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会计信息 稳健性 问题 完善对策
一、稳健性的涵义及其内容
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稳健性(亦称“谨慎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事实上,稳健性的概念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个层次上理解。
首先,稳健性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意识――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包括会计活动)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因素,要采取稳妥小心的态度。因为如果高估收益和资产,企业就可能提前按未实现收益计缴税收和派出利润,这必将削弱企业的财务实力,侵蚀企业资本,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其次,稳健性是一系列外在的会计处理方式,这是稳健性的外延。一般地,人们给稳健性原则所下的定义都属于这类描述性定义。
二、稳健性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一)稳健性在会计确认方面的应用。
1.关于资产的定义。在新准则中,资产被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这一定义,企业那些预期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项目,如陈旧毁损的实物资产、已经收回无望的债权等不良资产都不能再作为资产来核算和列报,这提高了资产确认的稳健性。
2.关于金融工具的确认。新会计准则从金融工具定义入手,将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要求在附注中进行充分披露。这既是财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客观要求,也是稳健性运用的必然结果。通过定期(资产负债表日甚至每天营业结束时)反映金融工具的损益变动,进行全程监控从而有效杜绝因金融衍生交易失败而引起的企业经营恶化甚至破产,稳健性的运用能够改变金融工具长期游离于财务报表之外的尴尬局面,使得金融风险的控制有了依托,为企业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或是投机获利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3.关于资产减值的确认。新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之所以如此规定,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稳健性的考虑,防范粉饰财务报表等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4.关于商誉的确认。会计准则规定,自创商誉不能确认,只有在发生企业合并的情况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才可以确认为商誉(外购商誉)。之所以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区别对待,也是为了避免企业对自创商誉虚夸价值,虚增企业资产而作出的稳健性要求。
(二)稳健性在会计计量方面的应用。
1.公允价值的引入。会计计量包括两个方面,即计量属性和计量金额。在新会计准则中,计量属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重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均要求以公允价值对相关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在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增加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不过,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较为谨慎。
2.会计估计的选择。稳健性在会计计量方面的另一重要体现在于新会计准则在对有关会计要素计量金额的确定方面给予了企业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如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均由企业自主合理确定。这与过去规定单一的比例、界限等做法相比,有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避免虚夸资产价值,从而防止“账盈实亏”等“潜亏”现象的出现。
三、稳健性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信息强调稳健性,主要缘于其对资本保全的重要作用。因为稳健性可以防止股东(所有者)产生过于乐观的情绪,规避虚增利润而导致的利润分配侵蚀资本的风险。不过,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稳健性在具有化解不确定性的优点的同时,也具有随意性和概念抽象性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稳健性极易受到曲解和滥用,从而成为管理当局操纵利润和粉饰财务状况的工具。如上市公司蓄意扩大成本费用的计提范围、少报收入,则会产生少交或延迟交纳所得税的结果,使国家税收受到损失。同时,经粉饰的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从总体上看,稳健性原则在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从会计理论层面上看,如何避免和化解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在冲突;二是从会计实务层面上看,如何避免对稳健性的滥用。
四、完善会计稳健性的对策
(一)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发生冲突时的缓解对策。
1.合理确定各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使用顺序。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靠性和相关性应居于首要位置,稳健性必须在维护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基础上加以贯彻和运用。除此之外,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使用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合理地确定。
2.对冲突情况予以充分披露。由于每个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同时间、不同经营环境下有所不同,稳健性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序也应有所不同,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冲突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当然也有所区别。因此,有必要在信息披露中充分说明稳健性的应用时间、范围和程序,披露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冲突,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动情况。
(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应用稳健性需要会计人员较多地运用职业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职业道德意识不强,那么他们将很难把握稳健性概念的内涵和实质,难免受到自身主观随意性的影响,使会计信息反映有失客观、公允。另外,在稳健性的应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极端的稳健会导致“秘密准备”和“隐匿资产”,不够稳健又会导致虚增资产和夸大所有者权益。如何把握这个平衡点,有赖于会计人员准确的职业判断,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是确保稳健性适度应用的关键。
(三)加强审计监督,强化约束机制。
稳健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强的倾向性和主观随意性,因此,为了避免企业以运用稳健性为借口,随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把稳健性原则当作成本、利润的调节器,就必须加强审计监督,防止滥用和曲解稳健性。同时,应对稳健性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处罚,增大企业的违规成本,抑制企业滥用稳健性来进行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一、指标的具体内容
