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范文第1篇

首先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我国进入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法工作方针,这不仅为公安工作在和谐发展中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对如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虽然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但绝不是没有矛盾与冲突的社会,而应该是一个拥有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机制的社会,社会最大的矛盾就是犯罪问题、公共安全问题,是和谐发展首要解决的难题,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化解不和谐因素和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要提升满意度,更需要牢固确立为民的服务观,要权为民安所用,情为民安所系,利为民安所谋,增强服务创安意识,从“两个最大限度”的要求出发,围绕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努力做好为民服务的大文章。在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中,我局民警深入基层化解矛盾纠纷188起,其中有县市两级法院判决无法生效的、有邻里矛盾十余年的、有兄弟关系不和的等等疑难的纠纷得到处理,赢得了民心,各项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群众满意度得到提高

其次要牢固树立民力无穷的理念。要提升满意度,必须确立民力无穷观,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公安机关的可靠力量,依靠人民群众,民力是无穷的,形成借助民力共抓治安,走出一条“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综合治理”的保平安之路。第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力。要提升满意度,公安机关必须利用人民群众的无限的智慧,他们的力量是源泉,起着基础的作用,公安机关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这个基础作用,它的主导作用也就无法发挥,这就必须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参与力。第二、要增强人民群众的举报能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犯罪分子也时刻在变,这种变是多种多样,形形的。如果公安机关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变,那就会孤军奋战,疲于奔命,而且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实效,因而公安机关必须相信群众,引导群众增强举报力,公秘结合,充分挖掘蕴藏在群众中的社会资源,同时,采取有偿举报的办法,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对于提供重要线索,破获重大案件的予以重奖。1—7月份我局提前五个月完成了市局下达的追逃任务,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多线索是民警在群众中获得,为群众服务,提高了群众满意率。

第三要牢固树立打击理念。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公安机关关注民生,首先要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问题,辖区内社会治安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群众的满意度。打击的力度越大,对犯罪的遏制作用就越强,犯罪率就会越低,作为公安机关,要提升满意度,就必须增强打击力。一要增强对命案的打击力。命案必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通过落实领导责任,建强专业队伍,完善联动机制,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咬住命案不放,全力攻坚克难,力争破命案达到100%。二要增强对八类暴力性犯罪的打击力。这八类暴力性犯罪危害很大,是各类犯罪中对社会安全和群众安全感造成严重影响的犯罪,要始终贯彻严打方针,重拳出击,快侦、快破、快诉,坚持在法定的范围内从严、从重和从快惩处。三要增强对突出犯罪的打击力。“二抢一盗”是当前最突出的犯罪,具有多发性和普遍性,人民群众反映尤为强烈,要因地制宜,采取常态化的对策措施,予以有力打击,特别要增强民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强化日常侦查破案,提高破案率,把这类犯罪降到最低限度。群众对公安机关不满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盗窃等侵财案件多发,而破案打击水平较低。因此,公安机关必须解决好打击问题。所以我们在查处大要案件时,更要努力查办所谓的小案,真正把“群众利益无小事”落到实处,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保持对刑事犯罪主动进攻的高压态势,集中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多发财犯罪,牢牢扼制住刑事犯罪的高发势头;做到大案小案一把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公安机关通过打击犯罪才能达到人民群众满意。今年我局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高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四起现发命案全破、一起命案积案得到破获,犯罪嫌疑人都得到绳之以法,群众自发组织欢迎队伍为破案有功民警佩戴绶带和红花。

第四要牢固树立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必须增强的理念。打击与防控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能的一个有机整体,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提升满意度,必须增强科技的防控、巡逻的防控、围堵的防控能力。使科技防控形成“面上成网,线上成圈”,成为发现犯罪、侦查破案的“千里眼”。专业的巡防队伍,实行24小时动态防控,全天候巡逻盘查,真正提高见警率,增强安全感,又可与派出所、村居委的巡逻队伍实行联动,形成三级巡防体系。实施快速反应和围追堵截,是防控现行犯罪的有效手段,要树立指挥中心的绝对指挥权威,建立无视指挥的责任追究制,严格警令畅通。

