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政务的方式

电子政务的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政务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政务的方式

电子政务的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中小企业,一站服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整合,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跨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博士)在信息时代,电子政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迫切需要发展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服务是一个复杂系统,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用户、服务内容、服务过程、信息源。

1、电子政务与地方中小企业的双向沟通模式:电子政务的核心是将传统的政府办公模式转变为政府办公的信息化,通过政府与企业、社会公众关系链接方式的变化实现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的变化,提高企业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电子政务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电子政务的双方渠道的畅通与否的影响。以中小企业对于电子政务供求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的实施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2.双向沟通模式的技术层面(图1):

双向沟通的模式技术支持层面:要求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完整的“一站、两网、四库”。即政府的门户网站;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以及人口基础信息库、企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撑层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到电子政务的发展。

2.1政务内网的建设优于政务外网的建设。从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来看,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我国信息化的过程要求“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的发展”政务内网的建设是政府信息化的关键,所以从发展历程来看,政务内网的建设先于政务外网。

门户网站是政务内网的一部分,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我们可以搜索到各种类型的门户网站,其显示的服务类型和服务功能比较齐全,而政务外网尤其是企业网站的建立落后于政务内网,以中国中小企业河北网为例,通过门户网站搜索到中小企业中随机抽取的103企业中,大多数中小企业无独立的网站,采用通用网站的有59家占到总数的57%,而拥有并在通用网址上电子邮箱的企业仅有25家,占总数的不足25%。

2.2中小企业的门户网站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不协调

以河北省旅游网作为门户网站来研究其对于河北省的中小旅游企业的服务内容和功能,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分析河北旅游网作为河北省旅游企业的门户网站之一,设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齐全,从信息的提供到企业与旅游行政部门的网络业务处理,几乎囊括了旅游企业简单服务到网络办公的详细流程。但是双向沟通的效果不明显,以导游年审培训和考核为例,企业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完成一部分的业务,例如培训指示下载,培训试题的上传,但是磁卡的办理任需要旅游行政部门和企业面对面的业务流程。在其提供的服务项目中,有些项目无实际服务内容,如旅游统计。

2.3门户网站信息库信息简单,不能满足双向沟通的需求

信息库的建设和完善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要求。政府和企业的双向沟通能否顺利进行对于信息库的技术要求严格,在电子政府必备的“四库”中,人口基础信息库和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建设得比较完善,并得到及时的更新、企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在许多门户网站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政府建立门户网站处于全面性的考虑,涉及的内容和服务项目齐全,但是支撑该服务项目的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影响到政务的具体实施。以河北旅游网的旅行社信息库为例,该信息库包含的205家旅行社中,81%的旅行社打开链接显示无任何内容19%的旅行社仅有简单的内容介绍,可以搜寻到联系方式的更是寥寥无几。

3.政府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政务服务功能特征

3.1从服务内容来看,中小企业以获取静态信息为主。静态信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传统的政务流程相比其优势表现在:(1)改变了原有的市场范围,引起供求市场的变化。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将市场拓展到国际范围。(2)为中小企业节约成本,

3.2双向互动的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沟通;从服务的类型看,政务信息平台的主要服务类型表现为三种形式:事务服务形式,如网上税收、网上银行;信息服务,如行业数据库查询检索、带有咨询性质的附加服务、网上贸易、网上订票等;功能服务,如网络教育、网上政府采购。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以河北旅游网为例,分析其面向中小企业的事务服务,没有提供用于企业交易环节的网上银行和网上税收的服务项目,也即企业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存在着信息供给无法使用或者供给与需求不协调的情况。例如,关于行业查询的服务,通过该项查询并不能找到企业和政府所需要的信息。

电子政务的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电子政务 决策支持 设计与实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物联网、云技术给我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信息化产业下的各种产物。我国政府系统已完成从传统办公模式到信息化电子办公的过渡,从中央到地方的绝大部分政府事务性工作都能通过电子信息平台来完成,提升了政府的办公效率。而且,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也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公示,促进各地方政府更加高效的为人民服务。电子政务良性发展给我国政府及人民都带来了极大便利,但现阶段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大部分仍停留在办公自动化、流程网络化,通过整合大量数据进行辅助决策的系统还处于萌芽状态。