笔者设计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指标内涵及评价标准
(一)真实性及评价标准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应从合规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以及社会评价(不良记录、注册会计师审计结论)来判断。
首先,合规性主要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情况来考核。评价指标主要有:(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环境,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基础工作包括单位负责人重视、支持财务会计工作情况;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从业资格证、继续教育);依据《会计法》执行会计核算情况;依据《会计法》执行会计监督;会计档案的保管(完整性)等方面。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保证,对该指标应结合公司实际调研资料及有关方面意见,考察会计基础工作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判。(2)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能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主要结合对企业实际调研,从制度的健全性、合法和适用性以及操作性来评判。
其次,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其评价指标包括:(1)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l生,包括报告期内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政策是否稳健、依据及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已足额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2)或有事项确认的合理性,是否依据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进行。
再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会计信息反映经济事项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具体评价指标有:(1)关联方关系认定情况。关联方交易的判定标准判断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时,不仅应按照关联交易准则的判断标准进行判断,更重要的应看其关系实质,即在处理与企业交易时,是否存在着有碍公平交易的因素,交易结果是否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2)收入确认情况。即收入确认的条件不是所有权凭证或实物(或现金)形式上的交付,而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发生转移等实质性条件。(3)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处理情况。企业合并业务处理是否遵循实质划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采用不同处理方法;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遵循实质划分具有商业实质和不具有商业实质,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最后,社会评价反映企业历史情况,企业是否有不良记录,在一定程度可以评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主要从证监会的公告、政府部门执法检查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来评判。
(二)可比性及评价标准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其评价指标包括:(1)会计政策变更情况,包括会计政策是否变更频繁及会计政策变更理由是否充分合理。(2)会计估计变更情况,会计估计是否变更频繁及会计估计变更理由是否充分合理。(3)会计政策变更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否接近10%或6%,净利润是否略大于零。有学者认为,如果会计政策变更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接近10%或6%或净利润略大于零,企业为“保配”或“保牌”的动机就很明确,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三)相关性及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评价标准:
一是及时性及评价标准。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因此,对及时性的评价,主要选取了以下具体指标:(1)财务报告公布(报出)的及时性。企业应在规定期限内公布财务报告。对上市公司而言,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编制并披露。公司第一季度季报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公司上一年度的年报披露时间。(2)重大事项公告及时性。企业除定期报告外的其他重大事项也应进行及时公告,如重大诉讼、重大仲裁事项、重大投资、股权变动、关联交易,业绩预增或预亏公告等,这些补充公告主要是针对重大事项或收益确认、关联交易等敏感问题,以及投资者质询较多的内容作出解释说明。(3)会计业务处理的及时性。指会计处理程序、流程是否顺畅有效,不至于造成财务信息的重大延误,会计信息系统有没有能力保证会计系统产生准确及时的成本、预算、交易量等重要信息。(4)其他资讯反映及时情况。如对有关方面询问、质疑信息反映的及时性。
二是完整性。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主要表现为经营状况披露不详细、亏损原因披露不清楚、关联交易披露不充分、对投资者特别关心的经营业绩的回顾和分析、净利润的组成和变化的原因以及明年公司的预算,大多数公司都忽略或草草敷衍几句。会计信息质量完整性的衡量指标包括:(1)财务报告附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是否按准则要求完整披露应披露的内容。(2)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披露是否充分,包括变更的依据是否合理,变更对利润的影响计算是否准确、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说明是否符合准则规定。(3)或有事项披露是否充分,是否按或有事项准则要求披露。(4)关联交易披露充分性,如果企业披露的关联交易符合该项准则的要求,则可认为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充分性。
一、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局限性
在受托责任学派看来,由于社会资源(主要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首先,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应强调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其次,在会计计量上,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再次,在会计报表方面,由于经营业绩是委托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收益表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目前经济环境中,尽管受托责任普遍存在,在会计上反映,或比较侧重这一责任的履行情况的反映也无可非议,但是,若将“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至少有以下一些不妥之处:(1)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的整体完整性,认为只有完善的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才能确保会计实务的正确性,但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内容复杂,保证两者的完善性这一提法比较抽象,一旦实务中出现问题,则难以确定问题的根源,造成众说纷纭、难以统一的局面。(2)在会计处理上,由于受托责任学派强调客观性胜于相关性,因此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虽然历史成本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会计作为一门服务性的学科,应随时注意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忽视市场的变化,只能使会计这门学科墨守陈规,弱化其服务功能。(3)在会计信息方面,受托责任学派很少会顾及到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按照这一思想,会计人员往往难以体会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容易逐渐丧失完善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也难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局限性
