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媒体运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新媒体运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媒体运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媒体运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新媒体运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范文第1篇

中国的电子商务始于1990年。而其真正发展壮大,花了近十年的时间。1998年到2000年这三年算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黄金时期,现今很多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人士,都是在那个时候加入电子商务创业大军的。在过去的这21年里,每一波的电子商务浪潮都伴随着企业的沉浮。而一直坚持下来,走到今天的企业并不多。

IBM商业研究院对中国的民营企业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部分的电子商务企业实际上都是民营的中小型企业,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生存周期只有2_9年。也就是说,两三年后,很多企业都销声匿迹,或者被并购,或者只能维持一个小规模的运营。这样就带出一个问题:电子商务企业在今天这么好的产业环境下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阶段不同挑战不同

电子商务的概念是IBM公司在1995年率先提出的。回顾过去16年,一个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展初期的两到三年,是确定市场定位的阶段。往往这时候需要大量的投入,投入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抢占市场地位。这时,网络的流量、注册用户数等都会成为很多电子商务企业争夺的重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们的团队此时也是以营销和运营为主。

但经过两三年确定市场地位以后,这些企业便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扩大其在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地位,从而成为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处于这个阶段的典型就是京东和凡客。它们如今都十分注重供应链系统的建设和客服体系的完善。实际上这就是第二个阶段的主题:快速复制与扩张。

经过六到七年发展之后,一个成功电子商务企业就会发展到“商业模式的再造和创新”阶段。这时候企业会发现一直坚持的商业模式出现了瓶颈。这时就需要这些企业对商业模式进行再思考,进行再造、创新。

在中国,有八年以上历史的电子商务企业都在做这个事情。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腾讯,它推出了Q+。

其实,这三个阶段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生存到优秀再到卓越。电子商务的历史验证了这一成长曲线。实际上,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所面临的挑战和运营难题也不同。

对于处于第一个阶段的企业,最主要目的就是生存。这时候大部分的企业管理体系都会追求一个快速、灵活、多变的发展。

但当这些企业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快速复制和扩张后,很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遇到困难。

首先,它们发现对核心优势、技术的复制出现了困难。今天你是做母婴行业的,如果想转去做个人护理的话,可以发现原本拥有的很多优势都难以被复制过去。

其次,遇到的困难是人才的缺乏和领导力的缺失。自己的人才被别的公司挖走,整个团队的执行力不断下降。我们常说,执行力的下降关键在于领导力的缺乏。这往往是第二个阶段里,大部分企业都会出现的情况。除了领导力,执行力的下降也与企业规模大了以后,整个运营效率的下降有关。

当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遇到瓶颈、被竞争对手赶超的时候,就需要企业商业模式的再造和创新。这时企业的困难在于,它所形成的新的商业模式可能得不到原有管理体系的支撑。很多做搜索、传媒抑或是新媒体的企业去做电子商务,走得都很艰难。艰难的原因就在于此:它们的方向是对的,但内在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架构却很难对新的模式形成支撑。这就是瓶颈的根源。

发展到第三个阶段,问题的焦点就会集中在如何形成与商业配套的管理体系,如何形成整合的效应。

如今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也呈现出了动态加速的新趋势。虽然第二个阶段是快速复制,第三个阶段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但今天所看到的电子商务企业,这两个阶段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很多B2C的企业既在做产品的扩张,同时也在做商业模式的变化。所以可以看到凡客诚品做的凡客达人,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创新。中国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下动态的发展,必须要把扩张和产业创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成功。这是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生存之道。

主动转型 势在必行

电子商务企业在成长曲线的三个阶段里有两个拐点。企业从生存阶段进入到扩张阶段时遇到的挑战是规模化的挑战:如何快速地复制,如何应对规模化的挑战?而从第二阶段发展到第三阶段,也就是从优秀的企业到卓越的企业,其间会遇到持续不断的挑战。遇到瓶颈,如果不主动转型,这个瓶颈可能会制约你的发展,导致整个企业被人并购,甚至失败。

今天的转型不是被动的,不是等瓶颈出现、现金流不够、投资钱用光后的转型。我们需要的转型是主动的转型。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持续转型的过程当中,有三个重要的环节需要关注。

