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新生入学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本教育;高效课堂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和实践,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表演、交际等,获取信息和知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一、注意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学生对英语学习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喜欢听英语、说英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多赞美,增强学生自信心。农村中学很多初中学生英语基础太薄弱,以致上英语课他们听不懂英语,不是睡觉、开小差、就是看其他书籍。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不能作“差生”定论,更不能用批评、挖苦和惩罚的方式去排斥他们。相反,更需要教师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从正面引导他们积极上进。在课上或课下不要吝惜使用“Good”、“Very?good”和“You?are?clever”之类的赞美词,同时,教师要注意从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多赞美、多鼓励学生,如:“你读得很流利!”,“你发言声音很响亮!”,“你在小组讨论时很活跃!”等等,这种激励性语言就像催化剂,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之有味。
2.多鼓励,让学生想说、敢说。一些中学学生英语基础差,再加上害怕心理,他们在课堂上根本不敢读、不敢说。为了让学生的嘴动起来,可以从点名要求学生发言开始,到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管讲对还是讲错,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都记录起来,到半个学期,统计发言次数,看谁的发言多,以此作为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的依据。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打破了沉默,敢于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后,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比谁回答的次数多,正确率高,从而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热情,实现课堂的最佳教学效果。
二、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现在班级人数多,一般都在五十人以上,难以以合围的方式排列座位,如何在这种大班制下借鉴和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呢?
1.把各组内每前后两排四人编为一个小组,四人轮流当组长,每人一周,负责检查、监督组内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和统计组内同学的测试成绩。
2.课堂讨论时,前一排学生向后转,四人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3.抽学生回答问题时,组内同学可以讨论、提醒和补充,回答情况代表小组成绩。
4.教学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评价,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的标准、形式、方法更为多元化,从过去的只看分数的高低,到更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程度及进步程度等,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及时反馈。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善于开展情景教学
1.利用生活情景烘托气氛。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12 section A时,首先通过听生日歌,利用多媒体课件观看生日聚会情景引入新课:can和can’t,运用句型Can you……? Yes I can./No,I can’t.,不仅烘托了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很快适应课堂,进入角色。
2.利用多媒体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人教版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6 Topic1,屏幕上出现1b六副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说句子,如I like TV plays and dislike children’s programs;I prefer news reports to sports shows等等,再引出句型prefer…rather than…造句子,小组合作,反复操练,展示成果,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3.利用游戏互动练口语。―May(Might) I come in? 我可以进来吗?―Yes,piease.(Come in,please.)请进。
4.听录音巩固对话。通过听录音说出和写出自己在课堂上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在全班展示,给予鼓励,赞许和评价。
通过巧设情景学英语,能以真实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全神投入。不但能掌握语言交际技巧,还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英语学习初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英语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学习中应该有目的的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专心听讲,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认真记笔记,敢于开口说英语,积极参加课堂上的各种教学活动,每天坚持英语朗读,广泛阅读,坚持用英语写日记等。
2.教师的引导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的角色也要进行转变,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诱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自行思考,激活学生整个认识系统,引导学生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一旦达到目的就一劳永逸的过程。为了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拥有更大自,需使他们认识到一些对自己可能有用的策略,并最大限度地鼓励自主学习。有些学生虽然求知欲很强,刻苦努力,但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不很理想,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习方法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学过程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过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五、强化训练,让学生学有所得
在日常教学中,我增加了语言实践课教学。如训练学生的口头造句能力,教师先提问:“Where do you come from?”学生根据各自的愿望做出不同的回答:“I?come from?Heyuan/Shenzhen/Zhuhai,etc.”。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大胆讲,乐意讲,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增强,自信心,语文教学
德比尔特说过:“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说明自信心是能够成才的重要条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的今天,自信心对学生的成长十分关键,缺乏自信,影响的不仅是学业,更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自信心关乎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命运。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充满信心与激情,并使这种激情伴随学生的一生,教师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那怎样才能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呢?
