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工作的难点和挑战性

财务工作的难点和挑战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工作的难点和挑战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工作的难点和挑战性

财务工作的难点和挑战性范文第1篇

一、深刻认识农村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区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0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4%。人口平均年龄延长、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也是人口出生率下降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农村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现状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还不相适应;老年社会福利设施、社会管理和为老服务还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对老年人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仍比较薄弱,部分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识片面,对农村经济的变化无法适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把农村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思想认识水平,改善广大农村老年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老年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老龄事业的发展,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充分发挥农村老年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让农村老年人共享社会文明进步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农村老龄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推进现代化建设;坚持政府、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坚持社会服务老年人和老年人自觉奉献社会相结合,形成敬老爱老良好风尚;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和个人兴办福利事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村老年服务业;坚持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相结合,加强农村老龄工作法制建设;坚持关心农村老年人生活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发挥老年人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三)工作目标

1、初步形成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相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老年保障体系框架;建立农村老龄事业正常投入机制,健全农村老龄工作体制;基本解决农村老年人生活和农村老龄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有较明显改善,尊老、敬老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2、农村老年人政治和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设施有较大发展,老年人自觉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意识和水平有显著进步。

三、进一步解决农村老龄工作实际问题

(一)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在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下,构建能体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为支柱,同时辅以养老救助等制度的框架模式。继续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政府和社会救济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实行储蓄积累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明确农村居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发挥土地的养老保障作用,保障农村老年人获得土地收益的权利,逐步形成以储蓄积累为主、土地经营收入为辅、家庭资助和社会救济为补充的经济供养体系。同时,鼓励其他各种形式的养老投入,形成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和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并不断提高低保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做好在农村居住的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优先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问题,稳步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善保障体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贫困老年人生活救助制度,以全面实现“老有所养”。

(二)探索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农村卫生改革和发展,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将部分医疗费纳入社会统筹,分散农民健康风险,积极实施以大病统筹为主、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建立新型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实行城区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农村服务的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基本设施建设,整合和引入社会资源,在贫困农村地区兴办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缓解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加大农村老年疾病防治力度,普及老年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农村老年人防病治病意识,提高保健水平。

(三)加大农村老年维权工作力度

进一步加强农村老年维权工作。健全农村维权网络,简化维权程序,加大维权力度,强化维权责任。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对少数遗弃、虐待甚至残害农村老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依法惩治,加大对涉老案件的执法力度。开展经常、广泛、深入的老年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和敬老道德教育活动,做到人人学法、懂法,把普及老年法律法规知识作为农村普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敬老爱老意识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农村老年法律服务与援助体系,积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做好涉老纠纷的调解工作。指导开展农村家庭签订赡养协议书工作,明确赡养责任。切实保障老年人住房、财产、继承等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保证农村老年人各项优待措施落到实处。

(四)丰富农村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

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和宗族观念,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完善农村老年人服务和文化活动网络。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创办农村老年学校,编写涉及卫生、科技、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教材,发展农村老年教育事业。以镇(街道)敬老院和村(居)老年人活动中心为依托,以农村老年人场所建设为契机,立足当地农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兴建适用、方便的农村老年文化体育设施,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学习和文化活动场所。积极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村培训老年文艺骨干,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作用,支持和引导农村老年人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

四、采取措施,加快农村老龄事业发展

(一)加强农村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把农村老年服务、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抓好村级老年阵地建设。多方筹资,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建设好敬老院和老年活动场所。重点是涉农村(居)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改扩建和老协会的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敬老院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发挥综合示范作用。加快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使每个行政村建有一个卫生站。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资源,推进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综合一体化,为包括企业退休人员在内的农村老年人服务,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加强农村为老服务建设

不断健全多种适合农村为老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与农村老年人特殊需求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业。着眼于建立新型的农村为老服务体系,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加快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增加数量,扩展功能。各级有关部门要适时制定和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全力服务好“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老人、低保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同时,逐步改善农村五保老人居住条件,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积极为有服务需求的农村老年人提供服务。倡导社会互助,积极开展扶老助困志愿活动,努力提高为老服务整体水平。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为老服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积极推进农村老年群众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和规范农村老年人协会,培育条件成熟的老协会纳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取得法人地位,组织广大农村老年人开展维护合法权益、学习教育、文化娱乐、邻里互助等方面的活动和服务。

