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检验检测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纺织品;业务管理;软件开发

纺织品检测业务管理是纺织品检验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业务管理不管是手工还是计算机处理既繁琐、效率低,又不方便数据传输、统计和整合。为了提高业务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相关单位都在着手开发相应的业务管理软件,以便实现办公自动化。但因各个单位业务性质、规模大小、业务繁简程度各不相同,采用的业务处理程序也就有所区别,难以得到推广。本文介绍了纺织品检验业务管理软件的开发思路与模块结构,各个单位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和完善。

1纺织品检测业务管理系统概要介绍

本文研究设计的纺织品检测业务管理系统,是对整个业务系统流程进行简单化处理的系统规划,此规划是完整性业务系统中必要性步骤的设计,此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是完整业务系统开发的基础开发部分,各单位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扩展功能。业务管理系统主要涵盖检测全流程中的必要环节,包括对网上任务的评审、任务单的打印、自动分样、检测结果录入、报告审核、报告自动打印、检测收费核算、检测报告寄送、工作人员考核、检测报告状态对外查询和相关查询统计功能。考虑到各检测机构内部管理不同,业务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必要性公用性模块的设计,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是各检测机构进行完整业务系统开发的基础开发模块,各检测机构根据各自业务需求也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对业务管理系统的严密设计,使整个业务流程的数据标准规范化、过程跟踪追溯化、管理数据严谨化。将样品受理部门、分样部门、检测部门、出证审核部门、证书寄送部门、管理部门通过业务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应用技术连接起来,通过建立可视化工作流程模型记录每一步工作流状态,以便于各部门更好地协作工作[1]。

1.1纺织品业务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1)缩短业务流转时间,建立高效流畅的业务处理流程主要体现在:加快样品登记、委托任务单评审时间,快速将委托任务分发给实验室,准确快速地出具报告,快速地将电子版报告上传给客户,将纸质版报告寄给客户。(2)增加信息数据可靠性通过调用标准模板,提高报告的准确度,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分析报告。(3)提高业务处理智能化降低对流水线作业人员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的要求,通过权限的设置,各个部门之间权限分明、信息共享,扩大信息查询的范围,可以按照任意关键字进行查询。

1.2系统设计思路

业务管理软件用于检验机构处理检验订单、评审委托任务单、分样、检验结果填写、出具报告、报告样品物流管理以及各类统计功能的业务管理系统。通过运用业务管理系统,可视化管理业务流程,将接样、分样、检测、出证、人员考核、报告寄送、费用核算等环节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业务管理系统功能见图1。

1.3软件设计系统结构

系统采用B/S模式,数据库采用SQLSERVER数据库,开发环境为JAVA,中间件使用Tomcat6.0。详见图2。

1.4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检验业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由七大模块组成:A.接样管理子系统;B.任务管理子系统;C.检测指标管理子系统;D.检测报告管理子系统;E.检测费用管理子系统;F.人员考核管理子系统;G.报告寄送管理子系统。其中A、B、C、D为检测流程控制主模块,E、F、G为系统辅助模块。详见图3。

2系统主要功能

2.1接样管理

接样管理是检测过程的起始点,用于确认一个检测任务的开始,即针对一个最终形成的检验报告对应一个接样管理记录,功能包括接样添加、修改和作废,相关内容涉及:流水号、样品名称、样品货号、采样时间、委托单位、付款单位(选择)、生产单位、来样时间、检测样品数量、预付金额、要求完成时间、录入人等信息。

2.2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是用于明确检测任务的具体信息而设置的,用于分离接样时因任务过多无法一次性填写,所以分离了接样基本信息和项目的输入,也是校核任务后流转下一环节的中转站。

2.3检测指标管理

检测指标管理是用于录入检测指标项的管理,根据任务书管理中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确定每个检测项目的分类指标项,并输入该项目的检测结果值,最底层指标项来源于系统管理中的收费、考核管理,输入指标需选择记录检测人员,已完成系统整理的人员考核统计。检测指标管理支持选择检测模板,选择模板后相关的检测项目将与检测模板完全一致,可进行项目的添加和移除操作,从而提高录入检测指标的速度。

