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社区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发达国家 职前教师教育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马贵俊(1970- ),男,回族,宁夏固原人,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宁夏 固原 756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47-02
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培养合格的师资是职前教师教育的基本任务与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师资培养工作的重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要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特点,对比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特点
学科专业课程是反映教师教育“学术性”的课程,主要提供未来教师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帮助师范生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受教育体制差异的影响,学科专业课程在各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差异较大,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实行学分制,有大量的选修课程可供学生选择,有利于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第二,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注重相关学科的交叉设置,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第三,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教材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普通教育课程,包括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必修课程;二是学科专业课程,按照中小学开设的课程系列对口设置,所占总课时比重大;三是教育专业课程,主体课程是“老三门+教育实习”。
具体而言,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课程设置重“学术”轻“师范”,难以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受我国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师范院校独立设置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独立性较小。长期以来,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存在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轻视个人道德修养,重视共性发展、轻视个性培养,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师范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发展不足。第二,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偏低,难以体现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重不足10%,教育理论课程的学分和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之和不足10%,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使得师范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不明显。第三,教育专业课程类型单一,难以对师范生以后的教育实践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我国现行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的教育专业课程仍以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为主体,只是增加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书法等少量选修课程。课程内容繁杂陈旧,脱离了师范生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很难对师范生从教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第四,教育实践环节薄弱,难以形成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而我国的教师教育习惯上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教育实践仅有教育见实习,时间短且流于形式,导致师范生临床经验不足,缺少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及进行补救的机会,实践性知识不足。
三、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课程设置体现师范性,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调整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大部分的结构比例,使其分别为30%、45%和25%。拓宽普通教育课程,涵盖社会科学、语言与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四大领域;强化教育专业课程,增加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加强教学法课程,拓展教育技能课程;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精简课程内容,增加相关学科的知识,构建师范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有效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
2.提高教育专业课程比重,突出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针对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课程比重过低、学科门类少、学科间衔接性差、无法形成学科体系、缺乏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技能训练课程等弊端,笔者认为应大幅度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使其达到发达国家教育专业课程所占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总量的平均水平,即25%。教育专业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形式,其中基础理论性、技能性和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是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可定为必修课,其他列为选修课,突出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
3.丰富教育专业课程类型,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设置开放性课程,开阔师范生的视野;开设活动性课程,使师范生获得活动课程的直接经验,能够有效指导中小学生的活动;开发自课程,使师范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加强工具性课程,增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开发潜在课程,使师范生向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努力,更好地发挥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4.加强教育实践环节,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培养新型师资的新的切入口。要在综合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实习、社会实践四大领域,设置师范综合实践活动,并将其列入课程计划,使教育实践有序列地贯穿于师范生四年的学习中。将社会实践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实习等活动有机地结合,使师范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转化成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通过师范生在实践中的反思,形成专业领域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实践性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泽农,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贺玉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B/OL].http:///kns50/detail.aspx?filename=2007081156.nh&dbname=CMFD2007,2007-07-13.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建设发展;参与;研究评述
随着“单位制”向“街居制”的转变,社区的功能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城市和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随之相应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社区的发展速度远远将社区文化建设速度抛到后面,由于社区人们的生活品质离不开社区的文化建设。
