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急指挥一体化

应急指挥一体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急指挥一体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急指挥一体化

应急指挥一体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IFLA 信息素质徽标 世界图书馆 营销推广

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简称IFLA)成立于1927年,是联合各国图书馆协会、学会共同组成的一个机构,是世界图书馆界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的非政府专业性国际组织,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A级”顾问机构。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图联联合发起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徽标(Logo)的征集活动,2009年12月了草案Integrating theInformation Literacy Logo:A Marketing Manual。2011年本文作者采纳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的建议,在北京高校图书馆工作研究会信息素质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多位检索课老师作为志愿者,于暑期前完成国际图联信息素质组的Integrating the,Information Literacy Logo:A Marketing Manual的翻译工作,形成了《信息素质一体化徽标的应用:营销手册》译稿(以下简称《营销手册》),成为第77届IFLA会议参考的中文译本之一,搭建了中外信息素质教育交流的学术桥梁,得到IFLA组委会和教育部高校图工委领导的认可和赞扬。

1 《(IFLA)信息素质一体化徽标的应用:营销手册》的基本情况

《营销手册》分八个部分,即:前言、使用徽标、徽标的含义和说明、通用市场营销计划、图书馆的市场营销计划、品牌推广、引文资源和补充读物、市场营销的网络资源和最佳实践,最后附有附录表。

1.1 前言

前言包括:制定本《营销手册》的宗旨、意义及作用。由于《营销手册》适用于全世界,因此制定本《营销手册》的宗旨除了作为图书馆员和信息专业人士规范信息素质教育的参考外,还是各国图书馆学会/协会制定和修订、推广本国信息素质教育标准的参考。前言别感谢IFLA和UNESCO的资助,提到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上首次正式提出“终身教育”一词后,此后近半个世纪,在知识社会中,信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已在图书馆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IFLA-UNESCO信息素质(InfoLit)徽标是帮助信息素质工作相互交流的一个标志”。

1.2 使用徽标

《营销手册》强调设计InfoLit徽标的目的是“一个(非语言的)图像,如InfoLit徽标被开发出来,不借助语言就能表达出信息素质的内涵和价值”,“让那些实施信息素质教育和指导的个人、团体和整个社会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而《营销手册》则使得使用徽标的步骤很简单、明了,使用徽标的方法简洁、便利,使用徽标免费,鼓励使用推广。

1.3 徽标的含义和说明

由“书和圆圈”组成的InfoLit徽标象征一本打开的书,与一旁的词汇组合成了视觉上的比喻,并代表那些不断提升认知技能来轻松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人们。形象上的“i”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用于代表信息这一含义。如图1所示。

1.4 通用市场营销计划

虽然信息素质徽标不是被销售的产品,当我们使用和推广它时,仍然能采用类似的市场营销原则

一如可采用不同媒体(许多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工具,例如电子邮件、博客、微博、微信及印刷型媒体,或所在机构的传单和横幅)宣传,或以多元化的服务营销形式进行沟通:讲座、课程、研讨课、报告,或是数据库、网站和出版物等的演示和介绍。这时就需要一个名字和徽标,以此在用户心中建立一个标识,并在信息素质用户与图书馆界之间架设桥梁,把信息素质的益处和积极的影响传达给不同用户,赋予用户在终生学习和现实生活的知识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力量。这时,信息素质服务可能没有价格,但有价值。

1.5 图书馆的市场营销计划

图书馆员应在通用市场营销计划的基础上,通过简化的SWOT分析,制定出本机构所服务的细分市场客户类型的信息素质计划和明晰的成文任务方案,提供高水平的信息素质服务,并评估营销效果。

1.6 品牌推广

包括信息素质教育服务在内,图书馆以非商业性为目标。因此图书馆需要通过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参与来证明他们的存在,这方面可借鉴企业界建立一个醒目的形象以吸引顾客关注。其中放到用户能看到的任何地方,印刷的或是电子媒介上的徽标品牌推广是最重要的宣传途径,让InfoLit徽标成为信息素质的国际化形象,就像国际通用的红十字或是道路驾驶标志一样。图书馆通过加深人们对InfoLit品牌印象,提升公众的信息素质,促进信息合乎道德与法律的利用。

