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

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

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报告》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给予了持续的重视。在中央政策和资源的持续倾斜支持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村地区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教育处于由数量普及到质量提升的转型阶段。

师资状况

师生比逐年增大,农村学校教师紧缺难题有效缓解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有了显著提升,城乡教师的学历差异较大

农村教师“年轻化”与“老龄化”现象并存,“中年塌陷”现象较为严重

课业负担

学习时间总体合理,部分学生学习时间过长

课业难度偏大,课业劳累程度总体趋中,部分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

农村学生、高年级学生和学困生课业负担更重

上学交通工具

农村学生乘坐的交通工具类型多样,以公交车为主

交通花费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至10%

区域差异存在,发达地区通勤情况更好

寄宿制学校建设

村屯学生寄宿较多,但基本以高年级寄宿生为主

硬件配备水平普遍提高,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多数学校配备生活教师,但专职化程度低

学生食宿较好,情绪稳定,能够全心投入学习

师资状况

农村教师“中年塌陷”现象较为严重

教师在学校教育以及教育变革中所起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教师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关键影响,同时也是教育变革或改进的核心影响因素。要衡量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潜力,就必然要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必要的了解。

(一)师资数量:师生比逐年增大,农村学校教师紧缺难题有效缓解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两基”目标的全面实现,农村教育也进入了由量的普及到质的提升的战略转型阶段。在此过程中,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数量的增减角度来看,2001年到2010年,农村中小学教师绝对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10年间小学和初中教师分别减少了15.89%和18.09%,年均减少1.59%和1.81%,2011年至2012年,乡村小学和初中教师的下降幅度分别达6.09%和8.76%,从绝对数量看,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基数上总体呈下降态势。然而,农村师资是否充足需要基于学生数量(师生比)和班级数量(师班比)进行判断。从师生比的角度看,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师生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村(乡村)小学和初中学校的师生比从2001年的122.7和120.1,分别上升到2012年的116.9和112.5,也就是说,新世纪以来,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师资更加充足。从班师比的角度看,2001年至2010年,农村小学和初中的班师比分别从11.37和12.81增大到11.85和13.66,小学和初中班均拥有教师数量分别增多了0.48人和0.85人。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推知,农村学校的师资数量难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二)师资质量:总体质量提升明显,但城乡教师质量均衡仍显不足

在农村学校师资数量需求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师资质量问题更加凸显。衡量师资的质量状况,我们一般会从教师的专业积淀、职称晋升两个方面来进行考量。因此,我们选取了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情况来对当前农村教师的质量状况进行考量。在学历方面,我们对当前我国城乡中小学教师的最高学历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有了显著提升,这种提升表现在农村教师个体学历提升和农村教师群体学历整体提升两个方面。在学历的自我提升方面,以本科学历为例,乡镇和村屯学校教师的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比例分别为15.66%和9.01%,而目前的最高学历为本科的比例则分别为61.34%和64.81%,提升幅度非常明显。从整体来看,乡镇和村屯学校教师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1.83%和66.14%,而2001年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为12.56%,提升幅度达50个百分点左右。但从城乡比较的角度看,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较城市学校还有一定差距,城市学校教师学历为本科的比例高达78.30%,较农村学校教师高出10多个百分点。单从学历比较来看,城乡教师的差异十分显著。

从城乡对比的角度看,中小学教师职称存在较大差距。中学职称方面,从城市到县城,再到乡镇,“中教高级”教师所占比例不断减少,城市初中“中教高级”教师所占比例为18.77%,县城初中为16.98%,少了1.79个百分点,而乡镇初中则只有10.77%,比城市和县城分别少了8个和6.21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全国县城和乡镇初中教师的庞大基数,这一差距是非常巨大的。从小学职称上看,县城小学“小教高级”所占比例最大,达55.94%,分别高出城市和乡镇小学7.56个和8.56个百分点。村屯小学最少,只有41.57%,比占比最大的县城小学少了14.37个百分点。乡镇初中和村屯小学成为职称短板。另一方面,隐藏在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差异明显的职称构成背后的,是城乡教师在职称晋升时间上的差别。调查发现,城市、县城和乡镇初中学校教师获得中教高级职称时的年龄分别为38.97岁、39.02岁和40.86岁,城市、县城、乡镇和村屯小学教师获得小教高级职称时的年龄分别为32.98岁、32.24岁、35.71岁和37.41岁。城乡教师的职称晋升时间总体呈递增趋势,村屯学校教师花费的时间最多,尽管在村屯学校有一定比例的高级职称教师,但这部分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

(三)年龄性别:农村学校师资结构逐步改善,但城乡教师结构分布有待调整

年龄方面,农村教师“年轻化”与“老龄化”现象并存,而“中年塌陷”现象较为严重。调查显示,城市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呈现出中间年龄人数占比例最大的“单峰”分布,县城教师在41~45岁年龄组比城市略少,但分布形态在总体上中间年龄教师人数占比例更大。而农村教师则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与“老龄化”现象并存的“双峰”现象。以村屯教师为例,30岁以下教师占比达34.30%,呈明显的“年轻化”倾向,而50岁以上教师占比为22.75%,“老龄化”问题突出。

