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级会计难点

初级会计难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级会计难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级会计难点

初级会计难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职工薪酬准则; 设定受益计划; 会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3;F235.19;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6-0080-05

一、设定受益计划

新准则按照职工的离职后福利是否可以事先确定,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金额后,企业不再对职工负有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了设定提存计划之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的义务仅限于向独立的基金支付提存金,职工最终收到的福利金额不仅取决于企业向基金支付的提存金总额,还取决于基金运营产生的投资回报。因此,投资风险(投资的资产不足以支付预期的职工福利)以及精算风险(因为估算的差异导致福利可能比预期的少)实质上由职工承担。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义务是为企业的职工提供商定的福利,在投资资产运营或者精算的实际结果比预期差时,企业的义务可能会相应地增加。因此福利计划的投资风险和精算风险(福利费用可能比预期的多)实质上由企业承担。

相对于设定提存计划而言,设定受益计划有其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设定受益计划的投资风险与精算风险全部由企业承担,职工福利有保障,对职工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其次,设定受益计划的职工福利水平与其工资收入和工作年限直接相关,这有助于企业通过年金计划等方式对职工实施长期激励以保持职工的稳定性。最后,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缴费弹性较好,无需像设定提存计划一样每期都向独立基金缴纳固定金额,投资运营的灵活性较大,更能满足企业资本流动的需求。设定受益计划的优势和日益成熟的市场条件决定了它将成为职工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与其相关的会计核算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近年来职工薪酬核算存在的问题

我国2006年颁布的旧准则由于当时国情的限制,只规范了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方法,而没有提及设定受益计划,这直接导致企业在面临设定受益计划类型的职工福利时无法作出恰当的会计处理。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企业职工薪酬制度的发展,缺乏设定受益计划的职工薪酬准则已无法满足职工福利核算的需求。

近年来职工薪酬准则在设定受益计划方面的会计规范存在空白区,准则的缺失导致会计实务中离职后福利适用的会计政策、披露内容等都有所不一致,继而影响了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的质量。在设定受益计划规范缺失的情况下,企业通常类比设定提存计划,以最佳估计数估算可能需要承担的义务,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这种处理方法实质上是沿用了设定提存计划的常规处理方法,虽然操作简捷便利,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没有考虑设定受益计划中非流动负债部分的时间价值差异,即忽略了未确认融资费用;另一方面它无法体现设定受益计划的经济实质,既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年金运营期间设定受益计划负债和资产的变动情况,也未能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出年金运营中由企业全部承担的投资风险和精算风险,从而将影响债权人与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的判断。同时,我国准则下企业直接按照最佳估计数估值来确认负债,而国际会计准则下企业确认的负债为资产负债表日有关设定受益计划责任的现值减去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并通过精算损益与过往服务成本作出调整的数额,准则间的差异也将导致国内上市公司与国外上市公司之间较大的数值偏差,降低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三、准则的主要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的现实问题,进一步规范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核算,并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于2014年1月27日印发修订了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新准则中引入了设定受益计划的概念,并详细规范了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计量与披露原则。

(一) 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与计量

新准则要求企业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以换取企业承诺的设定受益计划福利时,确认一项设定受益计划负债。其会计核算可以细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对职工提供服务所赚取的未来福利金额作出精算假设。其中,精算技术包括统计假设和财务假设两方面,前者包括职工流动率、死亡率、寿命年限等,后者包括折现率、通货膨胀率、预期的福利计划资产回报率等。这些精算假设因素主要用于衡量影响应计福利的预计未来职工薪酬的增长,以及企业预期未来需要偿付的设定受益义务的变动。例如,计量离职后的医疗福利时应当考虑通货膨胀、未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健康保障方案的变动等因素引起的未来医疗费用的变化,并且企业的偿付金额还与参与福利计划职工的健康状况、性别、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精算技术的使用将使得企业能够合理可靠地估算设定受益义务。

第二,通过采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将估算的职工未来受益金额在当期与以前的服务期间进行分摊,以分别确定当期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义务的期初期末现值。新准则要求企业在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归属于各个期间的服务成本时,使用到期日与有关福利计划类似的政府债券或者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利率作为折现率,将预估的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计算。服务成本的归属期间则根据企业的既定福利公式进行分摊确定,通常与职工的薪酬金额和服务年限等因素相关。

第三,确认企业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当企业持有为了偿付设定受益计划而准备的资产(例如,独立的长期职工福利基金持有的资产)时,可以从设定受益义务中进行抵扣。此时,设定受益计划可能表现为资产,也可能表现为负债。企业存在计划资产的,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该计量属性有助于反映市场对直接或间接地隐含在养老金中的未来现金流量净值的估计,同时也能够提供企业到期支付时可供使用的计划资产的最直观信息,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

