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职新生入学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入学教育;职业素质;培养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在大学新生入学后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开展的一系列符合新生特点的教育活动,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帮助新生认识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的特点,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走向,认识自我和成长的途径。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大学生特点,教育学生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学生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策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新学的特点探析
深刻分析高职新生的特点,对于正确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现状,进而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职新生生源特点
高职新生的生源既有应、历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职业高中毕业生,还有退伍军人或成人生源,高职新生生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构成了高职新生素质状况的差异性,决定了高职新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2.高职新生思想特点
高职新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有着较好的受教育和生活条件,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他们能够获得大量信息,他们思想活跃、信息灵通、易于接受新思想。
3.高职新生行为特点
高职新生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l)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不主动,不爱学习理论知识。(2)个体意识强,注重个人发展,关注个人的荣誉,忽视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4.高职新生心理特点
高职新生进入高职后,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不适应,心理冲突多,情绪起伏大,生活中常出现诸多矛盾。如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等。
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的是使高职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变,实现从学生心态向职业角色转变,从专业文化知识向职场技能转变,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高职新生入学教育要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紧密结合新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适应性,进行成长指导,引导学生建立职业发展方向。
许多高职新生在从高中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中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职业理想的主体意识,并结合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科学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以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三、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素质培养的策略
针对大学新生的自身特点,突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和时代性,大学新生入学职业素质教育主要采用课程学习、军训拓展、团队活动、参观交流等形式,重在体验感悟。同时在管理上做到组织有序、考核制度配套,主要方式有:成立班级负责机制,配套考核制度,制定学生课程学习、团队竞赛、日常行为等考核制度。当前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职业素质课程学习
职业素质课程学习采用集中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以专任教师和外部职业培训讲师相结合。课程设置中不仅专门开设《职业素质修养》课程,还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开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进行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式,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品格和团结协作能力等。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人文精神。
2.体验培训
体验培训主要开展军训以及户外拓展等活动,目的在于增强集体使命感、责任感。学生通过军训,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磨练意志,强健体魄,增强斗志,培养组织纪律性,树立起修身立人的标准。除了军训,还可以增加一些娱乐性强的户外拓展项目,比如真人CS、攀岩、高空跳跃、逃生训练、野外生存、智力竞赛等。通过特定的场景游戏来“挑战自我,熔炼团队”,在项目挑战中超越自己,体验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感受团队的力量。正是拓展训练的体验式教学特点有利于促使情感的生成,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尤其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由于对大学生活、学习的不适应性,使得他们的身心处于一种焦躁状态,而拓展训练可以改善这种状态,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来。
3.团队竞赛
团队竞赛主要开展各类团队小组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团队竞赛活动,让团队中每一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努力,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享受快乐的同时体会辛酸,这种所营造的特定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愿意剖析自己,敞开自己的心扉,联接彼此间相互信任、理解、关爱的纽带,在与他人交流的基础上实现观点转换,在分享中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在团队竞赛中,让学生直面竞争和各种困难情况的自身体验,可使学生对团队合作逐步具有更强的信心,并能更好地把握自我,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克服内外障碍,增强自信心,培养乐观、坚强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荣誉感。
4.现场参观
现场参观就是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现场参观和交流,让新生亲身感观体验企业现况。为了尽快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感性认知,缩短课堂到企业的距离,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同时也要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将职业环境中的规约、法纪融入学校日常管理当中,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生学习好有关学籍管理、校规、校纪、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规定,培养学生努力学习、遵纪守法、讲道德、爱护公物等良好习惯,要求学生令行禁止,文明礼貌、学会服从,懂得顾全大局。
5.交流座谈
学校可邀请企业人士、行业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讲授职业、行业发展的过去与今后的发展趋势,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的就业现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职业规划。邀请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与大学新生座谈,结合他们自身成功成才的体会,讲述他们是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教育和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创业的精神教育。在新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产生模仿意愿,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将职业道德牢固地变成自己今后的自觉行为。
综上所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我们必须重视研究当代大学新生入学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规律性,不断改善和提高大学新生入学职业素质教育质量和效果,从而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杏烟,张志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韶关学院学报,2010(6):124-128.
[2]李佳圣.“90后”学生特点透视兼论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针对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100-102.
