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入学教育;大学新生;不适应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堂课,他们怀着各种复杂的情感开始了大学的生活。如何组织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尽快的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关系到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的方向,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对自我身份、所学专业和所在学校的认同,更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真正取得实效。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了解新生特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新生的身份是很特殊的。准确地说,他们还只是个准大学生,犹如高考以后放了个暑假的高中生,仅仅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才改变了他们是中学生的身份。当他们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环境而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不适应”现象在新生中普遍存在。通过分析,大学新生在入学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环境不适应

离开生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半社会化的大学校园,一切事物都需要自行处理和解决。在中学阶段,教师、学生、家长把大学描绘成一幅美好的画卷和人生追求的目标,但当进入大学以后,会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和理想中的大学有差距,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学校所在地的气候,饮食习惯,产生想家情绪;有些在新的集体中,找不到感觉,感觉不到快乐,产生失落感;有些远离父母,离开老友,没有交到新朋友,产生恋家、恋旧情绪。这是因为大学的学习没有高中时紧张,空闲时间较多,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大量时间被浪费,有的学生甚至通宵达旦的上网聊天打游戏,以至于荒废学业。

2、学习不适应

中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明确而坚定,行动明确而又有方向,精神紧张但却充实。但对初来乍到的大学,对学校的环境、规则和运作都不熟悉,没有自己固定的教室和座位,甚至连自己该去上课的教学楼都找不到。来到大学后,随着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逐渐与理想产生差别,学习兴趣缺失,主动性变差,便出现迟到早退,逃课等厌学现象。

3、生活不适应

新生报到时,大多由父母亲戚组成的亲友团送到学校,帮助办理入学手续,寝室等安排妥当。当学生真正一个人面临集体生活时,有些学生出现生活能力差,个人主义,不会理财,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大学新生大多是来自不同的中学、不同的地区,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背景,甚至不同的地方语言,风俗习惯,在大学这一新的环境里,不少同学感到有心里话需要倾诉、需要交流,但同时又发现打不开倾诉的群体,特别是相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来说,更是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空虚感。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

4、心理不适应

新生进入大学,未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角色转变不及时,心理问题随之产生。那些来自各个中学的佼佼者们,在大学的这个新集体中,突然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种在中学阶段出人头地、众星捧月的感觉没有了,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和惶惑的情绪,继而产生一种恋旧的情感,特别留恋起中学阶段的那种美好的时光和体验;那些不能走出高考失利阴影的学生,便产生不平衡或退学的念头;新生角色转变需要时间过程;新生中的单亲现象、攀比现象也会使学生心理失衡。

二、入学教育内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阶段虽然时间不长,教育的内容也很有限,但对学生来说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仅就专业思想教育方面,就可以开设出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背景特色、地位作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培养方式和就业前景等,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教学方法、考核制度和学习要求,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方法,顺利完成学业。

1、目标教育

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立志,要有理想,向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未来。按鲁迅先生的说法,任何一个人只要认准目标,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专家的。如果学生只是一门心思地学,学到最后什么也都没有。要学生明白,要围绕目标去读书,围绕着目标去思考,围绕目标去交友,围绕目标去旅游,围绕目标去实践。

2、学习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教育要包括:第一: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定位。大学学习是为自己未来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准备的;第二: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高校的学习主体就是大学生本人。大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参与各种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加强能力培养,力争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帮助新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大学习特点;第四:帮助新生学会科学统筹时间;第五: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的各种资料,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更新。

3、纪律教育

新生入学伊始,就要进行法律与校规校纪教育,从全方面严格要求,辅导员要提醒学生,道德是告诉你要做什么,法律、规章制度是警示你不能做什么,辅导员要结合以往的事例,反复讲,讲透彻,如《学生手册》中“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他们不可以做的,并在思维意识上建立起遵守法纪校纪的自觉性。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范文第2篇

一、大学生新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新生的生理特征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新生入学年龄一般在18~20岁左右,按心理学观点,属于青年中期。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身体发育在经过第二次生长快速期后,身体形态发育趋于成熟,显现出成年人的许多特征,体内机能健全,神经系统发达,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得以发展,新陈代谢旺盛,生殖机能开始成熟,促使性意识觉醒。