首先是创新的成长战略。今天在电子商务中谈创新,谈的不再是电子技术的创新,更多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创新绝对不是某一个人的灵感、某一个领导者的直觉,它应该成为一个组织的能力、一个团队的能力,应该有科学的方法来掌握和控制。

电子商务的创新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对自由产品的服务层面,对企业边界的层面,对整个产业价值链定位的层面。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方面,亚马逊作为一个在线零售商,就有很多的创新业务,其中与IBM做的云服务就是典型。亚马逊为很多企业提供了云服务,这其实就是对产品服务的创新。而团购的崛起和发展,实际上改变了企业的边界,也改变了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可以说,团购是电子商务产业至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创新。

其次,电子商务产业有了创新以后还不够,支撑这个创新战略的是我们的运营体系。电子商务转型过程中,从一个快速的体系变成一个灵活、规范的体系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和努力。简单说来就是:面向客户的前台要简单、体验好;,就是供应链,要灵活可拓展;后台,也就是知识体系,要标准可复制。这个就是构筑电子商务既灵活又规范的运营体系的关键,也是支撑我们创新战略的关键。

最后,说到电子商务企业运营的转型,必然会提到商品的供应链。这是很复杂的问题,但可以粗略地概括成端对端的商品管理和采购、面向客户的订单交付和逆向物流。在业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为了给客户更好的体验,卖鞋的会给客户送三双鞋,如果买了其中一双,另外两双可以免费退货。看似很简单的退货,却对供应链管理体系有着巨大的挑战。所以支撑创新战略的,必须是一个既灵活又规范的体系。

现今有很多时尚产业方向的电子商务企业,它们对供应链体系的时间要求很高。它们会与大型的服装企业合作,把供应链变成“3+12”的模式,就是产品的设计、制造、上架变成两条主线:流行款和时尚款。“3”称之为流行款,按照春季、夏季、秋冬季来。“12”就是时尚款,每个月都会。支撑这个理念的就是一整套灵活且又规范的商品规划、采购和供应链体系。

支撑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除了硬性的战略运营,还需要看到往往被忽视的软性因素,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企业文化。有时候聘请的高管人员很难融入企业,这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文化有关。如何转变企业的文化?早期以创业为核心的文化怎样才能变成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这是所有企业在做大、做强过程中,领导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信息技术 核心能力

今天,不管是战略,还是运营,或者是企业的文化,支撑它们的都是信息技术。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来支撑它们、固化它们,企业才能够形成核心力量。所以,这些电子商务企业的lT部门,压力非常大。

电子商务企业的商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业务进行持续创新和提供差异化支持。它们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业务,同时还需要对整个已有的系统进行运维(指对大型企业已经建立好的网络软硬件的维护,其中也包含了对应用软件的维护)。这个运维是低风险的。同时企业的首席信息官还需面临整个lT团队的建设。据统计,电子商务企业当中80%的lT员工平均工龄不到两年。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企业中,lT部门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企业信息化的职能。而这对lT团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时,这些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协同问题;二是系统架构怎样才能兼顾灵活性和扩展性;三是lT运维管理体系如何规范化。而lT运维管理体系如何规范化,以及lT团队在快速扩张过程当中,人员团队如何进行合理的配置,又会涉及到应用系统架构的问题。

新媒体运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范文第2篇

有产品A和B,技术服务水平相当,A的用户比B多,营业收入也高于B,但众多评论者却一致看好B,这件事情是否透着些诡异?

微博和微信的情况就是如此:至少到目前为止,新浪微博的用户数(超过4亿)远远超过微信(不足3亿);今年三季度,新浪微博广告收入约2000万美元,而腾讯微信的收入则未见诸公开资料,但考虑到其发展阶段,相信不会达到千万人民币级别。然而却已经有很多媒体开始谈论“微信何时干掉微博”。

为什么会这样?二者差距在哪里?我想,答案就是商业模式。

微博脱胎于传统互联网,赚的是网络广告的钱;而微信则是一个纯粹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拥有赚钱的无限种可能,甚至是从电信巨头口中“抢食”。用《天下网商·经理人》执行主编许维的话说:“微信当然做不了微博的很多事,但它是更有效的营销,是梦幻般的CRM(客户关系管理)工具”。

赚钱的困惑

关于微博的商业模式,在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曹国伟提到了六种可能: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收费。