1.7 引文资源和补充读物

由于InfoLit徽标营销手册的形成与多国多名专家的阅读范围、社会环境、个人的工作经历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对《营销手册》的理解也会产生差异。因此,《营销手册》此部分努力引导使用者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资料,拓展相关知识,为更好地发挥《营销手册》的作用打好基础。

1.8 市场营销的网络资源和最佳实践

为提供真实可借鉴的案例引导,《营销手册》选取了经核实的网络上的一小部分实例,免费提供给对提高InfoLit徽标营销技能感兴趣的图书馆员和专业信息人士参考,帮助年轻馆员尽快提高徽标营销推广能力。包括“信息素质常用网络资源”、“讨论组”、“应用示例”等链接信息,如图2所示。

最后,《营销手册》的附录表包括四个附录:

附录1 徽标背景与竞赛指南

附录2 宣传材料的媒介、格式和目标用户

附录3

利用徽标促进信息素质项目的良好

实践

附录4 应用示例展示

2 译读中的思考

2.1 《营销手册》对InfoLit徽标的阐释体现了联合性

徽标的意义,是用文字图案,大范围塑造服务的品牌形象。IFLA通过超越语言障碍、形象生动、易记的InfoLit徽标的设计和多文种版本的营销推广,起到了将全世界具有远见卓识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业人士联合起来的作用,以携手打造“终身学习”社会人的重要基本素质之一——信息素质,促进品牌发展是对IFLA无形资产的一种递增。

2.2 《营销手册》对InfoLit徽标的注解强调了实用性

InfoLit徽标的设计通过文字、图形与色彩的多元组合创造出简单实用的形态,集中、强烈、直接地展现了信息素质服务的文化、性格和魅力。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信息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对世界图书馆教育服务统一形象的塑造发挥着巨大实用价值。既可以从各种应用角度发挥沟通、交流与宣传的示范作用,也推动着世界信息素质教育的共同进步,加快了信息素质提升的步伐。

2.3 《营销手册》对InfoLit徽标的示例突出了传播性

由于InfoLit徽标完全由图形构成,在未《营销手册》前,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员和信息使用人士限于自身语言障碍和知识背景,不了理解徽标的完整含义,在各自的信息素质教育服务实践中各行其是,各国信息素养服务的经验也难以在统一的徽标介质内开放交流。《营销手册》与InfoLit徽标的完美结合更有助于徽标信息的传播和应用。手册中最佳案例的图形元素形象、生动,文字描述言简意赅,可以引导使用者快速获取徽标应用图形的深层含义。

应急指挥一体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74-01

笔者长期从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两门课的教学工作,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特点,笔者将这两门课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教学,即以实物为载体,学生通过对实物进行测量、分析并绘制草图,然后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正式图纸;使测量、草图绘制、计算机绘图、读图有机结合为一体。整个过程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的实现了"零距离上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项目教学法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全部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多数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具体包括:(1)师生通过实施一个"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2)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分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3)工作一定要主动,学习过程将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这方法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部过程。

2.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本项目在进行时采用 "六步法"教学,即资讯学习、计划决策、任务实施、阶段检查、结果评价、学习小结。教师首先需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和考核形式,然后引导学生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采取以任务驱动、过程考核,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在过程中控制,控制的重点是检查进度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各阶段教师要随时巡视、观察、监控学生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和错误,参与学生的问题讨论或提供适当的帮助、指导和示范,规范学生行为,协调、引导、督促学生完成工作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评价主要反馈的是学生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及实施控制等方面的信息。

以轴套类零件的测绘和识读为例:

