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范文第1篇

这里所说的家庭,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传统观念的家庭,由于我国教育队伍相对于学生的比例,不可能做到一对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自律性自控性,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所以不可完全自由,但力求做到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个性教育与规范教育并重,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的结果。那么一个孩子,他会很喜欢学校,很喜欢这门课。因为孩子对于喜欢的东西所表现出来的认真与热情,我想,连成人也比不上吧。所以,教师不是保姆,我所提倡的是一种学校式的家教,应该是一个引路人,一个畅谈的朋友,提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情感,但是并非母亲,就好象一个父亲,不能失了威严。

总之,少硬性管教多兴趣引导,很多学生在厌学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讨厌一个或几个教师,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大弊病就是“教师永远是对的”,学生学习不好或犯了错误,是因为家长没有管好,是因为学生天智,是因为社会负面影响,学校和教师没有责任。这种弊病不除,教师的责任感从何而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何而来?“家庭式教育”就是改变这种做法,勇于承认,学生没有教育好就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

二、开放的是“窗”而非“门”

开放式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普遍认为开放教育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

问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至少会有90%的学生回答:“喜欢!”学生的这种回答不全是来自对课本身的感受,而是在社会、在家庭,从各方面、从各个领域接触计算机后,对计算机新奇而独特的优越性的喜爱。甚至可能就是觉得,那一个窗口,一个可以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的窗口,一个透明的黑板。

透过这扇窗,可以让他们望见世界,望见自己,望见将来。从小就该高瞻远瞩。但要强调的是不是门,他们还弱小,还稚嫩,还没有自控能力,太过的放松,只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所以,只是一扇大大的落地玻璃窗,带进来新鲜的空气,自由的呼吸,去长大,去学习如何展开飞翔的翅膀。

三、具体实施的效果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所谓动机就是要“为了什么”,而目的就是要“达到什么”,没有动机的行为活动是不存在的,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冲动。作为上课演示用的课件,课前一定要做到精心设计制作,才能达到一定的视觉上的目的。当教师演示讲授操作步骤时,尽管“全体广播”使学生只能用视觉、听觉,不能操纵计算机,从而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器的屏幕,这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烈。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想学会这引人入胜的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这种视觉效果创设着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行为冲动。 3、给予学生成就感,树立进步信心。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会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想让五星嵌入红旗上,如何填充里面的颜色;制作时因为图片插入顺序先后的关系而遮住了一部分图片等等,逼着学生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大功告成,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立刻又在考虑:“我不能白做,得留下,留在我的软盘上!”一节课下来既没感觉累也不感觉枯燥。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不管作品完成好坏,都应主动鼓励,树立进步信心。

4、拓展学生自主地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生,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采的创造作品,这就引发出了学生的无穷的创造力。信息技术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一个机会去想象去创造。在一堂课上,不可能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样,掌握快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又琢磨能否将作品制作的更完善更美观。新的追求激励着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创作更美妙的“精品”。

5、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个人以及先天学习条件的不平衡,也为以后踏上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6、提高相互学习能力。在教学制作powerpoint收集信息时,可分成4-5人一个小组制做,也可鼓励独立性强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单独做。将他们是如何利用网络(互联网)学习、收集信息,制作幻灯片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的经验介绍给其他同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共同探索的热情。对以前没学过或没认真学过信息技术的学生要多加鼓励,要有针对性的“培优补差”。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7、相互评价,互勉互进。相互评价恰恰能够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为他们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实现学生个体在班级群体交往中的价值。所以,适当的开展一对一,小组成员内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仅可以强化自我意识,培养人格品质,还能加强个人交流能力,增进同学友谊,为今后的人生培养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能力。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兴趣;无机化学;开放教育

兴趣是对事物关切和喜好的情绪,它是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而紧张的心里状态,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认识和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机化学是电大药学专科开设的一门课程,它的学员学习基础比较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药学学员都为在职人员,还有很多学员年纪超过四十,他们面临很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学习时间和精力比较有限。因此,如何解决自己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成为大部分学员所面临的问题。那么,如何高效的将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利用好,也是我们教学人员所面临的问题,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教育活动中的起者至关重要的作用。

