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风险怎么应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内控五要素 工程全过程 财务风险管控
企业的工程项目对于提高企业再生产能力和支持保障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中,工程项目投资不当、造价超概、核算不准、竣工决算滞后、转固不及时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可能存在于工程全过程管理的任一环节,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也给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为减少企业工程财务管理负担,有效控制工程全过程管理各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企业财务部门应界定工程全过程各业务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识别、分析和评估影响各项财务管理目标的风险,并基于内控五要素的规范要求,提出工程财务风险全过程管控的应对措施,以便防范和控制工程财务风险。
一、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目标
依据工程项目的价值形成过程,将工程项目全过程划分为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竣工决算阶段以及后评价阶段等八个阶段。对每个阶段涉及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梳理,明确各阶段财务管理目标,有助于确定工程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向,也便于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工程全过程各业务阶段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具体如表1所示:
二、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概况
依据工程全过程管理各业务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识别影响各业务阶段财务管理目标达成的一切不确定性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整理归类,最终形成10类工程财务风险:投资决策风险、造价概算风险、资金管理风险、成本费用控制风险、会计核算风险、资产安全风险、预算执行风险、价值确认风险、合规风险以及财务人员能力风险等。
投资决策风险是指在工程立项阶段因为对投资能力测算不准、未对投资的工程项目进行合规性和经济型评价,导致工程项目失败或无法满足企业生产运营需要的风险。造价概算风险是指在工程设计阶段因为设计不科学,工程概算偏离工程实际建设成本,且不能及时被审查和纠正的风险。资金管理费用是指在工程实施阶段因为工程资金不足导致工程不能及时完工或工程资金使用不规范造成工程资金使用效率底下的风险。成本费用控制风险是指在工程全过程管理各个阶段因为相关费用标准不明确、控制不严以及工程物资、设备、人力等工程投入要素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导致工程建设成本费用超出概算的风险。会计核算风险是指财务部门对工程全过程各业务阶段产生的工程支出、资产形成等确认、计量和报告不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规范要求的风险。预算执行风险是指对于不同阶段工程各项预算执行出现偏差且不能被及时纠正或预算执行缺乏刚性约束的风险。价值确认风险是指在工程结算和决算阶段对于工程资产价值确认不及时或不准确的风险。合规风险是指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未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实施招投标,以及其他阶段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行为的风险。财务人员能力风险是指在工程立项和初步设计阶段由于财务人员缺乏工程专业知识而未能合理科学履行财务职能,以及其他各阶段因为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工程财务管理职能发挥不足的风险。
正确地分析工程全过程各业务阶段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一切不确定性因素并界定由此而产生的各类工程财务风险,便于工程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以风险为导向的工程财务管理模式,并通过针对性地实施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和控制各类工程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三、基于内控五要素的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管控措施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对于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管控来说,一是要明确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架构,确定财务部门同其他工程管理部门横向和纵向沟通的渠道和机制。二是清晰界定工程管理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三是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权限予以明确,编制工程财务管理权限指引表。四是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提升工程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树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工程财务管理模式。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由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构成。对于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管控来说,首先需要对工程全过程各业务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界定,如表1所示。其次,在工程财务管理目标设定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影响目标的各类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形式和性质对其进行归类,形成工程财务风险清单。第三,对于梳理得出的工程财务风险清单,设定定性和定量标准,分析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绘制风险坐标图,清晰展示工程财务风险状况。对于发生可能性高、影响程度大的工程财务风险还要结合德尔菲法、流程图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等不同定性定量方法进行重点分析,厘清各类工程财务风险发生的条件、要素、影响等内容,为风险应对提供依据。最后,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并结合企业自身的风险承受度,在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对于工程财务风险来说,主要的应对策略就是风险降低,采取各种措施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此外还可以采用风险转移策略,将相关风险转移或分担到第三方。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企业结合具体业务和事项,为实现业务目标或控制业务风险而采用相应的控制政策、控制程序、控制手段和控制措施。对于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管控来说,一是要建立工程财务管理不相容职务清单,严格实施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包括工程付款的申请、审核与审批,会计凭证的制证与复核,工程物资的采购、审批与付款等。二是建立授权审批控制,要明确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财务管理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三是实施会计系统控制,严格依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及时、准确地确认、计量和报告各类工程业务事项。四是要实施财产保护控制,建立工程物资、资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控制措施,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无关人员接触和处置工程资产。五是实施工程预算控制,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下,严格履行工程预算控制程序,强化预算约束。