据记者了解,目前微博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广告。然而,当新浪套用传统的门户广告模式时,却遇到了困难——同一广告主很难为新浪掏两次钱——目前微博广告仅占新浪广告收入的16%。曹国伟本人也承认:“门户业务和微博存在争夺客户现象。”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微博的症结在于缺少合乎商业价值的产品设计理念。在新浪的产品中,从门户到博客,媒体属性一向很突出,但信息变现能力一直受到怀疑。2011年4月,新浪推出基于位置服务的产品“微领地”,推广效果欠佳;2012年7月,新浪微博推出“智能排序”,试图打破“时间排序”方式优化用户的信息管理,效果也未达预期。

另一方面,今日用户需求与当年微博初起之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微博用户中,已经有72%在使用移动端登录(包括移动端与PC兼用)。但新浪微博在开发移动产品方面,还没有值得一提的业绩。其收入,无论是广告、游戏分成,还是会员付费,主要来自PC互联网。

实际上,微博更趋近于一个富媒体的广告平台,而非单一广告媒介——尽管新浪已开始试图利用这一点。今年4月,新浪推出新的展示广告系统,基于社交和兴趣图谱推荐引擎,将品牌内容推荐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表现得更加社交化和多元化。

另据新浪内部人士透露,按照计划,新浪近期即将推出自助广告系统,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此外,新浪微博年内还将建立支付系统、信用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等基础设施。

尽管如此,新浪微博此时的“变现”途径仍只实现了曹国伟六大蓝图中的一小部分。

“微微信”还是“威信”

相比之下,微信似乎更会赚钱。尽管商业运营起步晚,但比微博更明晰,也更具移动互联网特色。

最开始微信主推业务为“微生活会员卡”,并应用于腾讯总部周边——商家推出自己的二维码,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商家会员资格,享受打折和优惠。腾讯则通过与商家的提成获得收益。据了解,截至12月16日18时,全国160个城市已经有136.35万个商家加入,26254家参与了优惠活动。

这也给沉睡中的二维码带来了新的生机。张小龙甚至设计了这样的未来:最终,微信不光连接人,还可以连接能上网的机器,每个机器都有个二维码作为设备ID,在微信里可以和设备对话来控制设备。

在推出公众账号、开放平台、会员卡、二维码,并将于近期整合财付通之后,微信平台已聚合了用户端与商户端两端的资源,并能通过二维码将二者信息串联,具备了让一名用户与本地商户建立完整消费流程的O2O(Online To Offline,即将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闭环,可以由客户自己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而这,是新浪微博一直未能做到的。

然而,微信发展顺风顺水之际,潜在的风险也露出头来。12月9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一期专题“别让微信变‘危信’”,提醒人们在使用微信时一定要慎重,并引用网友说法“微信微信,只能微微信”。这一报道,加上央视的地位,引发人们对有关部门将加强微信监管的猜测。

实际上,早在11月29日,意识到微信上的信息突然增多,营销味过重。张小龙团队已经自发加强了监管:无数草根微号、微信导航站灰飞烟灭,通过互推活动关注的粉丝全部清除。这也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为了规避风险,同时也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微信宁愿暂时减缓商业化的步伐。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另有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张小龙此举表面上有损于微信的商业扩张,但这些收入也许根本就没被腾讯看在眼里:“在商业世界里,所有靠广告、靠帮人发信息赚得的钱都是小钱,所有靠这些钱活着的公司,都是苦哈哈的公司。在腾讯微信的背后,还潜藏一块更大的蛋糕。”不妨先分析一下微信用户都用它干什么。

相当大一部分用户主要用微信来发送语音通话、语音短信以及群聊。焦点访谈在昆明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互联网人士李善明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夏天在泰国,看到旅行社和国内对接也采用微信时,我开始佩服这个团队。”而这些国际、国内通话费用,一直是电信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

实际上,就在12月5日和6日,国内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总经理李跃与陆益民已先后向腾讯隔空喊话。李跃指出:“OTT企业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这些业务使得运营商原来的短信、话音、甚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OTT”既Over The Top,指移动互联网企业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发展自己的业务,使运营商沦为“传输管道”,李跃甚至点了腾讯的名。陆益民则承认“微信确实给运营商业务带来严峻挑战”。

