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急疏散原理

应急疏散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急疏散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急疏散原理

应急疏散原理范文第1篇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群众观和正确权力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内涵,是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因此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处理好权为谁所用,情为谁所系,利为谁所谋的核心问题,切实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既是发展经济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个地方的发展思路,影响到本地的发展方向,人民的利益。目前,基层存在的很多矛盾和问题,大多是由发展不够引起的。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广大群众更注重生活的质量,更注重自己的“人生价值”,更看重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也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聚精会神抓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第一,要不断增强发展意识。基层党员干部在抓发展上,具有自满、自大思想,把标准定位太低,稍有点成绩,则沾沾自喜,以功臣自居,缺乏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干大事的雄心壮志。这些与经济发展面临的任务,与群众的愿望极不适应。因此,基层干部要增强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带领群众调整结构,艰苦创业,勇闯市场,帮助群众致富快富。第二,要努力创造群众满意的政绩。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因此在抓发展的问题上,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要将关系到发展、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思路、办法都建立在充分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追求实实在在的、人民群众满意的发展业绩。第三,要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着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要解决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是靠发展,不发展什么都是空的。结合我处地处城郊的实际,历史遗留问题多,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各种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在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出新的工作措施,要在为大多数群众谋利益的同时,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力争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创造政绩,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党员干部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党性问题。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得到维护。具体来说就是三句话:一是时刻想着群众;二是一切依靠群众;三是一切为了群众。一个对群众没有感情的干部,绝对不是一个好干部,也绝不能做好工作。第一,要努力加强自身学习。要不断加强对理论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本领,不断提高执政水平。要结合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特点和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认真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第二,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尤其要深入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多、工作推不开的地方,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基层干部每周至少要有两天时间深入基层,同地方干部一起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一个一个去解决,一件一件去抓落实,千万不能用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和态度。同时,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人和事,要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第三,要积极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关键在于要对群众动真感情,真心实意帮群众排忧解难。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积极帮助群众筹措发展资金,改进农业新品种,提供各类信息和技术服务,以及帮助解决农产品运输、销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帮助群众致富快富。要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着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城镇困难居民和弱势群体帮扶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等,千方百计安排好群众的生产生活,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权为谁所用”的问题。权力观的问题,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每个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为谁掌权,如何用权,是每个干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一,必须强化“自律”意识。自律意识是维护和巩固正确权力观的一个重要基石。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为利,也可为害,关键在于用权利干什么。要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利,清醒地认识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坚持自重、自警、自省,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为民服务,为群众扎扎实实的谋利益,而决不能用它谋取私利,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第二,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有官,有权亦有责,职位高权力大,责任也大。权力就意味着责任,而责任就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要的就是要树起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力是为群众服务的工具,责任是为群众服务的具体目标。基层干部一定要切实做到心系事业,恪尽职守,勤奋努力,扎实工作。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做到为官一任,振兴一方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确保一方平安。第三,必须强化“监督”意识。不受约束和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对权力的监督,是基层干部正视自身缺点的一面镜子,这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基层干部要正确地认识监督,自觉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自觉地开展自我监督,主动地营造对权力监督的氛围。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规范事权、财权、人权,完善政务公开、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议事等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做到心为民系,责为民尽,利为民谋,绩为民创,真正为民用好权,掌好权。

应急疏散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预应力;桁架;GBF空心模壳;模板支撑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3)100-0178-02

1 工程概况

信阳百花之声工程4个连廊中部跨度22.5m,宽度21m, 1、2层为2层通高,底部架空高度13m,上部结构采用三层连体的预应力桁架结构,3、4层的层高均为4.8m,其中12.95m层楼盖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有300mm×1200mm预应力主梁5道,500mm×800mm非预应力次梁3道,预应力主梁和桁架相平行,现浇板厚100mm。17.65m层楼盖结构为现浇无粘结预应力空心楼板,板厚500,内置390个薄壁空心圆管,每个空心管的长度1m,直径380mm。22.4m层楼盖为预应力主次梁结构,有300mm×1000mm预应力主梁4道,300mm×500mm非预应力次梁5道,预应力主梁布置和桁架相垂直,现浇板板厚120mm。