性别方面,从总体上看,农村教师群体基本呈现年轻教师“女性化”和老龄教师“男性化”并存的特征,在25岁及以下年龄组中,男性教师仅占19.94%,女性教师占八成以上,而在56~60岁年龄段,男性教师所占比例猛增至96.25%,女性教师所占比例不足4%,并且,从低年龄段到高年龄段,男性教师所占比例每个年龄段(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0.9个百分点。另外,在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屯学校中,男性教师占绝对统治地位,各年龄段的平均占比为82.39%,即使在乡镇初中,男性教师所占比例平均也达到了59.61%。

课业负担

高年级学生和学困生群体负担更重

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被长期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国家在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在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仅在过去的一年中,教育部就曾在多份重要文件中论及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要求监督、评估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那么,当前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如何?存在什么样的特点?课题组以课业的多寡、难易和劳累程度为切入点,对当前我国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状况进行了探究。

(一)课业负担多寡:学习时间总体合理,部分学生学习时间过长

学生课业负担多寡程度,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是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课业负担多寡的群体性和个体性特征。而家庭作业时间作为一个相对个体化的时间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课业负担多寡问题。事实上,学生家庭作业时间长期以来都是国家政策对学生课业负担进行调控的重要内容。2008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怎样呢?我们调查发现,初中学生的日均家庭作业时间为77.57分钟,多数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保持在教育部的规定时间之内。但依然有40.71%的初中学生家庭作业时间超出规定,并且表现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家庭作业时间逐渐增长的趋势,初一到初三学生的日均家庭作业时间分别为69.72、78.70、84.41分钟,超出规定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分别为35.76%、40.92%、45.55%。

(二)课业负担轻重:课业难度偏大,课业劳累程度总体趋中,部分学生课业负担偏重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承受能力的不同,对同一课业任务不同学生的课业负担感知不同。课业负担的轻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表述,一是课业难度感知,二是完成课业任务的劳累程度。课题组通过让学生自己对所学各门课程的难度感知,以及对完成课业任务后的劳累程度进行五级评定的描述,获得了学生课业负担轻重的一手数据。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的课业难度偏大,劳累程度总体趋中,部分学生课业负担偏重。在课业难度的感知方面,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65分,高于中值,有60.20%的学生感到所学课程难(比较难与非常难之和),也就是说,初中学生认为课程难度较大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完成课业的劳累程度方面,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11分,虽然也是中值,但总体低于课业难度感知,在完成课业后感到累的学生占总体学生的三分之一多一点(36.27%)。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学生对课业难度的感知与其对课业劳累程度的感知是显著相关的。

(三)课业负担结构:高年级学生和学困生课业负担更重

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不同的年级、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以及不同学习水平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课题组调查发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逐渐增多,课业难度感受以及课业劳累程度逐渐加重;从村屯到乡镇、县城和城市,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逐渐增多,劳累程度逐渐加深,但在课业的难易程度方面,乡镇学校学生的难度感受高于其他地域;从学困生到中等生、学优生,学生完成课业的时间逐渐增多,在课业难度和劳累程度维度上负担逐渐减轻。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这一点在农村学生、高年级学生和学困生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上学交通工具

农村学生的交通安全保障需加强

当前农村学生乘什么类型的车辆上学?学生乘车的花费情况怎样?乘车的需求和满足情况怎样?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课题组为此专门对以上问题进行调查了解。

(一)交通工具:类型多样,以公交车为主

学生究竟是乘坐哪些类型的车辆上学呢?调查显示,公交车、面包车/三轮车、摩托,以及私家汽车是农村学生的主要通勤工具。其中公交车是学生最主要的通勤工具,农村小学和初中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4%和41%,面包车/三轮车是学生选择第二多的通勤工具,小学和初中分别占13%和22%。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公交车的安全性相对高于其他几种交通工具,采用面包车/三轮车,以及摩托车通勤的安全隐患要明显高于公交车。但是,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防护仍然有待提高。乘车没有随车人员陪同的占84%,通勤车辆安全带配置情况也不理想,通勤车辆没有安全带的占43%,通勤车辆有安全带并且从不要求系安全带的占31%。从拥挤程度来看,不论是乘坐公交车还是面包车/三轮车,车厢的拥挤程度均十分严重,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这些车辆较拥挤。

(二)交通花费: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至10%

调查显示,在乘车上学的学生中,单次乘车花费不足1元的学生占13.17%,花费1至2元的学生占37.93%,花费2.1至3元的学生占25.71%,花费3元以上的学生占23.20%。如果按每月22个上学日计算,学生月均乘车费用介于44元至132元之间。考虑到学生的家校距离和通勤间隔,家校距离过远的学生每日通勤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单程通勤费在1至2元之间的学生每日通勤的可能性较大。以这部分学生来计算,如果学生每日在家校间往返一次,则每年的通勤费用在396至792元之间,2012年全国农村家庭居民人均纯收入是7 916.58元(其中甘肃最低,为4 506.66元),这一通勤费用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至10%左右,这对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可能仍存在一定压力。

(三)区域差异:发达地区通勤情况更好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更多学生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上学,这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公共交通系统较发达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公交车作为最重要的通勤工具,城市和县城学校学生乘坐比例远高于乡镇和村屯学校学生。这一差异趋势也类似地表现在私家汽车的选择上。在摩托车、面包车/三轮车的选择上,城乡学生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向,农村学生对这些通勤工具的选择比例高出城市和县城学校的学生。可以看出,经济社会状况发展较好的地区,学生通勤工具选择的安全性普遍较高。

