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法工作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其实就是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人类所创造并且经过长期积累所得到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的总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们所日积月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储备”相当的大。并且这些“储备”一直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所增加着。企业文化也正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衍生出的一种针对于某一地区的特定文化。企业文化也就是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的企业意志、企业特性、企业习惯以及企业科学文化水平等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企业的文化会伴随着企业的来临而到来,并且同样的与企业一起发展,也会随着企业的消亡而毁灭。即便是在没有提出外在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一个企业的文化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企业文化在与员工的相互作用占领着主要地位,一个企业新员工所接受的都是该企业的老一辈员工相互作用、相互发现所衍生出的企业文化,并且在企业新员工接受这些企业文化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衍生出一些其他的企业文化。这就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传承。
企业中的政工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正是引导以及督促作用,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决定着该企业的兴衰走向。只有不断地发展与建设企业文化,让新员工同化到企业文化当中去,领略自身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精髓并且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精彩,才能让企业更加长久的走在发展道路上。而能够做好这些工作,则是企业政工人员应当做好的本职工作。在企业发展的长河中,企业文化的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并且通过企业的每个员工共同发现、共同发展、共同守护的精神财富。
企业政工人员应当有着对政治思想工作应有的本能敏感性。中国企业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经济时代的变迁,企业员工们的行为价值取向的定位应该并且一定与企业的改革发展方向走势一致。这就需要企业政工工作人员要紧跟企业改革走势并且把握企业政治思想宣传工作的切入点以及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时机。
政工工作人员首先要增加自身的人文素养,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升文明,表现员工指挥以及素质的基本活动,并且营造良好的环境去鼓励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企业环境。其次政工工作人员要多些人文关怀,将关心、尊重、理解、教育以及管理一体化进行,并且通过政治思想工作,努力实现员工的自身修养零缺陷,有效地进行政治思想工作。努力为企业员工营造出一个融洽、和谐的企业工作环境。最后,适当的加快企业发展进程,努力地优化与提高员工的成长空间,并且应当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员工群体中的思想问题以及实际问题,使企业员工感觉到企业的温暖,用应有的环境去凝聚企业员工们的心,一个企业的凝聚力足够,才能对企业的飞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企业政工工作人员要根据不断变换的经济环境,做出适当的变动来开展政治思想的宣传工作,企业改革使得企业的经济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虽然归根结底,每个企业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都是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对于一个原本深知企业文化的员工产生焦虑以及不适应的心态。这就需要政工工作人员在政治思想宣传工作上做出适当的调整来稳定企业员工的心态。只有当企业员工们熟悉并且了解了在不同经济环境下企业不同的发展状态,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产生更强大的凝聚力。并且重新的进入到企业的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工作中去。
在一个企业中,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是来自不同地域的。因此在文化、习俗、家庭习惯、以及信仰都有着各个程度的差异,因此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在此应当做出适当的并且合理的改动,才能将政治思想的宣传工作发展到各个不同的员工身边,才能更好地进行政工工作。
【关键词】思政工作;水利企业;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04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转变,水利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市场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必将导致水利企业员工的觉悟落后,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水利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当前时期加强对水利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一、 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本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 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满足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需求
水利企业在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必将引起其内部职工思想上较大的震动,所以说,这是一场重要的心理变革。从总体来看,水利企业内部改革会增加部分职工的经济收入,但也有部分职工因为不了解新的经营机制而担心丢掉自己的"饭碗",呈现出一种既留恋旧的经济体制,又期望新的经济体制出现的矛盾心理;还有部分职工由此而产生了失衡心理及怀疑心理;另外还有部分水利企业的干部及领导存在着一种求稳心理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中的这些心理现象将越来越越突出,最后可能会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大思想障碍。所以说,水利企业有必要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使广大企业职工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并从理性理性上意识到深化水利企业内部改革、转变经营机制,是为了完善不利于职工发挥工作积极性的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建立一种可以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快社会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