1 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管理信息系统演变而来,它是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决策方案的工具。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集合了管理学、统计学以及社会学等理论学科的精髓,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辅助政府管理者进行某项方案的决策。它的设计结构包含信息整合、运作模型设计、知识与信息处理等主要部分,在重点环节的操作下,共同完成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在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运作下,提升政府的决策力度。

1.1 信息整合

信息整合过程是将传统的政府信息进行归拢,以便于进一步实现政务决策。信息整合环节包含了信息的收集与信息的分类两个部分,这是对有效信息进行梳理的首要步骤。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从计算机软件支持的角度分析,知识与信息的整合大多采用概念――事实――规则3级层次的指示构造体系。无论是数据“前提”还是“结论”都可以称其为事实,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达就是将“规则”(Rule)与事实(Fact)利用关系库中的数据联系起来,从而构造成为决策系统的索引,以便形成重要结论,以供政府办公参考。数据信息的整合是各种数据及资料文件的统筹,它是进行电子决策系统管理的第一步。它的数据源于政府的内部及外部,所涉及的范围极广,便于在后期实施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加精准的调用数据并完成有效决策。从实质内容来看,数据信息整合过程承载着数据存储与数据调用的两项基本职能,它能够将分布在政府网络以及社会中企业网络等各种平台数据集合起来,并从中筛选出有利于决策结果产生的有效数据,起到重要的数据管理作用。

1.2 运作模型设计

通过数据仓库的数据管理环节对有效信息的过滤过程之后,就进入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运作环节。它集财务管理、运筹管理、统计管理为一身的综合管理模型,经过决策系统运作阶段的分析,进而得出不同类型的政务决策内容。在针对运作模型设计的过程中,可按照不同结果类型进行分渠道设计与操作。具体可以分为战略型、策略型与实践运营型几种。战略型模式可以通过分析筛选后的有效数据,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从而形成一套成型的战略方案,提供给政府工作人员做以参考。其他几种模式的运作,基本上与战略型的设计要点相一致,都是针对不同的运作目标,采取的不同运作轨迹,而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生成的结果。通过研究不同模型的运作规律,能够准确把握决策结果的判断方向。设计系统模型是了解与探索客观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整套环节的模拟搭建,将预知到的决策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分析,从而避免政府行为发生失误。

1.3 知识与信息处理

知识与信息处理的过程是采取联机分析处理(OLAP)通过聚类的大数据后,通过关联分析、时序模式、聚类、分类、偏差检测和预测等手段进行融合,其过程涉及逻辑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它将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最终生成政府决策方案。这个环节是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中的重中之重,其内部细节也是最为精密化。通过对知识与信息处理各项环节的设计与实现,使得整套模型系统的功能更加高级,令决策方案更为准确,贴近实际的政府决策结果。汇总数据较之前数据仓库中提炼的数据更为精准,而且经过一些列的运作与处理,令电子政务系统完成的智能化、科学化的政府决策成为可能。

2 地方电子政务决策系统的局限性及其实施状况

近几年来,通过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的搭建与实施,我国地方政府的政务管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有了普遍提升。特别是地方的公安电子政务系统、地方公路管理系统、消防电子政务系统及司法政务系统等平台的完善,为当地政府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地方的民众普遍反映良好。但同时,地方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线主管部门建立政务信息库的同时似乎又面临着互相隔绝的境况,如何能将各地方政府信息做以有效整合成为制约系统发展的瓶颈。

2.1 地方电子政务决策系统需要逐步加强细节管理

地方电子政务决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细节疏漏,很多公务人员在处理事务性工作时都会碰到非人为的系统故障,致使工作出现延误或失误。即便如此,地方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意义深远,不仅拉近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提升我国政府在国内外社会媒体舆论中的公信力度。

2.2 地方电子政务决策系统存在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系统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进行决策与管理的重要依托。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剧了政务电子化的发展进度。建立电子政府,是目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政务发展的时代趋势。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发展之初,其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有瓶颈,但随着整体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升级,很多问题都能得到合理化的解决。在网络时代的进一步推进下,以及全球一体化格局的铺开,我国各地方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将更为完善,其决策力度与政府工作效率将有着实质性的改变。

3 结束语

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内容。我国地方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的搭建,能够实现政府科学化、高效化办公的职能。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融入,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与决策力,使政务决策各项环节更加透明化、智能化,为人们提供多元化、便捷的服务支持,且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国内各地方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完善不仅给政府决策过程减轻了工作负担,而且给我国社会个层面的普通老百姓带来了福利。

参考文献

[1]周亮.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中数据仓库的研究与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10(06):166-167.