六是加强工程管理分析控制,充分收集和分析工程资金状况、工程成本费用等信息,定期召开工程管理分析会议,及时发现工程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企业可以编制内部控制矩阵,以工程全过程管理各业务阶段、业务环节为索引,采用“5W1H”(5W即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为什么做,1H即怎么做)模式将所有业务事项所需应用的控制活动描述清楚,同时将各类业务事项对应的授权审批事项、涉及部门、岗位、制度、系统等信息也纳入其中,便于每一位工程财务人员直观、清晰地掌握和应用相应的管控措施。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及时、准确、完整和搜集整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内外部信息,并借助信息技术,促使这些信息以恰当的方式在企业各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使用的过程。对于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管控来说,一是工程财务人员应及时主动掌握工程业务部门的业务发生情况、进展情况,便于实施工程财务控制。二是要工程财务人员应主动参与工程全过程管理各业务阶段重要业务事项决策的过程,从财务角度提出合理建议。三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ERP、工程管理等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并实施系统控制。四是建立工程管理反舞弊机制,建立工程舞弊的投诉和举报机制,防范工程舞弊。
(五)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包括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日常监督检查和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检查。对于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管控来说,一是工程财务人员要承担监督职能,在处理日常工程业务时要严格按照风险管控要求执行,并监督工程管理部门的业务事项。二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内审或稽核职能,定期开展工程审计、工程稽核和工程内控评价工作,根据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管控要求,完善监督评价底稿,记录和反应工程财务风险管控情况。三是要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和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开展工程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四、结束语
企业工程项目投入的资源多、占用的资金大、建设的工期长,并且涉及环节多,存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经济犯罪和腐败案件也时有发生。本文从梳理工程全过程各业务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出发,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类风险,并基于内控五要素的规范要求,提出实施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管控的相关措施,用以提升企业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的管控能力和水平,从而防范和控制各类工程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侯学良,罗士婕,汪勇.基于资产价值管理的电网工程财务风险管控初探[J].中国证券期货,2013(5).
[2]许咏芳.工程财务管理实践与风险防控分析[J].上海电力,2011(5).
[3]王艳兵.浅谈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商业,2010(36).
[4]王蓓.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范[J].中国外资,2011(18).
(一)收入与支出不匹配
目前除了满足现有教职工的工资外,几乎政府很少投入。学校只有靠现有学生的资源收取学杂费来满足现有的日常运转。各中学要基建维修。要办现代化学校仅靠现有的的情况发展很难做到。收入和支出结构的失衡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
(二)政府拨款较少
从税务角度来说。政府有教育附加等专项收入。如果能政府能帮助来化解一些债务。对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长远发展意义政府的发展不就是要发展民生,发展教育。
(三)学校的投入过于激进
上级主管部门缺少监控。学校为了迎接三星级、四星级高中,一味的追求。扩大规模,投资建校,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实验室的投入,向高标准发展没有考虑现状的发展。没有考虑怎么以现有的资金去发挥现有的规模。甚至有的学校,只有借款,集资来发展。
(四)学校的发展迷失方向
学校的发展主要是教育教学,加强师资的培训,注重师质队伍的建设,加强老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加强培训,注重人才,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现有财状况制约着学校的发展,现有状况只有通过收的学费还债,超越了学校的债务承受能力,化解学校债务风险,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前提条件。
(一)严格管理资金投入
举债是筹集资金的渠道之一,如果能发挥债务的杠杆作用为教育发展发挥应有的效能。但是举债的规模到底以多少为佳,不能以偏概全,要根据该校的具体情况而定,总的来说,涉及贷款时,贷款项目没有定好,资金的投向不明确,还贷资金无保障的不得贷款;但是贷款之前要考虑是否有其他无偿性的资金来源甚至是偿还性小的资金来源,这些都要优于贷款考虑,最后若只能选择贷款,要将沉淀资金降低到最低限度,另外该校的管理人员对于学校资金缺乏严格的监管,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上要加强财务监控,建立贷款管理制度是急需要完成的工作,可以成立资金管理民主理财小组,校长任组长、财务总监是副组长,教育方面的优秀老师为队员,对于某个项目的投入,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对于每一笔款项的拨出都有明确的去向,以及可行性。同时不能盲目贷款,要规划该校是否有能力借这笔贷款,以及贷款的用途都要非常明确,并成立监督小队,对于资金的使用做好有效的监督,防止管理人员揽权拨款,降低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对大额资金的拨付要实行集体决策和联签制度。具体材料要整理成档案,以备检查。同时加强贷款资金流向的管理以及流量的监控,确保资金完全用于原定的项目,不允许挪做他用,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负债风险和投资风险。
(二)加强预算的管理。
首先需要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同时监控预算执行程序。该校应依据“量入而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来编制学校财务预算,将该校各种事业活动所产生的财务收支都纳入预算范围。
(三)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加强该校的经济核算,实行绩效评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该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财务规章制度,结合该校具体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该校的财务规章制度,监督该校经济活动合理、合法性。与此同时,该校还应科学配置现有经济资源,节约支出。此外加强该校资产管理,真实完整反映资产目前的使用情况,合理配置并使用现有资产,预防资产流失。最后该校应加强对日常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及监督,预防财务风险。该校应强化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预防机制以控制财务风险。
(四)合理创立校办企业
国内办的校办企业中,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都是办的比较好的校办企业,该校可以向其学习,刚开始效果不会那么明显,但是需要做好前期预算,以及筹资投入等,不然容易产生投资风险,不仅投入收不回来,连带使学校经营更加困难,根据自身的特色以及优势,前期考察市场,该校已有校办企业,但是经营效果不佳,一直没有好的经营成果,该校事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对于市场调查也没有深入,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转变一下经营模式,管理人员可以到一些办的好的校办企业考察,并请相关专家来校讲座,以及出谋划策,,如若成功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可以用来发展学校、偿还借款等,对于缓解财务风险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针对该校与企业合作中存在的显著问题,该校可以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策略,应主动加强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开辟校企合作、校企共赢的新途径。