(二)水利企业思政工作的的主要任务决定了其重要性及必要性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而职工又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广大职工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是企业活力的主要源泉。我国改革开放已三十多年,但由于企业的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再加上未完全打破束缚已久的"左"的思想,还未真正确立起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导致出现了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此,在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开展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始终围绕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切实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活动这个中心,把企业中各个层次的关系理顺,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 水利企业提高其效益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自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由于没有冲破束缚人们较长时间的"左"的思想,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并没有随着客观情况变化而逐步明朗化,未取得理想的成效,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效果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要增强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就必须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第一,制定统一的评判标准,使效果观念深入人心。对一个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的评价,不仅要看是否落实,更重要的是看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不仅要看是否调动起了企业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还要看企业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能否持久。第二,要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开展企业的思想教育工作,对症下药,因人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从不同的路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使各个人群尽快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变虚为实,统一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第四,主攻生产经营中的重难点问题,保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水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水利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推进企业内部和谐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水利企业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和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调动广大领导干部及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精神振奋,力量凝聚,从而可以大力搞好企业的经济建设,完成水利企业经济发展及各项任务。
二、结语
当前不少的水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这些不仅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水利企业的正常发展,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水利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这些问题绝大部分是由于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而引起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水利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它放在一个关键位置,给予应有的重视。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思政工作的开展力度,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内外部和谐统一,实现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华.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全力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J].山东水利,2008(02).
按照《关于转发〈市纪委关于继续开展专项治理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礼金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区政法委进行了专项治理,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5月22日下午,政法委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市纪委关于继续开展专项治理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礼金问题的实施意见》及其他文件,要求全体成员党员及领导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觉悟,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环节入手,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加大防腐治腐力度,不断强化干部监督管理,着力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通过学习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强化教育。以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宣传警示教育,要警钟长鸣,引以为戒。以徐国元案件为反面教材,深入剖析领导干部收送礼金相关典型案例,教育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通过教育使每一位领导干部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掌权、怎样用权的问题。
三、自查自纠。政法委全体领导干部对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自查自纠。重点查纠有无违反规定给领导干部赠送礼金行为;有无违反规定收受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赠送礼金等行为;有无亲属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赠送礼金的行为。通过自查和互查,政法委领导干部无违反规定收送礼金等行为。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围绕全县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安排部署年的政法维稳工作。等一会,同志将传达全国、全省和全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同志将作全县政法工作报告,总结年的政法工作,对年全县政法维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请大家抓好落实。
年,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和谐社会突出抓平安”的思路和要求,坚持以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统揽政法、综治、维稳、等各项工作,务实创新,强势推进。全县政法维稳各项工作成绩显著,统筹解决了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平安和谐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了“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的殊荣,摘掉了全省毒情重点整治县的帽子,开创了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为推进黔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政法、综治、维稳、等部门同志们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政法干警、武警官兵和治安积极分子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获得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根据年的工作情况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强调几点: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平安才能和谐,稳定才能发展。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在新形势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当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政法综治和维稳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政法综治和维稳工作关系重大。