1964年—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了《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初步提出了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和经济决策联系起来的会计目标思想。在报告中,会计的第一项具体目标被描述成:为了“作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财务报表的目标则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的信息;(3)财务报告应能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企业把资源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责任及业主权益)、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概括来说,在决策有用学派看来,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认人员在会计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仅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
尽管在资本市场发达的情况下,决策有用理论可以使会计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紧密相联,并能促进会计理论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及密切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但考察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在企业资本筹集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并非完全以资本市场为导向,而众多的潜在投资者也仅仅是通过会计信息来初步了解一下上市公司而已,远远谈不上决策。因此,我国如果按照决策有用的思路来构建会计目标必然会在以下两方面给会计人员带来迷茫: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到底如何确定?谁有恰当的权利要求企业提供信息?
三、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看,会计目标应被明确为“节约交易费用”
既然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均有其局限性,那么当前我们该如何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特点的会计目标呢?笔者认为,运用产权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去研究我国的会计目标不失为一条新的途径。
从法学角度来讲,产权可以被定义为“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权”。它是指民事权利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其内涵可分为资本权、占有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当然,这种法学上的解释也明显带有经济学的意义,英国学者Y.巴泽尔在其《产权的经济分析》中就曾指出:“法律的权利会强化经济权利,但前者并不必然是后者存在的充分条件。”根据上述对产权的解释,我们可以推出,一切对企业具有任何形式排他性的某种权利的个人或组织都是企业的投资主体。投资者对企业拥有所有权,债权人对企业拥有排他性的只能由自己行使的债权,政府对企业拥有税收征管权(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强制性的单向债权)等,因而我们可以明确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都是企业的产权主体,另外资本市场上广大的资金供应者也可看作企业潜在的产权主体。根据这一理解,我们认为,会计应该是为这些现实的或潜在的产权主体服务的。另外,产权理论认为,虽然市场交易能协调分工,但要完成市场交易是需要费用的,而且有些时候这些交易费用是非常大的。正因为如此。企业作为一种有别于市场的协调分工的组织形式就出现了。虽然用企业方式协调分工完成交易也需要费用,但因为企业方式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方式的交易费用,即交易费用的节约是企业出现的原因。而在企业的不断发展演进过程中,交易费用的不断节约不仅是因为在企业内部某些市场交易被相应的指令所取代,还因为会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产权理论的基础——科斯定理告诉我们:在产权明确界定的前提下,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自由交易的结果会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科斯定理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的基础上。但在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及零交易费用的情况,因此科斯定理只不过是科斯第二定理的铺垫。科斯第二定理表明:在存在交易费用即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影响最终的资源配置。从会计学角度看,会计对产权的基本功能正好在于明晰产权及保护产权。明晰产权与产权界定有着必然的联系,界定产权的目的就是为了明晰产权,界定好的产权在营运过程中又需要得到经常的维护(如通过会计的核算)才能保持明晰。正因为会计和界定产权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会计信息在是否具有客观性、公允性、相关性等方面以及是否按照必要的程序进行披露方面,影响着会计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的大小,并最终影响市场资源的配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现实的和潜在的产权主体日益复杂多样,于是各产权主体必然要求会计提供客观、公允、相关的信息来节约其交易费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会计作为“节约各产权主体交易费用”的目标始终贯穿着整个经济的发展中。
四、会计目标的构成
要全面地把握会计“节约交易费用”的目标,我们还需要分析构成和制约会计目标的三个要素即会计目标的主体、客观及实现方式。
[关键词]会计模式;公司治理;趋同;特色
会计模式是体现世界各国之间或各地区之间会计差异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会计特色的主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计模式逐渐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把会计模式同公司治理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还不多见。在此笔者以分析会计模式的定义与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模式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会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内涵