[2]林培龙,刘柏嵩.基于SOA的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06):124-125.

[3]何勇,沙宗尧.基于智能对象的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10,11(07):134-135.

[4]李京,孙颖博.模型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12(06):103-104.

[5]谢坤武.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09):147-148.

电子政务的方式范文第3篇

    20世纪政府管理领域的重要突破是电子政务的崛起,它将深刻影响着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电子政务的发展,重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基础建设、法律法规基础建设等。电子政务向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提出挑战,要求政府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韩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时间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相比,已经大大落后,但短短几年的时间,韩国电子政务创造了巨大的成就,韩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令全世界瞩目。中国在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排名中位居第七十八名,而2011年中国在世界的经济排名位居第二名,中国的电子政务排名远远低于中国的经济排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理应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因此,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电子政务的出现为全世界带来巨大的改变。电子政务的实施改变了行政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处理手段,客服了各种阻碍,加强了部门协作,简化了政府运作程序和办事流程,提高了政府管理能力,在整体上提高了公共行政绩效;电子政务降低了公共行政成本,主要表现在降低了一般公务处理的成本、减少了政府组织的机构和人员费用开支;电子政务重新确定政府的管理方式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提高了政府的监管能力,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无论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还是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都迫切需要电子政务的强有力支撑。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一直全力推进国家IT经济,政府把“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旨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在电子政务方面,韩国在历届国家总统的大力支持下,了多个电子政务建设计划,电子政务相关部门通过对电子政务有效的规划和实施,以重视公众的参与和强化应用成效为特点,韩国电子政务一跃成为了全球电子政务的领头者。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自1999年开始得到重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和"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开始的标志。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发展,电子政务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我国电子政务的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存在严重不足。虽然国家针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了 “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各地方也有相应规划,但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还有待提高,实施规划的力度也有待加强。其次,电子政务缺乏工作层面的协调。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无论是网络基础建设、业务协同,还是收集信息、利用信息,都需要在一系列问题上,及时进行工作层面的协调,才能顺利地推进,而我国目前的整体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再次,电子政务的整体效率有待提高。电子政务应该通过统筹规划与协调,减少重复浪费,提高使用效率,并且通过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使原本在一个部门利用的系统,可以在多个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定位不清,公务人员的认识不到位,仍把管理放在首位,把服务放在次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暴露的这些问题,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首先,其阻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公众不能感受到电子政务在生活中给他们带来的便利,缺失了对电子政务的兴趣,这样导致电子政务缺少进行各项改革和建设的动力,从而阻碍了电子政务向前发展;其次,其阻碍了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教育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政府只能依靠电子政务手段,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网络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公众的知识获取程度;再次,其阻碍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公众生活、学习的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而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观念和习惯没有接受,就很难对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就会阻碍其发展,从而阻碍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电子政务基本理论

电子政务的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优点;对策;问题

伴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趋势愈演愈烈,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掌握和支配信息的能力成为制约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本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培育之下,历经几十载发展,目前已初见成效,并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一、开展电子政务的优点

1.推动职能转变。电子政务的实现离不开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且有赖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及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也是改变行政流程的一场革命。它意味着办公要突破传统的理念、职能及控制、运作模式,促进管理职能的转变,打破“金字塔”式的层层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打通机构、部门之间以及与公众之间的沟通障碍,改变传统、落后的办公、办文方式。电子政务不仅是对外行政和内部管理的电子化,更重要的是借助电脑和网络,实现可公开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动态更新,使得公众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与服务。

2.提高工作成效。电子政务系统通过公务电子化,公开办公流程,公众通过网络快捷方便、及时准确地了解相关单位的机构组成、职能、办事规则、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其他重要信息,使公众及其个人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获得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成效和公众的满意度。

3.实现资源共享。发展电子政务,可以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的本系统连接在一起,使信息、知识、人力及创新的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真正实现共享,提高包括信息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4.降低办公成本。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政府部门之间跨部门或跨地区的电子作业、公务活动的连线办公,使用电子邮递、电子公文处理等,都可以大大减少办公费用和公文处理费用,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减少相应的开支,降低管理成本。