(五)加强债务资金的出售与保理业务
可以把学校的债务资金出售给银行,由银行来一次性还本付息,由政府财政部门提供担保,解决了学校息转本、利滚利的现象。学校按平常收取的学杂费按一定比例交存到相关银行,银行为了盘活这批资金,可以与政府担保的部门合作发行债券。
(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陕西省烟草公司西安市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的一种较为重要的风险,它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生产经营。本文主要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很多漏洞,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对策和化解途径,用来增强企业的财务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68-04
1引言
在当今社会,企业都身处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财务风险的面临是现代企业无法避免的。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8月,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耗资34亿美元的铱星计划在历经8年后宣告破产失败,巨额投资无法收回,银行贷款无力清偿。摩托罗拉公司在社会声誉上、经济上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江西赛维在光伏危机的背景下,固守“信贷支撑产能扩张”的模式,直到爆出财务危机,它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85%。2009年的时候它的股价下跌近50%,股东财富大幅缩水。
纵观欧美很多“巨人”企业如英国的巴林银行、美国的安然公司、韩国的大宇集团、美国雷曼兄弟集团等企业相继破产的事例都反映了现代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怎么样认识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重视的课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够完善的现状下,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就更加不可避免,在企业生产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财务风险,企业如果不能很好的防范和规避这些财务风险,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首先要认识到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性,然后不断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不断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这样才能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促使企业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风险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社会和经济的现象,它在现代财务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传统的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与负债经营息息相关的,企业没有负债也就没有财务风险;现代财务管理是要求企业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认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的是有效、合理地控制财务风险。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减慢甚至倒退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风险激增,尤其是财务风险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进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研究有其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对财务风险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财务风险防范的对策做出了探讨,以期共同商榷。
2 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2.1 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和机会。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它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是在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风险只与负债经营相关。本文的财务风险是指广义的财务风险[1]。
2.2 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1)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资金筹集、资金积累、资金运用、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使得企业实施都具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3)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只有通过各种手段、技术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损失的发生。
(4)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激励性。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会使得企业采取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从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5)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收益性或损失性。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即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收益越低风险越小。财务风险的存在促使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改善管理。所以可以说,收益与损失性是共存的。在企业里。由于各种条件和因素的限制,财务风险也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企业效益的稳定性,最终影响企业效益[2]。
3 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3.1 存货过多,产品积压
企业在日常的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商品或者产成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或在生产过程等都属于企业的存货。企业持有存货的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企业拥有一定的存货以备销售和生产所需。当产品销路不畅的时候,就会产生产品积压,存货过多,资金回收困难的结果。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甚至存货大量报废,将会导致企业巨额亏损。
以汉王科技为例,2011年它的存货高达4.6亿元,2012年一季度,汉王科技电纸书销量和均价都下降,其同比降幅分别高达54%和32%,2012年一季度汉王科技亏损了4600万元。汉王科技2010年报显示,公司去年75.6%的收入来自电纸书。汉王科技所属的电子设备行业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过高的存货规模将会为公司今后的利润水平埋下重大隐患。
3.2 企业的主营业务亏损
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同时主营业务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为了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当然其他一些业务和营业外收支也会为利润做出贡献,但是这两者贡献的利润是非经常性损益,没有办法保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主营业务亏损说明了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出现问题,抗风险能力减弱。