(一)会计模式的理论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会计模式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集合性概念。目前。对会计模式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尚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成熟的解释是: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会计模式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会计规范、会计核算、会计报告、会计监督和会计教育等要素。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境界或结果。在会计模式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会计目标处于最高层次,被一些学者直接作为区分不同会计模式的标志。会计管理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会计模式的外在表现和直观反映。会计管理模式受制于会计目标模式,对其他子模式具有制约或影响作用。会计规范是对各种会计法规、准则、制度和职业道德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完整关系,在会计模式系统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会计规范模式受会计目标和会计管理模式的影响或决定,同时又直接决定会计核算、会计报告、会计监督等模式。会计核算是对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依据标准、内容范围和程序方法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核算体系,是会计模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会计报告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披露内容、公开程度、传递方式以及服务对象等进行的综合描述。会计监督是会计模式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保证条件。会计核算、会计报告、会计监督模式的建立和选择取决于会计规范模式,同时受制于会计目标和会计管理模式,就三者之间来讲,会计核算模式与会计报告模式必须协调配合,而会计监督模式应能保证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的规范有序运行。会计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受到会计管理模式、会计规范模式等的影响,它对会计模式的整体优化及各子模式的不断完善会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
各国的会计模式都有所差别,这种差异的出现,是由于各国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同所致。影响会计模式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文化教育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在这些影响会计模式的因素中,经济环境是影响会计模式最为重要的因素,决定会计模式的生成与转换。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愈高,会计模式愈加优化。而在经济因素中,企业的产权性质与治理结构又是其核心。
(二)公司治理及其基本模式
公司治理问题虽然探讨了近80年,但什么是公司治理,在理论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所谓公司治理。也称公司治理结构,简单地说是公司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实质上是有关公司的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问题,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害相关者利益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这种责、权、利的安排合理与否是公司绩效的决定因素之一,这种安排和约束即是治理机制。在当今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公司治理机制。一种是以外部治理为主,基于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治理模式”。其特征是:股权高度分散,市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主要作用,公司治理的目标在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健全的董事会制度对经理层实施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为公司正确决策提供制度保证。“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把经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捆绑起来,促使经理只有把公司经营管理好才能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活跃的公司控制(或接管)市场以及股东“用脚投票”对经理人员形成较强的约束。另一种是以内部治理为主,基于银行主导型的“德日治理模式”。其特征是:存在颇有特色的主银行体系,银行拥有企业较大的股份。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并且公司间相互持股,以维护债权人及利益相关者利益作为公司治理的目标;董事会对管理层具有很强的监督约束作用。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模式的内在关系
(一)现代公司是会计模式产生的基本动因
会计模式作为一种标准形式,是一国或地区会计实践活动的一个范式,是以现代股份公司为基础的。在古典企业生产组织时期,由于两权合一,会计作为一种单纯的技术,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使用何种会计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都是所有者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更不存在审查的问题;会计方法也是在民间自发产生,然后不断流行,最后形成约定俗成的会计惯例,这种会计惯例既不统一也不具备强制性。到了现代企业生产组织阶段,在以有限责任为基础的现代企业中,为了保护债权的利益,企业资产和收益的计量与报告必须可靠,以使债权人作出正确的贷款决策。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必须且及时了解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情况、会计计量和报告方法必须前后一致、真实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包括“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的选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会计模式就逐步产生了。
(二)会计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会计是联结权力和利益的纽带,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要取得好的效果,关键要看委托方和方信息掌握的程度,即耍尽可能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以使所有者、债权人等掌握更多的信息。企业(公司)作为一个契约的结合体,它包括签约、履约、计量、评价以及再签约这一系列过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计量和评价的工作是由会计来完成的。会计作为一个信息控制系统,它在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作为一个合约结构得以运行的关键一环。它通过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息的揭示,对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从而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一个有效的信息控制系统,包括审计在内,能把责权利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充分发挥其效率,从而促进公司的正常运转。正是因为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关键地位,因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会计和会计模式,是促进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环节。