第五要牢固树立公共安全的管理理念。查隐患、抓整治并重,通过严格管理让群众满意。公安机关承担着很多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保护老百姓财产和生命安全的重担,事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工作的好坏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从中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程度。作为公安机关务必牢固树立“公共安全管理无小事”的意识,以对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抓好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群众最关注的治安问题就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要求,加强对行业的管理,切实抓好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减少事故发生。

第六要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通过平和理性文明公正执法来让群众满意。公平正义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必须在执法活动中坚持公平正义。要在执法意识上进行规范,确保“思想公正”。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解决好“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的问题,从而在思想上打牢公正执法思想,自觉恪守公正的理念执法办案。要在执法方法上进行规范,确保“行为规范”。切实增加办案透明度,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坚决杜绝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用公正办案、公正执法的行动取信于民。

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层民警;警民关系;和谐;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95-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特别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好警民关系,对于树立警察良好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当今我国各领域的改革深化升级,各种矛盾显现突出,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治安状况。全面加强基层公安工作,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化是公安机关应对严峻形势、夯实工作根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及意义

(一)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

和谐警民关系是指在警务活动中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而形成的和睦协调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实质体现为始终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人民警察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把有限的警力和无限的民力相结合。

(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意义

公安部发言人武和平曾说,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石。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公安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二、当前警民关系的现状

(一)警民间心理距离拉大,群众对警察的形象认可度,工作支持度不高

随着政府行政机关向服务型转变,人民群众对警察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地方对基层公安民警服务职能的定位不明确,无限扩大警察的服务职能,脱离了警察的实际承受能力,影响警察主功能的发挥,同时民警工作尺度不好把握,极易把警察推向群众的对立面。再者,现存的指标考核体系,如治安、刑事案件指标,罚款指标等,弊端很多。被考量者由于压力会不择手段地凑齐这个数字,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公民权益的损害及媒体的负面报道,民众对少数民警工作的“不满意”导致对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误解和怀疑,继而对警察产生不信任,产生排斥。

(二)警民冲突“公开化”,凸显民警“弱势”生存状态

近些年来,袭警案件大幅度增加就是最好的例证。

数据一:据公安部统计:2007年上半年,我国公安机关因公伤亡的民警数量为3382,其中牺牲170人,负伤3212人。在执法过程中因暴力抗法而牺牲23人,负伤1803人。

数据二: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期间袭警案件仍未减少。仅6月底至8月初的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连续发生了数起重大袭警事件:“6?28”贵州瓮安事件;“7?1”上海闸北袭警案;“7?19”云南孟连事件;“8?4”新疆喀什暴力袭警案……

数据三:2010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的数量为415人,因公负伤的为3687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袭警”造成的。

袭警事件频繁发生,反映了警民冲突的公开化,同时也使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受到极大挑战。

三、促进警民关系进一步改善、和谐的几点改革措施

(一)保障民警合法权益

新型警民关系建立的基础要从职业道德层面升华到法制层面,进一步完善目前有关法律是保障民警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为此有必要设立“袭警罪”。只有保障好民警的合法权益,使民警的正常权益诉求得到法律保障,才能扭转广大民警中存在的消极工作观念,才能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为警民关系的和谐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民警良好执法形象,加强警民关系互动

民警作为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主动方,其自身的执法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其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认可度、满意度,直接关系到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的质量好坏程度。树立民警良好的执法形象,有助于提升民警在人民群众心目的地位,有助于增强民警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认可度、满意度、亲和度,有助于警民关系的和谐化建设。

为此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公关事务部门,下辖三个机构:媒体关系中心、公众宣传中心和内部培训中心。

媒体关系中心的主要职能:通过正式社交活动或非正式社交活动和媒体保持良好关系;及时主动联系媒体,提供报道资讯,供媒体深入采访;主动把媒体所需各种材料放在网站上,媒体可直接下载所需资料;监察及分析新闻媒介的报导, 及时向警队反映有关的舆论;安排警务人员出席电视及电台的时事节目等。

公众宣传中心的主要职能:通过网络微博、短信方式犯罪预防简报和罪案预警等;与教育部门及其他部门、社团互动,特别是中小学校和社区居委会,可以通过办讲座,展览或发行刊物、小册子方式宣传法律及犯罪防范知识。