2.4检测报告管理

检测报告管理包括检测报告的生成和打印,检测报告的指标项在检测指标管理中已经形成,按检测报告格式进行套打,可在检测报告中选择模板,在检测模板定义中可与检测指标管理直接关联,生成打印报告时可不再选择模板,将直接套用检测报告模板生成。

2.5检测费用管理

检测费用管理是检测报告完成后的后续收费管理和已完成任务的费用查询统计,可查看检测报告中的所有项目和子项目的收费情况及总计,可查看预收费用和实收费用,根据客户或时间段进行统计整体收费情况。如检测中客户为签约客户,将从客户余额中直接扣除,并生成客户的费用日志,内容包括报告编号、客户名称、检测费用、余额和扣款日期,在客户查询报告状态中客户也可自行查看费用情况。收费处理中需输入项目为实收费用和收费完成日期。

2.6人员考核管理

人员考核管理模块是放置在系统管理的人员管理中,为了明确数据来源,此功能单独作为一个功能模块列出。人员考核的数据来源于检测指标输入,根据检测指标的考核费用指标进行计算。可按部门、人员、时间和检测项目进行统计查询,获得人员产值和检测情况。

2.7报告寄送

报告寄送是对检测报告寄送方式的企业进行管理,按已完成报告时间段批量打印快递寄送单,寄送单打印后自动将处理状态设置为已发送并记录发送时间,如需重新打印可选择任务或进入客户管理中打印单个寄送单。

2.8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是针对系统基础信息进行设置的功能,包括客户管理、标准管理、指标项管理、收费、考核管理、检测模板管理、报告模板管理、人员管理和权限管理。系统正式运行前必须对基本系统信息设置完整,客户、标准、指标等信息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

2.9客户在线查询

在外网开放报告查询和扣费日志查询,检测状态已接样和报告已完成寄出。扣费日志查询可查看检测费用的扣款情况。

3应用效果

本所开发的业务管理软件是集接样、分样、检验、出证以及会员一体化的专业纤检业务管理软件,采用多层架构分模块开发。该软件性能稳定,运行安全,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运行一年多以来,业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改变了以往依靠人工流转,无法记录中间拖延环节与错误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模式。应用管理软件后业务流转中样品的接样、分样、检验、出证以及做账等每一道程序都记载人员、时间、工作量及工作质量;流转中前后衔接、准确、快速地处理好每道任务。业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减少了检验业务中的等待、重复、不必要的协调等活动,简化不必要的表格填写,整合原职能分工不明确的岗位。同时方便采集、传递和共享数据,向客户提供便捷的业务查询途径。

4结束语

业务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需求,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检验规模的壮大以及业务需求量不断扩大,业务管理软件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与时俱进,更高效地发展检测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国家实验室;国家认可;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加大了对建立更好的产品质量检查机构的需求,能够使企业与客户获得更优质的产品检验报告,与国际检验标准保持一致,增强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开展了实验室认可工作,对提高卫生检测实验室的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使检验手段与国际接轨。以下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分析,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实验室认可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现在

1.1 硬件组成

对于我国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分析,通过信息网络的建立,局域网采用100M的网速进行星形连接,建立网络控制中心,将HP NetServer LH3000作为数据和文件的总服务器,并独立采用一台服务器,作为备用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0 Sever系统。形成控制中心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硬件系统。

1.2 软件

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由系统的管理人员自主开发,这就要求开发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计算机知识,还应该对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有着深刻的了解,需要这样的综合性人才来完成软件系统的开发,并且具备国家级的认可资格证。对软件的设计要求必须能够有效控制信息系统,符合ISO/IEC 1025要求,同时也要保证质量体系不断的晚上和提高,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保障检测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2 合同评审

在疾病预防中心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合同评审对于检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合同评审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中心和客户共同选择利益大而风险小的检测方式。通过建立标准的数据库,并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对标准库进行权限的修改和规定,采用专人对标准库进行更新,只有通过文件管理员受控的标准方可纳入标准库。合同评审人员应该与客户主动交流和沟通,确保意见统一,选择满足客户需求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合同的签署,使合同生效。

