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教学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前,职业教育专业课改革红红火火,学校纷纷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而文化课改革没有现成模式,没有与专业相配套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那么如何针对职高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让学生想学文化课、会学文化课,进而培养其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则是文化课改革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带着这些疑惑,笔者进行了学校文化课的改革和探究,结合职教特点和学生实际,构建和实践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变“备课”为“设计”,变“教室”为“学堂”,改革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也获得了启发和思考。
文化课教学现状及其分析
学生学习现状大多数学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问卷调查显示,75%的学生对文化课“不感兴趣”,17%的学生“比较感兴趣”,8%的学生“感兴趣”。课堂上,睡觉、做小动作、不完成学习任务的远比上专业课多,文化课被学生“边缘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教师教学现状教师的文化课教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面对学生的厌学状态,部分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教情绪和职业倦怠现象。因此,课前、课中、课后缺乏激情,缺乏钻研,有得过且过之嫌。(2)部分教师确实想提升文化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但苦于找不到适合职校学生实际、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方法或途径,因此有迷惑、茫然之感。
原因分析(1)对文化课的认识存在偏差。学生认为到职业中学就是学专业课和技能课,文化课可有可无,因此轻视文化课,忽视了文化课的基础性、应用性与发展性功能。教师则认为文化课是为专业课服务,是配角,自认为被“边缘化”,便觉得低人一等,抑制了教学活力的发挥。(2)文化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调查表明,大部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怕学文化课,而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尊重学生的实际基础,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3)文化课教学与专业发展脱节。文化课的功能和作用是要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基、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奠基,因此,文化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培养应与学生的专业需求紧密相联。而目前文化课教学整齐、划一,没有考虑各专业的具体要求,不同的专业依然是同样的文化课。
文化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
鉴于以上分析,要改变文化课教学现状,必须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从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1)精选教学内容,构建发展平台。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及其专业发展的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心选择文化基础知识,搜集、挖掘、整理文化课知识在生活和专业实际中的联系和应用,从而为其专业学习奠基,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能力。(2)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习能力。不要将知识的传授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应更多地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因此,要把“课堂”变成“学堂”,把“讲课”变成“活动”,把教师转变为“导演”,把学生变换为生动活泼的“演员”。所以,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师生双边活动,让课堂高效、有活力。(3)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现有的文化基础,结合其专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低起点、严要求,小步伐、快频率,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式,逐步养成不怕困难、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涵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教学学案的研制、班级学习活动小组的建立、师生活动的设计与执行、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等,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背景下,教师用教案实施教学。而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预先帮助学生准备一份学案,备课则主要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预设。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预习准备、课堂研习、检测反馈等内容,或者说,学案就是将教案中的知识目标问题化、能力目标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潜移化。其中,问题是导学的核心,要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系列问题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学生拿到“学案”,会有一种尝试的冲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消极到积极,由被动到主动,学案其实成了教师与学生课堂学习的“剧本”。传统教学背景下,学生“各就各位”、相对独立。而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需要组建异质学习小组,也就是组内各成员在成绩、性别、性格、特长等方面互不相同,以利于互帮互学、优势互补。以4~6人为一组,有机地分布在教室四周,每组设组长一名,布置、协调本小组的活动和任务。各小组成员在各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后,可以组内合作、探究,也可以组间竞赛、交流。每小组均设一展示阵地,用于学习成果的汇报和展示。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积极尝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边实践,边反思,边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1)创设情境。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导入,可以通过生活实际、专业实践来导入,也可以通过文化课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来导入,从而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2)自主学习。教师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分发学案,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教师要精心制定学案,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准确概括学习要点,科学安排活动方案,并给予学法上的指导和建议(如果学案中有“预习课文”要求的,则要将学案提前发给学生。(3)合作探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探讨、交流。各组员之间密切合作,互帮互学,思维的火花发生碰撞,合作的精神得以培养。(4)成果展示。在前几个学习阶段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各组员可以自主展示,可由组长推荐展示,也可由其他组“点将”展示,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表现的机会。教师同时要求其他学生关注、思考这些展示成果,以便下一阶段点评、研讨。(5)点评提升。展示结束后,教师发动组内其他成员或其他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质疑、辩论、修改等互动环节,最后由教师作总评,各组员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6)检测反馈。为检查学习目标达成度,教师安排此项检测环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全面批改、抽组批改,也可由学生组内互批、组间对批,有利于师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调整、改进下节课的教学设计。