1联系实践,巧妙设疑

兴趣能够激发出灵感,它不是自发性的,是通过培养逐渐形成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联系生活和生产中的实践,合理设疑,唤起学员对无机化学的兴趣。化学是从生产生活中来的,那么教学就应该回到生产生活中去,基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无机化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挖掘出大量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能够充实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无机化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讲授新课程时,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非金属的卤族元素时,可以利用卤素灯的例子来更好的阐述卤素与金属发生反应的情况:卤素灯的玻璃外壳中充有一些卤族元素气体,通常是碘或溴,灯泡加热后,钨原子蒸发与卤族元素结合形成卤化钨,由于卤化钨很不稳定,受热后又会重新分解成钨原子和卤素气体,这样钨原子又重新在灯丝上沉积下来,通过卤化钨的这种特性,大大地提高了灯丝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在更高温下,得到更大的亮度和发光效率。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联系实践外,还需要合理的设疑,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寻找到答案,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兴趣就会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巧妙的设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能够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创造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自学前,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简练而巧妙的提出一系列疑问,以此作为学生的自学提纲。比如在讲稀溶液的依数性时,可以提出:冬天在冰雪路面上有时撒些盐,为什么?为何海鱼放入河水中会死亡?讲金属元素特性时,可以提出:最早出现的闪光灯,是利用了什么金属的什么特性?通过设疑,让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教学情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授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教学主体,并作用于教学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能够使其积极主动学习的具有学习景象、活动和背景的学习环境。适宜的教学情景,可以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联系,促进课堂内向课堂外的迁移,使学生在生动的应用和直观的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进一步理解知识的本质,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创设教学情景,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工作、生活,在学生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景的资源。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应该是直观的、感性的、摸得着的,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能够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的转变和升华,它应该是形象具体的,能够有效的激发和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既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能将这种抽象的知识和形象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比如在讲到无机非金属时,可以把课堂设定到玻璃厂、陶瓷厂或水泥厂,利用最直观的环境,将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特性、应用讲授给学生,进而引出碳族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另外,对于药学专业的无机化学课程,可以更加直观的将其与药物联系到一起,甚至可以将课堂转移到药厂进行教学。比如在讲到配合物异构体时,可结合抗癌药物顺式二氯二氨合铂(Pt(NH3)2Cl2)来介绍这种构效关系。顺式二氯二氨合铂这种结构具有抗癌作用,而它的反式结构却没有,这种顺式结构与癌细胞DNA分子上的两个邻位碱基相结合,仍然保持DNA的双螺旋结构,而反式二氯二氨合铂是与癌细胞DNA分子上的两个间位碱基相结合,使DNA的双螺旋结构发生变化,容易被DNA修复酶识别、辨认并修复,因而丧失了它对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已经成为新的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以情景为基础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3利用课件,拓展视野

随着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良好的交互性和表现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变得更有效率,而课件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它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无机化学学习内容通过动画、图像、声音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形象,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对动态画面进行讲解不足的问题,它能够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利用画面的多样化等特有因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其次,它可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无机化学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分子式、反应方程式等繁琐的内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光是书写这些内容就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不利于教学内容的讲授。而课件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恰恰解决了此类问题,通过它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进行其他的教学活动,比如加大知识容量、丰富授课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再次,它可以模拟演示微观、抽象的事物,甚至可以利用视频直接演示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化学实验。无机化学中原子结构、化学键等微观世界的内容很抽象,学生在理解和把握上有较大困难。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来讲授,学生也只是从理论层面上掌握学习内容,无法对这些内容产生感性的认识。但是,如果使用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动画、视频演示等方式,直观的将其展现给学生,能够使其加深印象,便于理解和把握。另外,将一些课程外极具代表性的、课堂内又无法完成的实验,通过课件中的视频播放出来,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扩展他们视野。因此,对无机化学这种需要大量实验才能完成教学内容的课程来讲,课件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在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潜能,使学生能够乐学、会学、善学,卓有成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燕,朱燕舞,翟林峰,杭国培,王华林.无机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3):97-98.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范文第3篇

