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畜禽养殖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269-02
规模养殖是进行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保障畜产品安全的一种科学发展模式。加快发展规模养殖,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潜山县畜禽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1 畜禽规模化养殖现状
1.1 养殖渐趋规模化
现在农村留守故土的是妇女、儿童、老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大多依靠庭院饲养少量家禽,养猪较少,农村的使用耕牛数量锐减。外出务工不仅辛苦,而且照顾不了家庭,于是一些人瞄准了养殖行业。畜禽养殖从以往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向规模化转变。养殖规模大体情况是:猪年出栏50~500头肉猪为主,1 000头以上不多;蛋鸡存栏3 000~10 000只;肉鸡每批5 000~10 000只;杂种鸡年出栏5 000~10 000只;水禽每批5 000只左右。
1.2 养殖模式多样化
一是笼养。蛋鸡饲养的通常模式,肉鸡也用。自动饮水,控温,控湿,人工喂料,人工清粪,先进一点的喂料、清粪自动化,常用商品全价配合料,大多以自配料为主。二是舍内地面平养、蛋鸡、肉鸡常用水泥地面,也有用竹木架设高床,有运动场,门窗安装铁丝网,防野兽、鼠类入侵。三是舍饲。中、小型猪场多采用单列有窗封闭、半封闭或敞开式,多数猪舍后面有人行道,猪舍外有小型运动场,每栏面积9 m2左右,养育肥猪8~10头。四是水面放养。利用塘、水库等水面放养鸭、鹅,与养鱼结合。五是利用山地、林地、果园、茶园等资源发展生态养殖。这是养禽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完全不用全价配合料,以饲料原料(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糠、麦)为主。这种鸡肉嫩味美,因其口感好,迎合了消费者需求,市场供不应求。稻鸭共作技术推广应用多年,实践证明效果好。只是发酵床养殖主要用于养猪,养鸡的较少用。发酵床养殖,无污染、零排放、环保、节能。粪便排在发酵床的垫料中,可以大大减少猪舍的用水量,微生物按一定比例混合锯木屑和其他辅助材料发酵形成有机垫料,猪生活在这种垫料上面,排泄物被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分解、消化,不需人工清粪。
1.3 综合利用技术逐步推广
一是泔水养猪。过去对泔水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泔水是垃圾,不能喂猪。实际上,用宾馆、饭店的泔水经过及时、恰当处理(高温,去除杂物)还是可以使用的。城市泔水大多被城郊养猪者包干,大大降低了成本。二是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技术。把粪污水一起送到污水池,通过发酵生产沼气,可作为能源用于厨房做炊和照明。沼渣可作肥料,用于果树等。三是用粪便生产有机肥料。粪水固液分离,分离的粪渣,进入堆肥场,自然环境下发酵,杀死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除臭、干燥,再加工,制成成品有机化肥。发酵过程一般15 d,冬季则要25 d以上。植物生长必须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而且含大量活性微生物,除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增肥和改良土壤,是一种理想的肥料。
2 存在的问题
2.1 粪便污染
在建场时没有把粪污无害化处理纳入建设内容,无专门的粪污处理设施,主要通过清水冲洗,或清扫,入粪坑,或简单堆积发酵后外运,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常导致矛盾。
2.2 疫病防制
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来源渠道不正规,保管不善,质量难以保证,饲养密度过大,诱发疾病。一些养猪户从市场购进仔猪,直接将病菌(毒)引入。猪贩将带病仔猪向外地兜售,成为有关养殖场爆发疫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业人员素质低,一遇到情况手足无措,病急乱投医,诊断不准确,用药不及时、规范,疫情难以控制,导致损失惨重。
2.3 规划滞后
一些养殖户将畜禽养殖场建在家前屋后,养殖区与生活区连成一片,有些养殖场直接建在居民区附近,或居民区上风,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因场地的限制,在城郊地区出现用楼房养鸡、养猪的现象,邻近居民苦不堪言。一些养殖场布局不合理,舍与舍之间间距短,场与场之间靠的近(不到1 km),有些场甚至建在交通要道附近或者高架桥下。
3 畜禽规模养殖发展对策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适度规模,分散经营,推行标准化生产,节约资源,生态环保。
3.1 规模要适度,规划要先行
单个养殖场规模太大,疫病难控制,有市场风险,肉猪年出栏1 000头以下,比较切合实际。过去有些地方建1万头猪场是赶时髦,心血来潮,头脑发热。蛋鸡以存栏5 000只左右为宜,要考虑市场风险。养殖场建设要合理规划、布局,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当饲养区,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远离学校、工厂、居民生活区、交通要道。场与场间距要大于1 km,粪便易处理,传染病易控制。
要提高认识,规模养殖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增加了农民收入。
3.2 防疫水平要提高,粪便污染要严控
地方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完善健全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大力维护动物防疫程序化免疫。要加强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控制,加强通风换气,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增强畜禽自身抗病能力,倡导健康养殖,不完全单纯依赖疫苗。生猪养殖提倡自繁自养,全进全出,有效阻断疾病入侵[1-4]。按照无害化、资源化原则,采取不同处理工艺,清除粪便污染,确保生态美化,环境优化。
3.3 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加强专业协会和养殖合作社建设
一些地方土种猪有较好的市场需求,可以小规模养殖,虽然生长速度慢,但肉味美、价格高,利用地方猪种母本生产的“土二元”、“土三元”肉猪,大量利用当地青粗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样取得较好收益。提供市场信息,推广新技术,加强管理,强化销售服务,加强协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农户的关系,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
4 参考文献
[1] 夏伦斌.降低规模化养猪场对环境污染的营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125-126.
