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资金申请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墓地,推行绿色殡葬,减轻群众负担,加快殡改步伐”为主题,以清理整顿乱埋乱葬、取缔非法公墓为突破口,坚持先规划、再建设,先试点、再推开的原则,依法强化殡葬管理和推进骨灰堂、公益性公墓建设,树立健康、文明的殡葬新风,力争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骨灰堂、公益性公墓建设。
二、工作原则
(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骨灰堂、公益性公墓要充分考虑所用场地周边环境的影响,力求对原始生态植被、自然地貌的破坏和影响最小化。要注重墓区环境建设,做到绿化、美化、园林化、景观化,绿化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40%,在视野可见范围内形成绿色屏障,达到见林不见墓的要求。
(二)文明安全祭祀。坚持葬法改革与葬礼改革并重,积极倡导鲜花祭祀。设立专门的祭奠区域和焚烧池,禁止在祭奠区域外焚烧祭奠物品。按照山林防火要求,配备消防设施。
(三)突出社会效益。骨灰堂、公益性公墓是为村民无偿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殡葬公共服务设施,不得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禁止非法出租骨灰寄存格位或买卖墓穴。
三、工作要求
(一)科学规划
1.骨灰堂、公益性公墓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土地利用规划,依据人口数量、分布和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纳入各镇街(高新区)的总体规划,原则上每个社区建设一处骨灰堂或公益性公墓。鉴于建设公墓将占用大量土地,提倡以建设骨灰堂为主,偏远山区村在规划许可的情况下可建设生态型公益性公墓。
2.骨灰堂、公益性公墓选址不得在耕地、林地、公园、风景名胜区附近或水源保护区、铁路及公路两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控制区内。
3.骨灰堂规模要根据总人口数量确定,建筑面积一般控制在100—300平方米,可持续使用周期不低于30年的使用期限,骨灰存放架要采用防火材料,高度不超过2.5米。公益性公墓以社区为单位兴建,严禁私人与村(居)、社区、镇街联办。公益性公墓建设规模应控制在每千人2—3亩,以20年为一个使用周期测算,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安葬率。严格限制墓区内墓穴面积,单穴不得超过0.8平方米,双穴不得超过1.2平方米,使用卧碑,墓穴间距不得超过0.3米,不准建围栏,每亩以建设300个墓穴为宜,每个墓穴造价应低于400元(含墓区道路、绿化费用)。
4.骨灰堂、公益性公墓应先规划后建设。骨灰堂院内要通水、通电、道路平整、绿化美化,外观要区别于居民住房,有明显的标志,要建有围墙和大门,设置祭奠台,骨灰存放架要摆放整齐,院内绿化面积不低于30%。公益性公墓建设要在最大限度保持和利用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好墓区道路、祭奠场所等配套设施。墓位间距要整齐规范,墓碑规格、式样、朝向要统一。
(二)严格审批
建设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的审批程序如下:
1.村(居)申请。村(居)申请所需材料:建立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的申请报告;骨灰堂、公益性公墓规划设计位置图;管理章程等其他相关材料。
2.镇街(高新区)审核。村(居)将申请材料报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高新区,由镇街(高新区)出具审核意见。
3.部门审查。经镇街审核无异议的,村(居)将申请材料报规划、国土资源和林业部门,由相关部门出具审查意见。
4.民政局审批。经部门审查无异议的,将申请材料连同镇街(高新区)审核意见和部门审查意见报民政局审批。
(三)精心建设
骨灰堂、公益性公墓要严格按照规划和审批要求建设,保证建设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建设所需资金以建设单位自筹为主,鼓励社会各界公益赞助,严禁向群众乱集资,乱摊派。市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社区,根据建设投资总额、标准质量给予适当补助。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墓地、推行绿色殡葬”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市政府召开镇街(高新区)、相关社区(村)动员会,各镇街(高新区)也要层层召开动员会,大力宣传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省《殡葬管理规定》和《市殡葬管理规定》,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二)试点启动实施阶段。骨灰堂、公益性公墓建设采取先试点,再逐步推开的方式。作为试点,建设个数不能少于社区总数的50%。其他镇街也要选择2—3个条件较好的社区进行试点。前完成试点单位的建设工作,包括道路修建、植树绿化、安葬维护等。市里将对试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达到规范要求。
(三)全面实施阶段。各镇街(高新区)在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各自制定的建设规划,全面启动骨灰堂、公益性公墓的建设工作,完成建设任务。