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运维工程

网络运维工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运维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运维工程

网络运维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RTK(实时动态定位) 基准站 定位技术

在工程测量中,不管是陆地还是水运工程,RTK定位技术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它的应用受到很多的限制,往往使原始数据出现系统误差,定位成果的可靠性随距离增大而下降。近年来RTK-GPS技术又有了新的进展,这就是建立在常规RTK和差分GPS上的一种新技术——多基准站RTK,又称GPS网络RTK技术。为此,本文主要对常规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误差分析以及GPS网络RTK技术在水运工程应用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等予以学习交流。

1.RTK的基本原理

RTK是根据GPS的相对定位概念,将一台接收机安置于己知点,即称基准站,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放置在用户移动台,如测量船、挖泥船,同步采集相同卫星的信号,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实时将其载波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用户移动台。利用相对定位原理,将这些观测值进行差分,削弱和消除轨道误差、钟差、大气误差等的影响,使实时定位精度大大提高。由此可见,RTK技术是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的。与其它差分不同的是,基准台传送的数据是伪距和相位的原始观测值,用户移动接收机利用相对测量方法对基线求解、解算载波相位差分改正值,然后解算出待测点的坐标。

2.RTK定位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RT K定位的精度(或者准确度),多数厂商的标准值,平面为:10mm+(1~2)×10-6D,高程为:15~20mm+2×10-6D。例如离基准台20Km处,定位精度:平面可望为50mm,高程为60mm。这些值是在良好条件下,即星数至少为5颗,PDOP值小,无多径效应,甚至用户接收机处于静态或准动态等条件下得出的。在实际情况中不可能有那么好的条件,何况水(海)面是一个强反射面,多路径效应十分明显,因此影响RTK在水上定位准确度和可靠性的因素很多。

2.1误差分析

尽管常规RTK定位技术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测量技术之一,但它的应用受到一些误差源影响的限制,这些误差源从性质上一般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系统误差包括: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大气延时误差(包括电离层延时和对流层延时)以及天线相位中心变化等。偶然误差主要包括信号的多路径效应。

2.1.1系统误差

(1)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分二种:一是精密星历,二是广播星历。在实践定位中通常使用广播星历。由于卫星在运动中受到各种摄动力的复杂影响,地面监控站又难以掌握作用在卫星上各种摄动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一般估计由星历计算的卫星位置的误差为20~40m。它将严重影响单点定位精度,也是精密相对定位中的重要误差来源。

(2)卫星钟误差。卫星钟差反映了卫星钟与标准GPS时之间的存在偏差和漂移。这在单点绝对定位中是无法消除的,只有采用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才能予以消除。

(3)大气层延时误差。大气层延时误差包括两部分延时误差,即电离层延时误差和对流层延时误差。

电离层是高度位于50~1000Km之间的大气层。当电磁波信号穿过电离层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测距误差。此误差称之电离层延时误差。电离层延时误差具有三大特性:扩散性、互补性和瞬变性。双频接收机就是利用电离层的扩散性,将L1和L2的观测值进行线性组合来消除电离层的影响。电离层对定位的影响,随时间和地点而迅速变化,即称之电离层的瞬变性。若采用性能较好的双频接收机,则基本上可以消除电离层影响。能提供±1~2m的测距精度。电离层效应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

对流层是高度为40Km以下的大气层。由于大气压力、气温和湿度的变化,影响电波信号的传播速度。码和载波的观测值均受同样的时延。若采用可靠的对流层模型,有效精度可达到±1m或更高。

(4)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天线的几何中心和电子相位中心一般不重合。由于天线的相位中心随着信号输入的强度和方向的变化,造成天线相位中心位置的偏差,这种偏差的影响,可达到数厘米。因此,对水运工程测量中的水上动态平面定位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而RTK-GPS用于动态验潮时,就需要考虑其所造成的影响程度,确保潮位改正的准确度。

2.1.2偶然误差

多路径误差是RTK定位测量中最严重的误差。多径误差取决于天线周围的环境。多径误差一般为5cm,在高反射环境下可达20cm左右。在极端情况下,对测距的影响可达15m。对于RTK定位测量而言,会严重影响RTK定位测量的精度,甚者引起信号失锁。因此,要求特别对天线位置和高度进行选择,尤其是在测量船上。

另外,为了便于对各种误差的分析与研究,往往将误差换算为卫星至测站的距离,以相应的距离误差表示,称为等效距离误差。

2.2 GPS系统

从上述的误差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常规RTK定位技术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测量技术之一,使它的应用受到不少因素影响与限制,但就GPS系统而言,仍有一些固有因素,用户无法控制,其使所测成果的可靠性带来影响。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2.2.1星数