[2] 江涛,汪长城.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9):158-159.
[关键词]畜禽养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P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91-01
1.当前畜禽养殖业污染存在的问题
1.1 粪便污染
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由于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2 水质污染
由于鸡舍和猪舍要定期清洗,由此产生冲洗废水,这些废水的浓度特别高,CODcr高达3000~12000mg/l,NH3-N高达800~2200mg/l。肉鸡生长周期是45天,肉鸡出栏后就要对地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洗和消毒,据粗步核算,一个存栏5000只鸡的鸡棚,冲洗一次需要产生高浓度废水 3-5 吨;另外粪便的淋溶性强,能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水体变黑发臭,并导致水中的鱼类或其他生物死亡。
1.3 大气污染
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甲基硫醇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另外,从畜禽养殖业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行业――鸡粪加工业,从业者至今用最原始的方法,通过自然风干来加工鸡粪,将晒干了的鸡粪卖给蔬菜种植业。他们大部分利用基本农田做场地,没有任何污染防治设施,并且距离村庄都不远,周边卫生极差,苍蝇满天飞,雨天过后污水横流,恶臭熏天,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老百姓苦不堪言,过往行人怨声载道,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1.4 危害生物,破坏生态。
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如不及时处理,会孳生蚊蝇,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使病原菌和寄生虫蔓延,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危害人畜健康。如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猪流感、手足口病等人畜共患疾病,与畜禽粪便污染造成的恶劣环境不无关系。
1.5 残留兽药的污染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治畜禽的多发性疾病,常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和其他药物,这些药物随饲料进入动物消化道后,短时间内进入动物血液循环,最终绝大多数的药物经肾脏过滤随尿液排出体外,只有极少部分的药物和抗菌素残留在动物体内。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1 畜禽养殖场(户)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
由于我国支持“三农”生产,支持农民发家致富,支持养殖业,农民开始因陋就简,在每个村子周边耕地上建起养殖场,非常零散,村里划块地方就是养殖区,没有规划,没有考虑污染问题。平度南部四乡镇的262家养鸡户,都达不到养殖规模,58家养猪户只有7家达到养殖规模,部分完善了污染防治设施,绝大部分污染处理设施未建设或不完善即投入养殖,产生的废水、废物直接排入环境。
2.2 防污意识不强
大部分畜禽养殖户只注重养殖增效,不重视环境保护,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物乱堆乱放,使其风吹日晒,造成臭气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人居环境恶化。污水随意排放,房前屋后的自然沟就是他们的排污去向。
2.3 防污制度不完善
尽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现国家环保部)于2001年颂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对猪存栏500头以上、鸡3万羽以上、牛100头以上的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但其条款还是原则性的,缺乏权威性、强制性,加上国家没有统一处理畜禽粪便的技术规定和标准,尤其是对上述标准以下的中小型养殖场的法律监控还是空白,从王村所调查的实际来看,政府及其环保部门对其很难监管,但这些养殖户是所造成的污染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畜禽粪便依法治理难以到位。
2.4 治污设施不齐全
一方面,由于我国畜禽养殖没有实行准入制度,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的建设都是因陋就简,没有统一规划,缺乏必要的污染处理设施;另一方面,由于养殖是微利经营,污染治理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养殖户单独治污资金匮乏,负担过重,大多数养殖场自身很难承受,致使畜禽粪便的处理、利用还停留在直接还田、晾晒、甚至直接用于水产养殖等粗放模式上。
2.5 环境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相当重视,但养殖业重发展、轻监管的倾向日益凸现,涉及到养殖行业的行政执法,各执法单位慎之又慎,监管缺乏力度,特别是对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的排污治理很不到位,造成畜禽养殖业越发展,农村环境越恶化的恶性循环局面。而对规模以下养殖户又缺乏管理依据,造成整个养殖业的监管不到位。
3.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3.1 加强对畜禽养殖户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大力宣传畜禽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畜禽养殖场(户)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治理,防止任意排污现象的发生。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使广大畜禽养殖户明白自己肩负着治理环境、消除污染的责任。
3.2 建立环境监管体制
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法律法规,建立排污许可、防疫条件许可等配套的准入机制,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等源头实施依法治理。对现有养殖企业和规模大户实行环境污染评估,不合符规定的,责令限期整改,甚至责令转产或停产。
3.3 推广污染防治技术
3.3.1 推广应用环保饲料,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应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粪便中氮的污染。
3.3.2 推广厌氧发酵等生物技术,大力推行沼气处理畜禽粪便。
3.3.3 建议市政府召集有关部门,成立市禽畜粪便综合治理机构,把禽畜粪便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 治理原则,实施禽畜养殖业废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
3.3.4 推广畜牧业生态工程技术,采取生态综合防治措施,对营养物质多层次的分级利用,变废为宝,从根本上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利用有机垫料建成“发酵床”,用发酵床来吸收猪的粪尿,所谓“发酵床”,就是在猪舍地面下或地面上铺垫90厘米的有机垫料,垫料由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天惠绿汁、乳酸菌、汉方剂、矿物MA等,按一定比例与木粉、秸秆、玉米芯、花生壳粉、原土、食盐等混合发酵制成。它利用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与垫料充分混合,经过分解发酵,使猪粪尿的有机质得到分解转化,既满足了生猪对温度、微生态、通风透气等生理性需求,又解决了生猪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臭味、蝇虫、粪便清运、粪污处理、消毒等难题,同时也减轻了劳动强度。据试验,应用该技术可节约饲料10―15%,减少用药40%,节约用水80%,缩短出栏时间10―15天,省去了排污管道和猪粪尿及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出栏一头猪可增效40―60元。