寄宿制学校建设

硬件条件与管理水平待改善

在学校撤并之后,部分学生家校距离变远,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取校车通勤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两个方法。作为学校布局调整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和配套服务的达标和运转情况如何?寄宿生的构成是怎样的?其生活适应情况如何?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是促使寄宿制学校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内容。

(一)学生来源:村屯学生寄宿较多,但基本以高年级寄宿生为主

从寄宿生的生源地看,村屯学生是农村寄宿生的最主要来源,占所有寄宿生的85.7%。在小学阶段,村屯学生的比例高达92.5%;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寄宿制学校低龄住宿现象并不明显,学生住宿年龄普遍较大。在小学寄宿学生中,10~12岁学生占70.6%。从性别结构看,总体而言,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女生占51.1%,略多于男生。从学段看,小学女生占53.0%,初中女生仅占46.7%。

(二)硬件条件:配备水平普遍提高,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硬件设施是寄宿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课题组以住宿条件、食堂环境及生活健康等方面为切入点,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在住宿条件方面,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寄宿制学校配备了食堂,配备率达83.4%,但食堂的标准化程度普遍不高。开水房的配置率达58.3%,浴室配备率为65.1%。但人均居室面积达标率仅为39.5%。在一人一床的达标方面,达标率也仅为34.0%。从寄宿学校的住宿、食堂建设等硬件条件达标率来看,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寄宿管理:多数学校配备生活教师,但专职化程度低

在学生的生活管理方面,生活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寄宿制学校需要配备专职的生活教师以照顾、管理寄宿生的生活。调查发现,配备生活教师的寄宿制学校占63%,其中75.6%由本校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专职生活教师只占24.4%。这些专职生活教师大多为周围村庄年纪较大的村民,并无专业经验,同时也缺乏进一步的在职培训机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教师大多负责管理学生的作息和宿舍卫生,维持纪律,确保学生人身和物品的安全等,对寄宿生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生活教师则较少关注。

(四)生活适应:食宿较好情绪稳定,能够全心投入学习

在寄宿制学校的生活适应性方面,课题组主要关注住宿生的用餐、睡眠和情绪控制情况。在用餐方面,调查显示,住宿生的用餐量与其在家时差别并不明显,大部分学生都能在食堂吃饱饭,并且对食堂饭菜的满意度较高。在睡眠方面,由于学生宿舍通常有统一的熄灯就寝和起床时间,学生的睡眠时间基本能得到保证;在睡眠质量方面,大部分寄宿生的睡眠质量较好,在课题组调查的90名生活教师中,有77.1%的教师认为绝大多数学生的睡眠很好,只有3.6%的生活教师认为大多数学生的睡眠不好。在情绪控制方面,调查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会因为想家而显得焦躁不安。大多数学生能控制住自己的想家情绪继续学习,这一比例为89.2%。这可能与寄宿生的年龄较大有关。

成效回放

调查显示,中国农村学前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且城镇化趋向明显。义务教育中,中国继续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中西部22个省699个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还有11个省份在288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直接受益学生达3 000多万。

同时,全国约1.2亿名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 33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资助,特岗教师中央财政工资性补助标准西部达到年人均2.7万元,中部达到2.4万元,农村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全国有28个省份相继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让农村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成为现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则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

结论

发展农村教育尚需各方努力

2012年是党的十召开之年,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的第二个完整年份。在这一年里,我国的农村教育继续保持了近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从数量、质量和结构的角度全面审视农村教育各要素的发展情况,重点关注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课业负担、农村学校校车配置及运转,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等情况后发现,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在总体发展上有很大进步。

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生态化教育;综合实践课程

人类的文明史实质上是创造力的实现成果,当前日趋激烈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核心特征是高水平的创造性。正因为创造性在各种竞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各国竞相加大对创造性研究的力度,重视培养和塑造创造性人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凸显出创造力在个人以及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而要加强国人的科技创新综合素质就必须从广大青少年抓起。以“创客空间”为载体,通过设计丰富多彩、水平较高的创造发明课程,引导青少年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发青少年无限的发明创意。

国内外关于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研究有很多,大部分都集中在从单学科教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的角度及学校、家庭及社会对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分析、对比及建议措施等,很少有研究是通过综合实践课程为载体,并用生态化教育理论去研究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

一、生态化教育理论

1.生态化

“生态化”是前苏联学者创用的概念,其内涵是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2.教育生态化

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这个科学术语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Cremin)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教育生态学从教育和周围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以教育系统为主轴,剖析教育的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研究水平,即教育的个体生态、教育的群体生态和生态系统为横断面,扩展开去,建立起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结构,从而集中阐述其原理,揭示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所谓教育的生态环境,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

生态教育思想及其生态教育理念的提出,广泛地作用和影响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运用生态学的联系观、平衡观、动态观来考察教育问题是现代教育较好的抉择之一。一般认为,所谓教育生态化是指教育将按照生态学知识,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发展的时代性矛盾和人类与“体外自然”的对抗性矛盾,以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的理念,通过对“本体自然”与“体外自然”的调试和超越,推动世界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和发展。

3.生态化教育

生态化教育是由广东实验中学《中学生生态化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在充分分析“生态化”和“教育生态化”教育理论及党的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上提出来的理论。该课题组认为生态化教育是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教育形式,是按照生态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的有关理论而建构的教育教学形式。生态化教育以思维共同体的建构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为主要手段,以民主、和谐、自然的方式达到高效教育的目的。