3 检测流程管理

对样品进行专人检测,严格对照任务单上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产品检测。然后将检测的结果录入计算机,并由其他人员进行数据的复核,确保数据与原始记录的数据完全一致。当样品的检查项目都完成以后,生成一份检测报表,并由授权人进行报告核实,没有问题便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签发,并附有授权人的电子签名。确保检测流程的严格。对检测人员输入的数据不能随便更改,当检测报告进行核实和签发以后便不能进行数据的修改。

4 样品的评价

当样品的检测报告签发以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样品的评价,并做书面评价报告。和检测报告的流程累死,当授权人在报告上签字后便可以进行打印,并附有授权人员的电子签名。

5 服务客户

服务客户是企业的宗旨。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客户对企业的质量得到满意。企业应该采用“免填单”的受理方式进行样品的受理,并根据样品的对照,分别对基本信息和检测数据录入计算机内,并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检测协议说,并由客户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便可以进行签字,省去了客户手工填写检测协议书的步骤,为客户提供了方便,由计算机系统操作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样品的检验速度。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卫生检测部门也在不断的进步,通过对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我国卫生检测实验室的技术,与国际保持接轨。积极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工作效率,确保管理工作的质量,并根据检测的需求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进行全方面的完善和改进,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使计算机信息管理成为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基础,确保检验体系与国际结构,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检测,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促进我国检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霞,王志刚,樊林科,卓晓,张岚,李海峰,夏娴.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的做法与体会[J].医院管理杂志.2011(05).

[2]顾伟.浅谈我院医用耗材的采购管理(摘要)[C].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基础技术;检验技术;提高策略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医学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与我国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逐渐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随着人们对医学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界对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如何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进行研究,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1]。

1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概念

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标本收集、标本检测、生成检测报告、结果反馈、提供指导。①标本收集。主要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收集标本,如:临床上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并将肿瘤作为病理标本进行保存,除此之外,标本还包括血清、抗体、微生物等;②标本检测。主要是指通过正确的方法对病理标本进行检测;③生成检测报告。主要是指根据对病理标本研究的结果书写检测报告,检测报告要注重考实及正确性;④结果反馈。是指将生成的检测报告反馈给患者或医生,医生再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判断;⑤提供指导。将此次检测结果作为将来临床医学研究及诊断的指导及参考[2]。

2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2.1检验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近年来,由于我国工业等各方面的加速发展,并且随着一些较差生活习惯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深入,近年来我国的患病人数有了明显的上升,而导致疾病的因素以及疾病的类型也有了明显的上升,这给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增加了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项目,而且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工作量。这就对参与检验的工作人员的技术以及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据临床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参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工作人员存在综合素养较低的问题,一方面其检验技术不符合检验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其对于检验工作存在仔细度不足的问题,这都对我国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障碍。2.2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应用的不成熟。众所周知,全球的医学水平的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在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方面的技术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随着该项技术的逐渐提高,若我国应用得当,不仅可促进我国医学技术的综合发展,也可使我国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存在较明显的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应用不成熟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医学技术的进步,而且对我国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完善及提高也会产生不利影响。2.3基础问题处理不到位。该问题主要体现在采集标本方法的不正确,以及送检不及时,这与参与此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分不开,这不仅导致检验工作进展的不顺利,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亦有所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是衡量我国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重要指标,因此,此类基础问题处理的不到位,会影响我国对自身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评价,进而影响其有效提高。