2 工程难点与风险分析

本工程的三层连体后张预应力桁架和三层楼板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采取高空原位现浇的施工方法。该类工程尚不多见,可借鉴的施工技术资料也很少,通过分析,其难点和施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大模板支架的风险:本工程图纸设计底部架空高度为13m,施工时室外场地原始地面低于设计标高,从施工当时的室外地面计算架空14.2m,属于高支模工程,最大梁截面300mm×1200mm,施工荷载很大。另外,三层连体的预应力桁架在施工过程中,桁架受力体系尚未形成,底层的高大模板支撑不仅仅要承受本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荷载,甚至还要承担3层和4层的部分施工荷载。底层模板支架需要抵抗多大的垂直荷载才能够保证安全,必须搞清楚。并且为保证其他施工区域的正常进展,高大模板支撑的底部还需设置人员车辆能够通行的安全通道;

2)预应力张拉的风险:在桁架下玄、两根直腹杆上面均设置有预应力钢绞线,底部预应力钢筋在上部结构施工加载过程中,必须分步骤进行张拉,起到平衡荷载调节变形的作用,如何分级张拉,如何确定张拉顺序,是施工面临的又一难题,不仅仅计算困难,而且不平衡张拉可能给整个结构带来不可预想的后果。

3 初步受力分析

施工前根据图纸设计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PKPM软件进行力学仿真分析,模拟实际施工现场的各种工况,分别对12.95m层、17.65m层、22.4m层混凝土浇筑时的工况进行初步模拟仿真分析。根据力学仿真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22.4m层混凝土浇筑时,是结构构件最危险的阶段,此时,桁架尚未形成整体,如果底部支撑承载能力不足,中间3#、4#节点易失效而形成几何可变体系(图1)。

2)预应力张拉顺序不同,产生的结构抗力将有10%左右的差异,而且后期张拉的预应力对前期张拉构件引起新的变形,两者需达到协调一致,方可共同受力。

4 架空连廊底部高大模板支撑方案设计

依据有限元模型初步分析结果,脚手架底部支撑方案设计步骤如下:

首先按12.95m层桁架混凝土浇筑时的工况进行高大模板支架的设计,通过计算,底部支撑立杆间距900mm×900mm,在300mm×1200mm梁底部增加一排立杆即可满足要求(其它参数从略),考虑到上部结构施工时,仍有部分荷载传递到模板支架上,立杆间距取800mm×800mm。

然后对17.65m层混凝土浇筑时的工况进行验算,由于此时的受力不容易分析,将底部脚手架的反力折合成20KN/m的向上线荷载,对桁架下玄进行验算,此时下玄预应力尚未张拉,只考虑非预应力钢筋受力,通过验算,桁架下玄可以满足受力要求。

第3步是对22.4m层混凝土浇筑工况进行验算,仍将底部脚手架的反力折合成20KN/m的向上线荷载(图2),验算结果不能满足计算要求。因施工期间正值2009年夏天,考虑到22.4m层混凝土浇筑时17.65m层混凝土强度能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可以进行预应力空心楼板的张拉,张拉后可先将17.65m层底模拆除,以减轻荷载。去掉17.65m层架体荷载再次验算,底部桁架仍不能满足计算要求(图3)。

如图4所示,其中上玄受压2544kN,结构可承受的压力2881kN,下玄受拉2544kN,杆件中非预应力可承受2001kN,而此时下玄预应力混凝土强度可以达到80%,因此决定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钢筋先张拉500kN(占总预应力张拉值的32.4%)。将预应力张拉条件代入计算模型再次验算,结果通过。

验算后,再次将此方案设计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PKPM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分析,可以满足计算要求。

5 底部安全通道的设置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展,考虑到内部天井需要有车辆和人员出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在底部模板支架内留置安全通道,安全通道处的架体搭设亦经过详细的荷载计算,并按规范搭设。

东、西连廊需留设5m的安全通道,以便车辆通行,脚手架的搭设采取了下部加压杆的方法,由于300mm×1200mm的梁荷载较大,采用4根φ114钢管作为底部支撑,拆除后作为消防管道的水管使用,水平承力结构为一个焊接平行桁架,采用8#槽钢做为上下玄、φ48钢管作为直腹杆、φ14钢筋作为斜腹杆(图4)。

南北连廊需留设3m的安全通道,主要用于人员通行,采用了上部加拉杆的搭设方式,安全通道两侧的立杆采用了双立杆。

6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

桁架竖杆预应力钢筋长度为10.8m,施工过程中无法竖直固定,采取了分层穿波纹管,在外墙脚手架上面搭放固定的方法(图5)。

由于施工方案中要求在22.4m层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80%时就要将预应力空心楼板底部的模板支撑拆除进行卸荷,与原设计不符,通过设计单位再次认真核算,此空心楼盖在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再行拆除方可保证安全。实施过程中,在17.65m层浇筑后的第10天达到了张拉条件,第14天张拉完成后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检测,其强度已达到95%,随后拆除此结构层的模板。

