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第三方检测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什么紧咬“苹果”不放
“我们没有选择苹果,是苹果选择了它自己。”马军解释两年来“紧咬”苹果公司不放的原因。2009年,中国出现了一系列重金属中毒事件,马军领军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其他一些环保组织展开调查。2010年4月,马军把梳理好的信息汇总,开始和相关的29家IT企业交涉,苹果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当其他企业最终都作出了积极回应时,苹果方面却只回复了马军一句话:我们的政策是不披露供应链。
高度保密的公司文化已成为苹果公司除乔布斯以外的另一标签,马军意识到,苹果公司对供应商的高度“保密”,使其规避了监管供应商的“环保责任”。“苹果公司的采购方针是只关注质量和价格,不顾供应商在环保方面的表现,这会诱使供应商降低环境标准去赢得订单,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认为供应商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应该是品牌的责任。”马军说。
2010年下半年,马军牵头联手41家环保组织组成“绿色选择联盟”,正式介入苹果公司在中国的污染调查。2010年底,苏州联建科技公司137名女工集体正己烷中毒事件被媒体曝光后,马军赶赴现场。在调查过程中,他发现另外有一个名叫“运恒五金”的小规模工厂也发生过女工中毒事件。该厂的女工说,她们平时的工作就是擦拭苹果LOGO。征得同意后,马军来到她们的宿舍。一间本不宽敞的房间被隔成很多小间,一个来自河南的女工瘫软在阁楼的床上,她只有20来岁,已被确诊正己烷中毒。昏暗的房间里,马军拿摄像机的手颤抖着。“很显然,整个社会给予苹果公司巨大的信任,正是这种信任使得我们的声音被全部淹没。所以我想做一个视频,将证据可视化,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中毒员工和苹果代工厂的真面目。”
由于苹果公司的“保密”文化,所有代工企业都被冠上“疑似”的帽子。这对马军来说,又多了一道难题:如何证明污染企业的确在为苹果公司代工。证明“运恒五金”这样的小企业与苹果公司的关系,要费很大周折。马军凭借之前在报纸做调查记者的经验,顺藤摸瓜,最终掌握了有力证据。
敲开“苹果”的大门
2011年1月,马军召开了新闻会,了《苹果另一面》调查报告。之后,他给苹果公司写邮件,期盼他们出面回应,但依旧石沉大海。马军没有放弃,他调查了华北、华南、华东的27家苹果代工厂,接触了六七十位工人,收集到详尽的污染数据,然后拍照、制图、建档。
让马军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武汉名幸电子拍到的一张河流污染的照片。河水是豆浆一样的乳白色,河底则漆黑一片。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后,日媒爆料日本名幸电子的一批苹果公司订单由于地震原因停工,转移到武汉工厂生产。后来,马军在“豆浆河”发现了名幸电子的一个非法排污口在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2011年8月,《苹果另一面2》调研报告前,马军照例把它先发给苹果公司。5天后,也就是新闻会当天早晨,他收到苹果总部的回复,称报告中提到的27家代工厂有几家不是苹果供应商,同时建议通过一次电话会议来进行沟通,这是苹果公司第一次表示愿意和中国环保组织进行沟通。马军一边准备下午的会,一边回信,然而,苹果公司再次没了音讯。
最终,《苹果另一面2》中一张张卫星定位照和第三方污染检测报告,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关注,美国最大的环保组织对马军进行了声援。同时,马军和伙伴们拍摄整理的名为《苹果有“毒”》的视频被放到网上,两周时间点击率就超过4万多次。这一次,谈判大门终于向马军敞开了。2011年9月13日,马军与伙伴和苹果中国公司进行了第一次面对面接触。10月31日,第四次会谈“升级”到在苹果公司美国总部进行。
与“苹果”谈判
谈判室里,苹果公司高层频频质疑马军这份报告的可信度,这一回,一贯文质彬彬的马军火了。最让他愤慨的是,苹果方面质疑江苏昆山同心村的污染现象。马军亲自去过同心村,当地村民把漆黑的河水装到矿泉水瓶里,10多位上了年纪的妇女集体下跪,请求马军帮帮她们。马军展示了同心村河流污染和妇女们满面愁容的照片。同时,他手上握着花费10年制作的“中国水污染地图”,涉及近6万家污染企业的庞大资料库数据,加上近两年的现场深入调查,当场让苹果公司高层无话可说。
2011年11月15日,马军和伙伴们与苹果中国公司进行第五次谈判。“两个小时谈判,苹果方面用一个多小时时间说自己如何环保,员工福利如何完善等等,就是不谈公开供应商信息。”
这次谈判苹果公司态度缓和不少,他们已经开始对15家供应商发起审查,11家已审查完毕,并要求供应商制定正确的计划并给出时间表。但仍坚持,“他们每年会一份供应商报告,当中包括环境政策,但无法具体透露供应商企业名单。”
马军有自己的考虑,和苹果公司谈判每次只能向前迈进一小步。“在近两年接触中,我逐步感受到苹果与众不同的文化。这个文化就建筑在其高度保密的基础中,所以要让他们最终实现透明,的确是一个挑战。”
马军给了苹果公司时间,而苹果方面最终也给予了让环保组织欣慰的回应。2012年1月和4月,马军等人与苹果进行了第六次和第七次谈判,苹果终于公开了156家在华供应商名单,并同意先让部分供应商接受第三方机构检测。“马军握有污染数据库,这是铁证。不然如此大的跨国公司不可能让步。”马军的伙伴说。
今年44岁的马军从事环保事业已经超过10年。他的污染资料库收录了中国31个省、10万条空气与水污染违规记录,只要输入企业名称、地点、污染事件,检测资料就会一一呈现。目前累计发现近6万家违规企业,有500家与马军所在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接洽商量解决之道,100多家已接受第三方审查。
关键词: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公共服务;物流资源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more important in increasing taxes and expanding employment and improving people's wellbeing and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ypes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the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developing in Hohhot, and proposes logistics industry in Hohhot is still in primary development phase, and the unifi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is lack, and resource waste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are obvious. So it suggests to establish unified leader group and putting supporting policy fulfill and helping to build public 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s; logistics information public service; logistics resource
自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各地方政府纷纷推出措施落实的相关建议,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规划中呼和浩特市被列为17个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后在《“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内蒙古政府进一步提出将呼和浩特市建设为区域性物流中心。2012年呼和浩特市政府了《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描绘了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发展战略蓝图。
