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污染物监测方案

污染物监测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污染物监测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污染物监测方案

污染物监测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COD 氨氮 ; 流量 ; 在线监测系统 ; 实施方案

Abstract: elaborates the basic monitoring indicators, the system composition, function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lan, provides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relevant technical staff to design the similar schemes.

Keywords: COD ammonia nitrogen; flow;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 X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水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是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点的动态监控,环境主管部门逐步加大了在线监测系统(CEMS)的推行力度。现以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为例作一简单介绍。

1. 系统建设的总体原则

废水自动监控系统作为企业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今后的整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因此,系统建设必须重点考虑以下原则:

先进性与可靠性原则系统采用的监测技术必须先进,系统必须准确、稳定、安全运行,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实用性与经济性原则 系统设计首先应考虑实用性、易于操作管理和维护。在监测设备的选型方面,采用可靠性好、维护费用低、性价比高的监测仪器设备。

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系统的总体设计,应采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使系统易于扩充,并为以后的发展预留可扩充接口;同时,系统网络选用的通信协议和设备接口标准符合国家通用标准。

2.监测指标

根据环保管理和污染总量控制的要求,需对废水如下指标和参数进行自动连续监测,具体监测项目为:

COD(化学需氧量)

2)氨氮

3)流量

3. 系统实现的功能

COD、氨氮、流量的自动在线监测

监测数据自动远程传输与管理

数据自动存贮统计分析及报表生成与打印

4.自动监控系统基本组成

整个系统主要由采样与测试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远程传输子系统、中心站计算机管理子系统组成。系统基本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采样与测试子系统:采集、输送废水及检测污染物,显示各监测指标的自动监控数据。

数据采集及处理子系统: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及存贮测量到的各监测指标数据。

数据远程传输子系统:将数据远程传输至监测中心站计算机。

中心站计算机管理子系统:将现场机采集上传的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存贮、处理与统计分析,并进行各种图形显示,通过局域网各工作站实现数据共享与管理。

图1

5、整个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

COD、氨氮、流量在线监测仪以特定时间间隔检测到的数据在岗位操作室进行显示与打印,并贮存于数据采集与控制器中,同时数据采集与控制器通过ADSL、CDMA无线网络或局域网(LAN)定时将监测数据上传送到中心站计算机并将数据存贮于该机的数据库中,系统程序将监测数据进行显示、查询、统计分析、报表输出等。当监测到的污染物指标数据超过设定的报警限时,监测计算机报警。系统通讯参数及报警限时可进行调整,系统可以实现长期连续的安全定运行。

6、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6.1 采样口

为使监测准确,根据环保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和流量计监测规范(HJ/T15-1996)要求,我厂对渠道进行了规范化管理。采样点定位在格栅之后水面下0.3米处,采样管路、泵配备有活动接头,便于清堵和维修,采样管路配有防护措施和过滤部分。

6.2 监测方式

流量计采用实时监测,特定时间间隔传输。COD/氨氮在线监测仪采用特定时间间隔测定并传输。监测设备间距离监测采样点大约5米,采用一台螺杆泵进行采水,由COD/氨氮在线监测仪发出采样信号经由继电器启动螺杆泵,再输送到相应在线监测仪进行分析,剩余污水经相应在线监测仪的排水管路再流回厂进水口。监测方式示意图如图2:

6.3 系统的强、弱电安装

本系统的强电要求为供电220V,20A,必须配备接地保护。电源线选用三芯6平方电缆。环境较恶劣的地段可采用穿管方式敷设,穿管材料采用无缝钢管,尺寸大于φ24。

本系统的弱电部分必须是屏蔽电缆,由电缆沟或者桥架方式单独接入,特殊环境下采用穿管方式敷设,布线时应尽量避免强电流干扰。

出水自动监控系统入网的数据采用GPRS通讯方式进行传输。

6.4 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调试

严格的按照“废水自动监控设备”安装操作规程和相关工程安装安全注意事项:

选择尽可能靠近样品源的位置安装分析仪,尽可能地减少分析延迟; _

安装位置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40℃范围内(41℉~ 104℉); _

安装地点应保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并且不能有水滴滴到仪器上;

安装地点应该没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气体。

6.5在线监测房建设

自动监控设备作为精密的监测仪器,对工作的现场环境要求较高,只有保证自动监控设备安全、准确、稳定运行,才可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有效。因此,监测房面积必须大于6立方米,并配备照明、空调、洗手池、排风扇、稳压电源、可靠接地等。

本方案编制依据:

A、 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试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B、 HJ/T 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C、《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

污染物监测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固定污染源 连续监测 安装位置浓度对比

2005年9月《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颁布,明确了排放连续监测(CEMS)在我国的法律地位,有效数据可作为监管依据,原来的HJ/T75-2001已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的环境管理发展的需要。2007年颁布的HJ/T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以自动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提供执法依据。强化政府管理功能和监督管理效力,简明扼要,便于管理实施。此标准是各级环保部门开展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工作的指导性规范。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主要由颗粒物监测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烟气排放参数测量子系统、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子系统组成。根据铁岭市排放连续监测现有状况,只有少数企业安装了气态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以中电国际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

1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安装位置的要求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数据准确与否和排放连续安装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在烟道中烟气速度场和烟气浓度场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情况下,速度场是中心处速度快,靠近管壁处的速度慢;而烟尘浓度场,在垂直烟道中,中心处烟尘粒子较小,浓度也较低,靠近管道壁处的烟尘粒子较粗,浓度也较高;而在水平管道中,上部烟尘颗粒较细,浓度也低,而在下部颗粒较大,浓度也偏高,特别是在烟气流速较低的烟道中更为明显。另外,烟道(从锅炉出口至烟囱入口)在走行中也有拐弯、风机、闸门等变径处,这些地方的气流因受干扰而产生涡流,严重影响速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因此,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测定烟气污染物浓度时,测量结果是否准确、是否有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开孔位置选择的正确与否。

1.1 选择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测试点的一般要求

1.1.1位于固定污染源排放控制设备的下游;不受环境光线和电磁辐射的影响;烟道振动幅度尽可能小。

1.1.2安装位置应避免烟气中水滴和水雾的干扰,不漏风。

1.1.3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的工作区域必须提供永久性的电源,以保障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的正常运行。

1.1.4采样或监测平台易于人员到达,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日常维护和比对监测。当采样平台设置在离地面高度≥5米的位置时,应有通往平台的Z字梯/旋梯/升降梯。

1.1.5为室外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装置提供掩蔽所,以便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不影响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的运行和不损害维修人员的健康,能够安全地进行维护。安装在高空位置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要采取措施防止发生雷击事故,做好接地,以保证人身安全和仪器的运行安全。

2 选择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测试点的具体要求

2.1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道和烟道负压区域。

2.2测定位置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对于颗粒物CEMS,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4倍烟道直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2倍烟道直径处;对于气态污染物CEMS,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2倍烟道直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0.5倍烟道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当安装位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气流稳定的断面,但安装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安装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

2.3为了便于颗粒物和流速参比方法的校验和比对监测,烟气CEMS不宜安装在烟道内烟气流速小于5m/s的位置。

2.4每台固定污染源排放设备应安装一套烟气CEMS。

2.5若一个固定污染源排气先通过多个烟道后进入该固定污染源的总排气管时,应尽可能将烟气CEMS安装在该固定污染源的总排气管上,但要便于用参比方法校验颗粒物CEMS和烟气流速CMS。不得只在其中一个烟道上安装一套烟气CEMS,将测定值的倍数作为整个源的排放结果,但允许在每个烟道上安装相同的烟气CEMS,测定值汇总后作为该源的排放结果。

2.6火电厂湿法脱硫装置后未安装烟气GGH(气―气换热器)的烟道内,由于水份的干扰,颗粒物CEMS无法准确测定其浓度,颗粒物CEMS可安装在脱硫装置前的管段中。

2.7固定污染源烟气净化设备设置有旁路烟道时,应在旁路烟道内安装烟气流量连续计量装置。

2.8当烟气CEMS安装在矩形烟道时,若烟道截面的高度大于4米,则不宜在烟道顶层开设参比方法采样孔;若烟道截面的宽度大于4米,则应在烟道两侧开设参比方法采样孔,并设置多层采样平台。