(三)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模式
会计模式是在现代企业(公司)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
公司治理结构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所产生的会计模式也就各具特色,具体体现在会计模式各构成要素的差异上。
以外部治理为主导型的“英美治理模式”,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对管理层实施控制。其会计模式的选择是:从会计目标要素来看,由于其资本来源分散,社会化程度高,分散的股东无法对公司决策施加有效的影响,财务信息对他们的作用就是决定手中的股票是去还是留,通过股票市场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实现决策,这样会计目标就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从会计管理体制看,因为利益主体的分散化和社会化,会计管理体制多选择分权方式,在会计规范的制定上以灵活的会计准则为主,并由多方利益成员共同制定。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看,注重信息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它同会计提供决策有用性的目标相联系。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在揭示范围上要广、程度上要深,目的在于提供充分、明晰的信息以满足利益相关人的投资决策需要。从会计监督体系来看,该种模式的公司,其控制权掌握在经理人手中,又无法对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便依赖于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来保证。
以内部治理为主导型的“德日治理模式”,主要依靠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对管理当局进行监控。其会计模式应该是:由于公司资本来源相对集中,所有者可以随时通过对经营者业绩的了解采取有效的措施,即采用“用手投票”的方式决定经理人员的去留,参与决策,这样会计就以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为基本目标。在内部治理为主的公司中,从会计管理体制来看,因为利益主体相对集中一些,易选择集权的会计管理体制,即在会计规则的制定上,以政府为主;在会计规范的形式上,以统一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为主。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来看,更注重信息的可靠性,即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这也同其反映受托责任、强调揭示过去经理人员的实绩相关联。
三、完善公司治理,构建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
(一)公司治理的全球趋同及我国应采取的态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资本的全球化,公司治理已成为国际性的热门话题,因此,研究和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经验,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全球化背景下制度的竞争与优胜劣汰,使各国公司治理模式呈现出强烈的趋同。
公司治理的趋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公司治理机制将向一种混合模式趋同。为了克服自身治理机制的弊端,近年来,两种典型的治理模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趋同。20世纪80年代以后,重组等过火行为,尤其是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报告舞弊案的发生,使英美对其公司治理进行了改革,把目光转向公司内部,要求独立董事发挥更有效的内部监督作用。借鉴德日模式,注重“用手投票”的监控作用。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日公司开始重视资本市场等市场因素对公司治理的有效作用,开始借鉴英美治理模式,注重“用脚投票”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英美和德日这两种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正在朝着趋同化的方向演变。但是这种趋同仅仅是相对的,各种模式的公司治理不可能完全趋同。
公司治理属于制度范畴,它直接受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公司治理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因而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绝对完美的公司治理模式,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危险的,因为它不符合中国的经济文化特点。我国现行企业制度的实践已有多年,目前所实行的“全流通”或“股权分置”战略,其目的在于解决内部治理中的国有股代表“缺位”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培养和发展外部治理的监督机制,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和适合中国国情的激励机制。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及其发展趋向
[关键词]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治理
一、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有效的会计和审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手段。根据当代企业理论和证券市场理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领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助于抑制"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出资人如何激励或约束经理人员,使其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抑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
第二,有助于遏制管理腐败。尽管有效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对遏制管理腐败的作用程度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关,但这种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无法替代的。
第三,有助于完善CEO和执行董事的激励机制。CEO和执行董事的报酬如何与公司的绩效相匹配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瞩目的课题。一般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短期激励应以会计盈余为基础,长期激励则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所以,会计盈余的计量也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基础之一。
第四,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尽管国际上自80年代之后,人们对资本市场监控公司的有效性存有怀疑,但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增进这个有效性则仍是共识。尤其是如年代以来,通过资本市场重构公司的浪潮一直未见消退,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降低资本重组的代价,广受关注。