一系列政策利好不断,为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物流业获得较快发展,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1 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1.1 商贸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呼和浩特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0.05亿元,位居全区各盟市首位,占自治区比重为22.6%,增速17.6%。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达到202 4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4%。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11年9月,呼和浩特市商业网点达7万多个,限额以上的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达547家,5 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73个。物流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截止2011年9月,呼和浩特市物流及相关企业发展到876家,中外运、海尔、九洲通、浪潮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相继入驻。
1.2 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九州通物流园、北方物流总部基地、凯迪物流园、中服建材物流园、国通物流园、沙良铁路综合物流园等一批公共物流节正加紧建设,绕城高速路、京新高速、京包高速扩建工程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并启用。
1.3 物流网络能力不断提高
2011年公路货运量9 989万吨,比上年增长23.1%,公路货运周转量339.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0%;公路客运量
1 766万人,比上年增长10.0%,公路客运周转量44.8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5%。
据内蒙古日报2012年6月有关报道显示:“十一五”末,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40.4亿元,是2005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7%,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1.1%和18.2%。”物流业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
2 呼和浩特市物流企业分类
2.1 物流企业分类依据
根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的分类方法,将物流企业分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和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具备一定综合水平的三种类型的物流企业,按照不同评估指标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AAAAA级最高,依次降低。物流企业能否通过A级企业评审成为衡量其竞争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呼和浩特市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通过评审的企业寥寥无几。根据内蒙古物流协会的数据,截至到2011年5月,内蒙古地区共有A级以上企业18家,目前呼和浩特市尚未有5A级物流企业,内蒙古华通为4A,中储为3A,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评级工作现在主要由行业协会推动,政府并未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推动的力度不高;另一方面企业对评级的热情不高,在同部分企业管理者交流中了解到,在企业的业务洽谈中,这种评级的认知度比较低,合作企业并不关心物流企业是否具备A级企业资质。
2.2 呼和浩特市物流企业类型
虽然按照国家标准可以将物流企业对号入座,但分类是比较模糊的。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呼和浩特地区物流业而言,相关企业所从事的业务比较含糊。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注册资金、设施设备的数量上相差较大。所以有必要对呼和浩特地区的物流企业进行细分,本文依据行业的称谓及企业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将呼和浩特地区的物流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货代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货代全称是货运人,货物人是以盈利为目的,他们把来自各种顾客手中的小批量装运整合成大批量装载,然后利用专业承运人进行运输。通过大批量的装运获得较低的费率,部分可以使小批量装运的速度快于托运人直接和专业承运人打交道的速度。
从呼和浩特市物流企业运作情况来看,还可细分为有资产和无资产经营两类。无资产经营主要是物流信息部(配货站),提供配货服务,衍生出停车住宿等服务项目;有资产经营的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设施及设备,除提供配货服务外,利用自有车辆、外协车辆、仓库等设备设施对外提供配货、运输、仓储等服务项目。如凯迪物流、鸿图物流、道达物流等。这类企业是物流服务供应市场的主体。
第二类:快递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企业通过铁路、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对客户货物进行快速投递。在呼和浩特地区这类企业主要经营小件、零担货物。一般情况下由货主自行将货物带到企业的各分支机构办理相关业务。如中铁快运、民航快运、安快物流、呼和浩特申通等。
第三类:仓储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从事区域型仓储服务,有条件企业还提供配送及流通加工等增值业务。如内蒙古中储物流、海力仓储等。
第四类:商贸型物流企业,华联、王府井、国美等大型物流连锁企业相继落户呼和浩特市,它们自身销售商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通过设立物流配送部门的方式为各零售网点提供物流配送服务。
第五类:专业、综合交易市场,主要提供各类商品的交易场所,提供经营设施、场所租赁服务。通过在市场内配套各种服务职能吸引商家入驻,形成集聚效应。包括润宇装饰城、利丰汽车文化广场、美通无公害农产品批发中心和内蒙古开泰海产品、肉类批发交易市场及呼运物流园、北都物流园等。其中内蒙古开泰批发市场设交易大厅、商住两用房、冷库、检测中心等。
在呼和浩特地区,物流的对象主要由黑货和白货构成。黑货和白货是从运输的对象物颜色来进行区分,黑货就是指煤炭,白货就是煤炭以外的其他物品,所以从事煤炭运输业务的物流企业同其他类型物流企业相比完成货运量较高。从统计情况可以发现呼和浩特地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要集中在货代型和仓储型,从完成的运输量情况看,基本集中在货代型物流企业中(仓储企业完成的货运量应表述为仓库的周转量)。据此,在流通领域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货代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呼和浩特物流服务市场经营的主体。
3 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物流业尚处于货物运输的初级阶段
物流业经营门槛较低、可复制性强、技术含量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物流经营。因此造成物流业经营主体多小散弱、集约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大多数交易经营和物流流程比较简单,整体上物流业仍处于货物运输的初级阶段。
首先,物流企业主体多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整体规模偏小,服务功能单一,在技术水平、资金实力、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物流企业辐射能力低,多以满足本地内销为主。
其次,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操作流程仍是传统的简单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获悉企业运输信息,组织车辆承运,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形成,无法提供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流通全供应链过程的集成化服务。
再次,物流行业组织化程度低。企业间各自为战,导致物流业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物流整个市场集中度低。有的物流基地、场(园区)仅仅从事房屋租赁业务,变相成为房地产商。