3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

3.1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此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选择检验技术、工作认真度符合要求的人员参与检验工作。在选择检验人员时,除了要考核其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还应让其进行现场模拟工作,判断其工作状态是否符合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要求;二是提高在职检验人员的综合水平,全球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日新月异,为保证在职检验人员技术的进步,也为了提高我国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应安排在职检验人员对新兴的检验技术不定期进行学习,并定期考核其综合素养,从理论知识、临床检验操作、检验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检验人员,应安排其暂时停止检验工作并进行培训指导,若培训指导后考核仍不符合临床检验的要求,则不应再让其参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综合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而且可以达到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最终目的。3.2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正如前文所述,由于临床疾病类型的增多,使得临床医学基础检验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于日益增多且有着病理多变性质的疾病,原有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难免会存在一些错漏之处,因此,必须提高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创新研究力度,对此,可以通过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来达到此目的。创新研究小组人员的选择尤其重要,需选择有丰富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经验的人员,且其必须对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发展以及病理判断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其次,创新研究小组主要负责在原有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新出现的疾病类型对技术进行创新,并通过临床试验确定技术的可用性。3.3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应用效果。众所周知,近年来不仅是我国,全球的医学技术均有所进步,临床检验技术更是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不仅检验技术的项目得到了拓展,检验技术的高度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进而对我国临床医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必须要合理应用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首先,在进行临床医学基础检验之时,除了本有的检验技术之外,还要综合应用各项技术,例如:免疫学、微生物学、血液学等方面的技术,进而达到有效提高检验技术的目的。3.4规范标本采集及送检管理。标本采集及送检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的基础所在,因此采集和送检技术也关系到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提高。是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行业均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工作中,对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医院也可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对标本的采集及送检进行信息化管理。例如:首先利用电子信息系统,通过患者住院号查找到患者相关信息,确定标本类型,填写相关信息并保存;护士在确定病理标本及患者相关信息无误后,打印病理标本标签并贴于标本袋上,医生与护士进行信息核对后,再将病理标本对应的放入标本袋;再通过气动传输系统将标本传至临床检验科室;临床检验科室通过扫描标本标签,对电子信息系统内的标本的状态信息进行更新;最后,应注意一般应在工作日下午4点之前将标本传至临床检验科室,若超过下午4点,则应对标本进行妥善的保存,在第二日再送检[3],例如:病理标本等应使用4%的甲醛溶液浸泡标本,浸泡液的体积一般约为标本的5-10倍,并且应注意好与夜班护士的交接签字工作。3.5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监督及反馈小组。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监督小组,除了不定时考察检验人员的工作情况外,还要不定时抽查检验人员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随机抽查一批检验报告,检查报告中关于检验方法、技术、结果等的叙述是否存在错误的地方,通过监督小组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临床医学基础检验工作的效率,而且对于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进步及完善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建立临床医学基础检验反馈小组,主要是通过收集检验人员对检验的心得以及对检验技术的意见,来寻找出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将其反馈给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以便检验技术创新研究小组对检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研究,进而达到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基础检验技术的目的。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动车;监管;网络;功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给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以及细小颗粒物,已经成为直接影响城市乃至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物,有效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已经成为目前大气污染控制的重中之重。

1 机动车排气网络监管系统必要性

目前,环保部门对于在用车的监管主要通过定期环保检验和路检路查的方式,但由于大部分检测机构均为社会化运行,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检测质量方面把关不严甚至存在违规检测现象,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对检测机构进行长效管理,考虑到大部分地区环保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设备有限,要强化对环检机构的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就必须建设机动车排气污染网络监管系统,建立车辆检测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切实提升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水平。

2 系统框架设计

一套完整的机动车排气网络监管系统应该包括国家、省、市和环检机构这四个层次,根据目标不同各层次关注的重点内容也不同。

1)国家级作为决策层,注重的是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不同的统计方法总结经验和规律,为制定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奠定数据基础;

2)省级作为中间层次,要兼顾国家和省辖市的功能,既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省内管理规定的出台提供依据,也要统一规范环检机构的检测行为,对检测结果信息进行存储,提供跨市之间的信息交换;

3)省辖市作为具体的管理者,注重于环检机构的规范运行和检测质量的控制,对于违规行为要及时查处;

4)环检机构作为机动车环保检测的执行者,要以数据录入准确、提升检测效率、确保数据上传为主要目的。

3 系统功能设计

3.1 省级监管系统

省级监管系统将成为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机动车尾气检测和管理工作的监督平台、管理平台、指导中心。主要功能包括:

1)环检机构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和地图展示。将省内各环检机构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示并实时监控其运行和联网状态;

2)环检机构基本信息存储和查询。主要包括环检机构的名称、地址、法人、人员、委托证书、电话、设备型号、检测数量等信息并能按照不同要求进行统计;

3)车辆信息的采集、存储、统计和分析。检测车辆的基本信息,包括排放阶段、车辆型号、车牌、登记日期、车辆识别码、燃油型式、驱动方式、氧传感器、催化转化器、车主联系方式、发动机排量等,并能进行分类统计;

