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部问题及建议

财务部问题及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部问题及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部问题及建议

财务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律师事务所;财务内部控制;建议

一、律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

来自全国律协的消息,最近10年,我国律师人数以每年2万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律师人数已突破30万,律师事务所达到2.5万多家。律师队伍成为一支较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律师业也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律师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下,如何积极响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这就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除了提高律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外,加强对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在国内律师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如何能快速的做大、做强,除了律师自身的能力外,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和内部约束能力,即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律师事务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由于律师事务所管理的特殊性,整个行业内没有统一的内部控制体系,部分律师事务所虽有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但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还不够完善,实施起来也不能完全到位。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内部控制必须能跟进律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的要求,通过建立标准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大所”和“小所”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优化,打造适合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时俱进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已成为律师事务所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律师事务所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理论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的内部控制理论大都以COSO框架为基础,COSO的内部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财务内部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环,也应从这些要素展开研究和设计。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是要保障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财务活动在授权和批准的范围内进行。通过财务内部控制传输出的数据,要真实可靠,要能为管理决策所用。通过对内部控制要素展开分析,发现律师事务所目前存在的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如下:

(一)控制环境薄弱,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和执业必须符合《律师法》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形式大多为合伙制或个人所有形式,管理多采用主任负责制或合伙人会议制度。对于会计核算办法,参照执行财政部印发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还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没有明确的定论。在税务上,合伙人缴纳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并存。这些外部控制环境会对律所管理造成影响。在内部控制环境上,律所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收能力,管理者和合伙人对案源收入关注较多,对财务工作关注较少,认为财务工作只是收款、开票、记账。而财务人员大多由律师或行政人员兼任,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财务管理仅停留在收费、记账阶段,可见从上到下缺少控制意识,无法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内外部的双重影响下,律所财务内部控制表现薄弱,随着律师事务所规模的日益扩大,现有财务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风险管理不全面,对财务风险关注不足

由于律师执业失败风险巨大,律师事务所会通过谨慎的选择客户、购买律师执业责任保险等方式来规避风险。近年来律师事务所财务人员侵占资金案件时有发生,例如:2015年爆出的某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财务人员,就在3年时间里侵占钱款4426万余元;西安某律师事务所出纳,5年先后挪用资金253万元。为什么屡有此类事件发生?究其原因,都是管理者对资金风险关注不够造成的,如果对财务风险予以足够关注,就可以大大减少资金挪用事件的发生。

(三)财务管理特殊,日常监督不到位

律师事务所财务管理异于公司制企业,比如委托合同会分为风险合同、正常收费合同等,如何对合同收费进行管理?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日常财务管理重点是:收入管理、公共费用管理、律师薪酬及合伙人利润分成管理。大多数律师事务所受规模影响没有专设的审计部门,没有专门的审计监督。而律师和合伙人大多忙于业务,很少对财务进行监管,甚至不予过问。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或监督不到位,导致部分律师事务所的财务管理处于随意状态。

(四)受制于成本效益,关键财务控制程序缺失

对于基本的财务内控程序,比如不相容职务分离,部分律师事务所的会计和出纳都由一人担任,经办人和批准人同为一人。诸如此类的节约成本费用之举有很多,孰不知,为了节省小钱,造成财务内部控制关键环节的缺失,进而会诱发更大的损失。在这种放任式的管理下,又何谈财务信息分析、整合、战略决策,最终导致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受限。

三、律师事务所财务内部控制的改善建议

基于律师事务所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律师业实际发展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改善,进而达到建立和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的目的。

(一)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改变管理方式

由于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会受控制环境的影响,因此律所的合伙人和财务人员应增强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具体可通过制度、全员培训等形式传递控制的理念。只有全员都有了控制意识,才能重视律所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者要因所制宜,改变一言堂的管理方式,不要靠拍脑袋、拍大腿来进行管理决策,可以通过成立有合伙人代表的财务委员会,对律师事务所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并设计适当的程序和方法,来改变财务管理方式。