3.2 缺乏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顺畅、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是物流过程高效运作的基础。目前呼和浩特市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中心的建设刚刚起步,各市场主体之间缺乏信息沟通,抬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运作效率。
首先,物流业管理涉及到发改委、交通运输管理、工商管理、铁道、民航、邮政、海关、质检等相关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令出多门,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协调。这些因素造成物流信息透明度低、共享率差,难以实现信息价值,严重阻碍了呼和浩特市物流业的发展。
经调研了解,呼和浩特地区物流企业运作直接相关的车源信息及货源信息主要通过金兆通配货网来解决。金兆通配货网是一家覆盖全国范围的配货信息网,专为中小货运企业、车队、司机用户打造的配货信息平台。车队、货代公司、第三方物流、货主企业均可以通过缴纳服务租金的方式接入金兆通配货网。提供的信息按类型分为货源信息及车源信息,提供多种方式检索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通过登录其平台查看相关统计信息,金兆通配货网全国范围内日信息量达到69万多条,呼和浩特地区日信息量近5 000条。诸如此类的配货信息平台还有很多,并都已具备一定的市场规模,能够满足物流企业基本的业务需求。
其次,物流企业整体信息资源规划能力较低。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物流企业在企业网站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引进方面有了很大改进,这说明企业信息化意识在增强。在企业内部主要以互联网接入、搭建企业门户网站、内部业务办公自动化等为主。在企业的网站中大部分仅用于企业宣传目的,介绍一些基本的企业信息,信息量较少,更新也不及时。企业对网站缺乏必要的推广工作,部分热门网站名称被多家企业占用,易造成使用者的不信任现象。
再次,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于企业实际需求。通过我们了解到,呼和浩特地区大部分物流企业均使用金兆通配货网提供的信息服务。金兆通配货网上面的货源及车源信息主要依靠各入网车队、货代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货主企业自主,相关信息的内容也比较简单。若物流公司对相关信息感兴趣,则同相关业者进一步沟通洽谈。金兆通配货网的运营者仅提供信息平台及接入服务,本身并没有信息来源,主要依靠平台的租赁费用盈利。总体上看,提供的服务功能较少。这与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另外,物流公共信息服务水平较低。通过登陆金兆通配货网,逐一浏览其提供的服务功能,发现其提供的信息服务项目有限,且部分服务还存在中断现象,公司对客户的投诉受理也比较差。与之相对的是,物流企业需要支付较高的物流信息费用。同时,在呼和浩特地区还有多家物流信息网,但由于缺乏统一信息标准及企业间缺乏合作动力。跨平台信息还不能够实现互通,系统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相关标准的滞后导致物流信息服务内容不规范,系统间数据冗余度较高,信息收集和整理难度较大。
3.3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步显现
物流园区规划不合理不仅影响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城市土地利用率,而且给城市功能分区、交通及社区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经济发展转型压力,各区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部分项目由于缺乏实际运作经验,项目空置现象较为突出。部分项目转变为地产开发,严重阻碍了项目预期效益的实现。
4 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发展对策
关于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建议已不胜枚举,诸如管理、人才、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信息化水平等。从宏观上看,这些建议对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在此不再赘述。然而针对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发展实际,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4.1 建立物流业统一协调领导小组
物流业管理涉及诸多部门和环节,协调难度大,现实中存在谁都管同时谁也不管的现象。应考虑建立统一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统一协调和管理。同时应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使其成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政府做好监督和领导工作。行业协会是行业企业自己的组织,通过集思广益在企业自律、促进公平竞争、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充当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络人,在行业标准制修订、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物流技术交流与推广、物流信息搜集与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不断创新。
4.2 加大各类扶持性政策的落实力度
目前,关于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各类政策已经很多,但部分政策距离落实还有较大距离。较为突出的如土地使用、税收、道路行政性收费、水电使用费用等。这些政策往往涉及诸多部门,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因此,必须针对具体问题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制定实施细则,以保证政策落实。只有如此,物流企业才能将众多政策利好转化为企业利润,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做大做强。
4.3 立项扶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目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会显著提高行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物流业组织化程度及运作水平。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企业可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信息,提高决策水平。
相关规划中大多会提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作为口号业已提出多时,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际建设的步伐却较为缓慢。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企业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认知有限;二是企业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物流企业信息能力偏弱,信息科技公司不懂物流。比较快捷有效的办法是政府立项扶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各类企业联合申报。政府作为项目的资助方,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评审体系,保证平台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从而实现本地区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呼和浩特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2-05-12)[2012-10-25]. http:///plus/view.php?aid=24682.