3.4 结束语
鉴于目前养殖业现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对于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排污设施建设要予以适当补贴。环保部门的排污费要有适当比例用于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资源保护。大力招商引资,建设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的企业,并给予补贴。要实行激励机制,对那些在畜禽养殖中,主动积极安装环保设施,推广环保措施,认真有效治理畜禽粪便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
总之,畜禽养殖业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要认真吸取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防治的教训,切实将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纳入环境管理工作,抓出成效,还农村老百姓清新的生活空间。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应是引起我们各职能部门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时候了。
关键词:公主岭市;畜禽养殖;现状;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85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01-1
1 公主岭市畜禽养殖业的基本情况
1.1 畜禽养殖户比较分散、规模化养殖场较少
经调查公主岭市畜禽养殖户不下几万家,大多数都零散分布在村屯内及村屯周边。规模较小从几十头到几百头不等,而规模化养殖小区仅有22家,规模化养殖场仅有303家。这样就给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1.2 养殖场选址不合理
由于受土地、电力、水源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养殖场都离居民区较近,有的就在村民院内,卫生防疫距离不够。雨天粪便污水乱流,影响村民外出;晴天臭气熏天,村民不敢开窗户,对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由此产生的邻里之间的纠纷也是连连不断。
1.3 技术落后、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
大多畜禽养殖户都是以家为单位,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资金严重不足,畜禽养殖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弱质产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一旦遇到风险养殖户很难承受得起。
1.4 治理设施不完善、环保手续不健全
受传统观念影响,养殖户只想着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保护环境,加上村民缺乏环保知识,没有意识到治理污染的意义,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养殖户没有任何环保审批手续,没有任何污染治理设施就开始饲养,给环境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2 公主岭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污染存在的主要原因
2.1 大多数养殖户环境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由于环保宣传不到位,养殖户缺乏环保知识,只重视经济利益,不注意日常管理,对畜禽粪便等污染物乱堆乱放,使其风吹日晒造成臭气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人居环境恶化,不但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自己也深受其害。
2.2 污染防治工作没有得到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重视
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建立的城乡统筹考虑,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严重,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忽视了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
2.3 污染治理资金严重缺乏
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家庭式经营、资金积累能力极差,要想投入大量资金去治理养殖污染问题单靠养殖户自己是很难实现的。
2.4 各级部门监管不到位
由于大多数乡镇、村屯比较偏远,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环境经费紧张,检测设备陈旧落后等原因制约了环境监管,使环境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3 养殖污染的主要防治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的环境意识
只有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养殖户真正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才能使广大养殖户积极配合环保部门搞好环境污染的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3.2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级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十二五”农业污染减排的要求,将这项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目标,做到合理分工,齐抓共管。
3.3 增加治理资金的投入
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畜禽养殖业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但还远远不够。只有不断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鼓励引导和帮助畜禽养殖户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才能逐步解决治理资金不足问题,最终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3.4 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造成养殖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养殖场所太接近居民区,卫生防疫距离不够,污染物处理不方便。所以从长远发展考虑养殖场必须远离居民区,集中建设、统一规划才能有利于养殖污染的集中治理。合理布局,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结构的可持续循环的生态链,实现生态养殖。
3.5 严格执法,科学管理
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充分运用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七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地方性管理政策,对散养不够规模的业户也要加强管理,不采取治理措施或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依据相关法律给予处罚,确保治理工作稳步进行。把防治工作的重点从单纯治理向治理与管理并重方向转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畜禽养殖的科学化环境管理。
关键词 畜禽养殖;环境质量;现状;防治措施;安徽蚌埠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211-01
