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双减宣传工作方案

双减宣传工作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双减宣传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双减宣传工作方案

双减宣传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营商环境总体推进情况

(一)健全机制体制,制定工作方案

2月28日上午,高新区召开第4次党工委会议,专题传达贯彻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区领导在2019年全区工作会、经济工作会、投促大会、项目推进会等重要会议中多次强调该项工作,要求高新区政务服务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全区各部门协同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转发《绵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印发《高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区目督办每个月督查推进落实情况,截止8月底,任务清单中除新建县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正在推进外,其余任务均按照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二)落实文件政策,推进三大领域改革

我区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提出建设项目审批各环节的办理时限都为即办件的目标,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限;对不动产常规业务5个工作日再次压缩,已实现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为1-3个工作日,95%可达到2个工作日内办结,注销抵押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查封、解封登记实现随到随办、立等可取;推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深度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做实企业办照“136工程”等措施,深入放宽市场准入。2019年上半年,高新区市场主体实有登记23961户,同比增长20.02%,2019年新登记2335户,其中企业 880户,个体1455户。

(三)树“高新服务”品牌,强化服务意识

打造“高新服务”品牌,高效推进18个省市重点项目,京东方B11项目提前点亮,创造京东方业内项目建设最快速度,设立“建设者之家”,用真心服务集中发展区建设者们。认真落实“挂图作战”,每个项目由一个区级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项目专员负责,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项目专员、专项考核、例会推进、协调会商、公示倒逼、督查通报”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全区项目建设。

二、政务环境优化情况

(一)推进“最多跑一次”,提升服务效能

按时完成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各阶段工作。截止8月30日,我区共认领各类事项855项,网上办件472件。《绵阳高新区“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第一批)已公布实施,第一批清理公布的“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事项达112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事项占82.3%。下一步,配合市上开展“同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事项清单继续梳理细化。

(二)优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区党工委会已研究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新建工作方案,新大厅有两层共约3000平方米,将严格按照大厅的综合受理区、休息等候区、咨询服务服务台、自助体验区域、自助终端办理区等区域标准化设置要求进行建设,做到高新区政务事项应驻尽驻,一楼侧重个人业务、二楼精准服务企业,最终达到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区级部门政务大厅、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三级服务机构已建成,印发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管理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的通知》、《关于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等,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办事模式、服务事项、服务信息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并持续优化。

(三)贯彻政策制度,积极开展工作

用好用活绵阳市“民营经济33条”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去年高新区共为各类企业退税2亿元,在全市范围内位居第一。高新区按市级相关部门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已成立不动产城西分中心、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专厅、企业开办和注销服务专厅,率先建成全市设备最齐、功能最全、面积最大的公安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齐配强窗口人员和硬件设施。目前已协调水、电、气入驻区不动产大厅,切实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规范城市供气、供水报装流程的通知》。

三、法治环境优化情况

(一)持续减证便民,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已建立高新区本级证明事项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我区保留的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证明事项18项,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方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了证明事项22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托四川省市场监管一体化系统建立了高新区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企业信息公示共享。

(二)建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问诊”

组建了涵盖法律服务、政策宣传、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公证、鉴定多位一体的“高新区服务重大工程项目综合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律问诊”和为民营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主动向企业“问诊把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看方抓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以来,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件次,受理企业农民工援助案件19件。

四、市场环境优化情况

(一)落实减税降费,助推经济发展

以纳税人满意度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标为工作思路,制定高新区税务局细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动实施方案,在税务大厅设减税降费咨询专区,印发税务事项一次性告知书,编撰《税收优惠政策汇编》电子书,开展减税降费知识竞赛,量身定制个性化减税降费方案,推行一证一手印退税,建立减税降费宣传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共同开展政策辅导宣讲,及时响应纳税人需求。2019年上半年,全区已完成退税4857.64万元。

(二)搭建融资平台,缓解融资难题

为精准对接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推动政务服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我区打造了全国首个财税资综合智能服务平台——税鑫融,旨在解决中小微和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充分调动军民融合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推进“银税互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平台运行仅一年来,已为400余户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累计提供贷款超过6000万元。