(二)建立财务预算体系,达到目标过程均可控

律师事务所的收入分配制度,已从简单的案件提成制,发展到盈余分配制,合伙人对利润日渐重视,加之财务管理的特殊性,财务过程管理变的很重要,因此律所应建立财务预算体系,将运营费用、收入、成本、分配纳入预算,以便提高财务运营管控的主动性。通过财务预算管理,进行定期汇总反馈,做到对异常财务数据的监控,并使盈余可控,避免了亡羊补牢的危害,进而使合伙人受益。

(三)建立信息沟通反馈系统,适应规模化需要

为适应律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需要,律所应建立案件的利益冲突审查制度,建立从立案到结案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财务信息系统,来对业务进行管理和稽核,财务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掌握合同中的财务条款,并对已立案件的收费进行审查,以达到控制的目的。通过建立财务分析体系,对业务经营状况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出具月度、半年度或年度的财务分析报告,通过财务的总结反馈,及时发现不足,对控制系统进行完善。同时使信息沟通和反馈处于通畅状态,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做好日常监督

律师事务所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到风险监控,要有完整的风险管理程序,这样才能对资金风险、信用风险、税务风险等进行有效管理,进而采取措施规避和减轻风险。比如关注所得税核定征收存在的风险,才能完善账务体系,规范财务管理,进而轻松应对所得税查账征收。另外制度设计的再好,也必须进行监督,律所的日常管理多由律师兼任,律师大多以自己的业务为重,很少顾及监督,对于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应充分享有监督财务活动的权利,只有合伙人重视对财务账目的监督和审查,才能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

四、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建立法治社会的氛围下,客户对律师事务所的业务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是律师事务所努力的方向。相关财务人员及法律工作者要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不断研究,为财务内部控制的发展出力。由于新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律师事务所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谢鹏.律师事务所规模与管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J].中国律师,2015,(07)

[2]李超.浅析律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特征[J].财会学习,2016,(09)

财务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造林补贴项目;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2075

实施造林补贴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林农造林资金不足的问题,提高社会造林积极性,同时加快推进造林绿化的步伐,促进森林后续资源的培育。目前苍梧县部分林农由于经济原因,造林投入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存在造林质量不高,重造轻管等现象。苍梧县从2012年开始实施造林补贴项目,4a的实施情况表明,该项目实施范围广,涉及对象多,组织实施难度大,规划作业小班实施难保证,作业设计变动大,检查验收耗费大,资金兑付程序多,被认为是近5a实施难度较大的林业重点项目。为确保该项目造林的成效和资金兑现符合政策,务必深刻认识制约实施项目存在问题、把握关键环节、采取有效对策。对此笔者结合所在的县,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以供参考。

1 项目实施状况

1.1 项目实施造林地类及树种

项目实施的造林地类有荒山荒地和迹地(包括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2种,造林方式为人工植苗,要求营造人工乔木林。杉木、马尾松作为苍梧县的主要乡土树种,其在项目实施中占的比例较重,其它还包括秃杉、格木、黄花梨、顶果木等树种。以培育针叶树种为主,阔叶树种较少。

1.2 项目实施规模

苍梧县自实施造林补贴项目以来,累计建设面积达到1600hm2,其中:荒山荒地人工造林730hm2、迹地人工更新造林870hm2,中央财政下达直接补贴资金198万元,间接补贴资金7.3万元。经造林当年验收合格,已下拨直接补贴资金198万元,涉及补贴对象达572户。

1.3 业主申报项目和作业设计

项目计划文件下达后,县林业局明确项目申报相关要求,由乡镇林业工作站负责组织辖区内项目申报工作,通过宣传发动,动员广大造林业主在申报期限内自主申报项目。在初步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项目申报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充分征求和尊重业主的意愿,再由县林业局组织编制项目作业设计方案,成果呈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1.4 项目施工