5.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在传统的公务中,由于公众不能随时随地了解单位的办事程序和有关政策,常常“跑断腿”;单位工作人员为了应付公众不断重复提出的问题,常常“磨破嘴”,甚至由于政务不公开而产生腐败。电子政务规范办事流程,公开办事规则,同时,对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监督,杜绝滋生腐败的“暗箱操作”,有利于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

6.加快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电子政务运用网络技术在“官”与“民”之间架起一座电子桥梁,给公民广泛参与政治提供了可能性,提供了真实、公开的信息环境,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民主化进程,参与政务管理和对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制度保证,从而大大提高了公众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在网上公布重大决定,开展决策讨论,听取公众意见,这既体现了民主,也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1.加快政府转型

为了适应移动电子政务给组织变革带来的挑战,政府的组织结构应该对环境影响做出合理的调整,加快政府转型是必要的策略之一。传统的电子政务决定了当前的组织结构偏向层级化,且由于人工化的影响,组织结构相对臃肿,分工也并不十分明确。但移动电子政务的引入,就迫使了政府精简组织结构,在相对自动化的工作环境中要求组织人员分工明确并且要提高其原有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2.加强信息资源整合

通过相关,尤其是部门间既懂得技术又懂得政务的政府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协调,以加强政务信息的处理加工,提高市场化信息开发量,特别是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最终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快速交换和共享,以便为公众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同时,也需要各移动运营商的配合,在建设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过程中,要重视移动电子政务系统与传统电子政务系统的互通兼容性建设,做到所建系统能够充分调用传统电子政务系统资源,让使用传统电子政务资源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3.落实标准化工作

相关标准工作组织和安全组织之间要加强协调合作,同绕移动电子政务的应用发展需求,对移动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设施、系统应用、政务接入、基础数据处理、业务流程没计、信息安全管理、服务要求等加强统一规范,还应积极推进全国移动电子政务标准化和安全化工作,使所创建的移动电子政务系统能够顺利使用。

4.优化评价机制

在应用移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而评价移动电子政务不应仅仅是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而应让民众多加参与,让用户给现存系统提出建议,并从中选出合理的建议,由相关部门和民众共同讨论后,提出合理解决放案,不断改善移动电子政务的系统,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政府与民众的双向信息反馈。

5.完善法律法规

鉴于我国的移动电子政务发展迟于国外的先进国家,在法律法规方面应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外相关先进经验来完善本过法律。法律法规应该对民众、工作人员、部门领导的各种事物行为都有明确的规定,切实做到移动电子政务全面的推行能够有法可依。

三、电子政务开展中的两个问题

1.电子政务一体化即业务关联性较强的政府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一体化。标准不统一、管理流程不畅通等,是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中的老问题,如今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依然存在。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复杂,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并将给未来全国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构成极大障碍。

电子政务的方式范文第5篇

    电子政务是相对于电子商务而提出的新概念,国外称为电子政府(EG,Electronic Government),其核心内容是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因此,电子政府又称为虚拟政府。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突出问题就是电子与政府的业务工作缺乏有机的联系。例如有的政府网站内容非常有限,一般只有概况、单位简介、招商引资信息等一类信息,或者只有简单的公文内容,而很多数据库并没有在网上公布,从而形成数字孤岛,造成资源共享困难;有的政府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或者信息不能定时,2003年还在看2000年的网页;大部分网站没有内容检索,网站交互性不够强,更谈不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播视频、音频信息;一些政府网站尚处于“形象工程”阶段,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政府职能”的网上实现仍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些单位大量的办公电脑的应用只限于打字,网络的应用只限于浏览消遣,与办公流程实际业务脱节。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症结是在电子政务的观念上存在误区,即认为有了电子办公的设备就可以实现电子政务。其实无论是办公自动化还是政府上网,都是政府业务工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离开了业务部门的参与,也就无所谓“电子政务”了,因此,必须将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的业务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将政府部门的业务工作流程制度化,才能达到计算机化、网络化的要求。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包括本机关内部,也包括其它机关、团体、企业和社会公众,这在实质上是政府管理领域里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