第四,将上述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扣除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若为净资产,还应对其超出资产上限的部分进行调整。资产上限指的是企业可以通过预计的返还或提存金的减少从设定受益计划资产中获得的金额,即预计该资产能产生的流入主体的未来收益现值。新准则要求企业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来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是因为考虑到企业确认的资产净额不应超出其可收回金额的上限。

第五,分别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订,利润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综合收益表趋同,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并将其他综合收益进一步划分为“以后期间满足特定条件后可重分类转回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后期间不能重分类转回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两类区别列报。虽然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都会引起所有者的权益变动,但是二者的性质不同,已确认但还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将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而不会对净利润产生影响。因此,合理地确认企业当期的设定受益成本至关重要。

(二)设定受益计划成本的分类与列报

报告期末,企业的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应当确认为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服务成本、利息净额和重新计量。这种分类列报的方式有助于区分具有不同预测价值的金额,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及结算利得或损失。除了在上一小节中提到的职工提供服务会增加当期服务成本之外,福利计划的修改或缩减也会引起与过去相关的义务现值的变动,此时应将其变动(即新准则中所说的过去服务成本)确认为一项费用。但是,源自于人口统计假设的变更导致的计划义务的变动不应当包含在内。这是因为人口统计假设变更与服务成本变动对现金流产生的影响具有不同的预测价值,将前者分离后的服务成本组成部分与企业的持续经营成本更为相关。人口统计假设的变更应当与其他的精算利得和损失一起纳入重新计量的组成部分进行列示与披露。

利息净额中确认了设定受益计划中所有与利息相关的收益与费用的变动,包括设定受益计划资产产生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义务产生的利息费用和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与分别确认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融资收益和计划义务的融资费用相比,将二者合并的利息净额法与资产负债表的列报原则是一致的,所提供的信息更相关且更易于理解,设定受益计划净额出现盈余时确认利息收益,出现赤字时则确认利息费用,反映了企业如何进行与计划融资相关的决策的经济意义。

重新计量即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额产生的变动,包括重新估算设定受益义务产生的精算损益、计划资产的回报以及资产上限的变动等。值得注意的是,计算计划资产回报和资产上限的变动时均应扣除已包含在利息净额组成部分中的金额,否则会形成重复计算。

以上三类设定受益计划成本的性质不同,因而列报位置也不同。新准则要求将设定受益计划成本中的服务成本和利息净额部分计入当期损益,而重新计量项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重分类转回损益。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重新计量部分,旨在将具有不同预测价值的设定受益计划成本进行分解列示,使报表提供的信息更具有用性的同时减少重新计量部分产生的波动性的影响,体现了适度稳健原则。

(三) 设定受益计划的相关信息披露

与设定提存计划相比,设定受益计划更加复杂,对于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在计量设定受益义务和服务成本时运用了精算假设和会计估计,其最终计量金额受到许多变数的影响,如最终薪资水平、职工离职率与死亡率、医疗成本趋势以及通货膨胀率等,这些不确定性将导致企业承担投资风险与精算风险。因此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考虑,新准则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该披露应当具有有用性和可理解性,并能使报表使用者充分了解设定受益计划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对企业财务报表整体构成的财务影响。

首先,企业应当如实披露设定受益计划的特征及其相关的风险。例如,企业提供的福利计划的性质和计划条款包含的经济含义;描述企业在该计划中承担的义务,是否有特定的福利计算公式或依据,以及企业因实施该计划是否产生重大或特有的风险敞口等。其次,解释设定受益计划在财务报表中的确认金额及其变动。这一项与其他会计科目的要求一致,这里不再赘述。最后,企业应当针对设定受益计划的特殊性,在附注中披露该计划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及估值计量过程中依赖的重大精算假设和相关假设的敏感性分析等内容。前面已经提到,使用统计假设和财务假设对计划义务进行估值时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企业精算假设过程的披露至关重要。以通货膨胀率为例,企业不但要披露计量过程中采用的预估未来通胀率的大小,还应披露预估的未来通胀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对企业产生多少经济影响。披露以上的会计信息,一方面可以使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所承担的义务和提存的准备金额有清晰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便于报表使用者通过核查企业采用的精算假设条件对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作出评价。

四、实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应对措施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设定受益计划的计量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完善过程,从1993年提出设定受益计划的概念开始,进行了多次持续修订才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而我国的养老金会计理论体系则起步较晚,尤其是准则正文中正式提及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这还是第一次。设定受益计划是新准则的亮点,也是新准则的难点。因此,在新准则出台后,有必要对其实务应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解读,以提高人们对设定受益计划的理解,同时正确地引导企业在新准则下作出合理的会计实务操作。