县林业局与列入项目的造林业主签订项目建设合同,项目造林业主根据经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作业设计方案的相关要求,自行组织项目造林施工作业,确保按时间完成施工,确保项目施工质量。

1.5 项目检查验收和修正设计

项目造林业主完成当年造林后,由县林业局组织县、镇级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每一个造林地块逐一检查造林的树种、面积、密度、成活率等内容。对核实后产生变化的造林小班,重新修正设计,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批复。根据经审批的作业设计方案,县林业局和项目造林业主进一步补充完善项目建设合同。县级验收合格后,再由自治区林业厅派出的检查组进行抽检核查。

1.6 补贴资金兑付

县林业局统一安排,,由乡镇林业工作站组织辖区内以行政村为单位,对造林验收合格的造林小班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工作,公示无异议后。县林业局完成收集、整理兑付材料,提交县财政局审查核对,待自治区级完成抽检核查合格后,由县财政局和林业局根据兑付名册将第一批补贴资金转入造林业主银行账户。项目造林3a后,由县林业局组织造林保存成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兑付第二批补贴资金。

1.7 档案管理

县林业局设立专门的档案柜,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索引目录,由专人专职管理项目资料。逐年逐项对项目任务计划文件、资金文件、项目实施方案、作业设计、项目建设合同、验收登记卡、图纸、业主名册、补贴资金兑付凭证等资料进行搜集、补充、更新、归档,保证项目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真实性。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项目申报与计划下达时间不合理

项目申报工作从下达文件到要求上报的时间短,通常在1~2周内完成。在没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去开展前期工作,造林业主参与度、造林地点及面积准确度均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任务量只能根据往年造林实绩完成量去提报。这种申报方式容易造成上级下达计划任务量过多,当年难以完成;或者任务量过少,难以满足广大造林业主需求。另外,项目计划下达时间晚,计划文件一般在每年的9~11月到达,由于开展项目的工作量大、程序繁琐,迫使每年的计划任务均推迟至下一年度才能实施完成,形成跨年度实施项目的现象。

2.2 作业设计变动大

每年的项目任务下达后,要在短期内完成作业设计并上报审批。在开展项目作业设计,必须进行大量的外业和内业工作,加上时间紧迫,必然存在作业设计不够准确的问题。在县级验收后,对原设计变化的数据内容修改,包括造林小班个数的增减、面积的差异、地类不符、造林树种的变化等。因此,在兑现补贴资金前必须完善作业设计,要以县级验收数据为最终标准,重新编制项目作业设计书(修正版),再次上报上级林业部门审批。

2.3 县级检查验收难度大,耗时长、费用高

项目涉及的造林业主范围广,造林面积又以1亩作为申报起点,造林地块分布多、小班面积零散,另外县级验收又分为“当年造林成活率检查验收”和“造林三年后保存状况检查验收”,相当于一处造林地块需检查验收两次,跨越时间长,县级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去跟踪项目实施情况,增加了实施单位的验收费用,从而加大了项目整体实施难度。

2.4 造林补贴标准低,资金兑付程序繁琐

按项目现行补贴标准,荒山荒地人工造林补贴200元/667m2,迹地人工更新造林补贴100元/667m2。目前,以项目营造马尾松、杉木为例,在苍梧县3a的营造林成本投入平均约800元/667m2,当年造林的投入费用就达到500元/667m2左右,除补贴资金以外仍需投入大量资金。项目要通过多方多次验收、多部门审核资料等繁琐程序,导致补贴资金兑付迟延;补贴资金又分2次兑付,时间相隔3a,导致许多符合项目建设要求的业主会自动选择放弃参与项目建设。为此,容易造成在项目任务计划量较大的年份里,当地很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 建议