一、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基本概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区文化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者们就开始对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的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与归纳,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概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基本概况。
(一)、研究方法:笔者者通过阅读32篇中文文献,大部分属于定性研究文章,仅有少数几篇属于定量研究文章。例如:殷小青[1](2008)以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新型社区受传统社区束缚等。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优化配置社区资源、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度,以及改革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问题。
斯琴高娃[2](2007)以新城区新华社区、铁路小区社区为例,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反应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社区、铁路小区社区的文化建设情况存在问题。主要表现有基础设施不健全、政府职能部门和基层部门之间职权明确、居民的社区意识与社区居民的参与较低等问题;之后给出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大力宣传提高社区居民与辖区单位的参与率、积极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和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等措施。
(二)、研究模式
一是针对社区文化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例如:夏峰华[3](2005)认为:单位制逐步变为社区制,不同职业背景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让社区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和精神需要,形成适应社区的特有文化氛围。刘娴晴[4](1999)的观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兼顾。应葵花[5](2007)则认为,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搞好社区文化产业、加强社区文化与制度化管理。周晨虹、马兆明[6](2006)认为从管理体制上进行完善。
二是典型社区经验介绍。董梁[7](2009)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拉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确立了拉萨城市社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建设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彭阳[8](2009)以“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概述了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和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岳麓区实际情况,并用相关理论方法进一步阐述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关系。
(三)、嵌入式研究,此类研究的作者主要是从自己研究或工作的领域角度分析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袁懿[9](2004)、麦欣[10](2009)、李国霞[11](2004)等学者提出的发展建议主要是以下几点:充分做好社区调研工作;建立社区分馆;因地制宜,开展读者服务活动。徐海波(2009)、[12]李明翠[13](2009)等学者认为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专业队伍优势,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网络技术等硬件优势。
王从江、赵立秋[14](2007)、郑文(2005)[15]等学者指出,互联网能有效地促进和改善社区文化沟通,同时他们也指出当前网络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消极的影响。
夏建中[16](2005)教授在《社区工作》一书中涉及到了社区教育这一内容,指出社区教育以培养和塑造有知识、有能力、以社区发展为己任的优秀公民为目标。高春凤[17](2009)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中认为在当前社区文化发展面临参与性低、设施缺乏等困难,社会工作介入可以帮助克服建设困境。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针对社区文化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
1、社区文化的界定
文军[18](2001)等人认为,广义社区是特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社区是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张凤玲[19](2007)在《社区管理》提出:广义社区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狭义社区指一定区域内聚居的人群的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黄立营、王光[20](2008)从广义和狭义相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社区文化。王燕[21](2010)认为社区文化包含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风貌、生活规范和社会团体组织等四项基本内容。刘鑫[22](2004)指是共同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存有相近的价值观念,认同意识的社会群体在物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因求知、求乐、求美、求安等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精神文化活动。
以上学者观点虽不相同但是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方面,例如:都是围绕社区文化的构成要素以及社区特征两个角度进行定义的,从文化的地域性、多元性、人文性和共享性等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说明。基于前人定义,笔者也简单的将社区文化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内的人们,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模式、公共道德等文化现象的集合。
2、社区文化的分类
(1)、社区文化的内容上分,唐浩和徐艳芳[23]认为可分为社区传统文化、社区公益文化、社区娱乐文化、社区个性文化。
a.社区传统文化社区
传统文化社区体现了不同传统的文化特点,具有居民文化意识、历史传承和行为习惯等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具有社区特色的民间艺术,社区传统形态的文化素质,和有社区文化建设产生的价值取向等。
b.社区公益文化
一般由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依托,为全社区成员服务的社会性文化活动,且具有群众性与非盈利性的特征。社区公益文化不仅能体现社区的综合实力和综合发展水平,而且是促进邻里交往和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基础。
c.社区娱乐文化
以娱乐场所为依托,带有盈利性特征。为社区成员的日常活动提供了多重选择,也是社区文化普遍性的基础部分,也成为社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同时对于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d.社区个性文化
通过居民生活的集合体,体现社区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社区文化的艺术水平上,由于社区居民的知识与专业结构是多样的所以社区个性形象特征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二)从社区文化的建设发展
张雪[24]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包括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而受到关注的。而且就目前来说,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要明显滞后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沈丽丽[25](2009)观点是用“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研究这一问题,张刚[3](2001)从建设新农村和提高农村软实力的角度研究。
