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社区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农村;客家体育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严重滞后,究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办学条件上的严重不足,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浅谈客家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的现状。

1.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原因

1.1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农村学校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54.6%;体育器材达标率为49.1%;而体育场地就更为缺乏,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根本没有符合规范的场地;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低,规范化教学水平低,课外活动率低。

1.2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严重滞后的原因

由于城乡差别的原因,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可以说,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客家体育的含义、特色及功能

2.1客家体育的含义

客家体育是指广泛流传在客家民间约定俗成的体育活动事象。这种事象包括人们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方法、思想情感、语言和物质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等。客家人世代以农拼为主,聚集在山区之中繁衍生息,因此,客家体育活动具有浓郁的农村乡土特色。

2.2客家体育的特色

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体育活动以娱乐健身为本,游戏性与竞争性和谐统一;活动内容与方式多半是生产和生活能力的再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器具就地取材,并且与家庭生活用具密切相关,取材方便,灵活多变;活动地点在院坪晒谷场,屋前屋后附近,场地开阔、空气清新,易于组织;活动对象广泛,老少皆宜,有些项目还与民族传统体育交叉渗透。客家体育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

2.3客家体育的功能

客家体育具有显著的健身、教育、娱乐等功能。首先,客家体育走、跑、跳、投、丢、踢等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选择面广;室内室外不受场地器材限制,适合在农村学校开展;群体不受人数限制,练习方法灵活多样;源于生产生活,简单易学,不需专门训练,参与面广。其次,客家体育源于劳动,源于生活,每一个项目都包含着客家人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勤俭治家的传统美德,蕴含着客家人克服困难、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勇敢向上的民族精神。第三,客家体育以游戏为主,以娱乐为主,以少年儿童为主,趣味性与竞争性有机结合。客家体育不仅投人少,开展方便,深受农村少年儿童欢迎,而且有浓厚的乡土趣味性,生产生活的再现性,典型的体育民俗性,有明显的健康、教育、娱乐功能。

3.客家体育的实施及应用

客家体育项目生动活泼,新鲜有趣,教学形式多样。但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求学原则。如低年级学生基础差,应多以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主要是培养体育兴趣为主,对动作质量,难度不作具体要求;高年级学生则可相应提高要求,采用比赛方式组织教学,对动作质量、难度提出适当要求,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如(1)打石子。我国地域辽阔,北方冬季的大雪,南方春夏的雨季,都给上体育课带来诸多不便,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教室课桌进行打石子游戏,打石子在客家地区少年儿童中非常普及,尤其女孩更喜欢,可以两人一组,也可多人一组,用颜色相同、圆形光滑的石子(也可用小沙包或军棋子)进行比赛,看谁心灵手巧,看谁选的花样多,难度大,有单选、双选,也有多选,按规定,选得又快又好者为胜,同学之间担任裁判,既可相互监督,又培养了学生组织、裁判能力。

(2)跳房子。客家小朋友特别喜爱,跳之前,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块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方形、飞机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参加跳房子的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多人分组轮换跳,根据学生人数分成若干组进行练习。

(3)踢毽子。踢毽子比赛方式很多,有规定时间、不规定时间踢毽子耐久赛,有规定动作和不规定动作的花样比赛,有个人和集体比赛,有原地踢毽子比赛,也有行进间接力赛。

(4)陀螺。比赛看谁的陀螺旋转时间长,两至三人一组同时旋放,规定只能抽2-3鞭,谁的陀螺先倒停转谁输。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客家体育项目因地制宜,简单易行,锻炼效果显着,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是广大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好内容; 客家体育进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有效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而且也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

4.2建议

4.2.1将客家体育列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每年定期举办客家体育运动会,并可逐步将客家体育推广普及。

4.2.2客家体育运动教学要注意运用科学教学方法,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注意提高实际效果。

4.2.3客家体育教学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力目的。

4.2.4客家体育作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要与民间体育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弘扬民族体育精神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樊庆斌.农村呼唤体育,农民需要体育[N].中国教育报,2004.03.08

[2]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际大众体育现状与发展趋势[Z].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社区;社区建设;社区问题

一、陕西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早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从“农村社区服务”、“社区保障”、及“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角度提出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城镇社区建设,城市社区中的基础设施、服务项目也比较完善。以陕西省为例,自2012年开始,每年都从基层选取培养1500名以上的社区专职人员分配到不同社区进行服务,数量如此之大,尚属全国首例;相比之下,陕西省针对农村社区发展的措施并不多。从2007年6月开始,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开始开展农村社区试点工作。2012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陕西省31个重点示范镇镇域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及典型社区规划设计汇编》启动了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的模式,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培育建设近千个规模适度、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相比较于城市社区的发展晚了至少3-5年。