政法综治和维稳关系到黔西改革开放的形象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全县和谐平安稳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总书记曾在年12月25日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法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发展。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开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这就充分说明了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在整个全局当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将会逐步显现。因为改革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带来社会矛盾的出现。今年是完成“”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一年。随着黔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矛盾都会显现,甚至会交叉。比如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如果我们不改,必然会延缓发展的进程。要改,就会有矛盾,这就是利益分配。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无论什么情况下,什么工作都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产生矛盾,何况我们正在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矛盾就会集中显现,这就给我们的政法综治维稳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基础比较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曾一度有“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社会事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了民生问题欠账很大。根据发展的需要,老百姓的愿望、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强烈,大量的民生问题需要去解决,但是现阶段的经济实力又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这就形成了一个反差,这种反差就是一种矛盾,也就是我们的工作离老百姓的要求和愿望之间差距很大。比如说,就业问题,由于我们的经济实体还没有形成,不能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闲散青年。无事就要生非,这种矛盾就给我们的维稳和政法综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政法综治和维稳还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维稳和政法综治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和一些问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说,基层基础工作还很薄弱,工作运行机制还不完善,投入保障还适应不了工作的需要,队伍建设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等等。这些都给维稳和政法综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如何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这是政法综治和维稳工作面临的基本问题。
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政法综治工作和维稳决定着我们改革发展的命运,决定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从大局和战略的高度来充分认识维稳和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维稳和政法综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和避免畏难、厌倦、松劲等思想情绪;克服和避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麻痹大意等思想;继续坚持政法综治工作和维稳的方针,认真总结年政法综治和维稳工作成绩、经验,找准薄弱环节,吸取教训,以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开创年维稳和政法综治工作的新局面。
二、明确目标,突出抓好维稳和政法综治工作的重点
全县维稳和政法综治工作任务很多,目标也很具体。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在重点工作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必须在坚持严打方针上取得突破。
坚持打击绝不手软,才能够震慑犯罪,才能够教育广大民众。什么犯罪突出,就集中力量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地方治安混乱,就集中力量重点整治什么地方。一是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防止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的发生。从犯罪现象来分析,流动人口犯罪是当今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流动人口管理始终都是重点和难点。二是要加强对监管场所的改造工作和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降低重新犯罪。三是要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减少青少年犯罪。四是要加强吸毒人员的防治工作,坚决打击制贩的违法犯罪,抓好强制戒毒工作,减少吸食诱发的犯罪。
(二)必须在防范上取得突破。
预防和减少犯罪,才是治本的战略措施。所以,在坚持严打的同时必须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转移到防范上。我们这些年探索出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预防犯罪工作机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要突出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的治理和防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如全县有50多对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就要和老百姓发生一些冲突,比如说地质灾害问题,就得从党委政府的角度调节这种利益关系,就涉及到业主要拿钱出来赔偿老百姓。拿多少?按多少标准拿?老百姓是不是接受?能不能够满足老百姓治理地质灾害所需?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防范新兴领域。再比如一些特种行业,还有城乡结合部、公共复杂场所、学校周边、企业周边等等,对这些重点领域和区域、重点人群如何加强治安防范,这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我们曾经探索过“十户联防”,就是想办法把基层网络建立起来,从乡到村,再到村民组,一直到“十户联防”,这是一个进行村民自治的过程。“警力有限,群力无穷”,就要看怎么样研究和加强运用这个“群力”。
(三)必须在维稳工作上取得突破。
一是要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一个一个矛盾化解了,就减少了不和谐因素,就减少了上访,就减少了可能引发的。只有把一个一个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才能把维稳工作的基层打牢。乡镇要研究综治维稳中心如何发挥作用,这就涉及到主要领导怎么样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用精力去研究稳定的问题,真正把保障改革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任何发展都谈不上,任何改革都推不动,经济发展将会受到阻碍,已取得的成果就会毁于一旦。一定要按照抓小、抓早、抓细、抓实的要求,把维稳工作的基础做好。二是必须明确责任主体。第一是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是哪个单位、乡镇发生的矛盾纠纷,就哪个单位、乡镇负责解决。作为县分管领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分管的单位、联系的乡镇工作目标要做到一流,维稳工作也要求做到一流。部门出现的矛盾纠纷,由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解决。这一条必须坚持。第二是疑难问题的调处责任主体。有些问题不是一个部门、乡镇能够在职权范围内解决的问题,出现了反复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等疑难上访案件,要有一个调处主体,这个责任主体就明确为矛盾纠纷发生在哪个部门,分管这个部门的县领导就是解决这个疑难问题的责任主体。为了加大对疑难上访案件的处理力度,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县委、县政府将抽调一批人员,专门个案研究解决疑难上访案件。专人负责,跟踪到底,一个一个地处理疑难上访案件。
(四)必须在要在禁毒工作上取得突破。