(一) 福利计划类型的界定

设定受益计划基于其风险由企业主体承担的性质,其会计处理与设定提存计划有很大差异,如何准确地界定福利计划类型以便能够正确进行核算将是企业在实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养老金保障体系下,企业主体承担的养老金福利计划主要有国家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自愿实行的补充养老保险。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计划,企业根据法律规定按期注入资金。例如,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企业以全部城镇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作为企业缴费工资基数,按照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城镇职工则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按照8%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城镇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所在企业从其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在国家计划下,企业当期的提存金被用来偿付同期到期应付的福利义务,职工当期所赚取的未来福利则由未来的提存金进行支付。对于企业而言,其唯一的义务就是按期缴纳规定的提存金,因此,基本养老保险一般都是设定提存计划。

在企业实行的补充养老保险中,职工福利计划在性质上是作为设定提存计划还是设定受益计划,主要取决于计划的主要条款和主体根据计划条款的经济含义所负有的义务。当企业通过某种方式负有法定或者推定义务时,企业的义务就不仅限于其同意向基金提存的金额。例如:职工离职后福利计划的福利公式不仅仅与提存的金额相关,且要求企业在资产不足以满足该公式的福利时提供进一步的提存;企业通过计划直接或者间接地对提存金的回报作出担保;尽管计划条款中没有作出明确说明,但是存在推定义务的非正式惯例。例如企业过去曾经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而增加职工福利,那么现在即使没有法定义务要求企业这样做,也可能会据此产生推定义务。此时,职工的福利计划则应归类于设定受益计划。

(二) 计划资产的信息披露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新准则在设定受益计划方面的规范仍然稍显薄弱,尤其是对计划资产的规范不够详细、具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准则未给出计划资产的定义,也未明确界定哪些资产属于企业计划资产的范畴;二是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信息披露要求主要集中于设定受益计划的性质、风险和计划义务计量的不确定性上,而未明确要求企业披露设定受益计划资产的相关信息。此时,如何在会计理论框架和准则的指引下,恰当地对设定受益计划资产进行披露以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也是企业在实务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设定受益计划资产是企业专门为了履行职工福利计划而交付给独立主体持有的资产。该主体的性质与企业年金基金类似,是独立于企业的一个报告主体,仅为职工福利提供资金而存在,其持有的资产在已足额支付职工福利或者剩余资产有能力足额支付职工福利前,不得返还给企业。考虑到计划资产的性质不同于企业直接持有的资产,企业可能并不直接管理资产,而且可能不具备获取此类资产全部信息的能力,因此,与企业直接持有的资产相比,针对计划资产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披露于报表信息使用者而言并不十分相关,因而,计划资产并不需要完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行披露。

对于福利计划资产,报表使用者更为关注其计量的公允性。为使报表使用者对福利计划资产的公允性作出真实可靠的评价,企业应当在表外进行以下信息披露:首先,企业应将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按照这些资产的风险和流动性特征进行分解。例如,企业可以将其计划资产分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权益工具、债务工具、房地产、衍生工具、投资基金等类别,并在每种类别中按照风险的大小和流动性的高低进行列报。其次,类似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中三个公允价值层级的要求,各类计划资产还应细分为有活跃市场报价的和无活跃市场报价的,以便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以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计量不确定性程度的信息。最后,企业还应披露计划资产所持有的企业自身可转换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以及作为计划资产而被企业所占用的不动产或使用的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

(三) 精算损益的确认

精算损益是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变动,是引入精算技术后的伴生产物。它作为一种新生产物,这种陌生性给企业的财务核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精算损益的确认方法经历了“递延确认法――区间法――立即确认法”的演变过程。了解IASB对精算损益确认方法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精算损益核算的理解。

1993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退休福利成本》(即旧IAS19)要求企业将精算利得与损失在未来预计剩余工作年限内进行递延确认,是基于以下原因:采用递延确认法可以减少精算损益给报表带来的巨大波动性。设定受益计划的计量需要很高的精算精确度,源于精算损益的波动可能并不是对企业义务变动的真实反映,而仅仅反映了企业不可避免地无法对未来事项进行准确预测的状况。再者,精算假设是长期性的,企业要从福利计划开始生效到未来养老金领取者死亡为止的期间作出预测,如若因背离假设导致相关资产或负债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不应是某一会计期间的利得或损失,而是在未来趋势下对长期出现的职工薪酬费用的一种调整。