2.1学习目标制定

2.1.1知识目标:通过本项目使学生熟悉轴类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和尺寸标注方法;掌握轴类零件工艺结构--退刀槽、倒角、圆角及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与标注; 了解轴键槽尺寸的查表; 熟悉游标卡尺、螺纹规的使用方法;掌握正多边形、圆弧、倒角、多段线、剖面线等绘图命令; 掌握复制、移动、旋转、偏移、阵列、缩放、拉长、倒角等编辑命令。

2.1.2技能目标: 能绘制传动轴零件草图并进行尺寸标注; 能熟练使用游标卡尺、螺纹规测量传动轴的各部分尺寸; 具有查阅手册和标准的能力;能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绘图工具绘制传动轴的零件图;会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传动轴零件图样。

2.1.3素质目标:培养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善于交流,诚信、开朗;培养文明使用工、量具的好习惯;具有诚信、敬业、刻苦耐劳,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2.2项目教学具体实施步骤

2.2.1资讯学习

1)教师下发项目任务书及传动轴零件。学生接受任务并对任务书进行解读;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轴类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和尺寸标注方法;退刀槽、倒角、倒圆的画法和标注;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与标注等新知识。学生根据任务工作单通过查资料、听教师讲解等构思该零件的表达方法及尺寸标注。

在此阶段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2.2计划决策

1)在老师协助下完成分组,并推选组长。

2)小组讨论选择传动轴零件的表达方案,并确定传动轴零件的表达方案。

3)老师对方案合理性给出意见,并帮学生最终确定表达方案。

在此阶段教师应作为一个策划者兼指导者

2.2.3任务实施

1)学生根据所选表达方案绘制传动轴草图并选择量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尺寸标注。

2)学生互相检查图纸的正确性

3)手工绘制传动轴零件图

4)教师演示Auto计算机绘图软件基本绘图命令及基本编辑命令,学生观察并练习(正多边形、圆弧、剖面线等绘图命令;复制、移动、旋转、偏移、阵列、缩放、拉长、倒角、倒圆、打断等编辑命令)

5)运用Auto计算机绘图绘制传动轴零件图(只画视图)

在此阶段教师应作为一个指导者和协作者

2.2.4阶段检查

1)教师检查学生所绘制传动轴零件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结构和尺寸是否表达完整;计算机绘图图样画法和计算机绘图命令使用的正确性。

2)选择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

3)图样汇报每小组选一名成员公开讲解本小组作品:内容包括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

在此阶段教师应作好一个检查者和听众

2.2.5结果评价

1)各小组对上交图纸进行互评

2)教师点评和总体评价并记录,对这个项目中学生表现给予相应评分。

2.2.6学习小结

1)教师总结轴套类零件的一般表达方案和尺寸标注。

2)总结本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好的地方和出现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绘图项目教学对教师及教材要求

3.1教师要求。项目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教师,即需要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

与传统的教学不同,项目教学法在本门课教学中要求教师除具备教授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加工设计经验,懂得机械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3.2教材要求。现有的大多数教材是将这两门课分开讲解,且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它已经不能满足项目教学法,因此,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4.结论

1)经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项目教学法能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达到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职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验证,项目教学法使高职教育的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实现一体化教学,并有效的促进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应急指挥一体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防演练;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

油田钻井企业具有高温高压、生产连续性强等工作特征,消防演练对于保证钻井生产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钻井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高技术、新设备的采用等因素,与之相对应的是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不断更新完善消防演练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真正把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有机的结合起来,积极构建更加适应钻井企业发展的消防演练“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扑灭发生的火灾,最大限度的p少人身和财产的损失,这对于促进钻井企业安全发展,意义重大。

一、消防演练“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1、基本内涵

消防演练“一体化”,是结合钻井企业所属各单位、站队的人员构成和的实际概况,根据有关消防法规要求,在认真分析单位生产性质、火灾特点、地理位置以及消防演练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单位现有的“人和物”,对本单位消防报警作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处理火灾事故,最大限度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指挥与部署。所谓“一体化”,既包含健全消防组织机构,建立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护管理规定,制定消防演练培训教育计划,完善本单位消防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按照预案定期组织单位志愿消防队进行消防演练的消防应急演练管理体系。

