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的高职院校普遍建校历史短、行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于这种现状,针对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绩效管理体系相对落后,绩效考核几乎成为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部。而单就绩效考核工作而言,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绩效考核定位模糊
在现实应用中,考核定位问题主要表现在考核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的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目的或对考核目的的定位过于狭窄,或者为考核而考核,使考核流于形式;或者为奖金分配而考核,考核制度等同于奖金分配制度。这种模糊的定位使考核的参与者们要么对考核漠不关心、敷衍了事,要么对考核中的误差锱铢必较,忽略了绩效改进这一真正的终极目标。[2]
(二)绩效考核的体系不健全,考核内容针对性不强
1.目前很多学校的绩效考核都不成体系。年度绩效考核作为传统个人绩效考核项目,多为部门领导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模糊评定;各职能部门可能因为上级对口部门的临时任务随时追加部门考核内容;学院可能根据每年招生情况和学费催缴的难度临时出台一些奖惩规定。“政出多门”导致了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在增加了行政管理人员额外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绩效考核内容设计的难度。
2.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人事管理的水平,工作分析、岗位研究工作普遍缺乏,很难针对本岗位工作的要求设计出个性化的个人考核内容。对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行政管理人员考评往往缺少清晰的定量或定性的标准,评价者只能凭感觉、靠经验去进行考核,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三)绩效考核的公平性难以得到保证
1.过时的人事聘用制度干扰了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为配合早年的规模超常规发展,多数高职院校采取了灵活的人事聘用制度:在正式聘用以外,增加了人事聘用和临时聘用两种用人形式。院校发展到今天,这种人事聘用制度已对个人绩效考核的公平性造成了严重困扰。相同岗位的行政管理人员,承担相同的工作职责,完成相同的工作量,仅因聘用形式不同待遇差别极大。实际上,临时聘用人员往往因为希望延长聘用期而表现出较高绩效水平;绝大多数人事人员希望转为正式人员也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态度;而有少部分正式人员由于正激励不够、负激励没有,工作绩效极为低下。当学校的绩效考核不能有效区分不同身份人员的绩效,或者考核结果没有兑现相应的待遇,或者兑现的待遇没有达到期望值时,个人公平将被打破。
2.考评主体单一,评价尺度不一。常期以来直线主管作为唯一的考评主体,考核信息搜集渠道过于狭窄,容易受个人主观因素干扰,影响考核的客观性。当评分者因过多考虑绩效以外的影响因素人为制造评估偏差时,当评分者因评分尺度松紧不一,造成实际绩效水平较高的部门整体评估结果低于实际绩效水平较低的部门时,现有的考核系统无法对不准确的考核结果进行约束和修正。而由于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往往会进行全校范围的排序,这种不准确的绩效水平排序将使考核对象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
3.考核队伍专业化程度低,受主观性影响大。目前高职院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个人考核以直线上级评价为主,也有成立临时性组织(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指导工作的,在实践中,评估的正确性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产生偏差,常见的有月晕偏差、趋中效应和近因效应。理论上,人事部门可以通过集中培训讲解评估标准及注意事项以减少偏差,但实际上评分者多为中高层领导,他们的评估更多地会受到本校的文化及个人习惯影响。
(四)考核方法单一
绩效考核的方法据统计有百种之多,目前学校使用的主要是述职报告法和经验判断法。对中层实行的绩效考评,比较常用的做法是每人在年终填写一份年度考评表,将自己在一年中完成的事情,流水帐似地填写,或者写述职报告,对个人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让主管领导做出评鉴意见,按照事先制订的几个项目和多个指标,将考评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种;对一般行政人员的绩效考评则由直线上级凭印象直接定等。述职报告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流于形式的,而对一般行政人员考核所采用的经验判断法更是把本应严肃、严格、公平、公正的事情简单化和随意化,因此根本不能起到鞭策后进,鼓励先进的作用。
(五)传统的考核模式阻碍了绩效考核办法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虽然普遍较短,但许多公办院校的前身或主管单位多为各类职业行办,以致先天遗传了很多有机关特色的管理办法,简单的“德、能、勤、绩”考核办法历史悠久。但显然这种考核办法已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如今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行政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很难制定易于操作的定量考核指标;另一方面,习惯了凭感觉、凭印象打分的评分者对于日益细分、相对明确的评分标准会感觉很不适应,对于不易控制的考核结果也心存矛盾。所以,绩效考核办法创新在“可操性”方面的设计难度很大。
二、有助于改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的短期策略
(一)明确考核定位,整合考核体系
在明确个人绩效考核的目的之后,由人事部门牵头整合考核体系:将相关职能部门考核项目纳入,赋以不同权重;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如:考勤、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可以统一评分标准,定性指标(如: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可在确定权重、给出评分等级的参考意见后,具体内容由部门负责人与下属在考核期初协商制定。这种设计利于各部门集中力量完成不同的关键绩效,提高了考核的针对性。
(二)确定考核对象分类,区别考核项目
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大致分为:院领导、中层干部、一般行政人员。院领导一般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进行考核,中层干部和一般行政人员在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上截然不同,理应采用不同的考核项目。一般行政人员包括行政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这两类岗位的工作性质及任职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要分别考核。人事聘用制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三种身份的区别待遇也不可能一夕打破。在按岗位和职级分别对个人进行考核后,考核结果应按人员身份不同进行分类排序,便于考核结果的灵活运用,维护考核的公平性。
(三)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法,提高考核质量
鉴于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面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可适当借鉴现代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360度考核就是丰富考评主体的一种较好的方法。360度考核多用于关键岗位考核,在这里我们把它用于中层干部考核。分管领导就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履职情况评分;同级评分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工作效率情况;下属评分内容包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业务指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这种全方位考核由不同考评主体根据统一的等级评分标准,采用等级评定法进行评分。中层干部考核的另一组成部分,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其完成目标管理项目的考核,人事部门的考勤评分都可以采用关键事件法进行加减评分。