1996年,IASC在《征求意见稿第54号》中考虑采用区间法和立即确认法。在区间法下,企业只需将超出设定受益义务现值10%的部分(即区间外的金额)在财务报表中立即确认,而企业累计未确认金额不超过该义务现值10%的部分(即区间内的金额),则无需确认精算利得或损失。区间法实质上是给出了一个精算假设调整的变化范围,为了减少波动性,只确认范围外的精算损益。立即确认法则要求企业在当期确认所有发生的精算损益。从理论上看,立即确认法更有吸引力。立即确认法符合配比原则,较之递延确认和区间法更具可理解性,而且由于所有精算损益均已在当期确认,对企业的披露要求较低。立即确认法主张如实反映事项的真实变动,应在报表中反映精算的这种“易变性”,而不能因为试图避免波动性就弱化其财务计量,对波动性的关注可以通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方式来解决。但是从实务上看,当时企业采用立即确认法并不完全可行,例如精算损益是否应当包含在企业业绩中,是否需要在收益表中进行确认,确认时应并入损益还是其他综合收益等问题还未解决,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也还需进一步修订以提供这些项目在综合收益表中确认的概念基础。因此,1998年的IAS19修订稿决定采用区间法进行核算,同时保留企业立即确认法的选择权。随后,IASB于2004年完善了允许全额确认的精算利得或损失在损益之外进行确认的修订,最终于2011年了新准则,新IAS19取消了区间法,要求企业统一使用立即确认法,提高报表的易读性与可比性。

目前,我国的第9号新准则保持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要求企业在当期进行全额的精算损益确认,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进行披露;相应的第30号准则《财务报表列报》也完成了修订,完善了精算损益确认的理论环境。在按照准则进行实务处理时,企业还应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寻求专业精算师的帮助。设定受益计划对精算准确度要求极高,并且精算假设调整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主观性和职业判断,在企业经验不足或者尚不具备准则要求的精算能力时,与专业的精算师进行合作,既可以减轻企业自身核算的压力,也能够减少由于精算假设不准确导致的财务波动性。二是进行分类披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未实现”损益,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即由于精算假设修改产生的损益和计划资产的回报。以上二者均属于设定受益计划成本的重新计量部分,但是二者性质差异很大,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能力判断的主要是前者。因此,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将这两种类型的损益分类进行披露,以便于区分两种不同原因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剥离出精算假设变动给报表带来的波动性,也有助于投资者在对企业计划资产分析时去除精算假设变动带来的影响,准确评估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S].2014.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S].2006.

[3]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规定(183号令)[S].2006.

[4] IASB.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No.19――Employee Benefits[S].2011.

[5] IASC. Exposure Draft 54: Accounting for Employee Benefits [S].1996.

初级会计难点范文第2篇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涉及补价的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可投入资产的成本。发生补价的,支付和收到补价方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1. 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即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税费之和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2. 收到补价方: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税费之和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二、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包括:

1. 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各项换出及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可靠计量。

2. 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3. 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4. 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出及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

以上第1、2种情况,换入资产的成本应按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来分配确定。

第3种情况,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按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确定的换入资产总成本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第4种情况,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按照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确定的换入资产总成本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

(例2)20×9年,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甲公司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发电设备、车床以及库存商品换入乙公司使用的货运车、轿车、客运汽车。

甲乙公司各项交换资产明细如下(单位:万元):

甲公司资产: 账面原值 交换日累计折旧 公允价值

发电设备 150 30 100

车床 120 60 80

库存商品 300 350(同计税价格)

乙公司资产: 账面原值 交换日累计折旧 公允价值

货运车 150 50 150

轿车 200 90 100

客运汽车 300 80 240

乙公司另外以银行存款向甲公司支付补价40万元。

假定上述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交易过程未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甲公司换入的资产均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乙公司换入的发电设备、车床作为固定资产使用,库存商品作为原材料使用。甲公司开具了增值税发票。

分析:收到的补价占甲公司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为40÷(100+80+350)=7.55%25%,属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①换出库存商品增值税销项税额=350×17%=59.5万元

②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00+80+350=530万元,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50+100+240=490万元

③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税费=530-40+59.5=549.5万元

④各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计算

货运车:150÷490=30.61%;轿车:100÷490=20.41%;客运汽车:240÷490=48.98%

⑤各项换入资产成本计算

货运车:549.5×30.61%=168.2万元;轿车:549.5×20.41%=112.15万元;

客运汽车:549.5×48.98%=269.15万元

⑥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1800000

累计折旧900000

贷:固定资产――发电设备 1500000

――车床1200000

借:固定资产――货运车1682000

――轿车 1121500

――客运汽车 2691500

银行存款4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800000

主营业务收入350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 595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300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00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①可抵扣增值税税额=350×17%=59.5万元

②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00+80+350=530万元,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50+100+240=490万元

③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490+40-59.5=470.5万元

④各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计算

发电设备:100÷530=18.87%;车床:80÷530=15.09%;原材料:350÷530=66.04%

⑤各项换入资产成本计算

发电设备:470.5×18.87%=88.78万元;车床:470.5×15.09%=71万元

原材料:470.5×66.04%=310.72万元

⑥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4300000

累计折旧2200000

贷:固定资产――货运车1500000

――轿车2000000

――客运汽车 3000000

借:固定资产――发电设备887800

――车床710000

原材料3107200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59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300000