生态化教育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在身边寻求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以生态学理论指导教育方案的设计;设计要道法自然;人人都是设计师;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

二、基于生态化教育理论的创造力培养课程的模式建构

青少年创造力培养课程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课程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生态考察等实践体验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学习手绘、CAD绘图软件绘制分享发明构想,通过掌握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开发的NI myDAQ的智能化运用及各类加工机器使用的结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技能。

1.在生活中激发创造灵感、提升创新思维――开展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

创新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自由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保持好奇心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教育的本质应该让孩子回归自由天性。初中、高中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不仅要通过课堂接受教育,获得科学知识;而且要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形成自我意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既有理性,又有感性,既发奋图强,又勤恳努力。

2.在课程中提供学习资源

(1)学生展示发明创意的载体(手绘、电脑制作)

高中生有很多的发明创意想法,这些创意想法有一部分异想天开,但很多创意想法是可以讨论、精炼形成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发明创造。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将发明创意想法不仅要转化为抽象的语言,同时也要把想法通过手绘或者是绘图软件转化为形象的图形,供学生、指导教师、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交流与指导,从而形成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的发明创意作品。

(2)符合中学生认知程度的智能化软件及硬件的学习知识

智能化产品是目前发明作品中的一个热点,要发明智能化产品需要学生提前学学有关编程软件及硬件的相关知识。降低智能化的学习难度及学习技巧是学习、制作智能化产品的重要前提。

(3)安全、高效地掌握机器加工的使用技能

发明作品大部分都需要制作作品外壳及机械结构,需要用到

切割机、电钻、打磨机等容易发生教学事故的机器加工工具,研究如何通过制度、操作规范来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成为该课题重要的

研究内容。

3.建立学习空间(创客空间),加强学生与学生的奇思妙想、技术与艺术的沟通

所谓“创客”,就是指那些将创意灵感转化为实物的行动者。“创客空间”缘起于国外的Hackerspace,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实验室平台。建立“创客空间”,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专家的交流分享,让学生确立一个点子,然后整合学校、社会资源把设想的东西做成实物。

三、基于生态化教育理论的创造力培养课程的成效分析

青少年创造力培养课程自2013年开设以来,培养出26项发明作品,其中22项发明作品荣获国际发明展奖牌,12项作品获得国家专利号或专利。

1.青少年课程班学生获奖列举

参加第七届韩国女子国际发明展,荣获1金、1铜(科技项目:防滑测试系统、校园资源回收提醒系统,参赛学生:戴××、黄××、王××、李×、刘×)。

参加第66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我校代表队荣获三金五银五铜;成为获得金牌和奖牌最多的学校,是中国中学中最好的成绩;其中张××同学发明的《手机无线充电设计与实现》,罗×同学发明的《老人安全雨伞》,戴××、黄××同学发明的《防滑测试仪》三项作品荣获金奖。

2.近两年获得国家专利号及专利的项目列举

基于非线性声学原理的音频定向传播器、简易自动灌溉器、多功能盲人遥控器、室内智能光照度控制器、智能防火灾系统、防滑测试系统、校园垃圾提醒及杀毒系统、“睡眠宝”――基于声光诱导的睡眠管理系统。

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创新的教育是打造科技强国的

重点与支撑。因此,如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创新课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兴趣成为关键的一点。笔者以生态化教育理论为指导,2013年、2014年开设了创造力培养课程,通过构建“创客空间”提供思维碰撞及实践平台、学生社区体验激发创新思维、学习手绘及3D设计展示创意方案及掌握符合中学生认知程度的智能化软件及硬件知识助力学生的发明科技作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及发明对社会有价值的发明作品,从而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02.

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511.7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98-02

【关键词】 流行病学研究;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疾病暴发流行;学生

2009年8月28日至9月8日,兰州市某民办中学发生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疫情波及该校初一~高三复读班共33个班3453名学生。经各级卫生、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疾控中心详细地调查与科学地处置以及学校的积极配合,最终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本次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某中学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为封闭式管理民办学校,生源来自甘肃省各地,学校占地面积约50余亩,共有在校学生3156人,其中男生2058人,女生1098人;教职工297人,其中男教职工166人,女教职工131人。学校分初中与高中2个教学部。该校环境较好,附近无环境污染情况。学校设教学楼2栋,学生宿舍楼2栋,教师宿舍楼1栋,综合楼2栋(1,2层为教室,以上楼层为学生宿舍)。教室通风和采光情况正常,学生宿舍每个寝室面积为26 m2,每个宿舍学生8人。初中部的教室和宿舍与高中部的教室和宿舍是分开的。全校师生均在一个食堂吃饭。食堂职工近期均未患病,卫生监督检查也未发现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学校用水为自来水,水质各项指标符合卫生学要求,但存在水压低、供水时间短、楼层高的房间无法正常供水的问题。学校有1名无医学背景的兼职保健教师。

2 诊断标准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10月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3版)》和2009年9月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2版)》的诊断标准,甲型H1N1流感暴发定义为1个单位1周内发生10例及以上的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由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RT-PCR法检测咽拭子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呈阳性即确诊甲型H1N1流感,结果经过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