而一向谦恭的马化腾则一反常态在12月15日给出了公开回应,称运营商与腾讯应该共赢,就像商业地产和商店的关系,商店经营得好,地产也会升值。

据艾瑞咨询根据eMarketer的数据估算,2011全中国媒体广告总收入为383亿美元,这些钱需要被成千上万的大小媒体分食;而据工信部统计,2011年全国主营电信业务收入9880亿元,拿到这些钱的就是三家电信运营商。孰多孰少,不言自明。

新媒体运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范文第3篇

1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是新媒体如何与传统电视有机结合还处在探索阶段,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开放、受众群体较为广泛、对社会舆论影响力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传统电视很难融入其中[3]。近年来,新媒体的用户增长速度异常惊人,人们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上网和使用其他新媒体的时间占据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1.1 传统电视的传播优势逐渐丧失 

过去,传统电视因为其覆盖面积很大,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地位举足轻重。新媒体逐渐发展起来后,手机、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信息传播快速及时、信息量大,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它的优势与传统电视相比也逐渐显现出来,其影响力甚至让世界震惊[4]。传统电视的地位和作用迅速被分散、削弱,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加入了新媒体的行列,互联网、手机等与传统电视分庭抗礼且优势日益明显。新媒体下,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随意选择收看内容,而传统电视却很难做到这点,加之人们的空闲时间比较零碎、分散,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受到很大挑战。 

1.2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体制不同 

传统电视一般是官办媒体,具有很强的事业性体制,而新媒体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更多的是市场行为以及企业行为,要想实现传统电视和新媒体的统合发展,必须考虑到这两种不同体制的融合问题,这是难度较大的但是却不可避免的关键问题。 

1.3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运营方式差距较大 

新媒体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版权成本和带宽成本都是很高的,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而目前,新媒体的经营方式没有实现规模化,运营成本特别高,如果将传统电视和新媒体简单的结合起来,这样无疑会给传统电视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担[5]。 

传统电视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运营方式基本上已经固定,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是它对广告的收入依赖很严重,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收入渠道,收入很难保持大幅度增长,甚至可能出现下滑的趋势。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市场,传统电视很难经得起市场风险,融资方面还受到很多政策的限制,因而,融资方面问题难以解决。 

1.4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时的用户问题 

随着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用户获取信息将会更加便捷,电视的娱乐功能和信息获取功能将会被削弱,同时会加入一些新的功能,比如电视购物,电视支付等。用户不仅要会看电视,还要会使用电视,传统用户可能难以接受这样的转变,而传统电视也要改变传播方式,增加服务意识。 

1.5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 

传统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既要求有電视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懂得新媒体,能够进行整合、传播和策划,这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经营人才。同时还需要其他各个领域的专业化团队,比如金融、信息技术、财务管理等领域,但我国广电行业目前人才匮乏,使得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进程缓慢,节奏混乱,面临巨大的挑战。 

2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进程 

进入21世纪,传统电视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以前的固定化、大众化相比,逐渐向着可移动,有个性等方向发展,尤其是出现了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这些新的形态逐渐进入社会各行各业,深深的影响了传统电视的发展轨迹。传统电视与新媒体之间的渊源越来越深,无法分割[6]。 

在我国,中央电视台作为传统电视的代表,与时俱进,最早的开展了网络业务,它与新媒体融合的主要表现是,实行电视台与网络捆绑,并且与网络平台展开合作,开展了面向多终端业务。早在2009年,中国网络电视台就正式上线了,逐渐发展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新媒体平台。中央网络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中央电视台的信息和资源,并利用重大报道增强其影响力,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和其网络平台中央网络电视台同步直播,但又有差异,各有特色,将其影响力发挥到了最大。除了中央网络电视台这一内部平台,中央电视台还不断的与外部网络展开合作,提升其影响力,比如和搜狐网开展合作,使春节联欢晚会可以在搜狐网上直播、点播,扩大了该节目的影响力。中央电视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历程是我国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典范,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7]。此外,近年来,火车、飞机、地铁甚至公交上都安装了移动电视,实现了传统电视与多媒体终端交叉融合。 

3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方法 

3.1 内容生产实现转型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内容的生产,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势是节目内容较为优质,与新媒体融合的同时要巩固和发展这个优势,扩充电视节目的内容,探索出不仅适合电视节目,而且适合新媒体发展的内容生产方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分散的生产资源逐渐聚合起来。传统电视要想推进与新媒体的融合,必须改进自身的生产内容,建立新的生产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建设跨媒体协作机制,搭建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全媒体生产和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和,使电视台的所有节目都能在新媒体上二次发光,放大电视节目的品牌效应,实现内容资源的多次利用。 