(三)强化政策扶持,助力企业发展

已出台了《绵阳高新区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绵阳高新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政策,按照“一企一策”思路,对区属企业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产业类别,从载体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段精准扶持,推动企业快速上档升级。在绵阳高新区2019年投资促进大会上,高新区为辖区16家企业兑现2018年度科技创新产业扶持资金总资金31651.5万元,以真金白银切实支持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打造双创升级,提升科技转化成效

高新区以科技资源支撑特色载体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多元、开放、融合的“双创”升级版--“融创绵阳”示范品牌。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探索“产业链+科技众包”的成果转化模式,搭建起军民融合资讯共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品展示的“绿色通道”,促进了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的直接对接。积极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孵化载体建设,建立“创业导师+联络员”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零距离、高品质的“保姆式”服务,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探索出一条“持股孵化、参股经营”的新路子。及时配套出台了《绵阳高新区“双创”升级示范园区项目实施方案》和《绵阳高新区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技资源支撑型)》《绵阳高新区创业孵化载体备案管理办法》等文件,以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五、人文环境优化情况

(一)优化决策机制,建设信用体系

已印发《绵阳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议事规则》,规范区党工委会议、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专题办公会议。正抓紧制定《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二)积极走访联系,努力破解难题

印发《绵阳高新区关于开展全区“四上”企业大走访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将辖区262户“四上”企业走访工作分解到区领导及责任部门,制定走访企业信息登记表,采取集中走访和单独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了解每个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情况。目前已完成全覆盖走访工作。

(三)落实“服务绿卡”,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落实“服务绿卡”相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绿卡”制度,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寻求更多支持的同时,为持卡人及子女在就医、就学及其他等方面提供便利。下一步,将按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上级制定的《绵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为外投资者和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子女在落户、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全面推行“双公示”制度,规范编制《高新区政策汇编》、办事指南、公开目录及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及时公布“最多跑一次”清单、不合法不合理证明和手续清理结果。及时在门户网站公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招投标、安全验收检查等信息。及时公开机关单位招聘信息,定期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定期公开社保参保、城乡低保等情况,尽可能让更多的群众知晓。

(二)做好宣传工作,强化氛围营造

积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在各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各级政府网站及其“两微一端”等采取线上线下展示的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同时,邀请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和绵阳电视台等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介,加强对区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好作法、新经验和新成绩进行重点宣传,基本形成“重商、尊商、亲商”浓厚的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督查考核

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窗口工作人员轮岗制,定期外出参加业务培训,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的骨干充实窗口一线,切实提高窗口服务能力。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绵委办发〔2018〕32号),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全面落实《绵阳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激发干部担当精神,同时持续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行动,区目督办会同区纪工委监工委机关通过暗访督查、个别谈话及群众和企业评议等多种方式对破坏全区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长效监督。

七、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定位不够明确,法律授权缺位

按照通常的管理体制,国家级高新区可以行使市级管理权限,但产业发展中重要事项审批权限一般在中央、省一级,特别是大投资项目的核准、规划、国土、环保、安监等都需要省级以上审批,有些即使下放也要求省、市、县三级实施,加上一些市级部门尚未树立“市、区一体”、共同发展的理念,把园区和县同等对待,对一些重要职权下放不到位,尽管部分市级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设立了分局,但从实际来看,这些分局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接件平台和“二传手”,很多事项还是要报市局审批,园区和企业报批报建程序繁琐,影响了产业发展效率。

双减宣传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北车营小学

体育组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渠道之一,一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全民健身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宗旨,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一、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

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新 “课改”精神,认真学习新“课标”,切实做到以德育人,以体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教法,改进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教育教学计划、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2018年6月我校高保运老师参加区体育学科骨干“学、研、优”评比活动。