    另一个症结就是数字鸿沟。尽管目前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计算机操作使用的熟练程度和网络的实际运用水平还很低。对计算机的生疏感和神秘感导致对计算机的排斥感,在不少领导者和政务工作人员中存在,在思想上就产生了数字鸿沟。由于观念上的误区和数字鸿沟,我们不知道怎样来建立电子政务的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知道怎样来建立新型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知道怎样将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的业务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同样是由于观念上的误区和数字鸿沟,造成政府网站内容不规范、信息更新不及时和数字孤岛,影响人们对“政府上网”的信心。因此,通过学习培训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和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电子政务队伍,是电子政务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电子政务的推行是一个行政观念改变的过程

    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以及电子政务对政府改革的巨大作用等内容有正确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电子政务观念。

    首先是政务观念的改变。要使电子政务得以顺利成功的推行,必须提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树立电子政务的正确观念。首要问题是对领导者和公务人员要树立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活动的需要的正确观念,充分认识实施电子政务的必然性,正确地理解电子政务对于提高政务管理效益的重要意义,明确其追求显著的管理效益是重要目标。电子政务的管理效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加强政府内部管理,获得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减少人员开支,基本实现无纸办公等效益;二是通过政府监管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化则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

    其次,必须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结果不仅是完成一项IT工程,而是改革旧的管理模式。开拓一项需要长期运行的新型管理流程。政府网站的建设成果不是仅仅做出了若干网页,而是开始了一项以网站为重要纽带的服务流程;它需要持续地更新、维护与改进,永不停息;网上审批同样也不是一件可交付竣工的工程,而是开始了一种新的行政服务方式,人们要以这种新的服务方式一直做下去,并将在服务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政务流程,直到有更先进的服务方式替换旧的流程为止;如此等等,完全不同于一座楼、一座桥,建成后就可以交付竣工,任由别人去使用。电子政务突破了静态模式的限制,其生命力在于动态的政务创新,是以不断开发和完善新的行政服务流程来体现的。电子政务是否成功要通过社会实际运用的检验,因此在电子政务实施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使社会各界都来支持电子政务,共同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是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利用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加强政府的管理,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效率、科学决策、改进和完善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系统工程,会带来权力机构、行政管理方式、官员思维方式甚至官员人数等方面的变化,带来部门利益的重新调整,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作出不同的要求。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是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是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政府的管理职能将有根本的转变。只有这个转变过程完成了,才能说电子政务得以实施了。

电子政务的实施是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学习更新过程

    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和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填平数字鸿沟,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基础。

    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来说,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处理办公政务是最起码的要求,把计算机应知应会(即知识和能力)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必要内容是理所当然的。应该看到,目前我们政府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整体水平不高,有的甚至只限于玩电脑游戏。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电子政务犹如文字水平对于文书写作一样重要,只有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了,电子政务才有发展的前提条件。填平了数字鸿沟,信息孤岛才可以被逐步征服。计算机网络犹如高速公路,计算机犹如汽车,公务员犹如驾驶员,电子政务犹如货物,没有熟练的驾驶技术,汽车是跑不快的,高速公路就体现不出价值。毫无疑问,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是电子政务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也就是当前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培训的重点是应用,对于接受培训的人来说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者和使用者,只需要学习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知识和操作能力,而没有必要去深究系统是如何构造和设计的。就象学习汽车驾驶一样,学习者并不需要去深究汽车的设计制造原理,但是必须熟练掌握驾驶技术和交通规则。

    政府工作人员或公务员计算机运用知识和能力即“应知应会”包括四大部分:

    1、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系统的维护,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电子文档的建立、编辑、考贝、删除以及压缩解压,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处理,计算机相关外围设备(打印机、扫描仪、其他电子设备的连接等)的使用;

    2、网络应用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网址和域名、通讯协议,网页的浏览与编辑,网络(下转第64页)(上接第57页)信息的查询、获取与,文件的下载与上传,用户登录、口令、电子签名,电子邮件的使用、保存和处理;

    3、病毒防范和安全保密。包括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的使用维护以及对计算机病毒概念及其危害的认识,信息保密的法律法规;

    4、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使用和政务流程规则。

    这四部分知识和能力是电子政务的操作技术基础,是从事电子政务实际工作的公务员所必须掌握的“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