[2] 呼和浩特市发改委. 关于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 (2011-12-01)[2012-10-25]. http:///zw/text.asp?id=45523&class=1103.
近年来,高邮市围绕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重心,对信息化教育装备的配备投入在不断加大,教学设备的招标采购活动也不断增多。2011年,高邮市中小学电子白板教学系统项目预算高达540万元,采购规模空前,项目实施难点较多,电教中心作为职能主体具体负责项目招标采购,通过精心计划,规范操作,最终中标金额为460余万元,资金节约率近15%,回顾项目的实施,还是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值得分析和总结。本文重点着眼于该项目市场调研的作用分析,探索如何开展市场调研,如何为准确定位采购需求提供有效参考,如何为招标文件编制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保证采购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开展市场调研,客观全面地掌握产品信息
1.市场调研获取的产品信息应是全面的
不管需要采购的产品属于哪个行业,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比较充足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那么,如何定位采购需求呢?这就需要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调研掌握所需购买产品的信息,比如,这个产品有哪些生产厂商?哪个厂商的产品的市场份额比较高?哪款产品质量比较过硬?有哪些国外品牌和自主品牌产品?等等。
(1)掌握行业发展情况,知道谁是“名牌”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起电子白板开始在国内迅速发展以来,截至目前,电子白板仅在教育市场的份额就达到了79%左右,2011年市场份额约计22万块,如此庞大的数额使得电子白板市场纷争日益激烈,呈现出品牌琳琅满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
政府采购法规明确公开招标项目不得指明产品品牌,但了解品牌差异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品质确实存在差距。短焦投影机和电子白板作为项目主要设备,是我们进行产品调研的重点,就拿电子白板来说,有“一线品牌”,也有相对“弱”一些的品牌,甚至还有“贴牌”或“代工”,不同品牌之间质量有优有劣。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综合实力强一些的生产厂商,生产工艺和服务水平相对要好,产品品牌认可度相对较高,市场占有率也较大。
(2)熟悉产品类别性能,知道谁较“优越”
对具体需求来说,不同单位、不同用户的需求具有较大差异。比如,单位采购办公电脑对电脑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办公文员所需的办公设备在配置上就要比设计人员所需的简单得多……哪些产品更好一点?只有熟悉多款产品并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其中的差异。
目前,市场上电子白板不仅品牌众多,而且实现原理各有不同,主要有电磁、压感、红外、光感等;投射尺寸有大有小,从50寸到100多寸;板面比例有4∶3也有16∶9;安装方式有固定式、滑轨式及活动式。另外,投影机、台式计算机、视频展台等等的品牌和规格也很多,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市场才能了解,尤其是电子产品,不同的产品其功能和性能差别较大。当然也有些技术参数并不是能直观感受到的,如投影机的亮度流明、视频展台的TV线、对比度,我们便依据产品的检测报告和相关认证。这时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不同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可信度是有差异的。曾有供应商爆料“检测报告只要花点钱就能有”,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也作了市场调研,发现部门级别越高检测报告可信度就越好,公立部门报告可信度要比私营的高,也就是说不同检测报告或认证的“含金量”是不同的,需要差别对待。
(3)了解产品价格区间,知道谁更“实惠”
做市场调研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掌握产品市场价格,从中分析出价格走势,从而正确地预测采购价格,做好政府采购预算,以便采购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节约更多财政性资金,或是在固定额度的财政性投入情况下,能够采购到数量更多的产品。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投影机有短焦,也有超短焦,但后者价格相对要高很多;普罗米休斯、SMART等国外品牌电子白板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确实有优势,但价格也很高;计算机型号很多,更是一配置一价格;等等。
当然影响产品采购价格的因素还有很多,如项目采购规模、实施难度、货款结清方式。在综合考虑从生产厂商、销售商、网络媒体等多个渠道获取的产品价格信息的同时,我们还将其与以往类似项目的成交价格作比对,尽可能摸准摸实产品的价格区间。
2.市场调研获取的产品信息应是有效的
我们既要积极主动开展项目采购市场调研,同时也要注意调研的方式和途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招标采购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就招标文件征询有关专家或者供应商的意见。但是,如果这种征询意见不是面向多数供应商,而是仅仅面向某一个供应商,那么就是值得商榷的,这也并非政府采购规章制度规定的初衷。
调研信息既要全面,也要客观,这样的调研才能有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作为招标组织方,一方面通过与多个设备生产或销售商咨询,参观教育装备展览会,以使调研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个或少数供应商,广泛了解产品信息,依据各种信息资料,判断采购物品的供给是否充裕,与供应商的接触中,揣摩供应商的供给能力,从价格的变动,推断采购的成本变动;另一方面又不过度依赖供应商,杜绝供应商直接代劳,避免技术参数的“全盘复制”、“拿来主义”现象,通过走访兄弟县市装备部门和相关学校,从用户角度调研产品,此外还借助网络等手段了解第三方媒体针对于相关产品的评价信息,保证对采购项目调研信息的深入全面,从行业情况,到产品类别,再到价格走势等,然后根据性价比最优原则来拟定采购需求。
二、借助市场调研,科学合理地定位采购需求
采购需求的确定与先期的市场调研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深入了解了产品市场,才能提出更贴合实际的采购需求。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同规格品牌型号产品,可谓是性能各有优劣,价格有高有低,是否适合就要看针对什么用户,在什么地方用,使用频率,预算资金等等。市场中能满足教育教学应用要求的设备很多,但哪些设备真正能为教育所用,这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分析本地的教育装备发展现状和师生实际需求。