3 流行病学特征

3.1 罹患率 2009年8月11日-9月7日共有60名师生发病,罹患率为1.74%(60/3453)。其中学生59例,罹患率为1.87%(59/3156);教职工1例,罹患率为0.34%(1/297),学生与教职工的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4,P>0.05)。

3.2 发病时间 8月11日出现首例病例,患者为某班15岁男生,于8月28日确诊;末例发生在9月7日。高峰在8月29-30日,分别发病14例、11例,占总发病数的23.33%(14/60),18.33%(11/60)。由图1可见,存在典型的发病高峰和采取控制措施后的明显下降趋势。

3.3 分布特征

3.3.1 班级分布 59例病例分布在33个班,其中有1例病例的19个班,2例病例的7个班,3例病例的3个班,4例病例的3个班,5例病例的1个班。

3.3.2 年级分布 初一11人,罹患率为5.31%;初二7人,罹患率为3.24%;初三15人,罹患率为3.10%;高一4人,罹患率为1.75%;高二2人,罹患率为0.92%;高三3人,罹患率为1.35%;高三复读班17人,罹患率为1.08%。初中生罹患率(3.64%)与高中生(1.16%)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P=0.00)。

3.3.3 宿舍分布 60例病例分布在37间宿舍,1例病例的有22间宿舍,2例病例的有8间宿舍,3例病例的有6间宿舍,4例病例的有1间宿舍。

3.3.4 性别与年龄分布 60例病例中,男性34例,罹患率为1.53%;女性26人,罹患率为2.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P=0.21)。年龄12岁3例,13岁9例,14岁8例,15岁6例,16岁9例,17岁4例,18岁9例,19岁10例,20岁1例,23岁1例。

3.4 流行特征 首发病例,男,15岁,初三学生,8月11日出现发热(体温38.2℃)、咽痛、咳嗽等症状,12日该校教师护送其去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诊治,并进行咽拭子采样,后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该生发病时兰州市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该生发病前10 d无外出史,但学校的其他病例均与首发病例有明确的接触史。全校师生无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

3.5 临床特征 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37.5℃~39.0℃,伴咽痛、咳嗽、咳痰、流涕、头晕、乏力、腹痛、恶心等症状;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呼吸道症状较轻。

4 防控措施

4.1 隔离治疗 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后,当地政府高度关注,依据“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防控原则,成立了应急处置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指挥部。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各级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抽调专业医护人员30多名组成医疗救治组,配备2辆急救车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入校开展摸底排查和消杀工作。学校建立了隔离区域,对有疑似症状者采取就地隔离观察治疗;对确诊患者紧急送往当地指定医院进行积极救治;发生甲型H1N1流感的班级学生活动、就餐与其他班级学生错时进行;对于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学校及时通知其居家观察,并做好随访工作。同时加强学校安保,任何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或离开学校。60例确诊病人在接受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7d,最长16d。每例病人体温正常3d,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情况稳定,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方可出院。

4.2 疫情监测 加强落实晨检、因病缺勤人员追踪登记,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

4.3 消毒 对发病师生班级教室、宿舍空气及物品采用紫外线照射、阳光下暴晒等方法消毒,同时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区域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通畅清新;对学校楼梯扶手、电源开关、门窗手柄、桌椅、宿舍等场所物品进行含氯药品喷洒与擦洗消毒。对学校的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清理整治。

4.4 健康教育 由省(市)卫生和疾控中心专家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甲型H1N1流感知识健康教育,发放宣传单,使大家知道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消除师生的恐慌心理;设立固定的家长咨询服务点,接受家长咨询,消除家长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

4.5 预防性用药 中医专家调整预防甲型H1N1流感中药治疗方案,为全校师生进行预防性用药。

4.6 停课放假 为进一步防止疫情扩散,学校临时停课放假2周,无流感样症状的学生返家隔离观察。校园实施严格的终末消毒。

5 讨论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高度聚集的特殊场所,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该人群为流感易感人群,易引起暴发。近年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尤其是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其受伤群体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社会影响极大。因此,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9]。

该学校在短时间内出现60例病例,暴露出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问题。经调查,学校没有晨检制度、缺勤登记及原因追查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校医对传染病防制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当短时间内出现数名流感样症状学生时,学校怕影响学生学习,对患病学生没有采取隔离措施,没有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使疫情扩散,防控时间延长。首发病例发生在初中,因初中部的教室和宿舍与高中部是分开的, 所以高中生罹患率低于初中生。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校医配置的要求,该校应配置5名校医,而实际上学校只有1名无医学背景的兼职保健教师。同时,由于缺乏定期的继续教育或培训,疾控部门又很少到学校进行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指导,因此,校医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8]。

学校应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投入,在校医室、食堂、宿舍增设洗手设施,使师生能及时洗手,这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与自来水公司协调好,保证生活供水;加强宿舍管理,通过宿舍管理员督促学生做好宿舍开窗通风及清洁卫生,加强学生宿舍用品消毒,被褥要常在太阳下暴晒;加强健康教育,使师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致谢:甘肃省卫生厅领导,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兰州市卫生局、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和专家及时到现场指导,特此致谢!)

6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卫生部.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北京,2009.

[2] 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2版).北京,2009.

[3] 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3版).北京,2009.

[4] 卫生部办公厅.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北京,2006.

[5] 杨绍基,任红.主编.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66.

[6] 孙贵范.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8-202.