第五,从根本上说,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因为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作为"委托人"的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笔者认为,除上述这些方面外,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还与公司治理的下述层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董事会有效性的提高和对股东责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实务中,董事会的角色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真正对股东负责、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董事会成员必须在推动公司的全面成功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重大决策的制定者,而这种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会计信息。
第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履行。公司的目标不能只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与其有长期利益关系的其他人员的利益。80年代以来,美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州对公司法进行了修改,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为股东服务。保障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应有权利、维持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可靠、丰富的会计信息基础上。
第三,CEO业绩目标的确定。尽管CEO的业绩目标取决于公司对CEO职位角色的认定,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CEO的业绩目标总会包括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业绩要素,这些业绩要素往往需要用一定的会计指标予以反映,业绩实现情况也需要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加以披露。
第四,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与CEO业绩评估不同的是,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主要在于对它们自身活动有效性的评估,而不是判断公司日常业务决策的有效性,因而这种评估往往不是以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作为出发点。尽管如此,这类业绩评估仍会注意到公司财务的成败,而且评估程序和披露途径也仍要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
第五,人力资本定价。人力资本定价是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报酬的确定基础。只有在对人力资本恰当定价的基础上,对管理人员的各种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运作。而人力资本定价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化行为,它也必须依赖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要达到公司治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切实维护会计和审计活动的权威性,提高会计和审计信息质量。
二、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为什么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
要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单靠财务会计系统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一项公开性很强的行为,受到下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第一,信息披露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会计标准。财务会计信息更多地承担对公众的责任,因而必须严格遵从"透明性"的要求,强调信息的规范性,在性质上完全是强制性的。
第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以财务信息为主。尽管现在财务报告也强调要提供某些非财务信息,但毕竟这些非财务信息只具有补充性质。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尽管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往往难以准确计量,但这并不妨碍信息提供者在披露信息时对与之相关的成本与效益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规定的基本信息之外,只有那些被认为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信息种类,企业才有可能"额外地"予以披露。
第四,商业秘密的限制。任何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尤其是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信息,企业在披露问题上一定会持谨慎态度。
第五,市场和文化背景。市场和文化背景,如对信息不足与信息过剩的不同理解、对"自愿披露"的不同接受程度等,对信息披露的数量也有直接的关系。
正因为上述这些原因,财务报告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从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满足。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判断。如据吴联生博士调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认为未来机会与风险、财务预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信息是有用的,都占60%以上。这些信息传统上均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显然在现行财务报告中缺乏有效地披露。这样,提供满足公司治理目标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持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转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理论的局限性,现有的管理会计系统还很难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拓展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性,己显得十分重要。
三、围绕公司治理的需要,拓展管理会计体系--目标构造与方法构造
(一)目标构造
1.管理会计目标所包含的两大问题。会计目标实际上包含了会计信息向谁提供(服务对象)和提供什么(服务范围)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现行理论在这两点上的定位都有缺陷。
就服务对象而言,长期的误区是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区分为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一般的描述是"财务会计主要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管理会计主要满足企业内部需要"。这个提法在理论上非常含糊,导致了许多歧义。最受非议的是,难道企业内部管理者不关心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报告?人们还注意到,现在公司外部对过去认为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的许多信息也十分关注。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外区分法已越来越与现实相悖。实际上从满足企业系统的最终目的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可以并且应该为公司的内外部服务,一切形式上的不同均源于信息披露强制性程度的差异。况且,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和质量要求,与政府政策需要也有直接联系,而并非一成不变。因此笔者认为,对外财务报告和对内管理报告的称呼,不如用"强制性信息报告"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名称更为恰当。也就是说,凡按法定要求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均属于"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没有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但也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有关的其他信息,则属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由企业自行决定向谁提供、提供多少和如何提供。