近年来,蚌埠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数量不断增加,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但与此同时,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所产生的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十三五”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发展与治理并重、生产与生态兼顾的污染防治原则,加强畜禽养殖的规范管理,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规模化畜禽养殖现状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列入年度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环保部门的职责是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与农牧部门沟通,明确减排技术和监管要求,指导养殖企业按照要求建设污染治理设施;二是做好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加强源头控制,严格环境准入。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其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未通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养殖场不得投入使用;已建成的畜禽养殖企业要按照相关要求,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对无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的,将按有关法律法规限期治理并进行处罚;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环保专项资金,对未完成畜禽养殖治理工作和未列入减排计划的项目不予资金支持,2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积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开展能源利用、粪污消纳,实施污染治理整治,治理规模总投资约1.2亿元,此举有效推进蚌埠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促进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1]。
“十二五”期间,蚌埠市继续鼓励在散养密集区域,养殖专业户采用“共建、共享、共管”的模式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依托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的治污设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以2014年为例,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模式如下:一是采用干清粪养殖方式的治理模式,COD、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70%,该模式适用于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五类畜禽养殖场,粪便通过干清粪方式收集后生产沼气、污水进行厌氧―好氧―深度处理;二是采用垫草垫料养殖方式的治理模式,垫料全部农业利用,COD、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100%,该模式主要用于生猪养殖(表1)。
2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措施
2.1 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切实增强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2]。
2.2 强化措施,全面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2.2.1 依法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推进畜禽养殖业合理布局,是加强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蚌埠市属于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按照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组织发改、环保、农业等部门要按照《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完成本辖区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工作,并报市环保局、市农委备案。
2.2.2 严格落实非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小区)环境污染治理。“十三五”期间,仍要坚持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前置审批,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对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国土部门不得办理用地审批手续、畜牧兽医部门不得审批发放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工商部门不得办理工商注册登记,金融部门不予贷款,农业、环保部门停止对其相关项目资金支持。
2.2.3 完善机制,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地做好养殖户的思想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对有关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要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鼓励举报违法排污行为。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主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精心制定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摸清底数台账。各乡镇、行政村应落实相应责任人,强化日常监管,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常态化。要组织有关部门按时完成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工作,责成辖区环保部门对非禁养区内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按照时间节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市环保局对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将畜禽养殖场(小区)落实环保要求纳入日常监管范围。联合市农委指导、协调各县(区)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分工作,对非禁养区现有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指导做好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和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国土、工商、畜牧兽医、金融等部门要严格审批把关,形成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合力[3-4]。三是部门协同配合,严格考核奖惩。各县(区)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属地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协同配合,认真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应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环保目标考核,并与农业、环保等各类相关奖励补助资金挂钩[5]。
3 参考文献
[1] 王敏.蚌埠市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54.
[2] 郑梅,刘.蚌埠市畜禽养殖粪污染环境现状及“四化”处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0-231.