银行存款 400000

营业外收入 600000

(2)以账面价值计量的情况

(例3)20×9年,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资产交换,甲乙公司各项交换资产明细如下(单位:万元):

甲公司资产: 账面原值 交换日已提折旧(或已摊销金额)

专有设备 800 500

专利技术 300 180

乙公司资产: 账面原值

在建工程 350

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100

由于甲公司持有的专有设备和专利技术在市场上不多见,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乙公司在建工程完工程度难以确定,丙公司不是上市公司,因此在建工程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也不能可靠计量。上述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350+100=450万元,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300+120=420万元

②换入资产总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420万元

③各项换入资产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计算

在建工程:350÷450=77.8%;长期股权投资:100÷450=22.2%

④各项换入资产成本计算

在建工程:420×77.8%=326.76万元;长期股权投资:420×22.2%=93.24万元

⑤会计分录

初级会计难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外; 中级会计学; 教材框架; 授课内容; 课后练习

时至今日,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的日益趋同不仅便利了实体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也给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高等学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情势的日益高涨,会计专业以其专业技术性强、就业率高的优势为中外各大高校所青睐,各类国外会计资格认证与外国会计专业学位频繁出现在国内各大高校财经类专业之中。此时,作为会计专业本科必修核心课程,“中级会计学”课程授课效果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笔者以自身中级会计学双语教学经验为基础,以中外中级会计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教材框架、授课内容以及课后练习等进行对比与分析,总结中外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提出改善教学效果的相关建议与意见,为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中级会计学概述

在专业高等教育过程中,为了满足教学方面的需要,一般将财务会计学分为初级会计学(亦称会计学原理)、中级会计学(亦称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会计学(亦称高级财务会计)。因此,在各国的财务会计学教材体系中,三者同属财务会计学的教学范围。但是,将三者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无论是在体系编排上,还是在内容阐述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初级会计学主要阐述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原理,属于入门课程;中级会计学着重阐述企业一般会计事项,如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流动及长期负债、投资、固定资产、损益、所有者权益等事项的会计处理,是财务会计一般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高级会计学着重研究企业因各种原因所面临的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因此,将三者合理划分、分别阐述,在会计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而其中,中级会计学因其内容的全面性、日常性,成为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中级会计学作为学习会计的重要课程,既是在初级会计学基础上的知识拓展,也是学生更深层次理解会计精髓的思想升华,更是通往掌握与钻研高级会计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国学者在该课程的建设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材与专著。就其实质,均为在遵循会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在持续经营的正常情况下,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研究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对各种会计业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但由于各国教育背景、教学理念、授课方式的不同,对于拥有相似内容的同一门课程,从其教材框架、授课内容到课后练习均有着较大差异。

二、中外中级会计学教材框架比较

(一)中外中级会计学教材框架共性分析

综观中外中级会计学的诸多教材,不难发现,在会计准则架构与内容日益趋同的今天,各国中级会计学的教材框架亦显现出一定共性,即总体布局均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具体报表项目解析”。其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对整个会计报表体系导向的基础性阐释与说明,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并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而“具体报表项目解析”则是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下,按照会计报表的排列顺序,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涉及到的会计业务与账户的具体处理方式进行解释与分析的过程。上述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了统驭全局与实际操作、总体纲领与行动指南的互动关系。

(二)中外中级会计学教材框架差异分析

由于各国教育体制与教学方法的差异,就中级会计学这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而言,也体现出了教材框架与教学顺序的不同。其最大的区别体现在财务报表的讲授顺序上,而从中也折射出中外中级会计学教学目的的不同。

国外中级会计学教材中大多将财务报表介绍放在各具体项目讲述之前,即在介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础上,立即引入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此种做法凸显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观,从最直观的会计工作成果――财务报表入手,让学生对整个财务报告体系有一个直接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形成统一的财务会计体系概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此种篇章结构安排也会导致一些教学困难。主要体现在学生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尚未熟悉各报表项目时学习财务报表,其重点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领会各报表项目的含义与作用,而难以掌握整个报表体系的内部勾稽关系。同时,国外教材的初级会计学专业水平偏浅,专业知识量严重偏少,致使学生看到复杂的报表项目时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阻碍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反观国内,我国的中级会计学教材大多将财务报表相关内容放在所有报表项目讲授完成之后,这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所有专业名词与会计处理方法基础上,深入全面地了解财务报表内涵,达到深化学生对整个财务会计体系了解的目的。但由于在讲述各报表项目前未对其进行报表全局的介绍,导致学生学习各项目时知识点较为零散,难以形成财务会计报表及其项目的全局观、系统观。