(三)加强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为平台建设

鼓励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为。坚持自愿和量力、社会需求和个人志趣相结合的原则,并倡导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有益身心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咨询服务等活动,为农村社会治安、调解家庭纠纷、关心教育下一挥作用。特别是发挥农村产党员的余热,把他们的智慧、经验和威望变为财富,鼓励他们积极协助村务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财务管理、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重大事项意见和建议。

(四)加强农村老龄宣传工作建设

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子女赡养、家庭养老和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突出抓好老龄法律法规、老龄方针政策、老龄先进典型的宣传,使敬老爱老助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蔚然成风,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将推动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的内容与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等各种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结合起来。中小学校把敬老、养老、助老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计划。

财务工作的难点和挑战性范文第2篇

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于2010年12月26日圆满落下帷幕,为期七天的大赛为全省中小幼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技艺的舞台,500多名教学“高手”同台竞技,“巅峰对决”,集中展示了福建省中小幼教师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采,反映了我省近年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岗位大练兵,提升教学技能的成果。认真总结本次大赛成功经验,分析研究大赛反映问题,对推动全省中小学教师技能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一、技能大赛概述

1.层次规模,前所未有

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福建教育学院承办的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于2010年12月20日在福建教育学院开幕,26日圆满结束。本次大赛共有528名选手参赛,聘请评委259人次。大赛产生特等奖4名、一等奖57名、二等奖114名、三等奖159名,优秀组织奖6名。这是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规格最高的全省性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其目的在于检验各地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成绩,促进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广大教师更加重视提升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身素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师资保障。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高度重视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2010年11月9日联合下发《关于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闽教人〔2010〕117号)》,对参赛对象、比赛项目、比赛分组、参赛方式、奖项设置等作了具体说明。12月20日上午,技能大赛开幕式在福建教育学院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平主持,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郑传芳,省总工会副主席彭群芳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大赛组委会成员,各设区市教育局、总工会领导,参赛选手、评委等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郑传芳在讲话中指出,由省教育厅、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大赛既是对各地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对岗位大练兵工作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必将推动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营造教师学业务、学技能的浓厚氛围,推动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提升。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以本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掀起教师岗位大练兵的,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目的,把岗位大练兵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实抓好。

本次大赛的层次、规模、规格为福建前所未有。

大赛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全省教师关注度高。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是在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部署在全省中小学教师中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的基础上,层层选拔推荐优秀选手参赛,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省34万多各中小学教师的高度关注。

2.参赛选手和比赛项目多、影响大。全省参赛选手528人,抽调评委259人次。比赛的学科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4个学段33个主要学科组。比赛的项目有教学设计、片段教学、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玩具教具制作、命题简笔画、综合素质(现场答题和试卷答题)7大项。

(1) 教学设计 中小学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提供的学科教材及教学内容要求,编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幼儿园组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提供的福建省幼儿教师教育用书(领域活动),编写一个领域活动计划。时间,60分钟。设计必须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并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幼儿园组必须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体现《纲要》理念,并符合教育活动设计要求。

(2) 片段教学 参赛选手根据编写的教学设计(幼儿园组参赛选手根据编写的领域活动计划)及规定的教学内容,面对评委进行片段教学。时间,15分钟。片段教学按照课堂教学要求进行,不涉及实验、计算机等操作类内容,不用多媒体设备。

(3) 板书 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板书内容进行黑板板书。时间,5分钟。要求按照课堂教学要求进行板书。板书内容与学科有关,包括文字、图形、图表等。

(4) 课件制作 围绕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根据提供的相关学科课程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上机完成一份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演示文稿。时间,60分钟。着重于选手的课件设计能力及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制作能力测试,能整合学科的资源,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应用PowerPoint完成一节课的演示文稿制作,具有一定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5) 玩具教具制作 根据指定的主题和提供的材料,现场独立制作完成教具或玩具作品一件。时间,60分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一件符合题意的教具或玩具。

(6) 命题简笔画 根据命题和提供的材料现场在白纸(A3)上用线条表现紧扣主题的简笔画作品一张,形式不限。时间,20分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完成符合题意的作品。

(7) 综合素质 现场答题和试卷答题两项,“现场答题”要求选手根据提供的问题,短暂思考后现场回答,时间,20分钟,现场答题主要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等方面知识。“试卷答题”要求选手在试卷上作答,时间,40分钟,试卷答题主要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类综合知识。

3.持续时间长。赛事持续一个星期。从20日开始,至25日学段比赛结束,26日进行各学科第一名决赛,决出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第一名。