(四)从技术和制度层面改善考核公平性的几种方法
1.强制分布,解决考核结果趋中现象。在明确奖优罚劣的考核目标后,我们可以在全院范围内按考核对象分类,先对考核结果的分布进行强行规定,如优秀率15%、良好率50%、合格率30%、不合格率5%。一直以来,很多部门领导为回避人际矛盾给下属评分只局限于优秀和良好的范围,而且分差很小,造成考核结果的趋中现象,优劣难分。本文建议,在引入全方位考核方法的基础上,由部门领导在一定权重范围内先对下属考核结果进行强制分布。如:服务对象评分占25分、同级评议占10分、工作计划和考勤占30分,剩余部门领导就岗位职责完成情况评分占35分。强制分布:部门领导评分32分以上不得高于下属人数的15%,28分以下不得少于下属人数的5%。部门领导在评分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体排序、两两对比和关键事件法。由于强制分布的得分权重有限,几乎只有当领导评分、服务对象评分、同级评分都较低时,个人考核结果才会在全院排序中跌入后5%,一定程度地解决了由于考核结果趋中造成的只奖不罚问题。
2.修正公式,解决评分尺度不一问题。为解决不同领导评分尺度不一,我们引入了评分的修正公式:修正系数=全部考核对象平均分÷所在考核小组考核对象平均分考核对象最后得分=考核对象在考核小组得分×修正系数
3.评审团制,减少评估过程中的主观性影响。在高职院校试行360度考核时,我们发现有少数下属随意评分,严重影响了中层干部考核结果的准确性。理论上,直接下属对于上级的管理能力、业务指导能力、公平性等方面的情况是最了解的,但有些部门下属评分完全不依照评分标准,出现了很多满分现象,对于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分的部门领导非常不公平。评审团制,考核领导小组按一定的比例从学院各部门随机抽取人员组成评审团,评审团员分别作为下属、服务对象进行匿名评分,对不熟悉的评分对象可以不予评分,评分结果按有效评分统计算术平均为该项目得分。
4.建立考核争议仲裁机制,保证考核结果的公信力。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考核对象,可于考核期结束后立即进行公示。学院可以成立以工会为主的考核争议仲裁委员会,被考核人员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向考核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使考核对象积极面对考核,提升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绩效考核
在高校综合管理活动中,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主要是对高校人力资源进行建设和规划,通过绩效考核调动工作人员参与行政管理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改善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促进综合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针对新时期高校发展过程中对行政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尝试引入全新的绩效管理方法,落实绩效考核工作,切实增强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维护高校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稳定发展。
一、当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工作进行适当研究发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行政管理人员已经初步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组织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针对绩效考核进行适当应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高校行政人员管理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极大限制了绩效考核作用的全面发挥。首先,绩效考核的内容针对性不足。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学校行政工作的需求制定统一的指标和标准,绩效管理内容相对笼统,针对性不足,难以将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情况进行集中反映,导致绩效管理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影响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考核效果。其次,绩效考核主体的设置不够合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考核主体主要是行政管理人员所在部门领导以及同事等,未将高校行政管理服务对象纳入考核工作中,开展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反映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全面性和公正性,对考核工作的稳定开展造成阻碍。最后,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完整性。一般情况下,高校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的绩效考核内容涉及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控制工作的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以及绩效反馈工作的实施等,但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过程存在片面性,主要工作重点集中在绩效考核方面,忽视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应该遵循的原则
从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基本情况能够看出,绩效考核存在一定问题,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新时期在组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措施,增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1.考核内容的全面性
结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基本情况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基本的工作性质、主要工作内容等管理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确保分清考核的主次层次,对指标权重进行科学确定,提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在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全面增强行政管理考核指标科学性和适用性,对考核指标进行选择的实践探索中注重体系精确,保障指标的逻辑性,尽量选择相对先进的考核方法。要全面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对绩效考核工作进行适当分析,确保开展的工作能够与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保障绩效考核工作全面贯彻落实。
3.考核程序动静相宜
在对绩效考核程序进行设定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考核的实际效果,应该尽量结合实际考核需求,适当增加阶段性考核实际使用频率,确保开展的考核工作能够将行政管理人员的真实情况充分体现出来。为了增强考核工作效果,应该落实制度化考核和计划性考核,确保绩效考核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有效支持。
4.考核体系的激励性原则