就管理会计的服务范围而言,西方的主流观点是:第一,为制定决策和计划提供信息,并作为管理队伍的成员参与制定决策和计划过程;第二,协助经理们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第三,激励经理和其他雇员完成组织目标;第四,计量和评价组织机构中业务活动、部门和其他雇员的绩效;第五,评价组织机构的竞争位置,并与其他经理一同保证组织在产业中的长期竞争力。这样的表述尽管己涉及到公司治理领域,比如激励经理完成组织目标,但从整体上看,它还没有全面反映公司治理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必须明确指出服务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双重要求。服务于公司治理是管理会计创新的根本需要。借用"相关性消失了"这一名言,当代管理会计所失去的最大相关性恰恰是没有充分关注公司治理的需要,以服务于公司管理层面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理念在解决现实信息需求上已显得极不适应。
2.管理会计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根据上述分析,会计两个子系统的总目标可否作这样的表述:财务会计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强制性信息,管理会计是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强制性的相关信息。围绕其总目标,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预测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更大。至于预测信息披露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双方自会达到"均衡点"。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对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财务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三是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方面面责任的履行情况,都需要适当披露。
第二,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
第三,服务于内部控制、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这里所言的内部控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对执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对公司日常运作的控制。
第四,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为业绩考评和确定报酬方案提供依据。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第五,为企业经营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上述具体目标没有区分哪些是服务于公司治理,哪些又是服务于公司管理,因为在实务中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但管理会计必须为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两个层次服务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
(二)方法构造
目标构造决定了方法构造的基本方向,而方法构造的质量又将制约目标构造。
当前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存在的两个主要缺陷是:①直接针对"公司治理"层面的手段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高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②方法之间多半是简单堆积,缺乏系统整合,与企业管理其他领域的界限也不清晰。
从实现公司治理职能的角度,管理会计应创造新的方法或对传统方法实施改造,以适应下列要求:①公司价值(或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②前景财务资料的编制;③内部会计和审计控制;④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信息披露;⑤CEO业绩责任的制定;⑥各个管理层次的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的设计(包括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补偿合同的制定);⑦人力资本定价,等等。
至于实现公司管理职能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如预测决策、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等),主要是满足内部决策与控制、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需要。这类方法(包括理念)也同样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要在管理会计活动中贯彻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
(三)对管理会计定义的再认识
根据对管理会计目标和方法体系的讨论,有必要量新认识管理会计的定义。
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所下的管理会计定义是: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具有适当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以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为目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务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这些定义的出发点都是为公司管理当局服务,显然已不完全符合管理会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同时反映公司治理方面的特征,管理会计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提供各种强制性财务报告之外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目的是满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
从管理会计定义的讨论,还可以引出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对"财务报告"名称的质疑。如上所述,当今会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实际上已不再局限于财务范畴。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发表的《论改进企业报告》,概括了用户所需信息的五种类型,即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预测信息、关于股东和管理部门的信息、公司的背景。同显然已经无法用"企业财务报告"的名称来囊括所有这些内容。因此,本人认为将来可以用较有容纳力的"企业经济报告"来代替财务报告的称谓。企业经济报告包含由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全面收益表四组成的"核心报表"(属"强制性信息报告"范畴,主要提供基本财务信息),以及由企业基本概况、分部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和特殊管理会计报告等构成的"报告"(大体上属"非强制性信息报告"范畴,提供扩充的企业经济信息)。这样既可满足企业报告的多种目标,报告的提供也比较便利。尽管遵从习惯,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沿用"企业财务报告"的称呼,但其内涵实际上已在发生变化,今后势必会发生更多变化。