[7] 杨树勤.卫生统计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5-37.

[8] 金连梅,荆瑞巍,罗莉,等.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55-56.

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效组织;中考体育;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1.020

教育部对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近20年来学生体质呈连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青少年心肺功能的指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为了遏制这种现象,教育系统出台各种政策。近两年我市体育中考项目特把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定为必测项目。男生选测项目为:立定跳远、跳绳、掷实心球、引体向上;女生选测项目为:立定跳远、跳绳、掷实心球、仰卧起坐。此举旨在引导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切实增强中学生体质,提高他们体育成绩。

我校学生数多、生源杂(有城关片区、农村片区、务工子女、外省市寄读生)、组织难度大。但近五年我校在中考体育测试中成绩都名列前茅,笔者总结蕉城中学的较好做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1 成立专门的体育测试领导小组,各处室分工明确

校领导对体育与健康学科非常重视与支持。在校务会议上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各处室主任、年段长、体育教师、班主任、后勤、医务人员为组员的领导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完成各项体育工作,如体育中考、学校运动会、期末体育统一测试等。期末体育统一测试是蕉中一大特色,学生要成为蕉中之星体育必须达B级或以上,此举促进蕉中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进而付诸行动。同时,期末体育教学成果成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极大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蕉中每年投入体育经费3-5万元添置各种体育器材,专人负责管理。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购置必需器材,如今年体育中考立定跳远项目采用智能型电子测试仪,校长马上购买了相类似的起跳垫,满足教学需要,减少学生测试时因器材改变而造成的心理影响。因此我校体育器材室还成为我区体育器材室示范点。

2 学校教务处有序组织测试演练,各部门协调合作

测试前模拟测试流程的严密制定。每学年期末体育测试模式均采用体育中考测试模式,每两个班安排一节课测试,先交叉考立定跳远和跳绳,两项测试完成后,最后测试耐力跑项目。这样,学生对考试流程比较熟悉,等到中考测试时就一切都会得心应手从而有效地发挥他们最佳水平。

测试前分组排序的有序安排。学校考生多达六、七百人,为了减少考试时集合的时间,避免学生因为找不到自己所在测试小组而产生紧张情绪,教务处考前两天专门按照教育局测试花名册组织学生分组站位,每组自始自终都由一位老师带领。花名册前面有一列标有1-20编号,方便老师点名,每20位学生为一固定小组,指定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协助教师,最后一组如少于20人也为一组。

校领导统筹得当。我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能根据学生报名人数及各选项男女生人数,准确了解教育局测试器材拥有情况、裁判人数及组数安排情况,如立定跳远仪器2部,每位学生立定跳远完成三次试跳最少用时1分钟20秒;跳绳20人一组,每组最少用时2分钟30秒;仰卧起坐10人1组,每组最少用时2分钟;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20人一组,每组最少用时6分钟;掷实心球2组,每位学生完成三次试掷,最少用时1分钟10秒等信息来计算完成测试所需的总时间,完成各单项所需时间,合理安排测试项目、学生人数,完成上报工作方案。预先打印材料有全部学生花名册7份(教育局测试组5份,经办人、领队各1份),带队体育教师人手一份所带的所有学生花名册及各单项选项花名册,以方便带队教师快速、准确地组织好学生,带领学生参加各项测试。

3 体育教师细化测试细节

体育教师平常上课就根据教育局体育中考测试各项要求训练学生,如长跑(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时,要求采用站立式起跑,20人为一组,听到“各就位跑(哨声或枪声)”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躯干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立即停表。要求学生在跑完后应保持站立并缓慢走动,不要即刻坐下,以免发生意外;立定跳远要求学生脚尖不得踩线,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每人可连续试跳3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 一分钟跳绳,要求跳绳姿势不限,每20人一组,跳完后应将跳绳轻轻放到地上;一分钟仰卧起坐,要求学生大小腿成直角,两手交叉贴于脑后。同伴压住两踝关节处,起坐时,以双肘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掷实心球,要求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脚不能踩线;引体向上,要求学生双手正握杠,上拉至下颌触及或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1]。

负责各项目的体育教师有序组织。考前组织学生站位时每位负责各自小组的老师应根据花名册名单前面序号列1-20、1-20顺序集合整队、点名,分成若干个纵队,每个纵队要求40人(因为根据测试学校集合场地不大及测试要求学生10人或20人一组需要),组织各选项的同学只要下达口令XX选项的同学右侧一步走,向前靠拢,就得到XX选项的同学,再按照10人或20人一组顺序排列就完成了整队。

安全事项运动要领时时叮嘱。相关老师带领学生做好各个项目测试前的常规准备活动,以及各选项测试前的专项准备活动,提醒学生各项目注意事项。如长跑(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提醒学生沿跑道内沿线跑,采取跟随跑战术,途中跑出现极点时,采用加大呼吸深度,大腿抬高,口鼻一起呼吸方法克服极点,最后一圈冲刺跑,并且跑过终点线3-5米;立定跳远应提醒学生在前一位同学测试时做3-5次收腹跳; 跳绳应提醒到备跳区时根据自己身高、习惯调整绳子长度,并且试跳10-20次;仰卧起坐提醒后一组学生帮助测试学生压脚,测试完成后,压脚学生测试,再后一组学生帮助压脚,以此类推;掷实心球提醒学生可在自己前面三位同学测试时,开始做3-5次徒手动作,注意收腹、抖腕。各个测试项目前后象征性地喝一口水,润润喉,放松心情。