4)检测报告收集、存储、统计和分析。每份检测报告的存储,并能做到与车辆信息、检测照片、检测视频(远程访问市级系统)、过程数据(远程访问市级系统)等功能的链接,可按照检测结果、检测条件、检测设备进行查询和统计;

5)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分析程序,设计固定的公式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能进行图形化显示,包括车辆的分类、数量、检测率、合格率、污染物排放阶段、标志核发管理情况,能够分类估算全省各类机动车以及高排放车的数量;

6)可通过市级系统实时查看检测过程视频,由于检测视频和过程数据量较大,不适合存储在省级系统中,因此将检测视频和过程数据存储在市级系统中,省级系统可直接调看;

7)环保标志管理和分析,对于各环检机构环保标志申领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更新;

8)异常数据和情况自动报警、记录和统计。建立可疑数据自动分析与报警系统,要求支持多种报警类型,检测数据由系统自动分析,筛选出异常数据进行主动推送式报警给监管人员查看。省级系统只对报警信息进行记录,具体的处理工作由市级监管部门完成;

9)向国家环保部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与环保目录库对接,可自动更新库内数据,并实时同步给各市监管系统;将标志核发数据自动上传至环保部数据库;

10)不同城市间数据查询和交换。对于市级系统发出的对于外地车辆的查询信息进行响应,将查询结果反馈至市级系统,对车辆异地检测或违规情况记录在省级系统数据库中并同步至车辆登记地市级系统。

3.2 市级监管系统

各省辖城市均建有市级监管系统,具备省辖市范围内(含区、县)所有环检机构的相关信息和检测数据收集、存储以及数据报警和环保标志核发控制等功能,市级系统部分功能同省级系统一致,但更侧重于管理功能,区别于省级系统的功能主要有:

1)车辆检测过程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和分析,同步采集检测过程数据,并按照规则自动与结果数据进行比对,对于异常数据进行报警;

2)检测结果判定,检测报告远程打印和环保标志发放控制。对于检测结果进行实时判断并反馈至环检机构进行报告打印,对于合格车辆自动判别环保标志核发类型并反馈至环检机构,对于存在违规检测行为的机构可停止其环保标志的核发并在环检机构终端上进行提示;

3)检测设备的日常校准记录和运行日志的采集和存储,对于各检测机构设备的日常标定记录和运行日志进行采集和存储,可按照规则进行自动判别,并可按照日期、结果等进行查询;

4)对被检车辆的检测视频(从上线到开出检测场地)进行存储,并与检测报告关联;

5)支持断点续传

对于因通讯故障而采用环检机构终端发标功能期间产生的数据,支持在通讯恢复后自动上传至市级系统。

3.3 检测机构

开发一套检测机构终端软件,包括系统登陆和数据上传功能,登陆后进入各机构自备的检测程序,检测后检测数据上传至站内的服务器,再由服务器实时上传至市级系统,由市级系统实现对结果的判定和控制环保标志打印。检测机构需配备数据服务器和视频服务器。可实现以下功能:

1)采用统一的登陆系统,按照要求进行信息登陆,如果登陆不全则无法进行检测,对于二次检测车辆,可通过车牌号直接调取车辆信息;

2)检测数据、视频、设备日常标定信息等实时上传;

3)当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无法由市级系统控制标志核发时,可进行单机版的结果判定和标志核发控制,带通讯恢复后自动上传数据并切换至市级系统控制模式;

4)检测报告和环保标志打印。对于检测报告经市级系统生成后可自动打印,对于环保标志根据市级系统判断的标志类型在打印机内放置好对应标志后选择打印选项。

电子检验检测报告范文第5篇

1.1入库验收

入库验收的目的是保证入库装备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入库验收包括数量验收、包装验收和质量验收,装备验收合格方可入库。入库验收通常由仓库完成,必要时可请药品仪器检验所等技术保障机构进行质量验收[1,3-4]。

(1)数量验收。依据运单、提货凭证和入库通知单进行,主要检查装备品名、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出厂日期和数量等是否相符。