4.奖项层次高。除设一二三等奖及组织奖外,设置可申报“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的特等奖项。有老师称之为教学比赛 “史上最牛奖”。本次大赛共设一、二、三等奖,特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1)每个学科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分别按各学科参赛选手数的10%、20%、30%确定获奖名额。获奖等次按同一学科选手四个比赛项目的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

(2)每组设特等奖1名,从本组各学科一等奖的第一名获得者中产生。幼儿园组一等奖的最高分即为特等奖获得者;小学、初中和高中组各学科一等奖的第一名获得者需按组参加综合素质项目比赛,比赛得分最高者为该组特等奖获得者。特等奖获得者按规定程序申报“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3)优秀组织奖3名,授予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设区市组织竞赛活动以及参赛选手获奖情况取前3名,授予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和“福建省五一先锋岗”称号。

(4)获奖选手和单位由主办单位发文予以表彰,并颁发证书。

2.组织实施,缜密高效

2010年11月9日省教育厅和省总工会联合发出了《关于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对全省组织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明确了大赛的宗旨目标、参赛对象、比赛项目、组织机构、参赛方式、奖励设置等。在全省正式拉开了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序幕。

11月下旬,省教育厅决定由福建教育学院具体承办福建省中小学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工作。福建教育学院决定举全院之力做好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了竞赛现场组织委员会,由院长赵素文任主任,院领导林德泉、黄家骅、郭春芳任副主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精心研究制定了福建省首届中小学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具体实施工作方案。学院提出大赛组织工作要做到公正、缜密、有序、优质、高效,达到“零差错”、“零投诉”的目标。在大赛期间学院动员全院150多名教职员工做好大赛服务工作。具体成立了竞赛组织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专家指导组、赛会工作组开展工作。在赛会工作组下又分为总协调联络组、竞赛组、命题组、考务组、教材组、设备维护组、接待组、后勤组、宣传组、保卫组、保管组、财务组等13个小组,细化工作,实行定岗定责,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全面搞好赛务、宣传、安保、后勤服务与保障等环节工作。为公平公正做好竞赛组织工作,学院重点加强四个环节工作。一是加强专家把关指导工作。学院聘请省内陈日亮、李必成、王云生等八名专家、名师担任专家指导组成员,加强比赛细则、评分标准等赛事把关指导工作,确保赛事安排科学公正。二是做好大赛评委抽调工作。坚持保密、回避、地区均衡等原则,从特级教师专家库、百名名师培养人选库、各设区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熟悉基础教育的高校专家教授中抽调259位评委。三是制定严密的工作流程。学院制作了《工作人员手册》、《评委服务指南》和《参赛选手服务指南》3本手册,使工作人员、评委和参赛选手明了大赛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确保大赛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在高中组、初中组、小学和幼儿园组、综合素质项目组四批选手和评委报到当天,召开选手预备会,明确比赛程序规则、注意事项等参赛须知,加强参赛心理疏导,减轻比赛压力;召开评委培训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职责、命题要求、评分细则、现场考核、工作纪律等考评须知,确保大赛公正、缜密、有序、优质、高效实施。学院还加强工作人员、评委和参赛人员的教育工作,加强工作纪律、廉政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的监督检查,确保大赛评判工作评出正气、评出服气、评出水平。

3.技能检阅,引领提升

教学技能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进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基础,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体现。教师教学技能通常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等方面。从另一角度也可以把教师教学技能理解为基本教学技能,如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媒体应用技能等;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结束技能、教学组织和课堂纪律管理技能等;教学准备技能,如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技能。国家教委教师司[1992]39号文件对教学技能曾作出明确规定,主要是指普通话技能、口语表达技能、三笔字书写技能、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等。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选择“教学设计、片段教学、板书、课件制作”四项作为全省性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项目,选择“现场答题和试卷答题”作为综合素质加赛项目,从大赛宗旨、大赛组织、可操作性等方面看,是比较科学的。具有层次性、时代性、实战性和针对性,向全省中小学教师清晰地传达了教师基本技能提升的内涵和方向。