以春兰为例,虽然它通过资产置换,将集团旗下的房地产、电厂等优质业务注入了上市公司,并且继续保留空调这一主营业务的地位,在上交所成功复牌。但是由于空调这一主营业务在市场上的表现仍旧欠佳,2011年主营业务下滑了11.46%,导致全年净利润亏损高达4亿余元。
3.3 负债高,甚至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即资产主要有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所有者的投入,另一个是负债所得。企业适当的负债可以提高所有者的投资回报率,迅速为企业筹得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但是,负债一旦超过自身偿债能力将会使企业陷入债务危机。负债一般有偿还的期限,过度负债会导致企业陷入濒临到期无法偿还负债的困境。负债越高意味着企业的偿债压力就越大,特别是短期债务过多,将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没有办法偿还到期债务。
以“非油炸,更健康”为口号的五谷道场就是以负债支持其迅速扩张的。截至2008年10月,负债总额高达6.28亿元,严重资不抵债。最终,红极一时的五谷道场被中粮集团破产重组。
3.4 企业面临巨额诉讼
如果企业作为被告陷入了巨额诉讼,一旦败诉企业将面临巨额赔偿,甚至于无法继续经营。作为原告,如果法院不支持诉讼的请求,企业的权益将无法得到维护;即使胜诉了,若没有办法执行,企业的利益也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例如:2008年的三鹿爆发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涉及问题的这批奶粉退赔金额高达7亿元以上。面对接踵而来的患儿家长起诉索赔,中国乳协协调筹集的婴幼儿奶粉事件赔偿金高达11.1亿元。但是,截止到2007年年末三鹿的总资产为16.19亿元,净资产为12.24亿元,因此三鹿已经无法继续经营。
3.5 资产结构不合理
资产结构是指各种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企业经营就是要合理地使用各项资产,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制造效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充分安排好和考虑到资产的结构,解决好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这一对矛盾。一味追求资产流动性,将会丧失盈利机会,导致企业资产闲置。单一地考虑资产收益性,可能会降低流动性,使企业陷入无法按期清偿债务的困境。
由此可以看出,财务危机时刻潜伏在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中。因此企业应该做好预防措施,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
4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财务管理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原因造成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总的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只要企业有财务活动,就一定存在着财务风险[3]。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风险意识非常淡薄,这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只要把资金管理好用好,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由于我国的市场已经成为了买方市场,产品滞销的现象是企业普遍存在着的。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增加销量,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的应收账款就会大量增加。同时,企业由于在赊销过程中,不是特别的了解客户的信誉等级,盲目赊销,缺乏控制,导致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到成为了坏账。债务人长期无偿占用企业的资产,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流动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4.2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又一个重大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与成效都是和企业内部财务运作状况紧密相连的。企业内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使用及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存在着权责不明确,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流失非常严重,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4]。
例如: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它与上级企业猴王集团之间存在着混乱的财务关系,致使上市公司因为猴王集团破产而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等。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都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因为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负债在资金结构中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40%以上,致使企业的偿付能力不足,财务负担沉重,因此产生财务风险。
4.3 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率较高
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企业的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的确定是否适当,与企业财务上的风险和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越高,企业资本报酬率也就越低;反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资本报酬率[5]。由此可见负债的比重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就越大,股东收益的变幅也会随之增加,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4.4 企业投资风险大
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投资活动给企业的财务成果带来了不确定性。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根据项目的报酬率来确定的:若项目利润率小于负债利率,则风险较大;反之,投资风险比较小。
在当代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而不是分散企业的资本,投入到一些与企业的主业不相关的项目上,这样做只会让企业的竞争力减弱。
4.5 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
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这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企业资金的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资金成本持续升高,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例如:世界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预期的收益无法得到实现。然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和支付利息过多的风险。财务管理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有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所以,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就必定会给企业带来难题。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机构设置不是很合理,管理基础工作欠缺,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等原因,致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缺乏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对策不力,反映滞后,由此产生了财务风险。