(2)包装验收。主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受潮、水浸、油污等异状。

(3)质量验收。多参数监护仪属精密电子仪器,到货后应按规定及时填写检验申请单,请药品仪器检验所等有资质的技术保障机构,逐台开箱进行质量验收。具体方法:首先,查验是否具有检验报告或合格证;其次,根据装箱清单,检查使用说明书、电源线、心电电极和缆线、血氧饱和度探头和缆线、无创血压袖带和缆线、打印纸、心电电极片等技术资料、附件、耗材是否齐全;最后,通电检查机器性能是否良好,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并将检测报告装入包装箱随机器保存。认真做好入库验收记录,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装备缺件、异状包装、资料缺失、附件耗材缺失、性能异常或检测不合格等问题,应及时上报,联系检修或退换货。完成检修或更换的装备仍应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1.2登记统计

按规定建立健全登统计制度,主要包括总账、实物账、质量登记本、入库登记、发出登记和温湿度登记,以及检验、修理和保养登记等。要做到账账、账物相符,坚持对维护保养、检验修理、计量检测等事件进行登记,并定期组织检查。

1.3环境控制

多参数监护仪验收合格入库后,通常按型号规格码垛保管,储存环境应防潮、防尘、防震,库房(尤其是高温潮湿地区库房)内应配备空调和除湿设备,通过温湿度计或温湿度自动测控系统了解温湿度变化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确保环境干燥凉爽,一般温度应保持在5~25℃,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

1.4维护保养

随着储存时间的推移,由于机械结构和电子元件老化,多参数监护仪等电子诊疗类装备会出现性能下降甚至故障等情况,主要表现为电路故障、关键技术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电池性能下降失效、随机耗材失效等,需要通过持续的维护保养来发现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装备储存质量。战储卫生装备维护保养的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应由仓库和药品仪器检验所等技术保障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实施,一般分为日常维护和专业维护。

1.4.1日常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日常维护内容主要包括温湿度控制、清洁除尘、电池保养、包装更换等。日常维护计划由仓库业务部门制定,保管部门实施。

(1)温湿度控制。每日2次,观察记录库房温湿度数据,并按相关规定及时调控温湿度。

(2)清洁除尘。每月1次,保证装备外包装整洁。

(3)电池保养。每季度1次,主要进行电池充放电,以保持电池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电池保养宜定期集中实施,装备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可分批次进行。保养地点应选择在与装备存储地点隔离的独立空间(如设置专门的电池保养间),充电期间应有保管人员值守,严格按照装备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要求操作,以确保安全。

(4)包装更换。不定期实施,对破损外包装进行更换。

1.4.2专业维护

多参数监护仪专业维护内容主要包括通电调试、质量控制检测、电池性能检测、耗材效期检查、零配件耗材更新、故障装备维修等。专业维护任务计划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药品仪器检验所负责实施,一般每年1次。

(1)通电调试。通电开机,检查多参数监护仪显示、操作等性能是否良好。

(2)质量控制检测。依据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对多参数监护仪的心电、呼吸、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功能参数进行质量检测,出具报告并放入装备包装箱内。

(3)电池性能检测。检查电池保养历史记录,测试电池容量、持续工作时间等性能参数,判断电池性能是否符合继续储存的技术要求,对不适宜继续储存的电池进行登记统计,制定更新计划和经费预算,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耗材效期检查。查验一次性心电电极片等耗材失效期,对距失效期6个月以内的近效期耗材,制定更新计划和经费预算,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5)零配件耗材更新。根据上级批复的更新计划,联系全军卫生装备零配件供应中心或装备生产厂家采购相应配件耗材,更换不适合继续储存的电池和近效期耗材,并负责老旧配件耗材回收处理。

(6)故障装备维修。对通电调试或质量控制检测中发现的性能异常或故障装备进行维修,修复后须再次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入库储存。

1.5出库检验

出库检验是战储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在按相关规定严格履行出库手续的基础上,还应认真做好数量核对、质量检验和包装检查,确保出库配发装备数量准确、质量合格、包装完好。

(1)数量核对。依据上级业务部门的指示、通知、分配计划表或规定的正式凭证进行,对出库装备的品名、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应进行核对和复核,做到单货相符、数量准确。