4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锻炼、饮食及休息

引导学生早睡早起、睡眠充足,保证拥有良好的体力。正常饮食,每天要保证1500ml-2000ml饮水,多吃绿色和橙黄色果蔬保证拥有良好的体力,保持心情舒畅。穿适合运动的运动服、纯棉质地的运动袜、轻便的薄底宽纹运动鞋、一定要从前往后系好、系紧鞋带,让脚和鞋子紧密接触,这样跑、跳起来更轻松。测试时认准带队老师,测试完三项后才能向老师申请离开,出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裁判或老师,如场地、器材、裁判、仪器等失误使学生的成绩大幅度降低,出现比平常低得多的成绩(如跳绳平常190测试时130),应当当场马上提出异议,及时处理。耐久跑一般在上午11点后下午5点后,可以带点巧克力,跑前应少量饮水,以免腹痛;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的学生雨天和回潮天气还要带条小毛巾,用来擦拭手、实心球和立定跳远垫子、鞋底。

5 要求班主任强调安全及注意事项

准时到场协助体育教师组织好测试队伍,及时引导迟到学生快速找到带队老师,引导学生放松心态、吃好睡好,正常发挥。引导学生及时反馈测试情况,出现超水平发挥或失误,要调整好心态,考好其他项目。提醒学生带好必备品,如小毛巾、饮料、能量补充品等。测试完成后及时让家长来接,独自回家的同学回到家后电话通知。

以上是蕉城中学在组织测试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我校连续五年在中考体育中成绩名列前茅的法宝,供各位同仁们探讨。

参考文献: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 国家学生体质

初中学生睡眠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城乡教师流动单向流动

城乡教师单向流动是指教师资源在城市与农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单一方向的流动,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严重缺乏城市到农村的逆向流动。主要表现为:农村流向城市、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教育水平低的地区流向教育水平高的地区等。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农村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城市教师资源却被大量浪费,拉大了城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公的鸿沟,制约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均衡发展。因此,无论是从平衡城乡教育发展还是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来说,改变当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局面都是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一、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的现状

国家强盛在教育,教育发达在教师,因此,要想实现国家强盛的伟大目标,必须要实现教师队伍的壮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流动特别是城乡教师流动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颁布了许多文件与规定,推动建立了一系列城乡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如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12月31日颁布的《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教师的地区所属性,促进中小学教师在不同地区与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要建立教师流动的长效机制,建立教师双向流动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但我国当前教师流动更多地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据江汉大学高双桂教授等人在22个省区中选择了47个县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所涉及的553个农村小学中,每年新补充的教师一共只有200多人,而在215所农村中学中,由高等学校毕业新补充的教师每年平均只有1人。在教育部组织的对艰苦地区的调查中,有74.6%的校长反映近三年内流失的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有92.5%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这种不合理的城乡教师单向流动使得农村学校缺乏大量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二、基于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分析

1、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1)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含义。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xternalFactorEvaluationMatrix,EFE矩阵),是一种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工具,找出在机会与挑战方面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然后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再按照企业对各个关键因素的反应程度进行评分,最后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2)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分析步骤。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建立。

①列出企业在外部分析中所确认的关键因素。首先,列举的全部因素总数应保持在10—20个之间;其次,因素应包括影响企业的关键因素;最后,先列举机会,后列举挑战。

②对每个因素赋予权重。首先,权重在0(不重要)到1(非常重要)之间变动,所有因素权重之和等于1;其次,权重反映了该因素对企业在行业中取得成功影响的相对性大小。

③按当前企业对各关键因素的反应程度进行评分。首先,分值范围为1—4分,4分代表反应很好,1分代表反应很差,平均分为2.5分,高于2.5分说明企业对外部影响因素能做出有效反应,低于2.5分则说明企业对外部因素反应较差;其次,企业对关键因素的反应程度越好,评分越高,反之亦然;最后,分值是以公司本身为依据的。

④用每个因素的评分乘以权重,得出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并把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出企业的总加权分数。

2、基于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分析

虽然外部因素评价矩阵主要是针对企业而建立的分析模型,是为企业管理提供建议的分析方法,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影响当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因素之中,外部因素如工资、工作环境、保险、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但农村学校在这些关键因素上的反应是严重滞后的。