二、认真抓好课间操和大课间等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间操是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多参加体育活动,通过课间操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通过课间操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我们以中心校课间操评比为契机,全体教师参与,认真纠正两操动作,使我校课间操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最终我们获得了中心校两操评比2017-2018学年度一、二两个学期两个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首先,本学年我校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学生体育月赛。(一)、举办了跳短绳比赛,包括单摇、双摇和编花跳。其中单摇要求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在举行跳绳比赛的前两个星期,课间操场上全是学生们练习跳绳的身影。(二)、举办了颠乒乓球比赛,比赛时间一分钟。要求全员参与,培养了学生们的乒乓球兴趣。(三)、举办了立定跳远比赛,同样要求全员参与。(四)、举办了学生长跑比赛。本次比赛一、二年级比赛距离为操场6圈,三、四年级比赛距离为操场8圈,五、六年级比赛距离为操场10圈。通过完跑证书的发放学生们积极参赛,锻炼热情高涨。(五)、举办了学生三分钟“8”跳比赛。比赛以班为单位分甲乙丙组进行。要求是全班同学都要参加。(六)、举办了本校运动会。比赛以班为单位分甲乙丙组进行。(七)、举办了乒乓球比赛。分成甲乙两个组别男女分开比赛,一、二年级同学自愿参加。(八)、举办了一分钟仰卧起坐比赛,要求全员参与。我校实行了月赛积分,每次比赛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按照四点次月赛积分总和发放物质性奖励。通过月赛的开展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为他们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2017年11月5日(星期日)我校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北京市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大赛系列活动2017年北京市青少年(校园)徒步及户外运动之星赛2017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徒步及户外运动技能赛。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获得了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搭建帐蓬第一名。高保运、佟学伶老师被评为优秀教练员。

再次,教师方面配合中心校计划组织了女教师跳绳比赛,通过比赛,女教师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自己是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了。同时还配合中心校计划组织了本校教职工乒乓球选拔赛,通过比赛选拔出两名女队员一名男队员代表中心校参加了第十二届房山区教育系统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经努力,获得女团第八名、男单第六名的好成绩。另外,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区教委体卫科组织的第三届“体育教师登山比赛”。通过这些比赛,丰富了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使教职工们身心得到了放松。从而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去。

四、认真抓好传统校的训练与管理工作。

一年来,我校乒乓球队的全体队员和辅导教师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认真、按时、保质训练。2017年10月14、15日(周六日),乒乓球队参加了房山区2017年青少年乒乓球比赛暨北京市锦标赛选拔赛,在此次比赛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小学女子团体第二名,女子单打甲组:冯雨欣第一名,女子单打乙组:李燚第一名、翟国然第二名、谢洋第四名、谷禹萱第六名,男子单打甲组:吕博文第六名、李炎第七名,贾大斌、高保运老师被评为区级优秀教练员。2017年11月18、19日(周六日),校乒乓球队去昌平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阳光体育展示活动小球系列赛——乒乓球比赛,比赛中孩子敢打敢拼,有三名学生小组出现,虽然没有取得好的名次,但同学们积累了大量比赛经验,为今后比赛打出好的成绩夯实了基础。2018年1月20、21日(周六日),乒乓球队参加了区少年宫三十届“春节杯”乒乓球比赛,在此次比赛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小学女子团体第二名、小学男子团体第七名、小女单打冯雨欣第二名、李燚并列第五名、小男单打吕博文并列第五名的好成绩! 高保运、贾大斌、佟学伶老师被评为区级优秀教练员。2018年6月2、3日(周六日),乒乓球队参加了2018年房山区青少年乒乓球比赛,在此次比赛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了小学女子团体一队:第一名、小学女子团体二队:第四名、小学男子团体:第六名;女子单打甲组:冯雨欣第二名、李燚第三名、翟国然第五名、谢洋第八名,男子单打甲组:李炎第四名、吕博文第七名的好成绩!高保运被评为区级优秀教练员

五、卫生工作

1.严格执行控烟制度,认真填写控烟记录。北车营小学于2018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及张贴挂图进行了关于烟草与心脏的宣传。