(2)质量检验。首先,根据装箱清单检查厂家检验报告(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电源线、心电电极和缆线、血氧饱和度探头和缆线、无创血压袖带和缆线等技术资料、附件是否齐全。其次,检查打印纸、心电电极片、电池等配件耗材实物及维护保养记录,一般应保证打印纸、心电电极片等耗材距失效期6个月以上,电池出厂时间为2a以内。最后,检查技术保障机构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对报告日期在1a以内的,通电检查机器性能;对报告日期超出1a以上的,不仅要通电检查机器性能,还要联系药品仪器检验所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并将检测报告装箱。

(3)包装检查。装备包装应完整,存在破损、受潮、水浸、油污等异状的包装必须调换。应认真做好出库检验记录,对存在装备缺件、资料缺失、配件耗材缺失或过效期、性能异常或检测不合格等问题的装备,应严禁出库并及时上报,采取检修、配件耗材更换等相应处理措施,完成后再次检验合格方可按规定出库或继续储存。对无法恢复性能的装备,应按程序申请报废。

2参数监护仪质量检测

2.1检测依据

《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规范(试行)》。2.2检测仪器多参数患者模拟器1台,血氧饱和度检测仪1台,无创血压检测仪1台。

2.3检测方法

2.3.1参数设置与功能检查

正确连接检测仪器和被检多参数监护仪,打开监护仪的各待检参数监护功能,根据检测项目选择监护仪工作模式,如新生儿模式、成人模式。合理设置监护仪的参数报警上下限,打开心律失常报警检测功能。检查监护仪交流电源连接和电源指示是否正常,防止内置电池电量耗尽自动关机。

2.3.2心率检测

依次设置参数患者模拟器输出30、60、100、120和180次/min心率信号,记录监护仪心率示值,按下式计算心率示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为±(显示值的5%+1)次/min。δHR=HR-HR0HR0×100%式中:δHR为心率示值误差;HR0为参数患者模拟器设定心率值;HR为被检设备显示心率值。

2.3.3呼吸频率检测

在多参数患者模拟器中,设置呼吸检测项目基线阻抗为500Ω,阻抗变化率为3Ω,设置模拟器依次输出15、20、40、60、80次/min的呼吸信号,记录监护仪呼吸频率示值,误差计算方法同心率示值误差。呼吸频率最大允许误差为±显示值的3%。

2.3.4过压保护测试

监护仪工作在成人模式,设置无创血压检测仪输出血压为330mmHg(1mmHg=133.322Pa),观察监护仪在输入血压达到330mmHg前有无迅速放气功能;监护仪工作在新生儿模式,设置无创血压检测仪输出血压为165mmHg,观察监护仪在输入血压达到165mmHg前有无迅速放气功能。

2.3.5无创血压示值检测

设置无创血压检测仪依次输出60/30(40)、80/50(60)、100/65(76)、120/80(93)及150/100(116)mmHg共5组模拟收缩压/舒张压,或选择相近的其他参数,记录监护仪上收缩压/舒张压示值,按下式计算误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mmHg。ΔpS(D)=pS(D)-pS(D)0式中:ΔpS(D)为收缩压(或舒张压)的误差;pS(D)为实际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pS(D)0为设定输出的收缩压(或舒张压)。

2.3.6漏气率检测

无创血压检测仪设置为漏气测试工作模式,设置预设压力为220mmHg,袖带内压力上升至200mmHg,等待1min后,开始观察和计算设备漏气率。漏气率应不大于6mmHg/min。

2.3.7血氧饱和度

依次设置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的血氧饱和度为85%、88%、90%、98%、100%,记录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示值。血氧饱和度误差计算方法同心率示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为±3%。测量血氧饱和度参数时,应注意根据不同厂家监护仪的血氧模块选择相应的血氧检测曲线。

3结果

2006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特点,与储备仓库密切协作,积极开展多参数监护仪等战储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方法和保障方案研究,并将RFID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到战储卫生装备质量管理全过程[7],努力推进实现战储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圆满完成了专业维护保养、质量控制检测、试剂耗材轮换和老旧物资质量鉴定等各项年度和应急保障任务,有力保证了军区战储卫生装备质量完好率。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