[3] 孙力,周晓铁,刘雪刚,等.安徽省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375-376.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 环境污染 防治
一、畜禽养殖业现状
2007年末,全县畜禽饲养品种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及特种畜禽等。全县生猪饲养量95万头,大牲畜饲养量9.4万头,其中:奶牛饲养量0.38万头,羊饲养量55万只,三禽饲养量1865万羽,我县的畜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生产稳步增长。2007年末,全县肉类总产量达7.86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5万吨,禽肉产量2万吨;蛋类总产量达4.9万吨;奶类总产量达1.1万吨;二是畜牧产业全面发展。2007年末,全县畜牧业产值达11.28亿元(现价),全县畜牧业人均纯收入179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4%。生猪、蛋禽肉禽、肉牛快速发展。三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积极推广三元杂交优选模式,发展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生产,加快发展草食畜禽尤其是肉鹅和肉牛产业的发展,从而不断地优化了品种结构。
总的来说,我县畜牧业有如下特色。一是全县基本形成特色产业带。以侍庄、东王集、沂北、图河等乡镇为主的肉鹅,以板浦、东辛农场等乡镇、场为主的奶牛,以南岗、陡沟、小伊等乡镇为主的肉鸡,以伊山、白蚬、杨集等乡镇为主的生猪,以龙苴、穆圩等乡镇为主的蛋鸡等五大区域特色养殖区。二是创建了一批龙头企业。我县现有畜禽养殖及其加工企业15家。其中禽类加工企业2家、乳业1家、生猪加工业10家、大型种畜检疫隔离场2家。
二、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
我县是农业大县,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传统产业,是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生猪规模户达711户,肉禽规模户达38户,蛋禽规模户达221户,奶牛规模户达15户;规模化养殖场较重视圈舍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及时对畜禽粪尿进行清理,对圈舍进行消毒。大多数规模化养殖场对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尿大部分能综合利用,用来还田种饲草及庄稼等。一些农村畜禽散养户的畜禽粪尿基本上未做到无害化处理,有的直接排入河、沟、渠等,有的就是露天堆放。由于极少数规模化养殖场没有较好的粪尿收集处理设施,产生的粪尿处置不当,加之农村畜禽散养户的畜禽粪尿的污染,对我县农村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了影响。
普查数据显示,由于本县畜禽加工企业相对来说较少,因此全县畜禽养殖、加工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养殖行业,全县规模化养殖小区、场、户989家,粪便处理利用量124887.5吨,其中养殖小区、场占72124.7吨,约占总粪便处理利用量的57.8%;污水年处理量133012.89吨,其中养殖小区、场占72124.7吨,约占总污水年处理量的42.5%;污水日产生量996.66吨,其中养殖小区、场占294.18吨,约占总污水日产生量的57.8%。
规模养殖场的粪便处理利用量34843.70吨,污水日产生量136.18吨、污水年处理量30063吨,污水处理率达60.5%,养殖场主要集中在龙苴镇、图河、穆圩、东辛农场、东王集、伊山镇、陡沟、南岗等乡镇,同时这些乡镇为全县的蛋鸡、肉鸡、奶牛、生猪等集中区,集中地反映优势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及其辐射功能;养殖小区主要集中在以板浦奶牛、南岗肉鸡、东辛农场奶牛等产业集中带,其粪便处理利用量37281吨,污水日产生量158吨、污水年处理量26525吨,污水处理率达46%;采取多种形式多途径地综合处理利用粪污,如办有机肥厂、建沼气、“猪―沼―菜”模式等方法、方式来治污,以达到环境的安全卫生。同时通过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建立规模养殖场,从而带动全县的畜牧生产。
我县畜牧类污染源的排放大多来自养殖小区、规模场,也就是说来自全县的规模养殖企业,而规模户则由于自身的土地净化及自家农田的利用,相对来说污染很少,这说明我们在对污染企业进行治理时,首先要考虑规模养殖企业,通过对他们的技改来达到环境保护。
三、目前治理污染物的主要措施
1.直接回田或高温堆肥后回田。粪尿厌氧发酵处理后,气体部分可提供能量,固体部分进行高温堆肥。然后再把经过处理后畜禽粪便卖给农户当肥料。
2.利用沼气对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成为廉价的 燃料,用于燃料、仔猪舍保温等;沼渣、沼液则成了优质肥料,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3.制有机肥。通过对粪便高温烘干灭菌及高压膨化除臭,添加N、P、K及多种元素,制成适合小麦、玉米、蔬菜、瓜果和花卉等高效有机肥。
4.做鱼饲料及菌种基肥。由于沼液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活性酶及微量元素,可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还可用沼液养鱼,能提高鱼的成活率。
牛粪晾干作为香菇等营养基,可有效地促进本地食用菌的发展。
四、综合治理对策
1.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县成立畜禽养殖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具体做好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宣传教育,特别是乡村两级,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是组织实施无公害畜禽基地和产品认证,从生产源头上整治畜禽污染。对已经过认证的无公害畜禽产地和产品,要加强管理,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督等工作,按照规定标准组织生产,生产出绿色、安全、优质的畜禽产品,从源头解决了畜禽污染的问题