2. 每日检查厨房卫生,认真填写食堂卫生安全检查表。

3. 配合上级计划,我校积极开展以“正确饮水,远离含糖饮料”为主题的健康月宣传教育活动。(1)2017年11月利用学校广播、多媒体教学、宣传栏、开展“健康饮食、加强锻炼”为核心的预防肥胖和近视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覆盖全校所有学生。(2)在2017年11月通过健康教育课为学生上好一堂“正确饮水,远离含糖饮料”主题实践健康教育课,覆盖率100%。

4. 预防近视、控制肥胖。首先,成立了控制近视、肥胖工

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控制近视、肥胖工作方案。并且实施了以下措施: 建立学校、班级、个人三级“控制近视、肥胖工作”学生健康档案。包括:学校“近视、肥胖”定期检查表、班级“近视、肥胖”学生管理登记表、由学校统一组织相关人员填写、管理、存档。肥胖同学减多少进入超重、减多少进入正常体重都准确的告诉他们,让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并提出首次完成一个小目标即成功减掉2.5公斤的同学学校给给予奖励。其次,严格落实教师、学生评优近视、肥胖一票否决制:在本学年内学生参与任何评优选先实行肥胖一票否决制。即只要学生是肥胖儿童就不允许参加任何评优选先。另外在本学年内教师参与任何评优选先实行近视、肥胖一票否决制。即在本学年内教师参与任何评优选先时只要本班学生的近视、肥胖率有提升就不允许参加任何评优选先(科任教师对应所跟班级)。另外我们还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了近视、肥胖的危害及如何预防肥胖和近视教育。并向家长们宣讲了我校的教师、学生评优近视、肥胖一票否决制。最后我们在学校内推行“丝带法”(即一条丝带套在学生的颈部并挎在非写字手臂上,学生坐直坐正丝带绷紧系好,当丝带松驰时说明坐姿有问题)来对同学们的坐姿进行纠正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2018年6月6日我们根据上级的要求进行了爱眼日宣传工作并进行总结上报。

5.配合上级计划做好二年级《我的健康管理日记》活动

二年级《我的健康管理日记》活动内容上综合了爱眼、护齿、营养、运动等方面,形式上增加了正确卫生行为习惯的宣传及趣味、互动环节,引导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行为习惯。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管理人”的观念,自主掌握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逐步建立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6.配合上级计划做好三年级的家庭视力自测

双减宣传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一、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把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放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实现了粮食、肉、蔬菜、油生产稳定增长。

(一)粮食生产形势较好。

--春粮生产实现“三增”,即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据统计,春粮面积为28.76万亩,比上年增4.97万亩,增幅为20.9%;亩产174公斤,总产5万吨,分别比上年亩产增5公斤和总产增0.9万吨。其中大麦1.27万亩,小麦5.22万亩,蚕(豌)豆22.27万亩。

--早稻面积大幅度增加。据各地统计汇总,今年我市早稻面积为38.1万亩,比去年增10.34万亩,增幅为37.2%,其中抛秧17.27万亩、直播10.36万亩、机插4.98万亩、手插5.49万亩;预估亩产419公斤,比去年减7公斤,仍属正常年份;总产约15.94万吨,比去年增4.18万吨。

--晚稻面积略有增加。据各县(市、区)汇总统计,今年我市落实晚稻面积115.85万亩,比去年增加0.77万亩,其中单季稻面积70.48万亩,比去年减少3.61万亩;连作晚稻面积45.37万亩,比去年增加4.38万亩。

(二)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今年,我市加大了对畜牧业生产扶持力度,进一步明确了规模化养殖、能繁母猪、生猪防疫、奶牛良种推广、后备母牛和引种等补贴制度,加强对生猪业和奶业的扶持,养殖户信心逐步恢复,产业发展环境改善。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预计8.1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50%;禽蛋产量4.7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12%;奶类产量0.96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42%。从畜禽存栏结构来看,由于公母猪存栏数量、后备母牛存栏数量和种禽数量的增加,畜禽生产能力提高。