2.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1)督促学生使用好“学案”。课前要通过教师抽查、组长对查、组员互查等形式,了解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而掌握“学情”。课后抽查已用好的“学案”,以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情况。(2)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尤其是要重点讲解学生在预习后不能自主解决的内容,学生经过思考后能独立解决或组内合作交流能解决的内容,则应少讲或不讲,否则就应该在引导、启发的基础上讲精、讲透、讲活。(3)指导学生整理和保存学案。经过全面思考、精心制定的学案,既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又有全面的知识要点,还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录与心得体会,因此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学习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章节顺序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以便在后续学习、复习巩固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文化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两个环节值得关注。
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学案”制定“学案”不是备课,不是编写教案,而是应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和认知规律出发,合理设计学习目标、师生活动、启发引导等环节,并且难易得当、有的放矢,让各层次学生均能有活动、有思考、有收获。
案例教学法,其最初的起源是在美国,而最初的应用领域,则是在法律、医学以及商业等学科的教学当中,并且也取得了明显成功。从那时开始,案例教学法就开始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并且在多个教学领域当中都有着广泛运用。其被引入我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现今案例教学法已经被认为是一种面向未来、代表未来的成功教学方法。首先,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根据相关课程,对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实际要求等,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调查,并且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鼓励学生多多进行相关交流、合作、讨论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和领悟相关课程的知识重点,针对课程内容当中的难点,也可以有更加明晰的掌握,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生物化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结构、相关功能、代谢过程、基因表达以及变化、生物分子等。所以,针对现今的生物化学课程,很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合理的提高,对于教学来讲是极为重要的。
案例教学法,其本质就是运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习和技能的提升、合作研究等,形成一个整体。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其是一种讨论式、开放式以及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加直观地将鲜活的案例资料引入到课堂当中,代替抽象并且枯燥的讲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积极性。②其可以使学习环境发生质的变化,集合了教师以及学生的集体智慧,将知识单向传输有效地转变成为了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获取。③其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以及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当中的应用
2.1案例的设计以及选择案例选择需要保证其符合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在其设计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很好地遵循教学的目标和原则,达到借助案例来提升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并且在相关案例的学习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此外,还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来源。首先,我们可以选择生物化学学科中典型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还原研究过程,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特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尿素生成的鸟氨酸循环等。其次,可以从临床或者文献报道中找寻案例,如通过糖尿病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激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了解糖、脂肪和酮体代谢的相互联系;通过肝性脑病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氨的代谢过程和肝在氨代谢中的作用;还有胰腺炎和酶原的激活等。通过这些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2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相关教学手段实施来讲,有着关键性意义。首先,在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案例教学法,针对教学的是实际内容以及教学的目标等,进行明确,并且提前将相关案例布置给学生,进而使学生能够围绕着案例展开探讨,并且有效预习相关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形成一个初始观点。在其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2.3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来对案例进行更加全面、直观以及充分的表达和展示,同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组,利用相关案例来进行系列性工作。具体实施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①初始讨论阶段,需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资料文献查阅,使其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再进一步形成初始观点,针对生物化学当中的相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②疑难解答,需要很好地集中观点,各抒己见,进行综合性讨论和分析,教师在其中还需要注意进行充分引导。③具体问题的解决,针对一些重要难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相关书本知识以及生物化学相关资料,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还需要做总结性的论述,使学生更加巩固基础知识,并且培养和提升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年度我校的教学安全工作要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荣,学生以做人立志"的办学理念,认真领会上级部门法制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出发点,以提高师生和家长的认识及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为途径,强化教学全工作全程管理,关注师生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徐继燕