三是协助实施以沼气建设工程为主的规模养殖综合整治污染工程。协助有关部门、有关乡镇在规模养殖场(户)建设沼气设施,“十一五”期间建设沼气设施50处,切实解决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问题,通过“畜禽粪便―沼气―还田”综合利用技术,达到畜禽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解决场内生活用能和部分生产用能;形成多种生态能源模式;改善畜禽养殖环境,促进养殖的经济效益。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小型沼气建设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政府部门予以优先立项,并给予资金的扶持。
四是发展大户养殖和建设养殖小区。发展小区养殖,通过实行栏舍集中、人畜分离,有利于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有利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确保了农村公共卫生安全。在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内通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技术标准组织生产,统一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加强饲料、兽药管理,严格药残监测,生产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县人民政府在制定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专项政策及工作方案时,要鼓励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养殖户进行污染治理,促进畜禽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污染综合整治。抓好示范带动发展。逐步建立集约化畜禽养殖区,引导畜禽养殖户向集约化畜禽养殖区集中,实施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为鼓励发展大户养殖和小区养殖,各乡镇应选择一些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养殖大户进行重点扶持,在项目建设、品改、技术推广、技术服务、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五是对现有规模化养殖进行环境整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限期治理不达标的,加大环境检测力度,建议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对不治理污染的,除建议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外,同时加大处惩力度。
六是对新(扩、改)建的规模养殖场进行环保规划。新(扩、改)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符合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要求,新(扩、改)建的畜禽养殖场要实行畜禽养殖场污染的集中处理,达到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管理专业化、粪便无害化。
七是加强对饲养场(户)兽药管理。每年度计划组织五次定期大规模的兽药市场整顿和不定期的抽查,同时配合省市有关农产品专业市场整顿工作,确保无违禁药品在市场流通。不定期抽检规模场户,屠宰场点的肉品质量,杜绝瘦肉精、氯霉素等违禁药品的使用。
2.技术防制
要解决养殖业对环境的危害,单纯依靠终端治理方法,无论在经济上、土地上和技术上皆不堪承受。必须针对畜禽粪尿的特性,遵循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充分开发利用废弃物的肥力、能量资源,开拓一条资源开发和废弃物处置相结合的道路。
一是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禽畜排泄物的污染。为获得高生产性能而给畜禽提供过量营养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营养调控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地利用率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饲用酶制剂是一类高效、无毒副作用和环保型的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应用饲用酶制剂既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又能减少畜禽排泄物中氮、磷的排泄量,保护水体和土壤免受污染。
二是改善畜禽养殖业的饮水方式和粪便收集方式。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生态化健康养殖,可有效地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改善畜禽养殖场的生产环境,减少畜禽的死淘率。同时也可减少对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建立粪便收集池,定点收集垃圾;设置畜禽废渣的储存设施和场所,采取对储存场所地面进行水泥硬化等措施,防止畜禽废渣渗漏、散落、溢流、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采用雨污分流、固液分离等污染防治措施,达到减量化的要求,做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三是综合指数高温堆肥方法。把污染物通过堆肥发酵技术、粪肥还田实用技术等无害化处理,加工生产有机肥,或通过对粪便高温烘干灭菌及高压膨化除臭,添加N、P、K及多种元素,制成适合小麦、玉米、蔬菜、瓜果和花卉等高效有机肥。
四是推广沼气发酵技术。防治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沼气综合利用。推广沼气处理技术,利用沼气对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成为廉价的燃料,用于燃料、仔猪舍保温等;沼渣、沼液则成了优质肥料。同时猪、鸡粪厌氧发酵能使寄生虫卵灭活,减轻土壤污染与水污染,将沼渣与无机肥制成复合肥,能增加土壤有 机质、TN及碱解氮、速效磷及土壤酶活性,使作物病害较少,降低农药使用量77.5%,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