--生猪生产持续发展。据统计,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76.29万头,1-6月份出栏67.49万头,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90%和7.97%。母猪存栏8.02万头,公猪存栏1759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2.18%和52.03%。

--家禽生产稳中有升。至6月底,全市家禽存栏1242.68万只,与去年同期持平;出栏1523.10万只,比去年同期增长11.62%。上半年,我市肉禽出栏1111.6万只,同比增长2.72%;蛋禽存栏746.99万只,同比增长1.29%。

--奶牛存栏增加。上半年,奶牛存栏6521头,比去年同期增加521头,主要增加了后备母牛饲养量。

(三)蔬菜生产保持稳定。据统计,今年春夏蔬菜播种面积77.2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1.8万亩,除毛豆、茄子面积增加外,其他蔬菜面积均有一定程度减少,但大多数品种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榨菜亩产量创10多年来最高,平均亩产量4500公斤/亩,较上年同期增加1600公斤/亩;雪菜平均亩产量3800公斤/亩,比去年同期增加500公斤/亩;马铃薯平均产量1550公斤,较上年增150公斤/亩。油菜由于市场价格好,加上“双低”油菜品种和免耕直播轻型栽培面积的扩大,面积有所扩大,全市播种面积20.79万亩,单产124.83公斤,总产2.6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1.51万亩、3.53公斤和0.47万吨。

(四)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据全市9个县(市)区的64个乡镇117个村1130户农经信息户的上半年收入情况统计,上半年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继续增加。

--农经信息户家庭生产经营总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总收入2879.27万元,比上年增加133.14万元,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收入728.57万元,第二产业收入1531.35万元,第三产业收入619.3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1.3%和9.4%。信息户农业收入310.53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粮食作物收入23.57万元,比上年增长0.8%,经济作物收入286.97万元,比上年增长10%;林业收入37.02万元,比上年增长11.3%;牧业收入321.52万元,比上年增长13.7%;渔业收入59.5万元,比上年下降5%。

--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上半年农经信息户的人均收入为454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其中:来自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843.99万元,报酬性收入637.17万元,财产性收入69.27万元,集体再分配收入104.18元。

二、上半年所做工作

(一)抓四个到位,确保粮食生产稳定。

今年,我市各级政府统一思想,把粮食生产当作政治任务来认识,当作大局工作来对待,坚持长远考虑,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一是抓政策落实到位。市政府在农户的普惠制补贴和对服务组织的服务性补贴两方面加大扶持,继续实施种粮大户直补、良种补贴、抛秧盘补贴、订单收购和价外补贴以及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全面实行粮油生产政策性保险,鼓励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和各类开展统一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目前,中央下拨的8643万元粮食生产补助资金已全部到位,市财政安排的1800万元用于粮食直播和农机化服务组织、轻型栽培、高产竞赛示范的奖励资金,正在抓紧落实。二是抓责任落实到位。市政府实行粮食工作县(市)、区长负责制,并加大了粮食考核。我局也在年度考核、新农村建设考核和现代农业先进县评选中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考核力度,实行粮食生产一票否决制。三是抓面积落实到位。根据我市农业生产种植结构和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今年把粮食生产的关键和潜力放在早稻生产上,提前做好发动宣传工作,集中精力抓好早稻面积的落实,努力使有生产能力的地区种植早稻,千方百计提高复种指数。四是抓服务落实到位。各级农业部门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提高效益的要求,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积极落实政策、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今年着重推广以抛秧、直播为主的轻型栽培技术,组织供应水稻抛秧盘600余万张。开展了粮食高产示范活动,落实余姚市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10个乡镇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乡镇和243个水稻高产示范方,面积7.78万亩。举办了2期种粮大户培训班,百余名种粮大户接受了培训。目前种粮大户早稻直补的公示已经结束,正在开展面积核查等工作。

(二)落实发展规划,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

把握生态畜牧业发展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加快实施畜牧业“上山下海、进基地、走出去”战略。

