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必须走农村生态园区建设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道路,从而实现农村生态与生产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江南产业集中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

一、引言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安徽皖江城市带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开始了一场规模化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核心的经济建设,在皖江沿岸规划建设地区高水平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由于开发区建设需要大量征地而导致了梅龙及集中区周边村落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如何在保证集中区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同步配套出一系列适合当地的征地补偿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具体分析江南产业集中区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现状以及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二、江南产业集中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的现状

伴随着集中区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当地村落的拆迁转移安置工作正逐步推进,部分回迁安置小区陆续建成。截止到2014年,迎宾花园回迁安置小区基本已实现100%入住率。据悉,2014年7月中旬,500余户回迁农民已经领到了观港花园安置房的钥匙,部分回迁居民也开始着手装潢,观港花园区内基础设施正逐渐完善。2014年6月25日至30日,集中区相关部门组织安排589户拆迁户进行了选房工作,并于7月17日正式组织回迁安置,其中观港安置小区589户拆迁户中已经有510户办理了回迁结算手续,只有剩余的几十户因涉及到门面房还房问题,正待门面房正式交付以后回迁。

三、江南产业集中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征地补偿标准不够高,补偿标准前后不统一

以下是2015年5月政府批复的对梅龙镇先进村、梅龙村、新湖社区、郭港社区等四个村子的征地补偿标准:

表1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

资料来源:江南产业集中区官网

从表1政府对四个村子的征地补偿标准来看,征地补偿标准分为39600元/亩和41280元/亩两个档次,以梅龙村为例,每家每户常驻人口大约为3-6人,每户人均土地亩数在1-2之间,那么梅龙村人均补偿水平就在40000-80000元左右。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再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低,缺乏对补偿资金合理利用的计划,大多数失地农民拿到补偿款后坐吃山空,最终陷入贫困。这种“一次性买断”的征地补偿标准加大了农民的生活负担,一次性到位的补偿资金根本无法保障这些失地农民后续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为了缓和财政资金压力,拆迁转移安置工作是分批、分阶段进行的。但是现在出现了“先拆先吃亏,后拆受益高”的情况,也就是说后拆的补偿标准要高于先拆的,这就使得先拆迁的农民对此极为不满。

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内容单一,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不充分

据资料分析,池州市贵池区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文件中涉及的主要两项内容是“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按照“群众自愿、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利益引导”的原则,既被征地农民自愿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加上政府配套的等额资金共同进行参保。

在当地“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所以基本上大多数农民都参保了,而“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类似于商业保险性质,所以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并不高。同时,失地农民医疗方面的保障主要还是以以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而大多数转移农民还没有真正被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畴,形成了一种介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中间的社会角色。其余保障措施,比如“就业培训”、“城乡低保”、“失业生活补助”等方面,政府落实力度也不到位,一些保障制度仍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能有效的保障大多数失地农民根本利益。

3.当地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转移难度大

课题组于2015年8月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观港和迎宾两个转移安置小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打印问卷调查表400份,回收问卷374份,其中废卷15份,即有效问卷为359份,问卷回收率为95.99%。以下仅提供问卷中安置小区居民文化程度柱状图及数据分析:

图2 被调查农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构成情况

根据图2所示,在样本区内被调查的有效的359户居民中,其中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占13.92%,共50人,小学学历占27.85%,共100人,初中学历占30.38%,共109人,高中学历占22.78%,共82人,大专学历占3.8%,14人,本科及以上占1.27%,共46人,从中可以看出住户居民文化水平在小学、初中、学历偏多,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4.拆迁转移组织形式落后以及政府、园区企业与农民之间信息不对称

江南产业集中区现行的拆迁安置措施主要是农民先征地拆房留出土地给政府建设规划,然后政府给出失地农民一部分租房费,让他们暂时先去外面租房住或投靠亲友,等过了18个月的交房等待期,他们再搬进新建的回迁安置小区。然而据回迁安置小区的居民反映,他们实际的交房期要远长于18个月,并且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还尚未完善。这样的拆迁安置措施,使得很大一部分当地失地农民去投靠外地亲戚,寻找就业机会,只有很少一部分会选择去园区已入驻企业就业。据集中区已入园企业管理者反映,他们企业现在的劳动力存在短缺情况,并且企业目前的就业劳动力主要是来自外地,当地的失地农民很少一部分在他们企业就业。另外,当地政府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可能过于形式,实际效果并不佳,并且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农民找不到工作,间接导致了大部分失地农民选择外出就业。