1.在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找回自信
名人传记和故事对青少年为学生很有榜样和教育作用,语文教师一方面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的使学生体会到自信心对于个人成长所起的巨大作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凿壁借光”刻苦读书的匡衡;身残志坚,勇敢地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当代保尔——张海迪;饱受却发奋读书的高尔基;被断言不可救药后来成为大发明家的爱迪生;有被讥笑为智力迟钝的爱因斯坦等等。教师讲这些名人事迹给他们听的同时,还要告诉他们名人之所以举世闻名,是因为他们有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行,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恐怕就真的是无可救药,一事无成了。为了真正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还要求学生自己去阅读这些名人们的传记,自己去收集关于自信心的名言,让学生自己在阅读理解中,受到感染与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
2.重视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助于找回自信心
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因此,作为老师、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不用别家学生的优势比自家学生的不足,不在别人面前惩罚学生或不尊重学生,不把学生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产生自卑感,而丧失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别的注意保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自我解剖,有利于找回自信心
自我解剖就是自我了解。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自我了解并不容易,自信心不足,实际就是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所以,引导学生作全面的自我解剖十分必要。自我解剖的目标有两条,一是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也包括潜在的素养,并将它与理想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短处,并持现实的态度努力去克服它。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在解剖自己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闪光点”。有的学生学习不好,就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的材料,就对自己自暴自弃。针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心理,教师不但不能讽刺挖苦,而是应该主动帮助找出“差的原因”,在找的同时肯定会发现自己的不少“闪光点”:学习差一些,可是我们热爱劳动,我们讲究卫生,我们善于助人,从而使他高兴地感觉到自己不但有优点而且已经被老师发现和认可;同时使他认识到通过努力自己也可以超越别人的。这方面好起来了,也能带动其它方面好起来的。
4.珍视或虚拟学生的成功,有利于找回自信心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分保护,过分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挫折作为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不变。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一个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中考也要改变成绩简单相加
根据教育部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
根据改革意见,以后将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 “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
其中包括,改变考试科目构成:语文、数学、外语为基础学科,统一作为录取计分科目。将体育也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第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同时,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但并不要求将所有科目纳入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学生可自选中考部分科目
这次改革也提出,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发展学生优势特长。所以,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将可以选择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之外的其它“录取计分科目”。但是,不能只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只选理科类科目,要文理兼顾。没有选择的科目,不仅“要学”、“要考”,还要达到“合格”。
意见希望改革减少中考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在成绩表达方面,可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成绩,重申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的要求,避免学生分分必争、过度竞争。
“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主角
一、牛津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首先,虽然使用的是新的教材,然而老师平时讲课依然习惯按照旧教材的思路来讲。一是因为旧教材普遍配有教学参考书,相对新教材来说易于备课。二是因为旧教材的知识点更直接地涉及考点,可以快速地提高考试成绩。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是照着教案生搬硬套,教师极少注入个人灵活的教学思想。学生学习英语似乎只是为了考试,旧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毫无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考试成绩很好,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死气沉沉,毫无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和学校对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被直接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好坏,终究无法被确切的评估。而成绩则可以明显反映学生在该方面的优劣,因此多数学校并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一味地提高学生的成绩,注重升学率,让学生死记硬背,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习英语真正的意义所在。
第三,中国历来就有背书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八股文更是将考试内容的僵硬推向高峰。受历史的影响,中国人的思想相对保守,这不可避免地对英语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影响,而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在全球孩子想象力调查中排名所有被调查国家中的倒数第二这一数据,也很直接的说明了这一点。
二、新教材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1.构建轻松、活跃、平等的教学氛围
和谐、轻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学生的思维受周围环境和人们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无疑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老师应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老师讲什么大家就记什么,极少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老师讲的东西成了不可动摇的真理。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不加筛选盲目接受的学习习惯,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内容较丰富,需要一个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老师应该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向老师指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放下了心理负担,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老师也应该虚心听取学生意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师生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学生才能在创新能力上有所提高。鉴于这点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以英语的形式提及一些同学们比较关心的话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经常在课上举行一些小比赛活跃课堂气氛,甚至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表演小话剧。例如,讲到日常见面时的英语时可以模拟一个小场景,同学们充当教材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当然老师不必拘泥于同学们表现的好坏,只要能让学生爱上英语这门课程,学生必然能够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意识。
