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化工生产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化学工艺 节能降耗 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TQ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23-01
一、前言
当前化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在我国工业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部分行业为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不断对化学工艺进行改进和调整,但由于一些商家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对能源与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在化学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巨大消耗和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化学生产工艺中我们要对节能降耗技术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化W生产的能耗弊端。
二、化学工艺中的节能降耗技术内容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然需要利用化学工艺,化学工艺的选择和实施需要根据生产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以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数据为中心进行工艺的设计,其中生产参数和数据是化学工艺设计和确定的基础部分,因而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化学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并使之符合生产的要求,所应用化学工艺需要在满足产生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能源的消耗进行要求,力求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的损耗,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在进行化学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关的计算进行严格控制,从而明确生产中所造成的能源消耗[1]。化工生产过程中如果想要对能源的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化工生产的原材料质量要达到生产的要求,材料的配比要确保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另外需要从化工生产的设备方面进行控制,采用的生产工艺要与生产的设备相匹配而且要确保其生产的稳定性;最后就是对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的有效控制,其中的每一项参数必须要在生产的要求之内同时加强对能耗方面的控制。
三、当前化学工艺节能降耗技术探析
现阶段很多化工企业已经意识到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的重要性,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很多生产技术向节能的方向改善。
1.创新化工生产的技术工艺
这是在新的时代控制化学生产能源损耗和浪费的最有效的措施,同时也是国家最提倡的措施,新的科技和工艺不仅能够帮助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也能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生产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当前有很多化工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不但生产的效率比较低使得产品的质量无法达到要求,而且生产的过程中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所以当前只有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创新生产工艺,使整个生产的过程无论是在工艺水平上还是在生产设备上都能有新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新的化学工艺能够大量的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3]。
2.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控制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化学生产过程中来说能源的浪费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设备的动力问题造成的,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强对动力的控制能够有效的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浪费。现在的化工生产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改进和优化供热系统,另外通过变频节能调速减少生产过程中动力系统中能源的损耗。化工生产中供热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能耗比较大的一个部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生产的过程中单套装置的设计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化工生产,现在需要利用生产中不同部位供热的特点采用多个装置联合运作从而有效的减少动力系统的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以及能源的损失,对于废水来说不仅要做出积极的处理进而减小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还要做好回收处理的工作。对于损耗的能源来说也要做好回收和利用从而达到化工生产的节能降耗的目的[2]。
3.对化工生产的余热进行回收
化工企业在利用化学工艺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余热,而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损耗和浪费需要对其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如今很多的化工生产过程都会产生余热而生产的人员对这些并不重视从而导致了能源的浪费,所以现在需要对余热进行回收并将之再次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从而降低能源的浪费,比如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加热的环节进行余热的收集并将其应用到下一个过程之中,这样就会让这些消耗的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采取这种措施能够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化学工艺的节能降耗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4.高活性催化剂的应用
当前化学生产的过程中应用的化学工艺使得很多的反应不能充分的进行从而导致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的现象出现,而催化剂是加速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很多的化学反应需要催化剂的加入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而高效催化剂会让化学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效率大幅度的提升[4];另外有些高效催化剂会使一些放映在常温或者低温低压下就可以进行,这种就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高温加压所造成的能源损耗,所以说高效催化剂的应用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进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5.对生产设备的性能进行提升
化学生产过程中需要应用的设备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确保生产能够稳定的运行才能够让生产中的能源损耗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于化学生产来说分离和提纯的工作是最重要的部分而且也是能源消耗最严重的部分,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这部分进行控制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升设备的性能。化工生产中如果能够应用热传效率较高的设备就能够促使生产过程中热传效率的提高,这样就能够对化工生产能源的损耗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当前在其中应用的很多设备在应用的性能方面都比较低进而导致能源浪费,所以现在必须要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对生产设备的性能进行有效的提升[6]。
6.加强制度的完善和管理
减少化学工艺中能源的浪费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完善管理的制度,在化工企业中进行化工生产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生产,否则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化学工艺中的节能降耗不仅仅需要在生产技术上进行加强,在人为的管理方面同样不能放松警惕,有些生产人员对生产的流程和能源的控制不加强注意就导致整个生产过程出现了大量的能源损耗[5]。所以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对生产过程中的制度进行完善非常必要。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生产中生产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其在化工企业极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然而在能源的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当前急需对化学生产工艺节能降耗技术进行完善。文中对化工生产中节能降耗的主要内容和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这对于未来的化学生产能源控制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东方, 龙晓雨.化工工艺中常见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 2017(2):24-24.
[2]吕龙柱.化工工艺节能降耗的必要性及相关技术分析探讨[J].工业, 2017(1):00040-00040.