二、陕西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中的问题

(一)盲目注重发展的速度,忽视了村民心理、生理问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说到,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就是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因此,在这种形态的社会中生活的农民,更加看重的是土地的重要性。没有土地,农民就缺少了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在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政府往往只注重速度、形式、结果,却忽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农民的心理、生理所带来的问题和不适应感。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就等于失去了一种支持力。城镇居民跟农民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城镇居民没有土地,而农村人们有土地。然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农民还是农村户口,但是已经没有了土地。这种角色混淆导致的角色冲突,使得这些失地的农民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状态,从而造成无所适从甚至一种心理疾病。同时,楼房的结构不像平房那样,日常交流比较多。以美国乡村布局来说,他们的布局是分散式的,各自有各自的农场,离得很远。因此美国人的性格就像这宽广的农场一样,更奔放、更自由;而我们中国乡村的布局却是一家挨着一家,聚村而居,更体现中国人互相依赖,互帮互助的这种性格。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与人之间有无法割舍的社会联系。而这种新型社区产生的变化,打破了原先这种交往的方式,也是造成人们心理不适应感的一个因素。

其次,在拆迁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后,以前那种平房变成楼房,农民的身体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楼房较之平房,更不易出行,活动面积小,限制比较大。这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上下楼不方便了,孩子们娱乐活动变小了,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缺少专业的服务人员

我们能看到,虽然在新社区建立的时候有很多配套的基础设施,而且陕西住建部也在文件中提到,这些配套设施是必须设置的,包括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文化活动中心等,但是,在具体政策落实的过程中,这些配套设施的设立需要一定的财力、人力支持,否则只是存在的一个空架子,没有发挥真正实际的用途。同时,在社区服务中心,缺少专业的社工人员提供服务,所谓的社区服务中心也形同虚设。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农村社区社区中存在,甚至在社区服务比较好的城市社区中,像敬老院、科技服务点这样的服务也是很难保证的。而且现在在陕西招聘的城镇社区专职服务人员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社工专业的,社工专业的缺口以及社会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两者巨大的差别,导致现有的社工数量很难满足如此急速发展的社区建设,因此就更不用说是农村社区了。

(三)发展后没有解决村民的后续问题

在原有农村的基础上合并成新社区时,忽视了在合并之后村民的后续生活问题。农民是依靠种田而生的,现在新社区的存在改变了原先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没有了土地,就等于切断了生活来源。而政府在征收了土地盖成楼房之后,农民失去了土地无法生存。为什么现在很多征地拆迁都受到很多阻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农民在征地之后,自己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没有保障。因此,如何解决村民在“上楼”之后的经济来源、就业问题,是一个缓解拆迁阻力的方法。

(四)拆迁房质量没有保证

近几年,楼市发展异常迅速。这当然也包括农村拆迁合并为新型社区中的拆迁房。新闻中多次曝光,一些人员为了自己一己私利,为了拆迁赔偿款,从中做手脚,不惜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私自偷工减料,保障农民基本住房要求的保障房成了一个个豆腐渣工程,将农民们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顾。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一、前言

近些年来,农业的无序发展导致农业环境恶化,资源开始枯竭,引起了土壤板结、土地荒漠化、土地失去耕作价值等。生态农业是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农业的科学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同增进为目标,以市场机制和有关法规为调控手段,实现农业、经济、社会、自然的共同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综合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农业生态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农业生态、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衢州市发展现状

(一)地理位置,气候气象

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处浙、赣、闽、皖四省的交界处,素有四省通衢的美称。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捷。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优越。随处可见青山绿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9%,是“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衢州农业生态环境优美,既有田园景观,又有山野民居,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总的来说,衢州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能够满足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事参与、民俗体验等多种目的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二)经济发展现状

衢州的生产经济总体来说不发达,2011年全市GDP只有890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在地级市中经济发展总量不算太大。从产业结构来说,衢州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加上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政府对于发展对外旅游经济显得力不从心。2007年大雪灾,2008年大地震,给衢州以农为主的产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衢州的支柱农产品销量出现一系列问题。

(三)旅游发展现状

衢州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旅游人气旺盛。衢州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4个国家文保单位,7个国家4A旅游景区,2个全国工农旅游示范,5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生态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前景良好。

