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健康监测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传染病控制;食品检查;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G 478.2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833-03
为了解四川省学校现有卫生资源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对策,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2007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学校卫生相关情况调查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自行设计并下发学校卫生报表,内容包括学校卫生基本情况、传染病管理、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等,要求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学校开展调查,对全省19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学校卫生基本情况 大学、中学、小学开展学生体检的分别有87.50%,61.66%和3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28,P<0.01);城市与农村中小学开展学生体检的分别占75.58%和37.95%(χ2=827.87,P=0.000)。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大学高于中学,中学高于小学,分别为64.42%,39.57%和23.37%(χ2=407.209,P
2.2 传染病防治管理情况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学校校医院、卫生室进行检查。大学、中学、小学设有传染病防治管理机构和建立制度的分别占89.29%,81.30%,72.13%(χ2=71.642,P
2.3 食品、饮用水卫生情况 依据《食品卫生法》、《学生集体用餐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对学校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测检查。大学、中学、小学食品从业人员持证率分别为99.23%,84.16%和75.97%(χ2=1 315.193,P
对4 294所学校进行了生活饮用水调查,市政供水合格率为93.68%,二次供水合格率为44.95%,自备供水合格率为45.08%(χ2=1 220.452,P
3 讨论
由监测结果可见,四川省各类学校卫生工作均存在校医和保健教师数不足和学生健康体检不能落实等问题。《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而四川省大学/大专的比例是999∶1,中小学约为1 200∶1,远远低于条例规定要求。尤其是还有很多中小学校没有设校医和专(兼)职保健教师,大学情况仅稍好于中小学校,其主要原因是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卫生的现象,缺乏校医岗位编制,制约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此外,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无专项体检经费保障,只有42.38%的学校能坚持开展每年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27.26%的学校建有学生健康档案,大学高于中学,小学最差,城市中小学好于农村中小学。受教育经费“一费制”影响,加之健康体检缺乏专项经费,特别是农村学校经济条件较差,经费短缺,致使很多学校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处于滑坡停滞状态,学生健康档案不健全。
本次检查的各类学校中,约70%开展了有关各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还有近30%的学校未开展相应工作,农村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比较薄弱,主要因为部分学校领导及校医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意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工作流于形式,学校没有建立学生传染病、常见病及慢性病登记和报告制度,学校校医和保健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在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因此,应加大卫生监督监测和宣传力度,督促和帮助学校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做好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学生身心健康。
食品卫生问题是各类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从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可见,大专院校地处城市,食堂的各方面条件较好,管理比较完善,监测结果较好;中小学校情况较差,尤其突出的是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低。近年来,随着学校后勤制度的改革,大部分学校食堂实行私人承包经营。承包者卫生意识淡薄,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卫生状况,加之一些学校监管不力,给卫生部门监督监测工作带来了难度;还有个别学校食堂卫生设施简陋,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的隐患,不能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在饮用水卫生方面,大部分市政供水的学校监测结果合格,但二次供水和自备供水的学校监测合格数不到50%。究其原因,由于二次供水与自备水源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如蓄水池未及时清洗或消毒环节未按规范操作,细菌学指标易超标;有些蓄水设施陈旧,材料老化,使二次供水中一些理化指标含量增高[1],也是导致学校饮用水水质不合格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学校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问题,卫生部门应当加大监督和监测工作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学校应积极主动配合卫生部门工作,切实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安全,杜绝因饮用水污染引起传染病的发生。
根据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2007年对全省学校卫生的监测结果和情况分析,建议教育和卫生部门加强联系与配合,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的要求,设立医务室,配备校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学生因病缺课、晨检、慢性病、伤害登记制度,做好传染病防治和学生常见病监测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 参考文献
一、开展体育课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有小学22所、初中13所、高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中职学校2所等共43所学校,学生53225名,1263个班级。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小学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初、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开课率为100%。
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开展每天一小时大课间体育活动。
各学校根据《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自行安排2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制订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对体育课外活动进行总体安排,体育场地器材管理员合理规划活动场地、提前调配和准备器材,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加强跟班管理和指导,体育课外活动内容丰富、指导到位、安全有序、规范高效,从时间、质量上确实保证了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2.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学校开展了班级之间的各类体育比赛,如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竞赛活动、课余训练等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运动竞赛的组织,开创了人人有特长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的局面。同时,市教育局每年举办乒乓球、跆拳道、速滑、球类比赛等单项体育比赛和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切实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三、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学生体质健康情况
(一)建立健全评价与监控机制。
1.建立体育考试制度:我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和体育课考核,纳入学生综合评价档案。实行中考体育考试,考试成绩纳入升学总分。
2.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我市各校严格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细则》要求,每年组织测试和等级评定,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同时教育局组织人员对个别学校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3.组织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我市每年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率达到了100﹪。
4.建立新生入学体质查验制度:入学新生100﹪查验预防接种证,实施新生入学体质测试。对入学新生的体质健康进行了全面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学生档案。
(二)加强监控与指导力度,增强学生体质。