2.9点测量CEMS的测量点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2.9.1颗粒物CEMS的测量点位离烟道壁的距离不小于烟道直径的30%,气态污染物CEMS、氧气CMS以及流速CMS的测量点位离烟道壁距离不小于1米。

2.9.2位于或接近烟道断面的矩心区。

2.10线测量CEMS的测量点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2.10.1颗粒物CEMS的测量点位所在区域离烟道壁的距离不小于烟道直径的30%,气态污染物CEMS、氧气CMS以及流速CMS的测量点位离烟道壁距离不小于1米;中心位于或接近烟道断面的矩心区。

2.10.2测量线长度大于或等于烟道断面直径或矩形烟道的边长。

3 测试中电国际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连续监测与实际监测数值比对。

监测所用仪器TH880―Ⅴ型烟尘微电脑平行采样仪在监测前经计量检定合格。现场测试期间,生产设备正常且稳定,并通过调节固定污染源烟气净化设备而达到某一排放状况,该状况在测试期间保持稳定,流速、烟温稳定正常。对比值见下表。

4 结论

4.1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CEMS)测定烟气污染物浓度时,要正确选择测试开孔位置,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具有代表性。

污染物监测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环境监督

Abstract: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ue to the interference constraints of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monitoring frequency, monitoring point is not congruent phenomena have occurred, which resulted in the monitoring data obtained are not representative, monitor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do no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Overview of the first legal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are described,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in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都是中国环境保护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为实现环境保护目的而设立的两项制度,二者关系如下:

1.1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

环境影响评价是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当要对一个新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须对该建设项目进行必要的环境状况分析:项目拟建地现有的环境容量、环境污染程度和环境承受力。为了说明这些问题,必须依靠环境现状的监测数据。

1.2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监督功能

虽然现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可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监督,但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监督方法之一就是环境监测。当项目建设后,要检测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否满足区域环境区划要求,是否环境可行,必须依靠科学的数据。可靠的科学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数据。项目建成后大气环境是改善还是恶化、水环境是好转还是逆转、噪声环境是否改变区域环境、生态环境是否产生时间和空间变更,这都要由环境监测数据来表达和证明。

1.3 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之前必须委托监测机构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值进行监测,然后对本底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在确保环境本底可行的情况下再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在项目建成并试运行3个月后需要对项目进行验收,其中就包括环境监测。

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时还需要监测数据来说明建设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现状的影响情况。

由此可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均需借用环境监测数据,因此,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之中。

2、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

根据工作阶段,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

2.1 调查阶段所进行的环境监测

该阶段的监测主要是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经济条件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选择适合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确定适合的监测范围,选择正确的监测方法,并制定一个较优的监测方案。在制定监测方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经济、实用的原则。

优化监测方案、准确选取监测因子、合理布置监测点位,提高效费比,尽量做到既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又节约费用。

(2)优控污染物优先监测的原则。

优控污染物包括:毒性大、危害严重、影响广的污染物;污染呈明显增加趋势,对环境具有危险的污染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质等。若建设项目涉及这类污染物,应将其作为特征因子,优先监测,重点管控。

(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在制定监测方案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监测技术路线进行监测,以获得最多的环境信息。同时,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环评单位提供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最好有环评单位参与该项目监测方案制定的人员进行协助监测。当监测方案执行有困难时,应及时与环评单位进行联系。监测采样时应注重对外界环境的观测,严禁在监测采样技术导则所禁止的条件下进行工作;采样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在监测报告中予以说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以正确反映环境质量及其时空变化。

2.2 竣工验收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查

该阶段监测与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环境保护设备运行效果测试、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生态调查。

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一般应在工况稳定、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监测因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章节中确定的污染因子,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

3、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3.1 各级环境监测站建设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