在RTK定位测量中,不仅在OTF求解末知模糊度时,需要5颗共同星,而且在RTK动态验潮过程中,也需要能跟踪到5颗星。

截止高度角低于150时,共同星数将增加。但是,由此而采集到的数据含有较差的信噪比,这将使求解模糊值的时间延长。虽然,星数增加太多对RTK定位的精度没有显著提高,但定位的可靠性有了很好提高。

2.2.2卫星几何强度因子

卫星几何强度因子将影响最后定位成果的质量。目前常用PDOP(或XDOP)来衡量其优劣。在RTK中,PDOP不宜大于3。

2.3 RTK系统

目前,RTK系统的种类繁多,RTK设备优劣不仅严重影响定位精度、所测成果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成果的可靠性。其中关键问题有二:一是在定位结果中如何发现误差超限?二是出现可疑的不良定位结果时,RTK系统能否发出示警?

2.3.1数据链

目前,大多数RTK都采用VHF或 UHF无线电数据链,其有效通讯工作距离受发射功率和天线高度的限制。因此,存在求解模糊度值所需最大时间的距离与有效通讯最大距离相匹配的问题。为此,需要进行拉距试验,测得在最大有效通讯工作距离处,求解模糊度的时间能否被接受。从而确保定位可靠性的边界。

2.3.2天线类型

基准站和用户移动站之间使用不同类型的天线时,在不理想的环境下将导致定位精度下降,甚至解算模糊度时间增长。

2.3.3软件

各种RTK系统都有使用自已的软件处理数据。如求解模糊度的软件也很多,方法各异。因此不同软件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解算模糊值的可靠性方面,其程度不一。在这方面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此外,各种软件还存在的差别为控制定位质量的方法。如能计算定位误差超限的方法(或数学模型),一旦发现超限便予以剔除或予以示警。

3.多基准站RTK(虚拟基准站法)

虚拟基准站是多基准站RTK(又称网络RTK)中一种较好的方法。针对上述的常规RTK定位测量中的误差与可靠性的问题,在常规RTK和差分GPS的基础上研究、开发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技术。目前应用于网络RTK数据处理方法有:虚拟RTK基准站法、偏导数法、线性内插法和条件平差法,其中虚拟RTK基准站(VRS)技术是最有前途的方法。

3.1多基准站RTK系统工作原理

如果在某一大区域内,均匀布设若干个(三个以上)连续运行的GPS基准站,构成一个基准站网,我们就可以借鉴广域差分GPS和具有多个基准站的局域差分GPS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经过有效的组合,移动站将其概略坐标播发给控制中心;然后控制中心搜集周围基准站的数据进行网平差,算出移动站的虚拟观测值;又将这些观测值播发给移动站,从而实时算出移动站精密坐标。这就是多基准站RTK系统工作原理。

3.2多基准站RTK系统组成及数据流程

整个系统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通讯线路组成。(如图1所示)

基准站上应配置双频全波长GPS接收机,该接收机能同时提供精确的双频伪距观测值。基准站按规定的采样率进行连续观测,并通过数据链实时将观测资料传送给数据处理中心,其通信方式可采用数字数据网DON或其它方式。而流动站可以采用数字移动电话网络,如GSM、CDMA、COPD或GPKS等方式向控制中心传送标准的NMEA位置信息,告知它的概位。控制中心接收到其信息后重新计算所有 GPS观测数据,并内插到与流动站相匹配的位置。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流动站送来的近似坐标来判断该站位于哪三个基准站所组成的区域内,然后根据这三个基准站的观测资料求出该流动站处所受到的系统误差,再向流动站发送改正过的KTCM信息,流动站根据接收到的KTCM信息,结合自身GPS观测值,组成双差相位观测值,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参数和位置信息,完成实时定位。流动站可以位VRS网络中任何一点,这样流动站的RTK接收机的定位系统误差就能减少或削弱,提高了定位的准确度、可靠度。这是一种为一个虚拟的、没有实际架设基准站建立原始基准数据的技术,故称之“虚拟基准站”(VRS)。

由此可知,虚拟基准站法是设法在移动站相距数米或数十米处建立虚拟的“基准站”。并根据周围各基准站上的实际观测值算出该虚拟“基准站”上的虚拟观测值,由于虚拟站离移动站相当近,故流动站只需采用常规RTK技术就能利用虚拟基准站进行实时相对定位,获得较准确的定位结果。

3.3多基准站RTK的技术优势

与常规RTK相比,多基准站RTK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扩大了移动站与基准站的作业距离(可达到70Km),且完全保证定位精度。

(2)常规RT K的测量准确度1cm+lppm·D中的lppm·D的概念取消了,在控制的测区范围内始终可以达到1~2cm左右。

(3)对于长基线GPS网络,用户无需架设自己的基准站,费用大幅度降低。

(4)改进了OTF初始化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5)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确保了定位质量。