因此,笔者建议,在讲授中级会计学时,无论是国外体系还是中国教材,都应结合财务会计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介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后对财务报表体系及报表项目的勾稽关系进行较为简要的介绍,让学生既了解财务会计报表的大体框架以及今后学习的步骤及其内部逻辑性,又不致其感到混淆与困难。待到完成全部报表项目讲授之后,再进行报表的全面与深入讲解,前后呼应,以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三、中外中级会计学授课内容解析

除了教材框架外,中外中级会计学在具体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行文风格

总体而言,国外教材的写作风格呈现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特点,每章均以一则与本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开始,该案例的相关知识点或疑问解析将贯穿于整章的学习,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知识的吸引力与连贯性,使学生了解如何在现实工作中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原则和技术。而我国教材的撰写多以精炼的语言、专业的词汇见长,由于考虑到相关法律责任问题,正文中难以见到真实案例,多以虚拟数据与例题作为演示范例。如此一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生硬与枯燥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增强。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借鉴国外教材的生动案例,将其在课堂上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洋为中用、取长补短的作用。

(二)授课重点

相较于国内而言,国外中级会计学的授课重点普遍呈现出“重财务理念,轻会计处理”的趋势。国外教材中对于账务处理的篇幅较少,且大多均为简单会计分录,其侧重于对某一理论或观点的反复论证,通过对简单案例的反复练习达到对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的目的;而国内教材中账务处理的比重很大,且多为复合会计分录,关注点在于提高学生对于不断变化与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的处理能力。

因此,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外教材的书本较厚,但其中复杂计算案例不多;国内教材的书本较薄,但篇幅较长的例题占据较大篇幅;国外教材的理论渲染成分较重,其中容纳了许多学者的不同观点;而国内教材中实际操作程序较多,基本上围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展开论述与演示。上述差异不仅导致授课内容的不同,也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与吸收。在学习国外教材时,学生常常感到理论阐述过于繁琐、有失重点,举例演算非常简单、但难以深化;而在学习国内教材时,学生则明显感到理论思路明确,但例题的复杂程度让其望而生畏。由此笔者认为,对于日常教学,既要注重理论阐述,也不能过于繁琐;既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不能仅拘泥于“工具论”,而应适当放宽视野,升华到“管理艺术”的层面,对理念加以引导与灌输,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张弛有度的教学效果。

四、中外中级会计学课后练习对比

对于课后练习而言,我国的教材建设确实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国外教材的课后练习数量较多、形式多样,且层次性、实用性均较强,从理论问答、实例演算到报表分析、案例讨论,均有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习题供学生练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外教材十分注重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因此在习题中常出现世界知名企业的会计报表与信息,让学生针对本章节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开展多种多样的分组讨论与公开陈述等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鉴于上述情况,在日常教学过程,可结合国外教学方式与本国授课内容,安排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案例与习题,供学生练习,以增强学习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中级会计学课程在教材框架、授课内容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建议,在开始学习每一章之前,可适当引入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完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相关教学任务前提下,简要地介绍财务报表的格式、内部关联、下一阶段讲授内容与报表的关系等,帮助学生在学习具体报表项目之前建立财务报表的整体概念;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与贴近现实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练习方面,可开展诸如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夏成才.中级财务会计(修订本)[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2).

[2] 唐纳德・E・基索,等.中级会计学(第12版)[M].饶菁,崔学刚改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初级会计难点范文第4篇

“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会计能力的典型代表课程,它融合了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并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关联为一体的多个学科交叉型课程。从说课角度看,一般?目纬躺柚谩⒖纬躺杓频?7个方面来对这门课程进行设计。

1课程设置

11课程定位

会计电算化实务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是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法规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一体岗位技能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一是会计电算化已普遍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是大势所趋。二是该课程是会计从业人员取得相关资质的必考课之一。三是该课程是会计职业技能训练与形成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该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三学期,先修课程有“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管理”等课程。本门课程是对先修的会计基本理论等课程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检验,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1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各模块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业务核算;能解决财务软件运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能获取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能辅助或独立完成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的实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基于工作需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进行授课。

(2)设计思路。结合职业技能考试,以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以财务软件为平台,指导学生完成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的各项流程。

(3)教学内容选择。本课程主要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财务软件的实际应用,重在操作。依据会计工作业务流程,结合会计从业相关资质考试,按岗位要求,将知识点分为7个项目任务,43个典型任务,若干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资料进行训练,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其中教材中软件安装知识略过,因为大二的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系统管理和固定资产系统不做重点讲解,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业务内容容易理解,易操作;总账和报表系统作详细和重点讲解,这部分系统复杂,业务烦琐,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将期末事项处理与报表合在一起讲,它们之间联系比较紧密。为了适应我们所用用友T3版软件的要求,将教材给定案例资料进行适当的调整。