我县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按照“六抓”、“六到位”的要求,全县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去年,摘掉了全省毒情重点整治县的帽子。但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城关镇还被列为全省77个重点整治乡镇之一。也就是说,我县禁毒工作并不能因为摘掉了全省毒情重点整治县的帽子而出现松懈情绪,要继续研究新形势下的毒情和如何打好禁毒人民战争工作。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总结经验,探索新的办法和措施,继续强化禁毒工作,打好禁毒人民战争,为全县政法综治和维稳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五)必须在抓好队伍建设上有新突破。
总体上看,全县政法综治维稳队伍是靠得住的,是一支打硬仗、打胜仗的队伍。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不断充实政法综治维稳队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充实,解决量的问题。二是通过培训,提高素质,解决质的问题。三是研究如何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解决效的问题。总的说,通过调整充实、提高素质、发挥作用这三个方面来不断提高政法综治维稳队伍的战斗力。
三、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当前,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我国还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特殊时期,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更加纷繁复杂,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人民群众求平安、求和谐的愿望更加迫切。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期待。
从长治久安的角度看,安全是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需求,平安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近年来,濮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实现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平安建设为龙头,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多项工作跨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确保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但是,因企业改制、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工资待遇引发的上访,组织的非法活动,以及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等还有发生,特别是“两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另外,刑事犯罪的动态化、专业化、组织化、智能化给案件侦破带来了较大难度,破案率较低,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人民群众评价社会治安状况,不仅看党委、政府及政法部门怎样说,如何做,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关键是安全感和满意度。人民群众评价政法机关的形象,不仅要求政法机关加大打击力度,提高破案率;还要求政法机关坚持经常性的打击,注重源头防范治理,多做些基础性工作,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平安稳定。
从维护公平正义的角度看,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群众对于实现个人权益、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的要求格外强烈和迫切,当与别人发生矛盾纠纷或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仅要求政法机关严格公正处理,还期待政法机关执法公开透明;不仅要求实体公正,而且还要求程序公正;不仅要求案件得到处理,还期待处理结果令人信服。但是,目前,仍有少数干警群众观念淡薄,在对待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上,片面强调公权大于私权,滥用强制措施、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问题时有发生。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的公正程度要求越来越强烈和迫切,对政法机关及其干警的执法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从社会管理服务的角度看,政法机关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这些职能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但目前,我们的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对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思考,在出台重大工作措施时,往往从方便管理、方便执法的角度考虑问题,较少考虑群众的权益和感受;在执法实践过程中,囿于某些传统做法,习惯于凭经验办事,往往就执法论执法,机械执法、教条执法,在执法方式、管理方式上人民群众还不很满意。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等活动的开展,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形象得到改善,但是,个别政法干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干警吃拿卡要,对待群众冷、硬、横、推,甚至徇私枉法,,伤害了群众感情,败坏了政法机关形象。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在全国政法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坚持司法公正,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政法工作发展的新机遇,有效应对政法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实现政法工作新突破新发展。
坚持树牢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执法思想。政法机关要通过 “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准确认识和把握高举旗帜、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性,始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深刻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重要内涵,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真正做到把政法工作的成效更直接地体现到保障民生、惠及百姓上。按照“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凡是符合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扬;凡是不完全符合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认真地加以调整和完善;凡是不符合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坚决予以纠正,使改善民生的要求在政法战线更好地得以实现,使政法工作真正符合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
坚持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最基本的要求。政法机关要赢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不是靠权势,而是靠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政法机关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执
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牢牢抓住群众不满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着力加强执法责任体系、考评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以规范促公正。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从注重事后监督转变为执法全程动态监督,防止对公民权利的侵害。通过依法严惩腐败和渎职侵权犯罪,严厉查办践踏法律、破坏公正的案件,让群众从中感受到社会公平和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当事人处于什么阶层、财产多少、地位如何,都要依法秉公办案,让人民群众从我们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满足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