(二)大学生新生的心理特征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大学新生是生理上的成人,心理上的准成人。一方面,他们的智力逐渐成熟起来,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独立意识增强,情感丰富,富有理想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走向成熟而又未达到真正的成熟,处于心理上的“疾风怒涛期”。成熟与幼稚、积极与消极、合理与不合理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特殊的心理发展定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完全模式化,缺乏较为稳固的动力结构,自控能力较差,不善于按照外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功能,不能灵活地应变大学里错综复杂的生活环境。因此,一旦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强烈刺激,部分同学就会产生非理性化行为,情绪波动特别大,容易感情用事。

二、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一)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学校管理方面的重中之重。新生入校后,首先要带他们熟悉校园环境,介绍相邻单位及往返的安全路线,介绍学校内部主要各处室的位置和相关负责人,指导他们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自觉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增强他们的安全、环保意识,有效地防范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纪律观念教育

新生一入校,高校就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让学生从进入校门起就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让新生感受到学校宽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和有关校纪校规,让每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使个别纪律观念差、自律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够在群体的优化中接受健康的道德熏陶,增强纪律观念。

(三)专业学习及能力培养教育

新生入校后,高校应进行一次专业学习教育,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包括所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及专业特点、该专业的考研就业情况、学院师资情况以及学院的学风教风等。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教育新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不断改善学习方法,端正学风学纪。此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培养新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关键。

(四)集体观念教育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开始逐步编织起自己的人际交往网络。每个大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每个学生也都有这方面的潜能,确立健康的群体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把自己真正融于集体之中。帮助某些适应能力差和依赖性强的新生迅速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宝贵品德。

(五)生活与人格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应倡导自信、自强、友善、诚信的生活理念和健全人格。要特别重视贫困生问题,一方面,要告知其国家和本校在解决贫困生学习生活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做法。另一方面,鼓励贫困生自立自强、乐观向上、艰苦奋斗、逆境成材,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生活困难和各种社会现象,化困难为学习动力,靠自己的努力创造辉煌的明天。

(六)心理辅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被重视,高校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全面认识大学生活,在入学一周内对新生做一次心理辅导,入学—个月内对新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师生和谐相处。每班选举心理健康委员,帮助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及时疏导沟通,及时与辅导员或心理辅导老师沟通。

(七)职业生涯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适应

新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后,学校依据培养目标和大学教育的特点,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年来入学的大学生,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进大学之前,在生活上强烈依赖父母,独立自主能力差;第二,有的学生也表现出较强的封闭心理,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第三,从中学生一下子变为大学生,从学习方式方法,角色转变等方面一时难以适应。

综上,一言以蔽之,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意义在于适应,具体说来有四个方面:适应新的角色与生活;适应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适应人际交往的变化;适应管理方式的变化。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新生能否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新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及将来能否顺利走向社会并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因此,在大学新生入学初期做好教育和指导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

二、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入学教育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换”这一目标进行精心选择和安排,增强针对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1.常规教育

爱校教育。爱校教育主要是以学校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理念、人文精神凝聚学生,稳定学生思想。比如通过开学典礼、学校板报及专题讲座等,介绍学校历史、现状、未来发展及对学生的期望,介绍学校光荣传统和良好校风、学风等,让学生全面了解校情,明确学校的要求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校纪校规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主要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奖学金评定办法及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通过学习、讨论、考试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包括交通规则教育、钱财和个人贵重物品保管意识、个人安全受到威胁时的解决办法等。

适应教育。要详细地向新生介绍校园及周边环境、学生公寓的有关设施功能和管理规定、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的职能和位置;具体讲解交费、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就医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开展以防骗、防盗和防火为内容的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各种求助渠道和方式,尽快使新生产生归宿感和安全感。

2.专业思想教育

入学教育中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特别是资深教授的积极性,加强对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一方面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特色、地位作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培养方式、就业前景等,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前景,稳定专业思想,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学习。

3.理想信念和团队建设教育

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个体性倾向。要坚持在新生中及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新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适于自己的成才目标。可以邀请名人或杰出校友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标杆”,班主辅导员则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德育教育,提倡的是相互的友爱。辅导员应指导帮助班级组建班委会、团支部,并对其工作给予关心和指导,使班委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和谐、互助互爱的班风,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

4.心理健康教育

要及时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查工作。建立危机干预制度,并建立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要高度重视新生心理状况,扎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其心理动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三、入学教育的基本方式方法