[3]李志.化工工艺中常见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J]工业技术,2015.(11)52-53
[4]苏兴民.分析化工工艺中常见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7(2):00191-00191.
[5]陈科宇.简述化工工艺中常见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J].化工管理, 2017(3).
1.品种研究概况:
简介品种基本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申请注册类别、处方来源。明确处方药味组成、制成总量、剂型、规格、拟定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等。明确日服或日用剂量。改剂型的品种还需说明其日服/用原料药量是否与原剂型一致。明确处方药味是否为饮片,炮制品应明确炮制品规格,并规范撰写,如:半夏(制)需要根据处方实际所用的炮制规格明确为姜半夏、法半夏还是清半夏;“元胡”规范为“延胡索”等。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的,明确其日服/用饮片量,并说明是否超出法定标准规定。处方中含有源于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应说明药材是否有合法使用证明,并提供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的报告。
2.立题依据:
对于中药复方6类新药,应明确处方来源于经验方还是科研方等,说明出处,说明是否提供了依据。说明其临床使用和研究情况等,阐明立题依据。申请5类有效部位制剂的品种,尤其应关注立题依据的确定是否有充分的研究依据,进行了哪些筛选比较研究工作;有效部位的含量(应采用专属性强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是否达到了5类药的基本要求等。改剂型的品种,应特别关注改剂型的立题依据是否成立?针对法规要求“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注册申请,应提供充分依据说明其科学合理性。应当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且与原剂型比较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进行了哪些研究工作,能否说明改剂型的科学合理性,是否较原剂型具有优势?改剂型的立题依据是否有充分依据。
3.剂型选择及规格的确定依据:
简述剂型选择确定的合理性依据。说明针对剂型选择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必要时进行充分的比较研究。如:选择肠溶胶囊(片),需要提供选择肠溶给药的必要性合理性试验依据,与口服给药进行的比较研究,结果如何。结合适应证特点,说明该剂型是否符合临床需要?结合药理毒理试验结果、溶出度考察结果等综合考虑剂型确定的合理性。提供药品规格的确定依据,并评价其合理性。
4.制备工艺及研究内容:
简述原料的前处理:明确药材(饮片)前处理的方法和条件,明确炮制规格。简述辅料及所用材料的处理处理方法和条件。制备工艺:明确研究确定的制备工艺。重点说明制备工艺路线确定的合理性及依据。工艺路线的确定主要应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目标,同时考虑大生产的可行性。可从处方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药效学比较研究结果、临床应用背景及文献资料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因决定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物质基础主要与制备工艺有关,所以,工艺的合理性尤为重要,这是申请临床阶段研究与评价的重点。工艺中采用特殊的提取、纯化方法的,应说明,并提供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依据。如:复方制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的,由于复方制剂成分复杂,难以说明上柱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情况,往往难以提供充分的依据说明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所以建议审慎选择。在工艺路线合理性前提下,应明确各工序的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分别说明提取、分离纯化、浓缩与干燥等工艺参数确定的考察指标、试验方法与结果。重点说明:试验方法、考察指标及确定依据、对哪些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筛选、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试验结果如何、确定的工艺参数是什么。并并阐述采用确定的工艺参数条件进行的验证试验结果。说明各工序考察指标的转移率,评价工艺的合理性。简述制剂成型工艺研究概况。明确制剂处方。明确成型所用提取物等理化性质考察结果、所用辅料的种类和用量及其选择确定的试验依据,说明辅料选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特殊辅料还需明确其用量的安全性依据。说明根据剂型特点进行了哪些研究考察,结果如何等。中试或规模放大研究:简述中试或规模放大研究的结果和质量检验结果,包括批次、生产规模、投料量、主要中间产物得量及得率、成品量和成品率。说明所用药材/饮片的含量测定结果,以及含量测定指标的转移率。特别应注意中试研究规模不要拘泥于一般所说的1000个制剂单位的10倍投料量,而应该根据品种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规模放大研究,达到商业化生产可行性的目的。否则,会给申请生产带来较大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建议对中试或放大规模的工艺条件与实验室工艺之间的变化进行说明,并对工艺的合理性和大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5.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
原料药、辅料的质量标准及来源:原料药包括处方投料用药材、提取物、有效成分或部位等。说明原料药、辅料的法定标准出处、检验结果。简述原料药质量标准中已建立的质量控制项目及限度。无法定标准的药材或辅料,说明是否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了研究,并按法规进行申报,说明是否建立了质量标准。中间体质量标准:若建立了中间体的质量标准,简述其主要检测项目。制剂质量标准:简述制剂质量标准的内容,说明未列入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按以下顺序对制剂质量标准的内容进行说明和评价。鉴别:简述质量标准中列入的鉴别项目、方法及结果。包括鉴别药味、所采用的鉴别方法、对照药材和/或对照品、阴性对照结果等,评价方法是否具有专属性。简述未列入质量标准药味的研究情况,说明不列入标准正文的理由。如:“本品处方含有6味药,采用TLC法建立了丹参(对照药材)、人参(人参皂苷Rg1、Re、Rb1)、黄芩(黄芩苷)、当归(对照药材)的鉴别项,彩色照片中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对方中党参、山药以对照药材为对照进行了TLC鉴别研究,结果党参的鉴别存在阴性干扰,样品中山药的色谱斑点不明显,故暂不列入质量标准正文”。检查:说明检查项目、方法及限度。说明按药典制剂通则项下要求检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根据剂型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查项目。说明是否建立了与安全性有关的检查项目(如:毒性成分限量检查、重金属有害元素检查、有机溶剂残留量及大孔树脂残留物检查等)。评价方法及限度是否符合要求。如:“对重金属(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第二法)、砷盐(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第一法)进行了检查,结果重金属含量小于10ppm,砷盐小于2ppm,未列入标准正文”。含量测定:明确质量标准中研究建立的含测方法、测定指标及限度,说明方法学考察的结果,简述样品含测的批次和结果,计算转移率,评价含测指标、方法及含量限度(幅度)确定的合理性。另外,应说明不同工艺路线的药味是否分别进行了定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说明研究情况(质量标准的提高完善工作可以分不同的注册阶段进行)。有效部位制剂应注意需要采用专属性强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考察,以确定有效部位的含量达到50%以上,而不一定将该专属性方法列入标准,列入标准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以是较为简便的方法,但需要研究说明其可行性。说明对照品的来源及纯度,非法定来源的对照品尚需简述结构确证的研究结果。6.检验报告:说明自检样品的批次、批号、检查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评价拟定的质量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7.稳定性考察:
简述稳定性研究方法和考察结果。说明试验方法、条件及内包装;明确考察的样品批次、规模、指标及选择依据、时间、测定方法和结果。评价稳定性方法和结果是否充分支持包装材料、贮藏条件及有效期的确定,评价样品的稳定性。
8.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选择:
简述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以下简称包材)的选择依据、来源和执行的质量标准、注册证;针对所选用包材而进行的支持性研究情况。从目前的申报资料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建议关注内包材的合法来源,单剂量多剂量包装的合理性及特殊剂型的包材相容性等。
9.综合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立题依据、剂型选择、工艺路线确定和工艺研究、原辅料质量、质量控制研究、稳定性考察、内包材选择等研究考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各项研究结果之间的联系。结合临床应用背景、药理毒理研究结果及相关文献等,分析药学研究结果与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质量可控性及质量稳定性。
二、思考和建议
[论文摘要]简述了标准资料在企业科研、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企业应如何做好标准的收集、整理、传递和服务工作。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同类事物达到统一,并获得最佳秩序和综合经济技术及社会效益。从这里可看出,标准是组织产品生产、工程施工的依据。随着标准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标准在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因此标准资料的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们普遍认为:标准化工作是三分技术,七分资料,可见标准资料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它人们可以观察和了解到整个标准化领域的信息和知识,为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必备条件;另一方面各级标准每隔3~5年就要修订或复审确认一次,若不及时掌握这些动态,或随时注意新的标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企业标准化工作就会处于被动局面。因此,为了更好地为产品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等各种技术工作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必备依据,企业必须重视标准资料的收集、整理、传递和服务工作。现就上述工作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1做好标准资料的收集
标准资料是一个统称。它一般包括:标准正文、标准的制(修)定说明、标准贯彻的宣讲材料、标准的出版发行和更改信息、标准化期刊、标准化的论文等。标准资料的收集主要是对以上这些文献的收集。但重点是收集标准的正文和与其相关的配套标准。收集的方法主要有外购、与有关单位进行交换、复制或向对方索取,以及通过标准化信息网络进行收集。收集的前提条件是:要及时掌握标准的和更改等信息;经常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发行部门、各地新华书店和各级标准情报机构取得联系;确保收集、采购的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
标准资料的收集要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出发,并保证重点,既要收集国内外先进的标准资料,也要收集历史资料,同时还要收集标准发展的信息资料。在收集标准资料的同时,要注意捕捉信息,利用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要把信息摆到企业发展的大局中来。从标准化的角度来说,就是使信息能确保企业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并能随时作出正确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勤于与各方面沟通,善于捕捉信息的源头,然后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信息。
1.1信息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所掌握的大量标准信息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整理,汲取其中对本企业有用的信息,以此来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扩大营销市场,使信息变为财富,为企业增加效益。
1.2信息是标准化活动的基础
企业标准化工作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贯彻实施各级各类标准,制(修)定本企业标准,在这些活动中,标准信息始终是其工作的基础。企业应侧重那些与产品标准化密切相关的信息,并确保其及时性、真实性、典型性和连续的规律性。
2标准资料的管理
2.1分类
根据行业特点和科研生产的需要,将标准资料按级别、类别或专业分类管理,并建卡、建账、编目、上架,以利检索查询。随着办公设备的现代化,目前已有很多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资料管理工作。当企业采用计算机辅助资料管理时,应尽量多输入一些信息,比如标准历代替换的情况,标准在企业贯彻的情况,标准底图状况,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标准分况等等。这样做不仅便于检索和查询,而且可以指导设计、制造、检验等部门正确贯彻和运用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标准在科研生产中的作用。
2.2汇编
将同一专业、同一部门、同一场合使用的标准或主体标准与配套标准汇编成册,以方便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使用。
2.3动态管理
对已被更改、代替与作废的标准,及时地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以防止“废止”标准在生产现场使用,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标准的有效性。
3标准资料的传递和服务
标准只有通过贯彻实施,才能使企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应把收集整理过的标准资料按类别及时传递给不同的使用对象,使他们尽快地了解和掌握标准的内容,以促进标准早日地贯彻实施。为达此目的,标准资料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有关标准资料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资料传递规范化、制度化,做到资料管理、借阅、查询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定期或不定期地资料信息通报,及时地将标准资料收集整理的情况通报给有关部门和人员。
(3)定期印发标准有效目录,确保生产现场使用的标准资料的现行有效性。
关键词:石油工程;安全生产;人性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增快,随之而来的是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石油行业在迎来巨大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要想获得持续、长远的发展,实现安全生产是石油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以下笔者将对石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对如何提高石油工程安全生产有效性的措施进行分析。