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是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各方面协同发展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影响:1、完善的技术体系;2、激励政策的支撑;3、农产品市场的发展;4、农业产业化水平;5、推广力度以及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生态旅游业的影响因素

衢州市生态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长三角处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57%,财政收入97亿,城市人口35万,上百亿的上市企业3家,工业经济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2)旅游产业发展低端,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价值链没有形成。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生产要素的整合非常欠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与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的市场需求明显不对应。

3)旅游景点小、散、弱、差,管理水平和要素配套都比较低端。4)人力资源明显不适应现代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运营能力较差。5)核心吸引物尚未形成,急需通过大项目包装修成区域核心吸引物,突破形象遮蔽。

(三)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农业生态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在一起,利用生态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生态农业生产才是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资源。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相结合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着重要意义。生态农业旅游带动了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找到了市场,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并且丰富了农村精神生活。增加乡村经济收入,增加当地税收,提高就业率就业率,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一)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

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准确概念,国内外学者有过不同的定义[1-3]。一般来说,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从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一般来说,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有一定的共性,衢州市的发展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高度富集,在自然方面见长,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是非常有利的。再加上周边的黄山、三清山等,包括风景秀丽的江郎山,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内著名景点的集群所在地。

再者,衢州的宾馆建设相对落后,住宿是旅游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衢州酒店建设上要形成总量与类型上的优势,应有五星级、商务、快捷等各种类型的酒店,再通过价格竞争,形成质量高地和价格洼地。这样会吸引不同的旅游者。

其次,对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一般来说,重量级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宣传力度较大,针对性较强。进一步加大对衢州农业生态旅游宣传推广,可以参考像“三亚比美”的宣传,就带动了观众观看,并对当地的美景留下深刻印象。效果很好。

最后,与重要旅行社合作不够。一般火爆的景点与重要旅行社的合作都很紧密。例如,国旅、中旅、青旅、上海春秋等大社拥有全国营销网,先后与一些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如果能充分利用大社良好的营销网络和各分支机构强大的分销能力,衢州的农业生态旅游会发展得更快。

(二)衢州市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

旅游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同样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所决定的。

农业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的乡村生态环境为活动场所,以生态农业景观、生态农产品开发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加强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合理培育农业旅游资源,建设良好的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合理开发和规划,是实现衢州农业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完善的基础和配套设施,是发展衢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旅游地硬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服务质量、旅游功能与容量及其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地建设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加强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场所等的建设。

(三)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对农业生态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是农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这是农村社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也是维系农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是一个涉及多个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利益分配是旅游开发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各主体间利益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衢州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产权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探讨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的产权管理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中央政府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种形式是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系统归地方政府管理,中央政府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管理。一般认为第二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的收益较大。这种结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环境损失、社会福利损失算入,实际上,地方政府的收益要小的多。

国内外研究表明,分配方案应让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得到的收益与其所承担的风险和投资成正比,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农业生态旅游伙伴间“投资分摊、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以及“多劳多得”的原则。实际上,只有农业生态旅游系统维持长期有效的运行,把“蛋糕”做大后,农业生态旅游系统各成员才会实现真正的利益增长。

五、结论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民集中居住;宿迁;实地调研

农民集中居住就是指“把住在自然村的农民集中到小区或者中心村居住”。江苏省在率先实施这项政策的几年来获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那么,作为在江苏省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宿迁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这项制度在宿迁的运行现状是否取得了制度本身的效果呢?本文以宿迁市为例,在对宿迁市农民集中居住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宿迁市农民集中居住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一、宿迁市农民居住的概况

2006年4月,宿迁市《宿迁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点及康居示范村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宿政发〔2006〕49号)标志着宿迁市农民集中居住正式启动。宿迁市坚持规划先行,于2007年完成第一次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在2008年进行第一次规划修编,将全市1.2万多个自然村规划为1668个集中居住点。为确保顺利推进,宿迁市出台《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在集中居住点建房和进城(中心镇)购房居住的试行意见》(宿政发〔2009〕53号)及其他关于规划、建设、用地等7个配套文件。与此同时,市财政也加大了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扶持力度。2010年开始,宿迁市开始了第三次村庄布点规划修编,居住点数量进一步缩减为1066个。农民集中居住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小城镇,并确立“镇当城建”的理念,对乡镇规划进行修编,启动并重点建设镇区规划范围内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作为重要的推进手段,2010年4月份市委出台《2010年加快小城镇发展、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考核奖励办法》。对于农村集中居住区,采取有计划地控制建设,已启动建设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居住区继续做大做强,同时严格限制启动新点建设。