一是实施畜牧业规划。年初根据畜牧业产业布局和建设规划目标,对各地主要畜产品的自给率和生产能力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并提出20*年各地肉类产量指标,纳入了现代农业考评体系,同时制订了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不破坏耕作层建设实施方案和规模畜牧养殖场(小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推进规划的落实。

二是加强畜牧小区建设。着重抓好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加快畜牧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和养殖方式转变。上半年加强对13个列入20*年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生猪扩繁场建设项目的指导和监督,并申报了20*年度12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新(扩)建项目。同时抓好生猪和奶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今年,中央和市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50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80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4250万元(奶牛政策性补助200万元,生猪政策性补助900万元,能繁母猪补助550万元,畜牧发展统筹资金2000万元,疫苗补助600万元),目前正在抓紧落实。

三是提升畜牧科技水平。抓好畜牧业种苗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列入市级畜禽品种资源名录和地方濒危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开展了猪、奶牛人工授精、獭兔选育、北沙牛保种和牧草品比试验等特色优势品种技术的攻关,使我市种畜禽业优势明显,家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全市生猪良种公猪人工授精覆盖率从10%提高到25%左右,奶牛良种冻精人工授精覆盖率从65%提高到75%左右。

(三)开展项目验收,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年初,拟定了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确定了今年要完成23个基地的考核验收目标,并明确了基地建设的阶段性要求。上半年,根据进度要求,加强了应验收基地的指导,及时对3个基地实施了验收。同时为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今年按基地产业性质,落实了种植业、畜牧业基地项目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责任单位,并实行季报制度,强化跟踪监管和绩效评估。根据年度安排,今年新申报建设项目23个,建设总面积14.89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93万亩,总投资1.31亿元。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产业基地达到63个,总面积56.09万亩,核心区面积5.43万亩,总投资已达到4.3亿元,基地内农业设施水平、适度规模经营和组织化生产程度提高。

(四)加强培育和规范,增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

一是加快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实施《关于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鼓励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研发机构等,增强创新能力。严格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监督管理。开展了2006年之前认定的19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在市场开拓、初级农产品升级、转化和“订单”农业等方面的动态监测,取消不合格企业资质。同时,积极开展新的农业龙头企业申报。上半年,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

二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快现有合作社的变更登记,督促指导各合作社进行章程完善和制度健全。上半年已有382家合作社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继续组织和指导合作社开展“五化”建设,同时规范了规范化合作社认定标准,推荐18家合作社参加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评选。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691家,比去年增加79家,成员总数1.61万个,带动农户30.2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在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上,向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倡议,提高了联合会凝聚力。

(五)拓宽经营机制,提高规模化生产程度。

今年,从推进土地流转和提高统一服务水平两方面提高规模化生产程度。

一是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今年,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的意见》,继续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大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和激励力度。目前,慈溪、余姚、象山、鄞州等地也相继出台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和鼓励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各类主体受让流出土地,建立农产品基地,开展规模经营。上半年,我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7.2万亩,占全市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的47.8%;1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128.9万亩,其中通过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面积105.5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9%。

二是加强统一服务下的规模化生产。针对有的地区主导产品特色强、种植模式高效的特点,今年加快了在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生产质量标准、统一投入品采购和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的规模化生产的引导和发展,推动了以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的“分散化生产、标准化服务、规模化经营”的规模生产。目前,通过“五统一”规模经营面积形成规模经营的面积23.36万亩。

(六)不断完善推广体制,进一步发挥农技推广体系作用。

继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面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加快基层农业科技的引进消化和成果转化。年初,我局对全市农技推广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召开了全市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设工作会议,推动了制度落实。上半年,全市已基本完成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建设,各地都制定出台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设相关政策意见和配套制度,完成了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聘用工作。全市共聘用首席专家92名,其中:市级8名,县级84名;农技指导员556名;责任农技员927名。农业科技推广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已从美国、以色列以及从台湾、湖南和嘉兴等国内、外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12只,在全市设立区试、展示点25个。全年全市876名农技人员参与各种科技服务活动,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517期,培训农民3.13万人次;培育新型农民1820人。完成农民信箱注册用户19.68万户,累计信息9400条。