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确定的过程中要坚持激励性原则,为了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贯彻落实,适当对考核主体实施有效激励,引入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行政管理人员自觉参与考核工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在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争取在新时期创造最佳的行政管理工作绩效,为高校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三、积极改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效果的措施
对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问题形成明确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绩效考核原则,针对行政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措施,增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高校绩效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结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绩效考核工作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的绩效考核改善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为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中促进管理效率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要把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在综合考察不同工作特点和行政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一套与行政管理人员实际管理需求相吻合的绩效考核标准,按照实际情况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相对科学的方法,对绩效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确定的过程中注意将定性与定量指标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不同的需求对指标进行细化处理,将职业道德素养、工作绩效、廉政情况等作为一级指标,设定相应的指标权重,按照岗位特点设置多种类型的分级别指标,逐步构建全方位立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各项考核指标的全面贯彻落实。在改善绩效考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的主要作用,使绩效考核综合管理成效得到明显提升。
2.完善日常考核机制,增强日常绩效考核的科学性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绩效考核工作与日常常规检查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工作部署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增强常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系统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同时,为了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全面性,应该将日常检查结果作为对行政管理人员实施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信息,以常规管理增强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提高考核科学性。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对绩效管理工作的检查与控制力度,对绩效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贯彻落实,如果绩效管理工作出现问题,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确保能够真正发挥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指导行政管理人员科学开展各项工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做出正确指引。
3.优化绩效考核的组织形式,发挥组织保障作用
在高校绩效管理工作实践中,绩效考核组织形式的确定会对考核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新时期在实际落实绩效考核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对行政人员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将绩效管理与专家考评以及民主测评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相同的标准对所有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将个人打分和组织打分适当地结合在一起,在组织保障的作用下落实主体和客体分离的考核工作机制,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考核效果的全面提升。
4.建设先进性的绩效考核反馈流程,健全反馈体系
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中,对考核结果的反馈会对考核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应该尝试构建具有先进性的绩效考核反馈体系,确保能够将考核结果反馈到行政管理人员,让行政管理人员结合考核结果正确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的工作情况,结合考核反馈对自身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明确,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逐步增强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设置先进的绩效考核体系,使行政管理人员和绩效考核组织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和交流的关系,构建良性循环系统,切实增强绩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以高效行政管理维护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管理而言,结合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积极引入绩效考核措施,结合时展的需求对绩效管理活动进行优化创新,创设有利于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增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高校的未来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如此就能发挥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有效促进高校行政管理质量的科学创新,保障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在建设和发展活动中取得更显著的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柏忠山.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考核的运用研究[J].北极光,2015
[2]李志仁.探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7
[3]孔令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
[4]兰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的研究及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
关键词:高等院校;绩效考核;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创新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思路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日