3.1 做好项目的申报与计划下达的时间节点控制

每年项目申报时间控制在3月初至6月底进行,实施单位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动宣传、实地初步调查核实项目申报业主的信息,为准确地申报计划任务量打下扎实的基础。建议在7月中旬下达计划任务,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也同步下达,8月开始项目的全面检查验收工作,即可保障造林苗木成活率稳定后进行,提高造林质量,也可提高检查验收的准确性,争取按年度、按计划、按时间、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3.2 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新闻、刊登报纸、印发宣传册、举办会议、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从县级、镇级、村级到农户个体逐层加大对造林补贴项目政策的发动宣传。通过宣传发动达到2个目的:公开项目建设的要求、标准,使所有意向造林业主了解项目的政策内容,自主、自愿选择是否参与项目建设;扩大造林补贴项目政策的影响力,吸引地方政府和广大社会群体参与造林绿化工作。

3.3 简化流程,权限下放,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将项目检查验收的权限下放至各乡镇林业工作站,由林业工作站组织全面检查验收,再由县级林业部门根据各乡镇验收结果,每个乡镇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验收;简化造林作业设计。在当年造林结束后,经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在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以县林业局组织编写造林作业验收报告书作为最终的兑付依据,避免检查验收后作业设计出现改动大、人员工作重复的现象,可节省不必要的工作量和作业设计费用开支;考虑到造林前期投入成本比重高,造林业主承担的资金压力大,在当年完成造林任务并通过逐级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将分两次性兑付补贴资金的方式修改为一次性兑付,项目建设不需再等3a,缩短时间,减低项目实施难度。

3.4 适当提高造林补贴标准

中央把项目造林补贴标准提高到当年造林成本的50%~60%,达到500元/667m2。建议在区、市、县3级政府能够制定相应的惠农惠民政策,整合地方财政资金,允许森林培育补贴资金与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配套使用,从而实现造林补贴标准得到适当提高。

3.5 做好苗木购买引导工作

林业部门要结合项目设计树种和本地良种、壮苗培育等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良种壮苗的宣传工作,提高运用良种壮苗上山造林认识,增强其主观能动性,确保项目的种苗质量;提供造林苗木相关信息,本地区具备“一签两证”的苗木生产信息,广大造林业主根据自身需求去选购良种壮苗上山造林,从而提高造林的质量。

3.6 严把质量关,确保项目造林成效

项目造林质量是整个造林补贴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县级林业部门必须认真对待,检查验收工作必须组织林业系统中的精干力量,落实好工作经费,依据项目验收标准,逐处逐户地去实地勾绘造林地点,核实造林地类、造林树种、检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等指标。做到层层把关,环环相扣,确保项目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善军,王海静.平原地区实施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政策刍议[J].林业科技,2015,32(1);122.

[2] 刘三峡.神农架林区造林补贴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5,44(1);72-73.

[3] 樊汝莲.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项目效果及其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2013,86;197-180.

财务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金控制 固定资产

一、资金控制

1.国家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明确要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而实际工作中不相容职责未分离现象屡见不鲜。由于人手问题,企业经常存在一人担当多角的情况。比如出纳进行收、付类帐务凭证编制及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不相容职责未进行恰当分离可能导致舞弊发生。尤其是出纳做账将使得敏感度很高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出现漏洞。

笔者认为公司应通过增设人员或改变分工的方式解决不相容职责的分离问题。如条件允许,各个公司可以增设财务人员。如条件不允许,则可通过调整分工的方法。如出纳不能接触现金及银行存款账务处理,但是可以接替其他财务人员不涉及货币资金的账务处理,如固定资产,存货等。

财务部编制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凭证均应由财务会计负责。在取得银行对账单之后,每月由财务部会计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勾对未达账项,并查找原因。

2.结账流程没有书面规范及检查机制。缺乏书面的结账流程将导致结账工作没有具体时间安排,结账时间无法保证。没有具体负责人和复核人的设置,将导致结账流程缺乏有效监控。