“好用、够用、实用”是我们一贯坚持的采购原则,本次电子白板教学系统采购项目亦是如此,在进行有效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发展现状,不贪大求洋,也不过度追求廉价,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采购方案。电子白板教学系统项目需要采购哪些设备,设备安装集成怎么实施,解决此类问题的就必须对最终用户进行调研。我们实地走访项目学校,了解学校装备现状和设备缺口,以及办学规模、师生对于电子白板设备的认知现状,特别是教室环境(即设备预安装现场)。由于采购的电子白板教学系统设备是安装在普通教室,充分了解各学校教室环境的差异性自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调研内容,如我们考虑到普通教室灰尘多、学生易接触的因素而选用了电磁式电子白板;考虑到电子白板的有效防护而选用了推拉式黑板。同时综合兼顾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如电子白板安装高度、水平位置等。
电子白板教学系统采购项目资金为财政性拨付,投入规模是固定的,所以在产品性能参数能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还必须考虑到产品价格,控制项目采购成本在预算范围内。通过项目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及配备方案报局招标领导小组会议审定,最终确定设备配发范围、采购数量、设备类别、安装集成、项目交付等细节,为招标文件编制做好准备。
三、参照市场调研,科学严谨地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采购单位的行动指南,是投标单位须遵循的规则,是规范整个招标过程,确定招标人与投标人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招标文件的编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书编写是否规范、准确,是否科学、严谨,直接影响整个招标工作的进度和成败。
1.前期的项目调研为招标文件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调研信息有效指导招标文件中设备参数的制定
招标文件中的设备应是市场上的通用设备,技术参数编制只能涉及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技术参数最好是一个数值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数据,可采用“大于等于”或“在某某幅度内”这一类的措词,不应对任何有资格的投标供应商造成歧视。通过项目调研,我们明确了采购需求,招标文件中均采用设备的通用性技术指标,技术参数要求为最低要求,不设置任何指标门槛。如调研中发现计算机CPU有E6600,也有E6700,两者都能满足教学应用,于是我们就指定E6600为最低标准;短焦投影机投影距离有80CM、100CM、120CM,于是我们就指定投影距离≤120CM;电子白板板面比例有4∶3,也有16∶9,两者虽都能满足教学,但价格相差较大,于是我们就指定板面比例为4∶3,等等。此外,设备相关细节也需描述清楚,尤其是电子白板教学系统中各类设备的安装集成规范,如安装尺寸、布线方式、功能实现等。
此外,投标样品提供也很关键,由于计算机基本为通用的标准化产品,我们便不再要求提供样品,而其余设备参数在满足标书的同时产品外观、材质和性能却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所以提供样品就很有必要,于是我们在编制招标文件的时候便明确哪些设备需要提供样品,如何提供,如何搭建演示环境,以保证评标过程中评审专家能对投标产品有更为直观、全面的了解,从而保证评标结果的公平、公正,也为项目最终交付验收提供了依据。
(2)调研信息有效辅助招标文件中评审细则的制定
评审细则是评标委员会开展评标工作的最主要依据,是指导评标委员会如何评标的纲领性文件。一份合法、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的评标办法,是招标投标成果科学合理和招标目的顺利实现的有效保障。通过调研,项目采取分标段形式进行实施,采用不同的评标标准,两个子项目可分开确定中标候选人,计算机设备的标准化程度高,市场较为透明,适宜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而电子白板、短焦投影机、视屏展台等设备子项目货物种类较多,需要现场演示,于是采用综合评标法。在拟定综合评标细则分配价格、商务、技术分值时,我们权衡了性能与价格,将价格分值设为50分,其余分值设置侧重于产品的现场演示效果,同时关注各供应商的业绩状况、产品权威认证(如ISO认证、GB检测),考虑到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因素重点强调三年内的售后服务承诺。细化评分标准,适当给予评审专家自由裁量权,技术商务分依据投标供应商提供的各种有效证明材料并结合投标产品的现场演示效果进行打分,尽可能增强项目的客观操作性,减少人为因素对评标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
招标文件的编制应符合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标准格式规范拟定。招标文件中我们明确评价供应商的方法以及评定供应商中标的标准,标明实质性条款,重大事项前以“”标记作提醒,并对字体格式作特别设置,同时要求供应商投标文件要具有针对性,避免多而空、虚而假,凡与该项目实施没有直接关系的条款内容一律删减。
2.多方论证,延续调研,修订完善招标文件
(1)开展招标文件编制论证调研,加强标书审核
招标文件的编制是招标准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调研项目采购当事人,广泛征询有关招标文件的编制意见,有助于标书编制的合法、公正、科学和严谨。
高邮市教育局电教中心作为招标文件编制的合法职能部门,负责拟定招标文件,开展标书论证调研,征询最终用户、监管部门、局主管领导、市政府采购办等方面意见,共同审核把关标书编制,审查文件的相关条款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政策要求,是否有倾向性、歧视性或排斥性;仪器设备的技术性标准是否有特定要求和指定产品的现象,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评分标准和定标原则是否合法,是否客观公正;合同主要条款和格式是否合乎要求,是否有交货时间和地点;是否明确投标、开标的时间、地点等等。如在电子白板教学系统项目招标文件中综合评标细则编制过程中,我们最初设定业绩分的评分依据为投标人近二年内的类似项目成功案例,后经市采购办审核时,发现此条款存在歧视中小供应商的嫌疑,经过共同商议后便将此条款改成了针对设备生产厂家的类似项目业绩来评分,这样既保证了招标文件不带歧视性,同时又能保证采购人能够买到质量过硬的产品。
(2)开展项目投标供应商调研,保证标书公正严密
依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招标采购单位根据招标采购具体情况,经事先约定,可以组织潜在投标人召开开标前的答疑会。召开答疑会,可以让招标采购单位解释招标文件、解答供应商提出的疑问,也可以让潜在投标人提出问题、排除疑虑,是搭建招标采购单位与潜在投标人之间沟通桥梁的平台,是顺畅招标流程的必要环节。
关键词:食品安全;加工环节;控制行为
1食品安全概述