任何内容都需要用形式表达出来,新生入学教育的丰富内容同样需要适当的形式作为载体。新生入学教育要做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阶段划分的有序化:在具体形式上,可以通过辅导报告、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或交流会、实地参观、学习材料、音像展播、问卷调查以及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网络等媒介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在人员构成上,可以邀请知名专家、任课教师、政工干部、在校学生、已毕业大学生等不同年龄、职业和不同生活阅历的人给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在阶段划分上,可分为宣传发动、具体教育、效果测试、总结评比几个具体的阶段,即广泛宣传和动员、调动新生参与入学教育的积极性,学校与院系联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进行相关知识测试、检验教育活动效果,总结教育活动情况、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大致有课堂教学法;活动教育法;环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等。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范文第4篇

Abstract: College freshmen entrance education, also known as college freshman tutorial or entering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guidance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colleges to help freshmen adapt to college atmosphere, college learn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formulate plans for academic development. Freshmen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ffec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is the inner demand of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and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Through detailed assistance program and concrete 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help students settle down to make plan for their study and life. Freshmen education can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growth and suc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关键词:大学;入学教育;培养模式

Key words: university;entrance education;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252-02

0 引言

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是大学新生进入校园后必须上的第一课。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引导新生了解并尽快适应校园文化环境,顺利实现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因此,了解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新时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逐步加快,我国对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逐步深入的过程中,现代高等教育在如何使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问题上也同样面临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文化思潮此起彼伏,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都表现出不适应性,为了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入学教育。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已开设入学教育课程,有的院校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条件和发展环境的限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因为缺少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导致内容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知识内容碎片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入学教育质量。鉴于此,如何根据院校实际健全入学教育体制,同时规避上述问题,获得预期的教育成果,是目前各所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2 大学新生入学现状分析

新生在刚接触大学环境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性都是正常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与新生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个体情况和各项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

“90后”是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要组成群体。9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90年代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时期,所以90后也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消费社会的宠儿。然而90后的成长历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过于自我,功利心较强,理想和信念缺失,生活懒散,行为叛逆,有的新生有很强的网瘾或暴力倾向,这不是某一个学生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在这个群体中的印迹已经不明显了,而且他们普遍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精神世界十分匮乏。高校有必要对其开展感恩教育,帮助其建造一个以爱和尊重为主流的精神世界。

目前,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各方在利益边界的界定上会产生各种隔阂和对抗,各类社会思潮不断分化,充斥了整个社会空间。在转型期,一部分社会思潮逐步分化,上升为意识形态,一部分则形成社会普通心理,还有一部分则沉淀成社会潜意识。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认知新事物,并做出本能性的选择。由于个体之间成长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学生向“内”发展,更乐于探索内在世界,有的学生则逐渐迷失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迫切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总的来说,新形势下大学新生入学之处都会产生以下问题:

2.1 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学生大都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在生活上他们过分依赖家长的照顾。离开了原先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他们要面对的是新的学校、新的制度和新的环境,远离父母开始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大学校园中的一切都十分陌生,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关怀,必然会产生孤独感。大学新生刚刚从紧张的高考中解脱出来,还没做好心理建设就要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在学习和生活上必然要经历一段迷茫期。在这期间,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可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消费和休闲娱乐上,沉迷游戏甚至荒废学业。新生在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大学环境的适应性。如果能快速完成高考生到大学生之间的角色转化,那么他们的大学生活也将健康而有序的进行。

2.2 难以适应人际交往环境

大学生步入新的学校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人际交往环境,面对的是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相对于之前的高中生活,大学的人际交往更全面也更复杂,新生要融入大学环境,就必须积极与其他师生交流、学习,利用自己的交际能力去妥善处理校园关系和各种冲突,进而建立自己的人际圈。刚进入校园的大一学生往往难以适应陌生的社交环境,有的是过于缺乏安全感而难以接纳他人,有的在处理宿舍关系时常常产生矛盾,还有学生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导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若是这样极易导致新生产生失落感,使其长时间处于焦虑自责的环境中,不仅会造成自闭、交往困难等的心理障碍和问题,更会导致学生群体中出现更多的不安定因素,很可能会出现厌学、弃学、混混度日的现象,也有可能因为错交损友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2.3 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大学的课程安排、讲课内容、讲课方式等不同于高中课程。大学的课程打破了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内容、课堂形式上更注重学生的需要,并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这是很多学生不适应的一点。另外,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与理想有较大出入,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对前途感到渺茫,学习热情不高,久而久之就容易惧学、厌学。因此新生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尤其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时代形势实时更新思维模式,而大学中学的恰恰是新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新生的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高中阶段,而且学习状态还是像高中一样被动地学,缺少自主思维。