(2)从简单粗放的编排向细致差异化转变。互联网、网络视频、手机电视、微博等新媒体,他们的传播方式因媒体形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受众群体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传播内容需要差异化。而传统电视,对所有的节目都统一编排,显然不能适应新媒体的需求,新媒体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细化,必须改变原来粗放的模式,向差异化转型。 

(3)由传统电视的单向制作向与用户双向互动转型。在新媒体时代,我们的用户不再是单方面从媒体获得信息,而是向内容的互动者发展,互动需求日益成为用户的正常需求。因此,传统电视必须改变过去单向制作的生产方式,借助新媒体实现与用户的互动,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可以以短信的方式谈论对节目的看法,系统根据短信内容,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节目进行改进。观众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与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等。 

3.2 傳播方式与策略的转型 

内容是要靠传播才能进入受众的视野,内容的转型之后必然要进行传播途径、传播渠道的转型,传统的传播方式形态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对互动的需求,必须实现立体式、交互式的传播,才能使传播渠道更加通畅,传播内容更加广泛,提高传播效率。 

扩大信息的传播面,建立全方位的信息传播网络,使得传播过程中没有信息死角,同一内容不同渠道的信息产品同时传播,相互促进,以保证全方位传播。同时,也要考虑各个媒体的区别,考虑到交互式传播的特点,增强用户的体验和互动,满足用户的体验需要。拓宽用户渠道,加强传统电视与商业网站、微博等新媒体的合作,在拓宽用户渠道的同时增强传统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3.3 强化服务意识,培养多元化人才 

无论在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方面,还是在它们各自的内容生产方面,受众的地位和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提升以受众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使得用户的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是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需要大量全能人才,加快对全能记者的培养,与高校建立合作,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实习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3.4 更新观念,推进融合发展与转型 

行动是靠观念来引导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实践成果。传统电视和新媒体以前各走各的路,互不融合,甚至相互竞争。现在要想融合发展,首先得从观念上相互接受,取长补短,发挥传统电视的品牌效应,利用新媒体的新技术,才能改变原有的体制,进行资源的整合,不断的提升,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给传媒行业带来全新的面貌。 

3.5 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 

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必须实现科学的经营管理,首先要建立现代传媒的技术管理制度,加快传统电视固有体制的改革,使其符合新媒体的客观规律。其次,要分析用户的需求和规律,以用户为核心,完善评价机制,及时、精确的分析用户反馈的数据,为节目内容和服务方式提出建议,为创新和可传播提供依据。 

4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对传统电视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电视要抓住有利契机,依托自己的核心资源,构建起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更新观念,把传统受众转变为用户,进行一场从思维方式到运营模式的转型与变革,以促进我国传媒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乔川子.电视融合变革——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19-20. 

[2]袁娟.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转型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新媒体运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范文第4篇

两年仍未一张网 国网提“CHINA模式”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成立两年以来,距离其“全国一张网”的目标仍然很遥远,网络的互联互通遇到不少挑战。在CCBN2016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商国际峰会上,国网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坦言:“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各省仍然自成一体。”

而在CCBN2016上的现场,多位来自设备商的人士向《通信产业报》(网)表示,目前他们的市场主攻目标还是各省和地市的有线电信网络运营商,和国网公司很少有接触。

针对这些现状,曾庆军也再次发声:“互联互通、全国一网势在必行。”

“传统有线电视网络技术体系封闭,造成创新业务落地困难。打破如DVB CA技术的固有封闭技术壁垒,运营标准化的IP技术等重构有线电视网络,将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他表示,通过互联互通,深挖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带宽资源、频点资源、内容资源、家庭用户资源等特有的核心资源价值,是有线电视网络重新崛起的有力保障。

那么,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Comcast的多维度互联互通模式是否适合中国呢?“答案是肯定的。”曾庆军表示,我们必须构建契合国网公司自身特点与定位的先进发展模式,不做盲目的舶来试验品。