5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就必然要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机制不稳定,而且有可能会带来财务损失[6]。因此,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防范。企业应当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5.1 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企业管理者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对市场驾驭能力的强弱,他的素质越高,驾驭能力就会越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在防范和评估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及财务管理者的职业敏感度在这个时候就非常重要,在很多时候都是需要通过职业敏感度来加以判断的,同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合理假设与评估某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以及敏感度,及时对企业潜在的风险加以防范。另外,要在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范与规避措施,这样就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严厉更高的要求。
5.2 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为了保护资产的完整安全、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促进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发展战略得到实现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等而由企业管理层以及员工一起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就叫做内部控制制度。
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和职能部门组成并且形成授权、执行、决策和监督的体系。要明确管理者所应当承担的风险责任,赋予其相应的风险管理权限。董事会要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7]。 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需要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协助管理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及企业经济效益、财务收支,及时发现企业资金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让企业避免陷入更深的财务风险。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一种活动,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偏差。所以,内部控制的完善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总之企业应当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立单项或者多项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积累经验,培养人才,逐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彼此联结的控制方法、程序和措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识别、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帮助。
5.3 适度负债并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首先,企业对于负债的量与度要正确的把握住。如果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成本率,就不能负债经营,只能通过增资的办法来筹集资金。所以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然后,要对财务杠杆的作用适度利用,合理控制财务杠杆的负作用。最后,企业的资本结构要合理安排,实现资金成本的最低化。总之,企业必须要衡量一下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好的资本结构。息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分析法和比较资金成本分析法是确定资本结构的两种主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使资本结构尽可能合理化。
5.4 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在一个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中,投资决策是一个很主要的内容,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为了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和分析方法,充分地考虑到影响决策的所有因素,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在面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决策的时候,切忌主观臆断。
财务预警系统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在企业财务风险初露端倪的时候及时处理现有的投资,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对于供货单位来说,可以在这种信号的帮助下制定出商业信用政策,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经营者来说,它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企业经营等等。
5.5 根据客观环境变化制定应变措施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不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企业没有办法对其施加影响,但是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的变化就什么都不能做。企业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应该不断地对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把握其变化规律及趋势。企业准确地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时刻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制定出不同应变对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改变管理方法和调整财务管理政策,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来降低企业因为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这使得企业在经营中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也远远超过了以前,财务管理活动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方面,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的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用最小的成本来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效益性,是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宗旨和总目标。所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 肖正森.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0,(17).
[2] 刘振、吴鹏飞.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科技经济市场,2011,(1).
[3] 张克兵.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化解[J].商情,2011,(50).
[4] 王天军.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中国商界,2012,(1).
[5] 吴捍泽.浅谈企业财务风险规避[J].现代商业,2011,(33).
[6] 曾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J].财会研究,2011,(21).