底层模板支架的拆除需要在三层连体桁架形成受力整体,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拆除底层模板时,遵循“从中间向两边,依次推进,对称拆除”的原则,以保证荷载由脚手架向结构本身逐步传递,避免荷载不均匀传递带来的负面影响。

7 预应力张拉

在确定桁架底部模板支架方案时,提出22.4m层混凝土浇筑前需将桁架下玄预应力钢筋先张拉32.4%,随后我们在预应力钢筋张拉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将这一限定条件加入到分析程序中,分析结果其受力可以达到结构安全性要求,但理论计算变形过大(达到了18mm),随后进行了方案调整,将桁架下玄首次张拉值提高到50%,最终确定的张拉顺序为:

下玄混凝土强度达到80%下玄张拉50%浇筑22.4m层混凝土桁架混凝土强度总体达到80%下玄张拉103%(超张拉3%)2根竖杆张拉。

在与预应力桁架相连的三层楼板内均存在预应力,其中22.4m层预应力梁与桁架相垂直,其张拉在桁架预应力张拉后进行,其余两层预应力梁或预应力空心楼盖预应力钢筋与桁架相平行,可以先于预应力桁架张拉。

为使桁架预应力进一步起到调节结构变形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对桁架下玄进行了变形观测(图6),通过观测,最大下挠变形量为3mm,没有出现较大变形,预应力钢筋张拉按预定方案进行。

8 结论

本工程实践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辅助高大模板支架设计,分工况多次复核验算,解决了底层模板支架搭设高度高、施工荷载大、多层荷载共同向下传递的难题,但采用传统的钢管脚手架和传统木模板的施工方法,费工耗时、周转材料投入较大,传统的支模方法急需改进,市场呼唤一种新型模架支撑体系的出现。

本工程通过预应力结构有限元分析、分批次、分级、分阶段张拉、变形监控等措施,整个施工过程构件变形受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本工程的实践使三层连体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现浇桁架结构成为一种现实,从单层预应力梁到2层连体桁架再到3层连体桁架,以后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多层连体的桁架,其跨度可以和钢结构相比美,能够把预应力技术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这种结构形式还适合在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中推广应用。

应急疏散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集中控制;分散控制

中图分类号 TM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228-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内外对节能环保,建筑智能化及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本文分析了智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在建筑消防系统中的应用。目前大部分建筑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应急照明之间,应急照明配电箱之间都是作为孤立的系统,相互之间有很小的联动关系。另外,由于人员检修的不及时,以及单向疏散指示不能根据火灾现场情况调整疏散方向等问题导致了火灾发生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智能疏散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解决了传统消防应急疏散指示系统无集中控制、指示方向固定、疏散线路不能改变、指示效果不理想、安全性能低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智能疏散的基本结构原理,并结合实际工程诠释了其优越性和可行性。

1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组成及原理

1.1传统应急照明系统

在工程设计中,传统应急照明的配置大部分为在每个防火分区(一个楼层或几个楼层)设置一台应急照明配电箱,为对应区域疏散应急标志灯配电,如图1所示,这种传统的疏散指示系统,各个区域的应急照明配电箱之间没有联动关系,其消防应急灯具负荷只有单一的指示方向,导致火灾时只能指向单位的安全出口,不能根据火灾现场的特殊情况灵活调整指示方向,从而不能保证疏散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消防系统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在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传统的应急照明系统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智能化高科技时展的需求。

1.2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

该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及终端消防应急灯具组成,如图2所示。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系统为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的消防应急疏散指示系统,在建筑物的消防控制中心设置一台集中应急照明控制器,将各区域的应急集中电源以总线的方式连接到一起,通过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为各消防应急灯具提供电源,并能通过地址编码的方式对各应急回路灯具进行编码,使消防应急灯具的信息准确反馈至集中应急照明控制器,并实时监控各个应急电源的工作状态。在非火灾情形下,消防应急灯具供电回路故障或者灯具本身的故障通过总线反馈至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器发出相应的故障信号,并能准确的锁定对应地址的故障回路及消防应急灯具,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故障。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火灾自动报警探测装置的报警信号反馈至消控中心,火灾报警主机确认火灾后,将火灾信息传输至集中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火灾发生位置等信息,通过逻辑运算得到逃生的最佳线路,并开启相应区域的疏散指示方向,确保逃生人员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出口,大大的降低了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力损失。