为此,国网公司新颖地提出“国网CHINA模式”。曾庆军表示,可以简单理解为“Comcast+Hulu+Internet+Netflix+Amazon”。他讲道,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视频流量增长趋势来看,谁能够掌握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里的视频流量,谁就掌握了互联网的流量。所以,在有线电视行业,特别是广播电视行业,如何把频点和视频流量变成流量,把有线电视网变成生产流量的网络,是广电能够破局的唯一出路。

“国网CHINA模式实际是能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从物理网络、多媒体内容、创新业务、用户终端等多个维度连通互联网的路径。”曾庆军表示,为了推进这一模式,国网提出了九大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建设骨干网络、云平台等。

“手持电视”成历史 从此不见CMMB

3月24日,CCBN开展第一天,记者苦苦寻找中广传播的展位,未果。经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得知,虽然中广传播已交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管理,但是相关业务并未完成接洽,因此关于清盘中广传播运营的CCMB业务的相关情况也并无法向记者透露。

2016年2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文,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划归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管理,不再列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单位。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业界广泛评论,为何投资100多亿元的项目,最后竟然是关门大吉呢?

其实,早在2012年中广传播的CMMB业务运营体系以及整个产业链便处于休克状态。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简称,它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PMP、PND(GPS)、数码相机、平板电脑、PC等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颁布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决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CMMB。

早在2009年3月,中国移动和中广传播便签订了排他性的“TD+CMMB”捆绑营销合作协议。协议明确规定3年内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3G制式手机将不能介入CMMB领域。这一合作模式给CMMB带来了一时的辉煌,资料显示,到2010年底,中广传播已经与全国31个省级广电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省级运营主体――中广传播省级分公司,各省分公司下面的地市级子公司也相继建立起来。而2011年8月,CMMB信号已覆盖全国881个县市区,到2011年年底,CMMB更是迎来了发展顶峰。

TD和CMMB的捆绑看似成功,然而与中国移动的独家合作,切断了中广传播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联系。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如果与三大运营商全面深入合作,有效利用所有的用户资源,CMMB或许真能形成规模化市场效应。然而一切都只是猜测,随着与中国移动合作的终止,CMMB便注定成为过去。

“广电+VR”将颠覆视频产业格局

VR到底会火到什么程度?从目前这一领域的玩家名单足以给市场以信心。

近年来,除了谷歌、微软、三星、苹果、索尼等国外巨头,腾讯、华为等国内龙头企业也纷纷进入VR领域,更有无数的创业公司投身VR产业,VR应用也不断向游戏、社交、影视、教育、医疗等领域渗透。

在3月24日开展的CCBN2016上,VR成为这一行业盛会的新热点。辽宁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车凯强在CCBN2016主题报告会上讲到:“传统节目VR化无论在制作、播出还是观看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广电拥有无可比拟的传输优势,广电+VR的制胜点在于内容!”

车凯强认为,VR是人类IT历史上又一次革命性的巨变,而2016年将是VR的爆发元年。

如今,VR技术已被消费者真切地体验到,但是上升到行业层面,VR仍处于成长期,特别是面临内容缺乏、标准不一、各类VR设备之间无法互联互通等问题。那么在这一前提下,传统节目VR化可行吗?

车凯强认为,传统节目VR化的可行性可以从三点呈现:

其一,制作方面。传统节目拥有内容上的优势,可以将大量素材分类,根据不同节目内容,进行拓展制作,如镜头拓展、新媒体拓展、情节拓展等。

其二,播出方面。可以利用专门的伴播服务器在互联网上播出,不需要专门的全国线路,用IP传输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上,并和传统节目严格同步。

其三,观看方面。用户只需在手机上安装专门的APP,使用VR眼镜就可以观看,且支持多人同时观看。

目前,VR内容生成与制作、VR内容编码、VR交互、VR内容存储、VR内容分发和VR显示等关键技术都需要相关的行业标准。车凯强认为,这些都是广电可以做也是必须要做的事。而针对VR内容数据量庞大,给实时网络传输带来新挑战,他认为,带宽是限制VR直播的最大阻碍,广电天然拥有带宽大的优势,解决了VR发展的最大难题。因此,车凯强认为:“广电+VR,赢在内容!需要重点打造VR演播室和VR产业基地,根据用户的焦点和喜好,持续经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杜百川则认为,虽然虚拟现实在游戏、教学、医疗、建筑和模拟驾驶等方面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应用,近年来在广电的节目制作和大型晚会节目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正在向个人应用扩展。但是,由于VR基本上都要附加头盔,仍然存在与3D类似的不适,总体而言,VR和电视的结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云计算提升广电IT生产力