【关键词】 地勘单位 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经营效益。作为目前既是事业性质又兼具企业功能的地勘单位而言,加快完善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有效地实施财务风险管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地勘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已成为地勘单位经营管理者的共识。本文以地勘单位为例,阐述了应如何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推动地勘单位快速稳健的发展。
1. 地勘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中难以回避的客观问题。地勘单位财务风险是指在地勘单位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地勘单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具体讲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运用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其中资金运用风险是主要风险,地勘单位资金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是资金占用规模大、配置不合理、财务费用过高、资金运用效率低以及资金投入和使用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监督,造成资产的流失。但从大的范围讲,主要包括外部管理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
1.1外部管理风险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外部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引起的风险。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资源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家政策、制度、办法的出台会触动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各方面。
1.2内部管理风险
地勘单位的内部管理风险主要是日常经营中经济业务往来的相关风险,简单地说就是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风险。从机制角度分析,财务内控要以致力于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经营、提高效率为宗旨,建立全方位的财务内控体系、多元的财务监控措施和设立顺序递进的多道财务内控防线。财务内控就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体系,内控管理对保护地勘单位的资产安全,促进地勘单位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地勘单位的财务部门作为内控管理的最前关口,对加强内控管理、规避风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财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因素
2.1重实物管理,轻资金管理
有些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注重的是怎么要钱,如何花钱,而对资金使用效率关注不够。受行业特点及管理体制、方式所限,一些地勘单位的经营者未能有效地运用现代财务管理的思维方式及手段,发挥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财务管理目标定位存在误区。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应当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而地勘单位由于长期受传统经营思想的影响,并未真正形成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更谈不上以此目标开展各项经营活动。随着国家对地勘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应当正确定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2.2忽视预算的编制和评价,费用控制不严,执行不力
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控制不严,执行不力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随意扩大开支范围,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效益考核基本是走过场。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等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也存在专项经费被挤占、挪用现象,导致专项资金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资金效益。
2.3资金循环存在障碍
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资金循环不畅是每个地勘单位深感头痛的事。实际上不少地勘单位的资金不是缺在总量上,而是由于管理不善,致使资金循环不良。有的地勘单位资金周转困难的原因是应收账款太多,只注重做项目,却不重视资金的回笼,使应收账款越积越多,日积月累,有的应收账款变成呆死帐,使地勘单位资金循环不良,给地勘单位生产经营带来了严重困难。
2.4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力
有些地勘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缺少内部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是组成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但有些单位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的岗位,但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审计工作。有些地勘单位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不力。
3. 加强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财务风险防范的财务指标预警体系
地勘单位由于计划经济的烙印较深,行业的特殊性,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与其他较早进入市场的市场竞争主体相比其财务风险管理的任务更重。地勘单位只有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正确认识财务风险机理,深刻把握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才能准确识别财务风险的信号。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防范和化解各类财务风险,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财务指标预警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各级管理人员能直观识别风险的符合地勘单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财务指标预警体系,积极防范财务风险。
3.2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财务制度
要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起完整的预测、决策、控制、事后评估等一系列财务制度流程,重视内部管理,规范财务管理。
3.2.1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各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标准,明确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具体分工,会计工作岗位的轮换办法等;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组织分工,出纳的职责和限制条件,其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等。
3.2.2建立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和稽核的要求,会计核算的传递程序,会计核算的方法,账簿的设置,会计报表的种类和要求等,还可以根据单位内部的管理需要,设置内部会计报表,建立单位会计指标体系。
3.2.3根据国家、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的程序以及经费开支管理办法等;财产清查制度等。制度办法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发生了变化,要及时修改本单位的管理办法;根据审计、财务检查中发生的问题,属于原有制度办法没有涵盖的内容、规定,应及时加以补充完善;原制度办法已经不适应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时,也应对其进行修改完善。