因此建议企业应以书面文件形式对结账流程作出规范,由财务部下发正式文件或工作指令,规范各个分公司的财务结账流程,同时编制正式的关账检查清单下发各分公司财务部,由相关执行人员填写。关账清单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关账方法,财务软件的操作规则,每一个关账环节的执行负责人,审核负责人,执行和审核时间点,完成关帐流程出具报表的日期。为做好监督,财务科长每月一次核查,检验执行人员结账时间和签字确认。全部事项完成后由财务部负责人对关账清单进行复核并最终签字确认。

3.未保留书面的现金盘点记录。虽然出纳核对现金日记账并盘点现金库存。但是未登记现金盘点表,也没有留下正式书面证据不利于现金实物管理。建议财务出纳进行现金盘点之后登记现金盘点表,并签字确认;财务会计每月监盘现金盘点也登记现金盘点表,并分别签字确认。

4.票据管理有待完善。通过查阅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及《会计岗位责任制度》等相关财务制度,其中未要求出纳定期盘点票据,登记票据盘点表。票据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因日常工作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引,导致工作混乱。对应收应付票据缺乏有效的管理,可能导致资产损失。

建议财务部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中对资金、票据的管理规定,要求出纳严格执行票据盘点:每月核对已领用及作废支票及空白支票的数量,定期盘点汇票,并登记保存票据盘点表,确保票据的安全。并由财务主管会计现场监盘盘点,且在盘点表上签字确认。

二、固定资产流程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运营和财务核算有重大作用。企业通常会对资产的购买审批有比较规范的制度和流程。但是细节不完善会导致管理失效和财务核算的混乱。

1.公司对固定资产入账的及时性没有预防性和检查性控制,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通常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审批是由企业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发起申请经领导审批同意后财务付款。财务人员并不直接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何时入账通常是根据收到发票时间。对于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又未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会对财务报表的资产分类列报产生影响,同时会导致折旧费用的计算错误。

公司应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加入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入账的措施,并要求固定资产采购部门根据运输单,验收单或试运行报告等凭证确定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形成书面报告,交由财务部门,于当月记账。

同时,公司要每季度对新增或新转固的固定资产进行检查,结合运输单、验收单等检查固定资产转固的及时性,如发现转固晚了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账务调整。

2.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实物盘点,而仅是定期进行账面盘点。这可能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无法及时发现。也无法对资产运行状态,有无丢失或毁损进行有效地监测。企业应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并按季度进行抽盘,制作盘点表和盘点差异汇总表。盘点工作应有生产部人员和财务部人员同时在场进行。如有需要,有技改部专家对固定资产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盘点结果应包括数量,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技术指标是否正常等描述。盘点结果应由参与盘点各方签字。如发现数量差异或由于损坏造成的减值迹象,生产部应查明原因,并对上述差异进行汇总汇报,经生产部部长签字后交由财务部进行会计处理。对于有减值迹象的固定资产,应结合外观和技术淘汰问题评估,确认减值损失。使资产账面价值正确体现实际价值。

此外,企业还可以每年出具一份是否有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导致出现固定资产减值迹象的报告。

财务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4篇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效是建立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

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由人来推动的,企业竞争力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所以员工绩效管理变得日益重要。绩效考核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同的考评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运用不同的技术标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何客观、公正评价财务人员的绩效,是企业管理实务中一个难题,也是提高财务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业绩、进一步提高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的关键之所在。

财务部绩效考核应遵循公平性原则,即考核工作应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在考核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全面性原则,即上至财务负责人,下至普通财务人员,不留任何盲点,都需要被考核;及时性原则,即考核工作应在被考核人工作完成时及时完成,考核结果也应及时与被考核者沟通,以达成共识。

绩效考核流程要转变传统观念,不能以考核人为主,要以被考核人为核心,让被考核人充分参与到考核制度的建立和考核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绩效考核对提升工作业绩的必要性。

绩效考核工作可分解为如下模块:

一、绩效考核的准备工作

1.财务部需要做绩效考核的调查问卷,其中开放式问题应至少占半数以上,通过开放式和封闭式调查问题,就可以掌握被考核者对考核的态度、理解程度及期望值,同时让被考核者参与到考核流程中,也有利于考核制度的执行。