四、建议与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和结论,为了提高当地失地农民的拆迁安置转移意愿,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在征地拆迁转移安置前后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集中区的经济建设与后期发展,使得后续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能高效、有序、顺利的开展,我们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适当提高当地征地补偿标准,规范征地补偿措施与行为

至于征地补偿合理性,早先戴中亮(2004)就指出要从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征地补偿费的测算方法、调整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等方面重构我国失地农民的补偿模式[1]。毋庸置疑原先的那种仅以土地价值为征地补偿标准已不能完全保障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征地补偿制度必须要去成革新,形成一种独具集中区特色的创新性征地补偿制度,另外土地的增值部分以及土地未来可能升值这部分所产生的利益也应该在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中体现出来,所以集中区适当提高当地征地补偿标准,规范征地补偿措施与行为,有效的提高当地失地农民拆迁转移安置的意愿。同时政府执行人员也要确保征地补偿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避免再次出现“先拆先吃亏,后拆受益高”前后补偿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知道,以前,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来源的可持续性一般是终生的,然而现在,政府通过一次性买断的方式征收其土地并发放征地补偿款,如果补偿不够合理就会挫伤失地农民拆迁转移的积极性,也会对集中区后续的拆迁转移工作产生阻碍,严重的还会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

2.建立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提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是集中区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安置的重要保障,我们知道,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变成了失地农民,失去了象征其身份的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直赖以生计的经济保障。从全国各地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上看,大多数失地农民都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再者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程度、技能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弱势使其在失去土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很快的融入城市生活,农民们幸福感大大降低,而失地农民们仅靠着一次性到账的征地补偿款根本无法保障其后续的生活需求,征地补偿款一旦耗尽,农民们没有技能,没有工作,无法保证其正常的生活需求,必将严重威胁到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从理论上说,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应该至少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就业保险和医疗保障等较为完整的保障体系,才有可能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也才有可能真正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迈进[2]。当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应要考虑到现实的国情以及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地政府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更为全面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例如直接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3.加大失地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程度的普遍低下,对于已经失去土地且无一技之长的他们很难快速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3]。当然一系列就业保障政策的出台也会加大农民们的转移意愿,使后续的转移安置工作能更有效的完成。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失地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积极制定实施失地农民的保护性就业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去自谋职业,创新创业,大规模极力发展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工程。政府一方面在鼓励农民再就业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在农民工创业就业的问题上给予实际的帮助,比如像从事个体经营,实行税费减免。拓宽就业渠道,营造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业,支持失地农民开办企业,鼓励用地单位优先安排失地农民[4]。

4.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次序,合理有序的转移以及增强农民与企事业间的信息透明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次序是考虑到政府政策的实施是否有配套性、难易性以及政策成本收益等要素进行的转移安排[5]。首先政府要承担劳动力转移的组织者,合理规范劳动力转移的次序,合理有效的进行转移安置工作,其次政府还加强对当地失地农民的就业引导与就业培训,政府应当主动充当园区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桥梁。据悉,目前当地大部分失地农民都选择去外地就业,很少一部分选择在当地企业就业,与此同时园区入驻企业出现劳动力短缺情况,这种劳动力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匹配,将会影响园区企业和集中区经济的后续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与失地农民自身的素质低和思想观念落后有关,更重要的由于是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就业信息传递的不对称、不及时。企业招工时对劳动力自身有一定的技能要求,政府安排的就业培训不到位、不充分,导致失地农民结构性失业无法缓解,不得不选择去外地就业。然而,失地农民选择去外地就业不仅会增加就业成本,也容易使他们自身劳动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五、结语

失地农民生存现状问题一直是社会乃至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使失地农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不会陷入最终的“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本文以江南产业集中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现状为研究个案,简单粗浅地分析了在现实案例中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其研究结果与相关分析可以为江南产业集中区后续的经济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有利于集中区制定更加合理的劳动力利用政策,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也可以为皖江城市带及其他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戴中亮.我国失地农民补偿模式的重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6):35-37

[2] 陈绍军.失地农民和社会保障:水平分析与模式重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