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利工程监督管理规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质量,监督,水利工程,发挥作用
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主要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及其他相关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遵循“ 监督、帮助、促进”的原则, 以抽查为主, 大中型工程设立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 组) , 小型工程采取巡回监督, 对受监督工程的质量进行宏观控制: 一是对参建各方的资质、人员进行复核, 核查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项目划分是否合理, 二是对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进行抽查,三是对施工过程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四是主持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 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核定, 参与工程验收。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是权威性不强,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多是水利部门自己组织建设的, 有的虽说是地方政府成立建设单位, 但负责工程建设日常事务的都是水利部门的领导同志, 而设计、监理、施工都有带有专业性, 存在同体监理、施工现象, 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易受行政干预, 严重影响了质量监督的权威性; 也降低了政府监督的权威性。二是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 人员结构不合理, 专职人员少, 兼职质量监督人员多, 学历、职称偏低,专业结构配备不齐全、不合理, 不能满足质量监督工作的需要,更谈不上监督的正常开展。三是忽视了对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监督。近年来, 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不按规范, 质量控制手段落后, 管理粗放,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质量把关不严, 造成不少质量缺陷, 甚至质量事故。因此,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非常必要。目前,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受监理工程主要以抽查为主, 监督手段主要凭监督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水平, 靠肉眼观察和查阅资料, 质量核定主要依靠参建各方的检测成果及外观质量,凭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出判断。由于没有质量监督检测结果, 使工程质量监督停留在" 感观" 评价的水平上, 不能科学地、准确地、客观地对工程实体质量做出评价,影响了质量监督的权威性。
随着我市水利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质量监督管理任务也随之加大,20__年我市水利工程质监站承担了泰东河新通扬运河段工程、江堤达标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以及地方基建项目等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我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泰东河新通扬运河段工程、江堤达标工程由省水利工程质监站成立质量监督项目站,与我市质监站联合质监,城市防洪工程直接由市质监站负责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地方基建项目按各个工程项目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项目站,市质量监督站人员为主,有关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技术人员参加,负责日常的检查、监督等各项工作。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现场质量监督活动,提高质监工作质量。
工程建设过程中,我站要求质量监督员尽可能多进行一些现场质监活动,督促检查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的质量和安全检查,保证体系建立、落实情况。查看工程材料、机械设备质量及已完工工程的外观质量;抽阅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的检测试验成果、检查记录和施工记录等原始资料;检查施工、监理单位对已完成工程质量自评和复评情况。对于工程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施工,质监员都会到施工现场巡查、监督,确保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通过开展质量监督活动,一些质量问题和隐患被及时发现并得以整改,避免了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对质监活动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质监人员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服务,帮助出谋划策,督促、参与解决问题,直到妥善处理完毕。
2、加强职责,严格把好工程质量评定关。
工程质量评定是水利质监部门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任务重,责任大。为做好质评工作、把好质评关,质量监督站、项目站高度重视,在平时质监活动中注意收集工程质量有关信息资料,在工程完工时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细则,认真查阅资料特别是原材料试验检测资料、半成品、桩基等检测资料和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和质量保证资料,关键部位、关键工艺的施工记录和监理检查情况,听取有关方面的介绍和汇报,并进行充分的现场查验,根据需要,可委托有关单位作进一步的检测,同时结合历次的抽查评比和项目站质量监督活动的情况,进行单元、分部及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质评过程中发现问题,一查到底,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要求建设单位组织处理或返工,否则不予评定。
20__年度,我站受监项目未发生过任何质量安全事故,在省质监中心站的指导下,与省质监中心站共同完成了泰东河新通扬运河段工程、江堤达标工程等项目以及我市城市防洪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完成质监项目概算投资额约1.7亿,完成工程项目质量优良率达到53以上,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工程质量,受到工程参建各方的认可和主管部门、工程验收委员会的肯定。
二、强化制度建设,严格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为了使我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江苏省水利质量管理规定》,根据国家、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江苏省水利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努力规范全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和质量评定工作。20__年受监的工程主要有:泰东河新通扬运河段工程、江堤达标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以及地方基建项目等,各个受监项目均建立、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形成“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到职责分明、责任明确。重点项目、重点部位项目站全过程跟踪监督,一般项目以定期、不定期地检查为主,强化宣传教育,对工程建设现场、质量保证检查体系、质量管理情况等产品质量、保证措施、工作质量进行完整的检查监督。
三、加强学习及档案管理,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为使我市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站加强对质量监督员的业务技能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努力提高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质量监督工作的需要。一是加强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规范、标准的学习,二是加强质量监督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三是加强在质量监督和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在质量监督过程中,注意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并有兼职档案人员进行档案管理。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在泰州市水利局及省质量监督中心站的领导下,严格进行质量监督管理,认真开展质量监督工作,促进了我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实体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与繁重的建设任务相比,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要进一步规范管理,继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五、20__年度工作思路