1.层次性、时代性

举办省级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就是要发挥检查、促进、引领作用,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即检阅各地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成果,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引领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方向。其中引领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通过技能大赛,引导教育观念的更新、育人理念的确立、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最优选择、引导探索最佳有效的教学模式等等。大赛就像一个“指挥棒”、“方向标”,倡导什么,期待什么,学校和教师自然而然就会侧重什么,随即而来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等也在变。因此,大赛的项目设计应具有时代性、层次性,教学设计、片段教学成为本次大赛的核心项目。纵观本次大赛,从县区到设区市、再到省,通过层层选拔,多次操作演练,体现层次性、时代性的教师基本技能展示项目教学设计和片段教学已在全省中小学教学中轮训了一遍,教学设计和片段教学能力获得普遍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效果。相信这两项赛事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考核、检验中小学教师能力水平的常规项目。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获得最优化的教与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规划的过程。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设计是指某一课时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所提供的目前我省所使用的教材中选取某一课时教学内容,参赛选手根据该课时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设计参考格式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各学科教学设计,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提供的教学设计参考格式编写教学设计,鼓励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或教学风格的设计;参赛选手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按照指定的片段内容进行15分钟的片段教学。

教学设计是挑战性最强的比赛项目,只提供教材中某一课时教学内容,没有课标和其他任何教学参考资料,选手事前也不知道教材版本。这就要求选手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至少有两轮以上的高中或初中或小学学段的学科教学经历,熟悉整个学段课程标准,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

(2)片段教学

片段教学是近年来刚兴起的教师素质水平考核和教研活动的新形式。由于其是模拟现场教学,相比于说课,更能体现执教者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技能技巧和实际教学水平,正在逐步取代说课。省教育厅于2010年特级教师评选中首次选用,并作为百名名师遴选考核内容和首次技能大赛项目。预计片段教学会成为今后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选拔或评选的主要手段。

片段教学一般分为节选式与专题式两种类型。节选式片段教学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一片段进行教学,执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能反映选手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选手较易操作,层次较低。专题式片段教学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执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专题式片段教学不仅能反映选手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而且能较全面反映其教学能力、教学素质。较难操作,层次较高。

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片段教学是节选式片段教学,与前一比赛项目教学设计密切相关,即从组委会提供教学设计的某一课教学内容中选取某一片段进行教学,选手根据前一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实施只面对评委的课堂教学。因可操作性关系,选取片段不含实验和计算机的操作性内容,不用课件。也称为节选式、虚拟式(只对评委,没有学生)现场片段教学。

片段教学是大赛的核心项目,占有总分40%,主要是现场考核执教者教学能力和实际水平,即会不会教,教得好不好。实际比赛表明,15分钟的片段教学基本上可以区分执教者的教学水平。

2.实战性、针对性

教学技能是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高低,直接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水平。“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课堂上的真功夫在大赛中的体现就是实战。本次大赛选择“片段教学、黑板板书、课件制作、玩具教具制作、命题简笔画、现场答题”作为比赛项目,充分体现比赛的实战性和针对性。

(1)片段教学

片段教学是最具竞争、展示选手教学技能真正实力的项目。要求执教者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教学内容的局部入手,寻求最佳的角度切入,安排恰当的教学活动,这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完全一致,但更需要讲究教学艺术,更富有挑战性。通过片段教学,可以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课堂教学的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综合评价远比说课更为客观。本次大赛528场的片段教学检阅了我省中小幼中青年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

(2)黑板板书

黑板板书也是实战性和针对很强的项目,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板书是教学中所应用的常规教学媒体,与教学有关的板书考核评价在片段教学中已有体现。单独设置板书项目的目的在于考核片段教学中没有涉及或难以涉及到的板书内容,如图形、图表、公式、符号、实验装置图、简笔画等,除了板书考核外,还有板画内容。从实战情况反映出部分学科比赛选手黑板板书水平差别比较大,如高中地理最高分92.4,最低分22分;高中化学最高分88.2,,最低分58.8,初中化学最高分85.4,最低分72.6,初中地理最高分90.2,最低分71;小学思品最高分91.4,最低分64;小学综合最高分91,最低分74.6。

(3)课件制作

课件制作主要是考核选手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应用水平的项目,具有实战性和时代性。如要求选手根据目前我省所使用的教材中选取的某一教学内容和指定相关的课程资源,在规定60分钟时间内,通过上机完成一份与学科教学相关的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一课时)。从实际比赛看,参赛选手围绕命题,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提交了不俗的作品,较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全省中小学教师的课件制作技能水平。由于时间短,课件制作水平整体不高,部分选手甚至没完成任务。

(4)综合素质考核

综合素质考核是为技能大赛特等奖评选提供依据而设置的比赛项目,更是体现整体教学实力的比拼,实战性更强,素质要求更高。根据大赛计划,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各学科组第一名通过现场答题和试卷答题两个项目的比赛,向省总工会推荐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各一名优胜者申报“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实际上是一次选拔比赛,只取第一名。基于此目的,大赛主委会选择以主要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等方面知识的现场答题和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类综合知识的试卷答题进行考核。