摘 要:当今社会存在许多的弱势群体,那么随着这些群体的出现,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工作就非常的有必要了,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怀则主要表现在创办特殊教育学校。诚然,这是一个特殊的学校,这体现在不仅教育特殊而且管理比较麻烦。这个学校的学生是特别的,但是老师们不可把他们区别于正常人来对待,这就要求老师们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更要有职业素养。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了日常学习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本文主要讲述了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方法。

关键词:特殊学校;管理工作;有效方法

前言:学校是个大集体、大家庭,为了保证集体的有效工作与学习,管理工作的进行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不仅在于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上,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工作做的不好,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们的成绩也就不用拿出来比较了,因此实施管理工作是进行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前提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特殊学校的管理工作,让老师们和学校的管理能力发挥一定的作用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1任课老师的管理

1.1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老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成绩的好坏,特殊教育学校也需要优秀的师资力量来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多多举办教师考试来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文化知识,并且成立学习小组,让老师们之间学习教学经验与知识,共同面对困难,一起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与邻近学校的沟通,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此外,当今是一个网络的时代,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也使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校应加强多媒体设施的置办,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浪费时间,还可以让老师对教学内容事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1.2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老师在特殊教育学校里,不仅要承担教育和管理工作,还要扮演父母的角色,许多老师对此产生很多抱怨,不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当今的社会比较浮躁,一些老师的职业素养并不高,精神懈怠,也不能明白奉献精神的可贵。由此可见,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道德素质进行培养,让老师们多些耐心去教育孩子,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要真正的融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演讲报告来提高教师的素养,让老师们真正懂得这些学生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也需要去精心的呵护、关怀他们。

1.3管理制度的建立

诚然,要想有效的进行管理工作,那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其作为标准来约束老师和学生们。学校应该根据个体情况,从多方面采纳意见与建议来制定这一制度,从而确保公开性与合理性。为了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制度,并且勇于发表谏言,学校领导也应该广泛纳谏,为了学校工作的顺利有序的M行发挥自己的作用。

2教学工作的管理

2.1以学生为本

我们发现身体或者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往往不能融入到人群中,他们会产生害怕、自卑、叛逆、恐慌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也会受到正常人的歧视,这样长久下去,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如今已成为老师的必修课。坚持以学生为本,把自己真实的情感投入到其中,尊重孩子们的意见,努力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他们的负面情绪进行耐心开导,这是教学工作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在一定意义上,消除残疾学生的心理负担比传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更加具有实用性,只有学生们的心理变得健康,他们才能融入社会,并且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一份努力。

2.2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范围

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心情,能够让人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事情。优良的学风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并且这种良好的氛围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结果,需要被长期的延续。长此以往,这种优秀的学习氛围就会散布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并且感染每一个人。在这样的学风带领下,我们的弱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向上的做事态度,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营造好学习、生活环境,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目的。

3小结

学校对弱势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很不容易,他们不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思维敏捷,甚至与人的交流都很困难,这些都很容易使他们陷入自卑、心情低迷的状态,但是通过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通过教师以及教学的管理,充分完善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情操,使这些弱势群体不仅学习到了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快乐,我们不能仅向这些学生传播文化知识,更多的应该是给他们足够的关心、关爱,尽心尽力的管理照顾他们,发展德智体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范文第4篇

一、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目前以组件式开发为主流。[5]通过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提供的可视化开发组件,可以快速便捷地搭建自己的GIS应用程序,嵌入常见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为进一步与应用行业融合提供接口。目前,各高校GIS设计与开发大都采用组件开发,且一般选用ArcGis,SuperMap,Mapgis,Mapinfo的二次开发平台。

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征:1.实践性强。GIS设计与开发以应用开发为主,需要依靠大量项目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学科交叉性强。本课程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学科和具体应用行业学科知识,学科交叉性强,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软件开发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融入行业应用当中。3.教学方式灵活。GIS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课程教学需要。GIS设计与开发常采用项目教学法[6]、分组教学法等,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趣味性、能动性。因此,GIS设计与开发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理论知识,而在于实践教学。[7]以实践操作深化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在不断掌握软件开发技能的同时,完成理论知识的顿悟。

二、GIS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优化模式探讨

(一)强化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设计

GIS设计与开发是GIS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需要配套一系列课程构建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来辅助教学。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2.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3.坚持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原则[8];4.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5.以需求为导向,坚持课程可调整性原则。