副组长:石丹
组员:葛淑娟,申玉梅,王志华
2.明确责任
每位师生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全体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学校的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人管,都有人负责。
(二)加强安全教育增强素质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一个不健全的人,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课由专职任课,任何人不能挤占健康教育课,健康教育的教师要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身心均能健康发展。
2、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的能力。
各学科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课程在教学时适时渗透安全教育。学校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把专题教师作为安全教育课的专任教师。要求授课教师要做到三保证:保证备课,保证上课,保证有教案。同时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也要及时的渗透学科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工作应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部门将协助学校各部门根据学校周围和学生的特点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各种事件的应急处理的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的能力。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做到不惊慌失措,并能采取有效办法保护自己。要使学生增加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了解,增强安全保护的意识,不做不利于安全的事,又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
3、要教育学生家长做好监护工作。
通过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水和。
(1)要让学生家长明确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在安全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安全隐患在哪些方面,应该重点做好哪些防范工作。
(2)了解和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孩子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3)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要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告诉家长。家长会上,不要只讲学生的成绩,要通报学校的安全状况,要根据季节的特点,把学生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告诉家长,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让家长真正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监护责任。采取家长所能采用的办法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抓住重点确保安全
1、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教学部门要加强常规工作检查的力度,进一步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禁止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体育教师在学生自由活动时要加强安全教育,不能随意"放羊"。绝不允许因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不规范,而发生安全事故。
2、要认真学习《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建立教学部门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公布学校紧急联系电话,在教学中如发生安全事故要按照预案进行紧急处理,使处理工作规范化,使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认真执行上报制度。发现事故一定要及时上报,不能认为这是小事,我自己能够处理,而不上报。决不能因为不及时上报,而延误了处理的时间,造成被动。只有及时上报,才会有利于事故的处理。
安全无小事,在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师生能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下教学和学习。
三、教学安全工作月安排
三月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教导主任检查安全教师的教案。
3、上好开学初的第一节安全教育课。
4、教导处深入第一节安全教育课的课堂进行听课指导。
5、教导处每周不定时的抽查教师的教学行为。
四月份:
1、配合学校的广播站做好安全知识宣传工作
2、把安全教育课做为本月领导听课日的重点
3、召开体育组相关人员的会议,强化季节的变化会造成不安全因素
4、教导处实行教学安全监控,抽查教学常规
五月份:
1、教学部门配合学校各个部门对学生进行节日外出活动的安全教育。
2、本月领导听课日重点是对体育学科进行跟踪听课。
3、教导处组织召开学年组长、学科组长会议,调度各班学生的教学秩序情况。
六月份:
1、配合学校大队部做好学生节日活动安全工作
2、本月临近期末教导处要深入做好教师的师德工作,严禁教师为了成绩出现体罚变相体罚现象。
七月份:
1教导处对教学安全工作纳入教师的考评的项目
2组织教师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进行假期对学生进行安全监护。
九月份:
1、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公布学校教学安全计划。
3、上好开学初的第一节安全教育课。
十月份:
1、配合少先队大队做好节日期间学生安全工作。
2、教导处配合后勤部门对学生不安全用品进行检查。
3、本月重点是上好健康卫生课检点是教学卫生三个一
十一月份:
1、做好冬季体育课的安全工作。
2、督促体育教师做好课前的安全教育。
3、做好消防演练安全工作,保证演练过程中的安全。
十二月份:
1、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加强师德教育。
一、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建立由周佩霞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安全工作摆到主要工作议事日程之中,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全年有总结,为全园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周佩霞
副组长:袁正红
组 员:周少燕、何惠芳、钟红梅
二、 强化安全意识