食品安全是当代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导致人体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1]。食品安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食物量的安全;二是食物质的安全。食物量的安全是指食物数量能不能满足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一个国家要能够保障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食品数量。而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当代人们更多考虑的是质的安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食品安全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身体受到伤害的一种担保”,《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则规定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加工企业控制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2.1食品原料来源控制。食品原材料存在的危害有两种,第一种是原材料本身就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第二种是原材料受到污染。原材料的污染有两种,一种是原材料由于环境所污染所导致的污染,即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垃圾焚烧等;一种是食品的源头污染,即在饲养动物、种植农作物的时候,农药、兽药和饲料的乱用。所以,对食品的原料来源进行监管,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的直接措施,也是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措施。2.2加工工艺控制。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加入食品中,本无害处,但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未按照国家规定范围和用量使用。一些企业为了使食物色泽香味更为诱人,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添加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一些添加剂能有效延长食物保质期,在一定程度上能缩减生产成本,但对消费者来说是有害的[2]。少许的食品加工企业甚至会用非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因此,该环节主要控制的因素是按质按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或添加化学物质,防止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以及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2.3加工环境控制。食品安全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产环境和加工环境以及流通环境有关,环境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性具有决定性作用。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造成的危害程度因环境污染程度、污染方式和有毒有害物质种类而异。因此,食品的产地环境安全以及食品生产的投入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加工环境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2.4储运条件控制。当消毒杀菌控制不到位时,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上容易滋生细菌。所以,用于储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必须无毒、无害,符合有关的卫生要求,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在运输时不得将成品与污染物同车运输。
3加工企业控制食品安全的行为分析
3.1员工素质。在调查中,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为民营企业,从年龄特征来看,以中年为主,35岁以下的占30%,35~45岁的占39.5%,45~55岁的占30.5%。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及高中,占比分别为46%、39.5%,14.5%的人数为大专及以上文化,小学文化的占比为0。而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的现象不仅会使企业进入从业人员不稳定的恶性循环,还导致企业整体素质偏低,致使出现员工安全意识不强、职业道德低下等不良现象,这些都成为了影响食品加工企业安全控制的隐患因素。3.2原料来源。调查中显示,71%的企业的食品原料来源于市场购买,只有小部分企业会选择与农户、合作社合作,以及自建基地。调查发现,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合作以及自建基地,能在更大程度上拥有食品原料安全监管权与安全保障,但其高投资、高技术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3]。而60%的企业对原材料的验收采取抽检模式,20%采取样检,只要少部分企业会选择全检以及让专人负责,这说明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完全重视与保障食品加工原材料的质量与安全。3.3加工工艺。在调查中显示,79%的企业认为应当严格要求加工工艺从而控制食品危害,例如:合理使用与详细记录食品添加剂,采取合理工艺措施,防止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外源污染等。调查中,10%的企业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没有详细记录。针对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企业应该要严格把关,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做到有记录、规范合理科学地使用,遵循管理和监督并重原则,做到严格把关。3.4加工环境。食品的产地环境安全以及食品生产的投入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加工环境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100%的企业对原材料及各产成品进行隔离,尽量保持环境的整洁有序,减少污染因素。调查中89%的企业周围没有污染源,说明绝大部分企业加工环境良好,也反映了企业对于加工选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食品安全,开始有了系统而全方位的食品安全认知。3.5储运条件。储运条件是保障食品出厂后安全的最后工序,食品易腐易坏的特性决定了最后工序同样重要。企业应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产品在其贮存、运输的过程中质量不发生劣变。调查中显示42%的企业采取第三方运输的方式对食品进行储运,35.5%的企业采用自有车辆进行运输。食品加工生产出来后、储运之前的企业库房环境也属于储运条件的必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采用第三方运输方式的企业,必须对合作公司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以免在最后一个环节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如若企业是自己运输,则有必要构建专业的运输团队,不然缺乏专业性的运输团队会让运输产生较多不便。3.6安全监管与安全意识培训。调查中,88%的企业选择不定期展开食品安全检查工作,12%的企业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不定期展开安全检查着实会给各部门以危机感,但食品业安全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定期、多频率地进行安全检查更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调查中,35%的企业1次/月开展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培训,16%的企业每半年进行1次,39%的企业1次/季开展培训,10%的企业1年才进行一次培训。数据显示,企业对于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已经有了认知并且采取了行动,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4提升加工企业食品安全水平的对策