(1)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关键外部因素分析——以农村学校为例。①机会(O)。第一,离家较近,便于帮扶家庭。这可能是吸引能够流向城市学校却没有选择流向城市学校教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于那些地处边疆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农村家庭、家族观念较浓,在当地教书可以就近帮扶家庭。第二,生活花费较少。这也是吸引农村教师选择留在农村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于城市生活的高房价、高生活消费,农村生活则相对便宜很多。第三,压力较小。相对于在城市学校教书,在农村学校的教师压力相对较小。相关抽样调查显示,有55.1%的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较大,有32.4%的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过大,且城市比例高于农村;睡眠质量较差和非常差的教师为21.5%,经常感到精神疲惫的为28.4%,其中城市为36.5%,高出农村12个百分点。第四,地位相对较高。在城市,教师无论从工资水平还是社会地位来说仅仅处于社会的中下层,社会地位不高,但在农村,数量稀少的教师是当地教育的根本维系,奠定了教师在当地农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②挑战(T)。第一,工资水平低。这是城乡教师单向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据报载,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城市教职工的68.8%和69.2%,其中广东省小学、初中农村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仅为城市教职工的48.2%和55.2%。这种巨大的现实收入水平与对未来潜在的收入水平增长预测的差距,决定了城乡教师大规模的单向流动。第二,福利待遇差。福利待遇差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的缺失。城市教师不仅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险种类,还享有各种福利津贴,但是农村教师在这些福利待遇方面则是一片空白。在教育部的相关调查中,63.7%的农村教师反映“多年没有”或“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统一组织的体检活动。第三,工作条件艰苦。在1985年以前,国家财政每年还有对农村每个中学生31.5元、小学生22.5元的教育拨款,但在1985年,这笔拨款取消了,改由农民自己办教育,农村学校改扩建也由农民自己集资,仅农民每年负担的教育经费就达到300—500亿元。农民自己办教育直接造成了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2006年,全国城市小学平均拥有计算机71台,而农村小学平均只有6台;全国城市初中平均拥有计算机102台,而农村初中平均只有38台。如此艰苦的条件造成了大量农村教师选择流向城市,追求更高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第四,精神生活匮乏。在城市生活,教师下班后可以选择和朋友吃饭、听音乐、看书、看电视、上网、进行体育锻炼,但在农村,因缺少这些基本生活设施,农村教师精神生活严重匮乏。第五,晋升空间较小。晋升是许多教师的追求,晋升不仅可以带来收入水平上的增加,更可以提高社会地位,但是,晋升大多数是建立在教学成果之上。由于农村学校大量优秀生源被更高一级的城市学校招去,加剧了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矛盾,没有了优秀生源作为支撑,要想得到好的教学成果无异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六,住房条件差。在我国农村教师住房上存在着政策盲点,国家现行住房改革政策未能惠及农村中小学教师。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小学教师反映无自有住房的比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7.8%、48.0%、63.1%,在农村46岁及以上教师中没有自有住房的比例达到32%。

(2)外部因素权重的确定。本文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外部因素的权重。

①层次分析法的含义。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最早提出的,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②建立层次结构。本文目标层是农村教师向城市学校单向流动分析,准则层是农村教师在农村学校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方案层是已经确定的各种外部关键因素。

③建立判断矩阵。在判断矩阵中,用1—9标度法来表示重要性,通过对级别进行专家打分。1—9标度法是指把目标作成对比较,第i个目标对第j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的估计值记为aij,aij的取值方式按表1中的规定进行。取aij为目标i和j的权重wi和wj之比wi/wj,决策问题中n个目标成对比较结果可用判断矩阵A来表示,由此得出的结论如图1、表1所示。

④权重的计算方法。将判断矩阵A的各个列向量采用几何平均,然后将所有几何平均数相加,再分别用每一个因素的几何平均数除以总的几何平均数得到每个外部因素所对应的权重。

⑤确定各外部因素的权重。根据以上所描述的计算方式,我们可以得到各外部因素的权重,如表2、表3、表4所示。

(3)各因素评分的确定。为了确定各外部因素在影响教师从农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中所起的作用,我们运用了实地调查法与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对玉溪市易门县小街乡狮子山村小学教师的实地调查为口径,并结合专家评分,对分数进行处理,最终得出了各关键外部因素评分。

(4)建立农村学校外部因素评价矩阵。根据对农村学校面临的外部机会与挑战中的关键

因素论述,并依据层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评分法,建立了农村学校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如表5所示。

通过对农村学校关键外部因素的加权分数加总,我们得到了农村学校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的分数:2.1817分,小于平均分数2.5分。这说明农村学校在面临外部机会与挑战时反应不足,在工资水平、福利待遇、工作条件、住房条件等方面与城市学校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也就造成了农村教师大量流向城市学校,形成严重的城乡教师单向流动。

三、改变影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外部因素策略

要改变当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现状,就必须要改变当前影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外部因素,实现城乡教师双向流动。

1、增加工资收入

农村教师工资水平偏低、收入不高是大多数城市教师不愿意流向农村教书的最重要原因,要改变当前我国城乡教师单向流动的局面,首先必须要增加教师的工资收入。工资的增加不仅仅是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能力,更能够提升教师的安全感、自信心、工作效率和社会地位。相应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建立必须要借助于市场机制,利用价格信号建立起教师工资动态变化机制,不仅要使教师工资每年保持上升的趋势,更要使教师工资增长幅度大于通货膨胀的增长幅度,国家还要对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工资给予补助,使城乡教师工资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水平上。但在农村教师内部必须建立一种激励工资制度,在不同等级之间拉开差距,改变分配方式,实行差别薪金制,根据教师自身的教育成本投入与教师的劳动量计酬。

2、完善与农村教师有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这种不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促使大量农村教师流向城市的同时,也阻碍了大量城市教师流向农村。完善与农村教师相关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从住房、养老、医疗、生育等方面来改善农村教师的居住与工作条件,同时还要将农村教师的基本医疗、养老等保险费用及定期体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之中。在住房条件方面,应当由政府出资建立较高标准的教师住宿楼,同时配以相关的生活服务区。在工作条件方面,建立教学楼与教师办公楼。同时,要想实现城乡教师真正的双向流动,就必须要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不至于使教师因为工作地的变换而失去部分保障制度,影响到他们退休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