(6)可以进行实时定位,又可以进行事后差分处理。

(7)应用范围更广泛,可以满足各种控制测量、水运工程测量、疏浚定位、施工放样定位、变形观测、工程监控、船舶导航、生态环保以及城市测量与城市规划等。

图1:多基准站RTK系统组成

网络运维工程范文第2篇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网络工程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了解与网络工程有关的法规;

5.能够运用学习知识和外文阅读能力查阅外文资料;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很多,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但大家还是要在专业上努力学习,争取学习地更深入。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网络技术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开发及系统维护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计算机软件;

4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网络工程师;

2 运维工程师;

3 网络管理员;

4 系统运维工程师;

5 网络运维工程师。

网络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网络运维工程范文第3篇

万兆网络平台

机场作为一个为航空公司、旅客和货运公司提供运输服务的应用平台,对信息化具有极高的依赖性。作为国际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首都机场T3航站楼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旅客吞吐量将在6000万人次以上,其规模超过T1、T2的两倍。巨大的业务流量意味着庞大的网络结构。要实现T3航站楼可靠运营,稳定的网络不可或缺,这关系着航站楼的运行安全。最终,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3C)凭借丰富的民航机场网络建设经验,成为了T3航站楼网络产品主要供应商。

据T3航站楼IT基础设施业务部经理韩燕征介绍,T3航站楼骨干网络采用万兆以太网平台构建,关键节点采用双设备双链路以确保业务可靠性,支持组播、广播等高可靠技术,保障了整个航站楼八套物理网络的稳定运行。

在建成后的T3网络上可实现应急指挥、机场候机楼广播、航班信息显示、旅客离港、2300个摄像头视频监控办公等实时关键生产业务和管理业务。

从2008年2月开航,T3航站楼网络平台已经实现了300多天连续无故障稳定运维,充分证明其建设标准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均达到领先水平。

整体化服务保障

网络是相通性很强的领域,所以企业在扩建新网络时,就需要网络管理者充分考虑网络将来的管理问题。对首都机场的信息化管理人员来说,也迎来了运维管理上的挑战:因为整个T3网络项目完成以后,其主要的设备环境跟T1、T2并不一样,如何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呢?韩燕征告诉记者:“虽然T3的运维人员在服务T1、T2期间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对H3C产品不是很熟悉,在运维当中,也会遇到以前没有碰到过的问题。”为此, H3C帮助T3航站楼量身定制了一套以驻场工程师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T3所配备的驻场服务工程师队伍,是由参加过整个T3航站楼项目建设的专家带队,8名具有丰富的网络设备调试经验的H3CTE网络认证级别的高级工程师组成。他们从工程起始进入首都机场现场,与T3工程师组成现场运维工作小组,负责T3C、T3D、T3E航站楼、T3停车楼、ITC各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服务。

通过日常工作、定期的培训,驻场团队将H3C的网络维护经验充分地传递给信息部工程师,为培养T3自身的维护力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网络运维工程范文第4篇

自动化运维平台的应用,正在改变着很多企业IT部门的运作模式。

令人苦恼的事务性工作

鼎联控股是我国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水资源、市政、工业环保企业,致力于水资源及环保领域技术创新、建设投资、运营管理,在国内外拥有多家分支结构。

这是一家欣欣向荣的企业,但是在以往,IT部门的工程师感受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事务性工作:一天会接到70个以上的报修电话;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故障的处理占据了工程师们约70%的时间,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去备份服务器数据……

而用户却并不买账,抱怨工程师的服务质量不高,故障处理效率太低,故障处理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工作……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是因为鼎联控股的网络环境中没有构建VPN(虚拟专用网络)和域。他们的IT故障80%均发生在软件批量安装、补丁下载、办公软件使用以及网络通信环节上;70%以上的故障处理是用户通过电话联系工程师,要求工程师现场指导;每次PC资产信息的统计盘点和报表输出,都必须由工程师手工执行;简单故障占用了工程师备份服务器数据的时间。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我们在运维管理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与挑战也在不断升级。要想对IT基础架构进行集中管控,对我们而言有着很大的难度。”鼎联控股运维管理部经理张正兵告诉记者。

鼎联控股之前的这种问题,是我国很多快速发展的企业所面临的。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企业通过增加IT工程师来解决。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自动化变革运维模式

“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卡西亚自动化运维平台。”张正兵他们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借助自动化管理平台来提高效率。

据了解,卡西亚能够通过集成的自动化管理平台提供全面的IT服务交付和系统管理能力:通过主动的方式来远程管理IT设施;通过IT服务的自动化来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通过综合的平台化的运营降低服务交付成本,提高服务抵达能力。

具体到鼎联控股来说,IT工程师通过卡西亚自动化运维平台可以远程访问并管理公司系统内的每一个终端,并且可以严格按照ITIL标准对IT基础架构进行管理,不但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还提高了运维质量。