1.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是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孙晓刚[26](2008)认为和谐的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表现出宣传、凝聚、教育、娱乐、调节功能。王燕[27](2010)则认为:1.“社区精神” 由社区文化营造,通过提高居民的精神境界,从而去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2.社区文化的提高有助于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是社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隋鹏[11](2009)的观点是:1.社区人口结构性变迁的需要; 2.城市化速度加快与管理任务加重的需要; 3.改善社区状况的需要;4.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5.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需要。陈颜[12]认为,城市社区文化不但是城市文明的载体而且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文明与城市文化发展重要标志,更是深化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2.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
鄂忠群[28](2010)认为:财政用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的数额应该增加。虽然近几年投资有所增加,但是还是远远不够。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社区文化的大发展。王光[29](2008)认为.传统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文化建设队伍不稳定等。孙娜[14]认为: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积极性社与参与性不高,这使得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有所下降。陈宇秦30(2008)则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只停留在一般的社区文艺活动层面,这种一般的文艺活动只在开始时具有吸引力。久而久之,人们对此会产生厌恶感,从而不愿参加。
三、总结与展望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对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都做了比较好的探索分析,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在做学术研究中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谨记切勿固步自封,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不断探索出一些有利的新兴因素,它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为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2、研究角度多,分析细致。目前虽然仍有学者做笼统的研究,但是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始分角度研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例如:从政府角度、高校角度、图书馆角度、网络角度等。大多研究细致,能够提出比较有意义的建议,能够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3、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意义、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发展建议。有的文章还会涉及到对问题可行性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较为全面。
笔者发现目前研究中,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的文章比例较大,定量研究的文章比例较小。
目前学者对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多为理论研究且成果现实利用价值不大。现有的研究往往泛泛而谈不够细化,没有将城市社区有系统的分类。
2、虽然研究关注到了一些新兴因素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但是研究尚不深入,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例如:网络因素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文章,对于新兴社区网上小区的研究少之又少。
3、重城市轻农村。目前关于社区研究的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社区。而对农村社区文化研究寥寥无几。而社区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是城市与农村文化建设缺一不可的。
4、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丰富,现有的研究中嵌入式研究较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丰富研究的多元化。(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殷小青:《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2008.09.
[2]斯琴高娃;《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
[3]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43-145
[4]刘娴睛:《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定位>。
[5]应葵花:《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探微》,《滁州学院学报》,2007.(3)。
[5]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6]董梁;《拉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大学学报,2009,(5)。
[7]彭阳《长沙市岳麓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3
[8]袁懿.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J].图书情报.2004(2):90
[9]麦欣.公共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J].继续教育研究.2004(6):93―95
[10]李国霞.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9,29(1):13―15.
[11]徐海波.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0):32―33
[12]李明翠.地方院校图书馆与现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3):70―72.
[13]王从江,赵立秋.互联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7(3):47―49.
[14]郑文.互联网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167―168.
[15]斯琴高娃;《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43-145
[16]刘娴睛:《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定位>。
[17]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8]董梁;《拉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大学学报,2009,(5)。
[19]彭阳《长沙市岳麓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3
[20]袁懿.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J].图书情报.2004(2):90
[21]麦欣.公共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J].继续教育研究.2004(6):93―95
[22]李国霞.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9,29(1):13―15.
[23]徐海波.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0):32―331.
[24]李明翠.地方院校图书馆与现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3):70―72.
[25]王从江,赵立秋.互联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7(3):47―49.
[26]郑文.互联网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167―168.
[27]沈丽丽:《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转型期乡村社区文化建设》。《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8]孙晓刚:《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南方论坛》,2008.(6)
[29]王燕: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207
[30]鄂忠群: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0,(3):48-49
关键词:城市;社区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110-01
一、社区音乐教育的内涵概述