(七)加强农业节能减排,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坚持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改变生产方式,开展清洁化生产。

一是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已有6个县(市)、区被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上半年,全市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7.05万亩,发放施肥建议卡10万份,主要应用于水稻、蔬菜、蔺草、瓜果等,覆盖1181个村,惠及农户19.5万户,减少不合理施肥390吨(纯量),增产1.44万吨,总增产节支1*2万元。

二是开展畜禽粪便无害化治理工作。年初,确定了104家规模场为排泄物治理单位,治理牧场总规模为存栏63605头猪,目前,已有6家完成了治理任务,74家进入启动阶段。完成了有机肥料推广规划,制定了20*年*市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方案。上半年在抓好农作物有机专用肥在西瓜、草莓、蔺草、西兰花等作物的示范和推广的同时,加大了在稻米、西瓜、蔬果等作物上应用,推广面积10万亩。

三是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今年,大力推广养鳖治螺技术,在象山、鄞州和奉化等地建设“水生作物养鳖治螺”示范基地50亩左右,消耗福寿螺饵料1950公斤,有效抑制了当地福寿螺生长。继续开展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上半年全市已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90多万亩,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面积25万亩,落实了1万亩农药“精准施药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任务。

(八)严格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奥运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保证奥运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初,我局与各县(市)、区农业局签订了《农业四项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生产全过程监管。

一是加强投入品监管。突出保障农资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了以规范种子、肥料市场秩序为重点的“绿剑”春季集中执法行动和以农药为重点的夏季集中执法行动等农业投入品专项执法行动。上半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3466人次,检查农资企业1339家,对550年批次的种子、肥料、农药产品进行了抽检,并追根溯源。同时,指导各地加快农资信用体系建设。鄞州区开展诚信农资经营示范单位创建,慈溪市推行农资商品准入查验卡,象山县实行农资主推品种公告制、农资生产经营服务承诺制、农资质量监测制等六项制度。

二是加强生产环节监管。今年,加大了以生产模式图的应用和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加强在农业产业基地、无公害产地和基地、大户中的应用,动员农技部门围绕主导产业加快生产模式图的开发,同时深入基地进行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生产档案制度、农残检测制度等巡查督导。已完成部、省、市三级例行监测任务3次,组织开展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测,共抽取样品1400余件,平均合格率98%以上。同时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取得进展。上半年检测水、土、气等样品500余个,出具环境评估报告89份。

三是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监管。以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及追究制度和免疫工作为动物防疫重点。上半年,提前开展了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集中排查和补免。在全市设立了30个市级动物疫病测报点,加强免疫监测,并建立了免疫看监测、免疫质量评估看监测、免疫绩效看监测的“以监促免”机制。目前,全市禽流感等重大疫病应免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落实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优化植物疫情监测点,设立梨枯梢病、红火蚁、柑橘小实蝇等监测点160个,监测作物面积近6万亩。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实行专业队、统一集中防控的方法,效果良好。

四是加强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上半年,已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130个,复查换证到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0个。新增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产品1个。

(九)扩大保险品种和投保对象,深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

年初,对去年的保险理赔情况在《*日报》上进行了公告,加强了宣传力度。在总结几年工作经验,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今年参保品种17个,比去年增加了油菜、奶牛、柑桔、标准渔塘设施、南美白对虾等5个险种。参保对象也有所扩大,其中能繁母猪、奶牛、油菜为符合条件的所有农户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基地农户和社员统一投保等。上半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户数已达到了18642户,保险金额3.48亿元,保费收入1298万元,分别比去年全年增加了11547户、4253万元和632万元,投保率超过50%。今年已赔付6*户,支付赔款382.7万元。

但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农民增收不确定性增强。当前,持续上涨的农资价格、劳动力价格和柴油价格已成为挤压农民生产效益的最大因素,政策激励效应下降,农民生产积极性可能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