内部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能:增强警察的公关意识,使其意识到自己是整个警察群体的形象大使,肩负着公共关系建设的重任;培训与公众及媒体交流的技巧,常规问题的处理方法,帮助其学习有关的法律规定等。

当然前提是各基层民警、机关人员在没有充足把握时不得直接向新闻界提供消息或答复查询,应向有关人士说明可向警察公关事务部门查询。

(三)提高民警工作质量和效率

提高民警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必然要求。执法活动是民警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为其执法活动的水平的高低。孟建柱同志曾说:“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公安民警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安工作的水平。” 民警作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保障者和促进者,提高民警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是提高其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必然要求。

1.坚持科技强警,改良警用装备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一,加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各地公安机关的地方财政依附性强,导致各地的警用经费高低不一、警用装备水平参差不齐。

建议由中央财政划拨专款,用于定期统一改良全国的警用装备。比如,在原有“件”基础上加配录音、录像设备,一方面,可以促进民警规范执法,提升其执法形象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对民警的执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使违法违纪的行为有据可查,避免以往执法过程中因证据不足导致的尴尬局面。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基层民警,特别是一些老民警同志,在警务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由于自身文化知识水平限制,处警效率低。为此,可以很好的利用上文提及的公关事务部门下辖的内部培训中心。其可以整合其他两个中心从媒体,民众收集、分析的信息,把握当前治安形式及社会民意,有针对性的对民警加以培训。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民警进行法律、犯罪预防、青少年犯罪、巡逻勤务、交通工具盘查、犯罪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四)改革考评机制

改革考评机制是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体制保障。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所以要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指标式的考评机制,转变为以人民满意度为导向的考评体制,有利于广大民警转变执法观念、端正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建立以人民满意度为导向的考评体制,就是在公安机关的考评体制中增加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所占的比重,结合参考实际的办案数量等其他评价标准的综合考评机制。

1.建立健全“110”回访制度

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建立健全分别负责各个区域的“110”回访调查中心,采取电话回访、短信评价等方式,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个行政区划内的接处警案件进行抽样调查与集中调查。例如,询问被调查群众对相关执法民警的接处警是否及时快速、执法行为是否规范、对本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状况是否满意以及对公安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在短信评价中,将社会治安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等级别,集中对一定区域的群众发送短信调查该其对该地区的社会治安满意度。考核结果直接计入年终考评,向社会公布。

通过电话回访可以拉近警察与人民群众直接的距离,及时获得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工作的意见反馈,此外,人们群众还可以通过电话回访检举揭发当地公安机关的违法乱纪行为,最大限度的保护受访群众的正当权益,同时对各级公安机关起到提醒、监督和警示作用。

2.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开通个人微博

各级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开通个人微博,直接面向社会,接受群众的意见反馈和舆论监督。当今社会是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在网络中,信息可以方便的获取和传播,这样开放的技术状态直接导致相应的社会状态,任何公安机关的负责人都应该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与人民群众“零距离”交流,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网络媒体是把双刃剑,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要敢于利用网络、主动利用网络、善于利用网络,通过网络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有关情况,通过网络及时获取第一手的资讯并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让网络真正成为公安机关联系群众的纽带而不是负面消息传播的平台。

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个人微博中人民群众反映出的有效事实和落实情况可以作为公安机关负责人的考评的标准之一。

3.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和“大走访”活动

定期、分区域开展问卷调查和“大走访”活动,是为了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获取民众的意见、听取民众的呼声。由于民众的知识水平和社会层次不一,为了准确、全面获得民众对当地社会治安状况和公安机关工作状况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开展问卷调查和“大走访”活动,获取其他渠道无法获得或难以获得的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公安机关改进自身工作和评判地区社会治安状况提供最全面、最准确、最真实的参考依据。

此外,通过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大走访”活动,还可以让各级公安干警切身感受民众对公安工作的呼声,增加民众的安全感,拉近民众与公安民警的距离,为警民关系的和谐化建设添油加力。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范文第3篇

一、总体要求

整改落实阶段是制定整改方案、切实解决存在问题的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最后一个、最为关键的阶段,学习实践活动最终能不能取得实际成效、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能不能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能不能使人民群众满意,主要就看整改落实的措施能不能真正到位、存在问题能不能得到有效整改。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重在创新体制机制,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围绕解决制约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和推动工作落实,抓整改,见成效,确保整个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二、主要工作和方法步骤