2、主要优势

实行消防演练“一体化”管理模式,旨在加强全员消防防范意识及消防演练管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火灾隐患,果断迅速地扑灭初期火灾,保障员工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一是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演练提高灭火效率;二是人员、设施器材分配更为优化目标。

3、主要目标

通过实行消防演练“一体化”管理模式,规范钻井企业消防演练管理程序,进一步提升消防演练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消防“四个能力”建设,构筑消防“防火墙”工程,实现无火灾事故的目标。通过构建消防演练“一体化”管理模式,旨在加强全员消防防范意识及消防演练管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火灾隐患,果断迅速地扑灭初期火灾,保障员工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二、消防演练“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消防演练“一体化”是钻井企业在消防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加强应急演练工作的一项管理创新。

1、建立完善组织运行体系

要建立指挥系统。处置火灾突发事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应急机构组织之间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做到整体联动,实现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快速反应,及时消除消防突发事件。钻井企业要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明确主要领导对本单位的消防应急机制和管理结构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其他领导负分工范围内的责任。由钻井企业主要领导、职能科室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三级、四级要相应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志愿消防队伍,形成完善的消防应急管理组织网络。

2、建立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要根据各模块区域特点,并结合相关政策及演练要求制定详细的预案演练模板,指导系统各单位按照演练模块制定、完善方案。一是要根据火险评估情况将钻井企业辖区按照生产性质、火灾特点分成生产运行区域、辅助生产区域两块。各单位根据自身特性套入所在模块,按照所在模块管理标准开展各项消防演练管理工作。二是根据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要求,制定消防应急预案,规范预案设计的框架结构。对各单位原有的消防应急预案调研审核,对调研审核后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然后按照规范依据总结制定编制消防应急预案的规范模板。在编制预案时,要按照规范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结合钻井企业编制的消防应急预案模块进行编制。同时,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详细具体。同时,要建立隐患评估体系,成立消防演练模块隐患评估专业小组,对钻井企业辖区进行火险险情评估。

3、建立健全宣教演练体系

将宣传教育演练旨在普及全员消防知识及基本技能。要做到“三要一掌握”,即要有消防宣传人员、要有消防宣传标识、要有全员培训机制,职工掌握消防安全常识。单位要实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要做到消防知识及应知应会,即将有关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知识、灭火和火场逃生技能、演练视频、应知应会等消防知识纳入模块管理中,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对险情设置、操作程序、演练周期、演练效果等作具体要求,使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会查改火灾隐患;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会扑救初起火灾;懂逃生自救技能、会组织人员疏散”的“三懂三会”要求,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

4、建立健全检查维护体系

要建立消防器材数据库,对现场及数据库中的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护保养、消防标识等制定统一标准。要建立一支较为专业的防火巡查、检查队伍,坚持“十查十禁”(一查设施器材,禁损坏挪用;二查通道出口,禁锁死堵塞;三查照明指示,禁遮挡损坏;四查装饰装修,禁易燃可燃;五查电气线路,禁私拉乱接;六查用电设备,禁违章使用;七查吸烟用火,禁擅用明火;八查场所人员,禁超员脱岗;九查物品存放,禁违规储存;十查人员住宿,禁三合一体),认真组织开展逐级防火检查,严格落实各岗位消防责任,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

三、消防演练“一体化”管理模式配套措施

为确保消防演练模块管理能够正常有效运行,模块管理组成员应及时掌握上级有关政策规定,每年应对模块管理中的各项标准、消防知识等内容进行修定完善,确保实施有效。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各项消防管理制度,确保消防管理模块有效运行。二是要建立考核体系。成立消防管理模块考核小组,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定期对各单位演练程序及演练效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消防基础工作完善情况进行考核。

应急指挥一体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指挥;GIS;一体化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E2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流量的空前扩充,信息正在逐步成为主宰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的重要资源,信息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1]。我军近年遂行的多项非战争军事任务,突发性强,保障方位不确定,任务繁重,导致保障对象、保障时机、保障方式的随机性增大。为了更好的完成非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任务,实现“保障有力”的要求,后勤保障要适时跟进、及时保障,必须建立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相适应的应急反应、快速保障体制。