1、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并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进行合理高效的建设质量监督,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更好的为人类造福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发展概况
1986年开始国内开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那个时期的水利工程项目基本是中央的直属项目。国家实行应用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应用质量监督制度,政府的组织部门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系列化的公共利益质量问题进行管理。此种方式保有普遍的共性,具备建筑工程的特殊性。整个水利项目实施中政府展开多角度化强制性的监管,委托其余的质量监督机构合理的发现、纠正、检查、处理整个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政府部门的管理带有强制性的,其余的工程单位、部门、单位是无法阻挠行为的。政府作为监督责任的主体,需要变化原本的监督做法,逐渐转化为质量监督进行工作政府成为责任主体的方式,具有资格进行监督单位和人员需要对应承担技术工作责任,利用整个质量检验制度的变化,保证政府的地位,走出以前的误区。将过去的单一性实物质量监督逐步向质量行为监督延伸;参与到监督过程的单位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保证各方参与企业的责任和成果,所有工程产品的质量都设定为监督的对象,达到对于全部现场施工要素的监督,保持参与企业为自身的责任负责,进一步管理施工现场,规范整个建筑行业,提高政府工程的监控水平,避免出现不合格水利项目。
2存在的问题
2.1 机构组织形式问题
从全国的角度分析,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整体划分为三个等级,包括水利部总站、流域机构分站、省市内部的质量监督站、中心站。管理体系内部的责任划分不明确,总站长由管理司司长兼职,副司长兼任副站长,没有专业的人员对于整个行业全面管理指导作用不强。
2.2 监督管理职责划分不清
虽然监督管理规定中根据基本的原则,对于不同级别的质量监督机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但是后期的执行中,由于区域性、地域性、流域性的影响,造成质量监督中的很多矛盾,进一步导致各种性质问题。
2.3 性质模糊
国内的质量监督机构包括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各个机构内部由于人员的职能划分不明确,造成监督工作无法深入。自收自支的企业还需要面对经济问题,考虑自身的发展和生存。经费运行的条件下,工作完成好,反之会存在问题。
2.4 对于监管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人员对于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刻,特别是对于工程质量监督强制性理解不够,片面的考量质量监督和被监督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或是对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督分不清,都是造成监督质量水平不够的原因。
3具体的建议
3.1 性质判定
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服务作用分析,其是公益性的事业,考虑投资渠道方面,水利工程项目大部分为政府或是国家作为投资主体,部分发达国家中也是这种形式;水利工程项目出现问题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威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政府委托的行驶行政执法职能的专业质量监督机构,需要首先从相关的职能部门脱离出来,定性为公益性的单位,保证监督全程的公正客观性。
3.2 界定不同监督机构的职责
水利工程项目需要考虑到流域性、地域性,再具体施工期间经历几个阶段,项目的周期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无法全面的依靠投资性质对于各级机构的工作职责进行界定。根据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的规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恢复行政执法主体的地位后,整个工作责任界定需要重视监管,特别是水利部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和质量监督管理中心站,需要在更高角度,将大部分精力应用在管理上。省级或是部级的机构受到地方政府或是中央政府委托,不仅具有提升行业质量的任务,同时解决繁重工作,在源头上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调整,保证科学规范化。根据根据实际发展状况修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或是《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中的部分内容,其中的模糊界定性词语逐渐的更改,提升部门规章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将地区级监督站、省级中心站、流域分站、总部站各自的职责进行合理的界定,做好行业内部管理工作,提升整体的质量监督水平。
3.3 完善相关程序
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改革,实现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的变化,促进实体质量监督转向重点责任监督发展,将过去的所有环节管理向随机抽查管理过渡,利用科学的检测数据监督,将落后的监督式向行政执法监督过渡,让建设单位向具体的备案机关提供备案报告转变。
3.4 改革经费获取方式
未来想要提高政府质量监督的公正性、强制性、权威性,需要全程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提供保证,国家政府财政部门提供经济支持,被监督对象无需负责任。水利工程项目中私人的投入量较低,大部分为公有制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政府需要结合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科学的进行财政预算,通过拨款或是其他的手段提供给监督机构经济费用,最大化提升监督的权威公正性。
3.5 完善机构体系
不断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水利项目质量监督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程序,将工作落实到实际中。提高宏观的管理水平,各级的单位之间需要相互协调,促进总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构建科学化、系统化、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快速、高效的工作方式指导各个环节,提高监督管理质量。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涉及面比较多,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实际的问题,针对性的解决,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详细制定管理责任,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改革,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远大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4101
1 引言
建设工程质量是社会广泛重视的一个问题,水利工程质量不仅关系着工程效益的得失,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与力度,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但其监督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是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2 我国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制度
2.1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基本原则
(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水利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
(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即质量监督机构的强制监督。
(4)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2.2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组织结构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三级设置:水利部总站及流域机构分站;各省中心站;地区、市质量监督站。
水利部设全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办事机构设在建设与管理司,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管理局设置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监督分站,各流域机构设置流域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分站;各省设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各地、市水利局设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也存在个别任务比较重的地方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各级质量监督机构隶属于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上接受上一级质量监督机构的指导。