二、宿迁市农民集中居住的现状

1.居住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农民人均占有住房面积在20~70平方米之间不等,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差距较大。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将农民态度为非常不满意的情况赋值为1,不满意的情况赋值为2,一般情况赋值为3,依此类推最满意的情况赋值为5。根据所收集得到的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农民对现在居住房屋面积的态度、住房的美观度的态度、居住地区自然环境的态度、居住地区治安环境的态度的平均分分别为:3.12,3.15,2.93,2.80。由此可见,宿迁市在住房本身的舒适度和美观度的建设方面考虑到了农民的需求,因为农民在这个方面比较满意。但是仍然有70%的农民表示目前居住的房屋虽然比之前的住房在美观度和舒适度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但对现在的居住状况仍然不习惯。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几个住户进行了入户访问。在住户的家里可以明显地发现住户的家居设施不完善,住房内部装潢条件较差。同时我们发现单元楼内没有安装电梯,这给部分住在五楼的老年人增添了很大的麻烦,让他们越发感到空虚。

在调研走访中,同样发现小区内部分建设缺少规划与内部整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齐全,污水处理条件较差。同时由于部分小区靠近工业园区,空气质量较差。小区内部缺少必要的治安条件。

2.生活状况和生活条件

调查对象的年收入主要分布在1500~25000区间内,这部分收入的农民占调查比例的43.2%,这个收入基本达到了宿迁市农民的基本收入水平。但这部分农民仍然表示自从搬入集体居住小区之后生活压力变大,对这一情况我们从主要收入来源的变化、支出状况的变化方面进行分析。

表一 农民搬进集体居住小区之前收入来源■

表二 农民搬进集体居住小区之后收入来源■

表一和表二显示的是农民搬进小区前后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表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无固定收入来源的比例从8%上升到了21%。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结论,搬进集体居住小区使部分依赖农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资本,这部分本不用担心日常生活的农民逐渐陷入贫困的边缘。

在对支出情况的对比分析中,47%的农民表示如今的支出情况比之前略高,29.3%的农民认为如今的支出情况比之前高出很多,这表明集体居住给农民增加了很大的生活压力。而这些生活压力主要来源于农民生活成本的增加,另一个巨大的变化在于农民入住小区之后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物业管理费用,且农民普遍反映物业管理费项目过多,收费不明确。

基于收入来源的减少、支出费用增高等原因,农民对目前的生活条件表示极度的不满意,甚至有部分农民对集中居住产生了抵触情绪。

3.生产情况

农民和城市居民最大的一个变化还在于农民的生产情况,居住在行政村的农民大多数可以依赖自家的小院落进行家禽饲养或者小作坊的生产活动。但搬进集体居住小区之后这些生产活动都有了相应的变化。

数据显示,77.8%的农民以前饲养家禽,现在没有。其中主要的原因同样来自小区环境的限制,面积的限制。家禽的饲养主要目的在于肉类食品的食用、增加部分收入来源,但由于这一生产活动的消失很大部分农民食用肉类的机会逐渐减少,收入也因此减少。

在农民的小作坊生产情况中,原先依赖于农村院落进行小作坊生产的农民里有71.4%的人同样因为活动范围的限制而放弃了生产,而这部分农民选择了到周边城镇打杂工,零零散散的获取一些不稳定的收入。

可以得出具体结论,集中居住对农民的基本生产状况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并且农民暂时还没有充足的能力去依靠自身的力量弥补这部分的损失。

4.公共服务设施

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应该拥有足够数量的健身设施,但几个调查点都缺少必要的健身设备。以银杏庄园为例,小区内部在视野范围内几乎看不到健身设施。

另外一些其他公共设施也不够完善,如公共卫生设施,几个调查点的小区,几乎都全部缺少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排水系统也不够完善,多数农民反映,夏天大雨之后,小区就会出现大面积的积水现象,给农民的出入造成很大的不便。我们认为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财政供给力度不够,以及建筑商的盲目建设,不从农民的根本需要出发。

三、对策和建议

1.多方面考虑农民住房需求,给农民创造更舒适的家居生活条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住房的美观层面。

2.做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就业工作。进一步转变集中居住区农民的就业观念。

3.建立并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

4.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公共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建设。

5.扩大征地补偿范围。

6.政府的拆迁补偿工作必须保持公开化和透明化。

参考文献:

[1]叶继红.农民集体居住区的差异性发展:江苏证据[A].苏州大学,2011.