1简述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石油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各行各业安全平稳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能源。安全生产是保证石油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后续的经营、利润与效益都不会产生。因此,重视石油行业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为了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实现安全生产,能够减少石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问题,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二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证企业的平稳发展。通常而言,一场普通的安全生产事故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打击,比如,在石油工程的生产过程中,多数为易燃易爆物品,当这些易燃易爆物品遇到火源时就会快速燃烧,甚至可能导致爆炸事件的发生,对工作人员和石油生产的顺利进行带来严重威胁。所以,石油企业和员工都应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保证安全生产的实现,将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2简析保障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措施
石油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需要高水平的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组织,需要全面、连续的管理。一是将安全意识深入地贯彻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将其具体化、量化到工作的绩效考核中,使之成为可衡量、易执行的的标准,从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有所依据,让员工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优化管理关系,将管理细节、行为准则等进行不断地完善,针对安全管理与工作设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是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与保障体系,将安全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首要注意事项。将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通过健全的生产安全法规及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约束与考核,从而促进石油生产安全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四是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知识素养。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安全竞赛活动的方式对员工的安全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培训,还需要通过工作实践将理论正确地应用于实工作中,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高效实现。
3简析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1)人性化管理是实现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已经实现了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具备创新能力是必备的条件之一。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潜在的创造能力。比如,某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将员工的工作特点、性格特点结合到管理制度中,从而打造了属于企业本身的独特的人性化管理方式,明显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2)人性化管理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企业管理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阐释,是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相吻合的。企业充分重视人才,对人才施以人文关怀,从而得到员工的拥护和爱戴,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具备在竞争中获胜额实力,从而获得持续发展、长久发展的机会。
4提高安全生产中的人性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1)提升制度性约束。要想实现人性化的管理效果,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人性化管理工作进行管理、监督与制约。目前,很多企业对人性化管理存在诸多误区,比如认为人性化管理就是员工可以不严格遵守企业的制度和规则,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这种想法是与安全生产中的人性化管理理念背道而驰的,实际上,人性化管理同样需要严格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保证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切实落实,才能保证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企业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保证员工与时代接轨同时建立一定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员工的培训学习工作的切实落实。第二,培养员工良好的遵规守纪、遵守制度的意识,从而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按照职业要求、专业要求完成工作,也就是培养员工的专业素养。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为遵守纪律,培养员工良好的遵纪守法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遵守岗位操作规程,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不危害他人身心健康。第三,重视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这是对员工的精神层面进行提升,有利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严格要求自身行为,保持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工作态度与步伐。第四,提高一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一线管理人员是直接与员工接触的,对员工的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因此,提高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有助于铁提升基层员工的工作水平。(3)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氛围的强烈程度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主动提升安全意识,安全文化的氛围是一项可行的措施。具体的营造措施比如,石油企业可以通过举办安全知识比赛、安全竞赛等安全活动的方式提升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普及更全面的安全知识;在日常的工作场所中张贴安全宣传海报,安全提示语等,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时刻充满警惕,从而保证工作态度端正、工作素质过硬,降低操作失误引起的安全问题。
5小结
综上所述,石油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其产品也具有特殊性,对我国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其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关注。我国石油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石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分析,对如何实现人性化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有助于我国石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我国石油生产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洁.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人性化管理[J].化工管理,2015(19).