3 我国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机构组织形式不合理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虽然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水利部总站力量薄弱,例如总站站长由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兼职,而没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导致对本行业质量监督事业的发展不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水利工程存在流域管理和地域管理的特征,水利建设项目投资的数量和规模必然存在差异,同时各个流域和地区的质量监督机构发展程度不同、质量管理工作力度也不同,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系统和管理网络,致使行业管理薄弱。
3.2 质量监督执法工作力度不够
过去质量监督工作体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满足不了监督执法的需要,使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国家建设部的工作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是人们对其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认为过去没有实行质量监督,工程建设也照常进行了;另一方面人们对建设监理与工程质量监督区分不清,出现了“实行监理的工程可以不进行质量监督”等提法,有的部门还出台了实行监理的工程减少工程质量监督费的规定;有人把政府实行的工程质量监督同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甚至是企业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混为一谈。
3.3 监督管理职责划分不清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划分了各级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地域性、区域性、流域性的特点,仅单单依据投资性质划分职责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给质量监督工作造成诸多矛盾,从而引发出各种问题。
3.4 质量监督机构经费不足
按现行规定,工程项目法人应向质量监督部门交纳质量监督费,用于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开支以及必要的差旅费开支等。但由于收费标准低,工程多处偏远地带,质量监督费用还不够差旅费,尤其自收自支单位连起码的人员开支都难以保证,也就很难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
4 对存在问题提出的相应对策
4.1 加速人才培养建设,提升监督层次
质量监督员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水利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必须重视基层水利行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质量监督员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并熟知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质量标准。从整个行业的角度而言,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这类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对施工质量管理要时刻认真,各级工作人员应坚持持证上岗,明确岗位;将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范围内推行,邀请业务水平高的质检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以带动其余质检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以提高项目部及企业的总体技术力量。
4.2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监督行为
质量监督机构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笔者认为,改革后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建立包括行政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监督制度等三个方面的基本制度。另外,质量监督机构还需针对基本制度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通过法律手段加强水利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法规还不健全,虽然出台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但配合其使用的法规还不足,配套法规的出台还显落后;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制度尚不健全,对工程参与各方的责任认定还有待加强。一方面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把项目建设单位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落在实处。
4.3 完备监理制度,提高监督工作水平
工程监理能促进承包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目标进行有效控制,防范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问题发生。但监理制度推行时间不长,需要在实践中完善。要规范监理资格管理,加强对监理持证上岗的监管;要加强监理人员培训,提高监理队伍素质;要培育监理市场,不应挂靠在部门或行业之下;要逐步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监理单位,防止和抵制“同体监理”。监理人员要严格履行职责,执行监理规范,真正做到对项目质量、投资,进度全方位、全过程监理。
4.4 发展行业组织,加强行业管理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发挥各种专业组织和行业协会在监督市场中的作用,政府部门通过审核和认可,授权和委托这些组织,将相应的政府职能向民间或半官方机构转移。行业协会是处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既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又为企业和市场服务。政府水利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协会改善组织,完善职能,逐步增强民间性、公正性、自律性。积极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实行对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注册制度,充分发挥这些专业人员的作用,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阶段的质量进行专门直接的监督管理。
4.5 加强监督档案管理,积累监督资源
质量监督站在进行内部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的建设活动中,以及对建设工程进行抽查、检测、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等质量监督活动中,会有大量的文字记录、图纸图表、测试报告、数理统计、照片、录音录像磁带等各类记录资料。这些不同类型的各种记录资料会为今后质量监督工作研究和质量监督工作服务提供依据,当一个单位工程质量监督任务完成后,应将各方积累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技术材料,按照归档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并将整理好的材料移交给档案室进行保管,以备下次查阅。
5 结语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宏观控制工作,同时又是一项具体工作,这不仅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掌握监督工作方法,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依法规范监督行为,更要在参建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质量与安全为中心,全方位、多层次加强监督管理,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把好关。
参考文献
[1]黎宏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23).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在相应的发展和改革中得到了一定水平的提高和进步。近年来,我国每年开工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多、资金大,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我国的水利事业达到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水利工程行业的建设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术繁琐、资金投入大、项目施工循环周期较长、规模巨大等特点。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质量和安全,对项目质量和评估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指标的基础之上,有效地维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进步,对实现水利工程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控制水平,对水利事业的发展和业内评价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和民族责任,值得重视。