借助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鼎联控股在并购多家子公司后还能按照标准轻松实现IT设备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张正兵介绍,通过自动化运维平台的应用,现在鼎联控股IT部门的工程师已经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IT部门的定位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的IT部门不再定位为IT服务部门,而是E-learning平台建设部门,行使着知识中心的职能。”张正兵说。

网络运维工程范文第5篇

前言

随着佛山联通传输网络不断发展和壮大,在多年的管线网建设中,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线网络。根据维护清单统计,佛山市业务区管道总长为5842.99管孔公里,干线光缆为:440.11公里,本地光缆总长为14951.4皮长公里(含小区光缆)。其中移交代维11720.49皮长公里,自维3230.91皮长公里,传输管线承载了佛山市移动业务、数据业务、租线业务等综合业务。

一、佛山传输管线网络现状及问题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投资不断加大,传输管线资源量成倍增长,业务开通要求的时限越来越短,管线维护人员工作强度越来越大。目前没有管线资源系统进行支撑,只有根据现时人力和物力,结合佛山分公司的实际进行情况,进行优化,否则将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主要的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1、随着宽带业务的发展,以光纤FTHH接入为主,大对数光缆不断增多,光缆承载中断业务不清楚,造成业务影响不清楚,抢通滞后;

2、新开业务需要申请纤芯时,分配纤芯效率不高,维护人员需要到现场核对或测试;

3、光缆路由不清,利用率不清,调度和维护困难。

二、管线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主要有几方面措施:

1、管线区域维护人员相对稳定,包括联通区域负责人、代维管线主管人员和巡线人员不能太频繁工作变动;

2、管线资源电子化与图纸成册并存,根据电子版竣工图纸资料,分区分镇整理,打印成册,作为巡线人员的维护资料,目前佛山联通是按照这模式操作;

3、通过加强对代维单位维护图纸资料的考核,要求代维单位对没有电子版的线路进行绘制图纸和收集图纸,不按时提交则从维护清单中剔除;

4、对新建工程严格执行验收通报、管线资产转固审核和图纸成册制度;

5、审核工程竣工图纸的工作量增大,需要大量增加资源管理人员对图纸收集、更新、成册工作;

6、资源分配时,主要依据基站备用纤芯测试资料(基站半年更新一次、局房时时更新),并对局房光缆我们制定《局房光缆纤芯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二)如何做好管线资源管理

1、成立专门组织人员架构,如资源管理室或班组对线路资源进行管理;

2、选择一个功能完善、兼容性好、硬件和软件技术先进、稳定成熟资源管理平台;

3、根据目前已有的图纸和资料,快速录入系统,按照先管道、后光缆,按照局间、主干、汇聚、接入光缆的顺序进行录入,如资料不完整的,安排维护单位进行清查,并把该项工作列入月度考核中;

4、工程部门和维护部门要分工明确,界面清晰,建议已移交的光缆资源录入由维护部门完成,新建的工程由工程部门录入,运维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所有资源的分配由维护管理室进行分配或备案管理。

(三)避免前清后乱

1、首先公司层面各部门达成共识,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专项的工作。网络建设部门和运行维护部门成立联合工作小组,解决资源录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2、新建的工程管线由网络建设部门录入,运维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已移交的由运行维护部门负责录入;

3、管线资源占用、分配、租用、退网统一归口运维资源管理部门分配;

4、运维资源管理部门要短时间搭建网络管线的架构,按照先管道,后光缆;先主干,后接入的原则进行录入;

5、加强线路资源管理和监控,发现违规的现象,乱占乱拉的现象,及时处理,及时通报;

6、光交箱的跳尾纤和局房的跳线由代维单位派专人负责,避免出现标识不清,业务不清,位置不清的现象。

(四)工程赶进度与有效管理的资源的予盾

1、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维护人员和项目经理达成共识,目标是保证管线资源的准确性,资源系统共同维护,公司下文明确;

2、对投入运行维护管线资源进行清理,保证资源系统的准确性;

运行维护部门参与项目规划,对需要资源的项目提前预告知,预准备,才能解决业务或工程赶进度的问题;

3、加强光纤交接箱的管理力度,更换独立锁,强化管理;

4、台帐与实际要实时更新,纤芯分配要准确,提高分配可信度。

三、总结

为做好管线资源的管理,加强光缆维护的标准化的管理,缩短通信故障的历时,就必须做好管线的管理工作,定时清理、测试作为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根据“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的维护宗旨,发现隐患问题,及时处理。并通过网络优化,实现断缆不断业务,提高网络容灾性能,使网络更成熟、更安全,有效地支撑业务的发展,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冯敏海《关于应急纤芯网建议的探讨》中兴通信维护经验传输产品2008年第四辑.

[2]《光缆线路维护管理中国联通郑州培训教材》2012年.

[3]《中国联通管线管理规范》.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