1、 全园教职工要把幼儿安全问题置于头等重要地位,加强对工作的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在每周的园务会议上,提醒各教职工重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对幼儿的安全保护工作、
三、 重环境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1、 常检查防火设施,注意易燃物品存放的安全及电源电闸的安全;后勤人员每月中、月底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更换,确保有效使用、
2、 勤人员每周一检查大型玩具设施,发现有损坏脱落及被锈蚀及时处理
四、 认真落实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
1、 员工每月集中学习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两次、
2、 长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分析查找原因,采取对策、要注意防微杜渐,把不安全隐患除在萌芽中
五、 注意幼儿的饮食安全
1、 真贯彻执行卫生系统有关食品卫生的规定,防止食物中毒
2、 粥、开水、饭菜等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烫伤
3、 药品、洗涤用品及化学清洁剂要放到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误食、误饮中毒
六、 组织户外活动时,确保幼儿安全
1、 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首先要进行安全教育
关键词:化学实验;规范;安全;爆炸;中毒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07-0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三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特别重要。老师要在课堂演示实验,特别是在化学实验室引导学生做学生分组实验的时候,锻炼学生做好化学实验规范化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合作能力、参与探究能力。大部分老师觉得学生进实验室纪律差,好奇心理驱动下乱动仪器药品,有时候会导致仪器损坏,药品互相掺和,影响实验进行和实验效果。也有同学在实验室追逐打闹,吃东西喝饮料,都存在潜在的危险。
反之,一些胆小的学生由于怕实验时仪器损坏,怕批评,化学药品有毒、易爆炸,最怕出危险,所以不敢做实验,做实验时束手束脚,久而久之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处于被动应付,往往会出现安全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且会影响学习的兴趣,事关重大,务必高度警惕。下面我根据我化学实验室工作的经验,简略的谈谈中学化学实验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情况,与大家共勉。
1.不按规范操作
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如何,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每个实验教学前,学生应按课本中的实验要求,认真做实验,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教师在实验前还要研究和摸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实验中能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师在实验前应对学生强调"先通一氧化碳气体,等把实验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后加热",实验完成后"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一氧化碳气体"是关键,如果操作顺序有错,从而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出现实验爆炸事故。
为什么稀释浓硫酸的时候要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缓缓的注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千万不要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就会出现安全事故。如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一方面由于水的密度远比浓硫酸的小,水将浮在浓硫酸上面而形成两个液层,浓硫酸只在两个液层接触处混溶并放出大量热。硫酸有很大的稀释热,在稀释过程中,硫酸溶液的发热现象开始非常剧烈,以后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又由于硫酸的质量热容较水的低,当两者混溶时,硫酸的温度会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因而造成强烈的局部高温,使水汽化而造成喷溅。出现人衣服皮肤被腐蚀的危险。
2.使用药品过量
中学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明确的要求,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控制用量,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为好。有些同学觉得药品越多现象越明显,往往会出现适得其反,甚至出现实验事故。
我们用浓盐酸和饱和碳酸钠在抽滤瓶中做灭火器演示实验,浓盐酸和碳酸钠要适量,本实验演示前,最好计算好浓盐酸和碳酸钠的用量,使两种药品能恰好全部反应。不要使一种药品过量,另一种不足。不然喷射出的液体,不是酸性,就是碱性,对喷射到的物质会有腐蚀性作用。而且由于两种药品太多,反应太剧烈也可能使瓶塞冲出、或抽滤瓶爆炸。
我们做演示实验燃烧的条件时,烧杯中盛开水,上面放一大铜片,一面放红磷,一面放白磷,水中放白磷,如果铜片上的白磷放的太多,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太多,造成空气污染,使教室里的老师和学生吸入很多,对身体有害。
3.实验室没有应急设备
化学实验室没有应急设备,会引起很多实验安全方面的事故发生。首先要有应急急救箱,水电齐全,化学实验室要有换气设备和通风橱,以免做有些有毒气体实验时引起老师和同学中毒事故。化学实验室还要准备耐酸碱手套,我们在做水电解实验时,电解水里要加10%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我们在收集氢气和氧气的时候要用手操作,如果不戴耐酸碱手套,容易造成双手被腐蚀。实验室也要配备防护面罩和防护口罩,做实验的时候防止酸碱等有害物质腐蚀脸面,也防止有毒气体直接吸入,特别是防止酸碱溶液进入眼睛。
4.错加实验药品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木炭和氯酸钾加热,木炭燃烧,使得氯酸钾剧烈燃烧,急剧在试管内膨胀,造成了爆炸事故。还有我们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要用稀硫酸稀盐酸和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看反应快慢情况和收集气体那种情况最适宜,如果误把浓硫酸当作稀硫酸加入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反应特别剧烈,二氧化碳气体和酸液很快就会从试管喷出,导致腐蚀脸面和眼睛,也可能伤害别的同学。
因此做实验时要看清药品的标签,实验完毕后,剩余药品要放在老师指定的位置,不要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药品混合,一方面影响下次的实验效果,另一方面,有些药品混合会发生爆炸事故。
综合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们做实验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实验室的各种注意事项必须遵守。
(1)安全第一。凡进入实验室及相关区域,应认真听讲安全知识指导,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禁将外来火种及各类危险物品带入实验室,严禁将餐具及食品带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饮食,严格按规范操作。实验结束后,必须将使用过的水源、电源及煤气等切断,仔细检查并熄灭酒精灯、煤气灯、电炉等加热器,整理好各种药品,将手洗净后方可离开实验室。离开时严禁将实验仪器和药品带出实验室。
(2)防火、防爆。应科学、严格地管理和使用化学药品,有毒有害有危险的药品应单独存放,双门双锁专人保管,在管理和使用中尽量不给各类药品混合接触的机会。严禁将不明药品或不了解性质的药品混合,以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