[3]林晓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基本职业能力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心理素质
一、初中生当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
1.初中生学习压力较大
由于刚刚才结束小学的学习,初中生刚踏进中学的校门时多少会感觉到不适。这个时期,初中生受到父母和学校的双重压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甚至要求孩子达到不可能的目标,无形中为孩子增加了很多压力。而学校课业繁重,再加上此时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水平远赶不上生理的发展速度,使他们面临更复杂的考验以及更大的压力。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暴风雨时期。
2.当代中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随着改革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导致了新一代继承人出现不能吃苦的毛病。当他们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尤其遇到困难时,不能积极应对,适应能力差,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节。考试失败或者学习上遇到难题,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时,常常会失去信心,破罐破摔。
3.初中生存在着逆反心理
初中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学生要经历从小学闭锁期到开放期的一个巨大转变,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还不稳定。而此刻随着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的意识也在逐渐改变,逐渐脱离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能够对身边事物做出自己的评价,成人意识与独立意识都在迅速强化。自尊心在此时会变得尤其敏感。很多初中生在此时会变得烦躁不安,为一点小事大动干戈,出现不合群、意志消沉、理想泯灭以及学习被动的现象。
二、利用体育课提升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几种解决方案
1.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帮助初中生减轻压力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为缓解初中生压力,体育课程可以合理增添体育课程,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调整教学模式。对于压力大的初中生来说,应参加一些运动量小,缓和沉稳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能使心情平静下来。同样也可以引领学生参加一些以集体配合为主的运动,比如篮球、排球、毽球等,通过这些运动在集体协作、默契配合中享受愉悦快乐的心情,使心情得到排解。
2.体育课能够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部分体育教学目前都是在室外,学生上体育课要经历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体育竞赛,如足球赛,篮球赛,拔河比赛等等,呈现出竞争的态势,吸引学生参与。在进行运动技能的练习时,他们要经过反复地练习才能掌握并应用自如,同时他们也要承受肌肉酸痛以及身心疲惫的不适,无疑这也能使学生的意志力以及吃苦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体育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比赛的过程中,努力的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并从中获取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体育竞赛从来都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它可以锻炼学生承受失败与挫折的能力,强化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3.教师需要注意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
首先,教师需要运用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内容,不能仅仅只是枯燥的练习,可以通过适当的游戏来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将学生从“不练”转化为“多练、爱练”。其次,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被当众批评,所以教师的言语不能太过打击学生。最后,教师要学会给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期望目标。对于不同的学生,在体质身体素质知识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制订目标。
三、关于体育教学的结论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教学在初中生阶段愈发重要。在众多文化课中,许多学生难免觉得枯燥,而体育课不仅能使学生放松身心,还能提高其他课的上课效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还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义务则是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我们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提升初中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有机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形体的动态之中。他们的个性、情感、意识等更能显示出来,这便于体育教师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体育学科教学中如何拓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具有积极的意义。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学会健身、而且逐步提高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平常的体育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一、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要有能动性
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体育课中的表现不一样。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给他们以示范和领会的机会,采用肯定、表扬、鼓励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组织地把他们同其他好的同学安排在一起,使他们多看、多思考,并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按图形跑、放音乐、接龙游戏等方法,提高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情绪,及时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肯定,提高他们练习的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练习的能动性。
二、根据学生教学活动的需要,要适时地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一般学生更有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今后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业余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终生受益。为此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多增加一些自锻和自我创想的练习,使学生在课堂里生动活泼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现代社会对学校体育教学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案、寻找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促使学生心理健康,还与体育教师自身良好的品德、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心胸坦荡、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优美的教态以及动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能让学生产生敬佩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消除学生运 动中的恐惧心理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觉得危险性大,产生畏难情绪,恐惧心理。在实践中,我进行了多方尝试:①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安排课课练,对落后生加以区别对待,增强他们的信心;②练习时限降低要求,循序渐进,认真做好保护、帮助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③据情提高训练难度,即景激情鼓励学生,常用“你行”、“你能跳过去”、“我保证你不会摔跤”等话语让学生产生信心和勇气;④尽量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把曾经在练习中尝到过的苦头转化为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⑤用娱乐性的游戏和一些教学竞赛办法渗透到学生练习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的恐惧心理就在练一练,争一中无形的消除了。
克服学生不良个性心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有少数学生因不良个性心理因素作怪,致使对有些学习项目不喜欢、不想学、尤其惧怕练习难度高的运动项目。为此我采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了引导,并促使了其转化:
1.加强横断面知识辅导
在课堂上注重科学知识理论教学,学习一些与他们体练相适应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使体育锻炼与常识原理结合,达到克服和避免因对运动常识的无知而产生的懒动心理。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体育课教学中