绩效考核是指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对员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状态及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反馈的过程。高校管理人员主要是指从事教学、科研以外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员工。绩效考核作为员工评价和选拔工作的基础环节,一直是人事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基本上沿用政府部门行政干部考核的标准和体系,未能体现大学与一般公共行政部门的区别,难以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绩,影响了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弱化了绩效考核的功能。因此,探讨高校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对于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主要缺陷
(一)过度追求“量化”标准与管理工作难以量化之间存在突出矛盾。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绩效至上”倾向,即在绩效考核中对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的考核均采取考核标准量化的做法,也就是追求建立一种大而全的绩效标准,力图把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的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的工作通过绩效分解的手段建立起标准的、量化的绩效分值,各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均有固定的权重和换算值并最终体现为量化的分数,达到相应分数的人就有晋职、续聘或加薪的机会,反之则要承受各种负面的影响和压力。在这种大而全的绩效考核体系中,管理人员的绩效和教学、科研人员一样,是一组可以计算、描述、并能相互比较的数据。在实践中,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基本上是从所在部门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出发,但管理工作自身的特点以及越来越多的跨部门合作行为使得这种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的精确性大打折扣。
事实上,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在当前高校行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完全实施量化考核的比例并不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对高校干部的具体考核测评中,有具体考核指标、有平时绩效统计的,占13.77%;有具体考核指标的,占30.43%;有平时绩效统计的,占10.14%;凭大致印象的,占23.91%。上述结果表明,高校对考核标准的规定大多停留在定性的层面上,没有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考核要素进行量化,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如有的高校对管理干部“优秀”的标准规定为“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成绩突出。”这样的笼统规定,伸缩性太大,难以对管理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很难区分出真正的优劣。
(二)考核指标难以准确反映员工业绩水平导致考核结果失真。高校管理人员是组织决策和组织目标的执行者,其工作体现出专业化及流程化并存的特点,流程原则上要服务于核心业务流程(教学科研),主要为支持、服务。相对于教学、科研绩效考核的标准量化模式,管理工作的考核标准则存在广泛的模糊化、歧义化界定,无法准确衡量管理人员的真实绩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工作的非量化。高校管理人员的很多工作,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很大程度上不能定量衡量,往往需要通过大量定性指标来判断,否则难以保证考核过程中的客观性。(2)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工作内容往往为某项事件的过程,其结果具有滞后性,成果在当期考核中不能充分体现,这将影响考核者对管理人员工作绩效判断的精确度。(3)工作的临时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参与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临时性、突发性工作较多,长期计划执行的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考核者对管理人员绩效效率及重点的评价。(4)工作的跨部门化。高校中行政职能部门往往需要纵横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才能开展本部门的工作,协调的质量会影响到相关部门的业绩,甚至整个组织的业绩,反过来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也会影响管理部门的绩效,因此对其工作质量的衡量可能会有多个考核者,需要不同的考核者框定各自正确的考核范围,否则,就可能出现考核结果失真现象。
(三)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弱化了绩效考核的激励效果。在绩效考核体系中,考核内容是对某一岗位人员的具体要求,是考核体系的中心环节。但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对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的指标体系、指标项目和权重没有区别或区别不大。这样势必导致产生两个方面的弊病:一是只注重对管理人员共性的要求,忽略了个性方面的要求;二是考核重点不突出,该考核的内容没有考核,该重点考核的内容却淡化了。此外,目前虽然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校内岗位津贴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核结果的刚性原则。但另一方面,因为岗位津贴发放标准与考核结果的挂钩,有的单位和部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搞“轮流坐庄”,皆大欢喜。在考核形式上,偏重于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方法,缺少实地的、跟踪的动态考核,使考核者对干部情况的了解还是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很容易导致被考核者对其结果的认同度不高,最终考核工作也难以达成“促进、改善、提高”的目的。
必须明确,在高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绩效考核是手段,激励才是目的。绩效考核应遵循有利于激发被考核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则,但许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现有的岗位津贴只能维持高校管理人员生存、安全等低层次需要,偏低的收入一直是引起高校管理人员普遍不满的原因,导致对高校管理人员的激励缺乏必要的基础,从而使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得并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对考核结果相对保密,缺乏对表现优秀、政绩突出和正面典型的宣传和对问题严重的反面典型的剖析,导致考核激励机制缺失。
二、新时期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考核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原则。科学性体现在考评指标和体系合乎高校党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具有严谨、精确、周全、逻辑性强的特点。用于考评同类对象时,内容是可比的,付诸实施时,是可测定的,同时,考评的方法和手段是先进的。在绩效指标设置上,主要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方面。高校管理干部的工作绩效比较复杂,有些指标不好定量。如思想品质、工作能力等,只能以定性的描述为主。但在整个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必须坚持能定量的必须运用数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定量,使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样的考核结果才更有说服力。因此,在考核评价干部时,应将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结果必须相互参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