2.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后,就可以结合公司层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财务部绩效考核制度方案,该方案需要与财务部全体人员反复沟通修改,最终定稿的方案,应至少得到财务部全体人员无记名投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需要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3.绩效考核制度最终由财务部与公司人力资源部联合下发。

二、绩效考核指标、考核结果的确定

考核指标分为部门整体业绩考核指标和个人考核指标两个层面,其中部门整体业绩考核成绩的比重为30%,个人考核成绩为70%,加权计算得分为个人的最终考核结果。在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中引入部门整体业绩考核的成绩,主要目的是可以有效的规避财务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短视”行为一只顾个人工作业绩,甚至以牺牲部门整体业绩的代价来提升个人业绩。

1.其中部门整体业绩考核目标可分为:

(1)以合理的资金成本筹集企业所需资金,保证资金链的安全

(2)协助公司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准确、及时的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为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种规定格式的报表,全面、完整的反映企业实际运营业绩;

(4)建立并完善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生产经营方向出现的偏差及时纠偏,监督公司各部门的各项耗费的合理性,并分析实际指标与预算差异原因;

(5)定期监盘公司财产,协助公司相关部门确保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

(6)与公司各部门的沟通配合,确保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部门整体业绩考核,首先依照公司实际情况,分别对公司总经理及其他部门负责人等评价人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请评价人对财务部工作业绩进行打分,加权计算得分为部门整体业绩考核结果。

财务部需要根据总账、报表、出纳、开票员、司磅员等岗位责任说明书,分别制定个人工作绩效考核表。

2.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目标可分为:

(1)各岗位日常工作差错项可以占权重的30%,对于现金、银行、报税、重要报表等重大工作差错的扣分应2-3倍于其他岗位的普通差错,考核者应在日常稽核过程中记录被考核者的工作差错,并及时提醒被考核者予以更正;

(2)各岗位的执行力及工作效率项可以占权重的20%,对影响期末结账、紧急报表、紧急资金调拨等业务扣分应酌情加倍;

(3)沟通协作项可以占权重的20%,可随机定量选择与该岗位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内外部人员进行打分,并对打分结果做简单加权平均后,做为本项得分;

(4)专业技能与积极上进项可以占权重的10%,对在财务专业考试中取得相关证书及日常工作中表现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5)制度遵守项可以占比重的10%,主要考核是否遵循公司及财务部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公司管理制度酌情对违纪事项扣分;

(6)主管总体评价项可以占比重的l@/o,财务负责人或其授权财务主管,对被考核岗位工作整体情况的评价,被考核人如有可采纳的合理化建议或者参加公司层面组织的活动可以酌情加分。

个人考核最终结果由上述工作业绩目标和周边考核构成,两项分别占80%和20%,其中周边考核由财务部全体同事,对该岗位进行无记名打分,并对所有打分做简单加权平均处理。引入周边考核,主要是提高各岗位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凝聚能力,并让全体同事共同参与到考核中,提高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和参与度。

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可以由本年12个月的平均绩效考核结果和年终总体业绩考核组成,其中年终总体业绩考核可参考月度绩效考核标准,可适当增加其中主管主观评价和周边考核的比重。

三、考核结果的反馈与沟通

考核结果应在确定后,由考核者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被考核者,告知被考核者工作差错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积极与被考核者就考核结果达成共识,并由被考核者签字确认后整理归档。

绩效考核重在沟通,通过沟通可以让沟通方将自己的意图和真实意思表达出来,可以让对方同意或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沟通能够真正的为企业创造价值。另外,在制定指标的时候,都是员工的上级将指标进行分配,并不是指标通过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沟通达成的一致意见,也没有和员工探讨共同完成指标的策略,造成员工最后无所适从,绩效考核目标从而无法达到。因此,有效的绩效沟通是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期或至少每季度一次,分层级由考核者对被考核者采用面谈形式进行绩效考核沟通,认真听取并记录被考核者对考核过程和结果的意见、建议,对合理化建议在以后修订绩效考核制度时,予以考虑。