所谓社区音乐教育,是由专业音乐家、音乐爱好者以及社区音乐团体针对社区的居民,利用社会公共设施开展的音乐教育活动,其教育内容包含音乐理论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以帮助社区人民受到音乐教育,提升人们的艺术品味,营造一种和谐舒适的社区文化环境。随着社区音乐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具有种特色的社区音乐教育形式,诸如民族舞蹈、扭秧歌、二胡、琵琶等艺术形式。然而,相比发达国家社区音乐教育我国城市社区音乐教育对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还较少,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宣传,帮助城市社区居民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作用,并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吸引民众参与到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中。
二、我国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城市社区音乐教育滞后
我国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各地区的城市社区发展,一方面城市的社区发展越来越重视规划性,诸如居民的选择、硬件设施的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规划,比如,很多社区在居民的选择上按照居民的基本特征进行划分,以便于整个社区的统一规划管理;另一方面,城市的社区音乐发展较为滞后,很多的城市社区将社区音乐教育作为社区文化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毫无规划可言。比如,在很多社区内,即使定期开展社区音乐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单一,而且没有针对社区居民的多样性,开展多层次教育,这就使得城市社区音乐教育工作严重滞后。
(二)社区音乐教育人才不足
城市社区教育的开展是以音乐人才为基础的,但是我国并没有针对社区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对于音乐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详细的解释社区音乐的内涵,对社区音乐教育的理论更是知之甚少,而且作为一个为社区认知度较低的社区音乐教育工作,也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选择留在社区音乐教育机构工作。加之,我国现阶段的社区音乐教育机构教师缺乏必要的劳动保证制度,难以留住一些音乐素质较高的人才。
三、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的未来发展
(一)高度重视城市社区音乐教育
要想促进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的质量,就必须要发挥国家的推动作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社区中开展音乐教育实验工作,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工作目标,在每个实验社区建立完善的教育教育管理体制,形成健全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通过开展多层次的音乐教育活动,满足不同社区居民的音乐学习需要。比如,政府可以按照不同社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社区音乐教育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音乐教育,提高社区音乐教育的成效。在现代中国城市社区的划分都是按照、线、面来划分,比如,北京的回龙观社区,在这个社区中集中生活着几十万的居民,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外来人口也较多,社区音乐教育可以成为当地人们精神上的连接点,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是开展难度相对较大,社区工作者应该注意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音乐教育活动;相比回龙观社区,东城区东华门街道的社区居民大都是彼此认识,社区管理容易,大都有一些专门的社区活动场所开展社区文化教育,社区工作者就可以在了解社区居民的喜好基础上开展音乐教育。
(二)建设高素质的社区音乐教育人才
社区音乐教育离不开大量专业的社区音乐人才,针对现阶段我国社区音乐教育人才欠缺的问题,相关高校必须开展与社区音乐教育相关的专业课程,并逐步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比如,在美国,社区音乐教育工作者大都是一些音乐教育经验丰富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而且要通过社区音乐教育方面的相关考核,这种专业限制使得美国的社区音乐教育工作者质量相对较高,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的开展更加受社区居民欢庆。为此,我国城市社区音乐教育应该借鉴美国这一社区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性的音乐文化教育人才。与此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城市居民认识到社区音乐教育对促进社区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社会各界对社区音乐教育的认可度,进而充分发挥社区音乐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城市社区音乐教育的起步相对较晚,理论基础薄弱,加之缺乏政府部门的经济支持,社区音乐教育团体的发展极为缓慢,社区音乐教育活动的质量不高,民众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此外,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是城市居民的人口素质依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就使得现阶段完善我国城市社区音乐教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白娟.浅析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J].黄河之声. 2011(04).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社区 障碍 对策
城市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是当今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让农民工融入城市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建设内容。民政部出台的这一政策反映了政府对于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
一、政策的内容
《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指出,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它充分借鉴了社区融合领域的国际经验,深入总结各地社区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提出了当前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工作的五项任务:
一是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的农民工服务管理平台。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整合延伸到社区的人口、就业、社保、民政、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法律服务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将农民工服务管理纳入其中。二是落实政策扎实做好农民工社区就业服务工作。三是切实保障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的权利。在本社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满一年以上、符合《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参加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四是健全覆盖农民工的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将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劳动就业、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优抚救济等社区服务项目逐步向农民工覆盖。五是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
二、政策的特点
从已公开的《意见》,还有相关报道资料来看,许多内容都还是属于方向性、指导性意见,并没有相关的更为详细和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样的特点最容易造成政策不能落到实处,责任主体和分工不明确。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我认为,这些政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标准难以判定。政策的内容中提到要全面融入,包含了就业、社保、民政、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方面。但是在每一个方面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融入了城市社区没有具体的标准来界定。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融入可以通过收入这一标准来衡量,而心理和情感上的融入却无法用标准来衡量。经济、社会和心理这三个层次又是依次递进又相互关联的关系。做到完完全全的融入,实属不易。