2.4 难以适应发展方式

大学新生真正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时,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全部的选择和困难,如何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和确立目标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一环。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是人格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青年自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新平台,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四年的时光,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和充实自己,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大学生经过最初的适应后,需要进行自我定位和目标选择,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做出规划。

3 关于新生入学教育的意见建议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不应该成为摆设,应该突出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实际问题。高校可以从充分重视,周密计划,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持久开展这几方面来改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3.1 充分重视,妥善安排

重视高校入学教育就是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好的入学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的教育方式陈旧老套、墨守成规,台上老师的发言一用就是好多年,“入学教育就是在新生入学时讲讲话,做做报告”,这是对入学教育的重视不足。入学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尽快适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好的适应大学。

除了要足够重视,还有妥善地安排好入学教育的工作问题,周密计划。首先要安排好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不少学校将入学教育的时间放在开学后的第一周,这其实是对入学教育的误解。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是学校的一员了,新生入学教育也应该从此开始,并且此时在新生身边有家长配合,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与入学后的应有所不同,应专门设计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3.2 充实内容,创新形式

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应该照顾新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入学教育,忌讳单一的灌输,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90后的大学新生所接触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老师和书本,而是更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如何结合新生的特点和变化来改变入学教育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入学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可以分几部分进行:如进行常规教育、生活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和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法制道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思想健康教育等等。

不同的教育内容,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有的适合大型讲座,有的适合小型集体交流互动,有的适合参与游戏。在教育者方面,有的适合聘请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来言传身教,有的适合邀请校友现身说法。不同的方式,效果自然截然不同。新生入学时,学校的环境、精神风貌对新生的影响都非常重要。校园环境要整洁有序,接待师生要文明有礼、接待热情,这些小的问题恰恰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整体素养,能够让新生拥有归属感。

3.3 扎实基础性,突出长效性

在进行入学教育时,辅导员的选取极其重要,要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选任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选出充满凝聚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辅导员对新生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要提前进行细致的了解。这些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做好这些,无疑能让入学教育有充分的准备,具有显著的效果。集中入学教育时间不应该在第一周,教育内容应该贯穿第一学期甚至持续到整个的大学生活。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班级团支部,密切掌握学生的生活心理的动向,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建立相关网页和咨询机构来保障入学教育在时间上的延伸。

参考文献:

[1]张爱平,等.欧美入学指导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启示[J].求实,2011.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范文第5篇

(一)缺乏对新生大学适应阶段实际问题的教育辅导

新生的入学教育一般在开学的前两周进行,与军训及各种事务办理相交叉,老师和学生都忙于各种入学手续和事务的办理,而且内容大多集中于校规校纪的介绍、专业内容的简介等等,缺乏对于学生角色转变、人际交往等大学适应阶段出现的问题的辅导,且多采用报告会等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但对于教育的效果如何缺乏必要的跟踪反馈,对于新生自身需求的关注度也不够,不符合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这些情况都使得新生入学教育开展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

(二)教育时间过于紧张、集中,缺乏长效机制

新生的入学教育一般在开学的前两周进行,在这期间学校安排的往往是一些常规性的教育内容,比如专业教育、纪律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等各项教育活动,与此同时,新生入学的各项手续一般也都在这个时间段办理完成,这势必使得新生的注意力分散许多,对于自身的一些实际问题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进行思考与学习,这些都不符合大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规律。大学新生通过入学教育来达到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应该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目前的教育阶段就显得有些紧张。

(三)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实效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都是以报告会、讲座等形式针对全体同学开展的,这与我们所倡导的个性化教育相悖离。学生来到大学,在新的学习阶段和人生起点上,可能会有不同期望和诉求,而这种全体同学整体参与的方式,没有照顾到个体的感受,那么也就不能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一)明确新生入学教育理念

要想做好新生入学教育,首先要明确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学生为本的入学教育理念是以人为中心。我们在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我们工作的宗旨。做事先做人,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事,促进思想完善,人格健全。大学的教育,更大意义上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的差异性,激发其创新意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丰富和规范“以学生为本”的入学教育内容

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一方面,高校各部门应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全员投入,提高教育效果。另一方,在专业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恋爱教育、挫折教育、生涯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情商,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此外,应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遵循新生成长规律,正视新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差异,给予个性化辅导,如心理咨询、考研辅导、生涯规划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发展。

(三)创新和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入学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