基于当前对GIS设计与开发人才的需求以及地方院校课程设计情况,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应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GIS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软件设计模式、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软件开发、WebGis开发等课程,囊括了GIS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需的大部分知识,全面反映了“概念—原理—方法—操作—应用”五位一体的特征。

(二)多模式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大部分GIS课程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且实验教学过程多采用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即由教师进行程序演示与操作,再由学生进行模仿或根据实验指导书编程重现。在此模仿过程中,学生往往更多的关注了代码的书写,而未能主动思考,不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大降低了程序运行成果所获得实践成功的成就感。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GIS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架构示意图

项目示范型。以教师科研成果作为典型案例,从项目的背景、需求、设计、编码、测试进行分析、讲解、示范以及实践,将学生带入学科前沿和具体工程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展现“读、想、练、用”的教学要素。

团队协作型。GIS设计与开发设计项目过程复杂,涉及面广,需要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达到最大工作效率。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教学知识点假设项目背景拟定题目,教师担任指导,由学生分组自学、协作完成教学工作。小组中一人负责问题分析,担任项目甲方,负责提出需求;一人负责与甲方沟通,建立规范化需求清单;两人负责系统设计与系统原型快速构建;一人负责项目测试;建立系统设计之后,全组分工协作完成系统开发工作。

开发竞赛型。GIS开发大赛注重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选题、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最后的测试,周期长、任务多样、难点多,能锻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并磨炼学生意志,非常接近工作状态,能使学生尽早接受社会竞争。目前,除ESRI和SuperMap每年均会举办一次全国性GIS大赛外,很多高校会举办一些校内竞赛,其中GIS设计与开发均是其重要的竞赛项目,这为GIS设计与开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校企合作型。通过与相关GIS软件公司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具体的项目,为学生提供进入社会和接触实际项目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辅助完成项目的同时,熟悉项目流程、认清重点和难点、提升开发 技能等。同时加强校企技术交流,邀请企业技术总监、项目经理举办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项目阅读能力。

软件测试型。通过对GIS系统进行黑白盒测试,发现GIS设计与开发中的关键点、难点以及常见Bug分布情况,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并提升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避免自己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犯同类错误。

就业引导型。按照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就业意向进行应用行业分组,与相关行业企业、协会、就业指导中心建立联系,举办企业专题、行业发展前沿、就业指导等讲座以及到企业中参观学习业务流程、观摩企业成果,扩展学生学术视野与知识面,了解业界动态,建立行业发展与GIS应用交集,缩短学生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距离。

(三)围绕课程群打造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对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是学科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GIS设计与应用课程群学科交叉广泛,知识增长点众多,发展迅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扩展学科领域和提升知识结构,以优化与提升整个教学团队。地方院校多数将学校定位为“教学为主型”,教研仅限同门或相似课程教师间的交流,根本谈不上团队建设。学科人才,凸显学科带头人与技术骨干的作用,能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氛围,建立以点带面形成合力的局面。在项目资助与带动下,才能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结构更新、人才交流,才能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教学与研究,形成良性的“引进、培养、锻炼”长效发展机制。因此,可以有针对性的凝练研究方向,覆盖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在科学研究中建立教学团队。

三、结语

GIS设计与开发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GIS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是GIS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GIS设计与开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能力的培养需要综合性、系统性、多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撑。从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群设计以及围绕课程群打造教学团队、多模式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可丰富GIS设计与开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获取转变,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GIS设计与开发教学质量优化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与总结,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质量稳固提升。

[ 注 释 ]

[1] 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问题、创新与发展[J].地理信息世界,2007(2).

[2] 董隽.高等综合院校地理信息系统教学问题探讨[J].林区教学,2009(1).

[3] 赵银军.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1).

[4] 蔡菲,孙英君,单宝艳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GIS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J].测绘通报,2008(6).

[5] 钟广锐.基于SuperMap Objects的“GIS设计与开发”课程实验设计[J].地理空间信息,2007(2).

[6] 黄猛,李攀.项目教学法在地里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2(5).

[7] 赵冠伟.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4).