1.组织全市中小学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按国家要求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及时掌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发展变化情况。通过检测,我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均保持在95﹪以上。
2.加强对学生的用眼卫生指导,做好眼保健操和爱眼体操,保障学生视力健康发展。每年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确保监测率达100﹪。将学生视力情况记入学生健康档案,对视力不良学生加强指导,同时将学生视力情况通知家长。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95.1%,良好率30.8%优秀率10.87%。
四、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体育教师(专职)282名,体育教师兼职人数53名,基本达到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体育教师配备要求。现体育教师与学生比163.47%,参训人数180名,本年度新招入体育教师19名,体育教师缺额比8.7%。
五、教学条件保障和场馆设施情况。
根据《国家体育体育卫生条件标准》,按照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对全市中小学场地合理规划和建设,各学校常规教学器材配备率和达标率为各100%,配足配齐体育器材,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的需求。
目前,我市有36所学校为人造草坪场地,场地改善率达86%,200米田径场地的有33所、400米标准田径场地设施的10所,达标为率100%,篮球场62个、足球场47个、排球场58个,体育场馆有13个,学生体质检测实验室学校率100%,体育器材达标学校率100%。
秋冬季节是学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做好学校卫生监督是预防学校、幼儿园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主要预防措施。阿左旗监督所工作人员对阿左旗医疗机构及学校、托幼机构进行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主动搜索工作,发现自10月20日至27日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数56例,其中幼托儿童48例(阿左旗汉一幼17例,阿左旗蒙二幼11例,阿左旗汉二幼4例,阿左旗蒙一幼2例,育英幼儿园10例,蒙特梭利1例,敖镇小学3例);散居儿童6例;小学生2例。随即报告主管卫生局和教育局并向各托幼机构发放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和消毒指导意见、启动零报告制度,监测每日疫情信息,经各项综合干预措施后疫情平稳,无上升趋势。?
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病例年龄分析:最大11岁,最小9个月。9月龄1例;1岁2例;2岁6例;3岁24例;4岁8例;5岁10例;6岁3例;10岁1例;11岁1例。班级分布见表:小班11人,学前班15人,中班20人,大班6人,四年级2人。
临床特点:患儿多数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2例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4例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无重症患者。转归情况:已有9例褪疹恢复,其他病例一般情况好,无重症患者。首例患儿 雍一飞 4岁 一幼中班 自述假期旅游, 2008年10月15日出现手、足、口部位小疱疹,相继巴彦浩特地区手足口病病例在一周内增高,发病对象分布主要为3岁左右。疫情发生后卫生局、教育局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在巴镇各学校、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教师、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正确认识,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其次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指导学校、托幼机构对住所、教室开窗通风、进行消毒,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消毒处理,督促学校建立消毒登记记录。加强学校晨检报告制度,对患病学生进行登记及时诊治,幼儿园停课2周。第三据近期发病情况分析仍有快速增加的趋势,故汉一幼、育英、蒙二幼、汉二幼四岁以下班级应立即停课。建议学校、托幼机构根据疫情进展依据有关规定安排相关班级停课。第四各医疗机构加强报告制度,做好主动监测、搜索工作,如发现新病例立即将情况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通过3周监测控制,阿左旗学校、幼儿园无新发病例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陕政办发〔2009〕126号),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建立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督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依法治教、建设和谐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我省《实施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
近年来,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中小学管理逐步加强,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但总体上看,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存在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违规补课等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不同程度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因此,全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一定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建立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举报、督查、监测、报告制度,不断促进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
二、主要内容
(一)课程管理。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不得擅自调整国家或省定课程计划,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类、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
(二)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在校上课和课外自习时间的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小学生不宜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宜超过7小时,高中生不宜超过8小时。住校生每天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课时,走读生原则上不安排晚自习。严禁学校利用晚自习补习文化课,或组织学科教学活动。
(三)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计算)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布置作业必须坚持“精选、先做、全批、讲评”原则,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和家长有权拒绝完成超过规定时间以上的作业量,不允许学校和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四)补课。严禁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非毕业年级学生大面积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对社会上非法举办的各类“奥数班”等培训机构进行集中整治,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一律不得组织或者参与学生的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活动,不得在“奥数班”等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五)考试管理。严禁随意组织学校参加各种统考、联考,严禁随意增加考试频度和考试次数。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初中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六)休息和锻炼时间。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严格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园内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七)招生秩序。坚决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要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科学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公平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招生期间必须公布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招生程序等重要信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不得通过“奥数班”等校外培训机构招收学生;不得跨学区招生。
普通高中招生坚持全面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坚持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逐步实行将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政策。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禁高中段任何学校招收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入学。
(八)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选用中小学教材,严禁选用省上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之外的教材。严格按照要求从省教辅材料评议公告中,择优向学生推荐教辅材料供学生选用,严禁公告外的其他教辅材料进入中小学校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材料,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任何教辅材料;若学生自愿购买本地区推荐的教辅材料并申请学校代购,学校可以统一代购,做好服务,不得从中牟利。