2 工程实例

下面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来具体说明智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在某大中型商场超市设计中的应用。

某商场超市位于辽宁沈阳市,建筑层数为三层,总建筑面积约20000,建筑的营业性质为大型仓储式超市,根据辽宁省建筑消防安全技术规范DB21/T2116-2013第6.9条规定,“每层建筑面积超过5000的地上商场,每层建筑面积超过2000的地下商场应设置集中控制型的疏散指示标志灯”,故每层均设置智能疏散系统,该工程采用HY5000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智能疏散系统,该系统功能分为以下几点:

1)系统可实现对控制器、集中电源、分配电装置及终端消防应急灯具的状态监测;

2)发生火灾时,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反馈的火灾信息,通过程序运算,点亮通向安全区域的应急疏散灯,关闭通向危险区域的疏散指示灯具,启动应急照明灯,为人员疏散提供照明。启动地标灯(导向地埋灯)指向安全区域的出口,指引逃生人员迅速逃离现场。

智能疏散系统的系统图如图3所示,如发生火灾逃生时,主机会根据现场探测器反馈回消防控制中心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发送信号到各分控主机,达到控制灯具改变逃生指示,从而起到灵活指示逃生道路的作用。

3 结论

本文阐述了智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相对传统疏散系统在消防逃生方面的突出表现,相信智能疏散系统在具体应用中会不断地更新完善,适合社会的发展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凭借强大的技术平台,实施针对不同工程的个性设计,依据系统自身突出的智能化优势和不同拓扑的特点,应用于各类建筑楼宇工程中。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要求不断提高,还需在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统上做不断的完善优化,使其在火灾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应急疏散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消防应急灯具 应急照明控制器 应急照明配电箱 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

中图分类号:TU113.6;TU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151-02

新版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划分了四种系统组成方式,即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统、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系统和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系统。在四种系统的组成中分别提到了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这两种产品在老版标准中都没有提到过,各消防应急灯具生产厂家以前都没有生产过,对产品功能及要求都不是很了解。在新版国标实施后,很多企业都还没有生产出这两种产品,产品无法通过国标检验和3C认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为了方便各消防应急灯具生产厂家送检和工程应用,我们根据国标要求分别设计了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为企业送检和工程应用给出了系统解决方案。

1 新国标对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要求

1.1 新国标对应急照明配电箱的要求

在国家标准GB17945-2010中,对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功能给出了以下要求。

(1)双路输入型的应急照明配电箱在正常供电电源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投入到备用供电电源,并在正常供电电源恢复后自动恢复到正常供电电源供电;正常供电电源和备用供电电源同时输出,并应设有手动试验转换装置,手动试验转换完毕后应能自动恢复到正常供电电源供电。

(2)应急照明配电箱应能接收应急转换联动控制信号,切断供电电源,使连接的灯具转入应急状态,并发出反馈信号。

(3)应急照明配电箱每个输出配电回路均应设保护电器,并应符合GB50054的有关要求。

(4)应急照明配电箱的每路电源均应设有绿色电源状态指示灯,指示正常供电电源和备用供电电源的供电状态。

(5)应急照明配电箱在应急转换时,应保证灯具在5 s内转入应急工作状态,高危险区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大于0.25 s。

1.2 新国标对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要求

(1)应能完成主电工作状态到应急工作状态的转换。

(2)在应急工作状态、额定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不应低于额定工作电压的85%。

(3)在应急工作状态、空载条件下输出电压不应高于额定工作电压的110%。

1.3 新国标对集中控制型系统中的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附加要求

在国标对系统的定义中,应急照明配电箱是自带电源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组成单元,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是集中电源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组成单元,而自带电源的系统又分为非集中控制型和集中控制型,集中电源的系统也分为非集中控制型和集中控制型,所以,对于非集中控制型系统,按1.1和1.2的要求设计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没有问题,但在集中控制系统中,上述要求是不够的,因为在集中控制型系统中设置的应急照明控制器又对这类系统中的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提出了附加要求。

(1)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自带电源型灯具时,应能显示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工作状态。

(2)当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时,应急照明控制器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显示每台应急电源的部位、主电工作状态、充电状态、故障状态、电池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②显示各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

③控制每台应急电源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④在与每台应急电源和各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之间连接线开路或短路时,发出故障声、光信号,指示故障部位。

上述要求虽然是对应急照明控制器的要求,但也间接对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提出了要求,即要求能将自身的工作状态上传给应急照明控制器并接受应急照明控制器的应急控制。所以企业在设计应急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系统的分类即属于四种定义系统中的那类,然后再才能设计出满足标准要求的产品。