开放教育的学习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戏曲文化 高校 素质教育 方法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288-02

新形势下,中华戏曲文化教育是高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当代大力倡导弘扬中华文化的形势下,高校要结合社会时代的发展对中华戏曲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研究选择,使中华戏曲文化有新内容新面貌,使中华戏曲艺术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现代化。

一、高校开展戏曲文化教育提升人文素质的方法

新时期高校开展戏曲艺术教育应该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所谓第一课堂,就是立足课堂在课内有步骤地开展戏曲文化教育。在课内开展戏曲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创设情境法。就是从戏曲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出发,从戏曲的特点、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方面入手,通过丰富的戏曲艺术知识的介绍,将大学生引入戏曲艺术的氛围之中,使学生进入角色,引起交流兴趣、情感共鸣,然后师生一起进入教学内容所规定的角色,探讨戏曲艺术其丰富的内涵,感受其精彩的艺术形式,体会其非凡的艺术魅力。这样在美的享受中,师生融洽、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2)赏析法。在戏曲教学的初级阶段是让学生认识戏曲的综合性特点和戏曲的基本常识,知识讲解应深入浅出。同时,任何艺术的价值都必须通过与欣赏者产生共鸣来体现,同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经典或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作品,也会使学生有所感动。注意选择容易吸引学生的戏曲片段,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中华戏曲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3)表演法。分析戏曲作品对于学生的创作和表演以及文艺评价也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欣赏精彩的戏曲剧目的基础上对其结构、风格、流派、技巧、思想等进行分析,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丰富学生的戏曲知识。促进学生多中华戏曲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如此,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戏曲的表演,可以是断片表演,也可以是一些唱段。通过参与表演,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表演的技巧,更主要的是通过践行戏曲唱、念、作、打的艺术要求,来让学生在体念剧中人物角色时达到情感和思想的升华。

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开展校园戏曲文化活动。即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开展,让学生得到戏曲文化的濡染与熏陶。在第二课堂开展戏曲文化教育的基本的方式有:(1)引入经典。尽管大学生对中国戏曲的认识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但是这却并不影响他们的参与热情。高校应当利用各方资源去搭建平台,整合渠道,积极联系地方戏曲剧院,把优秀的经典戏曲剧目请进校园,营造氛围让大学生走近戏剧和走进戏剧,通过现场的视听让他们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的厚重去凝聚校园文化的内涵。(2)成立社团。高校应当引导并扶持学生成立自己的戏曲社团,并在资金投入、硬件保障和氛围营造上给予支持,让这些未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却不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大学生投身于戏曲文化建设。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必要的戏曲表演知识后,大力开展戏曲文化周、戏曲文化展、戏曲剧本征集评选等活动,并根据学校实际创作一些与大学生生活切实相关的作品,力争搬上舞台。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创造校园戏曲文化的精品。(3)举办讲座。高校应当多方联系戏曲表演的艺术家和戏曲研究的专家,为学生举办戏曲文化讲座。因为中华戏曲文化中包含诸多地方戏曲,它们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有过灿烂与辉煌,也有过危机与磨难。通过戏曲艺术家的言传身授,理论专家的文化解读,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兴衰历史,品评民族文艺的文化根脉,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教育。

二、高校开展戏曲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校园戏曲文化教育贵在坚持。为此,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戏曲文化教育的长期有效。

(一)制定高校戏曲文化教育的原则

1.创新教育的原则。戏曲文化作为一种活态性的艺术形式,其注定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保护戏曲文化,并非是保护过去,而是保护未来。因此,高校戏曲文化教育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保持创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须从当下现实生活中汲取新的生命源泉,使高校的戏曲文化教育贴近高校,贴近学生,贴近时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2.兴趣引导的原则。高校戏曲文化教育,应以兴趣引导为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能否蓬勃开展,关键是能否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爱好。各高校应当根据当地实际,与当地戏曲发展相结合,同时注重戏曲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建立戏曲文化教育与现代高校的对话机制,以此增强戏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保证戏曲文化教育的持续实效。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设立组织机构。高校开展戏曲文化教育,并且使其真正发挥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促进作用,前提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高校领导不仅在思想认识上要重视戏曲文化教育的开展,而且还要能够在戏曲文化教育中提供组织的保证。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安排专门的人员来组织,安排专职教师来落实戏曲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