我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性的办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练习兴趣,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自卑个性。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于少数个性随意、意有偏爱的同学,我主动与他们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练习,持之以恒,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使学生有信心,有目标,喜欢的项目更加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其它项目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这样,使学生得到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升华。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素质;教学实践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它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正如前文所言,体育所培养的身理素质往往与心理素质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两者之间往往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时,一定的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就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安排了新的要求和意义。初中里的体育教学正好处于一个学生青春期的发芽阶段,学生在性格方面往往比较叛逆,在遇到一些小麻烦小困难时,也容易遭受挫折,从而自怨自艾,抱怨生活和他人。针对学生的这一身心情况,体育教学在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一、体育教学对于一个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个有着强大心理素质的人,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一定的体现,比如,那些积极面对生活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总能够迎难而上,积极面对人生,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心理素质上缺乏必要的培养和锻炼,那么,在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时,往往会将他轻易击垮,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抱怨人生的不公平,做出向他人泄愤,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体育锻炼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的,心理和生理是分不开的,心理的疾病会导致身体上的不舒服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障碍(比如,因为害怕所以不敢做一些体育动作,因为怕水而不敢去学游泳,因为在平衡木上掉下来过所以不敢接近它,等)身体的类型也会影响心理认知,比如比较胖的学生们是不愿意和其他学生一样做动作或上体育课的,不是因为不敢做,而是因为不能做好做标准而觉得丢脸和难受等,因此,身心不分家。通过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团队合作意识、恒心、耐心、细心、勇气与胆量、自信心、进取心,等,作为体育教师要心理基本知识通晓,设身处地的为特殊类型的学生们着想。此为老师的情感共鸣,也体现了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人格魅力。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实践
1.通过必要的跑步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耐力和毅力
跑步是体育教学里面的基本训练内容,在上课之前,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先通过慢跑三到四圈来进行热身运动。除此之外,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测试中,跑步也是主要的测试内容,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八百米的跑步。那么为什么跑步是体育里面的主要教学内容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跑步不需要任何的体育道具和教材,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学经费;其次,跑步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身理上,锻炼人的体能,在心理上,培养人的耐力和毅力。因此,必要的跑步教学是有必要用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每一节体育课坚持跑步是最基本的教学,哪些体能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坚持慢跑2000米左右,注意一定要匀速的慢跑,还要练习最后冲刺阶段,比如冲刺150米的距离,考试的时候跑步冲刺阶段的时间。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人的体质,也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因为体育锻炼是很辛苦的,比如长跑一项,跑的时间越长,人就越疲劳,当学生非常疲劳达到想停下来歇一歇的程度,那就是锻炼学生的耐力和心理素质的时候,学生越坚持,学生的耐力和心理素质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强,当自己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就会坚持,因为学生时常会想到体育锻炼的时候那样艰难和痛苦自己都挺过来了,眼前这点事情又算什么呢?
2.注重体育教学的多样性
多样的体育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产生新鲜感,就像你每天的饮食,要变着花样的去吃,你就觉得好吃和新鲜。教体育也同样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到体育有意义,玩的高兴、快乐,每个孩子上完体育课脸蛋红扑扑的,那就得到目的了。因此,除了必要的跑步训练外,体育教学还应该有其它一些形式的教学内容。平时除了跑步教学之外,坚持练习跳远和投铅球,跳远的教学,以及要求学生在日常上楼下楼时,也可以量力而行的进行跳楼梯,除此之外,还可以买两个哑铃来锻炼下手臂的力量。跳绳也是一种很好的全身锻炼,也是教师可以设计到的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之一。
3.要求学会坚持日常的体育锻炼
锻炼不只局限于一周一节两节的体育课堂,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坚持锻炼,多做运动。坚持锻炼身体,丰富体育知识,培养兴趣、多锻炼、多找技巧、不怕苦、坚持不懈、持之以衡就是一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初中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高峰阶段,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速的变化,身高的快速增长是这个时期身体最明显的特征,体重主要反映在肌肉的发展、骨骼的增长及内脏器官的增长等。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第二性征也开始发育,即进入青春发育期。高中生在这一时期的神经活动过程灵敏性高,但不稳定。骨骼也继续生长,肌肉随骨骼的变化而变长加粗,关节的灵活性相对稳定,肌肉力量增大,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呼吸肌力量增强,呼吸频率减慢,并且呼吸较深,肺活量增大。身理上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这一块儿的教学时,要学会培养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三、结语
初中生在身理和心理上的发育都是比较显著的,在步入青春期的他们,难免会因为一些“小痛小病”而变得心浮气躁,躁动不安。作为一个教师,对于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和状况,绝不能放任其不管。毕竟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需要去锻炼、磨砺和培养的,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承担起这一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的通过自身的教学来促进学生身心方面的有益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从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
[关键词]人的素质与教学 心理素质的培养 动机和兴趣 自信心 意志力
当代世界的经济正处于全球化飞速发时期,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全方位的竞争,它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以及每一个领域的各个环节,但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的竞争。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是其在全球化激烈竞争中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今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贡献日益提高。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人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授课当中不仅应该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训者。有史以来,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树人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中要做到教书育人,就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其学业优劣乃至终生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利于学好英语。
通常认为,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对学生动机、兴趣、能力、情感、自信心、意志等的培养。
一、培养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就会好。
近几十年,我国科技飞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多,英语是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贸易、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英语都是应用最广泛的交流工具,也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发展高新科技、参与国际竞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尤其是在当今提倡的实现中国梦,使中国走向世界之巅,掌握英语这门知识和技能,已成为我们当代青年升学深造、择业求职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教师应结合国内外形势和英语课本内容,介绍中外名人成才之路,经常的深入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好英语,明确学好英语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联系,培养强烈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兴趣是指人们乐于接触认识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以唤起并强化学习动机。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的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因此,要学好英语,必须具备兴趣这个前提条件。