四、考核结果的申诉

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如果无法就考核结果达成共识,被考核者有权力在告知考核者后,向考核者的上级进行申诉。被考核者如对财务负责人的决定不能接受的,可以向公司负责人申诉,公司负责人的决定为本次考核的最终结果。

建立畅通的申诉渠道,可以有效规避考核者不公平、不公正的考核行为,避免出现被考核者因为对考核结果的不满意,所引起的工作连续失误现象,其制衡作用对考核结果的公平性提供了

合理保障。

五、考核结果的应用

对连续三个月的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为最后5%的被考核人,将给予一个月的查看机会,仍没有提升的,将给予降级(职位、工资,下同)处罚。对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最后5%的被考核人,给予降级处罚,岗位内的职位、级别降低到最低等级以后,需要再一次降级时,将予以降低岗位级别。

对一个完整年度内,有三个月的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为最优5%的被考核人,及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最优5%的被考核人,将给予提级奖励。

通过强制性的奖惩规定,可有效的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的责任心,让绩效考核制度落到实处。

六、考核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财务部应定期或至少每年一次,对绩效考核制度适用性及执行情况进行无记名调查,重点从绩效考核的整体运行情况、激励效果、考核是否存在形式化、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及反映工作效率的程度、影响考核结果的因素、考核结果反馈的及时性等方面设计问卷,广泛征求财务部全体同事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与建议,对调查问卷分析整理后,形成绩效考核调查分析报告。

应当形成年度绩效考核对比分析报告,将两次调查问卷涉及的相同问题结果进行对比,旨在通过统计数据的变动,来反映绩效考核制度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同时希望可以挖掘员工对绩效考核更深层次的要求与希冀,确保调查免于形式化,让调查问卷可以真正成为收集员工真实意见,并对员工意见给予及时反馈的有效工具。

在绩效考核调查报告中提取支持度较高的修改建议,对得到财务部全体人员半数以上同意的建议,应当对原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完善。

进入新世纪的现代组织要提高效益,不仅要靠产品、技术和资金,也要靠人力资源。一般认为,产品、技术、资金、人力资源和管理是制约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的基本因素,因此拥有一个一个完善、公平公正、动态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就构成了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财务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院;应付账款;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医院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资金利用率,医院越来越多运用商业融资,其中应付账款是医院融资的主要渠道。而随着应付账款规模的扩大,与成本、资金方面密切关联,如何管理和监控应付账款,使医院在缓解资金供应紧张的同时合理负债,成为财务人员面临的新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医疗单位应付账款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上的几点建议。

一、医院应付账款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目前大多数医院付款时间长,规定在供应商物资送达仓库后,一到三个月才予支付货款,个别医院甚至在半年后才付款。虽然使医院充分利用了融资,但这样医院的流动负债比率将大大增加,造成医院信用度下降,物资供应渠道减少或供应速度缓慢。2.供应商众多,有些医院多达200家以上,频繁的挂账和冲账,在做账时造成查找困难,而且很多供应商的名称非常相似,很容易产生把甲公司的款项挂到乙公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为及时发现差错,财务部门不仅要与物资核算会计对账,还与供应商对往来账,工作量成倍增加。3.应付账款挂账不及时,如采购的物资已入库房,而供应商迟迟不交发票,发票未到的应付款未及时先估价入账现象,造成库存物资只出不入的账务处理,出现负数。4.在货物与发票的到达不同步的情况下,由于总账会计凭物资管理部门提供的入库单入账,即同一采购同时在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中挂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应付账款不能反映真实的应付款数据,从而容易导致重复付款。5.有些医院疏于对应付账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与供应商及有关部门核对账目,有时应付账上出现付款是红字时,才核对账查找原因。查账时由于应付账款长期未清理,账目混乱,较难查证。6.有些医院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没有联机操作。票据的信息均有各物资核算会计手工传递,财务总会计又手工重复输入,易导致会计原始凭证传递失误,且工作重复。7.有的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不考虑实际需求,还有的采购人员因受别人的好处等原因,造成无计划过多的采购,使库存严重积压,应付账款过高。