二是政策内容全面广泛,但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加以概括的,责任主体不太明确,同时缺少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和监督机构。提出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的农民工服务管理平台,做到全方位的融入,这一前提是农民工所在的社区的管理是非常到位的,社会保障相关体系比较完善才能做到。只有社区这一个责任主体,势力太单薄。同时社区这一载体行为做的好不好,规范与否,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来监督。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一些规章制度也未出台,没有可以依据的相关制度保障,许多社区的做法可能都还在尝试中,最终的效果也需要实践去检验。
三、政策实施的困难
让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长期的努力。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希望,但是也应看到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表现在:
1、户籍制度尚未解。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社会成员的教育权利、就业机会以及社会保障等都与户籍制度相挂钩。单单是这个户籍制度就非常棘手,农民工在融入到当地社区中遭遇到的排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大多数的农民工虽然长期在城市工作,但户籍仍保留在农村,因此许多社会保障项目由于身份的差别而将他们拒之门外,却由于没有在城镇落户不能享受国家有关医疗保险、单位福利等待遇,因此仍被屏蔽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即便是农民工想把户口签到城市,也会遭遇许多难题,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在城市买户口”,如果工作上没有要求签户口,城市里也没有什么直系亲属,想要在城市里落户就非常困难了。
2、城市社区居民能否真心接纳和尊重农民工。
城市管理者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对农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他们会担心农民工进城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劳动力供求矛盾加剧、卫生状况脏乱差、社会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某些管理者将城市中目前存在的失业率、犯罪率和工伤事故率较高等社会问题归咎于农民工。进而产生对农民工的抱怨、排斥和歧视。现在政府正努力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这一问题,那么城市社区管理者,居民能否从心底里真正的接受和尊重他们呢?怎样才能化解和消除一些歧视和偏见问题,做到完全接纳,也是一个难点。
3、农民工的流动性增加了社区管理的成本。
以社区作为载体,让农民工融入城市,还存在着在社区管理的问题。考虑到农民工的流动性这一点,就能够看到社区管理的成本必然会增加。虽然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经历不断地给他们带来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变化,但他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观念却根深蒂固,与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市民相比,进城农民工普遍十分重视和怀念故土,其进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见世面和学技术,通过打工积累一定资金后最终要回到家乡去成家立业、谋求发展,愿意且能留在城市的只是少数。这种流动性再加上工作更换的流动性,给社区管理带来不便。如果更换了工作,所属社区不一,这可能会造成重复管理,并且在当今各项保障项目与措施在统筹层次不一的环境下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四、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
在城市,农民工主要从事的是“脏、重、累.险”等本地人不愿干的职业,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差,劳动安全卫生问题突出,职业病危害非常严重。农民工由于文化技能相对较低,社会资本少,更容易出现失业,生存困境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长期在城市工作,在出现了类似一系列问题时,他们不愿意回到家乡去寻求亲戚朋友的帮助,而是坚守在城市里靠自己渡过这些难关。农民工的社会救助显得十分重要,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农民工既无法从城市也无法从农村享受到社会救助。
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努力建立保障农民工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是保障项目有效实施的法律保障。《社会保障法》从根本上确定了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规范农民工的社会救助需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其次还需要营造维护农民工社会救助权益的氛围。农民工的社会弱势地位决定了其权益保护单靠自身力量是难以维护的,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解决,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利用组织的力量及时发现农民工社会救助的需要,雇主也应遵守《最低工资制度》,保证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二)提高自身竞争力
说到底,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靠自己争取。事实证明,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是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和自身能力也是紧密相连的。目前,农民工融入城市进程之所以比较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工的整体教育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不高而造成的。没有竞争力就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就业空间小,使得他们难以真正过上城市社区居民的生活。
只有通过教育、实践经验投资获得的资本才能随着积累不断升值。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各种新技术,新的交流方式能够使他们更容易融入城市社区,得到市民认同。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之下,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应对自如,才能拥有立足之地,这不仅仅是个人的生存法则,也是这一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点。
(三)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让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我认为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是巨大的。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非营利组织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在展开社会救助的时候,非营利组织既可以向被救助的农民工宣传政府的救助政策,也可以向社区反映农民工群体的需求和心声,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帮助城市社区管理者和农民工群体良好沟通,增进理解和相互支持,有利于和谐共处和稳定。在文化方面,非营利组织的形式多样,能够在社区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增进社区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同时也有相关技能知识培训的服务,也可以提高农民工的自身素质,增强本领。现在,一些非营利组织里建立了免费的司法援助、医疗援助、教育援助等方面的农民工救助项目,帮助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工提供申诉渠道和法律援助等等,这都非常有利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强,筹资广泛、服务灵活,对于进城农民工来说,能够带来慈善性的关怀和福利,也能够帮助他们争取参与权利,使他们体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最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稳定团结。
五、结束语
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融入社区,路还很长很长。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出台的政策文件;需要每一个城里人发自内心的接纳和尊重他们;需要每一个农民工朋友摒弃心底的自卑,积极主动的参与城市建设、参与社区事务。现在,“路线图”已经绘好,接下来的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在实现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道路上,农民工只希望得到切实的改变。每一点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小改善,都会让人心中充满喜悦。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OL].人民网.北京,2012.