1、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1.1设计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加剧,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某些施工企业为提高收益,聘用缺乏专业技能、技术知识和应对能力较差的设计人员,使工程项目的设计效率降低,影响了整体项目的设计水平和档次,降低了项目的层次。从整体上进一步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结果,他们只能降低衡量标准,导致管理失衡。如果水利工程责任单位没有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整体布局设计不合理,以及不确定施工建设的环境因素,都会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有严重的影响。
1.2水利工程任务施工不规范,大大降低项目的评价质量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包含阶段和层次两方面的评价。不同评价水平的阶段和层次,象征了不同的收费价格和包装等级,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资金的收支平衡。而且,有的施工企业鉴于资金周转困难或对蝇头小利的贪婪,越过工程责任的规范性操作标准,劣质开工,从而使工程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在缺乏规范、合理的施工操作条件和环境时,鉴于工程质量不能有效得以控制,施工方应该认识到这样做将会导致的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
1.3不完善的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贯彻执行监督管理制度的力度还不够,落实法律法规不够全面。而且,现场施工工作中的工程质量检验、工程任务操作标准执行力度和工程质量指标控制等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得到最理想水平的发挥。这就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评价,降低了客观权威性和可行性,对企业的诚信造成了威胁。另一方面,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在专业水平和思想认识上还缺乏能力,在某些程度上妨碍了整体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形成和进步。
2、提高和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的对策
2.1提高工程施工管理力度,完善施工设计工作质量
近几年我国先后陆续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大批工程陆续上马建设,使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工程施工管理力度和施工设计工作质量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工程设计质量、增进质量管理,能够改善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效果。所以为了改善工程效果,对设计责任单位通过市场竞争、公平招标的模式进行选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计责任单位的质量水平。另外,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管理能力也要相应提高,尽量减少工程事故等问题的发生,逐渐创新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方式,规范施工设计图纸的质量标准,完善施工操作和技术的条理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安全性等。确保领导层、设计工作组、质量监督工作组等人员在专业上实行持证上岗。贯彻国家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不断自我约束和检查,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器材、操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等的相关质量监督和控制,保障这些方面的因素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到积极稳固的作用。
2.2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同样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行业中。引进、重视和推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上具有显著效应。在先进的科技质量管理模式下,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使水利工程工作中接触和应用到了更为科学和先进的工程操作和工艺路线,从而大大提高和完善了在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先进技术、工程施工工艺路线、生产和检验设备和材料得到应用,给检测监督水平的优化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新天地。另外,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所建立起来的新的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对新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行为和质量产生合理性、规范性的制约标准,具有显著的约束力和调控能力。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监管力度,要求施工方不断的吸纳科学性、先进性、优势性技术,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的行为规范
工程项目法人的言行举止在水利工程领导中,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严格控制项目法人的行为,要求他们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指挥施工,按时完成资金的引用力度,切实把关工程的实际质量。其次,规范要求高质量的工程操作计划、工程执行方案,工程进行工期和进度、原材料和相应设备的采购标准和质量标准,杜绝盲目压价,严格规范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质量控制和法律规范意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4监督管理的进一步强化控制
质量管理的控制措施对调节质量检测水平来说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先进设备和材料的引进,对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严格依据监督管理规范条例进行控制,对工程的质量定位和资金投入进行检测和监督,结合相应的仪器检测数据进行质量报告出具,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的统计学分析,尽最大力度避免工程质量中错误的产生。
3、增强水利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监督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规范性和执行力度。从国际水平来衡量我国质量安全监督体系,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需要严格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管理和控制,落实监管体系的法律约束性。其次,通过配合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现状,制定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3.2协调监理与施工间的平衡
相关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在一定基础上,能够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和施工环节具有一定的协调关系。施工前监理工程师需要审核和检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确保安保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还要进行定期巡视、抽查、检测等,提高工程的全方位监管力度。
3.3控制关键的施工步骤和施工对象
重要的施工路线和对象,主要是指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控制等重要环节,这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3.4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提高对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和相关事故的重视程度,对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降低工程隐患具有重要作用。安全设施建设,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影响重大,对工程的整体安全影响显著。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安全设施建设、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环境、工程事故的发生等。所以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统筹安排到整体项目的建设中,通过安全设施的资金预算提高管理力度。
结束语:所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承载了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对协调水资源的利用率,控制水资源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周期、施工质量、资金压力,以及安全生产问题十分重要,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向。因此,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乃至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长生.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