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决策层对环境监测的认知度不同,致使不同区域之间在监测能力建设发展上不平衡;对以“吃饭财政”为主的经济落后地区,资金投入缺乏长效保障机制,仪器装备水平较低,队伍配置和结构不合理,环境监测工作难度大。

污染物监测方案范文第4篇

1.1深入现场调查环节

需要对建设工程的环保设施资料进行全面收集,以及对环境管理部门进行审批时所采用的具体标准,明确环保设施排污口位置以及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要全面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关内容检查排污口位置是否合格,排气筒高度满足要求与否,采样平台、排污口设计是否规范都必须全面调察。

1.2监测方案制定环节

需要根据环境工程的行业类别、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属性、排放污染物的具体种类以及污染物排放最终去向和相关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间进行全面的分析,除此之外,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监测项目的内容、监测采样时间、监测采样频率等等,都必须选择与之相符合的监测方法以及相应标准。

1.3依据监测方案深入现场,进行采样环节

需要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环境工程污染的环节进行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在采样时间上必须遵循相关规定规范和标准,在采样频次必须依照标准进行,样品保存和运输必须严格参照规范执行。此外,环境监测站对环保设施进行验收监测时,监测人员使用的采样设备以及其它分析仪器,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

1.4实验室数据分析环节

实验室开展样品分析时,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法,在进行因子测试以及分析工作中,应当依照我国政府实施的环境质量标准进行,需要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其他国家的标准时,应进行等效性和适用性检验,同时检验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当地政府颁布的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监测方法选择。

1.5数据处理以及监测

报告环节遵从的标准主要有国家颁布的《数字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2008进行,同时应当依照其它监测技术要求的标准以及规范进行数据处理。在监测报告中不得使用口语,必须是环境标准中的特有用语以及名词术语,这是监测报告中的基本要求。

2标准运用期间需要注意的项目

2.1高度重视标准有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不断改变,在进行环境工程的监测过程中,监测人员必须及时了解我国政府颁布的最新监测标准,及时的了解最新监测标准中所出现的新内容、新要求,监测机构及时更新并确认,使其确保监测与时俱进,杜绝使用过时的监测标准。如果出现疑问,监测机构必须通过权威网站查询以及咨询相关部门进行核实确认。

2.2标准要进行选择性的使用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根据监测对象污染性质的不同,制定与之相符合的监测方案,同时选择计量认证的环境监测标准,要根据国家标准以及地方标准的区别联系进行选择,针对已经制定出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需要依照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监测。而对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里面所欠缺的相关标准,则应当依照国家标准进行监测。需要经过全面论证区分,使用综合标准或是行业标准,针对环境工程的行业性以及综合性,建议将行业标准作为首选,行业标准缺位的情况下,使用综合排放标准。对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大气、水质、噪声排放标准做到心知肚明。

2.3科学选择执行时间

相当一部分污染物排放标准检测过程中都应当依据新旧企业实施时间的不同进行监测,通常选择两个时间段,依据环评审批的具体时间进行监测(然而锅炉监测例外,其执行时段必须依据企业的安装时间来监测,不得依据其他标准),依据环保部门批准的建设环保设施项目报告书(表)作为监测指标。

3结语

污染物监测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B8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信息是否准确,分析的结论是否客观,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决策的正误,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是监测工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分析判断环境问题最基本的前提,获取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监测的直接目的。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性包括监测样品的时空代表性(即优化的监测点位和科学的采样频次),实验数据的科学准确性(即有标准规范的分析方法、优良先进的仪器设备、自动便捷的监测手段和现代可靠的高新技术)和监测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即监测人员须持证上岗、监测仪器设备须经计量检定、分析结果须经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因此,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各级环保部门要营造一种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视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抓紧抓实。