[2]张利军.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6(6).
[3]于春荣,孙玉国.农民工融人城市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4]刘海清,麻智辉.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J].理论导报, 2008.
[5]罗兴奇.农民工社会性排斥问题探析--基于社区融合的视角[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
[6]高慧.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J].社会观察,2005(9).
[关键词]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B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4-0011-02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宗教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宗教兴起,既有诸多客观因素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城市社区宗教兴起的原因
1.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分工的细化,使社会分离和人产生孤独寂寞感。首先,复杂的社会分工,使生产单元细化,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不同实际上已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障碍。其次,现代社会的工业化、科技革命和城市化对传统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社会日趋高度制度化。这种社会的高度制度化也严重地削弱了介于个人、家庭和社会之间传统的“媒介关系”,即介于邻里、亲戚和教会等非行政化的环境。这种“媒介关系”的削弱导致家庭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日益孤立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第三,住房单元化,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使人更加孤独。交流的困难,精神生活的空虚,生活的隔绝,人们除了忍受孤独寂寞以外到宗教中去寻找安慰也就成其为必然。
2.生活快节奏,社会竞争激烈,使人经常感到身心疲惫和紧张,为缓解身心疲惫和紧张而追求心灵安静。首先,现代大机器生产要求整个社会的节奏适应于它的运转,形成一种非强制性的强制劳动。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往往难以承受这种机械模式,由此导致失眠、精神衰弱等病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虽说生活富足,但同时精神生活却变得越来越艰难。其次,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也使社会竞争明显加剧。竞争激烈的城市生活,使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经济及个人现实面前,产生迷惑、不安和孤独。第三,教育的技术化与终身化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劳动时间花在掌握一种最实用的技术上,而关乎人类整体生活原则的价值、意义等却越来越不受重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显著的就业压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用于交往的时间显著减少,而其放松程度也相应减弱。宗教的精神信仰和心灵慰藉则成为其中一些人的现实选择。
3.贫富差距拉大、强烈的物质刺激,导致人们心理失衡。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贫富差距也在拉大。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对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导致人们心理失衡。其次,一方面新的社会组合方式、新的娱乐消遣方式使人适应新境遇的能力带有严重的滞后性,给人的心理带来巨大的震荡。另一方面,在巨大的物质刺激面前,人们陶醉于感官的刺激之中,整个现代文化在推崇本能的直接刺激的过程中被彻底庸俗化了。当感官在经历重复性刺激后变得日益麻木和迟钝时失落感就悄然而至,有的人更以吸毒、酗酒等极端方式来加强刺激,但仍无法摆脱难以名状的空虚与寂寞。宗教团体之所以使成千上万聪明而有成就的人入迷,其秘密就在于为精神空虚生活寂寞的人,提供集体生活的温暖和他们迫切需要的生活秩序及所谓的生活意义。
4.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联系方式的简便快捷,使人们产生日益增长的依赖与疏外感。首先,信息化有效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便利了远距离信息的交换,节省了人们相互联系的时间。但也使人际交往日益缺乏一种面对面的氛围,妨碍着人们的情感交流。同时在信息化社会里,人们选择的多样性却导致了无法作出选择。在这种飘荡的状态中,人们总是希望依赖于某种力量来加强内心的确定性,或借助于占卜、算卦来决定行动的方向,或干脆依赖于某个似乎具有超强意志的人来摆脱自己的责任。现代宗教中普遍存在的专制主义和权威主义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第三,工业文明对于自由劳动力的需要和市场化倾向,使整个文明以自由主义作为其基本特征,这就使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极度泛滥。社会分离造成的孤独寂寞感给宗教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心理基础,宗教组织常常利用其特殊的组织方式来满足人们的这种归属感。
(二)城市社区宗教的特点
1.城市社区宗教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功能。城市社区宗教的社会影响力,首先,表现在宗教信徒人数不断增加。这其中既有城市信徒人数的自然增长,也有外来人口中信徒的加入和乡村信徒身份的转变而带来的城市信徒的自然增长。其次,我国宗教正处于“活跃期”,城市宗教也不例外。开设并修复更多的活动场所,社会对各类宗教的态度比以前更宽容,社会上宗教书刊越来越多,反映宗教内容的文学作品日益突出,新闻媒介中的宗教信息也相当客观,旅游文化中的宗教成分日趋浓重。城市社区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正功能上。如不少宗教教义中宣扬“济世利他”等思想,教规主张孝敬父母,提倡泛爱等,同社会主义所提倡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