① 现场答题。选手按抽签先后进入考场,根据答题内容作短暂思考后现场回答。如果说教学设计、片段教学、板书、课件制作是考核选手“会不会教”,“教得好不好”的话,那么现场答题则侧重考核选手“有没有研”、“研得深不深”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考核选手口头表达、逻辑思维及反应能力等。本次现场答题两道:

试题1:谈谈你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试题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请谈谈你对“业务精湛”的理解和认识。

20分钟的现场答题,充分展示了选手的理论功底、内在潜质、教学风采。也有不少选手时间没用完,最少的讲不到5分钟,反映参赛选手之间的差距。

② 试卷答题。统一集中进行答题考试,在试卷上作答。试卷答题涉及面很广,涉及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教育教学法规、时事政治、课程改革、规划纲要、科技科普常识、古今中外、历史名物、现代名人等,基本上不涉及具体学科,无法突击准备,要靠平常积累,也没有偏题怪题。正如选手所说:“这次跨学科比赛与以往任何一次比赛都不一样,笔试涉及面宽,根本无法突击复习”; “这次比赛的试题,大事抓得住,潮流捕得着。试题很能抓住国家的教育重点和大方向,既重视老师基本素养,还给参赛者很多发挥的空间,体现教师教学思想、观念、能力等方面”;“试题涉及面广,很检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对规划纲要考核的量比较大,很细化”。33位选手最高分84,最低分52分,平均69分。

从公布的综合素质比赛成绩可知,获得综合素质比赛第一名的选手,其试卷答题都是最高的,现场答题也是最高或排在前四名内,达到了遴选目的。

(5)简笔画和玩具教具制作

简笔画和玩具教具制作为幼儿组独立设置比赛项目,类似于中小学黑板板书和课件制作项目,实战性、针对性强。

纵观本次8个项目比赛,充分反映了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件制作、板书设计基本能力状况,不少教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众多选手说,这是苦练基本功的结果,这些基本功绝非临时抱佛脚所能具备的,而是平时长期的积累。要在1个小时完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许多选手从来没有体验过,片段教学也是第一次经历,紧张激烈的拼争令不少选手感到了自己与其他选手的真实差距,激发了提升教学技能的紧迫感。

二、大赛成绩统计及简析

1.中小幼各学段前三名分布统计

本次大赛四个学段共设34学科组,各学段各学科成绩前三名分布统计如下表(表1)。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小幼34个学科组第一名中,厦门市一举夺得15个学科,占学科总数44%,福州市5个,莆田龙岩各4个,漳州、南平、宁德、省直各1个;在4个特等奖中厦门占了2个。

表1 各学段各学科前三名成绩分布

2.各设区市参赛选手成绩统计

按参赛选手人数的10%、20%、30%确定一二三等奖获奖名额,根据获奖选手和参赛全部选手实际得分,各设区市各学段成绩和总成绩统计如下表(表2)。统计结果表明,各设区市所有参赛选手总成绩厦门明显占优,福州、莆田、泉州、龙岩、三明相差甚微,漳州和南平差别不大,宁德偏弱。

从表1和表2反映了各设区市教师的参赛实力。厦门市取得骄人成绩得益于2007年4月以来全市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全员参与,包括教育理论大练兵、教育技能大练兵、课堂教学大练兵、教育科研大练兵、班主任工作大练兵等五项十方面内容。要求农村幼儿教师必须学会教玩具制作,3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参加“两笔一画”(钢笔字、粉笔字和板图板画)的考核等。厦门市夺取将近一半学科组第一名,取得选手总分第一名实至名归,真实反映了厦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力。这也再次验证“机遇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这句老话。

三、成效、不足与建议

1.达到 “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受到全省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响应,全省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校区县市层层选拔,参与选拔的每位选手都在大赛中尽力展现教学技艺和风采。大赛共有528名选手参与省级角逐,300多名教师获省级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表彰。许多选手非常重视和珍惜本次参赛机会,从准备到逐级参赛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勇气和信心。参赛中,尽管有些选手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充分展示出个人的真实水平,排名比较落后一些,甚至没有获奖,但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以及和其他高手之间的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通过这样一次难得的高水平竞技锻炼和难忘的经历体验,对每个选手今后的教学技能的提升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大赛实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2.引领全省教师技能提升的方向,推动教师队伍教学技能提升