(4)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按照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安排教学进程。课程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均设在会计实训室进行。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同步进行,达到“在练中学、在学中练”的效果。即先由教师进行演示,学生按照软件练习,最后由学生按照给出的任务自主独立完成实践操作。贯彻任务驱动与工学结合的思想,使课程实践教学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项目强化知识训练。将课程按知识点分为7个项目,通过完成项目实施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即完成理论知识的强化;二是以模块强化技能训练。将整体教学任务进行分解,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按核算软件模块来开展技能训练,让学生按步骤、分任务地进行学习训练,即实现单项突破;三是以岗位强化实践训练。选取企业的真实业务资料让学生训练,按实际岗位分工完成核算任务,提升岗位操作技能,即实现综合实训。

将所有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就形成了一套从财务系统基础设置到总账系统再到财务报表编制的完整的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要科学合理安排课时。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总账系统是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服务的,是整个财务系统的核心,又是会计从业资质考试出题中的重要部分,所以总账系统设置20学时。

(5)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重点是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难点是总账系统期末处理、工资分配、更正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差错;解决措施是“精讲+精练+重点考核”。也就是说,对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手把手指导,同时,把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的主要内容。

3教学实施

(1)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依据真实的企业案例,以任务为主线,按工作过程开展模拟实训。通过课堂上教师教授、教师的演示、学生反复练习和教师具体指导等步骤,形成了理实一体化与“演、练、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元化,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讲授、演示和指导为基本方法,辅以启发式教学法、问题陷阱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体验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法。

(3)教学手段。一是课内采取“板书+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二是课外利用网络平台,主要利用QQ群、微信群进行答疑,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4)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采用出勤考核、平时实践考核、期末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出勤占20%,平时实践考核占40%,期末实践考核占40%。平时实践考核不合格的,不允许参加期末考核。

4教学条件

(1)教材选用。高职高专教材选用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ERP软件操作实务》,同时参考以下几个书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软件实训》、会计从业证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电算化》(人民出版社出版)、会计职称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修订。

(2)教学资源。软件资源为正版的用友T3财务软件。硬件资源为带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会计事务所)。

(3)师资队伍。专任教师多人,其中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副教授和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讲师。

5教学效果

(1)目标实现。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实施中小企业电算化核算和软件的日常维护能力;大多数能够通过会计从业资质考试。

(2)教学评价。从学生学习和同事反馈情况看,该课程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应用性。学生对该课程有很强的学习兴趣。

(3)取得成绩。本课程是会计从业人员有关考试的必考课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系统化学习,大大提高了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其中“会计电算化”科目通过率为98%以上。参加工作的同学能够顺利上岗操作,录用单位满意度较高。

6课程特色

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了以实训为主的“演、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按工作过程开展模拟实训;在教学形式上。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实训室开展,完全做到“边学边做,学做合一”。在考核形式上。考核的内容与形式都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接轨,使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相融合。

初级会计难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 权益法 行动导向教学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一直是会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技工院校会计高级班里,大部分学生是中技毕业或者高中毕业就读本专业的,学完一些基础会计课程,接着学习初级会计实务课程。尽管有专业基础但较弱,而且教材内容专业、抽象,所以学生在学习长期股权投资时,由于不能从实质上理解知识点,容易混淆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下面笔者结合2014新修改的会计准则规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从三方面就如何上好“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这一课题,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长投”两种核算方法,做一些教学探讨。

一、区分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会区分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初级会计实务的考查层面,教师首先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利用网络资料查阅相关的投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例子或者数学图表,去帮助学生理解。

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所称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单看准则所指的概念和教材所给的解释,是高度概括的,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图表对比分析法,并结合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关系,从数字层面上来分析,学生易于把握,见表1。

学生弄明白长期股权投资概念之后,接下来就要区分后续计量的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即什么是成本法、什么是权益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成本法核算,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权益法核算。这是学生在学习具体账务处理之前必须搞清楚的知识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成本法是指某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其持有期间内,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始终保持按其初始投资成本计量的方法。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对于成本法与权益法的理解,教师可以举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如图1所示。

假如持有期间,A公司对B公司实现盈利或出现亏损均视而不见,只有当B公司向A公司分红时,A公司才认为自己赚钱了,才确认投资收益,那么A采用的是成本法核算――见钱眼开;假如A公司认为B公司的盈利或亏损与自己息息相关(不管B公司有无分红),B盈利或亏损即A自己也盈利或亏损,都要进行账务处理,反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投资收益的变化,则A对B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是采用权益法――同甘共苦。以上是通过简单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成本法与权益法,但在实务操作中,什么时候该使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呢?2014年新会计准则第2号规定: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教师还可以结合数轴图示来表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把握两种核算方法的核算范围,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当持有比例为大于20%小于50%时,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大于50%小于100%时,采用成本法核算。