三、组织实施
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举报、督查、监测和报告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组织实施。
(一)举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指定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受理、查处群众对于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方面的投诉和举报。对群众咨询情况的,要做好政策解释和宣传工作;对实名举报的,要做到凡报必查,有错必究,严肃处理。
(二)监测。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工作责任,扎实做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要逐级上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监测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组织力量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地方和学校进行专项督查。
(三)督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把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列为督导检查工作重点内容,积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随机检查督导。督促全市各县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督促中小学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法规,落实中小学规范办学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各项要求。
(四)报告。每次组织的专项督查、集中监测,其结果要及时向社会通报,并向当地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作为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和典型案例,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有关要求
(一)落实管理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统筹领导。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坚决纠正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以科学的标准和机制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发展,严禁向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严禁单纯用升学率指标评价教育工作,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指导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责任。认真分析辖区中小学办学行为、学生课业负担及体质健康状况,强化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机制;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经常性开展辖区中小学管理督导检查。
各中小学要把规范办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贯彻于每项工作环节中。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不断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学校按照教育规律科学发展;要按照“减负增效”的要求,深化校本教研,改进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明确处罚措施。对违反规定的县区政府,市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由同级政府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批评,年度工作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违反规定的学校,根据情节轻重,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对于多次出现违规办学行为的县区,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已经颁发的各种荣誉称号。在对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查处时,还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一、高度重视疫情变化,确保手足口病不暴发流行
今年以来,我省手足口病疫情居高不下,大部分市、县发病水平高于去年同期。我镇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截止目前,已经发病10例,发病居全县平均水平。我镇从4月份开始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可能会出现重症病例。对此,务必要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各社区、村、有关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作为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分管负责人要靠前指挥,及时研究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应对疫情的人员、设备、物资储备等工作,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二、做好疫情预测预警,规范疫情管理和调查处置工作
镇卫生院要切实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做到科学研判疫情,规范开展防控工作。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严禁瞒报、误报、漏报、迟报。镇卫生院疾控所要安排专人每日浏览网络直报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周分析和月研判,发现报告病例数异常升高、病例呈聚集性分布、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等情况时,要及时核实,及时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聚集性疫情规范处理率达到100%。镇卫生院对手足口病个案调查、疫情处理率达到100%,并及时将相应材料报县疾控中心。
三、加强对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管理
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的管理,指导辖区所有的托幼机构、小学做好晨检、午检、巡查、缺勤登记、病例报告、消毒、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健康教育等防控工作。卫生院、学校、派出所等单位,要及时通报相关信息,按规定执行停班停园制度。同一自然村在一周内若出现3例或一个家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应按聚集性病例进行处理,要派驻工作组,搞好患儿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5岁以下儿童筛检工作。卫生院要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重点做好门诊、急诊、儿科、病房等重点区域管理工作,切实落实手卫生、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四、抓好防控工作关键环节的落实
借鉴去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成功经验,抓住关键环节防控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坚持关口前移方针,做好患儿的筛查工作,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全镇小学及托幼机构全面开展晨检、午检工作,以学校特别是托幼机构、小学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消毒和督导检查;向儿童家长发放明白纸、宣传单,严防疫情在学校、托幼机构暴发。二是继续落实各社区干部、卫生院工作人员分片包干制度,做好辖区内5岁以下散居儿童的登记造册工作,为每位儿童发放明白纸,家庭内储备消毒药品;每日到所负责区域进行巡查,发现病例及时处理,对患儿家庭进行严格消毒隔离,防止患儿与健康儿童接触,以防疫情传播。
五、严肃防控纪律,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认真执行手足口病诊治规定,村卫生室不得留治5岁以下发热儿童,镇卫生院不得留治发热伴皮疹的患儿。卫生院要加强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其防治能力,做到早发现,争取主动权,坚决杜绝因违反规定导致患儿死亡的事件发生。
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充分利用播、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或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镇卫生院要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宣传与培训,使他们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落实环境卫生管理措施。对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教育办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确保学校内不出现暴发流行。学生要人手一份宣传单,并由学生向家长宣教,并告知家长宣传单要保存。各社区、村负责宣传单的发放,做到每户一份,并利用各种形式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有发病的村,要对主要街道、公共场所等做好消毒,对患儿和密切接触者做好隔离。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疫情的群防群控
各社区、单位、村以“健康花官行动”为平台,发动全社会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集中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垃圾、污水、污物,做好改水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重点搞好镇府驻地、流动人口聚集区、村居以及小学、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