2 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1 调查阶段所进行的环境监测。该阶段的监测主要是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经济条件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选择适合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确定适合的监测范围,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并制定一个较优的监测方案。在制定监测方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经济、实用的原则。在制定监测方案、设计技术路线、配置技术装备时,应做费用效益分析,尽量做到既符合实际要求,又节约费用。②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的原则。优先污染物包括:毒性大、危害严重、影响广的污染物;污染呈明显增加趋势,对环境具有危险的污染物; 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质等。③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在制定监测方案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监测技术路线进行监测,以获得最多的环境信息。同时,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环境评价单位提供的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最好有环境评价单位参与该项目监测方案制定的人员进行协助监测。当监测方案执行有困难时,应及时与环境评价单位进行联系。监测采样时应注重对外界环境的观测,严禁在监测采样技术导则所禁止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采样中遇到异常情况,应在监测报告中予以说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以正确反映环境质量及其时空变化。

2.2 竣工验收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查。该阶段监测与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环境保护管理检查、环境保护设备运行效果测试、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生态调查。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一般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监测污染因子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篇中确定的污染因子,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

3 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环境监测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限制,致使监测频率低、监测点位不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获得的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某些监测数据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同时,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原因,环境评价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一些监测工作进行压缩或省略,为了赶进度,监测单位对于某些监测项目的分析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如固体废物或土壤的监测分析本应在磨碎后自然状况下进行风干,但为了省时间而采用烘干。此外,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由于方法、技术及数据表述形式等方面的不足,造成该工作目前处于空白状态或无实际运用价值,大多数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只是走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监测数据准确性不高,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从而影响环境影响

评价报告的质量。

4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必须委托监测部门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在环境本底值未超标的情况下再对具体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制定监测计划;项目建成后并试运行 3 个月后,必须对项目进行验收监测,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到位; 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总之,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都需要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持。环境监测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只有通过对建设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开展环境监测,才能得到真实的环境现状数据,进行正确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②通过追踪分析已有污染的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寻找污染源,预测污染变化趋势,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同步观测的气象、水文等资料和污染源料,验证或调试评价预测模型,为拟建项目地区常规监测点的优化布局和项目环境监测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③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计划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部门执法的依据之一。环境监测计划的执行能预防和及时发现企业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也可及时发现环境保护措施的不足,是确保区域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④通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可验证建设项目周边地区环境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管理的目标要求,同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检验,这也是对环境评价单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进行定量考核、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措施。⑤相同类别的已建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资料为拟建建设项目提供类比调查的依据。

5 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的影响与分析

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都是中国环境保护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为实现环境保护目的而设立的两项目制度,二者关系如下:

5.1 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的基础。环境评价是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当每一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该项目建设地环境要素分析,项目拟建地是否具有环境容量主要指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生态等要素的环境容量,当项目建设后是否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和变化; 项目拟建设地是否具有环境可载力。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问题必须有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来表明,该地域的环境质量具有可行性,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小于区域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噪声现状达到功能区要求。只有具有准确的环境监测基础数据,才能表明该地域具有环境容量,方可建设。

5.2 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在环境评价体系中有多种方法对环境评价进行监督,但环境监测是一种最基本的监督方法之一。项目建设后,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是否可以满足区域环境区划要求,就必须有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可靠的科学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数据,项目建成后大气环境是改善还是恶化、水环境是好转还是逆转、噪声环境是否改变区域环境、生态环境是否产生时间和空间变更,这都要由环境监测数据来表达、证明。

5.3 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中。项目方委托环境评价后,评价单位必须先委托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对本底监测数据评价,在环境本底可行的情况下进行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同时叠加环境本底后具有环境可行性。在项目建成后并试运行3 个月后对项目进行验收,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最主要的环境要素预测评价和监督, 建成后对环境影响是否超越了预测结果,必须进行环境监测。通过对废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厂区下风向污染物监测、环境大气敏感区监测, 说明大气环境未改变环境现状;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 不改变原有水环境功能;噪声环境达标等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持。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 进行回顾性评价时还需要监测数据来说明建设项目建成后未改变环境现状,具有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均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撑结果,因此,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之中。

结束语

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应加强环境评价单位和监测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监测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认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尤其是加强对环境本底值的监测,为拟建项目的环保审批提供准确数据,确保对拟建项目在环保审批上的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