[2]姚小兵.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人性化管理[J].化工管理,2015(03).
[3]黄锴.探析石油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人性化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自动化发展
1.简述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与作用
机械自动化的最大用途是能够节约劳动力,减少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生产的效率,这对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工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产品生产数量的要求逐年增高,这就使得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生产加工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作为科技的领军力量,突出了科技改变生产力的特点,根据实际需要机械自动化技术在不断变革发展。实际生产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成为了产业间竞争的核心力量,技术更先进更实用就能让产品的质量更高、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缩短生产时间,加速生产流程,所以该技术对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我国机械自动化领域技术现状
2.1 模仿多于创新
机械制造本身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机械制造业在其他生产加工领域的广泛应用间接地提高了经济效益。早期设备是从国外引进的,相关技术也要从国外学习才能应用到实际的设备改进当中,整体上看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出现的比较晚,发展的比较慢,技术不是很成熟,但是对国外技术的学习、模仿和改进方面成果突出,但是以国外技术为研究主题对我国该领域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同时研究出的生产设备对于本土应用方面还没有十分吻合。我国该领域的技术方法方向是之一是积极创新,研究符合我国生产需要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同时也要求我们的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中的专业人才向着“十”字型人才方向发展,了解使用自动化设备的生产领域的具体作业要求,从而能对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创新,并且革新技术对于生产有积极的正向推动作用。
2.2 管理方式与时展不符
机械设备非常复杂,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管理在这个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好的恰当的管理能够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把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提高研发的效率,还能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促进新的研究成果的产生。另外,作为技术性非常强的机械领域,管理者多为技术领军人物,技术的优秀和卓越的管理是研发创新的双重保障,在重视技术培训学习的同时也要拓宽研发人员的视野,了解国内外的技术研发状况,同时也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让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刘成刚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从而发挥管理、技术、企业多方面的最高效能。
2.3 信息化程度有待于提高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机械自动化领域能够提高自动化的程度,同时也能够让机械自动化的程序更加精细,但是在技术设计的过程也会变得非常复杂,传统的手绘图纸设计方式能够直接表达研发人员的设计效果但是也会浪费很多时间同时绘制的精确度也没有保障。采用CAD技术,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纸的绘画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绘画质量,并且便于修改,这个技术非常适用于对精度和速度要求高并且工程量很大的绘图领域。CAD技术在国外应用的比较早,中国计算机的普及也带动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开展,但是由于计算在中国的使用历史比较年轻导致很多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限,从而造成了CAD技术在机械自动化的设计过程中应用程度不深,而且畏难情绪阻碍CAD技术的推展和应用。所以,企业要注意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进而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3.技术发展方向
3.1 现代化、实用型
实现机械自动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该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优化产业链为首要任务。在我国,不能盲目搞自动生产线的做法。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盲目上马、盲目生产只能造成低效率、低质量的生产,不仅产生不了经济效益,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效率和质量的有机统一,充分考虑市场经济下的物资平衡,才是我们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
3.2 简化模式
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具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将原有设备作为基础,合理调整机床布局,通过添置少量的数控设备,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共同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建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该立足于自我研发,然后配套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共同来完成技术的升级和改造。
3.3 研发实际生产需要的技术
发展生产工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技术是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一种模式。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很大,具有连续流水作业和综合机械化的良好条件。应发展生产效率高和技术经济效果良好的生产自动线,并在自动线的基础上按先进的工艺方案建立综合自动化车间和全盘自动化工厂。组合机床自动线和专用机床自动线成本低,应优先发展。
3.4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对于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伺服系统的操作等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自动化生产时,信息的交换与处理、存取、运算、判断和决策等都少不了要应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4.结语
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相关研发人员要时刻关注本行也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了解国内生产的需要,积极研发实际生产需要的机械设备,了解相关领域,把多种技术应用到研发当中,切实提高我国经济在世界当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