4.1建立食品供应链管理体系。消费者在获取食品最终产品前,食品要经过最基本的原材料、生产加工、产品流通三大过程,随着供应链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供应链条越来越长并且错综复杂,各节点环环相扣,从食品源头到流入消费者手里所经过的环节越来越多,食品安全性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上下游节点资源、区域网络位置等进行协调控整合,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实行供应链管理是非常必要的。4.2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上各环节参与主体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参与主体必须进行物流与信息流共享从而促进合作,商品最终流入到消费者手里时才产生价值,进而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利益,一个环节点出错可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利益受损。从本调研报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来自于市场直接购买,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原材料安全风险,由于采购组织分散,食品安全控制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企业对于不可控因素的风险预防可能难以起到作用。因此,为了企业整体利益的发展,有必要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从固定供应商进购原材料,通过相互合作减少不确定因素,企业可以通过培育上游供应链,形成原材料自供基地,在下游形成稳定的分销渠道。通过与供应商签订契约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使双方间的合作关系更牢固有保障,从而更加确保食品安全。4.3建立加工过程主要危害控制节点。建立供应链联盟伙伴关系是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的一种手段,能够在客观上减少或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不利因素。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中小企业在进行食品加工时,对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没有明确的规范以及良好的管理意识,在加工环节关键点并没有采取实时记录等相关控制措施[4]。对此,除了企业自身要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外,对于加工过程中的环节点也要实施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和机制。在处理生物性污染时,我们不可能做到绝对的食品安全,却可以找到最优的危害控制点,从而将生物性污染控制在最小的比率[5]。因此,食品在销售前要严格做好检测检验工作,剔除受污染的食品,保证消费者消费的是安全食品。建立加工环节的最优危害控制点,严格执行售前检测,这应该是针对食品生物性污染比较有效的安全控制方式。4.4完善食品安全法制监管体系。继续加快与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一方面,国家层面要加快制定和颁布《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各专项食品安全监管法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层面要依据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食品安全监管办法和措施,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落实到位[6]。推动建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鼓励各类社会团体积极参加食品安全监管共治行动,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食品安全教育、防范、宣传方面的作用;鼓励各个媒体开辟专栏或专题,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形成食品安全防范舆论氛围;将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与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严厉惩戒食品安全失信行为[7]。4.5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相关部门要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加大对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生产经营者的打击力度,严惩违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开办食品安全讲座,利用一切媒体宣传平台优势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同时还需要了解食品制假的动态,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的宣传教育,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谭婷 阳艳 李周 陈清华 莫鸣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俐华.供应链环境下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风险控制[J].企业经济,2015(1):82-85.
[2]龚强,陈丰.供应链可追溯性对食品安全和上下游企业利润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究,2012(6):30-48.
[3]陈冠林,高永清.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3):5-8.
[4]孙兴权,姚佳,韩慧,等.中国食品安全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1):10-15.
[5]宋臻鹏,付云.浅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8):1212-1216.