3.3加强财务管理的队伍建设
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丰富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理论知识,加强对国家有关政策的学习。财会人员要加强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应用,力求使会计工作由事后管理向事前进行经济预测,事中进行实时控制,事后进行责任监控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系统转化。要积极探索人力资源资本化、计算机网络化等新的会计管理领域,使会计工作不断适应新的发展,满足管理的更高需求。
结语
从实践来看,对银行而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主要存在如下风险:
1.企业主个人的信用道德风险。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决定了其管理模式往往是家族式的,家族式管理在实践中往往又演变成家长式管理,这一点在小微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对小微企业而言,其经营管理、发展沉浮往往决定于某一位企业主的能力和好恶。对企业而言,这位企业主就是说一不二的主宰,就是“一言堂”,他的副手们可能只是言听计从、看他脸色拿薪水的打工者。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只能由企业主个人喜好而定。那么,在小微企业,其领导者个人的一切便可以代表企业的一切,企业主的个人素质和行为主导企业的素质和行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决定于企业主的个人信用道德。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好,则企业信用就好;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差,则企业信用差。从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在发展初期有着强烈的扩张冲动和逐利本性,小微企业尤其如此。由于社会征信体系尚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成熟,失信行为不易被曝光,不能对失信者构成威胁,企业失信成本低,因此这种扩张冲动和逐利本性往往会直接“腐蚀”企业主个人的信用道德。这对银行来说便是小微企业客户最直接和最大的风险。为什么各地频频出现老板跑路现象?为什么有的小微企业对银行、对他的客户采取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策略?这就是其企业主个人及其企业的信用策略。从近几年银行在小微企业遭受的资产损失来看,究其根本原因,恐怕有关企业主个人的信用道德原因是要排前列的。而与此相比,国有大中企业的信用状况便要好得多了。
2.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财务承接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风险。对企业主个人而言,企业是我的,企业财务管理就是我家的财务管理,随我怎么管都行,遵循国家的、社会的企业财务管理规定有时只是迫不得已。所以,不少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日常财务管理缺乏连续性。今天账上有几百万资金,明天就可能蒸发得无影无踪。出于种种考虑,不少小微企业日常结算都通过企业主或财务人员的个人账户进行。财务不实,报表失真,甚至不少企业根据不同需要同时做着几套账,来什么人上什么菜,争取“皆大欢喜”。社会层面的监督又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对银行而言,这些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就是不可控的,或无能为力去控的,从而形成防不胜防的风险,甚至是陷阱。另外,在社会资金面紧、银行融资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不少小微企业往往会通过民间高息借贷进行融资,极易引发企业资金链断裂,产生真正的财务风险。如长三角地区近年来因民间高息融资致使资金链断裂,导致了小微企业甚至大中型企业的倒闭潮、老板跑路潮。
3.政策性风险。从企业发展状况看,不少小微企业往往是对热门行业“一哄而上”,或在国有企业周围“查漏补缺”,是核心企业生产经营链条的一个环节,其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相比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而其抗风险能力相比国有企业要弱得多。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实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钢铁、水泥、煤炭、汽车等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被严格限制。国家调控这些行业,不是不让这些行业发展,而是控制盲目发展。而这些行业往往又是老牌国有企业已成为骨干的行业,国有企业因为“树大根深”,在调控中还需其发挥骨干作用,而“一哄而上”或“查漏补缺”发展起来的小微企业便很难不成为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船小反而不好掉头。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严厉整治,不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或以高耗能为主发展的小微企业将随时面临环保政策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小微企业面临的政策性风险相比国有企业要大得多。
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防范
相比国有企业,小微企业的风险虽然要大,但只要我们认识到位,防范措施到位,其风险还是可防可控的。
1.重点考察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状况。由于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信用状况,在与小微企业开展信贷业务时,银行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但又不能被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所局限,更重要的是首先要认真考察企业主个人素质和信用状况,通过深入企业内部了解其管理能力和管理现状,特别重要的是通过企业征信系统、与其发生业务关系的银行、工商税务部门、其上下游客户等去侧面了解和印证该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了解和印证企业主个人的信用状况。通过个人征信系统、法院公告系统、社会交往、搜索引擎等互联网信息了解企业主个人道德状况,只有在较好地把握企业主个人信用道德的基础上,才能决定与其是否开展业务关系。对那些经营状况虽然很好,但企业主个人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决不能被其一时繁荣所迷惑。
2.以实地调查应对财务风险。鉴于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随意性和财务报表可信度不高的特点,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要以非财务分析为主,以财务分析为辅,基本的策略就是以实地调查弥补财务分析的不足。客户经理要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企业,获取第一手材料,提高评估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准确性。通过实地调查核对企业的纳税凭证,查看交易合同或走访交易对手,确认企业销售发展情况。通过查看水费、电费单据等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通过查看银行账户流水,确认企业现金流是否正常。通过查看生产设备、存货确认企业是否有正常的生产能力。通过走访工商、税务或交易对手,查看企业资信情况等等。这样,经过大量实地调查,结合企业财务报表,去伪存真,取得企业真实的经营信息,从而对企业准入与否做出正确判断。切不可单纯依靠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简单分析判断,甚至为了营销贷款人为隐藏或粉饰企业的某些缺陷,影响后台决策。同时,对小微企业的贷后管理,财务报表要收集,但更重要的还是以现场监控为主,按时对上述企业生产经营信息进行多角度实地取证,逐期比对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置。
3.严格落实风险缓释措施。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其保证条件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要优先考虑采取抵押、质押的方式,争取把贷款的安全性依附在有形的实物基础上,并保证其合法性、合规性和手续齐全性。若采取担保方式,优先选择有担保代偿实力的担保公司担保,对担保人的选择也要严格要求,也应像对借款人一样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在信贷审批程序中,对借款人、担保人都应进行同样严格考察和审查,不可重借款人,轻担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