2.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多媒体网络技术是新兴的教学方法,它将文字、图片、声音结合起来,使教学更直观、形象,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手段。教师若在教学中结合这项技术,再融合自己独有的思想,使课件更富创新性,学生必然也会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其次,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例如在讲授购物时可以播放一段英语购物的视频,或者时常可以让学生看一看简单的好莱坞电影片段,让学生知道真正美国人是怎样使用英语的,增加学生的英语文化熏陶。学生只有在对英语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够有自己的创新思维。
3.提供学生宽裕的思考时间
学生的事最终还是要由学生自己来做,老师再无微不至也只能是启发罢了。自主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裕的独立思考时间,例如,可以在英语正课后设交流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消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自己去探索交流,以此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在这些时间里,学生亦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或者老师分享,老师也可以将同学们的想法总结归纳,分享优异的想法,指出不妥的想法,如此一来,学生在汲取他人长处的同时还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更加拓宽了思维的广度,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素质;教学实践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它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正如前文所言,体育所培养的身理素质往往与心理素质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两者之间往往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时,一定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就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安排了新的要求和意义。初中里的体育教学正好处于一个学生青春期的发芽阶段,学生在性格方面往往比较叛逆,在遇到一些小麻烦小困难时,也容易遭受挫折,从而自怨自艾,抱怨生活和他人。针对学生的这一身心情况,体育教学在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一、体育教学对于一个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个有着强大心理素质的人,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一定的体现,比如,那些积极面对生活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总能够迎难而上,积极面对人生,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心理素质上缺乏必要的培养和锻炼,那么,在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时,往往会将他轻易击垮,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抱怨人生的不公平,做出向他人泄愤,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体育锻炼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心理和生理是分不开的,心理的疾病会导致身体上的不舒服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障碍(比如,因为害怕所以不敢做一些体育动作,因为怕水而不敢去学游泳,因为在平衡木上掉下来过所以不敢接近它,等)身体的类型也会影响心理认知,比如比较胖的学生们是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一样做动作或上体育课的,不是因为不敢做,而是因为不能做好做标准而觉得丢脸和难受等,因此,身心不分家。通过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团队合作意识、恒心、耐心、细心、勇气与胆量、自信心、进取心,等,作为体育教师要心理基本知识通晓,设身处地的为特殊类型的学生们着想。此为老师的情感共鸣,也体现了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人格魅力。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实践
1.通过必要的跑步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耐力和毅力
跑步是体育教学里面的基本训练内容,在上课之前,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先通过慢跑三到四圈来进行热身运动。除此之外,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测试中,跑步也是主要的测试内容,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八百米的跑步。那么为什么跑步是体育里面的主要教学内容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跑步不需要任何的体育道具和教材,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学经费;其次,跑步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身理上,锻炼人的体能,在心理上,培养人的耐力和毅力。因此,必要的跑步教学是有必要用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每一节体育课坚持跑步是最基本的教学,哪些体能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坚持慢跑2000米左右,注意一定要匀速的慢跑,还要练习最后冲刺阶段,比如冲刺150米的距离,考试的时候跑步冲刺阶段的时间。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人的体质,也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因为体育锻炼是很辛苦的,比如长跑一项,跑的时间越长,人就越疲劳,当学生非常疲劳达到想停下来歇一歇的程度,那就是锻炼学生的耐力和心理素质的时候,学生越坚持,学生的耐力和心理素质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强,当自己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就会坚持,因为学生时常会想到体育锻炼的时候那样艰难和痛苦自己都挺过来了,眼前这点事情又算什么呢?
2.注重体育教学的多样性
多样的体育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产生新鲜感,就像你每天的饮食,要变着花样的去吃,你就觉得好吃和新鲜。教体育也同样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到体育有意义,玩的高兴、快乐,每个孩子上完体育课脸蛋红扑扑的,那就得到目的了。因此,除了必要的跑步训练外,体育教学还应该有其它一些形式的教学内容。平时除了跑步教学之外,坚持练习跳远和投铅球,跳远的教学,以及要求学生在日常上楼下楼时,也可以量力而行的进行跳楼梯,除此之外,还可以买两个哑铃来锻炼下手臂的力量。跳绳也是一种很好的全身锻炼,也是教师可以设计到的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之一。
3.要求学会坚持日常的体育锻炼
锻炼不只局限于一周一节两节的体育课堂,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坚持锻炼,多做运动。坚持锻炼身体,丰富体育知识,培养兴趣、多锻炼、多找技巧、不怕苦、坚持不懈、持之以衡就是一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初中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高峰阶段,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速的变化,身高的快速增长是这个时期身体最明显的特征,体重主要反映在肌肉的发展、骨骼的增长及内脏器官的增长等。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第二性征也开始发育,即进入青春发育期。高中生在这一时期的神经活动过程灵敏性高,但不稳定。骨骼也继续生长,肌肉随骨骼的变化而变长加粗,关节的灵活性相对稳定,肌肉力量增大,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呼吸肌力量增强,呼吸频率减慢,并且呼吸较深,肺活量增大。身理上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这一块儿的教学时,要学会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三、结语
初中生在身理和心理上的发育都是比较显著的,在步入青春期的他们,难免会因为一些“小痛小病”而变得心浮气躁,躁动不安。作为一个教师,对于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和状况,绝不能放任其不管。毕竟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需要去锻炼、磨砺和培养的,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承担起这一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的通过自身的教学来促进学生身心方面的有益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从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