2 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设计

2.1 非集中控制型系统应急照明配电箱的设计

图1为应急照明配电箱的电气原理图。

该应急照明配电箱采用双路输入型方式设计,在正常供电电源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投入到备用供电电源,并在正常供电电源恢复后自动恢复到正常供电电源供电。按下手动试验转换按钮S1可完成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手动试验转换,转换结束时自动恢复到正常供电电源供电。DC24V联动输入和反馈端子用来能接收应急转换联动控制信号,并输出反馈信号,当配电箱接收到DC24V联动控制信号时,配电箱将切断供电电源,使连接的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状态。

输出配电回路设保护电器,并符合GB50054的有关要求。

该配电箱的核心是我们独立设计的一个双电源切换模块,切换速度快,由常用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的时间仅为5~10 ms,对于各类电子类负荷、照明类负荷均不会引起供电中断,远远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应急照明配电箱在应急转换时,应保证灯具在5 s内转入应急工作状态,高危险区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大于0.25 s的要求。

2.2 集中控制型系统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设计

图2为集中控制型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该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是按安全电压型设计,要求集中电源是安全电压输出。其核心部分是一块应急输出模块,该模块通过RS485总线与应急照明控制器连接,检测各路应急输出的状态,当某个应急输出回路故障时输出故障音响并置亮故障指示灯,消音按键可手动消音,可将分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上传至应急照明控制器并接收应急照明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3 结语

应急照明配电箱及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是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必备的组成单元,由于不同系统对其要求不同,设计时一定要结合系统的分类设计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应急疏散原理范文第5篇

目前全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现有的农村、乡镇应急安全指挥手段,还停留在原来的打电话到责任人,再进行广播或人为动员疏散的比较传统的水平,反应速度慢、指挥效果弱,远远无法满足应急安全指挥的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涉及人民大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事故,迫切需要建设农村、乡镇应急广播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加以人员疏散引导,利用发达的科技手段紧急

指挥安全疏散,把灾难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的冲击降到最小。

根据目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政令通知传达不畅通的情况下,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乡镇应急广播系统是完全有必要的。我局根据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情况和乡镇广播器材情况,从实际出发,遵循“先进适用、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成熟稳定、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的原则设计。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等重要因素,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余地。采用浙江金华灵声电子有限公司的有线数控寻址播控系统。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二、系统概述

应急广播系统以县为一个系统单元,采用智能化编码播控技术,以有线共缆传输为主、结合无线调频等各种传输手段实现县、乡镇、村二级可控播出,对于有线和无线广播均不能到达的镇村,利用电话网进行补充覆盖。

本方案按照上级系统对下级系统的优先可控进行设计,县级系统需要时可强行打开乡、村级系统直接向各接收终端播出,乡、村在上级系统授权的情况下,可通过话筒在播控主机上输入本地编码,实现对本地各组播出终端的即时播出。

整个系统具备很强的抗非法信号攻击能力,确保系统安全播出。

三、 技术方案

(一)全县已通有线电视信号且网络按行政区域构建的---采用全程有线共缆传输寻址方案

广播电视光纤已通达各乡镇、村屯,且有线电视网络结构严格按照行政区域构建:县前端机房光缆直接通达各乡镇的分前端机房;可以利用有线电视传输网络(HFC)共缆传输的方式,将广播信号传到各乡镇、村屯。在前端采用电脑播控软件JFM-6000、寻址数据编码器RSC-670、远程播控调制器CFM-681Y输出FM信号混合进有线电视前端混合器,通过光发机输出光信号,到达各乡村终端采用RFM―801KS/F可寻址收控制器输出广播信号并控制调频收扩机带动高音喇叭,图1。

1.1 县广播工作原理

>县机房的广播设备和节目播出由安装在电脑上的‘寻址播控软件管理系统JFM-6000根据流程全自动控制;

>通过机房话筒或电话等通讯工具随时实现应急广播;

>县应急广播具有最高优先级别,镇村正在进行应急插播时,只要区县应急信号到达都将强制播出区县广播。

1.2 乡(镇)、村广播工作原理

>平时所有的乡、村广播接收终端自动接收上级信号,并根据上级信号实现全自动开关机;

>当乡、(村)干部有紧急事情时,根据上级授权可以通过话筒随时对本地范围内的所有广播进行插播讲话,

>2、方案优点

>县、镇、村二级联动播出,上级控制下级,整个系统24小时无人值守,全自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