(二)考核指标引导的发展性原则。高校管理人员考核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鉴别被考核者的履职表现;二是发现被考核者的优势与不足,协助其改进。在美国教育评估标准联合委员会所公布的员工评估标准中,限定用途、建设性导向和促进专业发展被看成是评估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因而,考核指标体系的建构要充分考虑引导和促进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同时,还要考虑到管理人员自身发展与部门发展的结合。特别是要关心青年管理人员的成长,切实构建一套适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体制,激发青年人才潜能和创造活力,引导高校青年管理人员走上可持续的职业发展道路。
(三)考核指标设计的差异性原则。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要能够充分体现高校目标及其在不同部门的分解,要使考核指标与高校发展目标高度契合。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可以尝试使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改变传统绩效考核片面注重财务指标的做法,将绩效考核指标划分为四个相互平行的维度: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将这四个指标统一在大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下。考核指标应具有非常好的区分度,既能区分作场景的差异,又能区分出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差异。要对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进行科学地细化,准确地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然后再逐步分解到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岗位。同时,根据不同部门和岗位特点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
三、新时期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创新绩效考核的管理理念。长期以来,绩效考评虽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管理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多数正在运用的绩效考评系统都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可。绩效考评的明显缺点在于:对绩效的判断通常是主观的、凭印象和武断的;不同考评者的评定者的评定不能比较;反馈延迟会使员工因为好多绩效没有得到及时地认可而产生失败感,或者因根据自己很久以前的不足做出的判断而恼火。”针对绩效考评存在的缺陷,学术界和实务界逐渐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的综合系统,是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评、绩效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等一系列环节的一个完整系统。在高校,推动实现从绩效考评到绩效管理的转化,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促进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开放、积极参与、主动沟通的组织文化,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达到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激发管理人员的潜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二)从“过去导向”到“未来导向”:最大限度激发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高校管理人员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资源。在构建管理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高校应摈弃过度依赖奖惩制度而忽视人文关怀的做法,充分尊重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格,相信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追求与潜能。实践表明,在绩效考核中,过度依赖奖惩制度,简单地把绩效考核同奖惩行为联系起来,会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最直接的也许是人们把绩效考核更多地看作是一种分配机制,养成人们之间不比贡献业绩,只看待遇多少的习惯,要么是斤斤计较,要么是风水轮流转。这样一来,绩效考核的着眼点——提升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业绩——反而被淡化或掩盖起掉了,完全背离了绩效考核的初衷。事实上,在实际工作中,极少有人因惩罚而改善其绩效。处处是雷区,反而会带来种种问题:比如行政人员改善绩效的动力来自于利益的驱动以及对于惩罚措施的惧怕;过分依赖制度而削弱了各级管理者对改善绩效方面的责任(失去责任主体)。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就是上述做法所造成的恶果之一。只有让高校管理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切身体会到制度化信任与人性化关怀,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成就动机和工作热情,在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的同时,为高校未来发展目标做出最大贡献。
(三)从“平面化”到“立体化”:全面推广“360度绩效考核法”。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相对单一,不能完全反映考核对象履行职责,创造业绩的全貌。例如,目前高校一般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高校行管人员进行考核。然后,根据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所处职位的要求和不同的工作职责,分别设计相应具体的考核指标以及指标中的权重分配,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虽然从形式上看,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基本能反映了考核对象所做业绩的状况。但由于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很难量化,直接影响到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如何才能使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准确?采用“360度绩效考核法”是一种较为流行和有效的途径。“360度绩效考核法”是指从被考核者发生工作关系的多方主体那里获得被考核者的信息,以此对被考核者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绩效考核的过程。其核心是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级、下级或服务对象(包括机关、院系,甚至有关学生)等熟悉的周边同事担任考评者对其进行评价,从四面八方对被考评者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多角度、全方位的选择考评者将使考核信息的来源更全面、更详细,也更具体。同时,各类信息之间能否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从而保证绩效考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此,要增加绩效考核的透明度,以便于接受利益攸关方的日常监督。同时,还要破除行政工作的垄断性。当前,由于部分高校绩效考核的不公开,使绩效评价缺乏透明和公众监督,为全面推广“360度绩效考核法”创造必要良好的制度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业昆.绩效管理系统研究.华夏出版社,2007.