刚从高中过渡到高职院校的学生,仍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许多事物有浓厚的兴趣的特点,但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随着英语课内容的加深,难度加大,学习兴趣逐渐减少,甚至厌学英语,失去了学习动力。针对这种学习情况,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丢掉包袱,轻装上阵。降低考试难度,实行分级考试,帮助他们能过最低关的考试,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增加教材内容的兴趣,降低难度,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多方创造情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所说的:“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轻松,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印象深刻,经久难忘。
二、培养成功的自信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多元世界,一个个性张扬的世界,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美国教育安戴尔.卡耐基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因素,其中学识和专长技术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自信心在心理素质中占第一位。因此,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第一个秘诀,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主要精神支柱。一个人要是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自己坚定的为之奋斗,只有坚信自己成功的人才会取得成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放在首位。具体到教学中,教师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尊重、赞许和鼓励学生。期望得到尊重和信任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和信任学习成绩好的,更要尊重和信任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长处,都有获取成功的愿望和需求。教师的责任在于充分挖掘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取长补短,促进其全面发展。课下教师要主动去接近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专长、性格、困难和家庭情况等,发现其闪光点。例如有的学生尽管英语学习成绩差,但他们其他的功课并不差,学习也很刻苦。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和促进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课堂上尽量使用礼貌用语,及时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体察到教师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和信任。例如在讲授新课时,提前把复习、检查和提问的内容告诉给学生,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教师检查时让学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难度小的问题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回答正确时要及时鼓励。让学生有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能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欢乐,激发争取新的成功的期望和信心。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是可望而又是可以做到的。只要自己加倍努力,是能够摘取成功的果实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克服自卑心理,激发学生获取成功的期望和信心。
三、培养坚定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发展智能的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古往今来,凡是取得不凡成就的人,都是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所谓“志”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志向。二是有意志。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志向后更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去推动它不断的向目标迈进。古代有司马迁受宫刑仍专心撰写《史记》,外国有安徒生屡遭辍学、失业却百折不挠,发明无数产品。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终得《相对论》。所有的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促使他们走向成功的终点站的是坚强的意志。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伟大的人物最明显的标志是他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和希望都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我们看到,意志坚强的学生,能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经过持久的努力取得成功。而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放弃努力。因此,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要尽量结合教材内容,经常以名人、名言以及他们坚韧意志的故事来教育激励学生,使他们从中吸取磨练意志的养料。可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上。例如,美国著名的白宫女记者托马斯・海伦,初中时因老师夸奖她的作文写得好,使她下决心要做一名新闻记者。她一生为之追求,最终在美国乃至世界新闻界成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还应以生动真实的身边人、身边事启发引导学生磨练意志,刻苦学习,早日成才。对于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灰心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地、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谈话,帮助他们学会用意志的力量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克服心理障碍,鼓起勇气,走向前进。要教会学生经得起挫折的考验。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跌倒了能爬起来,有的人稍遇挫折便一蹶不振。这就是一个耐挫力的问题。耐挫力是指个人对挫折的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耐挫力强的人往往比较积极、自信。能够战胜困境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耐挫力是意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耐挫力,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意志力。例如,课堂上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马上要求向老师请教,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难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通过不断的以困境和难题来刺激学生,使他们养成一种耐挫力,不断完善他们的意志品质。
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是训练坚强的意志品质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为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创造前提条件。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创设有一定难度、坡度和一定跨度的练习,鼓励学生知难而进,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因为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磨练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他们的持之以恒的品质,这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以后的事业前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生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克服每一个困难都离不开意志力。
总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问题,无论是英语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教师不仅要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还应该增强时代感、责任感,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学生。“亲其道而信其行”。教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习,增进师生感情,从而取得师生的相互理解、信赖,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造就具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人事司主编 《高等教育心理学》 2003年出版
[2]吴丽萍.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提升英语教育水平【J】文理导航(上旬) 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