2.城市社区宗教信徒有较高的总体素质。首先,一些宗教信徒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信仰理解。表现为许多城市居民在信仰上着重于探求人生的真谛,不少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且不缺乏物质生活基础的人士,到宗教领域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再生力量。其次,城市宗教礼仪素质也较高。主要表现为信徒沟通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表达方式更加规范化,并严格遵守各教规定的程序模式。第三,宗教的各种组织、院校、研究机构等多数设在城市,内部有比较完备的组织机构,起着某种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城市宗教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城市社区宗教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辐射面广。
二、加强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路径
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如何面对新的问题,研究新措施,采取新对策,切实解决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是宗教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值得重视和思考的大问题。
(一)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和宗教道德建设,是加强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前提条件
1.要加强宗教工作部门和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要经常分析本地区宗教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切实解决宗教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各级党委、政府要舍得花本钱、下力气,抓好宗教政策法规的普法宣传。第三,要加强宗教政策法规的培训工作,使基层宗教干部不但提高认识,而且也要增强驾驭宗教工作的能力。第四,宣传、文化、科技、教育等部门要加强无神论的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全社会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淡化乃至消除宗教的负面影响。
2.要抓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抓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包括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宗教学识和宗教修养。重视加强宗教团体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团结、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徒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始终不渝地抓好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的培训和使用,加强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工作。
3.要依照中央统战部宗教界代表人士“百千万工程”培养计划,制订城市社区中长期宗教界人士培养使用规划,通过考察考核,建立数量充裕、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宗教界后备人士人才库,定期补充调整,做好人才贮备。
4.以团结和睦为目的,加强宗教道德建设。首先,要挖掘宗教道德,要在宗教道德中寻找基本的有益因素。其次,要改造宗教道德。一方面要把不合时宜的因素抛弃,另一方面要把新的时代精神吸收进来。在吸收新的时代精神过程之中,特别要注意强化宗教信徒的三种情感;一是要强化宗教信徒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是要强化宗教信徒的文化认同情感;三是要强化宗教信徒的利人律己情感。第三,要鼓励信徒回报社会。
(二)不断提高科学管理宗教事务水平,是加强城市宗教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把握宗教发展的规律性,按照宗教规律去做好宗教工作,树立科学管理的意识,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管理宗教事务,既要依法管理,更要科学管理。二是要正确处理好管理宗教事务和不干涉宗教团体内部事务的关系,做到既敢于管理,又善于管理,但决不干涉宗教组织的内部事务和正常的宗教活动。三是要正确处理因宗教问题引发的事端,依法抵御境外势力的渗透。四是要将依法管理与教育引导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引导于依法管理之中。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宗教界人士的实际困难,是加强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有效途径
1.要认真探索总结,努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动态调研机制,定期分析宗教界人士的思想态势,掌握思想倾向和苗头性问题,因势利导,抓好正面教育。
2.要着眼宗教和顺,逐步研究解决宗教界人士的实际困难。要充分发挥宗教协调小组作用,对当前城市社区宗教界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进行集中会诊,争取有重点、有选择、分批次地研究解决房产纠纷、医疗保险、养老保障等实际问题。同时,对一些长期和我们合作共事的老宗教界人士,要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多加关心,为城市宗教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发挥宗教团体的自身作用。
(四)全面落实宗教工作负责制,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组织网络,是加强城市社区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