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设置的比赛项目具有层次性、实战性、时代性,立足教师基本功,凸显岗位大练兵,引导全省中小学教师基本技能提升的内涵和方向,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据悉,不少设区市及县区召开了经验介绍、交流、研讨会,许多学校纷纷将此次大赛模式移植于本校,开展校内岗位大练兵。福建教育学院闽派特色教育研究所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启示录”全省征文大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教师基本技能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大力推动岗位大练兵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营造教师学业务、学技能的浓厚氛围,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积累了全省技能赛事组织实施经验

大赛组织严密、有序,实施科学、规范、高效,评比公平公正,树立了大赛的权威,积累了大规模技能赛事组织实施经验,为今后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规范化、常态化实施奠定了基础。

4.发现了不足,需要加强培训提升、专业引领

由于首次举办全省性技能大赛,参赛人员多,竞赛学科和项目多,时间紧等因素,本次大赛也存在不足之处。

(1)选拔程序不够完善。部分设区市选手选拔的范围较窄,没有完全进行层层选拔,导致众多优秀教师失去参与竞赛的机会,一定程序上影响了部分设区市的成绩。选手选拔程序尚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建立从学校到县区、设区市、省层层选拔制度,才能真正达到岗位大练兵,提升技能的目的。

(2)部分学科特点缺损。本次比赛所有学科竞赛项目都一样,没能关注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技能和理化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有待下一届更能体现学科特点。

(3)教学设计、片段教学理解认识未到位。不少选手第一次经历教学设计、片段教学,从未体验过这两种新颖的技能展示形式,在准备和竞赛中产生误解或把握不到位,影响比赛成绩。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为所有比赛项目之首。设计要素不完整,如学情和教材分析,目标与依据分析,教学重难点确定与分析等核心要素中,缺乏分析或依据不足或确定不当等。教学过程设计不完善,有的缺少设计意图;有的不完整,只限于参考格式所指项目,不会发挥增加必要要素内容;不会使用简洁明了的流程图等。重难点确定与分析不全面或有误;字迹潦草,涂改多且不整洁。虚拟式片段教学挑战性较强,习惯了面对学生场面,突然改为面对几个评委,有的选手临场紧张、无所适从,甚至怯场,表现失常;不少选手用不完15分钟。

教学设计理论性、专业性强,层次较高,片段教学特别是虚拟式片段教学技术性很强,这些都有待各级培训机构加强针对性培训和训练,加强专业引领,需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设计理论水平,提高驾驭片段教学的能力。

(4)板书板画技能偏低。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在过去是每一位师范毕业生最低层次要求的基本技能。本次比赛却出现了不少低级错误:漏字或漏图;出现错别字;字写得太小或太大或歪斜、不美观、过于拥挤;符号书写不规范;板画水平低。个别选手的板书板画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令评委哭笑不得。因而,有必要建立中小学教师退出或转岗机制,基本技能太差的教师不宜继续站在讲台上,以免贻误学生。

(5)课件制作水平不高,PPT制作项目难以反映选手课件制作真实水平。课件制作着眼于考核选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涉及计算机设备、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素材等诸多因素,如何真实体现选手实际水平,与比赛项目选择、工具选择、呈现方式选择有关系;也还与是否便于比赛操作有关。PPT幻灯片制作是层次比较低的比赛形式。本次大赛PPT幻灯片课件制作水平整体不高,信息技术学科选手的作品质量普遍不高,甚至不如其他学科老师,可能与信息技术教学从不使用课件有关。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6)教研技能有待提高。现场答题主要是考察选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口头表达、逻辑思维及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素质。与“有没有研”、“会不会研”关系很大。“对‘业务精湛’的理解和认识”现场答题,不少选手没什么话可说,20分钟时间没用足,最少的讲不到5分钟。反映参赛选手缺乏教学研究,理论基础知识欠佳。在今后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中应加大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力度。

5.希望完善赛事项目,建立全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常态机制

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在全省中小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线教师呼吁探索、改进和完善诸如大赛项目设置、参赛选手逐层选拔程序、组织实施等方面工作,建立建全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规范化常态化机制,树立技能大赛品牌,使之成为“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专业化水平”的常态项目。

技艺有高低,练兵无止境。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岗位练兵活动,是快速提升教师技能的有效方式。首届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表明福建省在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教师队伍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如何将此次大赛产生的影响和积累的经验转化为推动我省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动力,仍需继续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关于举办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闽教人〔201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