本文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特点,构建一个集成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和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后勤指挥系统,实现后勤保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立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科学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跟踪机制,全面提高后勤部队的后勤保障能力。

一、系统功能设计

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需求,坚持“怎么快就怎么组织,怎么有效就怎么保障”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的保障方式和手段,适时、精确地组织各种勤务保障[2]。依托部队的指挥自动化信息网络,将GIS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与后勤物资、人员等信息一同构建一体化数据模型。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跟踪机制,实现后勤指挥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系统功能如下:

图1 系统功能结构图

(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依托部队指挥自动化信息网络,本系统的设计的运行模式是Brower/Server模式,所有的工作都在服务器端完成,客户端使用者只需要一台安装IE浏览器的计算机即可。将后勤保障人员、物资、运输设备和物资采办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融合,组成便于系统开发和信息管理的一体化数据模型。一体化数据模型设计如下:

图2 一体化数据模型

本文着重研究地形图数据与后勤物资保障数据的一体化组织问题。本系统管理的信息总体上分为两类:地理信息和后勤物资保障信息。地理信息指的是影响后勤保障的地理信息,包括地图信息、导航定位信息和交通路线信息等。由于本系统是专门为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服务的,所以在地理信息所表现的内容中要增加一些与部队后勤保障相关的内容,例如在地形图中增加后勤物资保障图层,用于描述后勤物资仓库、库房、洞库等的地理信息。后勤保障信息包括后勤物资信息、后勤保障兵力信息、运输设备信息和后勤保障物资采办信息等,这些信息以是数据、文本、多媒体和图像等形式表现。将后勤保障信息的数据、文本、多媒体和图像数据与地理信息相融合,通过编码、数据格式设计和数据库存储设计,形成一体化数据模型,以适合系统开发和数据管理。

(二)指挥决策系统设计

指挥决策是后勤指挥的核心,指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勤保障任务的成败。紧贴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任务,针对抗震救灾、反恐维稳、突发事件、防汛抗洪等多样化任务的不同,分别研究制定针对任务情况的人员调配、物资调配、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物资运输规划和物资采办等保障方案,组织好方案计划的协同和对接,形成上下衔接、左右配套的保障方案计划体系,做到保障内容、保障方式和保障手段等,与执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具体行动相适应。

充分利用统计与经济分析技术、运筹学决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决策分析技术,建立优秀的决策方法与算法。根据后勤保障任务的性质,启动相应的保障方案,科学的组织人员种类与数量、物资种类与数量调配,合理规划人员物资的运输路径与手段,建设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根据需要规划相应的快速物资应急采办方案。

(三)信息跟踪系统设计

将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融入到一体化数据模型中,可实现信息跟踪系统的可视化,信息跟踪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状态查询、物资状态查询、运输设备状态查询、基础建设状态查询和物资应急采办信息查询。

信息跟踪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内容非常丰富,每个具体内容的查询对象也非常丰富,这些没有在图1中详细表示出来。人员状态查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卫勤人员查询、保障支援人员查询和运输人员查询,查询对象信息包括人员的兵种、编号、性别和地理位置等数据信息。物资状态查询主要包括在途物资状态查询和储备物资状态查询,查询对象信息包括物资编号、运输设备、出发地、目的地、运输线路和当前位置等数据信息。运输设备状态查询主要包括运输车辆状态查询、运输船舶状态查询和运输飞机状态查询等,查询对象信息包括运输设备的型号、编号、当前位置、技术状况等数据信息。基础建设状态查询包括野战帐篷、野战医院和野战军供站等状态数据信息,查询对象信息包括型号、编号和当前位置等数据信息。物资应急采办查询包括采办合同管理和采办企业管理等。