[2]熊哲琰等.高校中层干部考核的问题与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
[3]范群.我国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创新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09.4.
[4]周彩云.普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慧,唐振平.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缺失与对策.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6]毕意文,孙永玲.平衡计分卡:中国的战略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鲍传友,毛亚庆,赵德成.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A大学的案例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8]Harry Levision.Appraisal of What Performan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6.7.1.
[9]黄瑛.论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报酬激励主观绩效评价机制.学术论坛,2005.7.
一、我国公立医院传统的人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的全面开放,使我国的公立医院承受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然而受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计划经济体质管理思想的影响,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对其影响范围及重要性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并严重缺乏了科学管理的理念。而且,传统的人事管理过于强调对人的控制,不去注重人的动态、心理、思想意识的的调节和开发,使过多的医护人员严重缺乏工作热情。同时在管理上也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对人才的使用上常存在着短视行为,使医院的人才、调配、获取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上都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从而对医院的长远发展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二)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
公立医院的发展时间较为悠久,对社会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所以,公立医院一般较注重医疗的先进、完善程度,并没有把人事制度管理作为重点放在日常工作上,而是仅仅的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很多管理制度较为落后,管理内容较为简单,也没有足够思想层次上的引导,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严重的缺少了现代管理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公立医院的发展速度。
(三)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公立医院仍然被列为国家事业单位,所以在考核制度上仍然参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体系,缺少对每月、每季的考核,使可量化的内容和指标缺乏科学性。同时在人员的考核标准上,对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员都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并没有对其岗其职作出针对性的考核,而且对所考核的内容也仅仅是以德、能、勤、绩这几个方面,考核结果也是以主观评价为主,没有按照科学的绩效评估,从而使医院工作效率极为低下。
此外,大多数医院在制度的分配上还没有建立起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职务等级工资标准,来论资排辈、论职定薪。而对于薪资制度的制定上也缺乏明细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说明,并没有实行按业绩、贡献来取酬,并隐约的形成了一种单纯的“平均分配”,形成了“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畸形思想的发展,严重的影响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医院和谐稳定发展。
二、公立医院人事管理创新管理方法
(一)用人机制的深化改革
首先,在公立医院的各个岗位设置上,要采取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要充分的考虑到医学模式转变、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等多方面因素,并根据工作的需要来设置行政后勤人员与专业技术岗位,来明确规定每个岗位员工的职责。在岗位的设定上,要采用一岗多能的原则,使岗位编制限制在满足工作需要的最低限额内,并根据开放的床位数、任务量和门诊量等客观需求来核定人员编制的参数。而在在教学附加编制和公共职能附件编制的安排上,教学科研附加编制要参考高校师生和医院承担教学人数的确定;而公共职能附加编制要以实际承担的公共任务为基础,并按照基本编制的3%-5%来核定。此外,在行政人员与专业人员的数量控制上,一定要按照相应的比例,使行政人员数量不可超过总编制的20%,而专业人员的数量要达到总编制人数的80%以上。
(二)需实行全员聘用制度