第二,对财务报告提供机构的认识。单靠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财务部显然己无法完成当今信息披露的所有需要,目前财务部的职能实际上已接近于一个综合信息部。比较彻底的解决办法是设立一个职能较门的机构,比如称之为"信息部"(包容现行财会部门的职责)。也可考虑按不同的功能分设财务部和综合信息部,将一部分提供信息的工作交由综合信息部来执行,但这总不如单由一个部门来运作更有效率。若企业内仍沿用财务部的设置和名称,则应明确其职能已不再局限于提供"纯"财务信息,同时其他职能部门也必须有清晰的责职和程序来配合财务部的信息披露工作。否则,"财务部"这样一个职能复杂、任务繁重的机构,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协调信息披露方面的任务,将会越来越困难。
第三,对管理会计原则的认识。管理会计系统中引进公司治理这个理念后,对传统的些管理会计原则需要有新的认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管理会计活动不能按过去理解那样通常可以不考虑会计标准,否则管理会计信息无法满足公司治理层面的需要;二是不同层次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时是有矛盾的,比如同样是运用在管理决策上的信息,董事会与CEO对稳健原则的要求就可能不一致。
第四,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论"的认识。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一直存在"融合论"与"分立论"两种观点。作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原本就甚为密切,从理论上说,在一个企业里完全没有必要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也许多年以后,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使企业只要采集和提供源数据,至于信息的筛选、加工和分析完全可由信息使用者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自行操作完成,到那时就不再需要学者煞费苦心地去区分哪些是财务会计信息、哪些是管理会计信息了。但是,至少目前还无从实现这样的理想,信息的提供还只能以成品形式而不是原料形式。同时,正如前面所说,由于财务报告的局限性,目前财务会计不仅不可能包容管理会计,而且还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信息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分支既不是完全分立的(如在原始数据的采集方面),也还无法完全独合(如在信息报告方面)。"管理会计报告"或称"非强制性信息报告"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会处于独立存在的状态。
四、推进管理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途径
要完成管理会计体系的拓展和改革,任务艰巨,有关理论也远末成熟。关于推进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途径,本文不再重复诸如管理会计职业化、创办管理会计专业刊物、在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中普及管理会计知识等在会计界已形成共识的意见,仅阐述以下三点想法:
第一,应重视管理会计系统的环境因素。环境和组织的改变意味着应用于决策制定的信息类型和信息用途的改变。公司治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对象、任务和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思路,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管理会计系统必须直接为公司治理服务,因此,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征和状况也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一旦决策层与管理层真正分离,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和功能更加完善(比如外部董事、非执行董事的监督权得到强化,董事会内的提名委员会、工薪委员会、投资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机构比较俱全并且发挥作用),势必会更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此外,还要深入研究在现行社会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定位问题,既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进一步发展管理会计,又要使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更加适应企业环境的要求。
第二,管理制度创新与规范的结合问题。在管理活动中,创新与规范相辅相成。现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新创体制往往没有及时地予以规范。例如:0财务总监制这几年发展较快,但如何使其运作更为有效,还没有与传统会计系统(包括管理会计系统)的改造结合起来考虑。①企业改制中虽然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其素质要能保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离不开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财务和会计知识背景,否则就不能承担起监控公司业绩的职责。②现在许多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CEO的态度,从规范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内审机构更应直接对监事会或董事会负责。较大规模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是否应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权限和职业如何清晰地界定,便其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的运作如何与管理会计系统相互配合,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这些都需要探讨和实践。
第三,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由于信息披露中外在性的存在,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发挥作用。因此,不仅是财务会计信息,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政府机构同样应予关注。另一方面,从信息市场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取决于信息需求者,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从根本上说会形成"买方市场"。现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却或多或少是一种"卖方市场"的心态,"我提供什么,你得接受什么"。然而,无论是财务会计报告还是管理会计报告,任何改进若不听取广大信息需求者的意见,终将于事无补、劳民伤财。因此,建议设立专门机构便会计信息的需求调研经常化,除不断改进财务会计报告("强制性信息报告")外,还要逐步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以及需要公开的管理会计信息的披露("非强制性信息报告")提供各种指南,以利于提高管理会计基本概念范畴的规范性和管理会计实务运作的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项兵·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7-62
2、吴淑琨、席酉民·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4
3、崔之元·美国29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研究,1996;4
4、吴联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经济研究,2000;4
5、RonaldW·Hilton·管理会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6、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