“云聚全媒体,智汇新视听”,2016CCBN直接将云计算融入主题。

当国内云计算市场的热点正从互联网行业逐渐向传统行业和企业级市场扩散,在市场需求和积极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广电行业对云服务的需求热情日益高涨。从3月23日CCBN主题报告会,到广电云计算论坛,不难看出,云计算已经被公认能够为广电行业提供新IT能力,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于传统业务,协助传统业务的转型并实现新的增长。

来到展馆现场,从展区分布图就直观地感受到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此次展会的突出地位,涵盖广电云数据中心、融合媒体云平台、多屏融合的内容服务云平台、内容生产统一云平台等各个环节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在各个展馆内处处可见。

记者发现,围绕新媒体与新视听,各大厂商的解决方案更多聚焦于平台建设、内容创作、用户服务三大领域,其中,助力全媒体融合以及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成为重点。

总体来看,电信领域优秀的IT厂商在实践积累方面略胜一筹,产品和解决方案也更为完整,此次纷纷将其对广电云的探索全面地展示出来。例如联想展出的视听云解决方案,包括服务端的云存储、专用服务器、SDDC、媒体存储等产品,视听终端的媒体工作站、机顶盒云化服务平台等解决方案,管理端的全景监控、数据中心管理解决方案,共同组成了广电“云+端”的完整解决方案。

新媒体运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范文第5篇

公司董事长2017新春开工致辞范文一

亲爱的同事:

大家好!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春节就过去了,2016年已经过去,公司马上就要开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向每位员工和你们的家人致以新年的祝福,向全体员工在过去的一年里给予的积极合作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各位在马年里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业绩飞奔猛进!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想事成,马年发财,万事如意,希望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公司的各项工作!

2016,我们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诸多困难!也突破了许多的挑战!回首2016,我们确实有太多的不容易,有太多的难忘。展望2017,新的一年,有新的困难;新的一年,有新的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工作也许更加困难,但我们目标坚定,全体万福人员在公司坚强领导下,将披荆斩棘,柳暗花明,迎来新的曙光,迎来新的发展机缘!

在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后,再次回到工作岗位,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得力的措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完成新的一年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以更大的热情更强的斗志迎接工作,迎接各种挑战,新年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各位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

最后,公司期待与您共同走向辉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快乐相随。

谢谢大家!

公司董事长2017新春开工致辞范文二

尊敬的客户、各界朋友、xx同仁: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xx全体股东感谢各位xx同仁一年以来的辛勤付出,向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春的祝福和诚挚的慰问!

2016年,是xx锁具发展历史上又一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xx锁具率先开创业内锁具服务新模式——xx防盗产品销售服务中心O2O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在家通过网络平台下单预约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提供开、装、换锁服务。截至目前,xx防盗产品销售服务中心已在北京、辽宁、河南、山东、福建、四川、云南、江西、广西、xx10大省市相继成立,全部运营成功,无一亏损。

众所周知,锁具是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日常防盗用品。然而,经媒体报道,因撬锁开锁入室盗窃的案件每天都在发生,受害者轻则损失财物,重则家破人亡,让人触目惊心。试设想,假如这些受害者是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的家人,甚至是我们本人,我们有何感想?毋庸置疑,我们都会谴责、痛恨这些违法犯罪分子。

那么,作为一间锁企,xx能为这些受害者做些什么?我相信,任何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锁企都会选择研发生产更安全的锁具防盗产品,与那些可恶的入室盗窃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这也是我们xx锁具一直以来致力于研发令老百姓用着放心的安全防盗锁的原因之一。

令人欣慰的是,经xx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我司在2016年成立了空转锁具(镖臣)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锁具研发道路上又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而我司自主研发的保险柜系列产品在多次中国超级锁王争霸巡回赛擂台上无人能开,被验证能切实保障使用者的家庭财产安全,在2016年更是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从而成功打进国内保险柜市场。

创新驱动发展,xx锁具在2017年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动员全体研发人员、一线销售人员积极参与产品研发项目,力求解决目前老百姓在使用锁具防盗产品所遇到的问题,开发出功能更齐全、更防盗的锁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