在公立医院人事管理的改革制度上,其主要的改革核心还是要实行全员聘用的制度,医院与职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聘用合同的签订,来确定医院和职工的人事关系,从而明确了医院和职工所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在人员的聘用上,要以科学定编定岗制度为基础,采取开放、平等、择优的用人制度,对干部、技术和工勤等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并以双向选择、优化组合、逐级聘用的形式,来建立有责任、有约束、有竞争的管理体质,真正的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机制,从而有效的激发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医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科学的薪资体系
薪资体系的科学性为医院内部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使职员在日常管理上做到公平竞争,对职工的工作有着一定的激励性。在科学薪资体系的建立上,首要是要对薪资设计的公平性进行分析,要了解医院所处的行业中整体的薪资水平,并根据行业的薪资标准进行综合考量,最后再以医院的发展方向来进行医院定位,制定出符合本医院情况的职工薪资待遇,从而不仅有效的使医院有了很好的留人能力,还可保证了医院的整体利益,对医院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四)建立公正、公开的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是医院对职工日常工作表现的一种反馈,也是医院来衡量所要支付薪酬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为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对各岗位的职能进行分析,并对不同职务的人群作出不同的层次的考核标准,在确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后,并依据各岗位的业务量、业务技能水平来进行价值定位,核定各岗位的奖金水平,实现按岗取酬。其次,在核定岗位薪酬后,并进行考核监督等相关管理手段,来定期对各级医护人员完成岗位目标的状况进行审查,而在业绩的审查上,要成立由院领导、人事部等专门考核小组,来审定下一年每个职工的薪资标准,从而使整体的考核机制真正的实现公正、公开化。
1.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定额拨款和学费收入占我国高校经费收入的80%-90%,且大部分资金纳入国库集中统一支付。长期以来高校根据上级财政部门已批准的财务计划编制收入预算,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教育经费支出比例标准编制支出预算,缺乏自主理财的积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预算管理意识。
2.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战略性
我国高校目前实行的是“大收大支”与“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综合预算管理。随着高校资金的来源趋于多元化,一些非财政收入没有纳入到学校的统一预算管理中,导致预算不能全面涵盖学校的经济事项,不能反映出学校资金收支的全貌。
3.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以投入为主”的传统观念在高校预算中扔占据主流地位,大部分高校对预算绩效评价缺乏足够认识。在实际操作时,重视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管理,对预算执行结果却不进行考评及总结或者仅仅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评,预算的投入产出比、预算执行的绩效等等则被忽视。
二、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视度不高、宣传辅导力度不够
作为非营利组织,政府对高校的行为影响很大,我国高校预算至今执行效果不佳与政府导向不积极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的确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但这不能成为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完善的借口,近年来在企业中,预算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的编制执行情况良好的例子比比皆是,指标的量化有难度但不是不可为。大多数情况下,各部门、学院被动地接受学校下达的预算,使得预算编制和调整缺乏来自基层预算单位的群众性基础,预算的编制缺乏公开性、公正性和民主性。
2.考虑因素不全面
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得影响高校预算管理的因素不断增多。在预算分配时,我国高校预算编制部门普遍对各部门、学院的教职工和学生等因素考虑较充分,而对各部门、学院的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等因素则考虑较少。
3.缺乏评价和激励机制
我国高校普遍缺乏预算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没有配套的奖罚措施。预算指标的约束作用流失,则整个预算管理失去应有的功效。追加资金争夺经费成为各部门、学院的目标,求量不求质;财务部门则将资金平衡视作工作重点,对划拨资金的考核评价不重视,造成资金配置不合理。
三、美国高校预算管理经验借鉴
美国高等教育的关注方向自20世纪末起从数量转向质量。对绩效管理机制的关注则开始于大规模的扩招之后。其中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机制就是最早将绩效引入高校预算管理体制的实例。
1.重视预算工作、机构完善
美国高校中通常设有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行使编制职能。财务部门则是预算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除本校教师、行政人员及学生对预算各环节进行监督外,还设有内部监督机构与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各机构设置合理,分工明确,使得各部门间权力相互制衡、相互约束,从而保证预算在政策和标准下进行。
2.科学编制、严格执行
编制预算在美国高校中有严格的程序。如将预算资金分为建设性费用预算与经常性费用预算,以此保证高校的正常运作。其中建设性费用是根据财政状况由州议会实际进行审批;经常性费用则用固定的公式计算,包括开设专业的学分小时的单价,招生人数的数量等等。美国高校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也非常严格。在财务部门内设有专门的控制预算办公室,学校其它各部门也都分别设有本部门专门的预算员负责本部门的预算执行,学校的任何部门均不得超预算执行。虽然高校校长掌握一部分流动资金,但是无权动用。仅仅在特殊情况下,流动资金需经校董会同意后方可使用。在年终对预算进行绩效考评时,各项结果与预算情况基本相同,如果发现有较大的差距,则要继续追究该部门的管理责任,将各部门的权利责任与预算结果紧密结合在一起。