二、系统特点

1.信息资源数字化

本系统采用一体化数据模型中不仅对地理信息及其属性信息进行逻辑组织,还对后勤保障信息进行了逻辑组织。以地理信息为基础,以后勤保障信息为重点,通过这样的数据组织使地理实体不仅具有了空间特征,而且丰富了后勤保障信息的地理要素,增强了后勤保障部队的信息含量。对于后勤保障人员、物资、车辆等进行了详细的数字描述,描述有多种形式,包括数据、图像、文本和多媒体等描述形式。

2.数据综合集成化

在传统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和管理信息数据模型中,地理要素与管理信息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两种系统是基于各自数据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独立的信息系统,功能相对单一。本系统是一个集成化的指挥系统,它打破了原来系统间的功能壁垒,实现了数据集成和部分功能集成。在一体化数据模型中,两类信息数据不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独立体,两类数据之间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关联机制实现数据融合,使整个系统所有数据集成成为一个组织逻辑关系严密的有机体。

3.指挥决策自动化

依托部队指挥自动化信息网络,通过Brower/Server运行模式,可以将指令直接下达到相关单位。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多样化特点,制定多种有针对性的后勤保障方案。合理的运用统计与经济分析技术、运筹学决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决策分析技术,科学的进行人员、物资、车辆调配和运输路径规划等,做到指挥决策的自动化。

4.信息跟踪可视化

将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融入到一体化数据模型中,可以直观的在GIS系统中反映出人员、物资、车辆、基础设施和物资应急采办等后勤保障信息,直接为后勤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总结

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是突如其来、难以预测,部队通常是临危受命、紧急出动。2008年初,郴州地区的低温冰冻雨雪灾害,短短几天就演变成受灾人口近1000万的特大自然灾害,部队执行保交护路,为受困群众提供饮食、为地方车辆输送油料等保障任务,边筹措、边供给,保障准备时间很短。又比如:汶川特大地震猝然而至,救灾工作没有过渡和准备时间,后勤物资供应保障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紧急向灾区调拨被装数百万套件、军用食品几十万日份、各种油料物资万余吨,各后方军需物资仓库和采购机构超负荷运转,物资收发量是平时的十几倍乃至于几十倍,物资筹措强度、供应密度、保障力度都是空前的[3]。

本系统针对当前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强调立体保障、机动应急保障和联勤保障的特点,以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研究了一体化数据模型,设计了集信息管理、指挥决策和信息跟踪为一体的后勤指挥系统,实现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袁邦根.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N].报,2002,2,9

[2]陈晓虹.强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能力[N].报,2009,7,9(010)

[3]吴立玖,黄志.浅析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物资供应保障[J].军事经济研究,2011,1:72-74

[作者简介]

应急指挥一体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发展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我国的广电体系都在探究先进的技术来保证播出的质量,加强对节目质量的研究。尽管我国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广播电视正受到新型技术与方法的冲击。随着3D电视、跨平台、跨网络等业务的进步,安全播出技术也在面临转型的机会和更大的挑战。

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发展

1、安全播出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1.1统一一体化的监控方式

某些电视台经常出现停播事故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合理的监控体系的运行,导致工作任务无法及时发现故障,没有应用有关的应急方式。近年来,广播行业开始重视电视台对于监控体系的设计。一些电视台、卫星地球站、有线前端结合自身业务要求,积极尝试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的监测监控系统,取得了许多有益的设计经验和成功经验。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 视音频码流和传输信道多层指标监测技术、面向业务流程的多点监控和自动报警技术、故障智能综合定位技术、视音频异态自动录播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了对信源、播出、传输等各个环节中,应用IT基础设施(服务器、路由器等)、广播电视信号处理设备、传输基础设施、监测系统等多类型系统和设备状态信息的综合采集和实时监控,实现了多种监控系统的集成和运行信息的一体化展现,各类报警和数据一目了然,与应急预案相结合的控制操作明确快捷,降低了值班人员的监控和应急处置压力。