整改落实阶段从2009年6中旬开始,8月下旬将完成各项总结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对解决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否满意,因此,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召开转段动员大会。(6月22日)

6月22日,我单位将召开转段动员大会,领导班子成员作动员报告,回顾总结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全面部署整改落实阶段任务。

(二)继续深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6月中旬至7月中旬)

整改落实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切实取得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我们要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深化学习,把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影响学校改革发展突出问题的有力武器,切实解决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整改落实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各部门要按要求重点做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总结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四个方面的工作。

(三)认真制定整改方案。(6月底至7月初)

要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基础,制定出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实施有力的整改落实方案。我们要针对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梳理出来的存在问题,分别提出整改落实的目标和要求,明确部门分工和职责。制定整改方案的过程中,认真虚心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整改责任的落实。

(四)公布整改情况。(7月中旬)

整改方案制定以后,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布,让干部群众了解整改什么问题、如何整改、什么时限改、要达到什么目标,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不断调整完善整改方案。

(五)切实解决突出问题。(7月中旬至8月初)

解决突出问题是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也是赢得群众认可和满意的关键之举。要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干部群众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六)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7月下旬至8月上旬)

针对第二阶段梳理出来的存在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本单位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以制度管权、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局面,使制度更有效地发挥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力,切实成为促进作风转变的推动力。

(七)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8月上旬至中下旬)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后,组织党员、群众对解决影响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作出评价,提出意见,测评结果将以适当的方式向群众公布。

三、具体要求

(一)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

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见成效的阶段,这一阶段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思想上要更加重视,确保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善始善终,防止出现虎头蛇尾现象。要自觉防止和克服松劲、厌倦情绪,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抓好整改落实的工作。:

(二)要始终突出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

整改落实重点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要继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带头深化理论学习、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落实整改措施。要切实转变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多在实效上用功,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

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范文第4篇

一、出发点: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实现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办好群众的事情,实现群众的利益。这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我们立党、立国、执政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着力点:克服形式主义、,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当前,影响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突出问题,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危害最大、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是形式主义、。因此,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在于治理形式主义、,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自觉地做到权为

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

三、根本点: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既要着眼于思想教育,更要着眼于制度建设,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有效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风气。抓好了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也就抓住了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加强政治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筑牢抵制各种不良作风的思想长城。要通过制度设计、制度创新来有效规范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的行为,与时俱进地建立和完善包括科学决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依法行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内的制度体系,完善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将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如何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范文第5篇

我支部于20__年8月21号上午9:00召开了民主生活会,本次民主生活会以“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为主题,学习县__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县“双学双争“活动推进会精神;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对存在的问题要剖析原因,按照规定进行纠正。联系思想实际和自己工作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由计生党支部书记夏三保同志主持,全体支部党员参加了会议。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预期的成效。现将我支部民主生活会的情况综合汇报如下:

在会上,首先大家共同再次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然后大家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在学习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深入的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作了认真、诚恳检查和自我批评,深刻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源,提出下一步整改的措施。党支部书记夏三保同志首先问题谈了自己的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心得体会并剖析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他从理论学习、开展支部工作、深入广大群众等方面深入分析,从计生的整体工作出发,从计划生育的长远发展的观点考虑,以促进计生党支部的建设。党支部副书记袁广禄同志,针对在计生工作中如何更好的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做了深刻的分析。新党员张小兵同志就工作中如何开展依法行政,切实做好再生育申请审批工作提出了合理意见。党员孙玉华就如何更好的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他党员也都踊跃发言,都结合自身的工作、生活谈了体会和认识。

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大家对自身存在的不足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抓好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党支部抓好中心组学习和零散学习相结合,把全体的理论水平提高一个新的台阶。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突出理论学习的时效性,强调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创新举措,开拓奋进,为争创“十二五“全省人口均衡发展先进县而努力。第三,广泛深入群众注重优质服务。倾听群众意愿,反映群众中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群众满意率。

这次民主生活会认真地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家一致认为确实触及了思想,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大家都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会更加的努力,永远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为建设生态富裕和谐的幸福高淳创造更加良好的人口环境!

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