二、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比较分析

学生搞清楚“长投”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概念及核算范围之后,就要开始学习企业具体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了,这是学生最为头疼的地方。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从本质上理解概念,没有理清思路,经常混淆成本法与权益法,账务处理做得一塌糊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分四方面对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进行比较分析。

1.两种核算方法应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

会计核算正确与否,首先要会使用正确的会计科目,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要设置的科目可列表对比分析如下。

2.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会计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会计核算主要关注初始投资成本与入账价值,初始投资成本是投资时点确定的,入账价值是最终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不同核算方法下,入账价值的确定不同,这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计算。

(1)成本法下。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未派发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项目处理。教材内容陈述得不够直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初始投资成本的计算公式,即“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组织学生讨论案例1,并进一步总结出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 15 000

应收股利(价款中包含的部分) 1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6 000

根据会计分录,学生可讨论得出,成本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价值=(15900-1000)+100=15000(万元)。

【案例1】甲企业于2013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的30%的股份进行长期投资,假如采用成本法(实际上应采用权益法的)进行核算,购入时支付价款15 900万元,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 000万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100万元,购入时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 000万元。请问该项长期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多少?入账价值是多少?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2)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计算与成本法相同,但权益法核算还涉及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问题。什么时候该调整初始投资成本?根据教材陈述,教师可以这样跟学生探析:当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等同于购买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等同于接受捐赠,在这种情况下,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下面还是用案例1来分析权益法下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的会计核算:

①初始投资成本=(15900-1000)+100=15000(万元)

②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60 000×30%=18000(万元)

由于①

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5 000

应收股利 1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6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 000

贷:营业外收入 3 000

则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15000+3000=18000(万元)。

假设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0万元,而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18000万元时,则不需要调整初始投资成本。权益法下,经过调整后的初始投资成本不变,仅仅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账面价值)的改变。以上结论可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3.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会计核算

在初级会计实务中,“长投”持有期间的会计事项主要包括三大项: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2014年新准则增加);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被投资方存在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采用成本法时,重成本,轻权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受被投资单位盈亏和其他权益变动的影响。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权益法下,重权益轻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受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是投资单位进行账务处理的信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对比分析法,利用同一个案例,分别假设在两种核算方法下的会计处理。见案例2。

【案例2】续案例1,乙公司2013年度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2014年5月1日宣告派发现金股利2000万元,甲公司按照持股比例可分派到600万元。2014年6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2014年乙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了4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请分别按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账务处理。

甲公司应针对上述经济事项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1)成本法下.。

被投资单位乙公司2013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甲公司不做账务处理。

②2014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派发现金股利,甲公司按照持股比例可分派到600万元。

借:应收股利 600

贷:投资收益 600

③2014年6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600

贷:应收股利 600

④2014年乙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了400万元。

甲公司不做账务处理。

(2)权益法下。

被投资单位乙公司2013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甲公司应按持股比例确认从乙公司实现的投资收益3000×30%=900(万元),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因为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增加了):(如果亏损,则做相反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900

贷:投资收益 900

②2014年5月1日乙公司宣告派发现金股利,甲公司按照持股比例可分派到600万元。

当乙公司宣告派发现金股利时,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减少,所以投资单位甲公司要相应调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应收股利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00

③2014年6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600

贷:应收股利 600

④2014年乙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了400万元。

即被投资单位乙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增加了,所以投资单位甲公司应按持股比例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增加相应的其他综合收益。

400×30%=12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12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20

教师回顾案例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下的区别,利用表格来对比分析更加直观。

4.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的核算

“长投”处置的思路较简单,即按实际取得的价款和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并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权益法下,还应结转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的金额至投资收益账户,这一点是学生在做题目时最容易遗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利润方面跟学生分析:当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账户而不是直接计入投资收益账户,主要是为了防止投资企业操纵利润;当投资企业在处置全部长期股权投资时,其所持有股权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对应的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也应转出,而这项收益又是因为投资产生的,所以应计入投资收益中。结合案例3进行分析。

【案例3】续案例1、2,2015年1月9日,甲公司出售持有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收到款项19000万元(假设不存在减值准备)。

(1)成本法下。

三、小结

以上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轴图表演示法等方法,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如何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运用成本法与权益法。教无定法,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才是关键。会计学习,关键在于掌握会计处理的思维,思路通了,则可举一反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联系日常生活和企业实际案例,尽量将会计专业术语讲解得通俗易懂,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那么看起来枯燥抽象的会计课也可以上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