1.2应急恢复技术

应急恢复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劣化或中断情况下,切换备份或垫片第一时间恢复节目信号的操作。应急恢复手段从最早的依赖于值班员手动切换,近年来已逐渐发展为以系统智能判别和自动切换为主、值班员手动切换为辅的模式。应急恢复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密切相关,监测监控技术是应急恢复的基础,而应急恢复是在监测监控技术基础上,通过对需要应急切换场景分析、对比、判断,启动相关自动恢复操作指令并控制相关系统设备动作恢复播出,或将应急恢复建议信息提示给值班人员,由值班人员执行应急恢复操作。目前,自动化、智能化应急恢复技术已经成为电台电视台播出切换、有线网信源倒换、卫星地球站代播等的主流,应急恢复速度达到秒级。

2、安全防护技术

随着广播电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来相对封闭的播出、传输网络,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多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甚至是与互联网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许多单位在部署制播网络、集成播控平台、有线数字电视前端平台时,也在不断采取必要的信息安全加固措施。按照总局行业信息安全规范技术文件的要求,针对恶意攻击、安全漏洞、遭受损害后的技术措施,在广播电视播出、传输相关信息系统中采取相应等级的密码技术、安全测评技术、应急响应技术、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等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保障基础网络安全、边界安全、终端安全和数据安全。

3、指挥调度技术

安全播出指挥调度技术是在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技术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体系的特点和需求发展而来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能够将安全播出信息采集、汇总、分析、

集中到综合指挥调度席,为指挥调度提供全方位信息支持。同时,也能将指挥调度信息指令快速下达各相关单位,实现快速准确的调度指挥。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主要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支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信息和执行信息汇聚功能,以实现安全播出相关单位之间数据信息、视音频信号的共享和应急联动。

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展望

广播电视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安全播出,新型技术的发展也能够为安全播出提供坚实的基础。随着广播电视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安全播出技术也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运用安全播出技术的关键在于提升监督与管理的水平,其发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ICT与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创建的播出传输体系

现阶段,广播电视已经开始进入数字化与网络化的阶段,而且下一步的目标是实现有线、无线与卫星传输网络之间的连接与智能化全面覆盖,为用户提供跨网络与跨终端的服务。其中主要运用的技术是ICT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效结合,不仅了智能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台与监督与管理机构在创建技术方面系统时,应该全面考虑到ICT与信息安全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创建播出传输系统,为新一代的智能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播出提供保证。

2、广播电视的数据智能分析方式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数据应用的专业很广,包括无线、有线、卫星、广播电视中心等专业技术,与其联系的监测信息、事故报表等,会涉及到很多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逐渐具备大数据的特征。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与共享资源,并且有利于挖掘应用价值叫哦高的信息,充分掌握安全播出的运行状态,有利于尽早使用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也是大数据背景下管理安全播出技术的关键步骤,安全播出技术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数据智能分析技术。

3、应急指挥调控技术

应急指挥调控技术有利于保证及时的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控技术提高了当前应用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其智能化的功能。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将重点实现台内安全播出技术系统与台外安全播出技术系统的监测、管理、地理信息等数据的共享。同时,将充分利用智慧城市技术、城市应急指挥平台技术,在信息综合运用、系统统一联动、智能决策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多媒体预警信息、多类型指挥调度手段协同、多级指挥调度信息交互、多级视频会商、监测数据和安全播出数据集成应用将成为未来应急指挥调度技术系统的重要标志。

4、统一的监督与管理平台技术

在相关部门的要求下,广播电视监督管理机构应该重视创建统一的监督管理系统。重视对技术的管理、新媒体的管理、内容的管理、安全播出以及信息的处理等。统一的监督与管理平台技术,能够促进跨平台的数据资源共享,综合信息的智能研究,全面的智能化管理等安全播出技术的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很复杂,而且任务繁重而艰巨。拓展的业务都会设计到安全播出技术,并为其提供保障。安全播出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管理、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以及创新技术。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业务的扩大,安全播出技术也会持续的创新与进步,为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的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黎明,闫涛,刘隆文.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网安全播出体系浅析与实践[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4(03)

[2] 刘博. 电视台安全播出体系的构建[J]. 西部广播电视.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