二、医院应付账款管理上的几点建议

1.从基础工作上完善应付账款的核算。(1)设置应付账款的核算级次。在挂账、冲账及核账中,为了查找方便,将应付账款设置为三个级次,应付账款总账为一级科目,药品类供应商、材料类供应商、试剂类供应商等为二级科目,对应类别的供应商为三级科目。在查询时设置拼音字头或其他代码方式查询功能。可提高账户管理的效率与准确度。(2)设置辅助账供应商账户。辅助账详细反映医院向各个供应商采购的各项商品或劳务所产生的应付款信息,包括应付账款的增减变动额和余额。通过辅助账既可以查询应付某个供应商的所有账款,也可以查询应付某一类商品或劳务的所有账款。财务部门应当定期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向采购业务部门反映应付款项的余额和账龄等信息,并对应付账款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3)财务总账必须与各库房同步入账。同步入账是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的前提。要求采购部门及时将入库单、发票等原始票据传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原始票据及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对发票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但未付款的交易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借记相关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对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未收到的交易,根据物资部门等提供的入库单先暂估入账,待已收到发票后再进行账务调账。(4)预付款与应付款衔接。财务部门收到供应商开具的发票后,应该及时冲抵预付账款。物资管理部门应对每一采购的预付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由物资核算会计核对后在货物入库单中作说明。财务人员收到入库单后应对预付记录进行核实,然后在应付账款中抵减预付部分账款后入账。另外,针对采购预付情况,也可要求供应商在送货同时提供发票,按发票金额冲减预付款后把未付款项挂应付账款。(5)大力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通过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使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能导入财务信息系统中,实现往来账在电子化系统功能,使其自动生成凭证,提供各种分析报表,如账龄分析、合同付款情况分析,周转分析等。能大大压缩财务人员的重复工作量,避免手工记账差错,保证核算业务的准确和完整。还可通过各种报表合理地调配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1)职责分离制度。医院应当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控制内部违纪问题的发生。如采购、验收入和出库岗位分离,防止采购人员购买伪劣物资,或盲目的不必要采购;采购、保管、会计岗位分离,防止绕过验单,减少物资入库的可能性;采购与付款岗位分离,防止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私下交易,采购人员随意执行付款业务等。 (2)定期核对制度。医院财务部总账应定期与各物资核算会计核对物资总账与明细账,应付账款总账与明细账。同时可协同物资采购与供应商定期核对,并且出具对账确认函,双方签章,确保往来款项的真实性。防止串户、错记、漏记、弄虚作假和贪污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在核对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解决或提请上级领导解决,必要时与采购部门、供应商多进行沟通。(3)付款审核制度。付款审核。库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核对发票与送货单、入库单的数量、价格是否一致,签名确认后由物资核算会计复核。复核单据必须是原件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单据上的签名,是否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对符合付款条件的采购业务及时办理付款。编制付款计划。为合理安排资金,财务部门应根据供应商发票的挂账情况和采购合同编制每月付款计划,经医院管理层审批后集中时间统一办理付款。财务部门在付款时需统筹兼顾,在每月安排预算时,分清轻重缓急,既要满足药品、物资材料储备等的日常需求,又要保证大修、大购、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需求,使医院资金的周转实现良性循环。(4)内部监督检查制度。针对应付账款在医院财务中的重要性,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应付账款进行内部审计,如检查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的管理情况,有关单据、凭证和文件的使用和保管情况,采购与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采购与付款业务相关岗们及人员的设置情况。财务部门内部不定期自查,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