3.绩效评价合理
在进行绩效评价过程中,美国高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如教学指标中,定性指标包括学校聘用教师和录取学生的政策,定量指标有师生比例、学生课程通过率等;财务及资源管理指标中,定性指标有学校生活质量,定量指标有学生人均成本、行政人员与教师人员比例等。各个指标又有不同的权重,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四、对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建议
1.加快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
如上文所提,政府导向的影响不可小觑,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我国高校预算现状。应当对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其中,财务制度改革应当对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方法进行明示,对相关部门的设立提出要求,并建立科学规范、完整、操作性强的高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会计制度改革首先要将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其次改革高校会计核算基础,调整会计核算科目,可增置能够反映出绩效成本核算和将办学支出做分期摊销处理的会计科目,调整财务报表体系,增加反映高校办学绩效水平及成本情况的报表。
2.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高校预算管理应该具备的属性包括全员性、全额性、全程性。高校应当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仅要保证学校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也应当考虑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全员性是指学校的全体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明确意识到自身在预算管理中的角色位置;全额性是指学校预算管理所包含的范围应当包括全部的资金来源及经费收支,不仅包括日常经济活动和经费收支,还包括科其他收入预算、长期投资预算、研收入预算、筹资预算等;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流程整合了预算编制、审批、公布、调整、控制、分析考评等全过程。
3.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预算监督相分离的机制
美国高等学校针对预算编制设有专门的机构行使预算编制职能。高校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委员会确定的原则编制资金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定期将执行情况向预算委员会作报告。预算分配原则、拨款申请、核定各部门年度资金使用总额等由预算委员会负责,对其做定期检查,及出现特殊情况调整等工作。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则由财务部门执行,预算的执行内部受预算执行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和全校教师、行政人员及学生的监督,外部受社会监督部门及会计事务所等审计监督部门的监督。目前我国高校财务部门既是预算编制者,又是预算执行者和监督者,权利集中,不利于实现预算的良好管理,应借鉴美高校的做法,将高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督根据相互制约的原则分离开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而化解高校资金财务部门权利过分集中的问题,保证高校资金的收支合规合理,符合高校发展的需要。
4.预算编制要科学化、规范化、准确化
目前编制的难点在于收支的不确定性和量化标准与实际需求不符。针对该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参考美国的预算方法,如将固定收入与非固定收入、经常性支出与建设性支出分开进行预算。在编制各部门预算时,务必确保各部门执行预算的一线员工都积极参与,而不是仅财务人员根据以往的情况甚至凭空进行编制。
5.强化预算的过程控制
美国高校预算执行有十分严格的控制程序。预算编制完成后,如需要调整,要经过预算委员会等部门的严格审批程序。目前,我国高校预算只注重预算编制,而对预算执行的控制极其薄弱,可以临时追加的经费指标较多,虽然追加金费有法定的程序,但其随意性非常大。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我国高校应当加强专项预算可行性论证,真正发挥预算执行的刚性,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做好对全面预算的监督工作,做到预算管理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确保高校预算管理合规合理、有利于高校的发展。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是指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查、分析和指导工作,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预算委员会,委员会对执行有偏差的部门进行干预。及时进行纠偏,使整个资金收支计划得到基本平衡。处理好预算与核算的关系是事中控制的关键,通过比较核算与预算的情况,找出偏差所在,分析原因,及时纠偏,保证资金支出与预算执行基本吻合,最终保证预算按计划实施。预算的事后控制,是指预算在执行完成以后,对预算的完成情况,预算金额与实际收支金额之间产生的偏差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相应的提出改进建议,为高校下一轮进行预算编制提供依据,从而逐步提高高校预算的管理水平。
6.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