对汽车后产业进行了普查调研,具体报告如下:
本次汽车后产业普查,主要针对新旧车销售(包括工程车、农用车)、汽车快修、汽车配件、美容装饰、汽车拆解、仓储物流等十大业态开展定性与定量研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询、查阅资料等形式,深入分析当前我区汽车后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发展意见建议,为我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我区汽车后产业基本情况
汽车后产业主要包括新旧车销售(包括工程车、农用车)、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汽车快修、汽车配件、美容装饰、汽车文化、汽车拆解、仓储物流、商业配套等十大业态。汽车行业抢抓发展机遇、强化自主创新,实现了较好较快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汽车后产业已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截至目前,汽车相关类企业已近3996家,汽车相关产业总产值达57亿元。汽车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效益持续增加,产品结构日益丰富、配套范围更加广泛,骨干企业带动强劲、优势品牌逐步发展,汽车后产业发展态势欣欣向上,前景广阔。
二、我区汽车后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整体规模小,发展不均衡,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带动潜能尚未发挥,竞争力不强。经过多年发展,二手车行业已经形成规模,已有二手车销售企业423家、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呈现出由一家国企带领四家民企的发展格局。但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我区汽车行业其他业态,尤其是新车销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现有的318家新车销售企业中,仅有4s店22家,2s店38家。中高端汽车品牌较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资源分散不集中,形不成相互补充、相互协作优势,很难与其他地区新车销售企业竞争。
二是产业集聚不明显,汽车后产业各业态分散分布,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中、下游业态不衔接,没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如我区汽车配件商户虽然数量较多,汽车配件相关企业达391家、个体工商户563家,但产业集中度低,普遍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基本属于分散布点、线条式发展模式,没有形成集群发展,影响了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是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优势和作用尚未充分彰显,对行业和地区辐射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区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业态不完整,缺乏新车销售、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汽车快修、仓储物流、商业配套、汽车配件等业态,现有汽车维修企业76家、个体工商户500余家,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与其他地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现有的产业集聚区整体优势并未得到体现,产业聚集效应发挥不够,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全区现有汽车物流相关企业385家、个体工商户273家,汽车相关类电商企业100余家,但绝大多数商户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尚未与产业园建立业务关系,导致企业无法真正借力汽车行业优势发展,自身规模难以扩大。
三、我区汽车后产业发展建议
截止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为2.3亿辆。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的背后,是庞大的汽车后产业业态。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汽车工业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经过多年发展,枣庄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二手车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应在此基础上巩固优势、持续提升。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新车销售、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在此战略机遇期,急需我区加快发展完善汽车后产业,调整结构,升级产业,创新发展,培植汽车产业新动能,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区。
(一)我区发展汽车后产业的有利条件
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均位居全市五区前列,潜力巨大、层次丰富的消费市场需求能为汽车后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增长空间。近年来,市中区汽车销量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11月,区机动车保有量达25万辆,带动汽车后市场消费额约为6亿元。年均新增机动车1万余辆,营业额8亿元。年均销售新旧车辆20万余辆,实现销售额过百亿元,带动相关就业人员20000余人。此外,汽车拆解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每年报废各型车辆8000余辆,拆解营业额近两亿元,且数量还在持续高速增长。2019年6月份起,新版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新规中允许“五大总成”再制造,取消报废汽车行业一城一牌照登限制,将给汽车拆解行业带来重大利好,也将对促进汽车消费起到积极的影响。而目前全市仅有一家汽车拆解中心,这给市中区汽车拆解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繁荣兴旺的汽车消费市场为我区汽车后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和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新增或更换汽车产品成为改善出行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刚性需求,为打造汽车强区创造了有利基础和条件。此外,面向消费者差异化、多元化需求的后市场向多维度创新发展,汽车售后维修保养、金融信贷保险、二手车交易、汽车文化等后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形成新的增长点,能成为市中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一个显著增长点。
(二)总体思路
以汽车文化贸易产业园为基点,繁荣发展新旧车销售(包括工程车、农用车)、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汽车快修、汽车配件、美容装饰、汽车文化、汽车拆解、仓储物流、商业配套等十大业态,建设汽车后产业聚集区,做大做强汽车后产业,打造规划合理、环境整洁、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综合型产业园区。
(三)重点举措
1、高点定位,全力打造中国二手车出口示范基地。抢抓机遇,完善思路,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多点发力,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和首批出口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及做法,努力做到弯道超车,实现二手车交易由“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国、卖全球”的大跨越发展,强力提升出口贸易额,全力打造中国二手车出口示范基地新名片。
2、巩固优势,打造诚信二手车市场。构建有序竞争的二手车营商环境,共同整塑行业风气,积极推动第三方检测机构,为场内业户和消费者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杜绝事故车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行为,加强二手车信息和信用体系建设,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助推传统汽车交易市场向诚信市场、智慧市场进行转型升级,提升二手车市场软实力和竞争力。
3、突出特色,培植新车销售骨干企业。补齐短板,建立一站式新车大卖场,设立城市展厅,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完善包括汽车咨询、汽车检测、汽车保险、汽车养护、汽车美容及汽车文化等业态,拓展汽车后市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审时度势抢占市场先机,抓住新的发展机遇,重点支持鲁南新能源汽车城快速发展,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板块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10亿元的汽车销售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