[2]汪辉.让农民集体居住必须面对的五个问题.北京大学,2010.

农村社区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河北农业大学位于保定,是一所在农科院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大学,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于2001年,当年只招收了2个班,59名学生,随后招生规模略有扩大,2004年招收了5个班(包括专接本2个班),其后每年的招生规模大都稳定在2个班左右。截至2012年,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招收8届,总计600人左右。该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干课程包括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公共政策、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二、河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为了探析河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笔者从2005—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至今共8届毕业生)毕业生中每届选取部分毕业生作为特定调研对象,主要就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密切联系的直接描述指标与间接影响因素等系列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达95%。被调查学生中早期毕业生(2005届、2006届)23人,占23%;中期毕业生(2007届、2008届、2009届)学生36人,占36%;近期毕业生(2010届、2011届、2012届)41人,占41%。其中男生37人,女生63人。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文科类性质专业,女生比例一般高于男生,造成问卷数量性别比例略显悬殊。根据调查问卷内容,笔者分别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影响就业的因素,教育培养3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第一个因素系对学生就业情况的直接描述,第二个因素系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勾勒,第三个因素系对学生应对就业应具备素质的剖析。

(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测度专业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而毕业生就业结构是对专业发展的深层次解析,通过就业结构分析可以看清专业课程体系的成熟度、发展重点和特色。通过调查分析可发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高,其就业结构分布多集中于各级党政机关或基层单位,国有、私营、民营或其他类型企业也占有重要份额,对从事的行业和领域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如表1所示)。同时,通过访谈得知,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领域多为门槛较高,竞争激烈的政府部门,加之本专业属“年轻专业”,显示度低,很多用人单位对此专业缺乏了解,故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对专业持不乐观态度,但经过多次面试后能够找到比较满意或合适的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就业率。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各类型企业将大量涌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对公共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

(二)就业意向及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就业影响因素和学生就业意向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明确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强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就业帮助最大的因素,理想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看重的因素及理想就业地区”等项目的调查,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趋势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意向,结果见表2。表2显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普遍认为帮助最大的因素是相关社会实习、工作经历、社会关系和专业4项;理想的就业地区和单位,毕业生大多选择直辖市、省会城市或非省会城市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但大多集中于河北省内。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择业时更加看重“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个人发展前景好”等因素,而对于“符合兴趣爱好、劳动强度、权利和社会资源”则处于兼顾状态。此外,当问及是否自主创业时,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否”,仅有6个同学选择创业,比例仅为6%。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各类中小型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多层次的管理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学生希望在城镇化过程中寻求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育培养因素分析

教育培养条件和环节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是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该调查从就业的教学因素和基本素质入手,探究增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外在教学条件和内在影响因素,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调查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实践教学”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教学水平”次之,再次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课程设置”。并提出“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表达和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

三、河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选择

(一)找准专业定位,服务地方区域

河北农业大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河北,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多种调研实验也都依托河北地区开展,河北省也对河北农业大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在建设中都不可避免带有地方色彩,这就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了契机。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攻坚阶段,城市规模的扩张、新农村建设使得各种公共事务纷繁复杂,层出不穷,需要大批公共事业的管理者投入其中。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根据河北省发展需要,以“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为方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多层次的管理人才,推进河北省城镇化的发展,服务于地方区域。此外,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将大量涌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面向企业的公共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也将成为今后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设置特色课程体系,增强专业辨识度

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度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的特色和专业的辨识度。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在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管理基础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设置特色课程,从整体上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分段实施、总体安排,多层次、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区域性地方特色选修课模块。各模块课程之间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以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府经济学、公共财务、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学等专业课为核心,以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管理文秘等专业基础课为框架,并辅之以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区工作、河北省农村社会发展专题、河北省社区发展概况等区域特色选修课课程,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特色的知识体系,增强专业的辨识度。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根据调查显示,实践教学环节是构造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仅要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项目教学、情景扮演等方式挖掘资源潜力,还要多方面加强与政府、社会公共事业单位、各类型企业和其他团体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将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验,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服务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在基地本着边学习、边实践和兼顾农时的原则,上午听课、下午进棚实践、晚上与指导教师和基地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通过实训,学生对育苗、定植、管理、采摘到分级包装等生产过程有了较熟练的掌握,对企业管理、市场策划、国际贸易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正如学生调查问卷中所写的“我们能在真正的生产环境中体验实践”,“我们对蔬菜和园艺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通过聆听企业负责人的创业经验和心得,自己对择业和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